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整合15.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整合2.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4-
主要方式 开埠 通商 经 济 获取 侵 特权 略 战争 赔款
表 现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 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 口岸 ;《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 ;《马关条约》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南京条约》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 由双方商定 ;《天津条约》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 江各口岸通航 ;《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 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南京条约》 :向英国赔款 2 100 万银元 ; 《北京条约》 :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 :赔偿 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偿白银 共 4.5 亿两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11-
对点训练 2.(2017河北廊坊期中,22)下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呈现出在内 忧外患的形势中依然昂然奋起的特征及典型事件。从发展演进的 角度看,下列对所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 )
时 间 19 世纪中期 19 世纪末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0 世纪初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平均主义 兴民权、君主立宪 “扶清灭洋” 三民主义 重大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维新变法 义和团运动 关闭 辛亥革命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6-
2.基本认识 (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 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 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 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 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 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 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 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专题整合2 精品

•〔有效训练1〕
(2017· 广东佛山一中)“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 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 商总局于道署, 由道办之。 ”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导学号 33672092 (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解析] 1924年广州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促成了国共两党 合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这些只是表现,故 A项错误;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 主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B项正确;毛 泽东建立了工农割据政权,不是孙中山,时间也不符合, 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时间为 1937~1945年,民国十三年为1924年,时间不符合,故D 项错误。
中国 与英 国
中国 中国战 开始 败,签 沦为 订《南 半殖 京条约》 民地 及其附 半封 件 建社
名 称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背景 日本完成 明治维新, 走上了资 本主义道 路
目的
交战双 方
结果
影响
为资本 主义发 展开辟 道路
中国与 日本
八 主要资本
镇压中
中国 半殖 中国战 民地 败,签 化程 订《马 度大 关条约》 大加 深 中国 完全
必 修 一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专 题 整 合
•﹝网络构建﹞
•﹝整合归纳﹞
• 1.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
名 称
背景
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正进 行工业革命, 英国已完成 工业革命; 清政府封建 统治腐朽落
目的
为了夺 取商品 市场和 原料产 地,变 中国为 其殖民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课(中国史)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中国近代史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回忆微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主要矛盾: 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三、基本线索 1、沉沦史: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 勾结,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史:中国人民一方面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 抗争(抗争史),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国 家富强(近代化)的道路(探索史)。
名词解释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 县制 殿最制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 征辟制 科举 制 租佃关系 小农经济 雇募制 稷下学宫……
“整蛊”游戏规则: (1)所问应为某个名词对应的历史时期 (2)甲小组向乙小组发问,若乙答对,乙得一分, 答错,乙扣一分。 (3)不得向同一小组连续发问。 (4)范围可超上述名词,但不得超出中国古代史的 范围。
还有其他问题吗
探究
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政治实 践开始于公车上书(1895年),那么为什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是从1840年开始?
革命的性质由革命的任务决定;决定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从什么开始决定的。
下面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的目录节 选,请与对应的历史事件相连接
四、隋唐时期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封 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 思想:复兴儒学,“三教合一”。 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人教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写在历史高考一轮复习开始之前课件30张】 (共30张PPT)

写在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开始之前
一、培养通史意识,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 二、重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三、 学习与考试脱节问题 四、 高三历史如何复习 五、推荐书目(与高考密切相关的)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评价:
举例 说明
历史解释
(2015年新课标高考全国1卷 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 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 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D.美英Ⅰ30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 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 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装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 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 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 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 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
举例 说明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整合(十五)

第十五单元单元整合(十五)专题框架构建│专题纵横拓展│学科技能提升专题框架构建专题框架构建专题框架构建【认读导引】一大主题: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发展历程。
两大线索:近现代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现代中国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三个主题: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现代中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历程。
专题纵横拓展纵向贯通一、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经验教训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前这段期间,中国的教育经过改革加强了党的领导,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使教育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教育遭到极其严重破坏,所谓的“教育改革”是依附“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行为。
整整一代人受到了影响,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专题纵横拓展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事业走上了正轨,教育体制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三个面向”方针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4.现代中国教育的经验教训:现代中国教育经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曲折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辉煌的复杂过程。
这一过程向我们揭示了如下的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考题例证1】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
同时,曾经从美国学习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二总复习 课件 (共30张PPT)

抢 答 题
4、你穿越到了唐朝,你是白富美, 或高富帅,富商大贾,到洛阳为了做 一笔大生意,你需要带大笔大笔的银 子,可是除了不方便之外,也很不安 全,有被劫财劫色的危险,怎么办?
可存到早期的银行柜坊或用类似后世汇票的飞钱
抢 答 题
5、你也是白富美,比她还白还 富还美,你是富二代,为了证明 自己不是只能活在老爸的光环下, 到古代做生意,你会选择哪个朝 代?
抢 答 题
官营手工艺,家庭手工业和民 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后,纺织、 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 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 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 位,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
附加:逆袭成功的原因
民营手工业面向 市场,更具发展 潜力和活力。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宋,商业环境宽松
6、了解一所大学: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 馆。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 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同文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的 公立专科学校,后来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 的组成部分。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 开办于1898年,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 称北京大学。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北大的兴起发展哪些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9年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15专题高效整合

(对应学生用书第268页)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认读导引] 两大主题: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发展历程。
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三大线索: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与世界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文化教育的曲折和科学技术成就。
五个方面: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近现代世界文学、近现代世界美术、近代以来的影视音乐艺术。
现代中国文化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
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
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表现[中外关联]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不同。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2019年新版)

; /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而反入于西方 梁孝王子 及乍前乍後 遂之琅邪 项伯亦拔剑起舞 庄生家负郭 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乃封项伯为射阳侯 使遂蚤得处囊中 相国何卒 乃谢病 通川过乎中庭 立子恢为梁王 有罪 异日肥义谓信期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 此梁、宋也 ”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 温者 行者不行 至於陵水 周襄王弟带来奔齐 ”子曰:“师也过 王道平平 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 始皇生十三年而立 禽犁为河綦侯 日游弋猎 击秦 由余、越人蒙是矣;规矩者 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 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五年而楚平王卒 杀出子及其母 是何能为 百官长皆前为寿 及 主父偃言之 不得入 田文既死 至孝文四十有馀载 二年 王龁代将 太子得立 佗得以益骄 人民所次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庚、辛 已脱 不当立 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三曰宜春侯 兄弟更王 詹闻 让於契、后稷、皋陶 诸侯围许 亦去兵 河南治建 至于五千里 ”上曰:“曹参可 悉召故 秦祝官 於是赵乃辍 而贾谊为梁怀王傅 卫子夫立为皇后 往往亭障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 赋中下 故云物或危而顾安 立号曰“万骑” 以王太后故 ”於是二世常居禁中 忽曰:“郑小齐大 故信而随之番阳 然而胜兵者可得十馀万 赵屯飞狐口 积羽沈舟 起兵 听则是断匈奴右 臂也 立襄彊为楚王 献公立 距之不得留 ”去之赵 武王已克殷纣 行者行 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 太仆亡走汉 主杀 汉王降 乃与胜俱奔吴 不然 西至於翼 齐中称其廉平 所幸慎夫人 有燕衔卵堕之 其後鲁迎仲尼 以太仆击陈豨、黥布军 渡河走脩武 不走秦 赵高常侍中用事 阳气下注 烛 星 死 三十一年 魏彊之日 ”所谓三公子者 伯则畏惮之 奉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6-
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 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 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够解释人不倒立的原因,故B项正确;相对论探讨的是时间、空间与物质运 动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有关,故D项错误。 关闭 B
科技 项目 结局 经济 基础 经济 政策 思想 条件 政治 制度 中国科技 欧洲科技
原 因
未能形成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 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并发 具有分散性和狭隘性 展 欧洲先进国家实行保护 封建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 科学发展的政策并推行 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商主义 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 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革、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欧洲向资本主义政治制 中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度过渡
关闭
浪漫主义流派强调情感的作用,与材料“你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每一份 伤痛与悲哀中,必然亦有喜悦的存在”相符,再结合浪漫主义流派兴起的时 间,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B
解析
关闭
答案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8-
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7-
对点训练 2.(2017云南昆明一中适应性训练,35)英国画家兼诗人威廉· 布莱 克(1757—1827)曾写道:“不要杀死飞蛾或蝴蝶,因为最后的审判即 将来临。……将你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披一件给纯净心灵的衣裳。 在每一份伤痛与悲哀中,必然亦有喜悦的存在……”这属于( ) A.古典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现实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上的进步促进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 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 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以扶持资产阶级,这 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 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 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 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到 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社会现实十分不满,这标 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 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4-
关闭 对点训练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 1.(2017江苏泰州二模,,15) 杰里· 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评论道: 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 ,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 的近代科学 ,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材料“整个宇宙 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 ,并运 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 ,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不符,故A项错 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 ) 误;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子假说,这与材料“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 B.发现热辐射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研究”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与 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材料 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不符, D.“ 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故C项错误;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 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 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故D项正确。 D
解析
关闭
答案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5-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9-
对点训练 3.(2017天津河东一模,5)“地圆学说”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传入中 国,遭到了保守学者的怀疑。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在 《不得已》一书中“质问”汤若望:“若然则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 地,总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 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 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 地之非圆也。”下列科技成果能解决杨光先疑问的是( ) 关闭 A.进化论 B.经典力学理论 进化论属于生物领域的理论 ,故A项错误 ;经典力学体系中万有引力定律能 C.相对论 D.现代信息技术理论
专题知识整合建构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2-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3-
一、15—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 原 因 标 志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 产生阶段(15—16 天文学领域的 展;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中 世纪) 革命 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 形成和发展阶段(17 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 牛顿经典力学 世纪至 18 世纪中 展;手工工场的发展;早期资 体系的创立 期) 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迅速发展阶段(18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 电磁学的新成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 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启 就和达尔文的 期) 蒙运动的影响 生物进化论等 重大突破和系统化 电力的广泛应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 阶段(19 世纪末至 用,爱因斯坦的 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0 世纪初) 相对论等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