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因、诊断与治疗要点
儿童脑膜炎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儿童脑膜炎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留下长期的后遗症。
本报告旨在总结儿童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以提高公众对儿童脑膜炎的认识,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病因1. 细菌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儿童脑膜炎类型,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感染: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
3. 其他病原体:如真菌、原虫等引起的脑膜炎较少见。
4. 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脑膜炎。
三、临床表现1. 急性起病:多数儿童脑膜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
2. 发热:发热是儿童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
3. 头痛:头痛是儿童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可能与脑膜刺激征有关。
4. 恶心、呕吐: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
5. 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等。
6. 其他症状:如皮疹、听力下降等。
四、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接触史等。
2. 体格检查:注意神经系统体征,如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儿童脑膜炎的重要手段,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 病原学检查:根据临床疑诊,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五、治疗方法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通常采用头孢曲松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性脑膜炎则无需使用抗生素。
2.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吐、镇静等。
3. 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加强护理。
六、预后1. 治愈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治愈率较高。
2. 后遗症:部分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瘫痪、癫痫等。
74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74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诊治分析作者:王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9期【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治疗效果。
方法笔者将对本院收治的74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诊断情况及治疗方法与疗效。
结果本组74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例经过2~3周的临床治疗,其中治愈者为55例(74.32%),有效者为11例(14.9%),未愈者为8例(10.8%),患儿的平均住院时时间为17.5d。
结论由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因此临床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诊,临床治疗方面主要采用B-内酰胺类联合头孢菌素为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在儿科临床疾病中一般将新生儿期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脑膜炎症称之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据相关临床调查报道[1]显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发病率达到0.03%~0.12%(早产儿发病率为0.35%),而且大约有45%的患儿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由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且需要急症处理,因此为了能够寻求最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笔者将收集整理本院最近3年间收治的74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例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临床研究主要选取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最近3年间NICU收治的74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例,其中男女比例为2∶1;患儿的胎龄为32~39+5,平均为(37+1±2+5)周;患儿出生体重为1.80~4.50kg,平均为(3.12±0.54)kg。
1.2临床诊断标准本文临床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惊厥、激惹、嗜睡、应激反应慢、体温不稳定以及意识障碍等等。
②经CSF生化检查,其中蛋白含量﹥1000mg/L,糖含量﹤1.1mmol/L,脑脊液常规中细胞数﹥1000×106/L。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几点体会

对 术 中 高 血 压 的治 疗 多选 用 作 用 和 缓 不 宜 反跳 的 新 型 降
压 药 压 宁 定 和 异 搏 定 等 。直 接动 脉 内测 压 可 反 映 即 时血 压变 化 ,准 确 及 时 ,使 血 管 活性 药 物 的应 用 更 为及 时 、合 理 。最近
出现 较 晚 或 不 明 显 ,新 生 儿 颈肌 发育 很 差 ,故 常无 颈 抵 抗 。较 特 殊 的 有 以下表 现 :① 容 易 激 惹 ,突 然惊 叫 :② 眼 部 异常 ,两 眼 无 神 、双 目发 呆 、凝 视 远 方 , 眼球 可上 视 或 向下 呈落 日状 , 可 有 眼球 震 颤或 斜 视 ,瞳 孔大 小 不 等 ,对 光 反应 迟 钝 ;③ 前 囟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 中的几点体会
周 艳 丽
( 来 县泰 来镇 卫 生 院 泰
中图 分 类号 :R 1. 552 文 献 标 识码 :B
12 0 ) 64 0
文章 编 号 :10 - 4 4( 0 ) 10 8— 2 0 4 78 2 1 0 - 0 7 0 1
细 菌 性 脑膜 炎 ( M )是 d J 常 见 的急 性感 染 性 疾 病 , 由 B 'L 于 抗 生 素 的 广泛 应 用 ,B 的发 生 率 日趋 减 少 ,但 其 病 死 率仍 M 很 高 ,新 生 儿 高 达 2 % 5% , 存 活 者 神 经 系 统 后 遗 症 为 0 0
3 % ̄5 %。尽管影响 B 预后 的因素很多,诸如发病年龄 、 0 0 M
病 原 菌 及抗 生素 治疗 等 , 最 重 要 的 原 因 是早 期 治 疗 。只有 早 但 期 诊 断 , 能 早期 治疗 从 而 减 少 后 遗 症及 降低 病 死 率 。笔者 认 才
小孩脑膜炎的发病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孩脑膜炎的发病原因
导语:小孩脑膜炎这种疾病主要是先天性的,所以我们建议妈妈们在孕期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检查措施,减少你们的伤害。
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也是有很多
小孩脑膜炎这种疾病主要是先天性的,所以我们建议妈妈们在孕期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检查措施,减少你们的伤害。
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而我们今天主要是为大家介绍的是小孩子的脑膜炎,这种疾病需要我们的父母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这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也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可能会造成小孩子永久性的脑损伤。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
病因
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大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一些研究指出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包含:①急性细菌性脑膜炎;②结核性脑膜炎;③真菌性脑膜炎一、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为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3~5/10万。
迄今细菌性脑膜炎仍为成人及儿童中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尽管目前已有众多有效的抗菌药物用于临床,但据报道其病死率仍可达25%~30%。
因此早期诊断,正确的抗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需根据流行季节、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诱发因素与脑脊液检查结果。
凡患有肺炎、中耳炎、发生颅脑外伤或者进行颅脑手术者,同时出现发热、头痛、神志改变、脑膜刺激症,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者,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可基本确立。
各类病原菌所致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因此在未获病原菌前,需全面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根据流行病学、诱发因素等推测可能的病原菌。
起病于冬春季节、突发高热、寒战、头痛,体检发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者,需考虑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继发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者以肺炎球菌脑膜炎多见。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鼻窦炎,特别体弱儿童,需高度怀疑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各类原因引起的免疫缺陷与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者,较可能发生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属或者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耐药葡萄球菌属,特别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或者表葡菌(MRSE)也并很多见。
(一)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1.尽早进行脑脊液检查由于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尽快检出病原菌是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成功的关键,务必立即进行脑脊液与皮肤瘀点的涂片革兰染色与血培养,同时尚需进行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
同时结合病史与体检资料、患者年龄、伴发疾病等开始经验治疗,获阳性培养结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选用杀菌剂中枢神经系统为人体防御免疫功能的薄弱区域,白细胞数少,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且缺乏特异抗体,因此应使用杀菌剂。
细菌性脑膜炎

特异性细菌抗原测定
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查患儿 CSF、血、尿等标本中的细菌抗 原
1.对流免疫电泳 2.乳胶凝集试验 3.免疫荧光试验
其 他
1.血培养 2.局部病灶分泌物培养:如咽培养、 皮肤脓疮液或新生儿脐炎分泌物培 养等。 3.皮肤瘀点涂片 4.脑脊液乳酸脱氢酶、乳酸、C反应蛋 白、免疫球蛋白、β 2—m及TNF测定 5.头颅CT 扫描6.实时B型超声检查
6.并发症治疗:(1)硬膜下积液:少量积液不必穿刺,可自行吸收;积液量 多则反复穿刺放液,每次每测15ml;必要时行外科处理;
(2)脑室管膜炎:抗生素+侧脑室引流;(3)脑性低钠血症:限制液体入量; 逐渐补充钠盐。 7.高压氧治疗:治疗脑瘫等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
一、年龄特点 :年龄不同感染的致病菌亦不同 二、季节 :冬季是多数化脑的好发季节 三、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或飞沫传播 四、机体的免疫与解剖缺陷 1.年龄幼小,机体免疫能力较弱,血脑屏障 功能较差 2.先天性缺陷 3.解剖缺陷
发病机制
一、多数化脑是由体内感染灶(如上呼吸 道、皮肤感染)经菌血症或败血症侵犯至 脑膜,脑膜炎的产生需经过以下4个过程: 细菌进入血流能否引起持续性菌血症取决 于机体抵抗力和细菌防御能力的相对强弱。 细菌进入血流能否引起持续性菌血症更主 要取决于两个条件,细菌数量及细菌是否 具有荚膜。 二、少数化脑可由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
表1 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鉴别
治 疗 一、抗生素治疗 二.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 其他对症治疗 四. 并发症治疗
抗生素治疗
1.用药原则:采用早用药、剂量足、 疗程够的静脉注射原则,化脑预后严 重,应力求在用药24小时内杀灭脑脊 液中致病菌。 2.病原菌明确前抗生素选择 应选 择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流感 嗜血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效的抗生 素。
细菌性脑膜炎

约半数病人有病灶(上感、肺炎、鼻窦炎、 中耳炎)
病理渗出物多
易复发、易迁延
并发症多(硬膜下积液、积脓、脑脓肿、 脑积水)
脑脊液培养、涂片阳性率高
11
不同病原脑膜炎特点
嗜血流感杆菌:发病率占第三或二位,多发生于2M-2Y, 秋冬春季多 多有前驱感染史(上感、肺炎、蜂窝组织炎) 易并发硬膜下积液 脑脊液易找到细菌
葡萄球菌:发病率占第四位,以新生儿、年长儿多见 多有化脓病灶(皮肤、肺、中耳等)可见毒素性皮炎 脑脊液呈脓性,可见成堆的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多见于2M内小婴儿,多为血行感染(脐、肠) 因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预后差
1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升高,核左移、中毒颗粒 血培养: 脑脊液检查:外观、常规、生化、涂片找 菌、培养 脑脊液特殊检查 CT、X线 皮肤瘀斑涂片
病原菌
推荐抗生素
疗程
流感杆菌 氨苄、氯、头孢曲松 2— 3周
肺炎链球菌 青、头孢噻肟钠
3—4周
脑膜炎双球菌 青 、磺胺
7—10天
金葡菌 氧哌嗪青、 氨基糖甙、头孢 4周
噻肟钠、头孢呋辛钠、万古、利福平
革兰氏阴性菌 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 3—4周
新生儿脑膜炎 氨苄、氨基糖甙、
4周
头孢呋辛钠、丁胺卡那、头孢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步骤: 确立中枢感染 确立中枢感染为化脑 明确化脑病原
14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立中枢感染:
年长儿:典型症状+脑征
小婴儿:
感染中毒症状+前囟紧张
腰穿
不明原因发烧治疗效果不好
发热伴惊厥不能用高热惊厥解释
1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腰穿禁忌:颅内压明显升高,有脑疝可能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 腰穿部位软组织感染
细菌性脑炎PPT课件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并发症5 其它:颅内出血脑软化脑积水癫痫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实验室检查血象: WBC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细菌学检查 脑脊液涂片:革兰氏染色找细菌 细菌培养:咽试子、血、脑脊液、尿培养。
感染时机与途径出生后的感染: 病原菌经过呼吸道、脐部、受损皮肤或粘膜、消化道、结合膜侵入血液循环再到脑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头颅血肿、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皮肤窦道等,病原菌可以直接侵入脑膜,引起脑膜炎。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发病机制决定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因素: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状态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发病:TNF TL-1等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与疗程
治疗原则抗生素治疗原则早期足量,首剂加倍对病原菌敏感有效杀菌剂易通过血脑屏障疗程足
常用抗生素 病原不明的脑炎: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 病原明确的脑炎:参考药敏用药。 1 氨苄西林:李斯特菌、肠球菌、GBS、敏感 的葡萄球菌 。 2 头孢噻肟钠:耐氨苄西林的革兰氏阴性菌杆菌首选,肺炎克雷伯菌 3 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 4 头孢曲松: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 5万古霉素:对氨苄西林不敏感 的葡萄球菌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与疗程
脑脊液培养阴性:疗程根据个体决定。新生儿期,对于可疑阳性但未证实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建议在脑脊液阴性结果后2-3d停药。对于那些脑脊液结果正常,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都是阴性的患儿,在2-3d的潜伏期后,如果培养保持无菌,通常就停止抗生素治疗。脑脊液细胞数增加,血培养阴性,脑膜炎剂量的抗生素疗程取决于临床特点及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的可能性(如脑室出血)。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与疗程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大于21cells/microL预测脑膜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约80%,但新生儿脑膜炎也可能会出现正常脑脊液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20ll 0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曹 云、程困强、周义浩);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侯新 琳、汤泽巾、周丛乐).影像科(肖江喜),妇产科(杨慧霞); 210009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蒋犁);100700北京. 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刘敬);71006l西安 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刘俐);100l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细菌入侵新生儿后,通过血脑屏障(经跨细胞 途径、细胞旁途径,或者经吞噬细胞迁移)进入颅内。 并大量繁殖,激活免疫反应,致大量炎症因子释放, 继发瀑布样反应,造成脑损伤171。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拒乳或呕吐;体 温异常(>38℃或<36℃),足月儿可能出现发 热,早产儿体温不升更为常见。神经系统症状可表 现为易激惹、嗜睡、肌张力低下,甚至抽搐发作。 与革兰阳性菌相比,感染革兰阴性菌更易出现抽搐, 通常为局灶性发作。新生儿脑膜炎还可表现为前囟
1 2
(二)观察内容 1.急性期: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各种合并症如 脑室炎、脑脓肿、脑积水、脑梗死、脑出血、硬膜 下积液等。 2.后期:脑组织液化、脑积水、脑实质萎缩等。 (三)影像方法的选择 I.B超:便捷,可动态观察,对脑中心部位病 变显示更佳。在感染初期,评估脑室大小和是否存 在脑室内出血,亦可显示脑室炎、脑沟回声增强、 异常实质性回声,还可动态监测并发症进展情况, 一般建议治疗后1~2周进行评价。 2.MRI:分辨率高,表现为脑膜表面的炎症性 渗出性改变,并有助于发现脑脓肿、脑炎、脑梗死、 皮质和白质的萎缩。弥散加权MRI早期观察组织水 肿,增强MRI观察脑各部位炎症反应,即使无典 型并发症表现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在疗程结束前
(三)病原体分、 奇异变形杆菌和阪崎肠杆菌(也称克罗诺杆菌)所 致的脑膜炎,建议行增强MRI检查。 3.CT:有辐射,且对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特异性 和敏感性均差,但对颅内出血及钙化敏感。 六、抗生素的使用 (一)治疗原则 (1)早期、联合、足量、保证疗程、个体化治 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2)抗生素治疗2~3 d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调整抗生素治疗;若培养结果非阳性,则继续经验 性抗生素治疗。 (二)抗生素的选择 1.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氨苄西林+三代头孢菌 素,可覆盖李斯特菌;院内感染选择万古霉素+美 罗培南,需关注血清血药浓度的峰值及谷值m1。 2.调整治疗:一旦明确了致病菌及其体外的 抗生素药敏模式,要对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做出相
膜炎敏感性、特异性较高Do]。 2.复查脑脊液:抗感染治疗48 h后应复查脑脊 液,观察疗效。如果选择了敏感抗生素,复查的脑 脊液细菌培养可转阴,继续原治疗。若培养阳性, 则根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选择敏感抗生素。 3.常见干扰因素 (1)损伤:腰椎穿刺损伤者,脑脊液白细胞数 经校正后,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敏感性降低,特异性 尚可。建议有损伤者24 h后再次进行腰椎穿刺检查。 (2)抗生素:约35%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在 行腰椎穿刺前72 h已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
内获得的感染,为母婴垂直传播;晚发型感染,指 出生l周以后获得的感染,提示为院内获得性感染 或社区获得性感染,但此时定植于新生儿的母体菌
DOl:10.3760/cma.J.ISSn.1007—9408.20l 6.1 2.00l
38%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培养为阴性[8。91。在抗 生素使用过程中病情加重者需行腰椎穿刺检查。 (二)脑脊液检查及结果判断 1.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感染革兰阴性菌者 脑脊液白细胞数通常高于感染革兰阳性菌者。脑脊 液白细胞数>2l/mm3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均为80%(正常新生儿脑脊液平均白细胞 数<10/ram3。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蛋白升
病菌:
000),其中早
产儿占1.4%~5.0%,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是足 月儿的5~20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B 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
筛查的开展及新生儿抗生素的使用,新生儿细菌性 脑膜炎发病率有所下降,死亡率亦从20世纪70年 代的50%降低至目前的1 0%~1 5%【l。6】。但由于感染 容易造成脑损伤,影响脑发育,存活儿也常遗留神 经系统的后遗症,如听力障碍、癫痫、失明、脑性 瘫痪、智力低下等,亦可表现为神经行为异常、孤 独症。为了进一步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 治疗进行规范,最大限度地改善其预后,北京大学 第一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达成了以下共识,供临床参 照执行,并在应用中进一步完善。
饱满或者隆起,亦可表现为项强直。
新生儿脑膜炎的感染途径有产前宫内感染,即 母亲血液一胎盘一胎儿感染,也可为产时接触、吸 入感染,或为产后感染(大多为院内感染)。新生 儿早发型感染,指出生后早产儿3 d内、足月儿7
d
三、腰椎穿刺的指征及脑脊液的判读 (一)腰椎穿刺的指征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示脓毒症者,需进行 腰椎穿刺检查:23%的血培养阳性患儿合并脑膜炎, 故建议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均行腰椎穿刺检查,但
应调整。
(1)GBS: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敏感。青霉素 或氨苄西林联合1种三代头孢菌素,疗程14~21
d。
为诊断的金标准,但过程复杂、周期长、敏感
性低,故不能作为治疗或调整抗生素使用的依据。
(2)革兰阴性肠道菌:氨苄西林联合广谱头孢
万方数据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19卷第12期Chin JPerinatMed,Dec.2016,V01.19,No.12
91
J匕京大学第i
医院儿科(汤亚南、鼋笑梅);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
院新生儿科(余加林);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 科(周伟);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周 晓玉);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张巍) 通信作者:侯新琳,Email:houxinlin66@1 63.tom
48~72
h与<4 h的患儿脑脊液结果相比,葡萄糖明显
升高,蛋白降低,脑脊液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 抗生素治疗48 h后脑脊液白细胞数可能恢复正常。 (3)脑脊液放置时间:脑脊液在常温中放置
4
h后,白细胞数开始降低,葡萄糖亦降低;保存
在4 cC冰箱24 h,对脑脊液检查结果影响不大。但 仍建议留取脑脊液后立即送检。
’883。
菌素(头孢噻肟或者头孢他定),疗程至少21 d或 在脑脊液无菌后14 d,以两者中时间较长者为准。 (3)肺炎克雷伯杆菌:美罗培南40 每8小时1次,疗程至少21
d。 mg/kg,
网膜下腔,与发病初期相比,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 蛋白质增加,脑脊液葡萄糖减少。脑脓肿可通过神 经影像学确诊。超声显示强回声边缘和低回声中心。 炎症控制后,MRI或CT表现为明显强化,与预后 不良有关。一旦确诊,需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穿刺或 者手术切除,每周或者隔周进行影像学检查来监测 脓肿的变化。抗生素疗程6~8周。 (四)脑梗死 包括动脉缺血性卒中和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基 底节区常见。表现为脑实质破坏,继发脑脓肿,大 部分为基底节区、皮层下小梗死,很少大片皮层梗 死。可通过B超、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参考文献
[1]Harvey D,Holt DE,Bedford H.Bacterial meningitis in the
newborn:a prospective study of mortality and Semin PerinatoI,1
脑室炎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 革兰阴性菌脑膜炎中脑室炎发病率可达20%t161。脑 室炎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常见颅内压增高。若脑室 炎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则会影响抗生素疗效。 脑室炎诊断可根据侧脑室穿刺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确诊后,抗生素疗程需延长至6~8周。
(4)胎龄:脑脊液白细胞数与胎龄关系不大,
h也应行MRI检查。对于所有具有形成颅内
但蛋白随着胎龄、日龄增加而明显降低;胎龄越小, 脑脊液蛋白越高。 (5)腰椎穿刺检查时间:拟诊细菌性脑膜炎者, 若腰椎穿刺太早,脑脊液可表现为假阴性;若临床 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可在24~48 h内重复腰椎 穿刺检查。 四、脑脊液病原体检查的方法 (一)细菌培养 从脑脊液培养中分离出细菌性病原体即确诊为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有助于确诊 及明确具体细菌;培养阴性,亦不能除外诊断。脑 脊液细菌培养若阴性,增菌培养后,敏感性不增加, 假阳性率增加,且非致病菌增加,故一般不建议增 菌培养。 (二)细菌涂片 可在脑脊液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明确诊断,但约 20%经培养确诊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其革兰染 色涂片为阴性,尤其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所致的脑膜炎。
万方数据
・882・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19卷第12期Chin
J PerinatMed,Dec.2016,V01.19,No.12
葡萄糖含量降低,早产儿<1.1 mmol/L,足月儿<
1.7
五、影像学检查 (一)检查目的 根据脑结构的改变,观察脑内炎症性损伤的类
型及程度。
mmol/L,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对于诊断细菌性脑
000~4
群仍有可能是感染源。 大肠埃希菌、GBS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是早发 型新生儿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其中GBS常见于足 月儿,大肠埃希菌常见于早产儿。晚发型新生儿脑 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窄 食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肠球菌属、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是常见致
中华嗣产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19卷第12期Chin
J Perinat Med,Dec.2016,Vol_19,No.12
・专家笔谈・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因、诊断与治疗
曹云 肖江喜
程国强
侯新琳 余加林
蒋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