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

合集下载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二)学生版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二)学生版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2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生物(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能从其生存的环境中直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B .RNA 与DNA 结构相似是mRNA 能作为DNA 信使的原因之一C .细胞干重中碳元素含量最高,表明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D .将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按比例置于试管中即可构成一个生命系统2.科学家将萝卜和甜菜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

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萝卜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于Mg 2+B .甜菜运输SiO44-的载体数多于Mg 2+C .萝卜吸收Mg 2+需要细胞提供能量D .甜菜和萝卜对离子的吸收具选择性3.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 的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B 和b 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一定不同B .甲细胞中染色体①和②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C .乙细胞中出现基因A 和a 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D .甲、乙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4.核苷三磷酸(NTP )包括ATP 、GTP 、UTP 、CTP 等;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 ,d 表示脱氧)包括dATP 、dGTP 、dCFP 、dCTP 。

研究发现dNTP 可作为DNA 合成的原料。

【模拟试卷】2019届高三3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

【模拟试卷】2019届高三3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

2018-2019学年3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生物(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可用制作成“汉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B.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类直接吸收利用 C. 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贮存在肌细胞中的多糖 D. 核酸中的糖在鸡肉细胞中是重要能源物质 【答案】C【解析】淀粉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A 错误;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但人体消化道内没有纤维素酶,因此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B 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在肌肉中以肌糖原形式存在,C 正确;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中含有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 错误。

2.雄性东亚飞蝗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0型。

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型。

如图是精巢内处于不同分裂中期的图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 图2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量相同C. 图2细胞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个体均为雌性D. 图2和图3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均相同【答案】A【解析】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 正确;图2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故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量不相同,B 错误;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组成为X0,产生的精子可能含X ,也可能不含性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个体可能为XX 或X0,前者为雌性,后者为雄性,C 错误;图3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图2细胞相比,图3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不同,D 错误。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五)学生版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五)学生版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2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生物(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DNA 和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麦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8种B. HIV 和T 2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 基因是DNA 携带的遗传信息,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会选择性表达D.在“观察DNA 和RNA 的分布实验”中,盐酸可促进DNA 和蛋白质分离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存在于哺乳动物所有组织的细胞膜上,负责基础的葡萄糖吸收,满足细胞对葡萄糖和合成含糖大分子的需要。

关于人体细胞GLUT1叙述错误的是( ) A. GLUT1的组成氨基酸的R 基可能有20种B. 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成熟红细胞中GLUT1基因的转录在细胞质中进行D. GLUT1结构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糖尿病3.酒精是高中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下列关于酒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分离需用到无水乙醇B. 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不一定含酒精C.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分布,需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D.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冲洗根尖需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4.下列为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图像及相关物质变化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子染色体A 和B 相同位置基因可能不同B. 甲图仅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图像C. 乙图中f-g 段的变化与着丝点分裂有关D. 乙图中k-l 段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马和驴交配生下骡,说明马和驴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B.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原材料仅有的产生方式 C. 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基因从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是说明地理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实例 6.下表是某实验小组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一中F 2控制眼色的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B. 实验一中F 2灰身雌果蝇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8C. 根据实验二中F 1果蝇的眼色可确定果蝇的性别D. 此实验方案可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39分) 7.(8分)甲图表示某地区西瓜光合作用过程,乙图是该地区西瓜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四)学生版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四)学生版
D.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
4.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
C.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不利
D.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2对染色体
2.【答案】C
【解析】通过设置一系列pH梯度的实验,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形成对比,故可通过设置对比实验探究不同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B正确;如果在反应体系中增加酶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会加快,由于酶只起到催化作用,不改变产物的量,C错误;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A这些都是生物大分子,所以酶可以作为其他酶的反应底物,D正确。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Z染色体上发生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Z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三、选做题(从给出的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3)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0.(10分)黄粉蝶为鳞翅目昆虫,在我国属于常见品种,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1)若黄粉蝶体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Z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为深黄色,仅有B而无A为浅黄色,其余情况为白色。则该蝴蝶群体中,与体色有关的基因型种类雄性______(填“多于”或者“少于”)雌性。若深黄色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三种颜色,则亲本基因型:雄性为____________,雌性为_______。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1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三)学生版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1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三)学生版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1 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生物(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生命活动中,需要ATP 提供能量的过程是( )A.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B.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C. 叶肉细胞中CO 2的固定D. 洋葱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B. 记忆、思维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 胰岛素、CO 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D.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3.传粉榕小蜂进入榕树的榕果内产卵繁殖并专一性地帮助传粉,非传粉榕小蜂也将卵产在榕果内但不帮助传粉,它们的产卵时间存在分化.若非传粉榕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若非传粉榕小蜂在传粉榕小蜂之后或同期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特殊代谢物,导致这两种榕小蜂幼体的发育均受到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榕树和传粉榕小蜂存在协同进化B.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数量均会周期性波动C. 榕果的脱落可有效地限制非传粉榕小蜂的种群密度D. 两种榕小蜂和榕树的种间关系为寄生4.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 2•a)]。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J/(cm •a)B. 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J/(cm 2•a)C. 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8.75%D. 从A 到E 的20J/(cm 2•a)属于生产者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5.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

高考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

高考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2018-2019学年2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生物(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植物贮藏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有体积较大的液泡B. 组成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属于细胞骨架C. 神经细胞的细胞核中会发生DNA 复制和翻译D. 在胰岛素作用下,肝脏细胞发挥作用不消耗水 【答案】A【解析】植物贮藏细胞属于营养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这种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液泡中储存着各种营养物质,A 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 错误;神经细胞一般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会DNA 复制,而且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不是在细胞核中进行,故C 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其中,胰岛素在促进血糖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D 错误。

2.下列对于细胞周期及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无关 B. 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 C. 衰老细胞内黑色素的积累会影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D. 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不能发生分裂,而分裂的细胞都没有分化 【答案】B【解析】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共同调控,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与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 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B 正确;衰老细胞内色素的积累会影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C 错误;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不能发生分裂,而某些高度分化的细胞也可以分裂,如皮肤表皮的生发层细胞、蜜蜂的卵细胞,都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可以进行分裂,D错误。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1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四)学生版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1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四)学生版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1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生物(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般情况下,下列线粒体DNA 和叶绿体DNA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所控制的性状跟随母本遗传 B.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所控制的性状正反交结果不同 C.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在细胞分裂时随机的分配到子细胞中D.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控制合成的酶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上合成 2.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 可用等距取样法,调查长条形绿化带中某种丛生单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C. 将盖玻片放置于计数室上,吸取静置酵母菌培养液上层液滴在盖玻片边缘D.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被捕过动物难以再次捕捉,则导致统计值偏高3.魏小胖同学体检,其胃液pH 值1.2,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的,这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

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 TP 水解所释放出的能量,可驱动1个H +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 +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 +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K +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不一定都需要能量 B. 质子泵具有A TP 水解酶的功能,能够消耗ATPC. H +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D. 质子泵驱动K +进入细胞与突触后膜兴奋时Na +进入细胞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4.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剧烈运动→NaHCO 3发挥作用→血浆pH 值稳定 B. 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C. 病毒感染→人体T 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D.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5.如图为某欧洲皇室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己知Ⅱ﹣3的妻子,和Ⅱ﹣5的丈夫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且该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

福建省厦门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大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脱落酸(ABA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脱落酸参与植物细胞氧化分解増加产热,从而提髙抗寒能力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C.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AB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图中ABA浓度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2.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就升高体温(发烧)来对付。

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发烧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副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能刺激某些细胞增殖与分化C.寄生在细胞中的病原微生物,需要由抗体进入细胞进行消灭D.“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或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B.可以选择鸡血或香蕉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C.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可以用3H标记胸腺嘧啶D.利用盐酸解离根尖,利于将组织细胞分离4.下列关于细胞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B.mRNA和tRNA均为单链不含氢键C.DNA聚合酶可以与R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D.核酸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5.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6.下图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2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生物(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植物贮藏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有体积较大的液泡B. 组成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属于细胞骨架C. 神经细胞的细胞核中会发生DNA 复制和翻译D. 在胰岛素作用下,肝脏细胞发挥作用不消耗水 【答案】A【解析】植物贮藏细胞属于营养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这种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液泡中储存着各种营养物质,A 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 错误;神经细胞一般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会DNA 复制,而且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不是在细胞核中进行,故C 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其中,胰岛素在促进血糖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D 错误。

2.下列对于细胞周期及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无关 B. 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 C. 衰老细胞内黑色素的积累会影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D. 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不能发生分裂,而分裂的细胞都没有分化 【答案】B【解析】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共同调控,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与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 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B 正确;衰老细胞内色素的积累会影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C 错误;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不能发生分裂,而某些高度分化的细胞也可以分裂,如皮肤表皮的生发层细胞、蜜蜂的卵细胞,都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可以进行分裂,D错误。

3.下列有关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光合色素均可用层析液提取制备B.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C. 光照由450 nm 转为550 nm 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 产量将会增多D. 光照由550 nm 转为670 nm 后,叶绿体中C 3的含量将会减少 【答案】D【解析】提取色素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色素用层析液,A 错误;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B 错误;由图可知,光照由450nm 转为500nm 后,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减少,而叶绿素a 不吸收此段波长的光,使光反应强度减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 产量将会减少,C 错误;光照由550nm 转为670nm 后,叶绿素a 吸收的光能增多,光反应增强,C 3消耗量增加,而C 3生成量不变,故C 3量会减少,D 正确。

4.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一定是mRNA 发生了改变 B. 转录与逆转录过程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 C. RNA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均可合成病毒的DNAD. 皱粒豌豆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答案】B【解析】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A 错误;在转录和逆转录过程中,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B 正确;只有逆转录病毒的RNA 进入宿主细胞后,才可能合成病毒的DNA ,C 错误;皱粒豌豆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D 错误。

5.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 后代谢能力明显下降;若切除5d 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 后进行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

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下列最为适宜的对比实验组是( )A. 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B. 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d 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C. 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 开始,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D. 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答案】C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解析】科学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自变量应该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为了确定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需要另外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作为实验组。

根据题目中的叙述,不能确定是某溶剂还是甲状腺激素在发挥作用,还要增加一组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天起,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才能确定,C 正确。

6.某种自花传粉的植物,抗病和易感病分别由基因R、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 对抗病基因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植物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表现为弱抗病。

将易感病与抗病植株杂交,F1都是弱抗病,自交得F2表现易感病:弱抗病:抗病的比分别为7:6:3。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B. 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C. 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D. 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答案】D【解析】由“易感病与抗病植株杂交,F1都是弱抗病,自交得F2表现易感病:弱抗病:抗病的比分别为7:6:3“分析可知,该性状的两对控制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其中F1的基因型为BbRr;再“结合BB使植物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表现为弱抗病”可知,亲本基因型为bbRR 和BBrr,F2中易感病的基因型为BB_ _、Bbrr和bbrr,弱抗性基因型为BbR_,抗性的基因型为bbR_。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和BBrr,A错误;F2弱抗性的基因型是BbR_,包括BbRR 和BbRr两种,没有纯合子,B错误;F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和bbRr两种,比例为1:2,所以抗性植株自交,其中bbRR的后代全部是抗性;bbRr自交,后代抗性:不抗性=3:1,因此F2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不抗病的比例是2/3×1/4=1/6,抗病植株占1-1/6=5/6,C错误;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包括BBrr、Bbrr、bbrr、BBRR、BBRr,它们与bbrr测交,后代都是易感病个体,因此不能用测交法判断F2易感病个体的基因型,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54分)7.(9分)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

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______________现象。

(2)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茎,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__。

(3)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___。

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___。

【答案】(1) 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2) 高(1分)35∶1(3) 1∶1 5∶1【解析】(1)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子一代将不一定形成1:1配子种类比,所以F2将不会严格的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2)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则F1的基因型为DDdd,表现型是高茎;F1产生的配子为DD:Dd:dd=1:4:1,F2中高茎:矮茎═(1-1/6×1/6):(1/6×1/6)=35:1。

(3)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则F2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1:1,即高茎:矮茎=1:1;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则雄配子为D:d=2:1,雌配子为D:d=1:1,所以F2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2:3:1,即高茎:矮茎=5:1。

8.(10分)仓鼠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A基因控制白色,B 基因控制黑色,A、B同时存在则毛色呈棕色,无A、B则呈花斑色。

一棕色仓鼠和一白色仓鼠交配,F1出现四种毛色。

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若F1中棕色雌雄仓鼠自由交配,F2中基因型为aabb的仓鼠占_________。

(2)若棕色仓鼠形成了一个AaB的卵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仓鼠长尾(E)对短尾(e)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为了判断仓鼠长尾(E)、短尾(e)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研究人员将一只短尾雌仓鼠与—只长尾雄仓鼠杂交,产生多个子代。

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①若子代雌性全为长尾,雄性全为短尾,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答案】(1) AaBb、Aabb 1/36(2) ①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3) ②无法得出结论(或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5). 全为长尾或雌性全为短尾、雄性全为长尾【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棕色仓鼠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仓鼠的基因型为Aabb,则F1中棕色仓鼠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让F1中棕色雌雄仓鼠自由交配,F2中基因型为aabb 的仓鼠占2/3×2/3×1/4×1/4=1/36。

(3)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仓鼠长尾(E)对短尾(e)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