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一节 水污染极其成因
教学设计3: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教学目标:1.掌握水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形成原因。
2.理解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和“水体污染物”是重点2、作用的机理(或作用的过程)是难点,因为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不必追究细节。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教学过程:看漫画思考:(1)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2)这种现象和问题哪里最突出?我们生活在农村,这种问题农村有吗?(3)除此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读图2.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思考天然水的自净过程。
学生讨论思考:①什么样的水体自净能力强?什么样的水体更易受到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②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近?③“一节5号电池能污染6吨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为什么不主张废旧电池回收?阅读图2.2思考:流动性强的河流为什么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归纳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例1】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的速度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思路点拨】解答此题要理解水体自净能力的概念及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
【解析】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流动性强的水体,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的速度快,自净能力强。
【答案】 D二、水体污染现象利用教材的案例1、案例2、案例3 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分析一个案例。
要求:找出每个案例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的过程及其危害。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3 高中地理 选修六 人教版PPT课件

2001年1月30日,罗马尼 亚西北部一个金矿污水沉 淀池发生泄露事件,氰化 物废水流入了多瑙河支流 之一匈牙利的蒂萨河。据 悉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 高超标800倍,受污染河 水流经之处,所有水生生 物几乎全部迅速死亡。
当地居民在打捞河里 中毒死亡的鱼。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1、环境的自净能力
湖泊沼泽化
赤潮灾害与海洋污染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 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 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 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 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 细胞植物。因为它们含有不同成分的光合 色素,所 以,细胞会显现出不同的颜。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海 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 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 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浮游生物、藻类死亡腐败会造成海域大面 积缺氧,甚至处于无氧状态,同时还会释 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 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 破坏。
赤潮
赤潮灾害与海洋污染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 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 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 质基础。
赤潮对于近海养殖业和鱼业,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缺 氧和毒素,会使鱼、虾、蟹、贝、蛤、蛏等大量死亡。赤潮危害 之二是危及人体健康。赤潮藻类毒素污染海水,会使游泳者、作 业者眼睛、口腔、咽喉、皮肤受到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神 经麻痹甚至死亡。如误食含有赤潮藻类毒素的鱼、虾、贝、蟹等 食物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将导致死亡。赤潮危害之三是影响旅游 业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 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赤潮灾害----温度高,利于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自主学习】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1)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____________。
(2)天然水体自净能力比较:环境空间越大的自净能力越强,流速越快的水体自净能力越强。
河流水>________>地下水。
(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____________,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以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3.水污染:二、水体污染现象1.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植物营养素_ _____、__ __等。
(2)形成条件:较为________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____________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3)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泊等缓流水体内______到一定程度后,藻类就迅速繁殖,尤以 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
此时,湖面可出现一片片的“____________”,又称“藻花”,在海洋上则称为“________”。
(4)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原因分析:藻类本身有毒,残体分解时还要消耗大量________,使鱼类大量死亡。
藻类死亡残体被分解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到水中,形成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最后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久而久之,湖泊演变成沼泽。
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1)原因:近海石油的________、________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海洋石油污染。
其中大型和超大型__________,经常引发附近海域严重污染的急性事件,对海洋和附近海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2)对生物的危害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课件8: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 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 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浮游生物、藻类死 亡腐败会造成海域大面积缺氧,甚至处于无氧状态,同时还 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 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水污染及其成因
1
课标要求:
1、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当地实际,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 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 污染的影响
2
2001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西 北部一个金矿污水沉淀池发生 泄露事件,氰化物废水流入了 多瑙河支流之一匈牙利的蒂萨 河。据悉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 最高超标800倍,受污染河水 流经之处,所有水生生物几乎 全部迅速死亡。
当地居民在打捞河里中毒 死自净能力 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的自净能力 2、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 物过程所净化
4
物理过程(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 化学过程(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 生物过程(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
9
二、水体污染现象---水花、赤潮 1、因氮和磷等营养物引起的水体污染,被称谓水体的 富营养化现象。其过程周而复始,久而久之,湖泊将 演变成沼泽。
水花
10
2、水花---使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本 身有毒,残体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解氧,并伴有 恶臭,使鱼类大量死亡。
11
富营养化---藻类死亡残体被分解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 新释放到水中,形成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使水生生态系统受 到严重破坏,水深变浅,湖泊变沼泽---湖泊沼泽化。
课件4: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河床底泥可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 物把污染物作为营养源,通过生化过 程,把复杂的化合物转变为简单的化 合物,以及CO2、HO2等无机物 。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首先发生混合、 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物理作用 ,其次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 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
工业点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
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十分严 重,化工、纺织印染、黑色冶金依 然是重点污染行业。 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的 分散性、经营方式的多变性及其初 级粗加工,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
•争做环保志愿者 ……Fra bibliotek11999900~~22000011年年太太湖湖劣劣于于ⅢⅢ水水质质变变化化图图
what why how
太湖水为什么 从前“质清水秀”而今“质劣水臭”
无
锡
“
水 臭 ” 而 苏 州 “
为 什 么 太 湖 水
水
秀
”
时间组
空 间 组
为什么太湖水质产 生时空优劣差异
①人类的生 产生活
资源再生 能力
环境
船舶
无锡鼋头渚曾是最佳观湖景点,但蓝藻成祸,游 客已经不能与太湖水亲密接触了
湖泊中的水生物种减少,群落组成日益简单,水生 高等植物面积大幅度缩减,仅剩下零星的芦苇丛。
自然原因
① 水温高,光照足; ② 降水少,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 ③ 盛行偏南风,使蓝藻聚集在无锡太湖水域;
人为原因
① 化学工业数目增多,工业污水增加
①②
物质 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①②
环境
②环境 反馈作用
环境 自净能力
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
干
污净
染 物
天 然 水
2.1(完整版) 水污染及其成因

探究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⑴.什么是环境的自净能力?天然水体的净化作用分哪 几种类型?
⑴.自净能力指的是环境具有一定对外来物质消纳、同 化的能力; 天然水体的净化作用分为物理净化、化 学净化、生物净化等三类;
⑵.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地下水强? ⑵.因为河流水不停流动,更新周期短,污染物混合、 稀释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氧化快;
⑶.结合案例2分析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质 是什么?从何而来?
⑶.污染物: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来源:来自太湖流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城市生 活污水等;
⑷.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就太湖水体 富营养化的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⑷.危害:水质下降,水生生物减少,水体生态系统恶 化; 防治措施:①实施工业生产“达标排放”;②农业限 制化肥、农药用量,控制水产养殖规模;③建设城市 污水处理系统;④积极开展湖泊清淤(湖面垃圾、湖 底淤泥)工作;⑤引水(引长江活水)改善水质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四声)”的含义是,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1.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
和生物过程所净化,这就是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不同水体
其自净能力是不同的,其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水体类型
自净能力
流动速度
原因 更新周期
溶解氧
河流水
3、下列水体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
A.青海湖
B.结冰时的黄河
C.7月份的珠江
D.深层地下水
4、“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是国家重点治理的 湖泊,下列不属于造成“三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 主要原因的是:( ) A.三个湖泊周围地区人口众多,且都邻近大城市,污 染物排放多 B.三个湖泊水体相对封闭,水流速度均较缓慢 C.为了保持足够的水量,建造大量水利工程以储蓄水 量,致使水流速度更为缓慢 D.周围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利用量大
选修6 环境保护 2.1水污染及其成因

净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 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化 的 天
然
水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
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图2.1 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
三种水体水体自净能力比较
>
河流水
>
湖泊水
地下水
思考:试依据其更新速度,比较出自净能力的差异?
流动速度
更新周期
溶解氧
自净能力
(快)
(短)
(多)
(强)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 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巩固训练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如图6所示),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 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 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为了运输石油等货物方便, 20世纪60年代人们不断地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污染源 污染物 危害
巩固训练
D 1.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C 2.下列水体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是自然现象,与人类关系不大
D 4.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赤潮多发的环境条件: ①气候:高温、静风、晴朗 ②水域:面积小、较封闭 ③污水中氮、磷等含量高
A.渤海湾 B.温州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
巩固训练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 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水污染及其成因

海洋石油污染
案例:瓦尔迪兹号油轮泄露事件
课堂小结
海洋石油 污染
石油
1、读下图,分析“海洋石油污染现象的集中分布区、 成因和危害”
集中分布区: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 油井周围
1、读下图,分析“海洋石油污染现象的集中分布区、成因 和危害”
成因: ①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 失到海洋 ②大型和超大型油轮触礁或石油泄漏事故
人为原因
①
②பைடு நூலகம்
③
化学工业数目增多,工业污水增加 农业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大量使 用,农业污水增多; 城市化加快,人口密度增大, 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①藻类有毒,鱼可能中毒身亡; ②藻类聚集在湖泊上层,遮蔽阳光,使 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 ③水体下层处于缺氧状态,鱼窒息死亡。 ④水质变差,影响周围居民饮用水的质 量,水资源缺乏
水污染是指水体受人类的影响,失去了利用价 值,危害人类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 质恶化的现象。
一、天然水体净化作用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污染物
干 净 天 然 水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净 化 的 天 然 水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
图 2 -1 -1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 原因: 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 市绿地,污染源减少;②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①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②引水冲淤,清除河床 淤泥;③沿岸绿化;④打捞漂浮垃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当地实际,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双重保障作用,一方面提供资源、能源满足人类生活、生产
的需要,另一方面,环境具有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代谢产物的能力,即自净能力。
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为例)
1.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作用:
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但是并未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危害。
3.自净过程中的几种机理(以天然水为例)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图2.1)。
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流动性强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原因:因为河水不停地流动,若干天就可更新,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流动的河水
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图2.2)。湖泊水流动性小,更新周期长,以年或月计,污染物
常只与局部湖水混合,稀释慢,污染后自净较难。在地下土层中或岩石空隙里渗流的地下水,
自净能力更差。
说明:
1.自然界广泛存在净化作用。这里以了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为例重点说明。此外地理
环境对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也具有净化作用,它们的净化机理具有相似性。
2.不论何种水体,其自净能力都是有限度的。
5.自净作用的意义: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指导人类的活动。例如,合理安
排生产布局,减少人工处理污染物的费用等。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二、水污染
1.概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
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
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案例1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通过这个案例,需要能够掌握:
⑴污染物:甲基汞
⑵污染发生过程:甲基汞经海洋生物的富集、放大作用,在鱼体中含量很高。猫和人吃了中毒的鱼后,造
成神经中毒。
⑶危害: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发生严重障碍,甚至造成死亡。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⑴污染物:植物营养素氮、磷等
⑵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一
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
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⑶“藻花”与“赤潮”: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泊等缓流水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后,藻
类就迅速繁殖,尤以蓝藻、绿藻占优势。此时,湖面可出现一片片的“水花(水华)”,又称
“藻花”(图2.4),在海洋上则称为“赤潮”(图2.5)。
⑷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亡原因分析:
①藻类有毒,鱼可能中毒身亡;
②表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分压增高,会影响鱼体循环系统中溶解气体从血
液中逸出而形成气栓,阻碍血液流通而死亡;
③水体下层处于缺氧状态,鱼窒息死亡。
⑸湖泊演变成沼泽原理
示意图描述的是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富集的植物营养素会使水藻大量滋生,由于
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因此,即使切断
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
沼泽形成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的活动无疑加剧了这一演变的进程。
案例2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通过这个案例,需要能够理解:
本案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我国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和原因。从太湖周边地区图可以发现,太
湖流域内小城镇密布,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太湖的污染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
是整个流域区域污染的焦点和缩影。
思考:
1.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什么?
点拨: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
2.这些污染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点拨: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造成了太湖的富营养化现
象。
3.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点拨: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4.太湖流域污染区域防治的治理措施(补充)
点拨:从控制废水的排放人手,将“监管”“预防”“治理”三者结合起来。一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与治理,
二要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⑴采取太湖“零点”行动,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⑵积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⑶科学合理施肥,控制湖区畜禽、水产养殖规模。
⑷实施限制含磷洗涤剂的销售和使用。
⑸开展大范围的清淤,并通过望虞河水利工程等引江济太,由于长江水质较好,引水有助于改善太湖
水质。
3.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
⑴污染物:石油及石油制成品
⑵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
⑶原因: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
的海洋石油污染。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油轮事故,经常引发附近海域严重污染的急性事件,对
海洋和附近海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⑷危害:石油污染海洋,会给被污染区域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
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
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案例3
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通过这个案例,需要能够了解:
本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标明了石油泄漏事件发生的地点、扩展的范围,分析了事件造成的严重危
害和清理污染工作的难度。因石油比水轻,入海后浮在水面上,扩展成油膜,光亮的油膜由厚变薄,逐渐
扩展,每升石油的扩展面积可达1 000一10 000平方米,随后分裂为片状、带状油膜,随风迁移。石油氧
化后的残渣形成的沥青块,可以在海面上长期漂浮。
思考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此次海洋污染事件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是什么?
点拨:该事件是瓦尔迪兹号油轮触礁后,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
2.试说明此次污染造成的危害。
点拨:污染直接导致300万只海鸟丧生,同时对海区内的浮游生物、海洋鱼类、海洋兽类、底栖动物的生
存均造成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天然
水为例)
1.概念
2.作用
3.自净过程中的几种机理
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
5.自净作用的意义
二、水污染
1.概念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
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⑴污染物
⑵形成条件
⑶“藻花”与“赤潮”
⑷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
亡原因分析
⑸湖泊演变成沼泽原理
3.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
⑴污染物
⑵常发区域
⑶原因:
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