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A共混改性
PP与PA共混改性

螺杆转速:35r/min
PP/PA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仪器和设备
• 同向双螺杆混炼挤出机,TSE40A 南京瑞亚高聚物设备有限公司; • 塑料注塑成型机,CJ80MZNCⅡ, 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 • 开炼机 • 密炼机 • 高速混合机
总结PP与PA6共混改性
• 1、化学改性:利用聚合物分子链中官能团 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分子链结构
• 2、加入相容剂、 • 3、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 4、进行交联和改变共混工艺条件 在PP/PA6共混改性中,提高PP、PA6相容性
使用最多的是加入增溶剂。
PP/PA共混改性配方
成本:14.5元/kg
配方分析
PP-g-MAH:是一类用马来酸酐改性,带有羧 基的聚合物增溶剂,一边是亲油基,一边 是亲水基,能增强羧端基和PA6的胺基反应 ,能降低界面张力,增加两相相容性。
PP/PA共混改性
PP/PA共混改性目的
聚丙烯 ( pp ) 具有价格低廉 、 性能优 良 、 易于成型 等优点 , 但其成型收缩率较大 , 冲 击强度低 、 低温易脆 断 , 热变形温度不高
。尼龙 6( PA 6 ),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 耐 磨性 、 润滑性 , 能耐油 、 弱酸 、 弱碱和 一些有机溶剂 , 成型加工性好。 但具有强 极性 , 吸水率大 , 易引起强度及模量下降 , 影响尺寸 稳定性 ; 同时 PA 6 低温冲击强度 低 , 韧性不足 , 抗蠕变性能也有待提高。
• 1、在PP/PA6共混物中,不加入增容剂时 ,塑料材料的综合性能很差劲。
• 2、将适量的相容剂PP-g-MAH加入PP/PA6 共混体系中,改善了PP与PA66两者的相容 性,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精编版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聚丙烯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但较高的结晶度也给PP造成低温韧性差、成型收缩率大和缺口敏感性大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共混改性是PP增韧的最有效途径。
它是利用组份之间的相容性或反应共混的原理,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与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共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微观上相分离的新材料。
通过对PP的共混故性,可以使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从而和工程塑料及聚合物合金在众多应用领域里竞争。
PP共混改性使用的主要共混物物及改性效果如下表:PP接下来就是干货满满的具体改性配方和工艺啦!1、PP/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100;相容剂PE-g-MAH5;LDPE20;润滑剂HSt0.3;加工工艺将PP与PE、相容剂及助剂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挤出造粒,制成改性材料。
挤出机料筒温度为:一段210℃,二段215℃,三段210℃;螺杆长径比为25:1;螺杆转速为120~160r/min。
性能PP与PE共混,可改善PP的韧性,增大低温下落球冲击强度。
按配方比例的共混材料的屈服应力13.6MPa;屈服应变率为12.3%,断裂应力为4.78MPa;断裂应变率为114.6%。
2、PP/H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57.35;抗氧剂10760.2;HDPE40;PEPQ0.2;交联剂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0.15;加工助剂硬脂酸镁0.1;填充剂硅灰石2;加工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将各组分按配方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0min,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
挤出温度150-220℃,螺杆转速为300r/min,经切粒、干燥工序制得PP/HDPE共混改性材料。
性能拉伸强度34.8MPa,悬臂梁冲击强度49.3J/m。
该材料表面消光效果良好,可用于包装、日用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3、PP/L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EPF30R)60-70;钛酸酯偶联剂(ND2-311)适量;LLDPE15-20;抗氧剂增韧剂POE(8150)5~10;光稳定剂适量;填充剂滑石粉(平均粒径12μm)10~15;加工工艺等高速混合机预热至110℃,加入一定量的无机填料,低速搅拌15min后,分三次加入填料质量分数为2%的偶联剂,每次加入偶联剂后,高速搅拌5min,然后放出填料备用。
PP与PA的共混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学习报告题目:PP与PA的共混系:______ 轻化工程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高分子092姓名: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年7月3日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致谢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好不容易将这篇报告写完,在报告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尤其要感谢我的报告指导老师—李四红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默默的帮助进行报告的修改和改进。
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这篇报告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
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报告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报告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的素材,还在报告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报告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摘要:PP与PA的共混最主要是共混的方法,其讲述了PP与PA共混的所需的主要原料、各种助剂组分及配方, 并介绍了PP与PA共混的步骤制定与实施。
并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对PP与PA共混的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根据实践结果总结出PP与PA共混用料的最好配方, 讨论加工工艺、稳定剂、辅助稳定剂等助剂的作用。
关键词:共混改性目录1.4.制样 (2)1.5.实验过程 (2)1.5.1.称量 (2)1.5.2.挤出造粒 (2)1.5.3.干燥 (2)1.5.4.注塑试样 (2)1.6.性能测试 (2)1.6.1.冲击性能测试 (2)1.6.2.拉伸测试 (3)3.结果与分析 (3)3.1.PP/PA共混材料与PP性能的对比 (3)3.2.PA加入量对共混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3)3.3.PA加入量对共混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4)3.4.增溶剂PP-g-MAH加入量对共混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4)3.5.增溶剂PP-g-MAH加入量对共混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4)4、结论 (5)5、参考文献 (5)PP与PA共混在国外于80年代初期开始大规模生产,我国PP与PA共混的生产始于90年代末期,现在为大规模的生产的时候,大多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江浙广州。
PP-PA6共混改性

参考文献
赵娟, 崔怡, 陈晓丽.接枝聚丙烯增容改性 PP/ PA 合金性能的研究. 塑料工业,2007, 35(6):19~22 [2] 李笃信,贾德民.PP/PA共混改性研究进 展. 工程塑料应用, 1998,26(10):27
[1]
PP/PA-6共混的问题
由于PP是非极性聚合物,而PA6为强极性的
聚合物。两者简单混合违反了相似相容 原则 而不能充分混合,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架设
桥梁-----相容剂
提高相容性的方法
1、化学改性:利用聚合物分子链中官能团
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分子链结构; 2、加入相容剂; 3、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4、进行交联和改变共混工艺条件; 在PP/PA6共混改性中,提高PP、PA6相 容性使用最多的是加入增溶剂。
PP/PA6性能特点简单介绍
PP性能特点:是非极性聚合物,有优良的综合性 能,是应用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但是有较大的 球晶,球晶界面易出现晶界缺陷和裂纹,低温易 脆裂,成型收缩率大等缺点。 PA6性能特点:是极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综合 性能,如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但是PA6吸水率大,影响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电 性能。 而PP/PA-6共混物既保留了PP和PA-6的优点,又 能 改善它们的缺点。可以提高耐冲击性,耐热性, 耐磨性,改善尺寸和形状稳定性,加工特性等。
螺杆转速为144r/ min。经挤出的复合材料粒料在80 ℃下烘干, 然后再加入到注塑机中注塑成为标准试样。 注射机温度设定:
区间 温度/℃ 一区 210 二区 205 三区 205 四区 200 喷嘴 195
在80MPa下保压5~10s。
结论
(1) 在PA6/PP共混物中,加入PP—g—MAH相 容剂,能有效地改善共混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 增强两相界面间的粘结强度,提高共混物的机械 性能, 降低了吸水率。当PP—g—MAH为4份时, 共混改性塑料的力学性能有最佳值。 (2) 在PA6/PP共混体系,随PP增加,共混改性 塑料的吸水率、熔体流动速率随着减低,力学性 能出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 当PA6/PP=90/ 10时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最好。 (3) 以PP—g—MAH 4份,PA6/PP=80/20制备 共混改性塑料,其吸水性、冲击强度、热变形温 度有明显的提高,各性能指标都满足汽车配件的 生产。
PP与PA6共混改性

PP/PA共混改性目的
聚丙烯 ( pp ) 具有价格低廉 、 性能优 良 、 易于成型 等优点 , 但其成型收缩率较大 , 冲 击强度低 、 低温易脆 断 , 热变形温度不高 。尼龙 6( PA 6 ),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 耐 磨性 、 润滑性 , 能耐油 、 弱酸 、 弱碱和 一些有机溶剂 , 成型加工性好。 但具有强 极性 , 吸水率大 , 易引起强度及模量下降 , 影响尺寸 稳定性 ; 同时 PA 6 低温冲击强度 低 , 韧性不足 , 抗蠕变性能也有待提高。
(单位: ℃)
螺杆转速:35r/min
PP/PA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仪器和设备
• 同向双螺杆混炼挤出机,TSE40A 南京瑞亚高聚物设备有限公司; • 塑料注塑成型机,CJ80MZNCⅡ, 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 • 开炼机 • 密炼机 • 高速混合机
总结PP与PA6共混改性
• 1、在PP/PA6共混物中,不加入增容剂时, 塑料材料的综合性能很差劲。 • 2、将适量的相容剂PP-g-MAH加入PP/PA6 共混体系中,改善了PP与PA66两者的相容 性,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1、化学改性:利用聚合物分子链中官能团 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分子链结构 • 2、加入相容剂、 • 3、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 4、进行交联和改变共混工艺条件 在PP/PA6共混改性中,提高PP、PA6相容性 使用最多的是加入增溶剂。
PP/PA共混改性配方
原料 基本配方/ 价格/吨 份 13000 26500 15000 3500 MFRg/10 厂家 min 3 11 17.27 石家庄炼 化实业 上海程基 实业 大连海州 化工 蒙西高新 PP T30S 100 PA6 M2800 PP-gMAH 纳米 CACO酸钙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

PP共混改性配方大全聚丙烯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但较高的结晶度也给PP造成低温韧性差、成型收缩率大和缺口敏感性大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共混改性是PP增韧的最有效途径。
它是利用组份之间的相容性或反应共混的原理,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与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共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微观上相分离的新材料。
通过对PP的共混故性,可以使其综合性能大大提高,从而和工程塑料及聚合物合金在众多应用领域里竞争。
PP共混改性使用的主要共混物物及改性效果如下表:PP接下来就是干货满满的具体改性配方和工艺啦!1、PP/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100;相容剂PE-g-MAH5;LDPE20;润滑剂HSt0.3;加工工艺将PP与PE、相容剂及助剂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挤出造粒,制成改性材料。
挤出机料筒温度为:一段210℃,二段215℃,三段210℃;螺杆长径比为25:1;螺杆转速为120~160r/min。
性能PP与PE共混,可改善PP的韧性,增大低温下落球冲击强度。
按配方比例的共混材料的屈服应力13.6MPa;屈服应变率为12.3%,断裂应力为4.78MPa;断裂应变率为114.6%。
2、PP/H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57.35;抗氧剂10760.2;HDPE40;PEPQ0.2;交联剂叔丁基过氧基异丙苯0.15;加工助剂硬脂酸镁0.1;填充剂硅灰石2;加工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将各组分按配方比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0min,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
挤出温度150-220℃,螺杆转速为300r/min,经切粒、干燥工序制得PP/HDPE共混改性材料。
性能拉伸强度34.8MPa,悬臂梁冲击强度49.3J/m。
该材料表面消光效果良好,可用于包装、日用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3、PP/LLDPE共混改性配方树脂PP(EPF30R)60-70;钛酸酯偶联剂(ND2-311)适量;LLDPE15-20;抗氧剂增韧剂POE(8150)5~10;光稳定剂适量;填充剂滑石粉(平均粒径12μm)10~15;加工工艺等高速混合机预热至110℃,加入一定量的无机填料,低速搅拌15min后,分三次加入填料质量分数为2%的偶联剂,每次加入偶联剂后,高速搅拌5min,然后放出填料备用。
聚丙烯共混改性-增韧

共混改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性方法,将其它塑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可制被兼具这些聚合物性质的高分子合金。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可以改进聚合物的耐低温冲击性、透明度、着色性、抗静电性等。
由于共混改性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适合批量生产等优点,使其发展十分迅速。
常用于聚丙烯共混改性的高聚物有聚乙烯(PE)、聚酰胺(PA)、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EPDM)、顺丁橡胶(E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
EPDM、SBS、EVA等弹性体与PP共混后,材料中的弹性体微粒能够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并作为应力集中剂来诱发和抑制裂纹增长,使PP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延性断裂,使其冲击强度大幅度提升,有效改善PP的韧性。
PA、ABS等刚性聚合物与PP共混则可以在增韧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强度和刚性。
但是由于这类刚性聚合物都是极性聚合物,与PP的相容性较差,在改性时必须加入合适的增容体系,也就是相容剂,南京塑泰有十多种相容剂,可根据不同的共混体系来选择。
采用相容剂技术和反应性共混技术对PP进行共混改性是当前PP共混改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它能在保证共混材料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PP耐冲击性。
相容剂在共混体系中可以改善两相界面黏结状况,有利于实现微观多相体系的稳定,而宏观上是均匀的结构状态。
反应型相容剂除具有一般相容剂的功效外,在共混过程中还能在两相之间产生分子链接,显著提高共混材料性能。
PP/弹性体二元共混体系虽有很好的韧性效果,但往往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耐热性能也有所降低。
在二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有增容作用或协同效应的物质,形成多元共混体系,则其综合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了提高增韧PP的硬度、热变形温度及尺寸稳定性,可使用经偶联剂活化处理的填料或增强材料进行补强。
例如采用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PP三元复合增韧体系实现PP的增韧增强(南京塑泰有此增韧增强母粒ST-12),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任务3-1 pp(聚丙烯)pa(聚酰胺)共溷塑料配方制定

图4-1以Tg表征共混物相容性的示意图 - —— 单一聚合物 ------- 共混物
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最具应用价值的体系是聚合物间“部分相容”的两相体系。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14
4. 提高共混物相容性的方法
提高相容性的方法有:利用聚合物分子链中官能团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分子链 结构、加入相容剂、形成互穿网络、进行交联和改变共混工艺条件等
1. PP,PA共混改性的目的? 2. 共混体系PP,PA原料的选择依据? 3. 提高PP,PA相容性的方法? 4. PP,PA常用相容剂的种类、结构与性质? 5. 制备PA6/PP共混改性粒料,如何选择树脂、助剂?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6
5. 学习活动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容剂的选择和配方制定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12
2.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目的
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组分的性能以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
例如:将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制得的共混物克服了聚丙烯冲击强度低、耐应 力和开裂性能差的缺点,保持了聚丙烯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压强度和聚乙烯的高 冲击强度的优点。
将量小的一聚合物作为另一聚合物的改性剂,以获得显著的改性效果
任务3-5:拓展训练-2 ,PET包装材料的回收
利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4
3. 本次任务:
任务3-1:PP(聚丙烯)/PA(聚酰胺)共混塑料 配方制定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相容剂的选择能力
配方制定能力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自主学习的能力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教研室
5
4. 知识要点
13
3.相容性的概念
相容性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 相容性好,共混物稳定;反之,两种聚合物之间则可能发生相分离,性能较差。 不同种类聚合物共混时可能出现三种形态:即完全相容、部分相容和不相容。 完全相容,其共混物形成均相体系,具有单一的Tg。部分相容的聚合物,其共混 物为两相体系,两个Tg,且两个Tg峰较每一种聚合物自身的Tg峰更为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尼龙分量超过一定量后共混物强度下降,这是因为 尼龙的韧性和强度都很高, 尼龙用量的增加可以 提高改性PP 的韧性和强度; 但由于尼龙是极性聚 合物而PP 是非极性聚合物, 所以随着尼龙用量的 增加, 两相相容性变差, 改性PP的各项性能又出 现下滑。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2、CaCO3 用量对改性PP力学性能的影响: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3、P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MAH用量对改性PP力学性能的影 响: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由图1可见,PP-g-MAH相容剂的加人使 PP/PA6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但添加量 超过6份后,有下降趋势;由图2可以看出 ,PP/PA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PP-g-MAH添 加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而当添加量超过 7份时,冲击强度基本不变。综合上,PPg-MAH的用量定为6份。
四、配方设计结果
4、配方 PP PA-6 100份 14份
PP-gMAH 纳米 CaCO3
6份
12份
二、材料选择与分析
• 1、PA-6(尼龙6) • 2、PP(聚丙烯) • 3、PP-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剂) • 4、纳米CaCO3
二、材料选择与分析
• • • • • 1、PP:化学式 性质:非极性聚合物。 2、PA-6:化学式 性质:极性聚合物。 3、 PP-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剂,一边是亲油基,一边是亲水基, 作用是降低界面张力,增加两相相容性。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主要原料 • 聚丙烯(PP):PPH-M-045,MFR为3g/ 10min左右 • 尼龙(PA) • 增容剂(PP-g-MAH) • 纳米碳酸钙(CaCO3)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1、尼龙对改性PP力学性能的影响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由图可看出,随着尼龙用量的增加, PP的冲击强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 势; 当尼龙用量在14份时,改性PP的 冲击强度达到最高,且拉伸强度也几 乎在最高点,因此尼龙用量选为14份。
PP/PA共混改性
目录
• • • • 一、PP/PA共混改性的目的 二、材料选择与分析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四、配方设计结果
一、PP/PA共混改性的目的
• 目的:聚丙烯(PP)是世界5大通用塑料 之一,但是PP有较大的球晶,球晶界面 易出现晶界缺陷和裂纹,引起脆裂。PP 具有模量低、冲击强度小及与无机填 料的相容性较差等缺点,因此共混改性 是为了在保留PP优良的特性条件下, 改善PP的成型收缩率、耐热性和不易 染色的特性,拓宽PP的应用领域。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PP-g-MAH使共混物拉伸强度先增后减的y原因是: 相容剂用量超过6份以后,拉伸强度反而下降, 这是 因为PP-g-MAH与PA6形成了PP-g-PA6结构界面层,虽 然它能起到对PP与PA6的增容作用,但形成过多的 PP-g-PA6以后,严重破坏了PP和PA6的结晶,而使共 混物的力学性能下降。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由图可看出,随着CaCO3用量的 增加,改性PP的冲击强度也呈现先增 后降的趋势,在CaCO3用量为12份时 达到最大;此外,CaCO3用量对拉伸强 度影响不大,拉伸强度的浮动范围很 窄。因此,CaCO3最佳用量为12份。
三、配方分析与设计
• 碳酸钙的用量多了共混物强度降低,这是因为冲 击断裂时,纳米CaCO3可以吸收大量能量并引发 银纹;但由于纳米CaCO3为无机物且极易团聚, 随着其用量的增加, 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团聚, CaCO3的粒径增大,冲击强度也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