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趋势

合集下载

财政变化趋势的原因

财政变化趋势的原因

财政变化趋势的原因
财政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
1. 经济发展:经济状况的变化会影响财政收入和支出。

当经济增长时,财政收入通常会增加,因为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的增加都会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

相应地,当经济衰退时,财政收入可能会下降,因为收入减少了。

2. 政策变化: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变化也会影响财政变化趋势。

例如,减税政策可能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而增加福利支出可能导致财政支出增加。

3. 人口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财政变化趋势。

例如,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医疗和养老保险支出增加,而人口减少可能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4. 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战争等突发事件也会对财政变化造成影响。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财政支出的剧增,例如用于修复灾区或军事行动。

5. 收入分配:财政变化趋势还可能受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

当富有阶层的收入增加,他们支付的税收也会增加,从而提高财政收入。

相反,如果收入不均衡加剧,可能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财政变化趋势的原因很复杂,可能还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而且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可能不同,因此导致财政变化趋势的具体原因也会有所
不同。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及未来趋势分析(一)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及未来趋势分析(一)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及未来趋势分析(一)引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是指对我国财政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旨在提高财政管理效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回顾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一、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在那个时候,我国的财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财政收入过分依赖于间接税、地方政府财政相对薄弱、支出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开始启动财政体制改革。

1. 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起点。

1994年,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税制,实行中央和地方税收权力的划分,明确税务收入的归属。

这一改革不仅促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还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加强了财政管理能力。

2.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为了加强财政管理,我国建立了现代财政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权限和责任,完善了财政预算制度和财政会计制度,提高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财政信息的透明度。

3. 支出责任制改革支出责任制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和完善支出责任制,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支出责任制明确了政府各级部门的支出权限和责任,规范了财政支出的程序和管理机制,有效地防止了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由于分税制改革的实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财政压力的增大。

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承担更多的财政支出责任,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2. 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因为需要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通过举债来满足资金需求。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

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
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以下趋势:
首先,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主要原因是政府实行了较为保守的财政政策,以稳定经济为主要目标。

其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出现了明显上升,主要是因为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扩大对经济的支持。

第三,2000年以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再次呈现出回落
趋势,主要原因是政府逐渐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

最后,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又有所回升,主要是因为政府逐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以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实行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 1 -。

浅议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浅议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进入“ 十一 五 ” 时期 后 , 我 国财 政 支 出结 构 出现 了令 人 欣喜 的变化 。主要表 现为, 在经济 建设 费 占比不 断下 降 的同时 , 各 级财 政部 门 向教 育 、 医疗 卫 生 、 社会 保 障 、 住房 保 障等 民生领 域 的投人 大 幅增加 ,财政 支 出格局 发生 了 颠 覆性 的变化 。 这 种变化 一直延 伸到 “ 十二 五 ” 时期 。 据财 政部 网站公 布 的数据显 示 , 2 0 1 2 年, 国家财政 支 出总额为
商 业 经 济
S H ANG YE J I NG J I
No . 1 2. 2 01 3 To t a l No . 43 6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0 4 3 ( 2 0 1 3 ) 1 2 的变化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 我国财政收入每
年 以较快速度增 长 , 财政支 出结构也 随之发生 改变 。总的 变化趋 势是 由原来 的建设性财 政逐步 向民生性 财政转变 。 从1 9 9 4 — 2 0 0 5 年 ,随着我 国经 济体 制从 计 划经 济逐 步 向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体制转 轨 ,政府对 经 济 的管 理也 从 过去 直接 、 微 观管 理 向 间接 、 宏 观 管理 转 变 , 与 此 相适 应, 财 政支 出的重点 逐步 由经 济建设 转 向公用 事业 和公 共 服务 。各 主要 支 出项 目占财政 总支 出 的 比例 的变 化过
在要求 , 也是党的政策推动 的必然结果。未来我 国要进 一步深化 改革 , 推进 政府职能转 变 , 强化政 府公共服务 职能 , 合理 处
理 好 各 类 支 出的 比例 关 系 , 以保 证 “ 十二 五 ” 调 整 和 优 化 财政 支 出结 构 目标 的 实现 。

我国财政支出变化分析报告

我国财政支出变化分析报告

2005年到2011年我国财政支出变化分析报告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

财政支出决定着国家财政活动的规模,是政府实现经济社会进步繁荣的物质保障。

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财政支出规模分析回答了公共需要量的满足程度,可以用绝对数指数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指数来表示,并由这个指标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其他指标。

下面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作具体的分析。

一、历年财政支出总额的变动趋势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支出总值呈上升趋势,支出规模逐年扩大,不断提高了公共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财政支出比例系数变化分析)数据和图表显示,自2005年,我国的支出占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财政比例系数由0.1835逐年上涨,直至2011年,到达0.2358。

说明近年来,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比例逐年增加,社会财力逐步集中,财政规模日益扩大,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程度越来越高。

三、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变化分析(财政支出边际系数变化分析)而财政支出边际系数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06年开始,该指标经历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过程。

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保持稳定国民经济分配结构以及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所做出的努力与调整。

同时我们也可从浮动的数字中看出,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就比如说08到09年,该指标增长近2.5个百分点,足以见得2009年略显困窘的经济态势。

四、财政支出增加率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率比重(财政支出弹性系数变化分析)通过对财政支出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变动与经济增长变动是否一致,财政支出弹性,即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反映了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程度。

从数据和图中可以看出,2005-2011年间,财政支出增长率明显大于GDP增长率,从而财政支出弹性大于1,有的年份甚至大于2,财政支出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PPT课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PPT课件

(1)预算本身缺乏科学性。
(2)一些部门预留预算资金问题比较突出。
(3)虚报或挪用资金。如扶贫救灾款中既有虚报现象,又有挪用行为。还 有一些部门将事业费挪用为福利费,甚至私分。
(4)资金投资效益差。有的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有的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 差。
(5)人为肆意侵吞国家资财,造成大量豆腐渣工程。
2020/3/20
1
一。我国财政的职能 二。我国财政支出分类 三。现状分析 四。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2020/3/20
2
财政职能或称政府职能是政府活动 所固有的经济职能,指的是政府应 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2020/3/20
3
一。资源配置职能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三。稳定与发展职能
2020/3/20
2020/3/20
16
2020/3/20
17
2020/3/20
18
2020/3/20
19
2
一般公共服务
3
外交
4
国防
5
公共安全
6
教育
7
科学技术
8
文化体育传媒
9
社会保障和就业
10
医疗卫生
11
节能环保
12
城乡社区事务
13
农林水
14
交通运输
15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
16
商业服务业
17
金融监管
18
国土资源气象
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
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
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社

1978---012年,我国财政支出

1978---012年,我国财政支出

” 时

五、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特点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59878.3
184937.4 216314.4 265810.3 314045.4 340902.8 401202.0 441761.1
28486.89
33930.28 40422.73 49781.35 62592.66 76299.93 89874.16 108930.0
13.44
12.22 12.38 13.66 14.63 14.6 14.93 14.72 14.8 15.3
8.86
10.75 8.5 12.26 8.61 8.47 9.04 10.24 10.7 10.5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36.19 34.22 30.26 28.04 27.85 27.46 27.6 27.6 26.87 26.24 26.29 26.39
V形曲线形成原因: 图1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出占 GDP比重呈现“V”型变化态势,这种变化趋势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 征。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 况 •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 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 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 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 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 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 务方向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年份 1978 1980 1985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64.8 58.22 56.26 13.1 16.2 20.38 国防费 14.96 15.77 9.56 行政管理费 4.71 6.15 8.53 其他支出 3.16 3.66 5.27

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财政数据与趋势分析

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财政数据与趋势分析

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财政数据与趋势分析国库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政管理部门,它负责整理、管理和分配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

因此,每年的国库科工作总结对于解析当前财政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财政数据和趋势两个方面,对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财政数据分析(一)财政收入作为国库科主要负责的任务,财政收入是反映国家经济状况和财政形势的关键指标。

从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情况来看,2019年的财政收入为X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X亿元,增幅为X%。

其中,税收收入贡献最大,占比为X%,同比增长为X%。

(二)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重大项目和民生保障的主要支出来源。

从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数据来看,2019年的财政支出为X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X亿元,增幅为X%。

其中,人民生活保障支出贡献最大,占比为X%,同比增长为X%。

(三)财政结余财政结余是国家能够对未来项目和困难做出更好规划的重要保障。

从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情况来看,2019年的财政结余为X 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X亿元,增幅为X%。

二、趋势分析(一)财政收入趋势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我国财政收入稳中有升。

特别是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明显,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收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财政支出趋势我国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健康教育等方面,这些都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

从近几年的财政支出情况来看,支出逐年增加,特别是人民生活保障支出占比逐年增大,十分重视民生。

(三)财政结余趋势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合理、有序,保持了健康的财政状况,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近年来,我国财政结余逐年增加,是我国财政状况良好的直接体现之一。

综上所述,国库科年度工作总结反映的财政数据和趋势分析,均表明我国财政状况良好,未来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稳中求进的基本方针下,我国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财政政策的稳健和灵活,并不断推出新的措施,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及 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姓名:李晓红 学号: 201121070223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本文讨论的是有关于财政支出的问题,从经济范畴入手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 理解其意义。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 足公共需 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 标。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面。纵观世界各国财政支出增长的情况,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 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经济现 象,但同时,这也成为各个国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 过程中,公共财政职能不是缩小而是要扩大, 尤其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及发展时 期,改革的成本、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 系列相关措施等等,对财政支出都呈现出增长的需求。以下我将对我国 1998年 ――2012年财政支出的相关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且预测财政支出的变化 趋势,提出合理地应对措施。 一、1998―― 2012年财政支出与GDP勺相关数据

r年份 财政支出数噩(尼元} GDP (亿云) 财政表出增七率 GDPig长率 1998 10793. 18 84402. 3 「13167.67 89677- 1 22. 135S G. 2E

算 「15386. 5 99214. 6 20. 463& ID. 64%

2001 13902. 58 109S55. 2 IE. 5S55 10. 52K P 2002 22OE3. 15 120332. 7 16. 6735 2003 24649. 95 135822. 3 1 L-TfiSS 12, 87% 2QD4 28486. 89 159878. 3 15. E756 IT. 71W 2005 33930.28 184937.4 10. 1 15S 15. 67% 1 2006 40422. 73 216314. 2007 49781. 35 205810. 3 23. LESS 22. S8S5 2006 625S2. 66 314345. 4 25. IS. 1595 2005 762S9. 93 340302. S 21. 8・ 55% 2010 89874.16 401512. S 1T・79% IT. 78% 「109247. 79 472881.6 21. 5^55 17. 7795

2D12 125712. 00 5193Z2. 00 L6.OTJ6 9. 32%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自1998―― 2012年,不论是GDP的数额还是财政 支出的数额,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是逐年增长的。 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 下降,到2004年开始上升,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然后是波动下降;GDP 的增长率总体呈现出

的是波动上升的态势,在 2007年达到最高,2009年的增长 率相对于2008年来看,是大幅度的下降,而 2010年的增长率相对于2009年来 看是大幅度的上涨,2012年GDP的增长率相对于2011年又是大幅度的下降。 二、1998―― 2012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 1998—— 2012年财政支出增长率变化图

财以支岀增长率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财政支出是下降的。仔细看来, 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下降,2003年的增长率最低,到2004年开始上升, 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然后是波动下降,但是,增长率始终没有低于 10%, 这足以说明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8—— 201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支岀壇圧弾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持增长率与 GDP增长率之比,该系数若 大于1,则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 GDP增长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 年,该系数是最大值,超过了 3.5,此后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至V 2004年达到最低 值,其值低于1,之后缓慢上升,在2009年达到一个小高峰,2010年相对于2009 年而言,下降幅度大,但是之后又出现了逐渐上升的态势。

1998—— 2012年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财吹犬出増长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 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 GDP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 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 的比

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指标始终大于 10%,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额占 GDP 增长额的比例始终是较大的。从 1999 年到 2004年是处于下降的,自 2005 年开

始,则是缓慢上升,并在 2009年达到最高,高过 50%,说明 GDP 增长的一 半用于财政支出, 2010年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后又是上升的态势。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是一个波动态势, 但是,增长 的年份多于下降的年份, 并且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这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 革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将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财政收入的绝对增长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4〜 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 4681.22亿元、5 252.82亿元、7 110.91亿元,

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 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万亿元以上。从增长率看, 虽然在

不同年份存在波动,但财政收入增长率呈加速上升趋势,其中 2007 年名 义增长率从 2006年的 22.47%提高到 32.36%,提升近 10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率 从 2006 年的

18.62%提高到 26.08%,此后,我国的财政收入逐年不断上升。这 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需求能力 根据瓦格纳等人的研究,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也会相应提高。 从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来看,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的迅速增加,并没有伴随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相应提高,相反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都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但这 并不意味着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完全失效, 经济发展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扩张无 任何解释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 是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这 与瓦格纳所观察的样本国的初始状态并不相同。自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这一体系的建立, 调动了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 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活力, 尤其是私有制企业的蓬勃发展, 使得整个经济社 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理所应当,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国家、政府满足这些需求。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由完全经济经济体制的庞大政府逐步向市场 经济体制要求的补充性政府的转变之后,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管理的集 中化以及劳动分工的专门化,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 化,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公共部门 活动的加强。 可以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政府 活动的合理扩张是必然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这些都必然引致财 政支出的进一步 扩张。

(三) 城镇化的推动 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张,这种需求包括数量需求和 质量需求,城镇化水平较低的时候人们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比较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明显小于城市公共产品的需求。 随着我国 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引致城市的拥挤和较强的外部 性,从而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对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需求弹性 较大的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引致更多的财政支出。 (四) 行政管理体制因素 政府部门的特有性质决定了其天生具有不断扩大支出的需求, 政府具有有一 定的垄断性、官僚性以及非市场性,政府的各项行政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 容易 扩大支出而难以精简收缩;此外政府体制仍沿用传统的科层结构的官僚体制,层 次分明,规章制度严格,很难引入竞争机制,效率的低下必然会引致支出的膨胀。 此外,政府机构具有膨胀性,无论政府工作增加与否,或根本没有任何工作, 政府机构人员数总是按同一速度增加。中国行政管理机构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 “双膨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机构的扩大必将更多地占用资源, 而且导致 政府运行成本增加,同时膨胀的机构本身容易产生低效率, 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 的财力支撑。 第三,政府机关公务员有扩大支出的动机。 政府机关人员由于自身利益的追 求,或者是出于享受到更好的工作环境的目的, 或者是出于追求政绩,都会在不 同程度上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第四,政府层级过多也导致了财政支出的膨胀。 我国政府多达五级,政府层 级每增加一级,必然增加相应的行政管理经费,同时层级过多,必然增加交易费 用,并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难以完全对应, 即增加公 共产品提供成本,又导致支出效率的低下,从而导致财政支出的相应扩张。 (五)预算管理方式 我国过去一直实行增量预算, 即预算年度财政支出在上年财政支出基础上做 出一定的调整, 一般是增加一定的比例, 这种预算方式, 必然导致财政支出的逐 年增加。虽然,经过多次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我国也尝试零基预算,但是基本流 于形式,实际预算中仍主要遵从增量预算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