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气血津液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精、气、血、津液、神测试题(题库版)

中医执业医师:精、气、血、津液、神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江南博哥)变化。
具体的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气化”是“气”的五大功能之一!2、单选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3、单选卫气的分布是()A.行于脉中B.行于脉外C.下走气街D.走于息道E.布散胸中正确答案:B4、单选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本题参考解析: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
因此,气不可能在没有血的情况下独自存在。
临床上血虚会使气的营养无源,导致气亦虚;血脱则使气无所依附,从而气也随之而脱。
5、单选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6、单选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营气,是循行于脉内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营行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故常“营血”并称。
营气属阴,故又常称“营阴”。
营气的功能是化生血液,并营养周身。
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于脉中,化成血液,并保持血液量的恒定。
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到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之均得到营气的滋养,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
卫气是循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
卫气具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卫气充盛则护卫肌表,不易招致外邪侵袭。
卫气充足,机体得卫阳之温养,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
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促使汗液有节制的排泄。
卫气的调控作用,既有气能固摄的一面,又有气能推动的一面。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练习试卷3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练习试卷3(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虚劳,症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面白神疲,肢体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证属(分数:2.00)A.脾气虚B.心气虚C.肺气虚√D.肾气虚E.气血虚解析:2.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的医家是(分数:2.00)A.朱丹溪B.张景岳C.张仲景D.严用和√E.杨仁斋解析:3.下列不属于肥胖病因的为(分数:2.00)A.年老体弱B.饮食不节C.药物刺激√D.缺乏运动E.先天禀赋解析:4.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是(分数:2.00)A.血郁痰凝B.营卫不和C.三焦气化失宣√D.阴阳失调E.气滞血瘀解析:5.与郁证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分数:2.00)A.心B.肝√C.脾D.肺E.肾解析:6.脾气虚者,易选方(分数:2.00)A.归睥汤B.补中益气汤C.益胃汤D.加味四君子汤√E.附子理中汤解析:7.血虚发热的治则为(分数:2.00)A.滋阴清热B.益气养血√C.温补阳气D.活血化瘀E.益气健脾解析:8.对于郁证之实证者,治疗时应首当(分数:2.00)A.活血化瘀B.化痰散结C.补益气血D.理气开郁√E.健脾消食解析:9.中医内科中范围最广的一个病证是(分数:2.00)A.内伤发热B.胃痛C.感冒D.虚劳E.中风√解析:10.尿血与血淋的鉴别要点是(分数:2.00)A.小便次数多与少B.小便带血块与否C.小便之量多与少D.小便之清与混浊E.小便时痛与不痛√解析:11.最早用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治疗消渴的医家是(分数:2.00)A.张景岳B.张仲景√C.张子和D.严用和E.叶天士解析:12.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其选方是(分数:2.00)A.十灰散√B.知柏地黄丸C.归脾汤D.茜根散E.小蓟饮子解析:13.体重超出标准体重多少以上为肥胖(分数:2.00)A.10%.B.15%.C.20%. √D.25%.E.30%.解析:14.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当诊断为(分数:2.00)A.湿疹B.紫斑√C.出疹D.荨麻疹E.癣证解析:15.溢饮的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胁下B.肌表√C.胸膈D.胃E.大肠解析:16.症见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大便干,证属气郁化火者,选方为(分数:2.00)A.归脾汤B.柴胡疏肝散C.丹栀逍遥散√D.龙胆泻肝汤E.小柴胡汤解析:17.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证属肝气郁结证,选方为(分数:2.00)A.六磨汤B.柴胡疏肝散√C.一贯煎D.龙胆泻肝汤E.丹栀逍遥散解析:18.提出治疗积聚的攻、消、散、补四法的医家为(分数:2.00)B.张景岳√C.朱丹溪D.张仲景E.杨仁斋解析:19.患者心悸,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最佳选方为(分数:2.00)A.保元汤B.附子理中汤C.苓桂术甘汤D.右归丸E.以上都不是√解析:20.下列哪项不是肺癌的主症(分数:2.00)A.咳嗽B.咯血C.胸痛D.发热E.消瘦√解析:21.患者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畏寒肢冷,下肢浮肿,脉沉细,此病的治法为(分数:2.00)A.清胃泻火,佐以消导B.燥湿化痰,理气消痞C.健脾益气,渗利水湿D.温补脾肾,利水化饮√E.以上皆非解析:22.痰饮脾阳虚弱证,宜选用(分数:2.00)A.甘遂半夏汤B.己椒苈黄丸C.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D.柴枳半夏汤E.控涎丹解析:23.郁证多发于(分数:2.00)A.中老年女性B.中老年男性C.青中年男性D.老年女性E.青中年女性√解析:24.盗汗之名,首见于(分数:2.00)B.《三因极一病症方论》C.《景岳全书》D.《金匮要略》√E.《医林改错》解析:25.脑瘤以哪个年龄段最为多见(分数:2.00)A.20~30岁B.20~40岁√C.30~40岁D.40~50岁E.50~60岁解析:26.郁证病变基础是(分数:2.00)A.血郁B.气郁√C.火郁D.食郁E.痰郁解析:27.内伤发热以何种发热为多见(分数:2.00)A.高热B.五心烦热C.骨蒸潮热D.低热√E.日晡潮热解析:28.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辨证为(分数:2.00)A.表寒里饮证√B.饮停胸胁证C.络气不和证D.邪犯胸肺证E.阴虚内热证解析:29.患者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则为(分数:2.00)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黄汗解析:30.《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是(分数:2.00)A.止血、活血、宁血、凉血B.止血、消瘀、活血、补血C.行血、消瘀、宁血、补血D.行血、活血、凉血、补血E.止血、消瘀、宁血、补血√解析:31.狭义的郁是指(分数:2.00)A.情志不舒之郁√B.痰湿之郁C.外邪之郁D.饮食之郁E.火热之郁解析:32.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统称为"血证"的著作是(分数:2.00)A.《千金要方》B.《济生方》C.《景岳全书》D.《医学正传》√E.《伤寒论》解析:33.为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肺癌等疾病引起的出汗增多,下列哪项不是相关检查(分数:2.00)A.血沉B.血常规√C.抗链"O"D.T3、T4\TSHE.基础代谢解析:34.我国手术治疗癌病的最早记载为哪部医著(分数:2.00)A.《内经》B.《外科大成》C.《景岳全书》D.《晋书》√E.《圣济总录》解析:35.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名称的医著为(分数:2.00)A.《内经》B.《症因脉治》√C.《证治汇补》D.《景岳全书》E.《金匮要略》解析:36.症见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属痰气郁结证者,选方为(分数:2.00)A.丹栀逍遥散B.平胃散C.导痰汤D.二陈汤E.半夏厚朴汤√解析:37.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其选方是(分数:2.00)A.沙参麦冬汤B.泻白散C.百合固金汤√D.桑杏汤E.清燥救肺汤解析:38.气虚发热的病机为(分数:2.00)A.肾阳亏虚,火不归元,虚阳外浮B.阴虚阳盛,水不制火C.阴血不足,阳气亢旺D.中气不足,阴火内生√E.湿邪内生,郁而发热解析:39.对阴虚发热的论述,强调保养阴精的重要性的医家为(分数:2.00)A.朱丹溪√B.张景岳C.杨仁斋D.秦景明E.李东垣解析:40.对郁证中血行郁滞的病机作了必要强调的医家是(分数:2.00)A.张景岳B.朱丹溪C.王清任√D.巢元方E.李东垣解析:。
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辨证测试题(题库版)

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辨证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患者因崩中而致息微欲绝,汗出不止,面色苍白,脉微欲绝,其临床意义是()。
A.气不摄血证B.气血两虚证C.气随血脱证D.气虚血瘀证E.气滞血瘀证正确答案:C2、(江南博哥)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血寒证辨证要点的是()。
A.患处冷痛拘急B.唇舌青紫C.月经后期D.经色紫暗夹块E.脉象沉滑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暂无解析3、单选临床中常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A.脾肺肾B.肺胃肾C.肝肺胃D.肝心肺E.心肾肺正确答案:C4、单选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E.面色淡白正确答案:A5、单选下列各项,属于饮证舌脉的是()。
A.舌苔腻,脉滑B.舌苔白滑,脉弦或滑C.苔白滑,脉濡缓D.苔少,脉弦细数E.舌红少津,脉弦细正确答案:B6、单选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为辨证要点的证是()。
A.气虚证B.气逆证C.气脱证D.气滞证E.气陷证正确答案:C7、单选下列各项,不会导致渴不欲饮的是()。
A.阴虚B.湿热C.寒湿D.痰饮E.瘀血正确答案:A8、单选胸胁肋间饱满,咳唾引痛应属于()。
A.饮留胃肠证B.饮停胸胁证C.饮溢四肢证D.饮停于肺证E.肝气郁结证正确答案:B9、单选下列各项中,属于血脱证临床表现的是()。
A.四肢逆冷B.两目干涩C.唇甲青紫D.手足发麻E.腹露青筋正确答案:A10、单选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的主要表现()。
A.手足发麻B.面色熏黑C.心悸多梦D.头晕眼花E.月经衍期正确答案:B11、单选病体虚弱,以面、睑、唇、舌、爪甲颜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称为()。
A.血虚证B.血热证C.血寒证D.血脱证E.血瘀证正确答案:A12、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阴水临床表现的是()。
A.水肿从下肢肿起B.下半身肿痛C.腰酸肢冷D.水肿皮薄光亮E.起病缓,病程长正确答案:D13、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津液不足证临床表现的是()。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夺血者无汗”所说明的生理关系是( ) (2011年第7题)A.气与血B.气与津C.血与津D.精与津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血汗之问的关系,属于理解型考题。
血与律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血溢脉外化为津液,津液渗注于脉中,又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称为“津血同源”,因汗为津液所化,故又称为“血汗同源”,当血与汗的任何一方丢失过多,可致男一方的亏损,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家不可发汗”等理论总结。
2.“亡血家不可发汗”的生理基础是( )(2010年第7题)A.气能摄津B.气能生津C.血能载气D.津血同源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血汗之间的关系,属于理解型考题。
3.“夺雪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关系( )(2009年第11题) A.气与血B.津液与血C.气与津液D.津液与汗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津汗同源,属于理解型考题。
4.水符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 ) (2009年第9题)A.宗气的生成B.卫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元气的生成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宗气的生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宗气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之清气相结合而成,聚汇于胸中,贯心脉以行气血,与全身的气血运行相关。
元气藏于肾中,为先天之气,卫气和营气都是由水谷4精微所化生.营气行于脉内,卫气行于脉外。
故选A。
5.随神往来者,谓之( )(2008年第9题)A.志B.魄C.魂D.意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内经》原文的掌握,属于识记型考题。
《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朗朗上口的一段《内经》原文,也是考试重点内容,望考生掌握。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一、选择题(一)A1型题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肝 B.心 C.肺 D.脾 E.肾3.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防御作用 B.温煦作用 C.气化作用 D.推动作用 E.固摄作用4.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A.汗 B.尿 C.呼气 D.呕吐物 E.粪5.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心气 B.肾气 C.卫气 D.宗气 E.肺气6.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A.气 B.血 C.津 D.液 E.精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A.防御作用 B.固摄作用 C.温煦作用 D.推动作用 E.气化作用8.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9.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10.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A.精 B.血 C.津 D.液 E.气1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循行没有直接关系()A.心 B.肺 C.肾 D.脾 E.肝12.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液的灌注部位()A.脏腑B.孔窍C.骨节 D.脑 E.髓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津液的范畴()A.胃液 B.肠液 C.涕液 D.血液 E.泪液14.下列哪一种气上走息道而下注气街()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15.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质是()A.水谷精微B.津液C.精D.营气 E.宗气16.因失血过多而出现下列症状,可用“津血同源”的理论加以说明的是()A.面白 B.疲乏 C.口渴 D.舌淡 E.头晕17.“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18.下列哪一种气主要由肾精所化生()A.营气B.卫气C.元气D.宗气 E.后天精气19.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A.先天精气 B.后天精气 C.水谷精气 D.自然清气 E.营气20.营气和卫气的共同特点是()A.来源相同B.性质相同C.特点相同D.分布相同E.功能相同21.心神的物质基础是()A.血B.气C.精D.津 E.营气22.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A.心B.肺C.肝D.肾 E.脾23.对血液主要有固摄作用的脏是()A.肺B.脾C.肾D.肝 E.心24.津液变成汗、尿是气的何种功能()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25.下列不属于“五液”的是()A.尿 B.涎 C.涕 D.泪 E.汗26.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A.经络B.腠理C.尿道D.三焦 E.肾27.气的运行受阻, 运行不利时, 称为()A.气滞 B.气结 C.气闭 D.气机不畅 E.气机失调28.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A.宗气 B.元气 C.卫气 D.营气 E.脾气29.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有赖于气的()A. 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D.气化作用 E.防御作用30.下列哪一项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A.体液 B.阴液 C.津液 D.津 E.液31.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依赖于什么作用()A.心主血脉B.肺主宣发C.肾主气化 D.肝主疏泄 E.脾主统摄32.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A.血液充盈 B.脉道通畅 C.肺脾肾功能正常 D.心气充沛 E.三焦通利33.气能生津的机理是()A.气为生津的物质基础 B.气为生津的动力 C.气为生津的物质基础和动力D.气能化生精气 E.气能生血,血能化津34.血和津液生成的共同物质来源是()A.水谷精微 B.宗气 C.精 D.元气 E.营气35.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是()A.营气B.卫气C.元气D.宗气 E.肾气36.“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A.肝肾同源B.乙癸同源C.津血同源D.精血同源E.以上均非(二)B1型题A.肺脾肾 B.心脾肝肾 C.心肺脾肝 D.脾肺肾肝 E.肺脾肾心1.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2.与血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脾胃 B.心 C.肝 D.肺 E.肾3.一身气机的枢纽是()4.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是()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 E.脏腑经络之气5.贯心肺而上息道下气街的气是()6.沿十四经脉循行的气是()A.心 B.肺 C.肝 D.脾 E.肾7.能助心行血而调节血运行的是()8.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是()A.气脱 B.气滞 C.气虚 D.气逆 E.气结9.大失血可导致()10.血虚可导致()A.脾胃 B.肝 C.肺 D.心 E.肾11.津液的生成与何项有关()12.对津液的输布起主宰作用的是()(三)X形题1.与宗气分布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 B.肝 C.脾 D.肺 E.肾2.血液的组成成分是()A.精B.营气C.津液D.元气 E.宗气3.下列哪几项是剧烈吐下可引起的病理变化()A.气脱 B.液脱 C.血脉空虚 D.精亏 E.气闭4.津液的功能有()A.滋润濡养 B.化生血液 C.调节阴阳 D.排泄废物 E.调理气机5.气的物质来源主要包括()A.先天之精气 B.脏腑之气 C.自然界之清气 D.水谷之精气 E.宗气6.血的生成主要依赖气的()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7.津液的代谢过程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A.肺 B.脾 C .肾 D.肝 E.心8.卫气不足时可见()A.寐寤异常 B.体温偏低 C.易患感冒 D.病后难愈 E.乏力9.人体之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A.脏腑功能正常 B.物质来源充足 C.精气充足 D.血液充足 E.津液不足10.属于“气化”过程的有()A.津液代谢B.精化为气C.气化为形D.升降出入E.血液生成11.汗出过多,可以损耗下列中哪几项()A.气 B.血 C.精 D.津液 E.宗气12.气虚致血虚者最适宜的调理方法是()A.补气为主 B.养血为主 C.佐以养血 D.佐以补气 E.佐以祛邪二、词语解释1.先天之精2.气(中医学之气)3.宗气4.气化5.气机失调6.血虚7.离经之血8.津液9.血为气之母10.精血同源11.汗血同源12.气随津脱三、填空题1.人体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
免费气血津液试题及答案

免费气血津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的“气”指的是什么?A. 呼吸的空气B.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C. 血液中的氧气D. 人体排泄的气体答案:B2. “血”在中医中主要指的是什么?A. 血管中的红色液体B. 人体内的营养液C. 人体的水分D. 淋巴液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津液”的功能?A. 润泽器官B. 调节阴阳C. 运输营养物质D. 排泄废物答案:B4. “气血津液”中的“津”主要指的是什么?A. 体液B. 血液C. 汗液D. 唾液答案:A5.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生成与哪个脏腑关系最密切?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多选)A. 情绪波动B. 饮食不节C. 过度劳累D. 环境变化答案:A, B, C, D7. 中医中气血津液不足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哪些?(多选)A. 面色苍白B. 口干舌燥C. 疲乏无力D. 情绪低落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8. 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重要概念。
(对/错)答案:对9. 气血津液的运行完全依赖于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0. 请简述中医中“气血津液”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答案: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营养身体的物质基础,津液则包括了体液、唾液等,负责润泽器官和运输营养物质。
这些基本物质的平衡和充足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气血津液的不足或运行不畅都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五、论述题11. 论述中医中如何通过调理气血津液来治疗疾病。
答案:在中医中,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调理气血津液。
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草药治疗:使用具有补气、养血、生津、利液等功效的中草药,以恢复气血津液的正常水平和流动。
- 饮食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选择有益于气血津液生成和运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中医气血津液的试题及答案

中医气血津液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气血津液是指什么?A. 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B. 人体的基本生命物质气C. 人体排泄的废物D. 人体的所有体液2. 在中医中,“气”主要有哪些功能?A. 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B. 营养、滋润、运输、排泄C. 感觉、运动、调节、保护D. 分解、合成、转化、利用3. “血”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指的是什么?A. 血液中的红细胞B. 血液中的血小板C. 人体内循环的营养物质D. 人体内的凝血因子4. “津液”在中医中通常指的是什么?A. 体液和分泌物B. 血液和淋巴液C. 组织液和细胞外液D. 汗液和尿液5. 中医中“气血津液”的平衡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A. 无直接影响B. 气血津液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C. 只与消化系统有关D. 只与呼吸系统有关二、判断题6.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失衡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
(对/错)7. 气血津液中的“气”可以独立于血液存在。
(对/错)8. 津液在中医中仅指体液,不包括分泌物。
(对/错)9. 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对/错)10. 气血津液的调节与肝脏的功能无关。
(对/错)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中“气”的生成途径。
12. 描述中医理论中“血”的主要功能。
13. 解释“津液”在中医中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作用。
14. 阐述气血津液失衡可能导致的常见症状。
四、论述题15. 论述中医如何通过调整气血津液来治疗疾病,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治疗方法。
答案:1. B2. A3. C4. A5. B6. 对7. 错8. 错9. 对10. 错11. 中医中“气”的生成途径主要包括先天之气(肾气)、后天之气(脾胃运化水谷精气)、肺脏吸入的清气以及水谷之气。
12. “血”在中医中主要功能包括营养全身、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滋润器官和组织。
13. “津液”在中医中分为津和液,津主要指体液中的清稀部分,如汗液、尿液等,具有滋润作用;液则指体液中的浓稠部分,如关节液、脑脊液等,具有滋养和濡养作用。
中医气血津液试题及答案

中医气血津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气血津液在中医理论中属于()。
A. 精气神B. 营卫C. 脏腑D. 经络答案:B2. 气血津液代表着人体的()。
A. 营养状况B. 情绪状态C. 脏腑功能D. 组织结构答案:A3. 气血津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
A. 肺脾肾B. 肝心肾脾C. 肝脾肾D. 肺心肝脾肾答案:B4. 气血津液的循环通过()来实现。
A. 经络B. 五脏六腑C. 神经系统D. 淋巴系统答案:A5. 气血津液的失调可导致人体出现()问题。
A. 消化系统B. 呼吸系统C. 神经系统D. 全身性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理论中的气血津液概念。
答案:中医理论中的气血津液是指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
其中,气指生命活动的能量,血指营养物质,津液指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这些物质在人体内互相依存,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 气血津液的生成和循环过程是怎样的?答案:气血津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肝、心、肾和脾的功能。
肝主疏泄,调节气血的生成和流动;心主血脉,推动气血循环;肾主水液代谢,控制津液的生成和分泌;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津液提供物质基础。
气血津液通过经络系统进行循环,经络相互连接,贯通全身,将气血津液输送到各个脏腑器官和组织,以维持其正常功能。
3. 气血津液失调可能导致哪些问题?答案:气血津液失调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消化系统失调、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紊乱等。
当气血津液的生成、循环或分配出现问题时,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和组织无法得到充足的气血和营养物质,造成其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
4.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气血津液来促进健康?答案:中医调理气血津液的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中药汤药等。
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中医师会针对气血津液失调的表现进行辩证施治,选择适宜的中药或穴位进行调理。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促进气血津液的生成和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气血津液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A、元气B、营气C、宗气D、中气E、卫气2、上走息道而下注气街之气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3、下列哪一项是“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4、六腑的气机运动形式为下列中哪一项?A、升B、降C、出D、入E、降中寓升5、“气机”指的是:A、气的运动B、气的变化C、气的生化D、气的功能E、气化的机理6、激发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是气的: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7、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A、滋润B、推动C、气化D、固摄E、温煦9、以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作:A、营气B、中气C、宗气D、卫气E、脾气1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肺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肝11、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精B、气C、血D、津液E、阴1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肝B、心C、肺D、脾E、肾13、与血液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藏是:A、肝B、心C、肺D、脾E、肾14、以下哪一项属于血液的生理功能: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气化作用D、温煦作用E、濡养作用15、以下哪一项是生成血液的最主要物质:A、水谷精微B、气C、津液D、元气E、正气16、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A、肝B、心C、肺D、脾E、肾17、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A、脾B、肺C、肝D、肾E、心18、以下哪一项是津液的功能:A、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B、温煦作用C、滋润作用D、兴奋作用E、气化作用19、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A、血管B、经络C、三焦D、腠理E、脏腑20、润泽脑髓和滑利骨节的主要是:A、精B、血C、津D、液E、气21、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22、治疗血瘀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23、用补气法治疗出血,其主要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血B、血为气母C、气血同源D、气能行血E、血能载气24、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A、津能行血B、津为血之载体C、津血同源D、津能摄血E、血能行津25、有“主液”作用的是:A、脾B、胃C、大肠D、小肠E、三焦26、在津液代谢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A、心B、肝C、脾D、肾E、肺27、心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气B、血C、精D、津E、液28、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储藏于A、肝B、心C、脾D、肺E、肾29、肾精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依靠于A、肾阳推动B、肾阴滋润C、天癸促发D、脾胃运化E、肝气疏泄30. 由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之为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肾精D、水谷之精E、生殖之精31. 称为“神之宅”的是A、精B、脏C、腑D、气E、形(二)多项选择题32、津液的生理功能是:A、滋润与濡养B、调节机体阴阳平衡C、化生血液D、排泄代谢产物E、运载全身之气33、汗出过多,可以损耗下列中哪几项?A、气B、血C、精D、津液E、营气34、津血同源的依据是:A、津能载气而血为气母B、津可化血C、血可化津D、津与血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E、“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35、在血液运行中共同起推动作用的是:A、心B、肺C、脾D、肝E、肾36. 人体之精的功能有A、防御B、化血C、化气D、化神E、统摄37.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有A、先天之精B、肾精C、脏腑之精D、后天之精E、生殖之精38.神的物质基础有A、精B、气C、血D、津液E、脏腑39. 神的具体体现可以包括的内容有A、言谈B、眼神C、应答D、表情E、精神二、填空题1、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2、气的_______作用与________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3、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_______作用来维持恒定的。
4、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5、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_______又称_______。
6、血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协调平衡。
7、津液有_______和_______的生理功能。
8、血,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_所组成。
9、血具有_______和_______的生理功能。
10、血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协调平衡。
11、脉,具有_______的功能,故有_______之称。
12、血,是的_______主要物质基础。
13、津液来源于_______。
14、肺的宣发和肃降对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作用,称作_______。
15、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________”和小肠的“_______”和“ ___________”而成。
16、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密切关系。
17、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8、气对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
22. 精是神化生的______。
21.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
22. 神寓于______之中。
23. 精气神三者称为人身之______。
24. 神可以______精和气。
三、名词解释1、气为血之帅2、夺血者无汗3、津血同源4、元气5、卫气6、气化7气陷、8、气脱9、血10、脉11、津液 12. 精13. 神四、简答题1、试述气、血、津液的概念。
2. 试述血的生理功能。
3. 如何理解“津血同源”?4. 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有哪几个方面?5. 精的疏泄有哪几种形式?6. 人体之精与气有什么区别?7. 神有什么生理作用?五、论述题1、气的生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2、血的循行与哪些脏器有关?为什么?3、如何理解“气为血帅,血为气母”?4. 试述精的生理功能。
5. 试述中医学理论中神的内涵。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E2. B3. D4. E5. A6. B7.D8. A9. C10. C 11. C 12. D 13. E 14. E 15. A 16. D 17. D 18. C 19. C 20. D 21. B 22.D 23. A 24. C 25. D 26. D 27. B28.E 29.C 30.A 31.E(二)多项选择题32、A、B、C、D、E 33、A、B、D 34、B、C、D35、A、B、D 36、BCD 37、AD38、ABCD 39、ABCDE二、填空题1、升、降、出、入2、推动;固摄3、温煦4、营养;化生血液5、“气海”;“膻中”6、推动作用;固摄作用7、滋润;濡养8、营气;津液9、营养;滋养全身10、推动作用;固摄作用11、阻遏血液逸出;“血府”12、机体精神活动13、饮食水谷14、通调水道15、“游溢精气“;“分清别浊”;“上输于脾”16、“气为血帅”,“血为气母”17、气机不畅;气滞;气陷;气逆;气结(气郁气闭)18、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19. 本原20. 物质基础21. 主宰22. 形体23. 三宝24. 统驭三、名词解释1、气为血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具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的作用。
2、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的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之。
3、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并且血和津液可相互化生。
4、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5、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具有保卫功能。
6、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7、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8、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0、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
11、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
津液同气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地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伞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润作用者,称之为液。
12. 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3. 神:广义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四、简答题1、试述气、血、津液的概念。
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血,是指血液,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试述血的生理功能。
答案:血的功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循行全身,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
(2)是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保证人体神志活动的正常。
3.如何理解“津血同源”?由于血和津液,都是液态样的物质,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血和津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化生。
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所以说“津血同源”。
4.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有哪几个方面?人体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组成。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为生命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即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后天之精不断充养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可以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二者相辅,使人体之精逐渐充盛。
5.精的疏泄有哪几种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个脏腑,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调控各脏腑功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6. 人体之精与气有什么区别?在人体中,精是生命活动的本原,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是由精化生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