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借鉴参照)

合集下载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设计参数37号柱网尺寸:mm 66005400⨯ 活荷载:mKN6混过凝土柱:mm 350350⨯ 板底mm 20厚石灰砂浆粉刷 板面mm 20厚水泥砂浆楼面 混凝土强度C25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区格长边与短边之比345.222005400<=,宜按双向板设计,当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的数量的构造钢筋。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mm l mm h 5540220040801==≥=,故取mm 80,取1m 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

板的计算简图: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1)荷载楼面活荷载: 20.6m KN20mm 水泥砂浆面层: 24.02002.0m KN=⨯ 20mm 石灰砂浆粉刷板面: 234.01702.0m 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22508.0m KN=⨯线恒载设计值: mKN g 29.374.22.1=⨯=线活载设计值: mKN q 8.763.1=⨯=合计: m KNq g 09.11=+(2)内力计算中跨 mm l l n 200020022000=-==边跨()m ma l m m h l l n n 20402120198022020280100120220020=+=+≤=+--=+=故边跨取 mm l 20200= 边跨与中间跨的跨度差000010120002000202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

可见,对板而言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较大,所以板内力计算时取11.KNg q m+=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3)、截面承载力计算板截面有效高度mm h 6020800=-=,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2M 、3M )和中间支座(c M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混凝土结构名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院(直属系):力学与工程学院年级/专业/10级土木工程专业:班,学号为:游郑雪: 20103025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主题轻工仓库为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平面图如图所示。

楼层高4.5米,配有楼梯。

试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二、设计内容1.结构布局图:柱网、主梁、次梁和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板钢筋图(1:100)(2)、次梁钢筋图(1:40岁;1:20)(3)、主梁钢筋图(1:40岁;1:20)弯矩m,剪力v包络图三.设计数据1.自由练习:30毫米厚的水磨石地面,0.65千牛顿/平方米。

15mm厚板底抹灰,0.25 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6.5kN/m22、钢筋混凝土容重:25千牛顿/立方米3、材料选择(1)、混凝土:C15,(2)加固:HRB400用于主梁和次梁,HRB335可用于板和梁中的其他钢筋。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一、平面结构布局:1.确定主梁跨度为6.6m,次梁跨度为5.1m,主梁每跨布置两个次梁,楼板跨度为。

楼层结构布局如下:2、根据高跨比的情况,当时满足刚度要求,不检查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厚度是必需的。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1 | 18 ~ 1 | 12) L=(333 ~ 500) mm的要求。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1 | 15 ~ 1 | 10)=(400 ~ 600 mm),h=600mm,取b=300mm.二、板的设计(由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负载计算:板的恒定载荷标准值:取1m宽的平板计算:水磨石面层0.65 kN/m ⒇80 mm钢筋混凝土板0.08×25=2kn/m ⒉15mm⒇15mm板底混合砂浆0.25 kN/m ⒇恒载:G=0.6520.25=2.9kn/m 2,活荷载:Q=6.0 kN/m 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资料1、 某多层厂房,内框架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2、 荷载1) 水磨石面 0.65kN/m 2; 2) 钢丝网抹面吊顶 0.45kN/m 2; 3) 楼面活荷载 5.5kN/m 3;3、 材料1) 混凝土: C30(c f =14.3N/mm 2 , t f =1.43N/mm 2;) 2) 钢筋:梁钢筋HRB400级(y f =360 N/mm 2),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y f =270N/mm 2)。

二、 楼盖梁格布置草图三、 构件尺寸的确定1、 确定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 为2.2m 。

2、 估计截面尺寸,按跨高比条件:板厚: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按不验算挠度的刚度条件,板厚应不小于了L/30=2200/30=73.33mm ,此值小于工业房屋楼面最小厚度70mm 的构造要求,故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b*h : h=o l /18~o l /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初估取h=450mm ,截面宽度b=(1/2~1/3)h ,取b=200mm 。

主梁截面b*h : h=o l /15~o l /12=440~660mm,取h=650mm ,截面宽度取b=250mm 。

四、 板的设计 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楼面 0.65 kN/2m ; 80mm 钢筋砼板 0.08×25=2.0kN/2m ; 钢丝网抹灰吊顶 0.45 kN/2m ;恒载标准值 3.1 kN/2m ; 活荷载标准值 5.5 kN/2m ;活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荷载总设计值 g+q=1.2×3.1+1.4×5.5=11.54 kN/2m恒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35,活荷载分项系数1.4,组合系数0.9.荷载总设计值 g+q=1.35×3.1+1.4×0.9×5.5=11.12kN/2m由此可确定为活载控制,即荷载总设计值为11.54kN/2m2、 计算简图由板和次梁尺寸可以得到板的设计简,板的支承情况如下图。

库钢筋砼现浇二层仓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此楼盖的板次梁、主梁

库钢筋砼现浇二层仓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此楼盖的板次梁、主梁

库钢筋砼现浇二层仓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此楼盖的板次梁、主梁。

一、设计资料:1、建筑楼盖平图(如图二)2、荷载:楼面水泥砂浆层厚20㎜(r=20KN/m2);楼面活载标准值q=4Kn/m2;梁.板均用20㎜厚混合砂浆抹灰(r=17kN/ m2)3、材料:砼C30;钢筋:板-HPB235级钢筋;梁-受力钢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架立筋用HPB235级钢筋.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根据已知三曾仓库建筑平面图.对该楼盖结构作如下图布置(图二)二、确定板、梁截面尺寸次梁、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析方法设计,采用不需要作现浇验算的最小截面高度。

1、板厚: h ≧L/40=此值=2300/40=57.5mm 。

此值小于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80㎜的构造规定.所以取板厚h =80㎜.则h o =80-20=60㎜2、次梁h=(1/18~1/12)L=6000/18~6000/12=333~500mm 。

取h=450mm ; b=(1/3~1/2)h=450/3~450/2=150~225mm 。

取b=200mm ; 3、主梁h=(141~81)π=146900~86900=493~863(㎜) 取 h=700㎜ b=(31~21)h=3700~2700=233~350㎜ 取 b=250㎜4、柱:截面为正方形,尺寸为300×300㎜ 三、梁板支承情况:四、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一)板的截面和配筋计算 1、荷截板自重:1.2×0.08×25=2.4KN/㎡ 地面面层:1.2×0.02×20=0.48 KN/㎡天花抹灰:1.2×0.02×17=0.31 KN/㎡=3.19 KN/㎡ 楼面活荷载:q=1.3×4.0=5.2 KN/㎡合计: q+g=8.39 KN/㎡ 2、内力计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L=2.3-0.20=2.1m边跨:L=2.3-0.12+208.0-220.0=2.12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21.212.2-=0.009<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表1 板的弯矩计算3、截面强度计算取板的截面有效高度h O =6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详见表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工厂仓库的楼盖建筑平面图,如图一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5kN / m2,楼盖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1.设计资料(1)楼面恒载:楼面面层用20 mm厚石灰砂浆粉刷。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梁内受力纵筋为HRB335,其他为HPB235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墙厚240 mm,板伸入墙体120 mm,次梁伸入墙体240 mm,纵墙在主梁端部处有外伸扶壁120 mm×370 mm,主梁搁置长度370 mm。

柱截面350 mm×350 mm。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 m、次梁的跨度为7.5 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 m,L02/l 01 =7.5/2.1=3.57≥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 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 mm,取板厚h=80 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12=7500/18~7500/12=416.7~625 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 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10=6300/15~6300/10=420~630 mm,取h=600 mm,b=300 mm。

楼盖结构平面图布置图见图二。

3.板的设计⑴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面层: 0.65 kN / m280 mm钢筋混凝土板0.08×25=2 kN / m220 mm 石灰砂浆0.02×17=0.34 kN / m2小计 2.99 kN / 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5.5kN / m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 / m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单向板肋形楼盖

单向板肋形楼盖

§14.3 楼盖结构布置
2.肋形楼盖的梁格布置
在柱网已定的条件下,梁格布置的原则是: 1)使用要求中的大型设备应直接由梁来支承,在大的 孔洞边布置有梁,另外隔断墙下也宜布置有梁。 2)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侧向刚度,主梁宜沿建筑物的横 向布置。 3)在混合结构中,梁的支承点应避开窗洞口。 4)板的经济跨度单向板为1.5~3m,双向板为4~6m, 次梁的经济跨度为4~6m。
第14章 单向板肋形楼盖
§14.1 概说 §14.2 楼盖结构的型式 §14.3 楼盖结构布置 §14.4 肋形楼盖的受力体系 §14.5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计算 §14.6 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 §14.7 次梁的计算和配筋 §14.8 主梁的计算和配筋 §14.9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例题
§14.1 概说
按弹性方法计算
计算跨数:
对连续梁、板的某
一跨来说,与其相邻 两跨以远的其余跨上 的荷载,对该跨内力 的影响已很小,所以 对于等刚度、等跨度 的连续梁
计算,即所有中间跨 的内力和配筋均按第
1
2
3
3
3
2
1
三跨的处理。
1
2
3
2
1
当梁、板的跨数少于五跨时,则按实际跨数计算。
整体。这种楼盖兼有预制及现浇楼盖的优点,
抗震性能较好,因此近年来在抗震结构中应用
较多。

装配整体式楼盖、屋盖是将各预制梁或板
(包括叠合梁、叠合板中的预制部分),在现场
吊装就位后,通过整结措施和现浇混凝土构成
整体。装配式楼盖、屋盖由预制构件在现场安
装连接而成,有节约劳动力,加快施工进度,
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等优点,但结构
l02 l01

第14章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

第14章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
截面宽度 b (1/ 3 ~ 1/ 2)h 150 ~ 225mm,取 b 200mm
(3)主梁L1截面尺寸b×h l 6900mm
主梁截面高度 h 1/14 ~ 1/ 8l 493 ~ 863mm,取
截面宽度 b (1/ 3 ~ 1/ 2)h 217 ~ 325mm,取
(5)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 附加钢筋。板的配筋图如图所示。
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As4
1 As4 3 As1 1 296 98.67mm2
3
≥φ8@200
选用8@200,As4=251mm2
3.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 A 2120 B
2
2
2100 C 2100
2 C 2100
1 B 2120 A
中间跨l02 ln 2100mm
图1-35(b)板的计算简图
3. 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2)板的荷载计算
g q 1.35 gk 1.3 0.7qk
永久荷载标准值:
1.35 2.655 1.3 0.7 5 8.13kN / m2
20mm水泥砂浆面层: 0.02 20 0.4kN / 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 25 2kN / m2 15mm板底石灰砂浆: 0.01517 0.255kN / m2
小计 活荷载标准值:
gk 2.655kN/m2 qk 5kN/m2
永久荷载设计值: g 1.2 2.655 3.19kN / m2
轴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mm2) AS=xbh0 a1 fc/fy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建筑的楼盖平面图1。

楼盖采用现浇式钢筋混泥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试对该楼盖进行设计:①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②楼面活载标准值取8KN/m2。

③楼材料选用及有关尺寸:L1XL2=5.4mX5.4m,混凝土等级C25,。

梁中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400,其余采用I级钢筋HRB300。

1、列出已经数据:(1)水泥砂浆面层容重为20KN/m3;(2)楼面活载标准值取8KN/m3,因为活载标准值大于4KN/m3,所以活载分享系数为1.3。

(3)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400(fy=360N/mm2,fy’=360N/mm2);其余采用I级钢筋HRB300(fy=210N/mm2,fy’=210N/mm2)(4)混凝土采用C25(fc=11.9N/mm2,ft=1.27N/mm2)。

2、板的设计:(1)计算简图,其结构尺寸见图1-1(a)。

为了便于用表格计算,计算简图按五跨考虑,如图1-1(b)所示:计算跨度:设板厚为80mm,h0=h-a s=80-20=60,估算次梁截面尺寸bXh=200mmX400mm 边跨:因板厚h小于支承宽度a,所以L0=L n+0.5(h+b)=1580+0.5(80+200)=1720mm=1.72m 中间跨:L0=L c=1800mm=1.8m(2)荷载计算。

取板宽为1M板带计算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X0.02=0.4(KN/m)80mm厚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X0.08=2(KN/m)15mm厚的石灰砂浆粉刷:17X0.015=0.255(KN/m)恒荷载标准值:q k=2.66KN/m设计值:q=1.2X2.66=3.192 KN/m活荷载标准值:q k=8 KN/m设计值:q=1.3X8=10.4 KN/m考虑次梁对板的转动约束,折算荷载为:q’=q+=3.192+=8.392 KN/mq’= = =5.2 KN/m(3)内力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11考
1










专 业 建筑施工管理
设 计 人 温如意
学 号 20097440140336
日 期 2011.5.8
参11考
2

方案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设计资料:
某多层民用建筑,采用砖混结构,楼盖结构平面如图1-1所示。

图1-1结构平面布置图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10mm厚水磨石面层,
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活荷载:标准值为3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4。
(4)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C25(fc=11.9N/mm2,ft=1.27N/mm2)。
钢 筋 梁中受力纵筋才采用HRB335级(fy=300N/mm2);
参11考
3

其余采用HPB235级(fy=210N/mm2)。
一、 板和次梁按塑性计算
1. 板的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L2/L1=5400mm/1800mm=3,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应沿长边
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60mm﹥L1/40=1800mm/40=45mm。次梁截面高度取
h=450mm﹥L2/15=5400mm/15=360mm,截面宽度b=200mm,板尺寸支撑情况如图1-2
所示。

图1-2板的尺寸
(1)荷载
恒载标准值
20mm水泥砂浆面层 0.02m×20kN/m3=0.400KN/m2
10mm水磨石面层 0.01m×25KN/m3=0.250KN/m
2
60mm钢筋混凝土板 0.06m×25KN/m3=1.500KN/m
2
20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2m×17KN/m3=0.340KN/m2
gk=2.490KN/m2
线恒载设计值 g=1.2×2.490KN/m2=2.988KN/m
线活载设计值 q=1.4×3.000KN/m2=4.200KN/m
参11考
4

合 计 7.188KN/m
即每米板宽 g+q=7.188KN/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Ln+h/2=1.8m-0.12m-0.2m/2+0.06/2=1.610m
Ln+a/2=1.8m-0.12m-0.2m/2+0.12/2=1.640m﹥1.610m
取L0=1.610m
中间跨 L0=1.8m-0.2m=1.600m
计算跨度差(1.610m-1.600m)/1.600m=0.625%﹤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计算内
力(为简化起见,统一取L0=1.610m)。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
1-3所示:

图1-3 1m宽板的计算简图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见表1-1。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 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
αm
1/11 -1/11 1/16 -1/14

M=αm(g+q)L
0
2

/(KN·m)
1.694 -1.694 1.165 -1.331

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