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汉魏晋诗三首洋思模式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

迢 迢 牵 牛 星
一、听录音,“音读”这 首诗 二、结合注解,“意读”这首诗: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皎皎,灿烂。河汉,银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擢,摆动,举起。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章,经纬交织的布幅。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去,距离。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澈。
汉魏晋诗的文学地位
诗经汉乐府ຫໍສະໝຸດ 四言 叙事民间文学
五言 叙事
离骚
汉赋
杂言 抒情
四六文 抒情
文人创作
汉末、魏、晋
文人五言诗
文人有意识向 民歌学习,创作五 言抒情诗,五言诗 走向成熟,同时出 现七言诗。
汉魏晋诗的主要诗人和作品:
汉末文人诗最成熟的作品《古诗十九首》 曹操《短歌行》《龟虽寿》(旧题乐府) 曹丕《燕歌行》(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曹植《白马篇》。 建安七子:嵇康《赠秀才入军》 西晋的正始诗人:左思《咏史》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归园田居》系列 东晋末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登池上楼》
汉 魏 晋 诗 三 首
解题:
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出现在东汉末年,当时由于 社会大动荡,一些接近民间的文人忧生念乱,愈 来愈感觉,四言诗的旧形式不能适应,五言诗于 是大量产生,艺术技巧日益成熟。而且它“指事造 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 四言句多,运用起来伸缩性也较大,在表达上更灵 活更方便,所以五言诗迅速兴起。
脉脉,含情相视而不语。
三、结合译诗,“情读”这首诗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 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 札札地穿梭纺织。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 眼泪零落就像下雨。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 相隔的距离又有多远? 隔一条清清的银河, 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17 汉魏晋诗三首》语言运用

《17  汉魏晋诗三首》语言运用

《17 汉魏晋诗三首》语言运用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 字内)
7、请仿照下面的例句,从雨鞋、桌布、月亮、太阳这四个意象中任选两个,分别写两句含有哲理情思的话语。

例句:雨伞:你不能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举到头顶上?
【参考答案】
6. 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

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解析:注意抓住特征描写景物,表达的感情要恰当。

7. 答案示例:雨鞋:人家把全部的重量托付给我,谁还计较什么泥泞呢?
桌布:你不能为他人清除脏物,谁还会来为你清洗呢?
月亮:你不能为黑夜带来美丽的银光,谁还会对你注目而歌呢?
太阳:你不能给世间带来光明,谁还会夸你是一个光明的使者呢?
解析:该题为咏物诗仿写。

注意实(事物特征)虚(蕴含的哲理情思)结合。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诵读并背诵这3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鉴赏《迢迢牵牛星》、《短歌行》。

●教学步骤一、学习、鉴赏《迢迢牵牛星》1.导入牛郎织女故事。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已有提及,但还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傲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

《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借神话故事抒写了夫妇离别相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模仿民歌所作,是民歌体的文人诗,艺术造诣很高,为历代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朗读、感知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3.疏通、理解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4.咀嚼、鉴赏整体鉴赏: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叠字的表达效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

叠字“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这是诗人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织女星。

从远景写起。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诗人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

“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

《汉魏晋诗三首》解读与赏析

《汉魏晋诗三首》解读与赏析

《汉魏晋诗三首》解读与赏析相去重逢复几许――清风之下,明月之中,你坐在秋虫唧唧的声音里,不由地会遥望灿烂的星空。

看!在那里,就在那里,是迢迢的牵牛,皎皎的河汉。

听!透过那札札的机杼声,我们似乎能听到河汉女的忙乱心声;默想一下,她的纤纤素手,是那样的娇嫩,而她的鬓发竟是那样得凌乱不堪……几日下来,河汉女因思念人间的丈夫与孩子,连连忙碌,瘦了,是瘦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一个两千年前的美丽而婉约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又复活于我们大家的眼前。

河汉女,本是天上的仙女,她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只因偶尔一次到人间玩耍,看到了和她一样勤劳、善良的牛郎,便产生了深厚的爱情。

几年的甜蜜生活,使河汉女更加眷恋人间的自由与幸福,他们两个“男耕女织,结婚生子”,过起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发现后,竟生生将他们拆散,当牛郎和孩子乘着长风,驾着彩云去追赶时,可恨的王母竟施法术,用碧玉簪一划,在他们二人中间,造成了一道悠长而宽阔的银河,使他们这对恩爱的夫妻只能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彼此遥望对方,却永远地被分隔在两岸。

千年风雨,岁月沧桑;彼此信守,竟成孤星。

那因远而暗淡的,就是牵牛星,那因近而明亮的,便是美丽的河汉女――织女星了。

日月穿梭,而冷寂的河汉女似乎也在不停的忙碌着,札札,札札……那繁密的机杼声,似乎越来越近了,又似乎越来越远了。

日月不息,全为了能早日见到自己的牛郎与孩子。

因为王母娘娘一个条件,干完活,才能相会、团聚。

也许是幽怨,也许是悲苦,那繁忙的劳动怎能遮掩那心中的伤痛。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美丽的河汉女一脸憔悴,岁月的风尘染白了河汉女的一头青丝,也凋零了她的美妙青春。

是啊!面对这“清且浅”的盈盈银河,不由让人发出长长叹息:他们二人间的辛苦与思念何时才能有个尽头呢?星光之下,风无语,月也无语――一个慷慨而沉郁的王者风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面对美酒,能发出人生感叹、生命拷问的究竟能有几人?也许没有几个!曹操却做到了。

《汉魏晋诗三首》ppt课件

《汉魏晋诗三首》ppt课件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 去何从.
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然后以周公自比, 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 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比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兴
讨论:田园生活真的如此美好
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村庄, 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 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 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 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 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 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
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 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 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罗堂 前”,是简笔的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 人生活的简朴清雅. 虽无雕梁画栋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 己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礼待
汉魏晋诗三首
解题:
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出现在东汉末年,当时由于 社会大动荡,一些接近民间的文人忧生念乱,愈 来愈感觉,四言诗的旧形式不能适应,五言诗于 是大量产生,艺术技巧日益成熟.而且它“指事造 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 四言句多,运用起来伸缩性也较大,在表达上更灵 活更方便,所以五言诗迅速兴起.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

“尘网”、“樊笼”、“羁鸟”、“池鱼”各比喻什 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 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嫌弃和对误入官场的 痛心。“羁鸟”“池鱼”比喻诗人自己, 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 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精妙的比喻形象贴切,使诗人的心情得以 展现,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为军事家:实战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理论上,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兵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他的诗歌 内容丰富,风格慷慨悲凉,善于写四言诗,使 《诗经》以后渐趋衰落的 四言诗又获生机。有反映 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 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 鸡鸣”,有反映个人政治抱 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 《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 寿》等。
在南方的野外边开垦荒地,清贫自守回归田园 生活。方圆十几亩的宅地上,有八九 间草屋。榆树和柳树遮蔽了房后的屋 檐,桃树和李树罗列在厅堂前面。远 处的村落模糊不清,村落里的炊烟依 稀可辨。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桑树 顶部鸣叫。门庭里没有尘世里的琐杂 事物,在静室里心境悠闲。
“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按什么顺序 来写田园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题目为《归园田居》,请同学们根据归园田前和归园 田后的情况划分层次。
1—6 回忆弃官前 7—18 归园田后的情况 19—20对全诗的总结, 写归园田后的愉悦心情
少年时没有适应尘俗的气质, 性格本来就喜爱山林。误落尘 世的罗网中,已有三十年。关 在笼子里的鸟留恋 旧日的山林,池塘 里的鱼思念往日的 深渊。
纤纤:柔长貌。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去:距离。 复:又,再。 盈盈:清澈的样子。
遥远的牵牛星(和)明亮的织女星(隔河相望)。 (织女)举起柔长洁白的手,札札地拨弄织布机上的 梭子织布。一整天也织不成一匹布,哭泣得泪水像雨 一样落下。银河又清又浅,相距又有多远呢?清澈的 一条银河水间隔(住了两人),(彼此间)脉脉含情 却不能互相说话。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4.17 汉魏晋诗三首 课件57张

备课参考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 4.17 汉魏晋诗三首 课件57张

2.《短歌行》开头八句却有两问,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名师指津]从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上作答。 我的理解: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 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 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3.在《短歌行》一诗中,诗人反复叙说的“忧”有哪些?怎 样看待这种“忧”? [名师指津]第一问从人生、人才、功业方面思考,第二问从 这种忧表现的追求和精神方面作答。 我的理解:
沉吟 沉.吟.至今
问候,探望
满足
对贤才的思 念和倾慕
保留,怀有 嫌恶,憎恶 小声念叨
6.特殊句式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 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_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 ③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省__略__句__,__省__略__介__词__“__于__”_ ④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省__略__句__,__省__略__介__词__“__于__”_
牛 亮星 的: 样俗 子称 。河“汉 牛: 郎银 星河”。。女皎:皎指(织jiǎ女o j星iǎo。):明
纤纤擢素 织女摆动着细长洁白的
手手指,,将梭札儿札札札弄地穿过机织杼机。。举纤起 纤,:形 摆动容。手札修札长(的样zhá子z。há擢)(:z织hu机ó)声:。 杼 机上(z的h梭 ù)子:。织布整终日日也织不不成成一章段,布,相思泣苦涕痛零泪如落雨如。雨。原章: 指 幅布 的帛 布上 帛的 。经 泣纬 涕纹 :理 眼。 泪这 。里 零指 :整 落下。银河河汉流清水清且清亮亮可以见浅底,,
⑤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____副__词__,__恰__好_______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__动__词___,__去__、__往____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___副__词__,__应__当________ ②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_助__词__,__没__有__实__际__意__义___

《汉魏晋诗三首》

《汉魏晋诗三首》
门庭没有世俗的杂务,在空寂的屋子里心境悠闲。 我曾经长久地被囚禁牢笼里,今日才得以回到大自 然。
归 摒弃世俗,回归本性

动 静
田 田园美景,村居之乐
、 近

居 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研究、思考、讨论
一、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 在哪里?
恬静幽美、清新喜人
动静结合、和谐成趣
朴素自然、平静安详
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是如何表现的?
汉 魏 晋 诗 三 首
汉魏晋诗的文学地位
诗经
汉乐府
四言 叙事
民间文学
五言 叙事
离骚
汉赋
杂言 抒情
四六文 抒情
文人创作
汉末、魏、晋
文人五言诗
文人有意识向 民歌学习,创作五 言抒情诗,五言诗 走向成熟,同时出 现七言诗。
汉魏晋诗的主要诗人和作品:
汉末文人诗最成熟的作品《古诗十九首》 曹操《短歌行》《龟虽寿》(旧题乐府) 曹丕《燕歌行》(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曹植《白马篇》。 建安七子:嵇康《赠秀才入军》 西晋的正始诗人:左思《咏史》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归园田居》系列 东晋末谢灵运的山水诗,代表作《登池上楼》
汉魏晋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发展阶段,具有 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
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 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 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 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 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 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 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
曹操
学习目标(1分钟): 学习目标( 分钟):
1.掌握诗中关键文言词语及文言倒装句式。 1.掌握诗中关键文言词语及文言倒装句式。 掌握诗中关键文言词语及文言倒装句式 2.翻译诗句 明确诗意。 翻译诗句, 2.翻译诗句,明确诗意。 3.背诵诗歌 3.背诵诗歌
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1、听范读,看注释,标字音,识生词。(4分钟) 听范读,看注释,标字音,识生词。(4分钟) 。( 学生实践( 分钟): 2、学生实践(6分钟): 自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自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感知 指读:暴露问题,引导纠正 指读:暴露问题, 齐读: 齐读:感悟情感 体会诗中 子衿、明月、乌鹊” 诗中“ 3、体会诗中“子衿、明月、乌鹊”其真正意义
当堂训练:( 分钟 当堂训练:(15分钟) :( 分钟) 1分析曹诗《观沧海》中的诗人 情感。 2分析《观沧海》诗中的表现手 法。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
情感: 情感: 抒发织女对隔河相望的牛郎满腹的相思之情, 抒发织女对隔河相望的牛郎满腹的相思之情,及造成 自己夫妻分离现实的深深怨恨之意。 自己夫妻分离现实的深深怨恨之意。
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二:鉴赏这首诗歌中出 现的叠词。 现的叠词。
• • • • • •
迢迢(距离的遥远) 迢迢(距离的遥远) 皎皎(银河的明亮皎洁) 皎皎(银河的明亮皎洁) 纤纤(手指之纤细) 纤纤(手指之纤细) 札札(织布机之繁忙) 札札(织布机之繁忙) 盈盈(银河水之清浅) 盈盈(银河水之清浅) 脉脉(远眺相视之深情) 脉脉(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检测一(测字音, 分钟) 检测一(测字音,1分钟)
对酒当歌( ) 当 慨当以慷( ) 沉吟 ( ) 吟 何时可掇( ) 掇 吹笙( ) 笙 譬如朝露( ) 朝 青青子衿() 衿 呦呦鹿鸣() 呦 绕树三匝() 匝 吐哺 ( ) 哺
• • • • •
对酒当歌(dāng) 当 慨当以慷(kǎi) 沉吟(yín) 吟 何时可掇(duō) 掇 吹笙(shēng) 笙
总结:诗人情感 总结
诗人抒发了自己人生紧迫, 诗人抒发了自己人生紧迫,壮 志未酬之忧, 志未酬之忧,以及对天下贤才思 渴求之心,同时, 慕、渴求之心,同时,还表达了 自己欲广纳贤才, 自己欲广纳贤才,一统天下之意 。
自学指导二( 分钟 分钟): 自学指导二(13分钟): 结合问题,分章探讨) (结合问题,分章探讨) 1一、二章,诗人以什么表现手法抒发“忧” 一 二章,诗人以什么表现手法抒发“ 之情? 之情? 2三、四、五章,诗中引用了《诗经》的诗句 三 五章,诗中引用了《诗经》 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而第五章“ ,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而第五章“明明如月 第七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第七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又属 于《诗经》哪种常用的艺术手法? 诗经》哪种常用的艺术手法? 3六、七章,诗人表达了对两种贤才不同的情 六 七章, 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感,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4最后一章,诗人写山写水写周公,运用的表 最后一章, 最后一章 诗人写山写水写周公, 现手法分别是什么? 现手法分别是什么?
汉魏晋诗三首

• 华美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组
夏先勇
迢迢牵牛星
学习目标( 分钟) 学习目标(1分钟):
分析织女人物形象及诗之情感。 织女人物形象及诗之情感 1. 分析织女人物形象及诗之情感。 2. 学习描绘诗中之景的方法。 学习描绘诗中之景的方法。
鉴赏叠音词。 3. 鉴赏叠音词
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自读诗歌, (1)自读诗歌,你感受到了一 个怎样的织女形象? 个怎样的织女形象?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织 女形象的? 女形象的? (3)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的感情?
织女-----心灵手巧, 容颜美丽,艰辛劳作, 织女-----心灵手巧, 容颜美丽,艰辛劳作, -----心灵手巧 内心悲苦的痴情 动作: 擢 弄 泣 复几许? 心理 :复几许? 神态: 神态: 脉脉
灵巧) ( 灵巧) 美丽) ( 美丽) ( 劳苦) 劳苦) 悲苦) ( 悲苦) 怨恨) (怨恨) 痴情) (痴情)
1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 忧思难忘 何以结忧? 何以结忧? 唯有杜康 2化用典故: 化用典故: 化用典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兼用比兴: 兼用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对比 对比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借古喻今: 借古喻今: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譬如朝露(pì zhāo) 朝 青青子衿(jīn) 衿 呦呦鹿鸣(yōu) 呦 绕树三匝(zā) 匝 吐哺 (bǔ) 哺
检测二(测文句,4分钟) 检测二(测文句,4分钟)
1 2 3 4 去日多苦 青青子衿 枉用相存 周公吐哺 慨当以慷 悠悠我心 契阔谈宴 天下归心
教师引导纠正:(1分钟) 教师引导纠正:(1分钟) :(
探讨明确: 探讨明确: 1诗人情感: 诗人情感: 诗人情感 一忧人生紧迫, 忧,一忧人生紧迫,二忧壮志 未酬。 未酬。 2诗人对天下贤才怀有的情感: 诗人对天下贤才怀有的情感: 诗人对天下贤才怀有的情感 深切思念,殷殷渴求。 思,深切思念,殷殷渴求。 3诗人对两种贤才的内心情感: 诗人对两种贤才的内心情感: 诗人对两种贤才的内心情感 惊喜(越陌度阡、主动来投) 惊喜(越陌度阡、主动来投) 惋惜(彷徨无定、意欲南飞) 惋惜(彷徨无定、意欲南飞) 4最后一章,诗人思想: 最后一章, 最后一章 诗人思想: 广纳贤才,一统天下。 广纳贤才,一统天下。
当堂训练 •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譬如( 慷慨(kǎi) 青衿(jīn)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笙箫(shēng)阡陌(mò) 契合(qiè B、笙箫(shēng)阡陌(mò)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鼓瑟( 沉吟( 拾掇(duō) 呦呦(āo)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 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 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 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 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 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 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 贤士归于自己。 贤士归于自己。
1. 叠音词,音韵的绵延,使语言富有韵味, 叠音词,音韵的绵延,使语言富有韵味, 增添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增添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 “纤纤”、“盈盈”、“脉脉”形象勾 纤纤” 盈盈” 脉脉” 勒出织女柔美而深情的形象。 勒出织女柔美而深情的形象。 3. 叠音词营造了全诗缠绵哀怨的感情基调
当堂训练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 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提示:运用叠词考试时怎样分步去答题 步骤:从词义、情景、节奏三个方面作答 杳杳:山路深暗幽远。 杳杳:山路深暗幽远。 落落:涧边寂寥冷落。 落落:涧边寂寥冷落。 朝朝,岁岁:表现时间的悠长。 朝朝,岁岁:表现时间的悠长。 这里写出了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 这里写出了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 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觉, 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觉,表达了他冷漠孤寂的 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背诵这首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