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会议系统方案设计方案

智慧会议系统方案设计方案智慧会议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会议效率和管理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个智慧会议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主要功能和实施方案。
一、系统架构智慧会议系统的系统架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前端展示层、中间业务层和后端数据层。
1. 前端展示层:提供了会议室信息展示、预订会议室、查看会议记录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移动设备或者门牌显示屏等方式进行操作和查看会议信息。
2. 中间业务层:负责与前端展示层交互,并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处理和验证。
该层还负责与后端数据层进行通信,获取会议室的实时状态、预订情况等信息,并更新数据库。
3. 后端数据层:存储了各个会议室的信息,包括会议室的设备状态、预订情况、历史记录等。
该层还负责处理和管理各个会议室的设备和资源,并提供数据接口供中间业务层调用。
二、主要功能智慧会议系统提供了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会议室预订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系统预订会议室,并自动获取会议室的可用时间段和设备配置信息。
系统会与用户的日程管理软件进行集成,自动将已有的会议安排与会议室的可用情况进行比对,避免时间冲突。
2. 会议室设备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控制会议室内的设备,如灯光、投影仪、音响等。
系统可以智能感知会议室内人数和需求,自动调节设备的亮度、音量等。
3. 会议记录和查看:系统会自动记录每次会议的参与人员、会议内容和会议纪要,并自动进行归档和分类。
用户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进行查询和查看。
4. 实时通知和提醒: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设置发送会议通知和提醒,包括会议开始前的提醒、会议室变更的通知等。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移动设备等方式接收通知。
三、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智慧会议系统,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梳理系统功能和用户需求,明确所需的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硬件设备配置:根据会议室的规模和要求,选购适当的硬件设备,包括门牌显示屏、会议室设备、服务器等。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多媒体会议系统一、概述多媒体会议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会议预定、召开和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实现远程会议、多人视频通话、桌面共享等功能,提高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
本设计方案将对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架构及实现流程进行设计和分析。
二、功能需求1.会议预定与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系统预定、修改和取消会议,管理会议参与人员和会议资源。
2.多人视频通话:系统支持多人同时参与视频通话,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与会议中其他参与人员进行实时沟通。
3.桌面共享:会议主持人可以将自己的桌面实时共享给其他参与人员,配合语音或视频进行教学、演示或讲解等。
5.文字聊天功能:会议中参与人员可以通过文字聊天方式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6.白板功能:会议中参与人员可以进行实时绘图、标记和批注等。
三、系统架构1.前端:前端包括用户设备(电脑、手机、平板等)及用户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网页访问多媒体会议系统,进行会议预定、参会等操作。
2.后端:后端包括服务器、数据库和网络。
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处理用户的请求,进行会议预定、参会等操作,并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以保存和管理数据。
网络负责连接前端设备和后端服务器,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和流畅。
四、实现流程1.用户注册登录:用户需要先进行注册并登录会议系统,保存用户信息和权限。
2.会议预定:用户登录后,可以预定新的会议,填写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系统将保存这些信息到数据库中。
3.参会:在会议开始前,参与人员将收到会议通知,点击通知后可以加入会议,参与多人视频通话。
4.会议进行中:在会议中,主持人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桌面共享、文件分享、文字聊天、白板绘制等操作。
与会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麦克风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
6.会议管理:参与人员和会议资源的管理由主持人进行,可以修改会议信息、添加或删除参与人员等。
五、安全性设计1.用户认证与权限控制:用户在系统中必须进行注册并登录,系统将验证用户的身份及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操作会议系统。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随着信息化发展,视频会议成为企业、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需要远程协作的组织机构中重要的工具之一、为了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稳定、易用的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设计一个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二、系统设计目标1.实现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确保会议的流畅和清晰;2.提供稳定的系统架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操作;4.权限管理与安全保护,保障会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5.提供多种会议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系统架构设计1.客户端架构: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将用户界面、音视频传输、会议控制、权限管理等功能分层实现,便于扩展和维护。
2.服务器架构:采用集中式服务器架构,将服务器分为会议控制服务器、音视频传输服务器、权限管理服务器等,实现功能分工和负载均衡。
四、系统功能设计1.用户管理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登录、密码找回等功能,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2.会议管理功能:包括创建会议、加入会议、结束会议等功能,便于用户进行会议的发起和控制。
3.音视频传输功能:采用高性能的音视频编解码算法和传输协议,保证音视频的质量和实时性。
4.会议控制功能:包括会议日程安排、会议议程设置、会议记录等功能,提高会议的效率和管理。
5.权限管理功能:包括会议室权限设置、用户角色管理、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保证会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6.会议记录和回放功能:支持会议记录的保存和回放,便于用户进行查看和复盘。
五、系统技术选型1. 客户端技术选型:采用跨平台的开发技术,如Electron、React Native等,实现多平台的兼容性。
2. 服务器技术选型:采用稳定、高性能的服务器架构,如Nginx、Node.js等,满足系统的需求。
3. 音视频技术选型:采用成熟的音视频传输技术,如H.264、HTTP Live Streaming等,保证音视频的质量和实时性。
4. 数据库技术选型:采用高性能、可扩展的数据库技术,如MySQL、MongoDB等,满足系统的存储需求。
网络会议解决方案

第1篇
网络会议解决方案
一、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会议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沟通方式,逐渐成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机构的常态化工作模式。为满足各类用户在网络会议中的需求,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本方案将结合现有技术手段,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网络会议解决方案。
二、目标
1.提高会议效率,缩短会议时间。
5.持续优化: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
五、支持与维护
1.技术支持: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快速响应并解决会议中遇到的问题。
2.系统升级:定期进行系统升级,引入新的技术和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3.安全监控:实时监控系统安全状态,预防潜在的安全威胁。
六、总结
本网络会议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会议的稳定性、安全性、互动性和经济性,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周密的实施步骤,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网络会议环境。通过本方案的实施,用户将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网络会议体验,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3)会议签到:参会人员在会议开始前进行签到,确保会议的参与度。
(4)会议议程:会议主持人可设置会议议程,明确会议议题和讨论顺序。
(5)会议纪要:会议结束后,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包括会议内容、结论等。
3.会议功能
(1)音视频互动:支持音视频实时互动,实现远程面对面沟通。
(2)屏幕共享:允许参会人员共享屏幕,展示文档、图片等。
-数据保护:实施端到端的数据加密,保护会议内容不被泄露。
四、实施步骤
1.系统部署: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会议平台的部署。
2.用户培训:对用户进行会议系统的使用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操作。
3.系统测试: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远程音视频交流、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综合通信平台。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打造一套高效、稳定、易用的视频会议系统,以满足日常办公、远程培训、商务洽谈等需求。
二、系统设计原则1. 先进性:采用业界领先的视频会议技术,确保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
2. 稳定性:选用高品质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确保会议过程稳定可靠。
3. 易用性: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高会议效率。
4. 扩展性:预留充足接口,方便后期升级和扩展。
5. 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三、系统架构1. 中心服务器:负责会议的调度、管理和控制,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
2. 会议终端:包括硬件终端和软件终端,用于接入会议,实现音视频通讯和数据共享。
3. 网络传输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确保音视频数据的高效传输。
4. 辅助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音响等,提升会议体验。
四、系统功能1. 实时音视频通讯:支持高清视频和清晰音频,实现面对面沟通体验。
2. 数据共享:支持文档、图片、屏幕等多媒体内容共享,方便与会者交流。
3. 会议控制:支持主持人对会议进行管理,如邀请、挂断、静音等操作。
4. 会议录制:可对会议进行录制,便于会后回顾和资料保存。
5. 多方通话:支持多个会场同时参与会议,实现多方互动。
6. 跨平台兼容:支持Windows、Mac、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满足不同设备接入需求。
7. 移动接入:支持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参与会议。
五、系统特色1. 智能降噪:系统采用先进的降噪技术,有效过滤环境噪音,确保会议沟通清晰无干扰。
2. 互动性强:支持实时互动,与会者可随时提问、发言,提高会议参与度。
3. 网络适应性强:系统具备自适应网络带宽功能,即使在网络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会议体验。
4. 多语言支持:系统支持多种语言界面,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的需求。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1. 介绍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远程参会者,实现远程沟通和协作的先进技术。
本文将就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 技术设备选型在建设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之前,需要进行技术设备的选型。
首先,需要选择高清视频摄像头,以确保会议参与者的画面质量。
其次,需要选择高质量的音频设备,包括话筒和扬声器,以保证声音清晰可听。
此外,还需选择一台性能稳定的服务器用于视频流的传输和处理。
3. 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为了保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搭建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
首先,需要选择高速、稳定的网络供应商,确保网络带宽充足。
其次,需要建设专用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以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
此外,还需要配置防火墙和网络安全设备,确保会议信息的安全性。
4. 软件平台选择为了实现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需要选择一款高效、稳定的软件平台。
该软件平台应具备多方视频通话、屏幕共享、文档传输等功能,并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和设备的兼容性。
同时,软件平台还应提供易于使用的界面,以便会议参与者快速上手。
5. 会议室布局设计为了提供良好的会议体验,需要进行会议室布局设计。
会议室应该具备良好的光线和声音条件,尽量避免干扰。
摄像头和麦克风的位置应该合理布置,以确保参会者的画面和声音清晰可见。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屏幕,方便参会者观看演示和文档共享。
6. 培训和售后服务为了保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有效运营,需要进行培训和提供售后服务。
培训可以包括系统的操作指南、故障排除等内容,以让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另外,售后服务可以包括定期的系统维护和升级,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7. 成本评估在制定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时,需要对成本进行评估。
成本评估应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网络基础设施、会议室布局等各个方面的费用。
同时,还需考虑运营和维护成本,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8. 总结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方案需要选型适合的技术设备,搭建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选择高效的软件平台,并进行合理的会议室布局设计。
数字会议系统方案

数字会议系统方案1. 简介数字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会议解决方案,通过集成音频、视频和数据传输功能,提供高效、安全和便捷的会议交流环境。
本文将介绍数字会议系统的基本原理、架构、主要组件以及实施方案。
2. 基本原理数字会议系统基于IP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了语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交流。
通过将会议参与者连接到一个共享的网络,实现与会人员间的音视频通话、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功能。
数字会议系统还提供了一些辅助功能,如会议记录、实时翻译、远程投票等。
3. 系统架构数字会议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 - 会议控制中心:负责会议的调度和管理,包括会议的创建、参与者的管理、资源的分配等。
- 终端设备:包括会议的参与者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 网络传输:基于IP网络技术,为音视频和数据传输提供可靠和快速的通道。
- 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管理会议的相关数据,如会议记录、参与者的信息等。
4. 主要组件4.1 会议控制中心会议控制中心是数字会议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会议的调度和管理。
它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 会议创建和设置:根据用户的需求创建会议,并设置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
- 参与者管理:管理会议的参与者,包括邀请参与者、控制参与者的权限等。
- 会议调度:根据会议的需要,调度会议的资源,如音视频通道、屏幕共享通道等。
- 会议记录和统计:记录会议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
4.2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会议参与者使用的工具,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通过终端设备,参与者可以加入会议、与其他参与者进行音视频通话、共享屏幕等。
终端设备通常需要安装特定的会议客户端软件,以便与会议控制中心进行通信。
4.3 网络传输数字会议系统依赖于IP网络技术进行音视频和数据传输。
通过合理的网络设计和优化,可以保证会议的音视频质量和传输速度。
网络传输还需考虑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加密技术和冗余设计,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中断。
网络会议系统方案

七、系统运维与管理
1.系统监控: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响应和处理故障。
2.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用户支持:建立用户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4.法律合规性审查:定期进行法律合规性审查,确保系统符合法律法规。
八、结论
本网络会议系统方案从用户需求出发,结合法律法规要求,设计了一套全面、安全、合规的网络会议系统。通过严谨的架构设计、详细的实施计划、全面的运维管理,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远程沟通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持续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确保系统始终处于合法合规状态。
第2篇
网络会议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网络会议系统是信息化时代下,企业、机构高效沟通的必要工具。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合规的网络会议系统,以支持远程音视频通信、资料共享等功能,确保信息交流的安全、实时与便捷。
二、需求分析
1.远程通信需求:用户需能在不同地点进行实时音视频通信。
2.会议管理需求:用户需能便捷地预约、组织、管理会议。
2.会议模块设计:
-会议预约:用户可创建会议,设置会议时间、主题、参会人员等。
-会议邀请:会议创ຫໍສະໝຸດ 者可向其他用户发送会议邀请。-会议管理:会议创建者可对会议进行管理,如修改会议信息、邀请参会人员、结束会议等。
3.通讯模块设计:
-音视频通讯:采用实时音视频传输技术,保证通信质量。
-屏幕共享:支持会议主持人或参会人员共享屏幕,展示相关内容。
3.通讯模块:实现音视频通讯、屏幕共享、聊天等功能。
4.资料模块:提供会议资料的存储、共享、下载等功能。
5.安全模块:确保系统安全,保护用户隐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云屋科技目录第一章系统整体架构 (4)1.1总体架构设计 (4)1.2服务端云计算架构 (6)1.3服务器硬件配置 (6)1.4客户端的设备部署 (7)1.4.1主会场终端电脑配置 (8)1.3.2主会场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 (9)1.3.3桌面终端电脑配置 (11)1.3.4桌面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 (12)第二章系统功能特性 (14)2.1视频功能 (14)2.1.1支持全球最先进的视频压缩算法 (14)2.1.2高分辨率视频 (15)2.1.3视频采集卡的支持 (16)2.1.4主会场接入多路视频 (16)2.1.5音频、视频的远程控制 (17)2.1.6多种视频显示模式 (17)2.2音频功能 (18)2.2.1多路混音技术 (18)2.2.2语音引擎 (19)2.2.3低带宽下音频质量保证 (20)2.3数据协同功能 (20)2.3.1电子白板 (20)2.3.2文档演示 (21)2.3.3屏幕共享 (22)2.3.4即时消息 (23)2.3.5会议网盘 (24)2.3.6个人空间 (25)2.3.7答疑 (25)2.3.8会议公告 (26)2.3.9会议点名 (27)2.3.10会议录制和回放 (27)2.3.11界面跟随功能 (28)2.4网络适应特点 (28)2.4.1网络类型 (28)2.4.2防火墙和NAT (29)2.4.3 流媒体的质量保证(QOS) (29)2.5数据加密机制 (30)2.6会议的权限控制 (31)2.6.1会议室的创建 (31)2.6.2主持人、演示者的权限 (32)2.6.3后台web成员权限管理 (33)2.7B/S架构的支持 (34)2.8与其他OA系统的API接口 (35)第一章系统整体架构1.1总体架构设计网络会议系统由服务器端(云端)软件、客户端软件组成。
云屋网络会议系统是纯软件架构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客户端可运行于互联网、专网、VPN、3G、4G等多种类型的IP网络中,支持B/S和C/S架构,还可以通过API与企业OA、网站等系统整合。
云屋会议可实现远程例会、在线评审、方案交流、远程培训、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多种应用,方便用户部署和使用;除支持桌面终端和大型会场终端外,还支持通过SIP协议与电话系统互通,可满足各种便利性沟通需求。
媒体转发服务器组接入服务器接入服务器N演示者主控服务器组混音服务器组服务器类型,任何以下类型的服务器,2台以上即可以做到热备份:【主控服务器】:用于沟通和调度其他服务器及客户端软件。
①通过信令控制客户端,处理协议请求,为客户端提供各种应用功能服务。
②实现语音调度、视频调度、屏幕共享、电子白板、文档演示、用户认证等功能。
③通过维护系统可实时监控各个服务的运行状态。
【WEB 服务器】:提供管理界面,存储用户与会议室信息,与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交互,提供用户登录验证和会议登录验证等服务;此服务软件可以选择运行在主控服务器上。
【混音服务器】:实现会议中电脑PC 耳麦、电话等各种语音的混合和通道管理,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
此服务软件可以选择运行在接入服务器上。
【接入服务器】:接入和分发会议中的PC 客户端的语音、视频、数据等IP 流,协助客户端穿透NAT和防火墙。
【软交换服务器】:与PSTN的中继网关TG互通,使会议语音可以与固定电话和手机互通。
可选。
【媒体转发服务器】:解决各种网络的网络互通问题(典型问题是南北网络),使会议的各种多媒体流更通畅。
●客户端软件:网络会议的多项功能在用户电脑、android终端、IOS终端的呈现。
●B/S、C/S架构的支持:可选择通过PC客户端或WEB浏览器进入网络会议。
●服务器云计算:提供SAAS架构,实现服务器集群的调度和平衡。
1.2服务端云计算架构服务端云计算架构,是指将多台同机房或异地的服务器集群通过宽带网络连接到一起,通过优化的算法调度和分配均衡系统CPU、带宽、存储资源的使用,达到资源共享、负荷分担和平滑扩容的需求,满足最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服务器云计算架构可以保证满足超大型会议的需求,理论上支持任意数量用户,并能够保证会议的稳定性,做到一直可用。
1.3服务器硬件配置为保证服务正常运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器端的硬件、数据库和操作系统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项目推荐配置CPU频率 2.4G以上CPU芯片INTEL至强处理器,双CPU内存32G硬盘容量1000G操作系统Linux Ubuntu 12.10 版本数据库PostgreSQL 9.0版本1.4客户端的设备部署网络会议的整体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电脑配置、网络带宽资源、音视频设备等。
由于网络会议中音视频的信息采集对会议的体验影响很大,我们建议在部署网络会议时,尽量使用专业的音视频采集和显示设备。
1.4.1主会场终端电脑配置项目推荐配置用台式机,方便插入视频采集卡CPU频率 2.0G以上CPU芯片AMD5200以上或奔腾酷睿双核系列,i3/i5/i7内存2G或更高硬盘容量200G以上可用空间网卡百兆自适应网卡。
尽量不用WIFI,因为WIFI频率容易受干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Windows 7Windows 81.3.2主会场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会场型终端音视频设备分为以下几类:视频采集设备:摄像机、视频采集卡。
视频采集卡通过PCI-e或USB接口安装在电脑中,摄像机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采集卡传送到windows系统中。
选择摄像头时,我们推荐您采用CCD(电荷耦合器件)的摄像机,这种摄像机图像清晰度和亮度都高于传统CMOS摄像机。
视频采集卡主要负责视频的数模转换工作,选择一款较高档的视频采集卡,可提高视频的清晰度和显示效果。
视频输出设备包括:投影仪、投影幕布、液晶电视机等。
在会场中一般我们推荐高分辨率、高流明亮度的投影仪。
音频输入设备包括:有线麦克风、合成器、无线麦克风、界面麦(会议桌用的全向麦克风,较远处的人的语音也可以吸收过来)等。
麦克风的选择较多,可根据具体会场的条件选择,选择麦克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频率响应在150HZ-10KHZ;灵敏度不要过高,高敏感度麦克风容易产生噪音和啸叫;尽量使用定向麦克风,对于只能使用全向麦克风的用户,由于麦克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建议选择polycom、clearone或音络公司的产品。
音频输出设备包括:音箱、功放、调音台等可选。
音频采集设备海天HT-7000DC会议主席机会议话筒主席机海天HT-7000Dd会议代表机会议话筒代表机、数量可选海天HT-840一拖四无线麦克风无线定向会议话筒,送一个领夹式海天HT-767有线麦克风有线定向会议话筒海天合成器十二路有源麦克风集线器除了要注意相关PC电脑及外设硬件配置外,会议室环境设计也非常重要,好的会议室环境能大大提高网络会议的现场效果,要求在会议室环境设计中设计合理的灯光和背景,不要背光,也就是摄像头不要对着光源,合适的吸音墙纸也会避免嘈杂的声音。
1.3.3桌面终端电脑配置项目推荐配置CPU频率 2.0G以上终端电脑通过web或客户端创建会议,会议链接可以直接发给其他参会者,参会者打开网页后第一次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安装完毕自动进入会议。
终端电脑的配置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质量。
建议使用5年内购买的PC电脑或笔记本,双核以上CPU更好;如果是手机或PAD安装会议软件,建议anrdroid4.1和IOS 5.0以上的版本。
1.3.4桌面终端音视频硬件配置建议桌面终端音视频设备相对于会场终端配置简单了很多,只需要麦克风、耳机/音箱、30万像素以上的笔记本摄像头或USB网络摄像头即可,为了达到更出色的效果,推荐选用CCD摄像头。
桌面个人电脑的外设要求:1、推荐使用耳麦,不建议笔记本喇叭或音箱外放。
2、不建议使用摄像头的麦克风,吸音强,噪音会较大,可以在windows系统的“录音设备”中禁用摄像头麦克风。
3、摄像头拍摄时注意光线效果,不要背光。
桌面终端设备(普通)名称品牌、型号耳麦电音、硕美科、漫步者音箱漫步者音箱、创新音箱、现代音箱摄像头天敏、极速、奥尼摄像头麦克风电音、声丽、硕美科定向话筒第二章系统功能特性2.1视频功能2.1.1支持全球最先进的视频压缩算法如何利用新技术,在带宽、压缩率、视频质量中取得平衡,是优秀的网络会议系统所必须具备的特性。
云屋研发团队基于H.265算法原理,优化出适合中国网络环境的特殊视频编码格式。
H.265旨在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网络视频,仅需原先的H264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智能手机、平板机等移动设备将能够直接在线播放1080p的全高清视频。
H.265标准也同时支持4K(4096×2160)和8K(8192×4320)超高清视频。
可以说,H.265标准让网络视频跟上了显示屏“高分辨率化”的脚步。
H.265/HEVC的编码架构包含:帧内预测(intra prediction)、帧间预测(inter prediction)、转换 (transform)、量化(quantization)、去区块滤波器(deblocking filter)、熵编码(entropy coding)等模块,比起H.264/AVC,H.265/HEVC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来降低码率,以编码单位来说,H.264中每个宏块(marcoblock/MB)大小都是固定的16x16像素,而H.265的编码单位可以选择从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x64。
2.1.2高分辨率视频云屋网络会议系统支持视频设备分辨率自适应(即系统直接获取视频设备支持的分辨率),支持目前以下视频分辨率,比如QCIF(176*144)、QVGA(320*240)、CIF(352*288)、VGA(640*480)、D1(704*576)、D4-720P(1280*720)、HD高清1080I(1920*1080)。
一路高清视频平均占用1.5Mbps以上的带宽。
高清会议的瓶颈会在高清摄像头用户端的上行带宽方面。
要知道中国的XDSL或光纤PON的用户网络,缺省的上行只有512K~1M 左右,需要更多带宽的话要向电信运营商申请专线或扩容。
服务器端的带宽需求取决于以下因素:视频质量选择、参会人数、服务器并发会议室的数量。
前两个因素决定了单个会议的带宽需求,而服务器端带宽为该服务器所支持的多个并发举行的会议带宽之和。
会议实际带宽需求为:每路视频带宽×视频数×参加会议人数。
A会议:小视频(16分屏)、10人参加会议,每路视频60 Kbps则计算如下:A会议服务器带宽需求:64K × 10 × 10 = 6.4 MbpsA会议某个用户带宽需求:64K × 10 = 640Kbps------------------------------------------------------------B会议:5分屏,大视频360Kbps,小视频60 Kbps,10人参加会议,则带宽计算如下:B会议服务器带宽需求:(360+4×60)K × 10 = 6.0 MbpsB会议某个用户带宽需求:(360+4×60)K = 600Kbps高分辨率的视频在网络上传输,要占用更多的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