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通过读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如何通过读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是文化的代言人,是知识传播者。
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渊博的学识和不断积累的新知。
一个成功的老师,必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一个善于读书的老师。
读书是教师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我们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第一要素,人们不但通过读书获得一技之长、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书籍是每一个现代人的精神食粮。
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当前,我县教师中还有一部分人不喜爱读书,这一现象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完善文化知识结构;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育人技能;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
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
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
还要学会“容”纳一切。
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
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心态好,年轻态最好!这样,慧心的微笑会在一瞬间出现,倘若这瞬间出现多了,幸福就来了!
爱自已,爱学生,爱生活!相信有爱就会有幸福!。
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读书可以使人远离平庸,读书可以增加睿智,读书可以滋养教师的底蕴与灵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然而,要让读书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必须正确地读书。
教师要专业成长,就必须筑起专业知识的金字塔,即要积累教师成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我们读魏书生的书,学习其教育之法;读于永正的文章,领悟简单教学之谛;读教育理论知识方面的书,提高我们的执教能力。
读后有所感悟则及时记录摘抄下来,还可以联系实际写写反思或博客日记。
这些专业知识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素质和能力。
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是比较多的,但是不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一定要挤出时间坚持读书学习。
很多名师在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会说起自己读书的经验。
很多教师都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读书的过程是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但是“书上得来终觉浅,要为己用须整合。
”为什么很多教师照搬名师的教学设计来自己的班级来实施教学,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原因就在于学到的东西没有联系实际进行有效整合,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所以我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把一些别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整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教师读书,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会创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所创新。
教师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是要容易得多的,但是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接受别人的经验,要有创新意识,学会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有效教学方法,力求有所创新。
这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很有好处,对整个教师群体更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读书对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意义

读书对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意义在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中,读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习惯和素质。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对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技能,而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实现。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教育教学理论,幼儿园教师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幼儿园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
其次,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读书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不仅了解教育教学知识,还可以学习文学、历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不断阅读,幼儿园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
再次,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拓宽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人生哲学作品,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生的真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成长为一名更加坚强和有担当的幼儿园教师。
最后,读书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在读书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通过阅读好书,幼儿园教师可以激发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保持内心的活力和激情,使自己始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读书对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可以拓宽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帮助幼儿园教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读书这件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自己的成长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读书·会教书·会写书--谈教师的专业成长

、
会 读 书
几个方 面作 出努力 ,以实现 自己的专业
成长 。 ( ) 学 反 思 。美 国心 理 学 家波 斯 纳 1教 提 出 了教 师 成 长 的 公 式 :成 长 =经 验 +
会读 书首先 要爱读书 。现在我们 的
桶水” 从何而来?所以说 , 一位名副其
实的教 师 , 一位有所作 为的教师 , 一定是
爱 读 书 的人 。
生喜欢读 的书 。只有读孩子 的书才能走
进 孩 子 的心 灵 ,才 能 知 道 这 个 时 代 的孩 子在 想 什 么 。孩 子 们 爱 看 的童 话 、 言 、 寓
会读书一定会读好书 。 所谓读好书 ,
的教材 和参考 书 , 照本宣科应付 了事 , 甚 至以题代读 , 以考代读 。这些人 教书 , 只
能 是误 人子 弟 。 我们 常 说 , 给 学 生 “ 要 一 杯 水 ”教 师 要 有 “ 桶 水 ” 要 是 不 读 书 , , 一 。
“
一
课堂教学任务 。 二是反思精彩片断。 对教
“0年的教学经验 , 2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 次 重 复 ” 我 认 为教 学 反 思 主要 应 把 握 O 。 以下 几 点 : 是 反思 教 学 目标 。在新 课 程 一
点 ; 的人 随人而读 , 有 人家读 什么 , 他
也读什 么 ,常常在最深刻 的书 中感受最 肤 浅的东西 ,在 最高雅的书 中被最庸俗
的 东西 吸 引 ; 的人 为 教 而 读 , 有 只读 所 教
些课外 的知识 。比如语文教师就要读一
些 语 文 类 的杂 志 , 典 、 代 、 外 、 尚 古 现 国 时
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一、生成专业智慧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
教师的专业智慧,体现在智慧的教学实践与对教育教学的智慧理解上。
托尔斯泰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要想生成教师的专业智慧,就需要教师手捧书卷,沉浸其中,与各种思想进行智慧的对话。
1.促进智慧实践。
首先,阅读本身使教师获得人文精神。
这种精神影响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教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这直接促进了教师智慧实践的发展。
宋代学者黄庭坚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大丈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由此可见,读书能使教师义理交于胸中,面目可亲,言语生动,而教育智慧也是蕴于这举手投足之中的。
其次,专业阅读使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
对于教师来说,阅读即研究,阅读有时候不等于一本书接一本书地完整阅读,而是如蜜蜂采蜜般的,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博采众家观点,在研究中进行阅读,其行为带有研究性,而带有研究性的教育行为,是一种避免无效劳动的智慧实践。
最后,教师的专业实践需要阅读的支撑。
可以说,如果教师拿起课本、教参书就奔向教室上课,从不参考各家的观点,从不借鉴各家的实践,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是很难“智慧”的。
事实上,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写就的教育诗篇,同样要在各种教育书刊中寻寻觅觅。
2.达成智慧理解。
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教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实施水平。
其实,教育的智慧实践源于教师对于教育的智慧理解。
第一,深广的阅读让教师从更宽广的层面理解教育。
李镇西老师在《尴尬与自豪》一文中把自己及其他当代的教育名师和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相比较,认为自己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代”,这种尴尬就是“文化尴尬”,正是因为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的文学、历史、政治阅读极其广泛而深厚,所以他们能够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够对教育有更多的智慧理解。
第二,坚持地阅读让教师与时俱进地理解教育。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是我专业成长的法宝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理想与⼈格⼒量。
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读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为师之道,在不断学习、⾃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与学⽣⼀起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读书改变了我的⽣活,带给了我成长的喜悦!读书是我专业成长的法宝!⼀、读书让我找到了对待问题⽣的灵丹妙药记得刚踏上教育岗位时,我怀着满腔的热情要努⼒争做⼀名优秀教师。
我以此为⽬标,在教育这⽚⼴阔的天地中,专⼼地耕耘着。
在学⽣学习碰到困难时耐⼼地辅导;在学⽣家庭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可是不知怎么班级的各项⼯作仍然没有很⼤的改进,不是校领导找,就是家长提醒:你们班的纪律要抓⼀抓!记得我们班有⼀个⼩男孩,时常不完成作业,对他和颜悦⾊地劝说没有效果,声⾊俱厉地批评也不起作⽤。
我对他进⾏了家访,但他的妈妈⼀见到我便说:“⽼师,我知道您来的⽬的,我已经习惯他这样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他就是改不了,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了,⽼师,您就多费⼼吧……”听了家长的这番话,⾯对这样⼀个屡教不改的学⽣,我真是感觉黔驴技穷了,束⼿⽆策。
怎么办呢?放弃不管了?不⾏,我不能就这样被孩⼦给打败了,还是教育⽅法有问题!于是我⽤⼼地查找了有关书籍,《问题学⽣教育指南》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本书把对问题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书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就问题学⽣的“问题”;问题学⽣转化的理论基础;问题学⽣教育的意义、原则、⽅法、误区;班主任与问题学⽣教育进⾏了理论阐述。
实践篇从学习、⾏为、⼼理三个⽅⾯具阐述了这些问题的危害、形成这些问题产⽣的原因,处理这些问题的⽅法和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对于我们教育好问题学⽣真是帮助不⼩呀!我在书中看到了很多问题学⽣的案例,也看到了那些优秀⽼师转化这些问题学⽣所采⽤的⽅法,这个过程⾸先让我深深感觉到问题学⽣的转化真是任重道远,反思⾃⼰的教学⼯作,对于⾃⼰的学⽣,当然有发⾃内⼼的爱,有时也恨铁不成钢。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29中姜波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姜波联系电话:87265084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读书是创造的基础生活中,书籍对于人的重要性,大概仅次于粮食,所以常常被人比喻为精神食粮,高尔基号召我们:“爱好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籍记述岁月,记载了古今中外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而人们认识世界和发行世界都离不开这些宝贵的遗产,所以书籍是社会文明最重要的阶梯。
书籍是历史的沉淀,文明的载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往今来,书籍对一个人理想的树立,人生的选择都起着重要的启蒙和指导作用。
毛泽东熟读经、史、子、集、精研马、恩、列、斯,于是世界思想宝库中增添了中国式的马列主义,人类历史上诞生了一个辉耀千秋的新世纪。
“读书是创造的基础”,这个结论是被许多事实证明了的,日本索尼公司,这家十几年前的小公司,经过一番努力,一跃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公司之一,其中自然不乏其本身雄厚的科技实力,但他们学习了中国的«孙子兵法»,并把它运用到商业领域中,由此打开产品的销路,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孙子兵法»由军事而推广到商业领域,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
但这个创造又是以读书为基础的。
如果不读书,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存在,也就不可能了解其内容,更谈不上由此而进行的创造了。
二、教师的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努力得到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教师不能浮躁。
读书是我们心灵宁静,是我们感受到了精神的充实,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标范作用,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读书是必由之路,是奠基工程,舍此,没有捷径可走。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向书籍报刊学习。
通过读书对我的教学和个人成长都很有帮助。
在日常工作中,我学会了要从孩子的视野来看问题。
都说“要蹲下来,你才能看到孩子究竟看到了些什么。
”要求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孩子的视觉来审视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成人标准都套到孩子的身上,应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培根曾经说过:“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这说明读书对人的合理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教师要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种教师实际行为,不是一句空话。
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读书能启迪人的智慧,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这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教师应当具备学科知识素养,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相同学科的要求。
教师在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因此教师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以及具备教育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个性和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规律教育学生等。
而上述素质的获得都需要读书。
我认为读书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始终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应该多读书终身教育理念使人们对教师教育也有了新的理解:学校正规的、系统的教育,不再是教师受教育的终结,而只是其教学生涯中受教育的一个阶段;教师受教育的过程应该延伸到成人乃至终身。
“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教育需求,这是时代和“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对教师提出的共同要求。
为了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多读好书,使自己的教育生命的到最大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爱弥儿》有感
谢宛臻
近期,我读了卢梭《爱弥儿》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正在为教育孩子而绞尽脑汁、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本书让我开拓了在教育方面的视野。
本书具体地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他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对自然教育的观点及设想。
《爱弥儿》果然是一本不平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尽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在原序中,作者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从观念上就错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对待孩子,用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起结果是误入歧途。
”我感受颇深。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的教育有三种来源——自然、人和事物,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
卢梭主张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个性,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
”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果打乱了儿童年龄发展规律次序,揠苗助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卢梭在《爱弥儿》序言中说:“著书立说,其目的是为了有益
人类,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忽视了。
”在教育进程中,卢梭反对揠苗助长和贪多务深,他说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发育水平,万不该不顾天性发展硬把成人理解的知识来主观武断地强使幼年儿童接受。
卢梭要人灵活的读书而且在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
反对学校对儿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反对强制压制和呆读死记,呼吁尊重儿童的自觉,提倡诱导启发。
他说:“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为了给儿童准备他也许永不能享受的若干年后的幸福,而把种种约束加在他身上,开始就使他感受苦恼,象被判终身做苦工的忍受无限的苦役而且受这种苦楚而将来也不见得有益。
天真快乐的童年消磨在哭泣,惩戒,恐吓与奴隶的生活之中”。
“一切出往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
他所提出的改变这种不公道状况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例如: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节拍和韵调;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
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合他的年龄阶段演唱。
如果他要唱歌,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
”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大人的鼓掌,真是汗颜啊!
“一个教师!啊,是多么高尚的人!……事实上,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
”卢梭的这种想法时时提醒我留意,我是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所以,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一切从育人出发,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往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更大的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做一个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心灵永远年轻的老师,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