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管理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马工程管理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马工程管理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管理学原理重点

第一章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条件,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一系列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

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1)自然属性: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的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根据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规律,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使组织资源得到最佳组合和合理利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2)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

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体现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不断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

(3)现实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导人们探索和掌握管理体系的特点和规律性、实现管理任务的有力武器,是建立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认识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原理,可以使我们分清资本主义管理和社会主义管理的共性和个性,正确地处理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吸收国外管理经验与结合中国实际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中有益的东西,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对于解决管理中的实践问题,实现组织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管理的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过程

(3)管理是对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

(4)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

(5)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

4.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对企业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

(2)组织职能:设计和维持一整套职位系统,合理分工与合作,

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使企业活动顺畅

进行。

(3)领导职能:指挥、影响和激励下属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

作。

(4)控制职能:确保企业活动朝着规定的企业目标运行而进行的

监察及修正活动。

5.管理者的分类:

(1)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

A.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性工作

B.中层管理人员:执行性工作

C.基层管理人员:作业性工作

{

①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

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高层管理者,计划和控制职能的发挥显得更为重要)

②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

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

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务。

③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

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基层管理者,领导职能的发挥更为重要)

(2)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分类:

A.综合管理者

B.专业管理者

`

6.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

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管理者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即理解、

激励他人并与他人沟通、共事的能力。

(3)思维技能:纵观全局,对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因

素做出正确判断、正确决策、把握组织未来发

展方向的能力。

第二章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一、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制)

(1)泰勒(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因为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和贡献)(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①制定工作定额

②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③实施标准化管理

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⑤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

⑥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⑦实行职能工长制

⑧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

(4)泰罗制追随者: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福特

②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职能:设计行动方案,使企业达到目标。

组织职能:为组织机构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所需一切条

件的活动。

指挥职能:对下属人员给予指导,使组织的各项活动

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协调职能:使组织内的资源与活动能够相互配合。

控制职能: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拟定的标准相符合。|

③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适当的集权与

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

神、团结精神。

3.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官僚制”

(1)韦伯(德国)—组织理论之父

(2)理想行政组织的特征:①任务分工:基于职能的专业分工

②等级系统:有明确规定的职权和等级

③人员任用

④职业管理人员

⑤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

⑥组织制度:有职权与职责的规章制度

(3)理论核心: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

机制,依靠外在于个人的、合理合法的理性权威实施管理。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征

(1)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分离

(2)用科学管理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

(3)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二、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

1.梅奥及其人际关系理论理论观点

(1)关于“社会人”的观点

(2)关于非正式组织的观点

(3)关于士气的观点

三、第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

1.社会系统学派

(1)代表人物:巴纳德(美国)—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2)主要观点:①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协作系统

②正式组织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

}

③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特征

④管理者的职能与权力

2.决策理论学派

(1)代表人物:西蒙

提出了理性人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的决策模型。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概括出决策过程理论。

(2)主要观点:①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②最优化的首要条件是完全理性,而现实中的人或组织仅具有

有限理性

③决策可以区分为两种性质相反的决策:程序性决策、非程序

性决策

.

④区分的依据是两种决策采用的技术不同

3.经验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德鲁克、斯隆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强调实用,以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习管理。

(2)主要观点:①明确了管理的性质和任务:合理配置资源、协调组织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②提出目标管理思想:明确目标的性质、指出了目标管理成功

的先决条件、划分了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③概括了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

④主张使用比较方法研究和概括企业管理经验

)

4.权变理论学派

(1)代表人物:卢桑斯

提出权变管理,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因地制宜。

(2)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主要观点:①组织按照目标、任务、工艺和环境可分为“稳定型”和“适

应型”两大基本类别

②稳定型组织适宜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强调严格的组织

规范、明确的任务、与权力对等的责任

③适应型组织应采用权宜应变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强调内

部相互关系、技能和经验

5.管理科学学派

(1)代表人物:众多学者

(2)主要观点:①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也是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②强调管理程序中的计划与控制职能

③减少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直觉、主观判断或个人艺术成分,

主张应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和工具

(2)主要特征:①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②讲数字应用到组织管理上去

③在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④讲系统观念引进管理方法之中

6.系统管理学派

(1)代表人物:卡斯特、弗莱斯特

卡斯特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了企业管理新模式,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

(2)主要观点:

①系统观点:是由两个以上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

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②系统分析: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方法,

在确定条件不不确定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方案。

③系统管理:四个特点:以目标为中心

以整个系统为中心

以责任为中心

,

以人为中心

第三章

1.管理环境的构成: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

件因素的总和。

(1)外部环境:①宏观环境(一般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社

会文化

②微观环境(任务环境):供应者、顾客、竞争者、社会公众(2)内部环境:组织文化、经营条件

2.企业战略的定义:企业战略是指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有效分析的

基础上,为求得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

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设想和谋划。

3.企业战略的类型:

(1)按战略主体(层级)分:公司级战略、事业部级战略、职能级战略

(2)按组织资源态势分:专业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

(3)按竞争态势分:防守型战略、进攻型战略、追随型战略、补缺型战略、撤

退型战略

(4)按经营态势分: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市场集中战略

4.企业战略的特点: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风险性

5.战略管理的过程:(1)确定组织宗旨与使命

(2)建立战略目标

(3)进行战略分析

*

(4)组织战略实施

(5)战略控制与调整

6.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1)行业竞争力量模型(2)波士顿矩阵

(3)SWOT分析(重点)

7.决策: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

析、判断的过程

8.决策的要素:决策目标、若干可行方案、满意标准

9.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影响程度: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2)—

(3)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分类: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4)按决策的条件和结果分类:确定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10.计算:量本利分析

利润=收入-成本

=销量×销售单价-(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销量×销售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测,以确定使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行动方案的全过程。换言之,

计划就是一个组织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行动指南。

注:理解计划的含义应把握四点:(1)计划是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

(3)计划是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4)计划需要修正和调整

2.计划工作的性质: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创造性

·

3.计划的分类:

(1)根据计划的广度分为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

(2)根据计划的时间期限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3)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

4.计划工作的步骤:

'

5.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

6.目标的含义:指组织根据其内外环境和条件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所

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7.目标的特征:层次化、多样化、网络化、

8.目标的分类:(1)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2)控制性目标和突破性目标

(3)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明确目标和模糊目标

(5)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

9.目标管理的含义:把最高管理层所制定的一定时期内的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和落实,要求下级管理人员以及每个员工都要根据上级目

标,分别制定各自目标和保证措施,从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并以此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10.目标管理意义:目标管理师让组织的各级部门级员工亲自参与目标的制定、

分解和实施,强调组织内各级部门级组织成员在实现目标过

程中的“自我控制”机制,着重于目标的完成并按目标完成

中所取得的成效来考核,而不是从其所付出的工作量来考

核。

11.目标管理的特点: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时限、评价绩效

它通常被看做是实施计划的理想技术

12.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

(1)确定整体目标:目标管理从制定目标开始。制定目标包括制定企业的总目

标及总目标的展开,即根据总目标自上而下各自制定部门

目标和个人目标。

(2)建立目标体系:企业总目标确定之后,要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制

定出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各级各部门的目标,每个人,包括

各级领导要制定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的个人目标。这样通

过目标的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协调一致的企业

目标连锁体系。

(3)明确责任:实施目标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地做到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应是部门或某个人的明确责任,如果难以做到,则至少

应该对每一协作的管理人员所要完成的计划目标及所做的具体

任务,作出明确的规定。

(4)组织实施:目标确定之后,就进入了实施阶段,这也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不是靠上级的严格监督和控制,而是

靠执行者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只是按照例外原

则,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指导、监督和帮助。

(5)目标评价与反馈:

目标管理特别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定。

①自我评定:每个人对照目标要求和实际工作成绩进行自我评价,成果评定

以自我评定为主。

②民主评定:结合各部门、各环节以及每个人的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民主

讨论,集体评定。

[

③上下级协商评定:在下级自我评定的基础上,上级对下级的目标执行情况

作出评价。如果下级的自我评定结果切合实际,上级作

出同意的结论即可;如果下级的自我评定结果与实际有

较大出入,则上级需与下级进行协商,并作出上级评定

的意见。

第五章

1.组织的定义:

(1)作为实体的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过分工和协作,建立起不同层次的责任和职权制度后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2)作为涉及活动过程的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的过程。

2.组织的分类:

(1)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

(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

①正式组织:

a.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量的系

统。

b.正式组织是以组织人格为特征的行为。

c.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个体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

d.正式组织是个体行为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

e.正式组织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②非正式组织:

a.定义: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和爱好,以共

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b.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识别性差。

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非理性侧面。

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

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质往

往是导向因素。

3.组织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制约功能、激励功能

4.组织工作内容:

(1)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及工作需要,对为实现目标必要的活动进行分工,即横向管理部门的设置和纵向管理层次的划分,并确定

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确定组织机构系统。(2)组织联系:确定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相互关系,坚持分工合作,发挥¥

各自的功能,激励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努力工作。另外还

要确定职权关系,把组织上下左右联系起来,充分协调组织

中各部分的活动,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3)组织运行: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结合,以保证设计和建立的组织结构有

效地运转。

(4)组织变革: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和组织战略的发展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5.组织结构设计遵循原则:(1)目标可行原则:与组织任务目标的一致性

(2)有效性原则:因事设职,因职设人

(3)管理幅度原则:高耸型结构与扁平化结构

(4)统一指挥原则:直线命令,参谋建议

(5)权责对等原则:权责利一致

(6)协调原则:分才能拼,合才能赢

\

(7)双向沟通原则:信息沟通网络

6.管理幅度与层次的定义:指一个上级管理者能够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

7.管理幅度与层次的关系:呈现反比例关系

8.高耸型结构与扁平化结构的优缺点:?

(1)高耸型结构

①利: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

②弊:上级容易越权指挥,上下级沟通距离拉长,信息传递速度慢且易失

真,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慢,管理费用高。

③适用范围:在最高层与作业层之间具有为数众多的管理层次

"

(2)扁平型结构

①利:上下级距离缩短,联系密切,上级容易授权,下级具有较强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信息纵向流通快,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较快,管理费用

低。

②弊:不能严密控制,纵横协调较困难,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

高素质和能力。

③适用范围:与高耸型相反

9.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

(1)直线-职能制:

①特点:设立职能机构,但职能机构无指挥权

②优点:保留了职能层,克服了职能制多头领导的缺陷

③缺点:职能层与管理层协调有难度

④适用范围:大、中型企业

(2)事业部制:

①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②优点: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组织高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有利

于事业部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③缺点:机构重叠,管理效率较差,事业部易滋长本位主义倾向

④适用范围:规模较大,且经营领域分散的企业集团

[

(3)矩阵制:

①特点:双重机构,双重领导

②优点: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灵活机动,有较

好的适应性

③缺点:双重结构易产生责任不清等

④适用范围: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项目

(4)模拟分权制:

①优点:调动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解决了企业规模过大而不易管理的问

题。

②缺点:不易为模拟的生产单位明确任务,造成考核上的困难;在信息沟

通和决策方面也存在缺陷。

#

10.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1)重心两极化

(2)形态扁平化

(3)运作柔性化

(4)企业虚拟化

(5)公司再造

(6)学习型组织

11.组织变革的动因:(1)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

(2)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

'

12.组织变革的内容:(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

(2)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的变革

(3)以人为重点的组织变革

13.组织变革的实施:(1)确定问题

(2)组织诊断,制定变革方案

(3)选择较优方案,进行组织变革

14.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

(1)反对组织变革的现象

^

(2)抵制组织变革的原因:①历史的惯性和惰性

②不确定感

③威胁到既得利益和地位

④缺乏理解和信任

(3)消除抵制的方法:①保持公开性和透明度

②参与

③加强培训,提高适应性

④必要的妥协

>

⑤奖惩结合

第八章

1.领导的含义:所谓领导,是指带领和指导下属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各种活动的

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一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

领导力=职权+权能+影响

2.领导的实质:管理者运用领导的权力和影响引导和影响下属按照组织目标的要

求而努力工作。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1)区别

(2)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职务权力基础上对下属的行为进行指挥的过程,下属必须服从管理者的命令,但下属可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工作,也可能出工不出力。领导则更多的是通过其个人魅力与专长来影响追随者的行为。从本质上而言,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者说是对下属施加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或通过这种影响的过程,可以使下属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3.领导者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4.领导权力和影响力:

(1)领导的权力:领导权力指领导者有目的影响和改变下属心理行为的能力。

正式权力:法定权、奖励权、强制权

非正式权力:专长权、品质权

(2)领导的影响力:运用权力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使其心理和行为发生预期

改变。

外在影响:传统观念、利益满足、惧怕心理

内在影响:理性崇拜、感情倾向

(3)领导的职位权力来源:法定职位,由组织带来

(4)领导的影响力来源:完全依靠由个人素质、品质、业绩和魅力而来

5.领导工作遵循的原则:(1)明确目标原理

(2)协调目标原理

(3)命令一致原则

,

(4)直接管理原理

(5)沟通联络原理

(6)激励原理

6.领导的品质行为:

(1)努力进取:包括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不断地努力提高,精力充沛,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坚持不懈,具有高度的主动精神。

(2)领导愿望:他们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喜欢领导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所领导。

强烈的权力欲望驱使他们试图去影响别人,并在领导过程中获

得满足和利益。

(3)正直诚实:言行一致,诚实可信。据此与下属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4)自信:自信能让领导者克服困难,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善于做出决策,并能逐渐将自信传给别人。

(5)智慧:领导者必须有足够的才智来搜集、整理和解释大量的信息;高的学历在职业生涯中是重要的,但最终还是有关组织的业务专长更重要。(6)知识广博

7.领导行为理论:

(1)勒温理论:①专制领导作风

②民主领导作风

③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

(2)四分图理论

(3)管理方格图理论

?

(4)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8.领导权变理论:

(1)权变理论认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下属的相互作用去实现组织目标。

(2)领导的影响系统可用下式表示: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3)权变理论主要包括:费德勒权变模型、应变领导模式理论、路径目标理论

第九章

1.激励的定义:激励就是持续地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

奋的状态之中,维持一种高昂的情绪。

在管理中,是指管理者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

指向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

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激发人的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激励

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不具有可以直接观察的外部形

态,但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能否懂得怎样激励员工

和正确运用激励方式,是衡量领导者才干的一个重要标志。

2.激励理论的含义:激励理论是对激励的基本规律、机制及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三个要点:①人的多种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

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人的需要时分等分层,呈阶梯式逐级上升

③未被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

(2)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管理者可以根据五种

需要对员工的多种需要加以归类和确认,然后在对未满足的或正在

追求的需要提供诱因,进行激励,同时要更加重注高层次需要的激

励作用。

4.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1)具体内容:①保健因素(外在因素):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

}

监督系统

与上级主管之间的认识关系

与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

与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

工作环境或条件

薪金、职务、地位

个人的生活

工作的安全感

]

②激励因素(内在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

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

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

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工作的发展前途

个人成长、晋升的机会

(2)改进管理工作价值:①给管理人员以启示,即单纯依靠加薪,改善工作条

件等外在因素,不能直接激励员工,即使有作用也

只能是暂时的

②为使员工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应主要从激励因素,

即从工作本身入手,为员工创造做出贡献与成就的

工作条件和机会,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趣味并

赋予必要的责任,使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组

织及他人的承认,就会产生更大、更持久的激励作

③应区别对待不同人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才能提

高激励效果

5.掌握期望、公平、强化理论

(1)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认为实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实现这种目标又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时,该目标对人们的激励程度才会最大。(2)期望理论的基本描述:激励力(M)=期望值(E)×效价(V)

(3)该理论的核心在于运用期望值和效价概念揭示了个人选择目标及目标影响行为的过程

(4)公平理论又叫社会比较理论,是由亚当斯于1963年提出的。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经过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其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Op/Ip=Oc/Ic Opp/Ipp=Opl/Ipl

Op/Ip

Op/Ip>Oc/Ic Opp/Ipp>Opl/Ipl

(5)强化理论又称行为矫正理论,强调人的行为结果对其行为的反作用。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体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反之,就会消退或终止。

(6)三种强化方式: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

第十章

1.控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控制是组织在动态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采

取的监督、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是为确保活动能

产生期望的结果而进行的工作。

2.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控制的目标体系、控制的主体、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控

制的客体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2020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管理高频考点重点知识整理完整版

2020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管理重点知识整理完整版 1Z201000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本节包括11个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论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另外也包含风险管理和建设工程监理等。 组织论是一门与项目管理学密切相关的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组织论的一个重要结论。 1Z201010 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和任务 1Z201011 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或称运营阶段,或称运行阶段)。从项目建设意图的酝酿开始,调查研究、编写和报批项目建议书、编制和报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的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论证都属于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项目立项(立项批准)是项目决策的标志。决策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一般包括如下内容:(2005-1)(2009-3)考点——逢考必过强调 (1)确定项目实施的组织; (2)确定和落实建设地点; (3)确定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 (4)确定和落实项目建设的资金;

(5)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等。 “建设工程管理”(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其内涵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项目全寿命)的管理,它包括: ▲(1)决策阶段的管理,DM——Development Management(尚没有统一的中文术语,可译为项目前期的开发管理); ▲(2)实施阶段的管理,即项目管理PM——Project Management; ▲(3)使用阶段的管理,即设施管理FM——Facility Management(如图1Z201011-1所示)。 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所确定的设施管理的含义,如图1Z201011-2所示,它包括物业资产管理和物业运行管理,这与我国物业管理的概念尚有差异。 ▲“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参与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对工程的管理,即包括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项目使用期的管理方的管理,如图1Z201011-3所示。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马原真理8大知识点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1)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 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 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看,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易考分析题) (1)含义:真理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错误的认识。 (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①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 ③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即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001

工程监理专业建筑工程监理概论结业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1.在监理目标控制系统中,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子系统是( A.程序子系统 C.信息子系统B.措施子系统 D.组织子系统)。 2.《建筑法》规定,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 ()的单位的业务xx 范围承揽工程。 Bl D.无相关规定 A.咼 C.不同,区别各个承包 3.依《招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 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最短不得少于( A. 15 C. 30B. 20 D. 25)日。 4.监理实施过程中,如果因监理单位过失而造成了经济损失,监理单位赔偿损失的累汁

金额应()。 B.最多为直接经济损失额 D.不超过监理酬金总额(除去税金) )。 A.是直接经济损失额 C.不超过监理酬金总额 5.监理单位自备设施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为( A.设施折旧额+管理费=补偿额 B.设施折旧额-残值+管理费=补偿额 C.设施在工程中使用时间占折旧年限比率>设施原值+管理费=补偿额 D.设施原值>年折旧率+管理费=补偿额 6.项目法人一般通过( A.直接委托 C.邀请招标 7.监理xx()方式择优选定监理单位。 B.公开招标 D.招标投标 )中列支,并核减建设单位管理费。 B.工程概算 D.工程决算 )负责制。

B.项目经理 D.总监理工程师 )制度。 B.报批 A.工程投资估算 C .工程预算 8.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实行( A.项目法人 C .监理单位 9.监理单位实行( A.审批 C.资质管理 D.资质审批 )承接工程建设监理业务。 10.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核准的( A.营业范围 C.经营范围 11.监理单位不得( A.分包 C .转让B.资质等级 D.业务范围 )监理业务。

河海大学 《项目管理概论》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舒欢

?投资(Investing)一般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它 资源用于某些事业的经济活动过程。 ?工程项目投资是指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所需要的全部费用总和。包含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 资产投资两部分。 ?工程造价的直意即为工程的建造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造价 有两种含义:工程造价就是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承发包价格。当两种含义是指工程全部时,反映的价值量相同。 ?工程施工成本指承包商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完成合同项目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的货 币表现形式。施工成本小于合同价格,承包人就获利。 ?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就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投资的计划、实施、控制,以及纠正偏差的总 称。 ?工程投资计划编制 1.编制的方法 按投资构成编制 按不同子目编制 按时间进度编制 ?时间一成本累积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 1.确定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进度计划的横道图; 2.根据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或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计算单位时间(月或旬)的成本,在时标网络图上按时间编制成本支出计划,如下图所示。 ?已知某施工项目的数据资料如表下,绘制该项目的时间一成本累积曲线。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 阶段和保修阶段,以规划的计划投资为目标,通过相应的控制措施将工程项目投资的实际发生值控制在计划值范围以内的项目管理活动。 ?一、投资控制的几个注意点 ? 1.遵循动态控制原理 建设项目分阶段设置的投资计划

? 2.分阶段设置控制目标 设计阶段控制投资的意义 ?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是工程项目的前期和工程的设计阶段。 ? 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在设计阶段最大,并且方案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最大、初步设 计阶段小些、技术设计阶段更小些、施工图设计阶段最小。 ? 决策阶段的投资管理——工程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的作用 (1)衡量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马原期末复习 重点整理

马原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单元: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意义:P2 2.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怎样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4-25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史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时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 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 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P44-45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 的。 ●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a.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b.“两 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c.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d.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 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 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单元: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61-63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的关系:P68-69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工程项目管理》必背知识点

《工程项目管理》考前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工程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 2.建设程序(★重点掌握) 3.综合应用:(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程序(★重点掌握) 第二章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1.施工项目经理的工作内容(★重点掌握) 2.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重点掌握) 3.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 4.施工项目组织形式(★重点掌握) 第三章流水施工方法 1.组织工程施工的基本方式(★重点掌握) 2.流水施工主要参数(★重点掌握) 3.成倍节奏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重点掌握) 4.异节奏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重点掌握) 5.无节奏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重点掌握) 案例一成倍节奏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某工程项目由A、B、C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2周、4周、6周,试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案例二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某项工程项目分解为甲、乙、丙、丁4个施工过程,在组织施工时划分为4个施工队,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如下表,试组织流水施工。 施工段 施工过程 ⅠⅡⅢⅣ甲 2 3 3 2 乙 4 3 3 3 丙 3 3 4 4 丁 4 3 4 1 第四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1.单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重点掌握) 2.单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重点掌握) 3.单双代号网络图进度计划的编制(★重点掌握) 案例一 网络计划的资料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图,计算A、B、C、G四项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并找出关键路线,求出总工期。

序号 A B C D E F G H I 紧前工作 A A B、C C、D D E F G、H 持续时间 2 3 4 3 2 2 3 4 4 时间参数表 序号ES EF LS LF TF FF A B C G 第五章施工组织纲要和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 1.总体施工准备的内容(★重点掌握) 2.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重点掌握) 3.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内容、编制程序(★重点掌握) 4.主要资源配置计划的编制(★重点掌握) 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步骤和设计要点(★重点掌握) 第六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1.施工方案编制内容(★重点掌握) 2.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的确定(★重点掌握)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工程管理概论的感想 10装潢二班 24号刘超 我认为这是文科与工科的完美结合,可以让我学习我擅长的理工科的同时学习我感兴趣的经济学,而且还有对数学的大量运用让我觉得自己会在此门课程上如鱼得水。然而上了大学尤其是上了工程管理概论这门课后,我才发现我所知道的其实很狭隘。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该专业对学生进行经济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双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的综合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由于工程管理责任重大,除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有个奇怪的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却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同学,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 有不少同学认为工程管理就是一种单纯的管理学科,这是不正确的。工程管理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数学知识。在这门专业的学习中,我们应明白一个基本的等式就是“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当然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掌握几个基本的技能:1.掌握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5.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总的来说,工程管理还是偏重于管理科学,适合那些人际交往能力强,又善于用理性去思考问题的考生报考。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是在管理工程专业、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其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融资、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

项目管理概论_考试重点

项目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20x2 1.我国项目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P5 2.项目的基本特征:1一次性;2独特性;3目标的明确性;4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5后果的不可换回 性。P9 3.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1启动阶段;2计划阶段;3执行阶段;4收尾阶段。P12 4.进入项目的执行阶段后,项目的各种活动数量迅速增加,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还是时间 的消耗都急剧增加,达到最高峰。P14 5.项目的干系人对项目的控制力逐渐变弱。P14 6.对项目干系人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积极减少可能会严重影响项目的项目干系人的活动。P24 7.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点:P32 (1)矩阵型组织结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能够对客户和公司的要求做出较快的响应 (2)项目经理负责管理整个项目,可以从职能部门抽调所需的人员,充分调动项目的资源 (3)当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公司可以对各个项目所需的资源,进度和成本等方面进行总体协调和 平衡,保证每个项目都能完成预定的目标 (4)当项目结束后,项目团队成员会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因而不必担心日后的生计 (5)项目团队中有来自于公司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他们能保证项目的制度与公司一致 8. 9.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技术、进度、运营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 调查和分析,以决定项目是否可以实施。P57 10.项目章程也可称为项目许可证书,它通常是由项目组织以外的负责人或者高级管理层颁布,如在承包 的项目中,签署的合同就是提供给卖方的项目章程。P60 11.要素加权分析法的步骤:P65 (1)列出影响项目的重要因素,将所有要素其重要性大小降序排列。 (2)根据各要素的重要性给每项要素一个权重数值,一般用1~5来表示 (3)给要素打分,打分时不考虑权重因素 (4)将单项得分与权重相乘,结果填入加权得分栏,要把每个项目的所有加权得分相加,就得出各自 总的加权得分,总加权得分最高的项目就是首选项目。 12.例如:现在AB两个项目方案,A项目的收益为60w,成本为20w;B项目收益为120w,成本为60w, 运用效益分析进行项目选择时,可以得出A项目的经济效益为40w,经济效率为3,;B项目的经济效益为60w,经济效率为2.A项目的经济效率较大,而B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大,缺钱选A方案,有钱选B方案。P67 13.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指项目管理中最有价值的工具,是制定项目进度计划、项目成本计划等多个计 划的基础。P83 14.工作包:是完成项目目标所要进度的相关工作活动的集合,为项目控制提供充分、合适的管理信息,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第五六七章马原知识总结

思维导图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 日以集中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 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垄断产生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 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 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 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 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 额利润 (2)企业规模大,形成 对竞争的限制 (3)激烈的竞争会给各 方带来严重损失,为避免 两败俱伤,企业间联合实 行垄断

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 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四)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操作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作用 1)积极作用: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 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参与和协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作为消费者,为私人垄断企业的产品 销售提供了有保障的市场,改善了商品的实现条件。第四,国家推行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的进程,从而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社会福利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 社会环境。 2)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 固有矛盾,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 经济干预使7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陷入“滞胀”困 境。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状 况,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1、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个体系曾经对战后恢复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是维护美国霸权的一个体系,造成了内部矛盾激化。)70年代,这个体系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2、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他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不断提高。 分析:这一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较大的优越性,也就是说西方国家要求离开美国的控制,希望金融自由化。 3、金融资本快速发展的表现:这里简单概括。 第一: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金融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比例越来越大。 第三: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实体经济把一部分利润投向金融领域,金融资本膨胀。 第四:制造业人数逐步减少,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第五:虚拟经济逐渐脱离实体经济。

工程管理概论A1试题和答案

东华大学面向卓越工程师专业 平台课 工程项目管理 课程报告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问答题: 1、工程项目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管理也可以简称为项目管理。它是以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的项目

管理,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以最优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为目的,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包括如下方面: (1)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一次性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管理特点是由工程项目的单件性特征所决定的。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为避免难以纠正的失误出现,项目经理的选择、人员的配备和机构的设置就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首要问题。 (2)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约束性强的管理 项目管理的约束条件是项目管理不可逾越的必要条件。工程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特征、明确的目标和时间限制、既定的功能要求以及质量标准和预算定额,决定了其约束条件的约束强度比其他管理更高。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在于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应用这些条件,而又在不能超越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完成既定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 (3)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有机的成长过程,其各个阶段既有明显的界限,又相互有机衔接,不可间断,这就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应该是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2、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是什么? 答: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工程建设项目可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1)单项工程 单项工程是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和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经济效益的工程。 (2)单位工程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中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 (3)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是建筑物按建筑工程的结构、部位或工序划分的工程。 (4)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是按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规格划分的工程 3、什么是项目法人责任制? 答: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筹划、筹资、设计、建设实施、经营管理、归还贷款以及财产的增值和保值等全过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因此,项目法人处于建设项目管理的中心地位,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最高决策者。项目法人可以是政府组建或通过招标选择的法人集团,也可以是企业、个人或其他法人集团等。 4、项目管理中的三元主体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项目管理中的三元主体分别是:业主、监理和承包商。 (1)业主与监理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双方要签订监理委托合同。业主不得随意干涉监理的工作,否则将被视为侵权性质的违约行为;反之,监理也必须保持自己的公正,不得与承包商有任何联系,更不能串通承包商侵犯业主的利益。否则,业主将利用法律手段使监理离开现场。 (2)监理与承包商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双方没有合同制约。承包商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要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监理工程师则是按照业主所委托的权限,依据合同检查、督促承包商履行合同的义务,按合

“专升本”考试大纲(工程管理概论)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15年“专升本”《工程管理概论》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1、理解成功的工程应具备的条件; 2、熟悉建设工程管理的行业特点与参与主体; 3、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的生命期和建设程序、建筑业的建设工程管理内容; 4、掌握工程技术平台、经济平台、管理平台以及法律平台体系; 5、理解工程技术平台、经济平台、管理平台以及法律平台体系等“四个平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融合关系; 6、熟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 7、了解我国工程管理界的职业资质制度以及择业导向; 8、了解工程管理的主要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9、熟悉工程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10、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 二、考试的范围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 1.考核知识点:了解土木工程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巨大影响;熟悉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增强学习的兴趣;理解成功的工程应具备的条件。 2.考核重点:建筑技术与文化;成功的工程。 第一节土木工程

一、土木工程的内涵 二、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土木工程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载体 四、土木工程对人类历史的干预 五、人类文明的新成就与现代土木工程互为依靠 第二节古代、近代建筑技术与文化 一、西方古代、近代建筑技术与文化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文化 第三节成功的工程 一、工程的目的和使命 二、成功工程的要求 复习思考题 1、成功工程评价尺度有哪些? 2、为什么工程与环境协调? 第二章:工程管理方法 1.考核知识点:了解建设工程管理的背景、现状、历史沿革;熟悉建设工程管理的行业特点与参与主体;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的生命期和建设程序、建筑业的建设工程管理内容。 2.考核重点:工程管理行业特点与主体;建设工程管理。 第一节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背景 一、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二、建设工程管理的背景 三、建设工程管理人才现状 第二节建设工程管理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 二、我国近代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 三、我国现代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 第三节建设工程管理的基本观念 一、管理的概念 二、建设工程的概念 三、建设工程管理的概念 第四节建设工程管理的行业特点与参与主体 一、建设工程管理行业特点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最新《工程监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全国建设监理工作的归口管理机构是。 A. 国家建设部 B.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 C. 国家计委、发改委 D. 国务院各有关工业、交通部门 2.工程建设监理行为主体是。 A. 设计单位 B. 监理单位 C. 工程咨询单位 D. 科学研究单位 3.社会建设监理单位与业主的关系是。 A. 代理关系 B. 雇佣关系 C. 委托关系 D. 监理关系 4.监理单位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是。 A.守法、公正、科学、诚信 B.客观、公正、科学、诚信 C.守法、公正、科学、信用 D.客观、公正、科学、信用 5.我国的监理工程师是指的一类人。 A.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事监理工作 B.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C.监理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D.取得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 6.工程项目总控核心是。 A. 费用控制 B. 质量控制 C. 资源控制 D. 合同控制7.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以前的阶段。 A.投资决策 B.设计 C.投资决策和设计 D.施工准备8.负责审核并签署工程款支付申请的是。 A.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B.总监办公室负责人 C.项目总监助理 D.投资控制监理工程师 9.初步设计完成后即进行国际招标的大型复杂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应采用方式承包。 A.总价合同 B.工程咨询合同 C.成本加酬金合同 D.单价合同10.合同法律关系,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 A.事实 B.主体 C.客体 D.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正确,每选对1个得0.5,错选本题不得分,全选对者得3分,共30分) 1.总监理工程师一般应当具有下列职责中的。 A.确定项目监理机构的部门负责人 B.主持编制监理大纲 C.审查并确认分包单位D.审查施工方案 E.审核并签署工程竣工资料 2.属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A.确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 B.负责本专业分项工程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