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共41页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文档讲课文档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等 气虚症状。
第34页, 共43页。
4.气随血脱 概念: 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 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脱
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
形成:
外伤, 产后失血 呕血、崩中
血液
虚 脱
气无所依附─ 气
虚 脱
临床表现: 大出血时,突然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甚则昏厥、脉芤或微细。
形成:
升清无力─头目失养─上气不足证
脾气虚损
(气虚证) 升举无力
气陷于下
内脏器官 位置下移
中气下陷证
第23页, 共43页。
临床表现: 上气不足证─头晕眼花,耳鸣,疲倦乏力。 中气下陷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 ,脉弱无力,或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或内脏 下垂。
(4)气闭 概念: 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
此外, 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 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 泛指一切精微物质, 包括气、血、津液和从 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 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 之精, 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都有直接关系。
第3页, 共43页。
临床表现: 肺气壅滞─胸闷、咳、气喘 肝气郁滞─胁肋胀满,少腹胀痛,随情绪忧思恼怒 而加重。 胃肠气滞─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 舒。
(示病例)
第20页, 共43页。
(2)气逆 概念: 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外邪侵犯
痰浊壅滞 饮食冷热不适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营养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Company Logo
气的固摄作用
Company Logo
含义: Company Logo
机理: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空指气污气染的对标准体是每内立方液米空态气中物的悬质浮微具细粒有子2固0微克护。 、统摄和控制作用,从
温煦推动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
固摄 精液 如:肾气 机理: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
Company Logo
尿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将津液上输于肺
涎液——脾气 与视听言动的功能有关。
①气机的状况——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涕液——肺气
气化作用
Company Logo
气化的含义: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是指精气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一气
气的概念 气的生成 气的分类 气的运动 气的功能
Company Logo
气的概念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⒈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⒉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⒊气是万物之间的中介 ⒋天地之精气化生人
Company Logo
中医学气的含义: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营卫二气的比较
性质:精专柔和
二
分布:行于脉中
者 皆 由 水
营气
功能:营养周身 生化血液
属性:主内守属阴
阴阳相随 内外相贯
谷
往来贯注
精
性质:慓悍滑利
并行不悖
微
卫气 分布:行于脉外
化
功能:温养脏腑
生
护卫体表
属性:主卫外属阳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2、精的施泄:
(2)生殖之精,施泄有度,繁衍生命
①生殖之精的化生:生殖之精,由先天之精
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在天癸的促发作用
气
行于脉外的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慓悍滑利部分化生。 行于脉外运行全身,水谷之悍气,不受脉道之约束。 ①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②护卫肌表 ③控制腠理的开合
5.主要功能
营 营 气 别名 别名
营 阴
卫 气 气
卫 阳
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 行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用 含义 概念 之气 之气
元气是人体的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若元气不足——生长发育迟缓,各脏腑组织功能低下 的病变。 《景岳全书》“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 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元
气
生成
含义——原气,是人体的原始之气,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来源于先天——禀受父母肾中之精气 生成—— 充养于后天——脾胃吸收的水谷之精气
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协调平衡称之气机调畅
气滞——气阻滞于局部或郁而不散 气逆——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机失调 气陷——气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外出运动太过,大量外脱而不 能内守 气闭——气出入运动受阻,不能外达而郁 闭于内
气的功能
推 动 调 控 作 用
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
激发和推动
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 活动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二、津液的代谢
生成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

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知识气血津液是中医的基本概念,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面简要介绍气血津液的基础知识。
一、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中医认为,气存在于人体内外,气有内气和外气之分。
内气即脏腑功能所形成的气,外气指外界的空气。
内气又有营气、卫气、固气、清气之分。
营气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转化的产物,主要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负责营养全身组织器官;卫气则是通过气息吸入和新陈代谢生成,负责抵御外邪入侵,防御作用;固气是指脏腑功能的内源力量,是维持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清气指的是呼吸时吸入气体中的纯净成分。
气的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升降出入等运动。
二、血血是人体内的液体物质,负责供应全身组织器官的营养和氧气运输。
中医认为血主要在心脉中循环,起到濡养、滋养脏腑组织的作用。
血的生理活动包括心脉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
血液主要由营养成分和血细胞组成。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等,为维持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物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分别负责氧气的输送、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
血的生理活动受到脾胃、肺脏和肝脏等脏腑的调节。
三、津液津液是人体分泌的液体物质,主要由消化液、唾液、泪液、汗液、涕液等组成。
津液是人体的润滑剂,起到润燥、保湿、通利等作用。
津液的主要来源是脾胃的消化吸收、肺脏的呼吸过程和肾脏的水液代谢。
津液的分泌过程受到脾胃、肺脏和肾脏等脏腑的调节。
津液的分泌过少或失去润滑作用会导致干燥、口渴、便秘等症状。
四、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气的运行可以推动血液循环,气虚则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血液的流动又可以濡养组织器官,血虚则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失调。
津液的润滑作用可以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之间的调节关系非常重要,不同的脏腑对气血津液的运行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例如,肺主气,心主血,脾主运化,肾主津液。
对于气血津液的调节失衡,中医则通过药物、针灸、饮食调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学气血津液

• 分布:由于卫气“慓疾滑 利”,活动力特别强,流动 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脉管 的约束,运行脉管之外。
整理ppt
• 主要功能: 1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3 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腺的排泄,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卫气不足----玉屏风散:黄芪、白术、
防风
整理ppt
3、气的运动 • “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
虽有多种多样,但一般可归 纳为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升、 降、出、入 。
整理ppt
气机调畅
•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 调平衡,称为“气机调畅”, 人体处于生理状态。
• 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则是 “气机失调” 。
整理ppt
气机失调
• 1、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而运行 不利,称为“气机不畅”;
整理ppt
1、津液的概念
•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 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
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 • 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
整理ppt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 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是一个由众多脏腑共 同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
整理ppt
(1)元气
• 生成:从父母禀受先天之精 气,经肾的化生作用和水谷 精微的滋养而成。
• 所以元气来源于先天,滋养 于后天。
整理ppt
• 分布: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 行于全身的。内至脏腑,外 达肌肤腠理,都是以三焦为 通道而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 分。
整理ppt
主要功能: 1 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2 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
气、血、津液
一、气
整理ppt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专家讲座

第15页
●气升降出入是经过各脏腑不一样功效活动表 现出来,详细落实到脏腑之气上。
注:并非每一脏腑必须具备气升降出入四 种运动形式,而是各侧重。
●气升与降,出与入关系: 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制约、相互
为用——以到达脏腑之间协调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16页
五、气分类
(一)元气(原气、真元之气) 元——开始、最初;原——原始 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主要气,是人体生
汗 排泄废物
冬:尿多汗少 阴阳平衡 尿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35页
四、津与液区分 津液虽统称,但有一定区分
津
液
性 状 清轻稀薄,流动性大 重浊粘稠,流动性小
分 布 ❖ 散于皮肤、肌肉、 ❖ 孔窍,并渗透于脉
作 用 滋润肌肉、充养皮肤
属性 属 阳
灌注于关节、 孔窍和脑髓等处 滑利关节、濡养孔窍、 补益脑髓
气逆
血病 气病 气 脱
气滞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41页
二、气和津液关系 从阴阳属性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
(一)气对津液关系 气能生津—是津液生成与输布 物质基础和动力 水化于气
气对津液 气能行津—是津液输布排泄动力, 气行则水行 气能摄津—控制津液排泄,使体内 津液维持一定量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水谷精气所化生,是其中柔和且
富有营养部分。 行于脉中,贯五脏络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21页
●主要功效
功效
化生血液——经肺注入脉中,为血 液组成成份之一
营养全身——循经脉流注全身,为 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营运血液——为血中之气,含有营
中医基础理论学课程案例-气血津液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 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是一个由众多脏腑共同 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
• 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 • 输布与排泄----津液生成之后,依靠脾的
转输、肺的肃降和肾的气化作用,借三焦 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 • 经人体利用后,化为汗液从皮毛排泄, 或化为尿液经膀胱而排出体外。
独参汤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2)宗气
• 生成: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 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相结合而成。
• 分布:积于胸中“上气海”。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 主要功能:
• 一是行呼吸,上出咽喉,有促进肺的 呼吸运动的作用,并与语言、声音的 强弱有关;
• 二是行气血,贯心脉,有协助心气推动 心脉的搏动,调节心律、心率的作用, 并能影响肢体的活动和寒温。
气、血、津液
一、气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 主要内容
• 1、气的概念 • 2、气的组成及分类 • 3、气的运动 • 4、气的功能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1、气的概念
•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素问》说:“天地合气,命 之曰人”。
• 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基本物质。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气的其它含义
• 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
胃气----指代各脏腑的功能活动;
• 经络学说中的经络之气----指代经
络的功能;
• 病因中的六气----指代正常气候; 邪气----指代致病因素。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八分。
2、气的组成及分类
• 人体的气的组成:(1)肾中 之精气 (2)饮食水谷精气(3)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共44页文档46页PPT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