怎样写记叙文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描写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描写手法记叙文是一种以叙事为主要方式进行表达的文体,通过详细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让读者体验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并获得对生活和人性的理解。
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需要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和描写手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首先,一个成功的记叙文首先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场景,或者给读者带来一些疑问,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巧妙的开头,可以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继续往下阅读。
其次,描写是记叙文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描写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形象、情感和氛围等。
语言的运用是描写的关键,可以使用形象、明快的词语,多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描写的效果。
同时,结合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故事中。
第三,故事情节的安排也需要注意,要有合理的起承转合。
一个优秀的记叙文一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合理的故事结构,包括起始引子、逐步发展、高潮冲突和结尾等部分。
起承转合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故事情节,逻辑清晰,步步引人,让人产生连续的阅读欲望。
另外,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记叙文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对人物的个性、外貌特征、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等方面进行刻画,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物。
人物可以是主角,可以是配角,但无论哪个角色都需要真实、立体和富有共鸣的。
可以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内心独白等方式来展示他们的性格和心理,让读者与他们产生共情。
此外,对于时间和地点的描写也是记叙文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时间和地点的设定,可以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增加故事的情感厚度和生动性。
在描写时间时,可以使用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等来营造氛围;在描写地点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展示来使读者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感。
最后,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记叙文不仅仅是为了叙述一个事件或者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展示人性、传达情感。
作者需要通过语言的运用和细腻的描写,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感受,使读者能够共鸣。
如何写好记叙文课件

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 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 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 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使用平叙的方式,特别要 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时间一乱,全局皆乱。
记叙文写作要点
•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环 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泛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 即:该事产生的时间,该事产生的地点,人物角色是谁, 产生的是什么事,该事产生的原因,以及事件的结果如 何等。 3. 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
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 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 叙述完整。 4. 安排好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 二、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 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 ,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 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要素一: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 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 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 ①动作(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
• 例子:
(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 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 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表现了 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 图的性情特征。
(2)母亲于是很不爽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 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 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 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表现母亲的冠冕堂 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 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 ,表现她的爱面子、虚伪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件或故事情节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旨在通过描写细节、塑造人物、展示情感等手法来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下面是关于记叙文写作方法的指导,希望对你写作有所帮助。
一、选择好题材记叙文的题材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
作为写作者,你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选择一个适合的题材。
无论是描述一个真实的经历,还是创造一个虚构的故事,都需要有足够的细节和情感,以使读者产生共鸣。
二、确定好结构记叙文的结构可以采用直线式结构,即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也可以采用圆环式结构,即事情从起点发展到高潮,再回到起点叙述结局。
无论采用哪种结构,都应该注意合理安排事件的先后顺序,使故事情节连贯自然。
三、注重细节描写记叙文的魅力在于细节描写,好的描写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情节中的细微变化。
在描写细节时,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个方面入手,使读者感受到全方位的情感。
四、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是故事情节的主要推动力,所以要注重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语言行为等方面来描绘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认同和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
五、运用对比和矛盾对比和矛盾是记叙文中常用的手法,有助于营造紧张的氛围和增加故事情节的张力。
可以通过对比揭示人物之间的差异,通过矛盾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六、把握好节奏和语言节奏记叙文的节奏和语言节奏对于提升故事的感染力有着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控制句长、运用修辞手法和有节奏的描写,使故事情节有起伏感和节奏感,让人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七、注意情感表达记叙文是通过描写事情和人物的情感来打动读者的,所以对情感表达要有一定的功底。
可以通过描写细节、人物之间的互动、人物内心的独白等方式来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八、精心安排文体特色记叙文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和情感,选择适合的文体特色。
可以运用夸张、对比、排比、夸张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达到表达效果,使文章更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记叙文作文(经典10篇)

记叙文作文(经典10篇)记叙文作文篇1我的母校坐落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但我爱母校的早晨,因为她奇妙而温存;我爱校园的早晨,因为她妩媚而动人。
我要拿起画笔用心中灼热的爱描绘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校园之晨。
初夏的黎明,夜幕还未拉开,草儿甜甜的睡着,鸟儿还未从梦中醒过来。
月亮落下西山,星星从天幕上次第隐去,整个校园被笼罩在晨雾中,像神话里天上飘渺的仙境,假如这时你站在山顶眺望远处那一排教室,就会新奇的看到一条乳白色的雾带绕在教室屋顶,雾霭茫茫中微微地显出教室墙壁的轮廓,屋顶在云雾中漂浮,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中的琼台楼阁。
我想这情景,大概又像站在蓬莱阁上看到的海市蜃楼一样奇妙无比。
校园中的几颗老梧桐树,好像几位饱经沧桑的老寿星,凝望着那东方将要升起的旭日。
夜幕渐渐拉开,白茫茫的的晨雾在流动,在减退。
这时校园的晨雾中出现了隐隐约约的人影,一个、两个……成群结队,伴着欢快的笑声,校园热闹了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炫目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又将柔和的色彩洒在校园里。
校园里到处都移动着火焰般的红领巾,蝴蝶般鲜艳的花裙,校园上空飘荡着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小树醒了,沾着露水;野花醒了,她与露珠一个甜甜的'梦;小鸟醒了,亮出清脆的歌喉,唱着向蓝蓝的天空飞去。
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洒满了校园。
同学们有的捧着书本倚在树干上,有的低头漫步在草坪上,有的三五结伴奔跑在操场上。
教室里用稚气的童音朗读着“微雨欲来,轻音满湖……”琅琅的读书声飞出了校园,传到了正在耕耘的乡亲们的耳朵里,他们听着熟悉的声音,望着被树木环抱的校园,似乎如有所思的笑了……啊!校园之晨,这时是一天的开始,人生的起步。
理想的种子要播种,人生的意义要认识……这里有青春幻想,这里有未来的呼唤。
虽然我已从母校毕业,但我却常喜欢在夏日的早晨坐在山头遥望校园,那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美丽的图景令我兴奋,给我力量,我仿佛看到了家乡山村明天的太阳正冉冉升起。
记叙文作文篇2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

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从内容来看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大类。
一、写人:写人要写"魂",就是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写人的记叙文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第一,写人记叙文的一般要求①要抓住个性特点来写:世界上的人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各不相同,自然决定了人的思想性格的差异。
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之处。
②要选择典型事件来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而这些事件必须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也就是典型事件。
它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③要做到具体细致描写:选择好典型事件后,如果只是干巴巴地做概括描述,文章必然写不好。
要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或心理活动做具体描写,必要时还要做恰当的环境描写,以突出人物性格、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人物鲜活起来的方法①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外貌,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
正面描写要形神兼备。
a.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外貌描写要善于抓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b.语言描写: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还要力求反映出人物的特征,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c.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特征。
d.心理描写:要能把内心深处的情感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得以深刻揭示,性格得以充分展露。
②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③简笔勾勒: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
写记叙文六要素

写记叙文六要素有:
1.时间: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在记叙文中,时
间可以明确地交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季节、天气等,从而营造出特定的氛围或者刻画出人物的特定形象。
2.地点:地点是指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所。
在记叙文中,地点可以
有效地描绘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从而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人物:人物是记叙文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人物的性格特点、行
为举止、外貌形象等都可以影响整个故事的情感色彩和情节发展。
4.事件的起因:事件的起因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起点。
它是指故事
中发生的主要事件是由什么引起的,通常涉及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或者是人物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反应等。
5.经过:经过是指故事中主要事件的发展过程。
在记叙文中,经
过可以包括人物的行为举止、心理活动、言语对话等,以及事件的变化过程和情节的转折等。
6.结果:结果是指故事中主要事件的发展结果。
在记叙文中,结
果可以体现故事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等,是整个故事的终结和总结。
记叙文总结(共4篇)

记叙文总结第1篇1.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 2以一人为线索 3以一事为线索 4以一物为线索5以感情为线索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5.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xxx、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写作注意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3.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4.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5.记叙文的写法: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与事件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记叙文总结第2篇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记叙文写作技巧

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写作技巧1一、为何叙记叙文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咏物等几种。
记人,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叙事,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达某种哲理,或某种情趣;写景,要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个人某种感情或深刻的感悟;咏物,或透露出世间人生的某种乐趣,或托物言志,表现对社会上某种人某种现象的情感。
因此,我们写记叙文总会有一定的目的,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感情,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串于文章的始终。
没有明确主题的记叙文,只能是一篇流水帐,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就必须要明确“为何叙”,即主题要明确。
要主题明确可注意三点:A、要有积极意义,即确定的主题思想感情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B、要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
有的同学作文时,既想写这,又想写那,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漫无中心,就是几个中心,多中心则无中心。
C、可含蓄一点,不一定直露。
主题要蕴涵在具体的记叙和描写之中,一般不宜用明显的话语揭示出来,如表现人物勤劳的品质,要通过具体的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不宜将"勤劳"二字当成标签贴在人物身上。
又如要记叙一件有意义的事,也不宜空洞抽象地把其“意义”说上一大通,而应在具体的情节中自然地显示出来。
恩格斯说过,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性格写得越隐蔽,作品的艺术魅力就越强。
二、叙什么叙什么,就是写什么内容,在写记叙文时就要考虑选择哪些材料。
选材时,要坚持三个标准,一是典型性,即选择出能充分表现中心的材料;二是真实性,即选出真人真事真景,包括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真实;三是现实性,即选出有现实积极意义的材料。
在选材具体操作时,最行之有效的选材方法是展开联想,联糸生活,即选材时可通过联想,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任意一个方面选出自己熟悉、感动的人和事。
如在写《谢谢您给我的爱》(南京市95年中考作文题)时,我们不妨展开联想,从家庭生活方面选出祖辈、父辈给"我"爱的材料,从学校生活方面选出老师、同学给"我"爱的材料,从社会生活方面选出邻居、路人、警察等热心人给"我"爱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记叙文写作方法
无论何种形式的记叙文,从下笔之前的构思到文字形态的呈现,总要经过作者精心独到的营构,这个过程之中,应特别注意下列方
法的运用。
(一)确定一个好的主题
每篇文章都有主题,它是作者对文章所记写的内容的总的看法或评价。在文章中,它是统率一切的灵魂,是贯穿全篇的红线,文
章的选材、剪裁、结构、语言、表达等等,都要以此为据,自觉受其约束。
衡量文章主题确立是否够好的标准是:
1.正确指所确立的主题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符合正确、高尚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2.鲜明指文章的主题必须明确表示作者对所记写事物的理性判断和感情倾向。
3.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部的记叙都必须围绕它展开。有些材料的运用看似旁逸斜出,其实它们一般都是为了深化
或升华主题。
(二)精心选择材料
记叙文的写作,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为此,作者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
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而作者所掌握的材料能否成为文章中的有用部分,关键在于选择和取舍,对此,著名作家茅盾形象地说“要像关
卡的税吏们的百般挑剔”。具体说来,这“挑剔”的标准就是:
1.围绕和突出主题所有占有、积累的素材,以文章的立意为标准,只有能说明和突出中心的,才可选而用之。反之,与中心无
关,则应舍而弃之。
2.真实而典型真实指生活中确有其人其事,而非虚构或杜撰(这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但真实的材料只有能反映事
物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才能恰当地表达主题,这就是“典型”的要求。
3.新颖而别致指选择别人未发现、未使用的材料,或者赋予别人已发现、已使用的材料以新意。
(三)谋定恰当的表现方法
记叙文的表现方法,就是行文的具体技巧。具体包括:
1.线索安排一篇记叙文,哪怕只是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也应有一条把材料贯穿起来的线索,如果所使用的材料较多,线索的
作用更显得重要。记叙文的线索在具体的文章中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如时间线索、感情线索、逻辑事理线索等。
2.详略剪裁文中使用众多的材料,最忌半斤对八两式的平均用力。一般说来,只有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最能表现人物个性、
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才应详细具体地展示,而那些在记叙中只起交代或衔接作用的内容,则应略写或省写。
3.结构和内容的调度相对于议论文等文体,记叙文的结构安排更加灵活自由,但如何开篇即引人入胜,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在
结构安排上,是大有讲究的。比如,在记叙顺序上,我们就可以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段,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展开的过程讲求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对初中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一定基础了,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但许多同学在写作
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
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二)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
有些同学不讲究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的区别,常常是看到一个题目就没头没脑地写下去,结果把一篇文章写得非牛非马,
成了个“四不像”。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
才是事。另外,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
人,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许多同学愿意写别人的材料,不愿写自己的材料。事实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
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例如,《生活告诉我》一文,许多同学不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材料,特别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却去写别人的事迹材料,全篇罗列张海迪、
女排姑娘或别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而自己的事迹、感受一点也没涉及。另外,重点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学在写作表达上常犯的毛病。
例如,《感动》一文,有些同学把部分笔墨集中于此,只习惯于在主体部分中完整记叙事件的过程,最后,在结尾处用一句话简单概括:
“这就是令我感动的一件事”,觉得这样就可以了,文中很难看到习作者深受感动的情景或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就是说没明确揭示
“感动”的原因。
(四)写法上,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
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学的写作中。
(五)语文表达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1.生活单调,集体性的活动少。许多同学对单调的生活认识理解不足,写起文章生拖硬拉,没有真情实感;
2.平时写文不善动脑,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脱离了作文选而独立成文,便出现文不从字不顺的现象;3.个别同学语文基础太差,语言不
通的现象也存在。
常见问题的纠正指导
2
针对初中同学写作中出现的上述几方面问题,现在集中谈谈对其纠正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一)审题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选材不当、写作重点不突出、记人记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当、对标题把握不准。审题通常指的是,审
体裁、审范围、审重点(题眼)、审人称等。不少同学常常忽略的其中审重点和审范围。例如,《变化在我身边》写作的重点是我身边的
变化而不是我本身的变化,《一句名言鼓舞着我》重点不是一句名言的内容及由来,而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回忆的一个
人》写作的重点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忆的思想和言行。
为了突出重点,表现中心,选用的材料必须典型。选用的材料可根据标题酌情安排。例如,写整体(像《温暖的班集体》)选材力
求点、面结合;写个人,则或选一件典型事例,或写某人2—3个生活片断。
(二)开头与结尾
记叙文的结构,通常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指的是文章开头应给人以美感;猎肚,指的是内容充实;豹尾
指的是文章结尾要圆滑有力。这里只说说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文章开头对整篇文章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开头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自古至今,许
多文学家都十分重视写好文章的开头,我们学写记叙文也必须千方百计地写好开头。无论是倒叙式还是顺叙文,都务必写得优美而有吸
引力,不写那些与标题无关或距题目太远的话。
文章结尾是给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它对决定文章的圆满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俗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也务必用功写
好文章的结尾。文章结尾要做到紧扣标题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题。力求使结尾写得自然、简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三)表达与语言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必须紧紧围绕并突出本文的中心。写一件事则
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写几个生活片断则要求详略安排得当,避免平均用力;具体表达中要注意写到细处去,通过人物或事件的细节
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语言方面,力求生动、形象、灵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四)借鉴与改造
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坚决杜绝照搬抄作文选的做法。初学者可以仿写,但必须弄明白作文选中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语
言诸方面的优点,逐渐独立成文。还可以参考优秀作文的选材、结构安排和表达技巧,但必须经过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我们坚决反对
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搬用精彩选段或整篇文章的行为,因为标题变了,写作重点必然变,相应的表达方式方法也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