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试题

合集下载

经气血津液试题

经气血津液试题

经气血津液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A、元气B、营气C、宗气D、中气E、卫气2、上走息道而下注气街之气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3、下列哪一项是“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4、六腑的气机运动形式为下列中哪一项?A、升B、降C、出D、入E、降中寓升5、“气机”指的是:A、气的运动B、气的变化C、气的生化D、气的功能E、气化的机理6、激发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是气的: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7、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A、滋润B、推动C、气化D、固摄E、温煦9、以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作:A、营气B、中气C、宗气D、卫气E、脾气1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肺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肝11、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精B、气C、血D、津液E、阴1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肝B、心C、肺D、脾E、肾13、与血液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藏是:A、肝B、心C、肺D、脾E、肾14、以下哪一项属于血液的生理功能: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气化作用D、温煦作用E、濡养作用15、以下哪一项是生成血液的最主要物质:A、水谷精微B、气C、津液D、元气E、正气16、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A、肝B、心C、肺D、脾E、肾17、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A、脾B、肺C、肝D、肾E、心18、以下哪一项是津液的功能:A、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B、温煦作用C、滋润作用D、兴奋作用E、气化作用19、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A、血管B、经络C、三焦D、腠理E、脏腑20、润泽脑髓和滑利骨节的主要是:A、精B、血C、津D、液E、气21、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22、治疗血瘀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23、用补气法治疗出血,其主要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血B、血为气母C、气血同源D、气能行血E、血能载气24、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A、津能行血B、津为血之载体C、津血同源D、津能摄血E、血能行津25、有“主液”作用的是:A、脾B、胃C、大肠D、小肠E、三焦26、在津液代谢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A、心B、肝C、脾D、肾E、肺27、心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气B、血C、精D、津E、液28、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储藏于A、肝B、心C、脾D、肺E、肾29、肾精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依靠于A、肾阳推动B、肾阴滋润C、天癸促发D、脾胃运化E、肝气疏泄30. 由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之为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肾精D、水谷之精E、生殖之精31. 称为“神之宅”的是A、精B、脏C、腑D、气E、形(二)多项选择题32、津液的生理功能是:A、滋润与濡养B、调节机体阴阳平衡C、化生血液D、排泄代谢产物E、运载全身之气33、汗出过多,可以损耗下列中哪几项?A、气B、血C、精D、津液E、营气34、津血同源的依据是:A、津能载气而血为气母B、津可化血C、血可化津D、津与血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E、“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35、在血液运行中共同起推动作用的是:A、心B、肺C、脾D、肝E、肾36. 人体之精的功能有A、防御B、化血C、化气D、化神E、统摄37.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有A、先天之精B、肾精C、脏腑之精D、后天之精E、生殖之精38.神的物质基础有A、精B、气C、血D、津液E、脏腑39. 神的具体体现可以包括的内容有A、言谈B、眼神C、应答D、表情E、精神二、填空题1、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基础理论-- 精、气、血、津液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基础理论-- 精、气、血、津液

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一、A11、连接“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经脉的相互连接B.气血的相互关系C.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2、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3、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 )A.元气的生成B.宗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全身之气的生成5、行于脉内之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6、胸中之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肺气7、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8、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A.肾中精气B.水谷精气C.自然界的清气D.脏腑之精气E.以上均非9、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0、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1、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3、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哪项作用(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4、津与血同源于( )A.营气B.血C.水谷精微D.精E.阴液15、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 )A.体液B.阴液C.津液D.津E.液16、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津B.气能化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以上均非17、“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18、“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津B.气能化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以上均非19、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20、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21、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22、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23、对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 )A.心主血脉的作用B.肺主宣发的作用C.脾主运化的作用D.肝主疏泄的作用E.肾阳气化的作用24、与津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肝脾肾B.脾肺肾C.心肝脾D.脾肺心E.肝肺肾25、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A.精B.气C.血D.津E.液26、营气的分布是( )A.贯注心肺B.行于脉外C.行于脉中D.下注气街E.布于分肉27、宗气的分布是( )A.行于脉外B.散于胸腹C.熏于肓膜D.贯注心肺E.布于肌表28、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心脉B.胸腔C.全身D.脉外E.三焦29、有“悍气”之称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30、具有温养全身作用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31、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32、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33、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二、B1、A.心肺脾肝B.心肺脾肾D.肺脾肝肾E.心肺肝肾<1>、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腑为( )A.B.C.D.E.<2>、与津液输布关系密切的脏腑为( )A.B.C.D.E.2、A.心B.肺C.脾胃D.肝E.肾<1>、与津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您的答案】A.B.C.D.E.<2>、对津液的输布排泄起主宰作用的是( )A.B.C.D.E.B.宗气C.卫气D.营气E.脏腑经络之气<1>、贯心肺以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之气是( )A.B.C.D.E.<2>、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之气是( )A.B.C.D.E.4、A.肺脾肾B.脾肝肾心C.心肺脾肝D.肺脾肝肾E.心肺脾肾<1>、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B.C.D.E.<2>、与血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宗气的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122372,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元气的生理功能有二,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第四章精气血津液一、选择题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肺气答案:C。

选择题中的问题都是关于精气血津液的基本知识点。

本题中询问的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哪一种,正确答案是营气。

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

肝 B。

心 C。

肺 D。

脾 E。

肾答案:A。

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正确答案是肝。

3.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

防御作用B。

温煦作用C。

气化作用D。

推动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B。

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正确答案是温煦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A。

汗 B。

尿 C。

呼气 D。

呕吐物 E。

粪答案:E。

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正确答案是粪。

5.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

心气 B。

肾气 C。

卫气 D。

宗气 E。

肺气答案:E。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肺气。

6.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A。

气 B。

血 C。

津 D。

液 E。

精答案:B。

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血。

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A。

防御作用B。

固摄作用C。

温煦作用D。

推动作用E。

气化作用答案:D。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正确答案是推动作用。

8.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E。

血能生气答案:B。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气能行血。

9.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

气化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C。

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正确答案是防御作用。

10.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A。

精 B。

血 C。

津 D。

液 E。

气答案:C。

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津。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八单元气、血、津液一、A11、与血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包括A、肝B、心C、脾D、肺E、以上皆是2、与血生成无关的脏腑包括A、心B、肺C、肝D、脾胃E、肾3、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4、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5、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6、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脉外B、三焦C、心脉D、胸腔E、全身7、生气之源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8、生气之主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9、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易逸出脉外体现了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0、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A、推动的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1、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先天之精B、水谷精气C、清气D、脏腑精气E、以上均非12、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13、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宗气的生成B、元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14、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15、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6、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7、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8、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9、膻中又称作A、气海B、血海C、髓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20、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2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肾22、生气之根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23、具有固摄、推动、温煦、防御功能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4、津液的丢失必然会导致气的损耗,说明了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津能生气D、津能载气E、气能摄津25、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2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27、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8、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心、肝、脾、肺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精、气、血、津液、神一、A11、与血液运行相关的脏腑包括A、肝B、心C、脾D、肺E、以上皆是2、与血生成无关的脏腑包括A、心B、肺C、肝D、脾胃E、肾3、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的外在表现是A、精B、气C、血D、津液E、神4、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5、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6、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7、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8、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脉外B、三焦C、心脉D、胸腔E、全身9、生气之源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10、生气之主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11、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易逸出脉外体现了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2、主管生长发育是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13、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是气的A、中介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推动与调控作用E、温煦与凉润作用14、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肾中精气B、水谷精气C、清气D、脏腑精气E、以上均非15、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16、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功能的气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7、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宗气的生成B、元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18、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19、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0、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1、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2、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3、膻中又称作A、气海B、血海C、髓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24、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25、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肾26、生气之根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27、具有固摄、中介、温煦与凉润功能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28、津液的丢失必然会导致气的损耗,说明了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津能生气D、津能载气E、气能摄津29、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3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31、“身之本”指的是A、心B、肺C、肾D、精E、气32、精的功能包括A、濡养脏腑B、化血C、化气D、化神E、以上皆是33、精的本始含义是指A、脏腑之精B、基本物质C、血液津液D、水谷之精E、生殖之精34、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35、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心、肝、脾、肺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精、气、血、津液、神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精、气、血、津液、神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精、气、血、津液、神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什么作用( )A.中介作用B.固摄作用C.温煦与凉润作用D.推动与调控作用E.防御作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2.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3.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功能的气是( ) A.脏腑之气B.营气C.宗气D.卫气E.元气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4.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 )A.卫气B.宗气C.元气D.营气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5.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A.推动与调控作用B.中介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温煦与凉润作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6.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摄血B.气能行血C.血能养气D.血能载气E.气能生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7.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行津B.气能化津C.津能载气D.气能生津E.气能摄滓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8.卫气的分布特点是( )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通过三焦,流行全身C.熏于肓膜,散于胸腹D.与血同行,环周不休E.上荣头目,达于周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9.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 )A.卫气B.元气C.营气D.脏腑之气E.宗气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0.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全身B.脉外C.三焦D.胸腔E.心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1.走息道的气是( )A.脏腑之气B.宗气C.营气D.元气E.卫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2.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 )A.元气的生成B.营气的生成C.卫气的生成D.中气的生成E.宗气的生成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3.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 ) A.气能摄血B.血能载气C.气能生血D.血能养气E.气能行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4.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A.卫气B.宗气C.元气D.脏腑之气E.营气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5.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 )A.肺与脾的功能活动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C.心与肺的功能活动D.肝与脾的功能活动E.肺与肾的功能活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6.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7.五脏藏神,肾藏( )A.神B.魄C.魂D.志E.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8.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肺、脾、肾B.肝、脾、肾C.心、肺、肾D.心、肝、脾E.肺、肝、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19.“亡血家不可汗”的理论依据是( )A.津能载气B.气能生血C.气能摄血D.气能化津E.津血同源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20.脉内之气是( )A.卫气B.宗气C.营气D.脏腑之气E.元气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21.主管脏腑功能活动是气的( )A.温煦与凉润作用B.推动与调控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中介作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22.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 )A.固摄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推动与调控作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23.五脏藏神,肝藏( )A.魂B.意C.志D.神E.魄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精、气、血、津液、神24.“夺血者无汗。

(五)精气血津液经络题

(五)精气血津液经络题

1.卫气是( )A 先天之气B 积于胸中之气C 行于脉外之气D 行于脉中之气E 以上都不是2.元气的功能是( )A 保护体表,抵御外邪B 营养脏腑组织C激发和推动脏腑功能活动 D 参与血行E 温润皮肤肌肉3.积于胸中之气是( )A 宗气B 营气C 卫气D 元气E 正气4.藏于肾中之气是( )A 宗气B 营气C 卫气D 元气E 正气5.宗气的生成来源是( )A先天之精与吸入之清气 B 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C水谷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D 吸入之清气与肾中之精气E 以上都不是6.气陷主要由下列哪项所致( )A 宗气下陷B 中气下陷C 元气下陷D 营气下陷E 卫气下陷7.与血的生成、代谢有关的脏是( )A 心、肝、肾、脾B 肺、脾、心C 肺、脾、肾D肺、脾、肾、心 E 肺、肝、肾8.元气来源于( )A 水谷之气行于脉外B 呼吸之气+水谷之气C 先天之气+后天之气D 水谷之气行于脉中E 先天之精化生+后天之气补充9.肾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一方面( )A 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B 气和血的关系C 精和血的关系D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E 气的生成和水液的输布两个方面10.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侧),“阳明”在后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侧),“少阳”在后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侧),“少阳”在后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E“少阳”在前,“阳明”在中(侧),“太阳”在后11.下列哪项反应是经络病理反应的体现( )A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B 运行气血,联系脏腑C 协调阴阳D 反应病邪,传注病邪E 以上均不是12.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是( ) A、心气B、肺气C、宗气D、营气E、以上都不是13.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精B、气C、血D、津E、液14.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最有关( ) A、心B、肝C、脾D、肺E、肾15.气的功能下列哪项不正确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濡养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6.关于津液的生理功能不正确的是A、维持脏腑阴阳平衡作用B、滋润、濡养作用C、滑利关节作用D、滋生、化生血液作用E、推动血液运行作用17.治疗血痢、吐血病症时常配伍补气、行气、降气的药物的依据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18.临床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证,是气的哪一功能减退的表现( )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19.手足阳明经交接部位在( )A、食指端B、小指端C、鼻翼旁D、目内眦E、目外眦20.行于头顶及头后部的经脉是( ) 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厥阴肝经D、督脉E、以上都不是21.手太阴肺经分布于上肢的部位是A、外侧前缘B、内侧前缘C、内侧中线D、外侧后缘E、内侧后缘22.足三阴经的走向是( )A、从足走头B、从腹走足C、从头走足D、从胸走足E、以上都不是23.不是纵向循行的经脉是( )A、冲脉B、督脉C、任脉D、带脉E、跷脉24.血液的组成包括( )A.原气B.营气C.宗气D.卫气25.治疗血虚证时,常配合使用补气之品,这种治疗方法的生理依据是( ) 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肝肾同源D.血能生气26.治疗血脱证时,常用大剂独参汤止血,其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27.气机的基本形式是( )A.升降沉浮B.升降出入C.升清降浊D.呼吸出入28.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A.肝肺(左升右降)B.心肾(水火既济)C.脾胃(升降相因)D.肺肾(呼浊纳新)29.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气是( ) 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30.《难经》所谓“气主煦之”,是指气的( )A.推动作用B.气化作用C.防御作用D.以上都不是31.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之气,是( ) A.卫气B.营气C.元气D.宗气32.《金匮要略心典》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其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津能载气D.气能行津33.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脾B、心肺肾C、肝脾肾D、肺脾肾E、心脾肾34.元气主要来源于( )A、水谷精气B、脏腑之气C、肾中精气D、胃气E、肺气35.能助心行血,助肺行呼吸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36.营气的作用是( )A、调节体温B、防御外邪C、化生血液D、温煦脏腑E、开合汗孔37.人体最根本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38.人体气的运动称作( )A、气化B、气机C、升降出入D、气机条畅E、气的转化39.血虚可导致气虚是因为(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能养气4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经脉B、络脉C、奇经八脉D、孙络E、浮络41.和脏腑有属络关系的是( )A、经络B、经脉C、络脉D、十二正经E、奇经八脉4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 )A、手足末端B、头部C、面部D、腹部E、胸部43.手太阴肺经循行走向( ) A、从头走足B、从足走胸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头走手44.前额两发角之间为( ) A、12寸B、9寸C、18寸D、6寸E、3寸45.从胸从手的经脉是( ) 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46.从足走胸腹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47.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48.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有赖于气的( )A、固摄作用B、温煦作用C、气化作用D、外卫作用E、推动作用49.气虚可导致血瘀是因为( )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为气之母50.临床出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异常( ) 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气化作用C、气的温煦作用D、气的外卫作用E、气的固摄作用51.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调节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A、元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中气52.以下经脉哪组为非表里相配A 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B 足太阳经与足太阴经C 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D 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E 手阳明经与手太阴经53.经脉所分出的小支是A 奇经八脉B 络脉C 皮部D 经别E 经筋54.腧穴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这三类是:A 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B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C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D 经穴,络穴,阿是穴E 以上都不是55.十二经脉的流注是:A 从肺经开始B 到小肠经为止C 从心经开始D 到肝经为止E 从脾经开始。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基础理论(经气血津液神)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夺血者无汗”所说明的生理关系是( ) (2011年第7题)A.气与血B.气与津C.血与津D.精与津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血汗之问的关系,属于理解型考题。

血与律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血溢脉外化为津液,津液渗注于脉中,又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称为“津血同源”,因汗为津液所化,故又称为“血汗同源”,当血与汗的任何一方丢失过多,可致男一方的亏损,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家不可发汗”等理论总结。

2.“亡血家不可发汗”的生理基础是( )(2010年第7题)A.气能摄津B.气能生津C.血能载气D.津血同源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血汗之间的关系,属于理解型考题。

3.“夺雪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关系( )(2009年第11题) A.气与血B.津液与血C.气与津液D.津液与汗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津汗同源,属于理解型考题。

4.水符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 ) (2009年第9题)A.宗气的生成B.卫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元气的生成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宗气的生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宗气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之清气相结合而成,聚汇于胸中,贯心脉以行气血,与全身的气血运行相关。

元气藏于肾中,为先天之气,卫气和营气都是由水谷4精微所化生.营气行于脉内,卫气行于脉外。

故选A。

5.随神往来者,谓之( )(2008年第9题)A.志B.魄C.魂D.意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内经》原文的掌握,属于识记型考题。

《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朗朗上口的一段《内经》原文,也是考试重点内容,望考生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