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与丙二醇比较
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四甘醇

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四甘醇
乙二醇,化学名为乙二醇,也称为1,2-乙二醇,是一种无色、
无味、粘稠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塑料等领域。
乙二醇在化工领域被用作溶剂、防冻剂、湿润剂等。
在医药领域,乙二醇被用于制药、药物输送系统等。
在
食品工业中,乙二醇被用作防腐剂、湿润剂等。
二甘醇,化学名为丙二醇,也称为1,2-丙二醇,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液体。
它在化工领域被广泛用作溶剂、反应中间体等。
在医
药领域,丙二醇被用于制药、药物输送系统等。
在食品工业中,丙
二醇被用作防腐剂、湿润剂等。
三甘醇,化学名为甘油,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甜味液体。
甘油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被用作溶剂、润滑剂、湿润剂等。
在医药领域,甘油被用于制药、皮肤护理产品等。
在食品工业中,甘油被用作甜味剂、防腐剂等。
四甘醇,化学名为赤藓醇,是一种含有四个羟基的多元醇。
它
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合成聚酯、聚醚等高分
子化合物。
赤藓醇还被用作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原料。
以上是对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四甘醇的多角度全面介绍,涵盖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用途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希望这些信息
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标准

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标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冷却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润滑和冷却介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是两种常见的类型,它们各自具有一些特点和标准。
本文将针对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话题。
1.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标准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是一种主要由乙二醇和水组成的冷却液,其性能和标准受到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的约束。
在国家标准中,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主要标准包括:1)化学成分的要求: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发动机产生腐蚀或损害。
2)冷却效果和抗冻性能: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主要功能是冷却发动机,并在寒冷环境下提供有效的抗冻保护,因此其冷却效果和抗冻性能是衡量其标准的重要指标。
3)抗氧化性能和防腐蚀性能: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防腐蚀性能,以保证其持久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关标准对其抗氧化性能和防腐蚀性能也有所规定。
4)环保要求:作为一种液体化学品,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环保要求也备受关注,国家标准中通常也包括了相关环保要求。
通过对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国家标准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其在化学成分、冷却效果、抗冻性能、抗氧化性能、防腐蚀性能和环保要求等方面的要求,这有助于厂家和用户选择和使用合格的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
2. 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标准与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相比,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是另一种常见的类型,其标准同样受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约束。
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主要标准包括:1)化学成分的要求: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化学成分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发动机产生腐蚀或损害。
2)冷却效果和抗冻性能:与乙二醇型相似,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也需要提供良好的冷却效果和抗冻保护。
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发展状况

全国玉米深加工产业交流展示会-论文集菌1,3嚣二薅产量369/L,质量转化率70%。
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鉴定。
本研究起始原料淀粉,经糖化、甘油发酵、发酵液除蘸体酵母、含甘油发酵液配料灭菌。
最p进入1,3丙二醇发酵,比用提取甘油后发酵,畿节约粮耗和成本,扣合发酵液中甘油每吨耗粮2.5吨。
四、1。
4丁二醇(buryleneglyc01)2003年全球1,4一丁二醇生产能力超过150万吨/年。
主要用于工程塑料、合成纤维、制药等。
1,4丁二醇的生产方法,几经发展,从过去炔醛法、苯法.一直到DaryMckee公司开发的顺酐酯化加氢法,因采用廉价的顺酐为原料,是国际公认投资费用低,最有竞争力的方法。
其工艺第一步是顺酐与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马来酸单乙酯;第二步单乙酯在离了交换树脂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双醮;第三步是马来酸二乙酯加氢,先是成丁二酸二乙酯,然后再氢解成1,4一丁二醇。
我国目前用合成法生产1,4丁二醇原有装置并不少,但规模较小,采用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的Reppe法工艺,缺乏竞争力。
山东东营东港化工股份有限公闭,引进DaryMckee公司的顺酐酯化加氢技术,建成1万吨/年工业装置,并于透期投产。
随着下游产晶的快速发展,1,4丁二醇缺明日益扩大,建设大型的1,4丁二醇企业是国内的发展趋向。
2003年出酉三维集团引进美国ISP技术,建成年产25000吨1,4丁二醇装置。
2004年10月中国蓝星集团决定采用英国戴维公司技术,将在天津建设年产l,4丁二醇5.5万吨项目。
图前1,4丁二醇价格(纯度99.5%)。
进口产品每吨18000—18200元(墨本产)、20500元(德国产)。
未来5年全球1,4一丁二醇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45%。
2000年我国1,4一T二簿BDO需求量为4.1万吨.其中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为1.5万吨,聚氨酯0.6万吨、卜丁内酯0。
6万吨、圜氢呋喃0。
75万吨、其他用途0.65万吨。
2004年中国BDO消费量就达到12.3万t,其中进口9万多t。
丙二醇和乙二醇在聚酯树脂中的作用

丙二醇和乙二醇在聚酯树脂中的作用聚酯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其中,丙二醇和乙二醇是常用的共聚酯化合物,它们在聚酯树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丙二醇和乙二醇在聚酯树脂中起着增塑剂的作用。
增塑剂是一种能够增加聚合物可塑性的物质,使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韧性。
丙二醇和乙二醇可以与聚酯树脂中的酯键发生反应,改变聚酯树脂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在聚酯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丙二醇和乙二醇的加入可以使纤维柔软、弯曲性好,提高纤维的舒适性和穿着感。
丙二醇和乙二醇还可以在聚酯树脂中起到溶剂的作用。
聚酯树脂是由酯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结晶性和熔点。
在聚酯树脂的制备过程中,丙二醇和乙二醇可以作为溶剂,促使聚酯树脂的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链之间形成较弱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聚酯树脂的熔点和粘度降低,提高树脂的熔融流动性。
丙二醇和乙二醇还可以在聚酯树脂中起到交联剂的作用。
聚酯树脂的交联是指聚酯分子链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树脂的硬度、耐热性和力学性能。
丙二醇和乙二醇通过与聚酯分子中的羟基反应,形成酯键,从而实现聚酯树脂的交联。
交联后的聚酯树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和强度要求较高的领域。
丙二醇和乙二醇还可以在聚酯树脂中起到增粘剂的作用。
增粘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涂料和胶粘剂粘度的物质,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和涂覆性能。
丙二醇和乙二醇可以与聚酯树脂中的酯键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增加聚酯树脂的粘度,从而实现涂料和胶粘剂的增粘效果。
丙二醇和乙二醇在聚酯树脂中发挥着增塑剂、溶剂、交联剂和增粘剂的作用。
它们通过与聚酯树脂中的酯键反应,改变聚酯树脂的分子结构和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可加工性、熔融流动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丙二醇和乙二醇的应用使聚酯树脂在纺织、塑料、涂料、胶粘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乙二醇与丙二醇比较

乙二醇1. 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CAS号 107-21-1中文名称乙二醇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别名甘醇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分子量 62.07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熔点 -13.2℃ 沸点:197.5℃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实验室监测方法品红亚硫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变色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4.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嗅觉阈浓度 90mg/m35.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
乙二醇和丙二醇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

乙二醇和丙二醇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引言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和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是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准确分析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含量对于检测产品质量、保证工艺流程以及控制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标准的试验方法,以帮助实验人员准确快速地分析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含量。
试验目的本试验方法的目的是确定样品中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含量,为产品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试验原理本试验方法基于酸碱滴定原理,利用酸碱滴定反应的终点变化现象,来测定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含量。
具体原理如下:1.样品溶液中的乙二醇和丙二醇与对应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酸性羧酸。
2.酸性羧酸与标准的碱溶液滴定反应,反应终点时酸性羧酸与碱溶液的中和反应完全。
3.通过溶液中酸性羧酸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可以通过颜色变化确定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含量。
试验步骤试剂准备1.准备0.1mol/L的盐酸(HCl)溶液。
2.准备0.1mol/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
3.准备适用于乙二醇和丙二醇测定的酸碱指示剂。
样品准备1.将待测样品称取适量,加入容量瓶中。
2.加入适量酸性溶液,并摇匀使其溶解。
滴定操作1.使用准确的容量管量取待测溶液。
2.将溶液转移至滴定瓶中。
3.在滴定操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
4.在滴加氢氧化钠滴液的过程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搅拌溶液。
5.当溶液颜色变化到终点颜色时,记录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滴液的体积。
结果计算根据滴定操作中氢氧化钠滴液的消耗量,结合标准的滴定反应等当量关系,计算得出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试剂和样品的操作温度,以免影响滴定结果。
2.滴定过程中需反复搅拌溶液,确保反应充分。
3.为了获得准确的滴定结果,每次实验需进行至少三次重复测定,并取平均值。
结论通过本标准试验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分析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含量。
浅析不同类型导热介质的区别

应用。太阳能导热介质作为其中的“血液”,作用非常重要。导 冷凝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等。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
热介质并不是简单的防冻液,防冻只是最基本的一个性能要 器应密封;乙二醇使用中产生酸性物质,对金属具有腐蚀性,配
求,防腐、低毒、稳定和换热等多方面性能也是必须的,对于太 制的导热介质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金属腐蚀。派瑞
1019.06
3.801
1.66
0.42
注:引用《汽车冷却液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丙二醇型导热介质随着丙二醇体积分数的增加冰点不断 下降,防冻性能、传 热 性 能 及 橡 胶 相 容 性 方 面 与 乙 二 醇 型 介 质 没有明显差别,但 在 抗 气 蚀、毒 性 及 生 物 降 解 方 面 则 有 着 乙 二 醇型介质无法比 拟 的 优 势。 丙 二 醇 型 导 热 介 质 毒 性 低,对 人、 畜没有明显的危害。在废水处理厂对乙二醇和丙二醇型冷却 液进行处理时发现,丙二醇更容易生物降解。丙二醇在五天时 间内降解了 69%,而乙二醇只降解了 36%。因此,从毒性和生 物降解的角 度 看,丙 二 醇 型 导 热 介 质 要 明 显 优 于 乙 二 醇 型 介 质。当然,丙二醇型导热介质的价格也比乙二醇型导热介质高 很多。
表 3 丙三醇型导热介质的物性
丙三醇型导热介质
密度 /(kg/m3) 比热容 /(kJ/(kg·K)) 黏度 /(mPa·s)
导热系数 /(W/(m·K))
温度 50℃,丙二醇体积浓度 40%
1126.13
3.938
2.37
0.47
注:引用《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
丙三醇型导热介质在防冻性、传热性方面与乙二醇型和丙 4 三种类型导热介质性质对比
乙二醇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

乙二醇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冷却液,它主要由乙二醇和丙二醇组成。
这种冷却液具有优异的防冻性能、防腐性能和抗泡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发动机免受过热和腐蚀的损害。
乙二醇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冰点低,可以在低温环境下保持液体状态,防止发动机冻结。
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能够快速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中散发出去,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此外,乙二醇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还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内部金属部件受到腐蚀。
它还具有较低的毒性和环保性,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较小。
总之,乙二醇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汽车冷却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发动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二醇
1.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HOCH2CH20H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分子量62.07蒸汽压 6.21kPa/20 C闪点:110C
-13 .2 C 沸点: 197.5 C溶解性与水混熔点
八、、
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 ;相对密度(空气=1)2.14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2.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 〜15.3g/kg(小鼠经口); 5.9 〜13.4g/kg(大鼠经口); 1.4ml/kg(人经口,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
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C 反复吸入14/38 人眼球震颤,5/38 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 实验室监测方法
品红亚硫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变色酸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4. 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1.0mg/L 嗅觉阈浓度90mg/m3
5.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
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定期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 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立即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大量水或饱和苏打水洗胃。
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丙二醇
丙二醇是无色粘稠液体,熔点-59 C,沸点188.2 C,相对密度1.036(25 / 4C ),折光率
1.4293(27 C ),闪点107 C,能与水、丙酮、氯仿混溶,溶于醚,易吸潮,略具甜味,在150 C 以上易氧化,常温下稳定。
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因而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丙二醇和各类香料具有较好的互溶性。
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及交货验收:按SH00164进行。
采样:按GB6680 —86进行
注意事项:属易燃品,严禁火源。
在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的管道、容器和机泵应专用,并定期严格清洗。
本品在运输、贮运过程中不得混入水分和杂质。
序号
No. 指标名称
Index name 优级品
High 一级品
First 合格品
Up to实验方法
1色度,Chroma<10<16 <60 GB605
2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20 /20 C ) 1.037-1.039 1.036-1.040 1.035-1.041 GB4472
3折光率,Refractive
1.431-1.435 1.426-1.435 1.426-1.435 GB614
4水分,Water content%w 0.08w 0.13 w 0.32GB606
5碱度,Alkalinity(by OH)mmol/10Og w 0.2w 0.35w 0.5Q/CNPC-JX 016
6灰分Ash Content%w 0.008w 0.013 w 0.32Q/CNPC-JX-016
7沸程,Distillation Index(n20D)
Ran ge C 184~190 183~190 182~190 GB615
8 外观,Apearance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味道的液体,Colorless,
transparent liquid with special sm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