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水稻扬花期颖壳畸变不实成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水稻颍壳不闭合、不结实现象分析

水稻颍壳不闭合、不结实现象分析

水稻颍壳不闭合、不结实现象分析左德贵(叙永县农业局正东农技站,四川 泸州 646400)摘 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粮食供给的安全性。

因此对于我国农业而言,保证水稻的产量是极为重要。

目前我国水稻在种植与生产的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出现颍壳不闭合与不结实的现象,这一现象对于水稻的生产是极为不利的。

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很可能会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幅度下降,给农业从业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对水稻颍壳不闭合以及不结实现象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并提出预防与治理的方案。

关键词:水稻颍壳;不闭合;不结实;现象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7)10-0080-01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最为重视的大事之一,我国粮食当中水稻所占的比例是极高的,水稻种植一直牵动着我国农业的神经。

我国是水稻高产国并且大部分地方以水稻为最主要的粮食。

不过近些年水稻种植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水稻颍壳不闭合与不结实现象,使得水稻的产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深入分析其不闭合与不结实的原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文章对水稻颍壳不闭合、不结实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其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措施。

1 水稻颍壳不闭合、不结实现象出现的原因1.1 由于青立病导致的不闭合、不结实现象青立病的病状较为明显,最大的特征就是稻株青立,根系发育不良且地下节间拔长,而茎根本身的生长会受到限制。

抽穗期,水稻的茎叶会变为极为浓郁的绿色并且极为粗硬,稻穗抽出的时间很长甚至根本无法抽穗,其形成了包穗或者是半包穗状态,青立病的水稻颍壳虽然与普通的水稻颍壳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其不能够被授粉,内部也会变为空心,有些水稻颍壳会出现无法闭合的状态。

通常情况下青立病发生在开垦不久或者是由旱地改为水田的稻田。

1.2 药害造成的水稻颍壳不闭合与不结实大量使用除草剂和杀虫杀菌剂都可能会引起水稻颍壳的不结实。

谨防水稻扬花期施药防治病虫害

谨防水稻扬花期施药防治病虫害

防治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农户在水稻扬花期未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导致稻飞虱大量 繁殖,最终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
案例二
某地区农资店售卖的一种违规农药,因含有禁用成分,导致 水稻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给农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实际应用中的改进措施
在水稻扬花期合理选用施药方法,如采用细喷雾、低容 量喷雾等措施,确保药剂能更好地附着在植株表面,提
高防治效果。
提倡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确保产品质量和 效果。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 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高防治效果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确定合理的施药时间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农 药品种,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 使用。
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在水稻扬花期前或扬花初期进行施药,以 避免病虫害大量发生而影响防治效果。
联合使用多种防治手段
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如使用手动喷雾器 时需保证喷头高度、压力等参数合适,以 确保药液能够均匀地喷洒到水稻植株上。
记录观察到的水稻植株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田间小气候变 化情况以及施药前后的时间等信息。
防治效果的评估方法
病虫害发生率
在施药后的一定时间内,比较施药处理区与未施药处理区的病虫害 发生率。
产量评估
在收获期,比较施药处理区与未施药处理区的产量,以评估防治效 果对产量的影响。
经济成本效益分析
对施药处理区的成本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分析防治效果所带来的 经济效益。
综合防治手段

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做好3点

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做好3点

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做好3点现在是8月中下旬,很多地方中稻和晚稻都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有农友反映,为什么这几年抽穗期遇到高温,产量都很低呢?对于水稻中后期管理,重要的还是保叶活根,提高结实率。

下面农农老师从3个方面来谈谈水稻抽穗扬花期的管理。

喷施好农药在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是较为关键的,影响水稻产量包括稻飞虱、卷叶虫、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其中稻飞虱3天时间就可以造成水稻倒伏,卷叶虫伤害功能叶会导致水稻减产,稻曲病等严重影响水稻品质。

水稻后期病虫防治时间一般是破口后5-7天,稻瘟病严重区域需加上杀菌剂三环唑预防,抽穗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气加上三唑类杀菌剂预防稻曲病,防治稻飞虱可以使用呋虫胺、吡蚜酮,防治卷叶虫用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三病可以使用肟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戊唑醇。

管理好水水稻抽穗扬花期水分管理很关键,一般建议保持浅水层,水稻在这段时期的水分需求还是较大的,齐穗后可以使用干湿交替方式管理水分。

水稻瘪谷多颖花退化田间保持水层,有利于水稻抵御高温和低温的对于水稻灌浆的影响,水稻穗期和灌浆期,都需要光合作用产物,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灌浆,而高温和低温的影响,也会造成部分颖花衰退(颖花在扬花后3-5天内如果不能完成初始灌浆),不能完成灌浆,籽粒变成瘪谷。

喷施好肥料水稻处于抽穗期到灌浆期,如果叶片泛黄,可以施用穗肥和粒肥,一般一亩地撒施尿素5-10斤,氯化钾5-10斤,穗肥是孕穗期撒施,粒肥是始穗期撒施,一亩地可以撒施5-10斤尿素,如果水稻贪青切勿使用!叶面肥很关键,1个小配方能增产:很多农友询问,如何来喷施叶面肥呢,建议大家在喷施农药时,也加入叶面肥一起喷施,叶面肥在孕穗期和始穗期喷施。

孕穗期(也可以是“破口药”时):使用硼源库20克+99.7%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60斤喷施一亩。

始穗期(抽穗10%)~齐穗期:建议99.7%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兑水30-60斤喷施一亩。

水稻颖壳不闭合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水稻颖壳不闭合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遏制 水稻 不 闭颖 的发 生 。
2 . 4 科 学 施 肥
2 0 0 7年 , 水 稻 扬花 期温 度 在 3 8 ~ 4 0℃, 水稻 颖 花不 闭 颖 现象较严重 , 表 明 高温 和 空 气 干燥 容 易 造 成 此种 病 害现 象 的发 生 。 根 据 有 关 文献 报 道 , 水 稻在 穗 分化 发 育期 , 如 遇 异 常 低温 、 雨涝 等 也会 出现 颖壳 畸 形 、 不 结实现 象【 l 】 。 水稻 孕穗 期 特 别 是 花粉 母 细胞 减 数 分 裂 期 , 对 外 界 环境 抵 抗 能 力 最 弱, 此 时若 出现 不 良条 件 ( 如渍害) , 会 出现 畸 形 穗 和烂 穗 。 未 死 亡的 幼穗 颖花 和 枝梗 退化 严 重 , 抽 穗 后 白稃 多 , 甚 至 出 现 畸 形穗 闭 。 有 时 稻 株地 上 部 茎 节高 节 位 分 蘖 。 在 花 粉 母 细 胞 减数 分 裂和 小孢 子 初 期 。 1 9均温 低 于 2 0℃或 t 9最 低 气温 小于 l 7 o I = , 可 造 成 谷粒畸 形和 形 成空 壳 。 低温 强度 增 大 , 持 续 天数 增加 , 危 害明 显加 重 。
2 . 2 认 真 选 用 水 稻 新 品 种
2 0 0 7年起 深 入阜 南 县 、 颍 上 县水 稻 种植 地 块 , 经过对土壤 、
施肥 、 除草剂 等运用 的仔 细观察和研 究对比 , 分析水稻 扬花 期
出现 不闭颖 现 象的主 要原 因 , 并找 出 与之相 应 的解决 方法 。
农 艺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 0 1 4年 第 2 O期
水稻颖壳不 闭合的原 因及预 防对 策
刘 浩 丁 广礼
( 安 徽 省 阜 南 县 农 业科 学研 究 所 , 安徽阜南 2 3 6 3 0 0)

水稻花而不实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水稻花而不实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水稻花而不实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作者:朱伟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3期朱伟伟随着土地平整,旱改水面积扩大,水稻花而不实病害发生也日益增多,通过多年调查水稻花而不实现象主要症状初步分析了其发病的原因,并结合对土壤实验初步控制病害的发生,以相应的措施指导生产。

近年来肥东县随着土地平整、旱改水面积的扩大,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危害水稻的花而不实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年发生面积5~10万亩,轻则减产10%~20%,重则减产40%~60%。

对水稻生产影响极大,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花而不实病害的发生,对不同水稻品种间发病危害程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杂交籼稻重于常规粳稻,常规稻重于晚稻,并且病害发生与土壤类型有关,一般沙土田重于白土田,白土田重于黄粘土田,新整改田重于已熟化水稻田。

一、发病症状抽穗前大多数花而不实病株与健株外观上区别不明显,抽穗后表现不灌浆,青立现象不下垂,轻病株穗稍有几粒包谷,重病株是基本不结实,颍壳扭曲畸形,多数颍壳顶端弯曲,偏向内颍顶部一侧,不闭合,病穗无花粉,不灌浆,当健穗成熟待收时,病株又从基部二三节抽生分蘖穗。

但仍无花粉不灌浆,病株仍郁郁葱葱。

对产量影响较大,轻则减产20~30%,重发田块减产60%以上。

二、发病品种及田间分布差异1、品种间发病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杂交稻和常规稻都有发生水稻花而不实病害,但杂交稻重于常规稻,早稻重于晚稻和粳稻。

2、土壤类型。

沙土田发病重于白粘土田,白粘土田重于黄粘土田。

3、田间分布。

田四周靠埂边的地重于田中间,上茬作物墒沟发病又重于墒面,故田间发病呈现条带状分布。

三、发病规律及病因分析1、高温干旱,是花而不实病害发生外在因素之一。

杂交水稻分孽期至幼穗分化末期,遇高温干旱气候易发生花而不实现象。

因高温蒸发量大,水稻需要从土壤吸收养分,供应地上部分生长,因土壤中养分不足,满足不了植物生长发育需要,从而影响幼穗分化和花粉的发育。

2、旱改水、漏水田块发病重。

水稻颖壳不闭合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水稻颖壳不闭合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0期水稻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6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140.0万hm 2左右,占全省粮食作物的33.3%。

沿淮地区仅单季水稻种植面积近2年达到17.3万hm 2左右,平均生产稻谷1580万t ,占全省粮食作物的47.1%,在安徽省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安徽省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江淮、沿淮地区一部分稻田出现水稻在扬花期不闭颖现象,形似鹰嘴,农业专家称为“青颖病”,可造成10%~20%的减产,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

为此,阜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从2007年起深入阜南县、颍上县水稻种植地块,经过对土壤、施肥、除草剂等运用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对比,分析水稻扬花期出现不闭颖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找出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法。

1水稻扬花期出现不闭颖现象的主要原因1.1与品种选择有关调查发现,凡是发生不闭颖形象严重的田块一般多是两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发生较轻,常规水稻较少发生。

1.2与连年耕作除草剂使用有关在一块稻田地里,一般比较低洼的地方容易发生颖花不闭颖现象。

因为在一块地里低洼的地方连年使用除草剂,部分除草剂沉积在此处,特别是在水稻拔节后,稻田过量使用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2甲4氯钠等激素型除草剂,容易引起颖壳畸形。

1.3与温度有关(包括高温和低温)2007年,水稻扬花期温度在38~40℃,水稻颖花不闭颖现象较严重,表明高温和空气干燥容易造成此种病害现象的发生。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水稻在穗分化发育期,如遇异常低温、雨涝等也会出现颖壳畸形、不结实现象[1]。

水稻孕穗期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力最弱,此时若出现不良条件(如渍害),会出现畸形穗和烂穗。

未死亡的幼穗颖花和枝梗退化严重,抽穗后白稃多,甚至出现畸形穗[2]。

有时稻株地上部茎节高节位分蘖。

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初期,日均温低于20℃或日最低气温小于17℃,可造成谷粒畸形和形成空壳。

水稻空壳秕粒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水稻空壳秕粒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水稻空壳秕粒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水稻空壳是稻花的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或在受精过程中遇到障碍而产生的没有受精的谷粒。

正常生长发育情况下,水稻也会有一些空壳,但一般不超过5%。

大量空壳、秕粒导致水稻减产、品质下降,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预防。

一、空壳形成的原因1. 水稻在幼穗分化期间遇到了低温危害,不能安全穗分化。

特别是幼穗分化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即出穗前11天左右),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此时温度宜维持在25~32℃。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西分院的研究,水稻幼穗分化从雌雄蕊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期,如果连续5~6天最低气温在17℃以下,就会影响花粉粒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大量空壳。

2. 水稻在出穗扬花期间遇到了低温,影响安全齐穗。

水稻开花授粉的最适温度为30~32℃,最低温度为15℃。

如果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日最高气温低于23℃,开花就减少,或虽开花但不授粉,形成空壳。

3. 水分对水稻出穗开花影响也很大,一般空气相对湿度70%~80%对出穗开花最为适宜。

若低于50%,花药就会干枯,花丝不能伸长,甚至穗子也抽不出来;如果湿度过大,花药不能开裂,也会形成空壳。

二、秕粒形成的原因水稻的内外颖完整,子房或胚乳已适当膨大,但中途停止发育,或在灌浆过程中胚乳停止生长,或米粒未成熟而死亡,造成全秕、半秕或死粒,一般凡米粒充实度不到2/3的,都算作秕粒。

1. 温度是形成秕粒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温逼熟,低温催老”。

水稻灌浆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低于这个温度,灌浆就变慢,气温降低一度,成熟过程就推迟0.5~1天,日平均气温降到15℃以下时,灌浆就很困难,子粒就不能充实,形成秕粒或青米。

高温对灌浆也不利,据报道,在水稻灌浆期用35℃高温分别处理5天、10天和15天,结实率分别下降10.5%~14.2%、33.6%~65.1%和72.6%,千粒重分别下降0.42~1.85克、1.23~1.99 克和3.24克。

一般来说,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最不利于灌浆结实。

浅谈水稻生长异常现象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水稻生长异常现象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易产生硫化氢中毒,有时还产生甲烷一类还原性物 2.1 产生原因
质,在土壤中下层不易释放出来,造成泥土鼓气, 一是耕层浅,灌水过深,插植过密,根系生长发
水稻根扎不稳,加重坐蔸;四是施用了劣质农药化 育不良,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不好。二是肥水管理不
肥,或不合理地施用了农药化肥,致使植株产生药 当,片面重施氮肥,分蘖期生育过旺,拔节抽穗期叶
病症。
烧一样。④除草剂毒害,不同致毒除草剂,症状表现
作者简介:李胜(1978-),男,江西永新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不同。主要表现白根少,根黑、根腐,植株矮缩、生长 2 倒伏
点受害而死亡。
倒伏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是指水稻植株常期
1.2.2 产生原因 一是地下水位过高,排水不良, 处于深水中,根系发育不良,发根较少,扎根浅,根部
或插的过深、耕耙次数过多,使稻田还原过强,导 支持力差,稍受风雨侵袭,就易发生倒伏现象。茎倒
致根系氧化力衰退;二是土壤中含铁较多,易产生 是指茎秆基部细胞纤维素含量少,细胞壁变薄,细胞
二价铁中毒;三是施用了未完全腐烂的有机物,在 间隙大,组织结构松软,茎秆不壮,负担不起上部的
低温时发生有机酸中毒,而在高温时(20℃以上)则 重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
水稻出现异常现象是由于品种选用不当或是在 不同。①二价铁毒害,僵苗田常有大量锈水,根呈黄
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 褐色,根端处多须状分枝,下部叶片自叶尖开始出现
了与栽培目标不相符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水稻的 棕色或褐色斑点,并逐渐向叶基发展,严重时心叶呈
产量与质量。主要表现为僵苗、倒伏、早衰、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贪 锈色,并停止生长。②有机酸毒害,新根很少,根系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县自2004年以来,水稻扬花期3a出现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表现为颖壳畸形、重颖、不闭合、不结实,有的颖壳弯曲像鸟嘴,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70%~80%甚至绝收,2006年全县发生260~333hm2,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上的疑难杂症。

1类型特点
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田间性状表现分为3种类型,一是无穗型,因幼穗分化受阻,不能抽穗,二是畸变型,即水稻抽穗后颖壳畸变,有的抽穗前已经畸变,颖壳弯曲、开裂、萎缩、重颖;三是不实型,虽然可见水稻扬花授粉,但不结实颖壳不闭合。

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发生具有5个特点:一是品种多样,我县推广的杂交水稻无论三系稻、两系稻、团粒型、长粒型品种都有发生,比较普遍,相同品种在不同田块上差异很大,有的发生有的就不发生,说明与品种关系不大;二是与耕作制度有关,旱改水田块或连续2~3a麦稻轮作田块发生严重;三是区域分布明显,丘陵区、易旱高岗地、白土田、澄白土田分布较多,发生严重,而圩区、老稻田、沤水田等非旱改水田块很少发生;四是同一块田发生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分布也不同,田间分布有规律,呈线状、片状、块状发生,凡是地势低洼的深水处、腰沟、围沟、墒沟旁的水稻受害重,而进水口、高处
44和墒沟相对轻发;五是年际之间有变化,水稻拔节抽穗期若遇高温干旱则发生重,反之则轻。

2原因分析
2.1土壤养分失衡
我县发生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田块多为白土田、澄白土田中势较高的易旱岗坡地,其保肥、保水能力差,一般种枯旱作物和蔬菜。

其施肥习惯是重氮、磷而轻钾、锌,重化肥而轻有机肥,长此以往,这些土壤养分严重失衡,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低,钾、锌含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而氮素施肥水平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高,硫元素含量降,砷元素含量升。

当旱改水之后,由于土壤环境发生变化,土壤养分失衡加重,突出表现为酸的活性和砷的活性增强。

而磷与锌有拮抗,硫与砷有拮抗,水田中水溶性磷浓度大幅度增加,抑制锌的有效性,锌又与穗发育,结实关系密切,其结果是幼穗分化受阻或不结实。

在土壤中砷以砷酸形式存在,早作时不致引起农作物中毒,水田中由于灌深水,在淹水条件下砷酸变成亚砷酸具有很强毒性,当旱改水又长期淹水时,砷的活性变强,可使水稻颖壳畸变重颖发生中毒而不结实。

2.2早改水后灌深水
由于水源紧张,我县农民旱改水种稻习惯抢水,采用灌深水方法栽秧,目的是防旱。

灌水时由高处放水,因水流冲涮,田间的磷肥、氮肥、砷化物,还有耙田时带下的除草剂(有的农户图省事,误将活棵时用的除草剂拌肥施下)向低洼处、水深处富集。

开始由于水深,加之水稻处于分蘖期,这些物质浓度偏低,不构成对水稻伤害,但随着高温、干旱,蒸发量加剧,田间水层变浅、变少,磷浓度、砷酸变成亚砷酸的浓度以及某些除草剂深度开始升高,高浓度的磷抑制了锌的活性、穗发育受阻。

如果这些物质浓度升高正好与水稻幼穗分化,孕穗、抽穗的某个生育期吻合,危害就开始了。

高浓度亚砷酸致使水稻中毒,颖壳畸形、重颖;高浓度土壤残留的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也可使水稻发育出现畸形。

这就是同一块田进水口和高处水稻颖壳畸变不实症轻发,而沟处、深水处发生重,同一块田有的抽穗后变畸形,有的不抽穗,有的结实有的不结实的原
因所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来安县水稻扬花期颖壳畸变不实成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涂永志, 张勤
作者单位:涂永志(安徽省来安县汊河镇政府,安徽,来安,239200), 张勤(来安县农技推广中心)刊名:
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6(2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ahny20062202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