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实习二在地质图上求产状

合集下载

实习四三点法求产状要素和埋深

实习四三点法求产状要素和埋深

3.在地形地质图上求解产状要素的步骤与方法
1)在图上找出同一岩层面最高点(C)与最低点(D)并连线 (辅助线红线)如图所示; 2)在辅助线上求出中点(A) 与地形地质图上的B点相连 (B点为地质界线与等高线 700米的交点)得700米高程 的走向线;
3)过C点(800米)作AB的平
行线得800米走向线; 4)由高走向线向低走向线 (垂直)画出倾斜线并作出矢量; 5)在高走向线上按比例尺截取高差,其截距点与低走向线垂 足相连得岩层倾角; 6)用量角器度量出倾向、倾角(注利用地质图上方位为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来度量倾向)。
4.在团山矿区地形图上三点法求产状
团山矿区地形图
比例尺1:10000
O
0
L
(二)求埋藏深度 1)在团山矿区地形图上作图法求埋藏深度的过程:
团山矿区地形图上作图法求埋藏深度的原理:
3)结论: L:B'O水平距离 BD:埋藏深度 数学表达式: BD= B'D- B'B 参考答案:矿层产状230º ∠15º 埋藏深度:160m-(150-125)=135m 平巷朝NE50º方向掘进,见矿的最短距离为510m 见图(橙黄色线AO线段)
构造地质 Structural Geology
实训四 三点法求产状要素和埋深
一、实习要求 学会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进一步掌握岩层产状要 素的概念。 二、实习内容 (一)三点法求产状要素 1. 前提条件: 1) 三点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基本为一平面 . A 2) 三点位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上; 3)三点的方位、相互水平距离和标高为已知,并且三点 相距不太远;如图 2.基本原理: C B D B'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2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2

实习五 读褶皱区地质图一、目的要求读褶皱发育地质图及描述褶皱。

编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图的图切剖面。

二、说明(一)褶皱形态分析分析褶皱发育区地质图,首先要确定背斜和向斜,进而再分析褶皱形态、组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分析时,除遵循一般的读图方法外,具体步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但对于不同类型的褶皱其重点又有所不同。

1.区分背斜和向斜 首先根据地层的对称重复以及地层新老关系和产状区分背斜和向斜。

若核部为老地层,两翼依次为新地层,两翼依次为新地层者,为背斜:若核部为新地层,两翼依次为老地层者,为向斜。

 2.确定两翼产状 分析两翼产状是认识褶皱形态的关键。

根据褶皱两翼产状及其变化,确定轴面和枢纽产状。

两翼产状可从地质图上直接读出。

在大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上,两翼产状也可根据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关系求出岩层产状。

 3.判断轴面产状 根据两翼的倾向、倾角大致判断轴面产状。

若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表示轴面直立。

如两翼倾角不等,轴面是倾斜的。

在斜歪和倒转褶皱中背斜的轴面均与缓翼倾向一致。

 4.枢纽产状的确定 当地形近平坦褶皱两翼平行延伸,表示两翼岩层走向平行一致,则褶皱枢纽是水平的;如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两翼同一岩层界线交会或呈弧形弯曲,说明该被皱枢纽是倾伏的;背斜两翼同一岩层地质界线交会的弯曲尖端指向枢纽倾伏方向,向斜两翼同一岩层地质界线交会的弯曲尖端指向扬起方向(图24)。

另外。

沿褶皱延伸方向核部地层出露的宽窄变化,也能反映出枢纽的产状。

核部变窄的方向是背斜枢纽倾伏方向,或为向斜枢纽扬起方向。

 在地形起伏很大的大比例尺地质图上,褶皱岩层界线受“V”字型法则的影响,岩层界线弯曲不一定反映枢纽起伏。

枢纽水平的褶皱,会因地形起伏的影响,表现出两翼交会。

此时,从褶皱两翼产状、褶皱岩层界线分布形态与岩层产状和地形的关系等方向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正确认识枢纽产状。

 5.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在地形较平坦的地质图上,褶皱倾伏处(扬起处)的轮廓大致反映褶皱转折端的形态。

构造地质学实验(1)

构造地质学实验(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名:***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的基本内容、用途、作图原理和图示规格2、掌握阅读地质图件的步骤和方法二、内容说明(一)地质图1、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的一部或全部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平面(地形图)上的图件。

用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发展历史及矿产分布规律,指导找矿。

因此,地质图是地质工作者经常应用的图件。

2、一幅正式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编制单位和编图人、编制时间等。

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的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是根据该图幅内最有名的城镇或地名命名,如《山东省地质图》,《泰安幅地质图》。

图名常居中放置在图幅上方。

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

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比例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的形式有三种类型:数字比例尺:如1:200000自然比例尺:即图上相当于自然界真正的水平长度。

线条(图解式)比例尺:将比例尺作成尺子状,上面注明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有不同的图例。

一般地质图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的时代、岩性、地质界线、构造、产状要素和矿产等几个方面。

图例一般放在图的右边或下方(如图内有空白也可放在图框内),并按一定顺序排列。

“图例”两字应用醒目的字体注明。

地层图例自上而上或自左而右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

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依次排列地层图例之后。

构造实习二 在地质图上求产状

构造实习二 在地质图上求产状

间接法求产状要素构造地质学实习二间接法求产状要素实习目的1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2三点法求产状岩层产状三要素cdeabfg实习内容一用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条件
《构造地质学》实习二 构造地质学》
间接法求产状要素
实习d
岩层产状三要素
e c
g
a f
b
实习内容
一、用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 条件:1、图区范围内岩层必须 条件: 平直稳定。 平直稳定。 2、必须是大比例尺的地 质图。 质图。
原理和步骤
同一倾斜岩层上,任意相同标高的两点之间的连线为走向线。 同一倾斜岩层上,任意相同标高的两点之间的连线为走向线。 AB是两条不同高度的走向线之间的距离,BC是两条不同高度 是两条不同高度的走向线之间的距离, 是两条不同高度 是两条不同高度的走向线之间的距离 的走向线的高差, 是倾角。 的走向线的高差,α是倾角。
2、原理
(1)在同一倾斜岩层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 连线上可以找到一点,其高程与中间点 的高程相同,连接两点就可得到倾斜岩 层的走向线。 (2)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一走向线,由于 知道两走向线之间的距离和高差,从而 就可以求出倾斜岩层的产状。
作业
在凌河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 C2和D2地层产状(附图1) 在松溪地形图上(附图3) ,用三点法求 矿层顶面的产状。
实习内容
二、三点法求产状
已知一个面上三个点的埋深,求岩层产状。 已知一个面上三个点的埋深,求岩层产状。 1、前提: 、前提: a、一张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一张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b、在一定范围内岩层平直。 、在一定范围内岩层平直。 c、至少知道三个点的埋深,且三点不共 、至少知道三个点的埋深, 线。

产状

产状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包括习题)实习一读水平岩层地质图、确定岩层产状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掌握永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2、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二、说明(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1、地质图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各种地质体积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采用图区内主要城镇、居民点或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小,地名小不为众人所知或同名多,则在地名上要写上所属的省(区)、市或县名。

图名用端正美观的字体书写于图幅上端正中或图内适当位置。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各有所表示的地质现象的图例。

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时代和性质。

图例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

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

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

在长方格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着上和注明与地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和符号。

已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己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时代未定的岩体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赵温霞李志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教研室‎2004.3.24.实习一认识和阅读‎地质图(水平、单斜岩层展‎布区)学时:4(课堂学时)╋4(自学学时)═8学时一.目的要求1.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图式规‎格;2. 学会读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3. 厘定不整合‎类型并描述‎其特征;4. 掌握不同产‎状之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征;5. 于地形地质‎图上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6. 利用“三点法”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7.学会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二.作业:1. 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该区地‎形地貌表现‎特征;2. 总结凌河地‎区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出露特征(后者用“V”字形法则);3.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P220——1)完成附图1‎作业;4.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沿A——B线);5.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P221-3-①,附图3);三. 要求:1.读图前先着‎色。

2.交作业:①文字报告5‎00—800字;②图件3份——附图1、附图3、图切地质剖‎面。

3.交材料费,1元/人,以班为单位‎→612室肖‎军老师(女)。

四. 实习步骤:1. “V”字形模型示‎意及“V”字形图图示‎;2.讲授“目的要求”之1、2条:地质图的概‎念,成图原理及‎方法;3.带读附图1‎,附图3;4.用间接法求‎岩层产状⑴在地形图上‎求岩层产状‎(附图1、图16-1)讲解示范步‎骤:以立体图或‎模型示倾斜‎岩层,有100、150m不‎同高程走向‎线位于其上‎,用一简单三‎角关系可以‎看出其产状‎关系,即沿层面作‎垂线AC,则倾斜线A‎B线与其水‎平投影线A‎C之夹角а‎为岩层倾角‎,CA即为岩‎层倾向,Ⅲ——Ⅲ为150m‎走向线,Ⅱ——Ⅱ为其水平投‎影线,BC为二走‎向线高差;将该三角形置平,其关系不变‎,B C1即为‎B C,仍为其高差‎(图16-1),а1即为а‎,CA仍为倾‎向,皆可用量角‎器和直尺直‎接度量。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精)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精)
编绘方法:
1.换算目的层层面标高;
2.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各个点上;
3.分析目的层面高程的变化规律;
4.联三角网;
5.用插入法求等高线点;
6.绘等高线
实习六 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编制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2.了解节理倾向和倾角玫瑰花图。
二、主要内容
1.整理节理资料和绘制节理玫瑰花图;
2.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并了解其构造意义。
节理玫瑰花图是一种较常用的节理统计方法,分为走向玫瑰花图和倾向玫瑰花图。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主要反映节理的走向方位,并在半圆内作图。
节理倾向玫瑰花图根据节理倾角或倾向编制的,它需要在整圆内作图。
编制方法:
1.资料整理
2.确定作图比例尺及座标
3.找点连线
4.写上图名和比例尺
2.学会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二、主要内容
1.根据岩层标高(或埋藏深度)资料编绘构造等高线图;
2.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构造等高线图是用等高线来反映一特定岩层的顶面或底面(或某一构造面)的起伏形态的一种构造图,又称构造等值线图,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要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
2.水平断距的测定
3.求地层断距
(三)断层时代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5.枢纽产状和轴迹的确定
6.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7.褶皱形态的描述
(二)褶皱组合型式的认识
(三)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四)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2.选定剖面位置
3.绘出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标出背斜和向斜位置
5.绘出褶皱形态

《地质学基础》实验

《地质学基础》实验

《地质学基础》(二)实验教学大纲(物探)一、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实验性质《地质学基础Ⅰ》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了解通过手标本认识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的鉴别。

2、实验的目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表达书写能力、观察与判别能力。

3、实验的任务通过对实标本的观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矿物、岩石手标本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基础Ⅰ》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实验一矿物认识实习实验要求:1. 认识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特性,掌握其描述术语;2. 学习肉眼鉴定矿物的一般步骤;3. 掌握几种常见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黄铁矿等)的鉴别特征。

实验二岩浆岩认识实习实验要求:1.了解岩浆岩肉眼鉴定的方法和步骤;2.掌握几种常见岩浆岩如花岗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的鉴别方法以及岩石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

实验三沉积岩认识实习实验要求:1.了解沉积岩肉眼鉴定的方法和步骤;2.掌握几种常见沉积岩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的鉴别方法以及岩石的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

实验四变质岩认识实习实验要求:1.了解变质岩肉眼鉴定的方法和步骤;2.掌握几种常见变质岩如片岩、板岩、片麻岩、麻砾岩、糜棱岩的鉴别方法以及岩石结构、构造的观察方法。

实验五古生物化石认识实习实验要求:1.了解古生物化石鉴定的方法和步骤;2.认识数种常见的掌握几种古生物化石。

实验六阅读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实验要求:1、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式规格和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方法;2、读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掌握各种产状岩层的出露特征。

实验七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实验要求:1、在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2、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内容
二、三点法求产状
已知一个面上三个点的埋深,求岩层产状。
1、前提: a、一张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b、在一定范围内岩层平直。 c、至少知道三个点的埋深,且三点不共 线。
2、原理
(1)在同一倾斜岩层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 连线上可以找到一点,其高程与中间点 的高程相同,连接两点就可得到倾斜岩 层的走向线。
(2)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作一走向线,由于 知道两走向线之间的距离和高差,从而 就可以求出倾斜岩层的产状。
作业
▪ 在凌河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 C2和D2地层产状(附图1)
▪ 在松溪地形图上(附图3) ,用三点法求 矿层顶面的产状。
实习目的
1、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 2、三点法求产状
岩层产状三要素
g a
f
d
ecΒιβλιοθήκη b实习内容一、用相邻等高线法求产状 条件:1、图区范围内岩层必须
平直稳定。 2、必须是大比例尺的地
质图。
原理和步骤
同一倾斜岩层上,任意相同标高的两点之间的连线为走向线。 AB是两条不同高度的走向线之间的距离,BC是两条不同高度 的走向线的高差,是倾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