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重点中学九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重点中学九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来北往,千帆过尽;波光云影,儿女情长。
两千年来,运河沿岸留下(càn làn)的文化遗产,民俗、诗歌、戏曲、文学……这条贯穿自然和人力的人工河,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成为“流动的文化”,成为奔流不息的历史瑰宝,(zī yǎng)着沿岸城镇、乡村和升腾着炊烟袅袅的千家万户。
一水如带,蜿埏千里。
古城、古镇、古村、古码头、古渡……运河两岸丰富的历史遗存,更见证着古老的贸易往来,蕴藏着古老的中国智慧。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àn làn)②(zī yǎng)(2) 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贸易②蕴藏2. 阅读下面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将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与鱼儿“______,______”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乙]近期,唐长安城东市遗址新发现数百件唐代日常生活用品,唐代的“东市”店铺毗连,商贾云集,是长安城中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东市贵西市富,“买东西”中的“东西”就出自这里。
[丙]如图为“国际艺术名家”称号获得者王文斌教授的书法作品,作品中的文字纵任奔逸,潇洒自如。
(1) 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 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木兰诗》中的诗句“ ,”。
(3) 丙段文字所配的图片,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杜甫的名篇《》。
3. 请根据下面圈点内容,完成批注任务。
《骆驼祥子》选段批注(1)城门洞里挤着各样的车、各样的人,谁也不敢快走,谁可都想快快过去,鞭声,喊声,骂声,喇叭声,铃声,笑声,都被门洞儿——像一架扩音机似的——嗡嗡的联成一片,仿佛人人都发着点声音,都嗡嗡的响。
(2)祥子的大脚东插一步,西跨一步,两手左右的拨落,像条瘦长的大鱼,随浪欢跃那样,挤进了城。
部编版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B2.A3.A4.C5.A6.答案:(1)示例:走进名著,启迪人生。
(2)示例:同学们,在三年的社团活动中,我们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这其中你一定有许多想法和感受。
今天,就请大家畅所欲言,展示你的才华吧!(3)示例:《名人传》(抄录书名不计分)贝多芬(1分)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等艺术家苦难、坎坷的一生,讴歌了这些心灵伟大的英雄。
(2分)7.(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
(1分) 保持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谛听;对美好的事物要付出关爱。
(答到其中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给2分)9.比喻、拟人、夸张。
(答到1个不给分,答到2个给1分,答到3个给2分)生动形象地凸现昙花破蕊而开的迅捷,开放瞬间的灿然美好。
(2分)10.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最美妙的乐曲,(2分)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
(2分)11.作者先写昙花、茶花开放的声音动听、迷人,由此认定自然之花开放的声音是一种天籁;(2分)继而联想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突然出现时,都会给人带来同样的惊喜,要用心谛听,感受其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2分)解析:试题分析:纵观全文,文章由自然界中的花开的声音,写到人类社会中“花开的声音”,所以本题的应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寻找。
后半部分有这样的过渡句子“花儿这样,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
当它突然出现时,也会有一种异样的信息,一种类似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抓住这个关键语句,我们可知第一问的。
第二问的,还要往后找。
“这种声音,你只有保持一份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才能听到。
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地听到另一种天籁了”是这个问题的所在,但句子太长,所以要提取相关语句,不能直接抄下来。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选择题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虬枝qiú 秀颀qú 婆挲suō 阔绰chuò 恹恹欲睡yānB、涸辙hé 皲裂jūn 漪郁yī 谄媚chǎn 瘦骨嶙峋línxúnC、禀赋bǐng 熠熠yì 渚崖zhǔ 矜持jīn 颓垣断壁yuánD、皲裂jūn 狡黠jié 穷匮kuì 哽咽yè 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每一次月考,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信。
B.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车祸面前还不动声色,就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这个大桥的设计方案违犯了桥梁建设的基本原则。
D.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使同学们增加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C.能否坚持开展文体活动,是能否提高初三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D.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试卷中问题的情景。
4.②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③②①④⑤B.⑤③①②④C.⑤②④③①D.③⑤①④②5.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B.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冠冕.(miǎn)天娇(jiāo)断章取义矫揉造作B.瞥.(piē)见恪.(kè)守形销骨立箪食壶浆C.忧戚.(qī)旁骛.(wù)荡然无存不醒人事D.逞.(chěng)能筵(yàn)席相得益彰言不及义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躁热灸烤禁锢坦荡如砥B.诘问荣膺隧道老骥伏枥C.桅杆慷概追溯簌簌落下D.辐射燎原震悚一愁莫展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
B.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茕茕孑立....。
D.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5、下列各句中不是对偶修辞的一项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C.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1月28日,大型纪录片《西北孔道》在央视九套播出,,,,。
①讲述1937年至1941年间,苏联以兰州为中转站开辟空中援华交通航线②这部纪录片分为《暗渡陈仓》《生死通途》《复仇之鹰》《道高一尺》四集③秘密援助、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④以抗战时期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历史背景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7、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山泉作jiāo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zhì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chè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yíng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 、 、 2.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0分) 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②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④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⑥陆游《卜算子。咏梅》)写出“梅”高洁坚贞品质的词句 ⑦《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 ⑧ 表现了陈胜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的一句 ⑨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 ”。 ⑩《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主旨的句子是 , 。 3.名著阅读(7分)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①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 。(2分) ②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3分) 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 (2分) 4、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④跌落岩缝汇聚成“丁冬”作响的山泉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B.鲁讯《自嘲》诗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是作者品质的真实写照。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陛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公交车上的赢家 ——萧萧眉儿(17分) ①和儿子上了公交车,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公交司机开车很鲁莽,碰上转弯和路口时就来个冷不丁的减速。我一手抓紧拉环,一手抓紧儿子的胳膊,儿子则抱紧我的腿,我们就这样在车厢来回晃荡了两站,终于等到旁边座位上的人下车,我赶紧捡了便宜似地把儿子推到座位上占住,然后自己也挤着坐下了。
②舒了口气,一抬头,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伯就站在我们旁边。尽管我刚挂完吊针,脑袋还在药物反应和车厢震荡的双重作用中没有落到实处,但我仍强打起精神拍拍儿子的肩膀,儿子转头看见老爷爷,马上会意,跟我一同站起来把座位让开。我拉拉老伯的袖子,指指座
位说:“您赶紧坐吧。”老人“哦”“哦”地应着,慢慢挪动着身体正要落座,一个年轻女人拉着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迅速斜插过来,那女人身形极为灵巧,斜插过来时就已经保持了坐姿,所以很容易就在老人准备落座而拱起的臀部和座位之间插进去,坐定了,年
轻女人迅速恢复优雅的姿态,她用中指在老人不明就里的后背上轻轻一点说:“干什么呀!”老人闻声回头,赶紧站直了身体,一脸的窘迫。 ③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还没有等我说什么,她抬起头,也同样看定了
我,丢出一句话:“这座位是你的吗?”说完了,完全不屑于知道答案的样子扭过头去,顺便把她美丽的女儿往身边拢了拢。 ④我没想到会碰到这么有个性的女人,更没料到她会先我而问出这样一句有个性的话来,我
一时间哑口无言地站在那里。这时,儿子在身下轻轻碰碰我,说道:“妈妈,阿姨问你这个
座位是不是你的?”我无奈苦笑,尽量和颜悦色地回答儿子:“阿姨没有问妈妈,她在问自己呢!”儿子有些奇怪,回头看看那女人,她正傲然注视着窗外,一副凛然的样子。儿子又看女人怀里的小女孩,小女孩也正看着他,于是,儿子就把同样的问题拿来和小女孩交流:“这个座位是你们家的吗?”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回答:“不是。”儿子释然地点点头说:“哦,
也不是我们家的。”过了片刻,也不知儿子哪来的突发的智慧,他又一本正经地补充一句:“我还以为这位置是你们家的呢!”话一说完,周围的人都呵呵笑起来。前面一个中年人站起来把那位老人让到座位上,旁边一个中学生也站起身,把我和儿子让过去坐下。我们落座的过程中,儿子很骄傲地被几个乘客赞赏地摸了摸脑袋。 ⑤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我明白,我宁可输掉许多次世俗的较量,也决不能输掉儿子。
6.读第②段横线上的句子,儿子会意了什么呢?儿子的行为是偶然的吗?(4分)
7.“我”为什么“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3分) 8.“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我”为何而“吃惊”呢?(3分) 9.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我没想到会碰到这么有个性的女人,更没料到她会先我而问出这样一句有个性的话来,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地站在那里。
②我们落座的过程中,儿子很骄傲地被几个乘客赞赏地摸了摸脑袋。 10.说说你对文中“儿子”、“我”或者“年轻女人”的印象。(3分) (二)别踩疼了雪——朱成玉 (19分)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见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6)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反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
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 (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11、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3分)
12、第(7)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13、揣摩第(9)段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14、第(16)段的划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15、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16、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50字左右)(4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隆中对》、《出师表》对比阅读。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
可兴矣。” 节选自《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