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情况说明-20201104
榆林市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书

榆林市某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 总则 (3)1.1项目由来 (3)1.2编制依据 (3)1.3评价标准 (4)1.4评价目的与评价重点 (6)1.5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 (7)1.6评价工作等级 (7)1.7评价因子 (8)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特征 (9)2.1自然环境特征 (9)2.2社会环境特征 (10)3. 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11)3.1项目工程内容 (11)3.2污水处理工艺 (11)3.3排放口位置 (11)3.4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11)4 环境影响分析 (13)4.1水环境影响分析 (13)4.2环境空气预测评价 (13)4.3声环境影响分析 (14)4.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4)4.5卫生防护距离 (14)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5)5.1生态影响分析 (15)5.2施工扬尘的环境影响分析 (15)5.3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分析 (16)5.4施工排水、及建筑垃圾的环境影响分析 (18)6.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19)6.1项目建设必要性 (19)6.2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9)6.3项目可达标性分析 (20)7.环境风险简析 (21)7.1污水处理厂事故风险识别 (21)7.2事故风险防范对策 (21)7.3污水管网的风险事故及防治 (22)8.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23)8.1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 (23)8.2营运期环保措施 (23)8.3事故排放污染防治对策 (25)8.4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25)8.5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27)8.9公众参与 (27)9.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 (29)10.环评总结论 (31)1. 总则1.1 项目由来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延安。
1999年榆林撤地建市,辖12个县区,108个镇,154个乡。
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29、82万人。
中煤二期、恒力等21个工业投资项目因能耗、土地、林地等要素制约无法开工,榆阳、横山两区加快。。。

中煤⼆期、恒⼒等21个⼯业投资项⽬因能耗、⼟地、林地等要素制约⽆法开⼯,榆阳、横⼭两区加快。
榆林全⼒推进重点项⽬开⼯建设,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跌回升、10⽉持续回升。
⼀、固定资产投资运⾏亮点(⼀)投资⼤幅波动,企稳回升受2020年投资总量前低后⾼、“双碳”⽬标下能耗“双控”⼯作升级、项⽬储备不⾜、要素保障困难等因素影响,2021年1-8⽉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开低⾛、快速下⾏态势,9⽉起企稳回升、10⽉降幅进⼀步收窄。
1-2⽉,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同⽐增长73.0%,3⽉起增速逐⽉⼤幅下降,6⽉转⼊负增长,7⽉、8⽉继续下⾏,1-8⽉降⾄低⾕,同⽐下降26.4%,9⽉、10⽉逐⽉回升。
1-10⽉,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同⽐下降22.0%,降幅较1-9⽉收窄2.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降幅全⾯收窄⾯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严峻局⾯,榆林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科学决策、分类施策,加⼤⼒度解决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10⽉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全⾯加快,降幅进⼀步收窄。
第⼀产业投资同⽐下降48.9%,降幅较1-9⽉收窄1.1个百分点;第⼆产业投资下降14.7%,收窄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3%,收窄4.4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撑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暖⾯对中⼼城区房地产市场供需⽭盾,榆阳、横⼭两区加快⼟地整合和住宅⽤地供应,⽀撑榆林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向好。
1-1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增长16.8%,较1-9⽉提⾼7.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存在主要问题(⼀)新开⼯项⽬⼤幅减少新开⼯项⽬是拉动区域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前全市新开⼯项⽬数量和完成投资额均呈⼤幅下降趋势。
1-10⽉,榆林市新开⼯项⽬1131个,较去年同期减少657个,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减少323.43亿元,下拉固定资产投资20.6个百分点。
(⼆)部分⼤项⽬进度缓慢⼤项⽬拉动是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特征,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年度完成额占到全市总投资的80%以上,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盘。
煤炭物流货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1.1项目的由来随着"集X"铁路的建设,XX省XX市万全县境内原有京包线209K+210-210K+680段改线接入孔家庄站,使原有铁路北侧土地约396亩,长约3公里米的线路资产闲置;万全县境内有矿藏资源40多种,发展空间大。
近年来万全县孔家庄镇已是蒙、晋、冀三省在XX地区的一个煤炭收集地,该县拥有成熟规X的煤炭交易市场,煤炭经销企业发展到160家,全年煤炭交易量达1000万吨,交易额达65亿多元。
其中仅XX恒华煤炭加工XX,就拥有采矿面积35万平方公里,年产量600万吨的露天煤矿。
万全县境内现有煤炭物流货场已满足不了当地煤炭市场发送需求;因XX省"三年大变样"城市改造政策,XX市已开始限制市内发运煤炭,XX站年发送量200多万吨的南市场需要外迁,项目选址距XX南站距离不远,在万全县城西建设煤炭物流货场不会造成资源流失;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万全县城西煤炭物流货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促进路、企、地方经济共同协调发展,实现"路企共赢",可以促进仓储、装卸、煤炭贸易的发展,多为企业的创收、创岗、创效提供有利条件;可以盘活铁路闲置资产,使其创造更大的效益。
对于规X地方煤炭物流市场和经营秩序,净化煤炭经营环境,加快地方由"产煤业"向"煤产业"的转型步伐,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对于充分利用当地交通便利条件,带动当地煤炭物流与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编制依据1.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XX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执行〕;〔2〕《中华人民XX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xx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XX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XX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xx9月1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XX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xx9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XX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xx4月1日起执行〕;〔7〕《中华人民XX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xx1月1日〕;〔8〕《中华人民XX国矿产资源法》〔1997年1月1日〕;〔9〕《中华人民XX国煤炭法》〔1996年12月1日〕;〔10〕《中华人民XX国水土保持法与实施条例》〔1991年6月29日施行〕;〔11〕《中华人民XX国土地管理法》〔999年1月1日施行〕;〔12〕《中华人民XX国水法》<>;〔13〕中华人民XX国主席令第74号《中华人民XX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14〕中华人民XX国国务院令第120号令《中华人民XX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15〕中华人民XX国国务院第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16〕《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17〕《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公告20xx第80号;〔1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炭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605号;〔1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06]2352号;〔20〕《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039号;〔21〕《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2]26号;〔2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23〕《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29号;〔24〕国发[2005]39号文《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25〕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8.15;〔26〕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3.18;〔27〕环发[2005]152号《关于防X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8〕中华人民XX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本>》,2005.12.2;〔29〕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XX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3.25;〔30〕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XX省水污染防治条例》,1997.10.25;〔31〕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XX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11.3;〔32〕XX省人大第80号公告《XX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6.12.17;〔33〕《XX省地方煤炭管理条例》〔修正〕〔1997年10月25日〕;〔34〕《XX省环境敏感区支持、限制与禁止建设项目名录》〔20xx修订版〕,2005.9;〔35〕冀政[2008]10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若干意见》,2008.1.18;〔36〕XX省人民政府〔冀政[2009]89号〕《关于XX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试行〕》,2009.4.24;〔37〕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办字[2009]36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划分的通知》,2009.3.9;〔38〕XX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2号《XX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2008.2.24;〔39〕XX省环境保护局冀环办发[2007]65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2007.5.30;〔40〕XX省环保局冀环办[2007]70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要点》的通知,2007.5.29;〔41〕XX省环境保护厅冀环评[2009]114号关于印发《XX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的通知,2009.3.18;〔42〕XX省环保局冀环办[2007]163号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2007.10.17;〔43〕XX省环保局冀环办[2008]23号文《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的通知》,2008.3.11;〔44〕XX省环保局冀环评函[2008]21号《关于〈XX省环境敏感区支持、限制与禁止建设项目名录〉限制建设项目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解释》,2008.1.15;〔45〕XX省环境保护局冀环控[2009]4号关于印发《XX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通知,2009.1.4;〔46〕《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年〕》;〔47〕《XX市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1.2.2技术规X〔1〕《中华人民XX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T2.2-2008;〔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HJ446-2008〕;〔8〕《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xx11号;1.2.3拟建项目支持性文件〔1〕万全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利用京包铁路废弃段铁路战略装车点项目的县长办公会议纪要〔万政字[2010]7号〕;〔2〕土地流转与地上附属物补偿协议;〔3〕搬迁协议补偿;〔4〕租赁协议书;〔5〕万全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示的证明;〔6〕万全县发展改革局出示的证明。
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晋城潘庄区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2008 年八月、八、-前言煤层气即煤层瓦斯气,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产生并蕴藏在煤层和相邻地层中的烃类气体,其主要成份为甲烷(CH4),属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订的《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布局,“十一五”期间,山西沁水盆地将是中国煤层气产业重点建设发展地区,而位于沁水盆地南部晋城潘庄区煤层气的尽早开发不仅会带动该地区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改善、能源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将产生具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潘庄区面积为185.54km2,包括潘庄采气区和端郑采气区,其中潘庄采气区面积为150.77km2,端郑采气区面积为34.77km2,行政上隶属于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
区内煤层气探明储量为264.31 00质,预计探明储量139.27 X 10京,可利用储量为276.88 X 108卅。
潘庄区煤层气资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 )和萨摩亚美中能源有限公司(以下建成“美中能源” )合作开发,分两期进行。
一期开发为已建工程,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建设1 50口垂直井,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7月1 3日以“晋发改高新发[2005]594 号”文对工程进行批复,其中110 垂直井尚未进行井场地面设施建设,40 口井已经完成地面井场和集输系统建设(通过3 座井场自带的集气阀组和1 座集气增压站、1 座CNG 站完成集输),开采3#煤层气资源。
本方案为二期开发,计划新建514口采气井,其中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和端郑采气区新建采气井266口(其中,258口直井,8口多分支水平井),与一期完成钻井和压裂的110口垂直井形成一套完整的集输系统,通过井场自带的17 座集气阀组和新建的一座集气增压站完成集输,并配套建设1 座生产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和集气管网、道路工程等相关附属设施,开采3#煤层气资源。
推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煤焦油深加工环境保护措

第4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4.1 变更项目设计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变更工程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具体见表4.1-1。
表4.1-1 各类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变更工程设计采用的减振、隔声等噪声治理措施在技术、经济上均是十分成熟的,目前实际应用已十分广泛,本章不再进行重点分析;本次评价重点针对废水和废气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4.2 废水处理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4.2.1 工艺选择合理性根据国内外同类化工企业多年运行的实践经验,单纯的生化处理措施不适用该类有机废水处理的要求,主要的处理方式包括: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好氧BAF+活性;生化+催化氧化(AMT技术);物化预处理(根据水质设定预处理流程,如气浮、混凝、催化氧化等)+水解酸化+好氧+生物炭塔。
(1) 厌氧UASB+接触氧化+好氧BAF+芬顿氧化该技术以生化反应为主。
生化处理包括UASB(上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和BAF(曝气生物滤池)。
UASB技术由荷兰引进,该技术经国内专家十几年的研究开发和大量的工程应用,工艺更加完善,培养出的污泥活性高,提高了COD去处率,高出一般厌氧消化池2-3倍。
BAF反应池即曝气生物滤池,它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均已被成功应用。
BAF设为两级,分别为脱碳和硝化阶段,在脱碳曝气生物滤池进行脱碳处理,脱碳生物滤池出水自流至硝化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硝化反应,在罗茨风机鼓风曝气状态下,脱碳曝气生物滤池内微生物通过好氧作用将水中污染物质分解消化,将有机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使水质得到净化;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内微生物通过好氧作用将水中污染物质分解消化,将氨氮降解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以降低水中的氨氮。
(2) 生化+催化氧化(AMT技术)AMT水处理技术属于物理化学方法。
该方法是向水中通入负氧离子,同时利用磁场和超声波等能量改变水分子及污染物分子结构,生产性质活泼的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与氧化剂反应使污染物被氧化分解(在分解池内完成)。
(3) 物化预处理(根据水质设定)+水解酸化+好氧+生物炭塔。
生态环境部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3.18•【文号】环审〔2020〕39号•【施行日期】2020.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0〕39号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请示》(赛能司请〔2019〕103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井田面积48.85平方公里,可采煤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的14个煤层,可采储量4.94亿吨,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服务年限117.5年,配套建设同等规模选煤厂。
工程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中厚煤层至厚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工艺,薄煤层采用滚筒采煤机综采工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全井田划分2个水平15个采区,首采区为11采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服务年限21年。
选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重介旋流分选的工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选煤厂、矸石井下充填系统等主体及其辅助工程,原煤仓、产品仓、矸石仓、全封闭矸石转存库、输煤栈桥、场外道路等储运工程,以及燃煤供热锅炉、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库等公用及环保工程。
该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新疆和什托洛盖矿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建矿井,总体符合规划环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新疆“十三五”煤炭规划建设生产有关工作方案的复函》(发改能源〔2017〕1484号)和《关于调整新疆“十三五”煤矿建设规模有关事宜的复函》(发改办能源〔2018〕1633号)同意该工程产能置换方案及300万吨/年的建设规模。
陕西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陕西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陕西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新建工程工程位于陕西神木市店塔镇东北约9km的杨伙盘矿区,工程以“煤电一体化”模式、新建2×660MW空冷燃煤发电机组。
厂址南临府店一级公路(S301),周边现有南梁矿区、榆家梁矿区、青龙寺矿区、石窑店矿区、火烧沟矿区。
本期工程建设2×660MW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同步建设高效烟气脱硝、除尘及脱硫装置,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的鼓励类项目。
本工程位于陕北地区,陕北地区具备建设大规模煤电基地的有利条件,其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相对于中东部地区地域辽阔,电源建设成本及发电成本均相对较低。
根据陕西西电东送煤电基地规划,在神府矿区规划建设陕北~武汉±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本工程位于陕北煤电基地内,作为直流外送的备选电源点之一,所发电力通过直流通道送往湖北、华中地区消纳,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概况本工程建设2×66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项目基本组成见表1-1。
表1-1 项目基本组成—2—表1-2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表表1-3A 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3——4—二、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环境现状监测由榆林市常青环保检测有限公司完成。
本工程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现状监测,监测点不应少于6个。
本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在采暖季进行,共布设了7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为SO2、NO2、PM2.5、PM10、CO、O3(其中在厂址处监测点加测NH3的浓度),监测因子中SO2、NO2、CO监测1小时平均浓度和24小时平均浓度,PM2.5、PM10和TSP监测24小时平均浓度。
西站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及煤炭集运站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陕西锐拓物流有限公司新建神木西站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及煤炭集运站项目建设单位陕西锐拓物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文留联系人张文留通讯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阳崖果园路东18排11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719319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锦界镇活力害兔村立项审批部门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陕发改基础[2020]170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铁路货物运输G5320占地面积(平方米)321530绿化面积(平方米)20000总投资(万元)22407.2+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9.21%评价经费(万)预期投产日期2022.03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述1、项目由来神木西站综合物流园区以物流服务为先发带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量,以金融服务为助推力量,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实现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
以公铁联运、大宗商品交易为重点,率先发展物流服务业;以塑料、金属等加工以及机械制造为重点,大力延伸发展加工制造业;以新材料、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为重点,着力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及航空速递为重点,积极培育空港产业。
努力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力争成为资源型地区经济科学发展、战略转型的典范和新一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为此,陕西锐拓物流有限公司拟投资27407.2万元新建神木西站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及煤炭集运站项目。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支持综合物流园区的发展,完善交通设施建设,节约企业运输成本,加强陕西煤炭运输,尤其是神木兰炭运输,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保障我国能源供应需求,促进地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要大力提升主要物流干道铁路运输能力以及加快建设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中煤陕西公司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煤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中煤集团在陕西的重要投资窗口,也是中煤集团“两商”战略定位和“六位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企业。
公司于2010年4月在榆林市注册成立,现注册资金88.69亿元。
主要负责中煤集团在陕西的煤炭、煤化工、电力、铁路等项目的投资筹建、生产经营等工作。
目前180万吨/年煤制甲醇、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以及禾草沟煤矿项目已建成投产。
中煤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前身是1982年7月成立的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
主要从事煤炭生产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建设、煤机制造、煤层气开发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等。
2006年12月,中煤集团独家发起成立的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中煤集团是中国第二大煤炭生产企业,现有煤矿44座,总产能2.77亿吨,矿区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等省;拥有洗煤厂33座,洗选能力2.76亿吨。
煤化工产业形成规模,煤制烯烃、甲醇、尿素项目投产见效,煤炭转化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煤焦化工和煤基醇醚、烯烃化工的设计规模和技术水平居行业领先。
截至2015年底,中煤集团共有全资公司、控股和均股子公司52户,境外机构4户,资产总额2953亿元,从业人员10万人。
中煤集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强企、安全发展“四大”战略,优化矿区布局,形成以山西、蒙陕、江苏、黑龙江、新疆五大基地为主的区域布局;依托煤炭资源,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模式,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循环经济,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形成以煤炭、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建设、煤机制造五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形成五大基地并进、五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拟建设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00万吨/年煤制甲醇、70万吨/年烯烃,其中35万吨/年聚乙烯、55万吨/年聚丙烯(外购16.6万吨/年丙烯)。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委托北京中环国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期间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的要求,在首次公示阶段,采取网络公示、现场张贴、报刊公示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征求意见稿公示阶段,采取网络公示、报刊公示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全本公示阶段采用了网络公示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调查。
2014年1月17日至2月7日,开展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公示载体为陕西省环保厅网站、榆林日报、现场张贴。
2019年8月12日至8月16日开展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公示载体为榆林日报、榆林日报网站。
2020年4月24日,2020年11月2日开展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参说明全本公示工作,公示载体为中煤陕西公司网站。
本项目环境公众参与期间未取得公众意见,公众参与组织形式、公示载体、公示时间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获得了周边群众、单位和有关团体的支持。
2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2.1公开内容及日期2014年1月17日至2月7日,建设单位开展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工作。
公示内容包括: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机构的名称及联系方式、环评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和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以下简称《办法》)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以下统称网络平台),公开下列信息:(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当说明现有工程及其环境保护情况;(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称;(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建设单位于2014年1月16日委托北京中环国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4年1月17日在《榆林日报》、陕西环境保护厅网站(/)、现场张贴(黄沙七墩村、龙泉墩村、平邑堡村、酸梨海则村、方河村、双河村等)。
开展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因此公示日期符合《办法》的时间要求。
本项目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的公示内容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开展,其公示内容包含了部令第4号第九条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其公示内容总体符合《办法》(部令第4号)的内容规定。
2014年1月6日至2月7日,建设单位开展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工作。
公示内容包括: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机构的名称及联系方式、环评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和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2.2公开方式2.2.1网络本次公示在陕西省环保厅网站进行可第一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和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公示时间为2014年1月17日至2月7日。
《办法》规定“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以下统称网络平台)”公开信息。
陕西省环保厅网站是陕西省环保厅唯一官方网站,该网站信息和资讯均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且属于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故选择宁夏环境保护网为本项目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载体。
因此,本项目公示载体选取符合规定。
图 2.2-1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网站第一次公示情况2.2.2其他第一次公示同时开展《榆林日报》公示和张贴公示。
图 2.2-2榆林日报第一次公示情况图 2.2-3张贴公示第一次公示照片2.3公众意见情况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3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于2019年7月完成,因此建设单位于2019年8月12日至8月16日,开展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3.1公示内容及时限2019年8月12日至8月16日建设单位在《榆林日报》、榆林日报网站(/html/2019-08/13/content_105373.htm)、开展《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公示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公众意见表网络链接、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办法》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征求与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三)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四)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综上所述,本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的公示内容和时限符合《办法》第十条要求。
3.2公示方式3.2.1网络2019年8月13日至8月20日,建设单位在榆林日报网站开展征求意见稿公示。
网络公示截图见图 3.2-1。
征求意见稿公示了5个工作日、公示载体选择了榆林日报,同时本工程位于榆横工业区,根据《办法》“第九条:……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榆林日报网站为榆林市主要公共媒体网站,故符合《办法》相关要求。
图 3.2-1 榆林日报网站公示情况3.2.2报纸建设单位分别于2019年8月13日、2019年8月15日在《榆林日报》进行征求意见稿两次公示,报纸公示情况见图 3.2-2。
《榆林日报》是榆林市党委机关报,是榆林市最具权威性的报纸。
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发布速度快,全市读者当天可见报纸。
符合《办法》“第十一条: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应当公开的信息,建设单位应当通过下列三种方式同步公开:……. (二)通过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于接触的报纸公开,且在征求意见的10个工作日内公开信息不得少于2次。
……. ”要求。
图 3.2-2 榆林日报第二次公示情况3.3查阅情况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在榆林市高新区中煤陕西公司安环部设置了查阅场所,并派专人负责纸质版报告查阅事项,群众未提出意见。
3.4公众提出意见情况自建设单位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以来,在征求公众意见期间,未收到任何关于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反馈意见。
收到公众的邮件主题是建设单位是否招人、收到的电话询问主要是设计院和供货商咨询项目进展,希望项目能尽快投入建设;现场张贴公示时,项目周围居民表示已知悉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已长达6年,期待项目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下能够早日落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
4其他公众参与情况本次公众意见调查期间,同时征求了无定河保护区管委会等单位意见,相关单位均支持项目建设。
5公众意见处理情况本项目自2014年以来通过媒体公示、张贴报告的形式共进行了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二次公众意见收集和调查工作。
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表明,本项目获得了周边群众、单位和有关团体的支持。
调查期间均未收到反馈环保意见。
6报批前公开情况6.1公开内容及日期《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于2020年4月24日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开展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公示。
公众参与说明公示内容包括公众参与的过程、范围和内容;公众意见收集整理和归纳分析情况;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或者未采纳情况、理由及向公众反馈的情况等。
《办法》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组织编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公众参与说明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公众参与的过程、范围和内容;(二)公众意见收集整理和归纳分析情况;(三)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或者未采纳情况、理由及向公众反馈的情况等。
公众参与说明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境部制定。
第二十条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拟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
综上所述,本项目征求意见稿公示的公示内容符合《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要求。
6.2公开方式6.2.1网络中煤陕西公司于2020年4月24日和2020年11月2日在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网站(https:///art/2020/4/24/art_1499_208839.html)、(https:///art/2020/11/2/art_1499_220965.html)对《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进行了全本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