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人参果种植与管理

人参果种植与管理

人参果种植与管理一、人参果简介人参果,又称“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强壮、润肺止咳、益气生津等功效。

人参果是常绿藤本植物,根系发达,能长到18米高。

其果实为球形或卵形,直径约为1厘米左右,成熟时呈黑色。

二、适宜种植环境1.气候条件:人参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夏季平均温度在25℃左右,冬季平均温度在5℃以上。

2.土壤条件:人参果对土壤要求不高,以砂质土或壤土为宜。

3.光照条件:人参果对光照要求不高,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下生长最佳。

三、种植方法1.选址: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种植。

2.整地:先将选好的地块进行整地处理,将杂草除掉,并施入适量有机肥料。

3.栽培:在整理好的土壤上挖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圆形坑,深度为20厘米左右,将人参果种子埋入土中,覆盖一层薄土。

4.浇水:在种植后的第二天开始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施肥: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有机肥料。

四、管理要点1.浇水:人参果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能过于湿润。

夏季每天浇一次水,冬季每周浇一次水即可。

2.修剪:在人参果生长初期,应适当修剪枝条和叶子,促进其分枝生长;在开花期后要及时修剪花穗。

3.杂草除去: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等积累物,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4.防虫害病: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止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五、采摘与储存1.采摘时间:人参果成熟期为9月至11月份,在果实变成黑色时即可采摘。

2.采摘方法:用手轻轻拨下果实,并放入篮子中。

3.储存方法:将采摘好的人参果放入通风干燥处,待其表面变干后再装袋密封储存。

六、总结人参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强壮、润肺止咳、益气生津等功效。

在种植与管理上,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环境和土壤条件,培育健康的植株;合理浇水、施肥、修剪等管理措施,防止虫害和病害的发生;采摘后要及时储存。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与管理,可以提高人参果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带来更多健康的福利。

人参果的栽培方法

人参果的栽培方法

人参果的栽培方法
人参果,又叫人参果树、人参果木、人参树。

它是一种落叶灌木
或小乔木,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人参果的栽培方
法非常简单,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步,选好地点。

人参果喜欢生长在野外的灌丛中,对土壤没
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排水良好、肥沃即可。

所以,可以种在一些阴凉
通风的地方,比如小树林的边缘、林荫道旁、院落的一角等等。

第二步,土壤处理。

人参果的根系比较浅,所以土壤不能太干燥,但也不能太湿润。

在选择种植地点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

首先要
清理杂草和石块,然后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腐熟的堆肥等,这样可
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第三步,播种方法。

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首先需
要将种子泡水一天,然后在种植土壤中埋下种子,每穴埋一个,距离
应该是30-40厘米。

种植深度不要太深,大概是种子直径的两倍左右
即可。

第四步,日常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人参果不需要太多的额外
工作,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浇水: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 修剪:可以适当地修剪树冠,帮助树木的生长。

3. 施肥:每年春季和秋季施肥促进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及时清理病虫害保持树冠清洁。

以上就是人参果的栽培管理方法,只要注意以上几点,相信你会取得一个满意的收成。

人参果的栽培技术和要点

人参果的栽培技术和要点

人参果的栽培技术和要点种植地的选择一般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含沙也较肥沃,用水排灌方便的地块,山区山垅田病菌少种植也非常好。

整畦与种植规格种单行畦宽60公分,双行100公分,株距40公分,开穴挖细,亩种1500株左右,施基肥前最好穴内撒些防病虫药。

施肥方法首先在穴内施入猪鸡腐熟粪或发酵过的菜饼肥与土拌匀做基肥;种后当日应施入人粪尿或猪尿水肥,促其早生快长。

以后7天一次追施人粪尿水肥,并在每尿桶中加入碳铵150克;开花结果后再亩施入复合肥每次50斤,每月一次,以利壮杆及保花保果。

种子育苗方法即在计划育苗的地块或木箱内拌入适量的基肥,整细浇透水肥,再将细小的种子一粒一粒钳播于土中,粒距7—10公分,盖上湿细沙,以后畦面干燥应用喷雾器喷湿,以防冲动种子,7—15天齐苗;有虫害用敌百虫或氰戊菊酯灭虫,苗长至10公分移栽。

整形与修剪“人参果”分枝萌发力极强,每株在10至20公分之间留3—4个枝条为结果枝条,其余枝条全部剪去育苗播插或作畜禽饲料;开花结果后每束花果只能留1—2个果,这样果大品质好,卖价高。

搭架护果挂果后枝条承受不了果的重量,必须用60—100公分长的竹木条扦插并将果系牢,以防断枝烂果造成损失。

留种及繁殖高温期结的果没有种子,适温结果有少量种子,种子千粒重1克左右,发芽率较低,只有细播重管苗才多。

如扦插育苗即应选择无病健壮枝条剪下,尔后每段10—12公分长,插入土3—5公分,插后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的防治,一般25天以后可移栽或出售。

【整地、施肥与定植】:选择灌溉方便,通风透光,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栽种。

人参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N、P、K三元复合肥50—70公斤,按株行距40—70厘米,深耕20—30厘米,然后平整土地,整成宽70厘米条状畦,畦面高出地面10厘米。

选用高15厘米左右,枝条多,枝干粗壮,叶片茂盛,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以50厘米×50厘米的品字形栽植,一般以今晚定植为宜,亩植2000—3000株。

人参果的养殖方法_怎么养人参果

人参果的养殖方法_怎么养人参果

人参果的养殖方法_怎么养人参果人参果又名长寿果、凤果、艳果,原产美洲,属茄科类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亦可称仙果、香艳梨、艳果。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养殖人参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参果的养殖方法:定植选择灌溉方便,通风透光,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栽种。

人参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应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N、P、K三元复合肥50~70公斤,按株行距40~70厘米,深耕20~30厘米,然后平整土地,整成宽70厘米条状畦,畦面高出地面10厘米。

选用高15厘米左右,枝条多,枝干粗壮,叶片茂盛,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以50厘米×50厘米的品字形栽植,一般以今晚定植为宜,亩植2000~3000株。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人参果的养殖方法:肥水管理除施足底肥外,还应追肥两次:一次是在果苗生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另一次在果苗接近开花时,每亩施N、P、K肥各3公斤,离苗木主根10厘米外浇灌。

开花结果期应适当增施硼肥等微量元素或保丰素2号。

少量勤施N、P、K复合肥,并注意中耕除草,一般10天施一次肥,开花后多施钾肥。

3~6月、9~11月是人参果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需水最多的时期,应及时浇水。

人参果的养殖方法:整枝修剪人参果萌发力强,应及时修枝打杈,从植株15~20厘米以上部分,选留3~5枝健壮、分布均匀的枝作为主枝,其余的全部剪除。

每个侧枝上留2~3个花序,每花序留2~3个果,其余的花序、小果全部疏除。

每株最多只结30个果。

由于人参果的茎干较软,开始结果时须用竹杆或塑料绳搭架,以防倒伏。

人参果的养殖方法:病虫防治人参果的主要病害有疫霉和灰霉病,每亩可用百菌清110~150克兑水400~800倍液,灰霉净600~800倍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主要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1500倍液三氯杀虫螨醇,1500倍液哒嗪酮、灭扫利等交替使用。

应注意,人参果对氧化乐果或敌敌畏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

人参果栽培技术要点

人参果栽培技术要点

人参果栽培技术要点人参果(学名:Panax ginseng C. A. Mey.)是我国特有的草本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因此,人参果的栽培技术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人参果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适宜的生长环境人参果是北方地区的一种植物,适应能力强,生长环境要求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人参果适宜在海拔500-1500米,年平均温度5-16℃,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地区栽培。

土壤方面,人参果喜欢松软肥沃且保持适当湿润的土壤,最好是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腐殖土。

二、适时选种和育苗人参果的育苗一般采用种子繁殖,也可使用嫁接的方式繁殖,但种子繁殖更为常用。

人参果的种子一般在10月份左右采摘,然后晾干、清洗,放在室温下保存。

春季3-4月份时,选择适宜的天气和土壤温度,将种子播种在育苗盘或育苗床中,保持适当湿润。

三、合理施肥人参果生长期较长,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因此合理施肥是保证人参果良好生长的关键。

一般来说,可以在秋季进行基础施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或磷、钾肥进行施用。

春季开始,可以适量追加氮肥,促进植株的生长。

四、合理的灌溉管理人参果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开花结果期。

一般来说,应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情况,合理进行灌溉,保证土壤保持适宜湿度。

要注意避免积水,防止根部腐烂。

五、定期病虫害防治人参果生长期较长,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因此,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农药喷洒、熏烟等方式进行防治。

同时,人参果的栽培地要经常清理杂草,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生长。

六、适时修剪和整枝人参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修剪和整枝,保持植株的形态和健康。

一般可以在生长季节结束后,选择晴朗天气,将植株的老化部分和病虫害受损的部分及时修剪掉。

同时,还要注意保护主干和主枝,促进枝条的分枝和侧芽的萌发。

七、合理收获和储存人参果一般在种植后4-5年开始开花结果,可以收获。

人参果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人参果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人参果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人参果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1、整地选地。

人参果种植对土壤要求不高,国内大部分的土壤都适合人参果的栽种。

在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中种植出来的人生果质量更高。

人参果种植的选地最好是排灌方便、临近水源、有充足光照的地方。

把土地整平均匀的挖沟,田畦宽度在7公分左右,高度在10公分左右,果苗要选择没有产生病害且粗壮一点的果苗进行定植。

2、光照。

人参果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光照。

特别是在果实成熟阶段,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会影响果实。

3、温度。

人参果喜热不耐高温,在10到35度期间都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生育最适合的温度是15到18度。

4、浇水。

人参果在定植后浇水一次,在开花前如果没有干旱就不用浇水。

在结果期和采收期需要多浇水,7到12天浇水一次,选择晴朗的上午浇水,在浇水之后要及时的排湿。

5、施肥。

人参果的除了要足够的底肥之外,还要追肥两次。

一次是在果苗长到30厘米左右,另一次是在苗开花之前,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十天施肥一次,开花后要多施肥。

6、病虫害防治。

人参果常见的病虫害有疫霉和病、灰霉病,主要害虫有有蚜虫和红蜘蛛,如果发现了病虫害,要及时的对症下药。

1。

人参果栽培技术范文

人参果栽培技术范文

人参果栽培技术范文人参果(Panax ginseng C. A. Mey),又称参麦果、人参参、山药果,是以人参(人参须)为母本、麦冬(麦方)为父本的杂交种。

它是人参的一个变种,具有人参的药用价值,但生长期短、适应性强,栽培技术比人参更简单。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人参果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人参果喜好温暖、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需要保持良好的透排性。

土壤质地以砂壤土或壤土为好,砂质或粉质土壤容易疏松,有助于根系发育和通气。

同时,土壤要求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充足的磷、钾等微量元素。

二、选种与繁殖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人参果作为播种的基材,去除病弱和变异的植株。

繁殖方式主要有分蘖和育苗两种。

1.分蘖繁殖: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选用直径超过2厘米的植株,将根系从土壤中取出,并清除附着在根部的泥土和枯叶。

然后将根系分成3-5个蘖,每个蘖上至少留有1-2个健壮的无病枝。

分蘖后,将人参果移植到整平的苗床上,栽植距离为15-20厘米。

在生长期间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不过度湿润,以免导致病害发生。

2.育苗繁殖:在每年的2-3月份,将从根系中分离出的鲜叶放置于栽培地灌溉库或便槽中,覆盖一层水,约2-3周后新芽即可从叶缝中伸出。

将新芽挖掘出来后,放置到合适的育苗基质中,每个育苗盆放置一个新芽。

育苗基质可以选用以腐叶土、河沙、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的混合基质,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干燥和过湿。

当苗高达到10-15厘米时,即可移植到苗床上进行人参果的生产。

三、栽培管理人参果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1.浇水:人参果喜好湿润的环境,因此在生长季节需要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但是,过湿会导致根部病害的产生,因此要合理控制浇水量,避免长时间积水。

2.施肥:人参果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定期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可选择有机肥、复合肥或磷、钾肥进行追肥。

尽量避免使用含氯肥料,以免对人参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人参果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

人参果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

人参果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实用版3篇)《人参果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篇1人参果是一种茄科类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如梨瓜、甜黄瓜、仙果、香瓜梨等。

国内主产区在甘肃酒泉清泉乡。

以下是人参果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1. 选址与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地,进行深翻平整,做成宽幅畦面,以便排水和通风。

2. 播种与育苗:人参果的繁殖方式有种子、扦插、嫁接等方法。

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将种子撒在畦面上,覆盖细土,浇水保湿,出苗后进行疏苗、除草、施肥等管理。

3. 定植与管理:人参果的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按照50 厘米×50 厘米的株行距挖坑,使根系尽量舒展开,栽种时坑不宜过深,根系与壤结合紧密,植株生长旺盛。

每株留5 个主枝的,定植密度为每667 米2900~1000 株;每株留3 个主枝的,定植密度为每667 米21500 株;单干整枝的,每667 米23000 株。

4. 田间管理:(1) 及时追肥:每667 米2 可追施硫酸铵20 千克,在人参果栽种到果实成熟过程中追肥一二次即可。

(2) 及时浇水:要注意及时浇水,在人参果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满足人参果发育和生长的需要。

但坐果前为了防止植株徒长要尽量少浇水,坐果后要加强肥水管理。

(3) 中耕锄草:在人参果的管理上中耕锄草、修剪枝条等工作常常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中耕深度一般在3~5 厘米左右,不宜过深,中耕时间最好是在浇水或下雨(露地栽培) 后进行。

(4) 及时修剪枝条:人参果分枝萌发能力很强,地表层和主枝上都可长出很多的枝条,如果为了结果,只留下3~6 枝健壮的、相互分开的枝条作为主枝,其余全部剪掉,否则枝条太多会影响通风、透光,相互争夺营养、阳光和水分,导致不结果或结的果很小,也很少(如为了繁殖种苗不必修剪,任其生长,而且长得越多越好)。

侧芽一律打掉,每隔5~7 天打杈1 次,不可过晚,防止营养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果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施肥。

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8000~10000千克,将基肥的1/2铺施地面,深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

按栽培行距开沟,把其余的有机肥,再加上磷酸二铵30~40千克混合施入沟内,充分与土拌匀,浇水填土起垄。

采用(80~100)厘米;x;(40~50)厘米的大小行栽培,垄高15厘米,深15~20厘米,在畦中间最好也开灌水沟,畦面铺地膜,在高畦上形成膜下暗灌的形式。

2.定植。

人参果定植时的适宜温度指标是最低气温不低于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

栽苗前2天浇小水,以便起苗不散坨。

起苗时尽量保全根系,并选茎粗、节短、无病虫害的健壮苗定植。

苗不匀时要大小分开栽,以便分别管理。

高畦栽培时,畦面按(80~100)厘米;x;(40~50)厘米的大小行距栽培2行,株距为35~45厘米,每亩定植2500~3000株。

秋冬茬因定植时天气尚温暖,可采用明水定植。

即在定植沟内按株行距先栽苗,然后浇水。

这种方法省工,浇水量大,有利于缓苗。

在寒冷季节定植时,最好采用先干栽,后分株浇水的方法。

水渗完时再稍覆土。

以后再进行l~2次分株浇水,缓苗后再顺沟浇水。

覆盖地膜的,一般都是开穴后栽苗覆土再浇水,水渗后填
土封严膜口。

秧苗徒长时应采用卧栽。

将下部的叶摘除,在定植沟或穴内根朝南,苗朝北,使苗弯曲露出顶部再培土、这样埋入土中的茎节可生不定根,增加了根量,扩大了吸收范围,同时地上部露出地面部分很快直立生长,有利于转化为壮苗,对增产也十分有利。

壮苗、大苗也可采用这种栽法。

用于观赏栽培的可定植到花盆内,花盆直径35~40厘米,使根系能充分分散,一般每盆栽1株,为了造型美观,最好选用有4个主枝的苗。

若苗的主枝不够,也可2株合栽1盆。

3.温度管理。

人参果喜温,但怕高温,栽培期间的温度管理往往因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生育期不同。

秋冬茬栽培时由暖变冷,越来越不适应人参果的要求。

日平均气温降到16℃左右时,要扣上塑料薄膜,10℃以下时夜间要加盖草苫和纸被等。

扣膜初期白天要注意放风,掌握白天15~25℃,最高不超过28℃;夜间15~10℃,最低不低于5℃。

温度不能保证时,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

冬春茬的前期要特别注意增温和保温。

天气变暖后要注意放风,防高温伤害。

外界最低气温l0℃以上时,可昼夜放风;外界最低气温达15℃以上时,则要逐渐撤除棚膜,(xx)温度管理正好与秋冬茬相反。

4.追肥和浇水。

土壤肥沃、基肥充足时,坐果前一般不追肥,追肥过早极易造成植株徒长。

第一穗果有核桃大小时开始追肥浇水,以促进果实迅速膨大。

每亩追施硝酸铵或磷酸二铵20~25千克。

一般每结l穗果就要追1次肥。

天气暖和后,可顺水冲人粪尿2次,每次每亩用1000千克。

在开花结果期间,应多次进行叶面喷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单一或混合使用。

进入结果期之后,人参果不断开花结果,对水分的需要量也迅速增加,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地面湿润。

冬天浇水需用深机井水,以防过度降低地温。

5.插架和绑蔓。

人参果是匍匐茎,加之结果后负重量大,更难直立生长,必须搭架。

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可用竹竿搭成高1~1.5米的三角架或四角架。

为了节省开支和减少遮阳,最好采用吊蔓的办法。

搭好架后把茎蔓有规律地绑在架杆上,一般每结1穗绑一道蔓。

生长势强的茎蔓要弯曲上绑,弱的可直绑,做到促控结合,使生长一致。

6.修剪整枝。

人参果的扦插苗多萌发1~4个主枝,主枝上各节又都能萌发侧枝。

主、侧枝各留多少,因栽培季节、采收期安排的长短、栽培密度不同而异。

一般情况下,每株留主枝2~4个,栽培密的留2个主枝,稀的留3~4个。

前期一般不留侧枝,到生育
中期可适当留l~2个侧枝,这样每株可能有4~8个侧枝。

如果栽培密度大,可少留或不留侧枝,以保证通风透光良好。

在华北地区,结果期一般每隔10~15天修剪1次,及时掰去或剪去多余的枝条,选择好的枝条用来扦插,其他可作饲料。

277200山东省农科院枣庄市山亭实验站李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