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六章 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 (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设计思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大众话题入手开题引入本课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内容涉及的是科学性的话题,许多问题有许多不确定性依据学情通过教科书中的相关活动,比较人、猿同祖的证据;外部形态的证据从而有利于理解尊重教材,延伸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难点为: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能力目标: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认同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人猿同祖,并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教学过程:一、问题直接导入“人从哪里来?”师生讨论:上帝创造了人类等说法。

由猿猴转变而来的说法,引出林奈对人的分类---哺乳纲灵长目“人是否真的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引出课题----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二、学习目标展示三、新课学习(一)人猿同祖电影《金刚》图片引出四种类人猿师提问:为什么叫“类人猿”生回答:他们与人类长得很像。

师追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看书本图片和投影回答:表情、行为师再问:“有没有其他相似之处?”生阅读书本结合生活知识回答师生共同分析图片和表格师总结提问:“人与猿的众多相似之处说明什么”生讨论回答:“人与猿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人与猿有共同的祖先”师引出:赫胥黎提出的人猿同祖的观点及达尔文进化论人猿的祖先古猿。

师引导复习提问: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分析:人猿同祖的埃及古猿头骨化石证据师提问:“为什么古猿会向两个方向进化呢?我们不妨一起观察科学家恢复的古猿生活图。

”师提问:古猿的生活方式生回答:树栖,食果实,群居师引导:不过地球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古猿是如何像两个方向进化的呢?生简要表述古猿的进化方向:随着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古猿从树上转移到树下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另外一部分任然留在树上继续过着树栖生活的最终进化为类人猿。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新版)苏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2.概述人类进化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的能力。

3.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认同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2.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生存家园——生物圈以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1.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及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对自身的产生一直是十分好奇的。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进化的?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这个孩提时代的困惑,一起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吧!设计思想通过设疑激趣,让学生打开思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

方案二:影片导入。

教师播放电影《金刚》片段以问题导入。

问题:影片中的“金刚”是哪种动物?他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设计思想情景创设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影片《金刚》片段还能引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话题。

二、新课教学(一)人猿同祖活动一:探究人与猿的关系1.学生以小组方式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图241。

2.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几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收集的资料回答:(2)人类与类人猿为什么这么相似?生:有共同的祖先。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
3.学生互评:学生相互批改练习题,讨论答案,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阶段、生物进化证据、进化理论等。
2.强调重点: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进化理论在人类进化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理解: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人类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历程,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事件。同时,对生物进化证据的分析和运用,如化石、遗传学、比较解剖学等,是学习的难点。
2.进化理论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进化理论解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现象,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4.借助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成功案例,教育学生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5.通过学习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古人类研究方面的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掌握相关生物进化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在了解人类发展历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能够运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物观察、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物进化证据,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人类进化的重要事件,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 5.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 5.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设计依据与构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足够的想像、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多动口,多动脑,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此外,在引导学生探索人类起源奥秘的同时,还应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不是大自然的特殊产物、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生物圈中普通的一员。

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

我们应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应以积极态度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应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古猿。

2.概述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相似的表现及原因。

3.概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培养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的能力。

2.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推理能力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认同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逐步形成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人类生存家园——生物圈以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述人、猿同祖及人与猿的相似点。

2.概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教学流程及分析】一、导入新课“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对自身的产生一直是十分好奇的。

人类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人类是怎样起源和进化呢?与其他动物是否有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二、新课教学(一)人、猿同祖找一找:(图片展示)下列与人类最相似的动物有哪些?生:积极回答师: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打印版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教学过程:
了解人类的起源首先要了解人类与哪一类动物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学生讨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哪一类?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

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二者有共同的祖先。

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学生讨论: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人的进化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4种:
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初中-生物-资料。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导学案苏教版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2、概述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相似的表现及原因;3、概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进一步提高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培养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的能力;3、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推理能力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认同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逐步形成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人类生存家园—生物圈以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概述人猿同祖及人与猿的相似点;概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2、难点: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三、预习交流(一)自主学习1、科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的观点。

2、目前,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很多。

埃及发现的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

3、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能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4、化石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生活在树上的人类祖先被迫下地,逐渐用后肢,用前肢,并在长期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会了。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二)交流学习1、现代类人猿能否进化成人类?2、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都有哪些重要的改变促进了人的进化?3、类人猿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4、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里?生活方式如何?5、为什么人类数量增加的同时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呢?6、为什么说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7、人类进化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四、展示提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请各小组对预习交流的第二部分(交流学习)的7个问题各自展示你们学习的成果,让同学们共同分享,同时老师和其他同学对你的发言进行评价和改进。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四节,这部分内容目前许多问题尚无定论,因此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他们仅限于知道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因此,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首先创设《探索人类起源和进化》中牛津大辩论的情境,运用模拟再现当时的情境这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来搜集证据素材,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节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让学生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最后阶段联系现实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古猿。

2.举例说出人猿同祖的证据。

3.说出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能力目标:1.提供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尝试分析资料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2.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尝试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牛津大辩论,体验一场科学与愚昧的辩论,体会科学发展的不易。

2.对人类的起源探究,学会一种科学思维的方法。

3.认同人类起源与进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4.认同人类应当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和谐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猿同祖的证据。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猿同祖的证据。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查阅、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各种资料。

【教学程序】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内容【教学后记】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处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这种模拟情境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它来源于学生的部分生活经验,又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由于教师创设了拍摄纪录片的模拟情境,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营造气氛,增强了模拟情境的真实性。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任务:
1.让学生绘制一张人类进化时间线,标注出各个重要阶段。
2.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描述直立行走、大脑发育等关键进化特征对人类的影响。
3.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学术语在描述人类进化中的应用。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生物学的奥秘。
(1)介绍人类起源地在非洲,引导学生了解非洲古人类化石的重要性。
(2)讲解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的进化历程,强调生物形态、智力、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变化。
(3)分析人类进化中的关键事件,如直立行走、大脑发育等,解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3.课堂活动:
(1)组织学生观察化石、工具等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类进化的历程。
接着,我会简要介绍非洲作为人类起源地的重要性,并通过展示一些非洲古人类化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人类进化的奇妙。这样的导入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从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入手,介绍他们如何逐渐适应环境,从而发生生物形态上的变化,如直立行走、手脚分工等。
3.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运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人类起源和进化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对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六章 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 (新版)苏教版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航自古以来,人类起源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们。

神话传说和宗教理论使人们一直认为是神造了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人类的起源。

直到18世纪,人类才开始对人和动物的关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现在认为人类是森林古猿进化而来,人、猿同祖。

随着大量古人类骨骼化石的发现,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已经隐约显现出来,但是还不是很清晰,有许多中间环节尚未解决。

其实,“我从哪里来?”的亘古命题,至今仍在求答。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发现中不断接近自我的本来真相。

相信,人类起源的谜团,定能解开。

知识点梳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人类祖先——森林古猿(黑猩猩是与人最相似的动物)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组的观点;通过埃及头骨化石发现,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

2.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脑容量变化最显著):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具有语言,会用火、狩猎、制造工具)→智人随堂反馈1.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纲目,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第一次提出、同祖。

2.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阶段、阶段、阶段和阶段。

3.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的是的增加。

博士网站周口店猿人遗址各洞穴经过几十年发掘,挖出大量文物,其中包括6个头盖骨,15个下颌骨,153颗牙齿等。

这些古人类分为距今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距今约10万年前的新洞人和距今约69万年的北京人。

周口店猿人遗址第一块头盖骨是1929年发掘出的,北京人头盖骨以及石器、用火遗迹被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确认,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

而1933年发掘命名的山顶洞人不仅掌握了熟练的狩猎、捕鱼技术,还学会了应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学会了打孔技术,用贝壳、兽牙等做成项链来美化自己,还有相当进步的制造装饰品的工艺技术,并产生了原始宗教萌芽。

苏教版八上生物第十六章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导学案设计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学习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2.了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相似的表现及原因。

3.说出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4.认同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重难点分析1.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知识点一:人猿同祖1.著名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______目,他认为人是这一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第一次提出了__________的观点。

2.许多古猿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表明:随着环境的变迁,古猿中一支进化为____,另一支进化为现代猿。

答案:1.灵长人猿同祖2.现代人知识点二: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1.根据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___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和______阶段。

2.化石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生活在树上的人类祖先被迫下地,逐渐地用______直立行走,用______寻找食物,并在长期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会了__________。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____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3.生活在距今200万~30万年之间的______人,是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

答案:1.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2.后肢前肢制造工具脑容量3.直立(二)合作探究现代的类人猿是否还能进化成人?答案:促使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向不同方向进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剧烈变化。

气候改变使得森林覆盖面积减少,出现了大量开阔的地面。

人类祖先的一支开始被迫下地生活,逐渐演变成南方古猿那样的一类动物,现代类人猿的祖先则仍留在森林中,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如前肢长于后肢、犬齿发达等),现代的类人猿已不能再进化成人,一是地球上没有发生七八百万年前的那种环境巨变。

二是现代类人猿与原始的人和类人猿的祖先相比,在形态、构造、行为等方面已发生了很大程度的不可逆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思维导航
自古以来,人类起源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们。

神话传说和宗教理论使人们一直认为是神造了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人类的起源。

直到18世纪,人类才开始对人和动物的关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现在认为人类是森林古猿进化而来,人、猿同祖。

随着大量古人类骨骼化石的发现,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已经隐约显现出来,但是还不是很清晰,有许多中间环节尚未解决。

其实,“我从哪里来?”的亘古命题,至今仍在求答。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发现中不断接近自我的本来真相。

相信,人类起源的谜团,定能解开。

知识点梳理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人类祖先——森林古猿(黑猩猩是与人最相似的动物)
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组的观点;
通过埃及头骨化石发现,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

2.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脑容量变化最显著):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具有语言,会用火、狩猎、制造工具)→智人随堂反馈
1.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纲目,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第一次提出、同祖。

2.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阶段、阶段、阶段和阶段。

3.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的是的增加。

博士网站
周口店猿人遗址各洞穴经过几十年发掘,挖出大量文物,其中包括6个头盖骨,15个下颌骨,153颗牙齿等。

这些古人类分为距今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距今约10万年前的新洞人和距今约69万年的北京人。

周口店猿人遗址第一块头盖骨是1929年发掘出的,北京人头盖骨以及石器、用火遗迹被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确认,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

而1933年发掘命名的山顶洞人不仅掌握了熟练的狩猎、捕鱼技术,还学会了应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学会了打孔技术,用贝壳、兽牙等做成项链来美化自己,还有相当进步的制造装饰品的工艺技术,并产生了原始宗教萌芽。

新洞人是1973年发掘出土的。

1963年发现的蓝田人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蓝田人遗址包括陈家窝地点和公王岭地点两处。

除蓝田人骨骼化石外,这两处地点还出土了200余件石器,以
及蓝田剑齿虎、李氏野猪、三门马、葛氏梅花鹿等中更新世动物化石。

在公王岭地点,与人类化石同一地层出土的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被认为是蓝田人文化的特征之一,此外还发现了用火的遗迹。

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1965年5月1日,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在距元谋县大那乌村东200米的冲沟处,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中侧门齿。

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经古地磁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

考古学家定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

元谋猿人的发现,说明云南高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

参考答案
随堂反馈:
1.哺乳灵长人猿
2.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3.脑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