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第五章复习笔记提纲

《资产评估》第五章复习笔记提纲
《资产评估》第五章复习笔记提纲

第五章无形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指没有事物形态的资产,但是为特定的主体所拥有,并能够长期发挥效用的一种资源。

第一节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无形资产及其分类

(一)无形资产的特点

1、无形资产具有非流动性,并且有效期较长。

一般来说,无形资产是与特定企业结合在一起的,它固定地属于某一企业或公司。如果企业因各种原因不复存在,则其无形资产也随之消失,除非企业在不复存在之前已经把这些无形资产出售或转让给其他企业,成为另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但未来收益较大。如果单就没有物质实体而言,无形资产与应收、预付账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们是有区别的。无形资产是凭借各种的知识、技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种经济资源;对于这种经济资源它属于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权利,有些资源,如专有技术、配方和公式等。和流动资产的范畴不一样,流动资产属于没有物质实体,但是能形成超越一般同行业的收益能力资本化价值而有偿取得的资产。

3、无形资产单独不能获得收益,它必须附着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收益。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无形资产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按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渠道,可分为企业自创(或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和外购的无形资产。前者是由企业自己研制创造获得的以及由于客观原因形成的,如自创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商誉等;后者则是企业以一定代价从其他单位购入的,如外购专利权、商标权等。

2、按有无法律保护,可以分为法定无形资产和收益性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等均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称为法定无形资产;无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如专有技术等称为收益性无形资产。

3、按可辨识程度,可以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凡是那些具有专门名称,可单独地取得、转让或出售的无形资产,称为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版权、计算机软件等。

二、影响无形资产评估的价值的因素

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无形资产的成本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也具有成本。只是比较有形资产而言,其成本确定不十分明晰且不易于计量。对企业无形资产来说,外购无形资产较易确定成本,自创成本计量更困难些。因为无形资产产生的一次性特点,使其在创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不具有横向比较性。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确定,因为可以按照购买价格来进行确定。

(二)机会成本是指该项无形资产转让、投资、出售后失去市场和损失收益的大小。

(三)效益因素

成本是从对无形资产补偿角度考虑的,但更重要的是无形资产所能创造的收益。一项无形资产,在社会、环境、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获利能力越强,其评估值越高;获利能力越弱,评估值越低。

(四)使用期限

每一项无形资产,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该无形资产先进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无形损耗的大小。无形资产越先进,其领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长。同样地,无形损耗程度越低,其使用期限越长。

(五)技术成熟程度

一般科技成果都有一个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评估值高低。其开发程度越高,技术越成熟,运用该技术成果的风险性越小,评估值就会越高。一项成熟程度不是很高的无形资产,在评估进行分析预计其可能的成熟程度,正确估计其风险,从而合理确定其评估值。

(六)转让内容因素

从转让内容看,无形资产转让有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转让。另外,在转让过程中有关条的规定,都会直接影响其评估值。就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转让来说,所有权转让的无形资产评估值高于使用权转让的评估值。在技术贸易中,同是使用权转让,由于其许可程度不同,也影响评估值的高低。

(七)国内外该种无形资产的发展趋势、更新换代情况和速度

一项无形资产的寿命期主要取决于其损耗程度。该项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越快,无形损耗越大,其评估值越低。可见,无形资产价值的损耗和贬值,不取决于自身的使用损耗,而取决于本身以外的更新换代情况。

(八)市场供需状况

市场供需状况,一般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无形资产市场需求情况;二是无形资产的适用程度。对于可出售、转让的无形资产,其评估值随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市场需求大,则评估值就高;市场需求小,且有同类无形资产替代,则其评估值就低。同样地,无形资产的适用范围越广,适用程度越高,需求者越多,需求量越大,评估值就越高。

(九)同行业同类无形资产的价格水平

此外,无形资产评估值的高低还取决于无形资产交易、转让的价款支付方式、各种支付方式的提成基数、提成比例等,在评估无形资产时,应综合考虑。

第二节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一、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

(一)明确评估目的同样的无形资产,由于发生的经济行为不同,其评估的价值类型和选择的方法也不一样。无形资产评估的具体目的有:

1、市场上无形资产的转让;

2、无形资产投资;

3、股份制改造、清算资产;

4、法律诉讼中作为诉讼标的;

5、纳税需要;

6、保险的需要及其他目的。

(二)鉴定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附着于企业、与企业共存的资产,许多无形资产并未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列示。因此,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评估人员应对被评估的无形资产进行鉴定。无形资产的鉴定是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到评估范围和评估价值的科学性。无形资产的评估目的一般情况下有几个方面:

1、明确目的、确定价值类型。例如:转让、投资、股份制改造、清算等这都是决定于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决定于和无形资产相关的市场经济行为来确定的,

2、鉴定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附着于企业或与企业共存的资产,许多无形资产并不是在企业的财务报表或财务账上。

3、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无形资产有效期限是其存在的前提。

(三)确定评估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应根据所评估无形资产的具体类型、特点、评估目的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具体情况,选用市场法或收益法、成本法等评估方法。

1、采用市场法评估无形资产

2、采用收益法

3、成本法

(四)整理和报告,做出评估结论

无形资产评估报告书是无形资产评估过程的总结,也是评估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报告书中应说明拥有被评估无形资产的公司或权利人名称;说明评估目的和基准日;说明提供价值的含义及适用条件;列出评估方法及其重要参数确定过程,等等。另外,评估报告书要简洁、明确,避免误导。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

(一)无形资产功能特性及其评估应考虑的因素

1、附着性。附着性是指无形资产往往附着于有形资产而发挥其固有功能。例如,制造某产品的专有技术要体现在专用机械生产线、工艺设计之上,即各种知识性资产一般都要物化在一定的实体之中。

2、共益性。无形资产区别于有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作为共同财富,由不同的主体同时共享。一项先进技术可以使一系列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一项技术专利在一个企业使用的同时,并不影响转让给其他企业使用。

3、积累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像上阶梯那样地积累起来的,它的作用往往建立在一系列其他成果的基础上。

4、替代性。在承认无形资产具有积累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另一面,即替代性。例如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一种工艺替代另一种工艺等。其特性不是共存或积累,而是替代、更新,一种无形资产总会由更新的无形资产所取代,因而必须在无形资产评估中考虑它的作用期间,尤其是尚可使用年限。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

1、收益额的确定:无形资产本身带来收益额,但是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它又依附于有形资产。一般采用超额收益法。

2、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

3、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

无形资产收益期限也称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无形资产损耗的价值量是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的前提。无形资产因为没有物质实体,所以,它的价值不会由于其使用期的延长而发生实体变化,即它不像有形资产那样存在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形成的有形损耗。

(1)一种新的,更为先进、经济的无形资产出现,这种新的无形资产可以替代旧的无形资产,使采用原无形资产无利可图时,原有无形资产价值就丧失了。

(2)因为无形资产传播面扩大,其他企业普遍掌握这种无形资产,获得这项无形资产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拥有这种无形资产的企业不再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时,它的价值也就大幅度贬低或丧失。

(3)企业拥有的某项无形资产所决定的产品销售量骤减,需求大幅度下降时,这种无形资产价值就会减少,以至完全丧失。

三、无形资产评估的成本法

(一)无形资产成本特性

1、不完整性。与购建无形资产相对应的各项费用是否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是以费用支出资本化为条件的。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科研费用一般都是比较均衡地发生的,并且比较稳定地为生产经营服务,因而我国现行财务制度一般把科研费用从当期生产经营费用中列支,而不是先对科研成果进行费用资本化处理,再按无形资产折旧或摊销的办法从生产经营费用中补偿。

2、弱对应性。知识资产的创建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艺产开发等漫长过程,成果的出现带有较大的随机性、偶然性的关联性。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对应估算是比较困难的。

3、虚拟性。既然无形资产的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对应性的特点。因而无形资产的成本往往是相对的。特别是一些无形资产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外在形式的含义,这种无形资产的成本只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商标,其成本核算的是商标设计费、登记注册费、广告费等。而商标的内涵是标示

商品的质量信誉,这是一种商标比另一种商标“响”的根本所在。这种无形资产实际上包括了该商品使用的特种技术、配方和多年的经验积累,而商标形式本身所耗费的成本只有象征性。(或称虚拟性)。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应用

1、自创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估算。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是由创制该资产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费用所构成的。

(1)财务核算法。即按该无形资产实际发生的材料、工时消耗量,按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进行估算。

(2)市价调整法。自创无形资产在市场有类似无形资产出售时,可按照无形资产市场售价确定,或按市场售价的一般比率,由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销售价换算重置成本确定,可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确定其评估价值。

2、外购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估算。外购无形资产一般有购置费用的原始记录,也可能有可资参照的现行交易价格,评估相对比较容易。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包括购买价和购置费用两部分,

3、无形资产成新率的估算。影响无形资产成新率的因素是无形资产的损耗(或贬值)。无形资产的损耗(贬值)表现为功能性损耗(贬值)和经济性损耗(贬值)。功能性损耗(贬值)表现为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使得拥有该项无形资产的单位或个人其垄断性减弱,降低了获取垄断利润的能力而引致的贬值。经济性损耗(贬值)在于无形资产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这是一项特殊的损耗。比如某项技术的使用,尽管目前技术水平很高,但最新研究发现,该项技术使用生产的产品可能会引致环境污染,因家有关法规禁止该项技术产品的生产,这样就使得该项无形资产报废。

第三节专利权的评估

一、专利权的特点及评估目的

(一)专利权的特点

专利权是国家专利机关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期间内享有的占权或专有权。任何人如果要利用该项专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出售使用该项专利制造的产品,需事先征得专利权所有者的许可,并付给报酬。专利权一般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具有以下特点:

1、独占性,也称排他性。同一内容的技术发明只授予一次专利,对于已取得专利权的技术,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进行盈利性实施。

2、地域性。任何一项专利只在其授权范围内才有法律效力,在其他地域范围内不具有法律效力。

3、时间性。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受法律保护。期满后,专利权人的权利自生终止。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为10年。

4、可转让性。专利权可以转让,由当事人订立合同,并经原专利登记机关或相应机构登记和公告后生效。专利权一经转让,原发明者不再拥有专利权,专利权由购入者所有。

(二)专利权评估目的

专利权评估依专利权发生的经济行为,即特定目的确定其评估的价值类型和方法。不同情形下的专利权以及转让形式不同,确定的价值类型也不一样,其评估方法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就专利权而言,一般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刚刚研究开发的新专利技术,专利权人尚未投入使用就直接转让给接受方;另一种情形是转让的专利已经过长期的或一段时间的生产,是行之有效的成熟技术,而且转让方仍在继续使用。

专利权转让形式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全权转让(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转让。使用权转让往往通过技术许可贸易形式进行,这种使用权的权限、时间期限、地域界线和处理纠纷的仲裁程序都是在许可证合同中加以确认的。

二、专利权评估程序

资产评估机构接受委托者委托以后,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评估。

(一)证明和鉴定专利权的存在

作为被评估的专利权,应具有明确的、核心的、区别于其他已有技术的实质性内容。证明和鉴定专利权的存在,首先应由企业提供有关专利权的详细说明,特别是关于该专利权先进性和实质性内容的资料;关于该专利权的产权界定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权利要求书、专利证书、有关法律性文件等。然后,应由有关专定鉴定该项专利权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当然,专利检索也是实施鉴定的重要环节。

(二)确定评估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专利权评估最常用的方法是收益法,有时也会用到成本法。方法的运用不在于其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有关技术指标参数的确定。

1、该项专利权的研制、开发成本。如果是已使用过的专利,还应搜集前若干年(一般为三年)为本企业创造的效益资料。

2、关于该项专利的先进性、适用性与经济合理性的有关权威部门的鉴定与证明文件。

3、技术成熟程度和预期寿命。

4、预期在何种生产规模下该专利的应用可能产生的效益。

5、市场预测情况,包括市场需求、占有率、同行业或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行业平均收益率等。

6、该专利的转让情况,包括转让方式、转让次数、地区等。、

7、预期定价范围。

(三)完成评估报告,并加以详尽说明

评估报告是专利权评估结果的最终反映,但这种结果是建立在各种分析、假设基础之上的。

1、专利技术成熟度。

2、接受方可受度的分析。

这些分析说明有助于说明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也是用以说明报告者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的区间,同时也为买卖双方提供分析的依据。

三、专利权的评估方法

专利权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是收益法。

(一)收益法(二)成本法

第四节专用技术的评估

一、专有技术的特点

专有技术,又称非专利技术、技术秘密,是指未经公开、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巧。主要包括设计资料、技术规范、工艺流程、材料配方、经营决窍和图纸、数据等技术资料。

1、实用性。专用技术必须能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操作才有存在价值,不能应用技术不能称为专有技术。

2、新颖性。专有技术所需求的新颖性与专利技术的新颖性不同,专有技术并非要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性不可,但它也决不能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得到的东西。

3、价值性。专有技术必须有价值,表现在它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价值是专有技术能够转让的基础。

4、保密性。保密性是专有技术的最主要因素。如前所述,专有技术不是一种规定的权利,其自我保护是通过保密性进行的。

二、影响专有技术评估值的因素分析

在专有技术评估中,应注意研究影响专有技术评估值的各项因素。

1、专有技术的使用期限。专有技术依靠保密手段进行自我保护,没有法定保护期限。但是,专有技术作为一种知识技巧,会因技术进步、市场变化等原因而终究被先进技术所替代。

2、专有技术的预期获利能力。专有技术具有使用价值的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专有技术本身应具有的,而专有技术的价值则在于专有技术的使用所能产生的超额获利能力。

3、分析专有技术的市场情况。技术商品的价格也取决于市场供求情况。市场需求越大,其价格越高,反之则低。从专有技术本身来说,一项专有技术的价值高低取决于其技术水平在同类技术中的领先程度。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无形损耗加大,一项专有技术很难持久地处于领先水平。

4、专有技术的开发成本。专有技术取得的成本也是影响专有技术价值的因素。评估中应根据不同技术特点研究开发成本和其获利能力的关系。

三、专有技术的评估方法

专有技术的评估方法与专利权评估方法基本相同。

第五节商标权的评估

一、商标评估对象的确认

(一)商标及其分类

商标是商品标记,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把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的同类商品区别开来,在商品上使用的一种特殊标记。这种标记一般是由文字、图案或两者组合而成。

商标的作用表现在:商标表明商品的来源,说明该商品或劳务来自何企业;商标能把一个企业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与其他企业的同一类商品或劳务相区别;商标标志着一定的商品质量;商标反映向市场提供某种商品的特定企业的声誊。消费者通过商标可了解这个企业形象,企业也可以通过商标宣传自己的商品,提高企业自身的知名度。

商标的种类很多,可以依照不同标准予以分类。

1、按商标是否具有法律保护的专用权,可以分为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

2、按照商标的构成,可以划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符号商标、文字图形、组合商标、气味商标、色彩商标、音响商标、立体商标等。

3、按商标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商品商标、营业商标、等级商标、防御商标、制造商标、销售商标、服务商标、证明商标等。

(二)商标权及其特点

商标权是商标注册后,商标所有者依法享有的权益,它受到法律保障,未注册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商标权是以申请注册的时间先后为审批依据,而不以使用时间先后为审批依据。

商标权的价值是由商标所带来的效益决定的,带来的效益越大,商标价值就越高;反之则低。

二、商标权评估的程序

商标权评估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明确评估目的

1、委托方概况(包括经营历史、现状),经营业绩(包括前三至五年财务报表)。

2、商标概况,包括商标注册有关的法律性证件、注册时间、注册地点、注册证书号、保护内容、商标的适用范围、商标的种类、商标的法律诉讼情况、商标的知名度、商标有无其他协议等。

3、商标产品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包括市场环境、同行业情况、商标产品的信誊、市场占有率情况等。

4、商标的广告宣传等情况。

5、委托方未来经营规划。

6、未来财务数据预测。包括:(1)生产、销售预测;(2)成本费用预测;(3)损益预测。

7、相关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其的影响。

(三)市场调研和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1、产品市场需求量的调研和分析;

2、商标现状和前景的分析;

3、商标产品在客户中的信誉、竞争情况的分析;

4、商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分析

5、财务状况分析,分析判断商标产品现有获利能力和风险程度,为未来收益发展趋势预测提供依据;

6、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分析;

7、其他相关信息资料的分析。

(四)确定评估方法,搜集确定有关指标

商标权评估较多采用收益法,但也不排斥采用市场法和成本法

(五)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完成评估报告

三、商标权评估方法

商标权评估采用方法一般为收益法。

(一)商标权转让的评估(二)商标权许可价值评估(商标使用权评估)

第六节计算机软件的评估

一、计算机软件的特点

在计算机软件价值评估中,应关注计算机软件所具有的独创性(即原始性)、无形性、复制性及复杂性等特点。

1、软件是由一个人或许多人共同完成的高强度智力劳动的结晶,是建立在知识、经验和智慧基础上的具有独创性的产物。所以,它同一般物质性商品有明显的差别。但是,由于软件是使用程序语言表达特定的逻辑思维,而不像文学艺术作品那样使用自然语言而且侧重于表达情绪和感性。

由于软件具有独创性(即原始性),所以软件著作权人对软件产品依法享有发表权、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许可权、获得报酬权以及转让权。这也就是说,软件交易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易,软件转让只转让其使用权、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但不能转让其开发身份权,软件受让者有权许可他人取得使用权并收取费用,但不改变该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2、软件产品是无形的,即没有质量,也没有体积及其他物理性质中,它只收藏在某种有形的载体中,如磁盘等介质,而且是通过该载体进行交易,也就是说,带有软件的磁盘的交换价值,是磁盘自身价值和软件价值之和,而且主要是软件的价值。

3、软件产品的复制(批量生产)是极其简单的,其复制成本同其开发成本相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软件产品维护同硬件产品维护的含义有明显差别。软件几乎不存在有形损耗,但存在无形损耗。

由于软件自身的复杂性、对其硬、软件环境有依赖性、需求不断变化,所以软件维护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占有重要地位。软件维护过程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维护费用相当昂贵。软件公司不断以升级的新版本代替旧版本软件是软件的一个显著特点。

5、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品质可变弹性极大,产品创新的平均周期很短,从而使其非价格的创新竞争成为主流竞争方式。有的行业,如粮食行业,其品质可变弹性的余地很小,产品创新的平均周期更是长得无法论及,在这种情形下,其价格竞争自然成为基本竞争方式。

(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计算机软件可分别按其功能、规模、总体复杂程度及其可靠性进行分类。

1、按软件功能划分,可分为:(1)系统软件;(2)支撑软件;(3)应用软件。

2、按软件规模划分。软件规模是以代码为基础。

3、按软件的总体复杂程度划分,可分为一般、较复杂和复杂三类。

4、按软件可靠性划分。由不同软件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和造成软件失效给系统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

二、计算机软件价值评估的特殊性

1、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软件技术鉴定书是其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对于一项委托评估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具有立项申请书、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软件技术鉴定书等技术经济类报告书。

(1)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资金分配、资金周转与回收的结算;(2)生产规模;(3)人员情况:类别、数量、水平;(4)资源情况;

(5)产品技术经济寿命周期和市场占有率、风险等情况;(6)环境状况;(7)社会对该项计算机软件的认同及评价;

(8)该项计算机软件的性能与功能评价;(9)该项计算机软件的技术性能测试报告;(10)该项计算机软件的参与者、参与时间及起始完成日期等。

2、权属关系必须要清晰。权属关系清晰,即委托评估计算机软件的法律状态明确是评估工作中基础性的环节。对于以作价入股为目的的计算机软件,由于是所有权的转让,评估时必须要明确权属关系和法律上的稳定程度,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文件和证明文件。同时,在相关协议中应有软件整体转让的内容、方式、时间等的明确规定。

3、计算机软件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评估中应予关注的核心内容。计算机软件的价值评估,是以对该项计算机软件的技术评定和专家鉴定意见,还要充分了解软件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市场前景及其经济效益。

4、计算机软件价值评估有别于商誉与商标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通常是在有一定的经济行为发生时,如有交易对象、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明确的用途,才进行价值评估。在具体的评估方法选择上,可能与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不同。后者往往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以未来收益现值为基础来评估。

5、计算机软件评估一般是针对具体的软件应用者、软件的使用范围、使用规模以及用途等加以评定估算。

三、计算机软件价值评估方法

计算机软件的评估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企业自己开发自用的,一般用成本法评估;如果是购进的软件,可参照购进价估价;如果是为了销售,能计算销售收益的,可用收益法进行估价。

收益法评估计算机软件的步骤

1、确定评估基准日和评估目的。

2、界定软件的评估范围。

3、计算软件的销售收益。

4、确定软件的经济寿命,预测寿命期内各年的收益。

第七节商誉的评估

一、商誉及其特点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可获得超额利润。

1、商誉不能离开企业而单独存在,不能与企业的可确指资产分开出售。

2、商誉是多项因素作用形成的结果,但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不能以任何方法单独计价。

3、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能产生收益的无形资产,而只是超过企业可确指的各单项资产价值之和的价值。

4、商誉是企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项价值。

二、商誉评估的方法

(一)割差法

割差法是根据企业整体评估价值与各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进行比较确定商誉评估价值的方法。其基本公式是:

商誉的评估值=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值-企业的各单项资产评估价值之和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可以通过预测企业未来预期收益并进行折现或资本化获取;对于上市公司,也可以按股票市价总额确定。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又读《围城》,感觉很不同,尤其是对于孙柔嘉的印象,感觉孙柔嘉并非如大多数人的评价,处心积虑,把方鸿渐拖入围城,他反而是认准目标,努力实践,不离不弃,对生活、对家庭从来没有失去信心的正面形象。 相对几乎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唐晓芙而言,孙柔嘉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象征,一个理想。 在《围城》里,身逢乱世的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主人公,活在自己的围城里,面对着转瞬即逝的财富、事业和爱情,经历着人生的幻灭,电光石火的美妙,注定只是回首的惘然。 在乱世,活着就是一种成就。 当然,钱钟书之写《围城》,对于战争只是点到为止,书中的人物并没有在战争中悄然而逝,他们依然以一种常态生存,战争对于他们仅是一种不和谐音,一种避重就轻的背景音乐。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总有一些东西会深留在人心中,吹尽黄沙始见金,那些人性的美好,人格的魅力,对于生活的挚爱,是怎样的围城都不能围困,多久的历史都不会冲淡的。

围城第五章读书笔记终于将围城的故事读完了。我很少会完完整整地将一本书读完,但《围城》确是个例外,感怀与自己成长路上“围城”的困惑,想从中获得解答一样,我希望自己快快读完它;而这部妙语连珠的书也使得读者读之并不乏味。 我羡慕钱钟书的“痴人痴福”,还有就是他的好记性和从小养成的读书的好习惯,以及他对生活的乐观豁达,自己找乐子。 学者之为学者并非偶然。 对《围城》这本书,我也在边读边寻找这些虚构人物身上的真实人物的影子。那些人物是那么贴切和生动,栩栩如生,让我觉得似乎某个角色就是我的某个身边的熟人。其实我想凡人总是可以从这些小人物的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围城中的比喻运用得让我叹服,甚至可以有让人回味的余地,它不是某几句话写得精恰,而是整段话,或者就是你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 我觉得赵辛楣这个人物最讨我的好,我很喜欢这个人物——知世事却不世故,精明、智慧又不算计,处世灵活却够不上圆滑(当然仅仅是我自己个人的观点)。而《围城》电视剧中他的扮演者是英达。所以就更平添了我对这个人物的几分关切和喜爱。 书中的对话也比较精彩,至少我认为对我是有教育意义

语言学教程[第五章意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意义 复习笔记 I.语义学 语义学是对语言单位,尤其是词和句子的意义的研究。 II.意义 1.意义 在语言学中,意义是指语言所表达的关于现实世界或者想象中的世界的想法。 2.内涵 按照哲学界的用法,内涵和外延相对,指的是一个词所指称的实体的特性。 3.外延 外延涉及语言单位跟非语言实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它跟指称意义是一样的。 4.意义的不同类型 (1概念意义 逻辑的、认知的、外延的内容。 (2联想意义 ①内涵意义:通过语言所指所传达的意义。 ②社会意义:所传达的关于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 ③感情意义:所传达的关于说话人/作者感情、态度方面的意义。

④反射意义:通过同一表达方式的其他意思所传达的意义。 ⑤搭配意义:通过词语的常用搭配而传达的意义。 (3主位意义 通过顺序和重音这种组织信息的方式所传达的意义。主位意义是最边缘的意义,因为它只由语序及重音所决定。 5.语境论 语境论是建立在如下假设之上:意义源于语境,存在于语境。语境有两种:情景语境和上下文。所有的话语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情景下产生的,除了话语产生的时间地点以外,情景因素还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他们当时的行为以及情景中所存在的物与事。 上下文不仅涉及词与其他词的搭配,这种搭配构成词义的一部分,即搭配意义,它也涉及特定话语的前后部分。 6.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理论把意义定义为说话者说话的环境以及听者的反应。 Ⅲ.指称理论 1.定义 把词语意义跟它所指称或所代表的事物联系起来的理论,叫做指称理论。 2.语义三角 奥格登和理查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提出了语义三角的理论。他们认为词与所指事物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以概念为中介的。概念是抽象的,没有物质存在,只能通过我们的思维来感知。

资产评估考前复习

《资产评估》2017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资产评估,它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解答: 资产评估是指评估机构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公允的准则,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的现时价格进行评定和估算。其核心是对资产在某一时点的价格进行估算。由定义可知,资产评估由六大基本要素组成,即资产评估的目的、评估的对象、评估人、估价标准、评估规程和评估方法。 2. 如何理解建筑物评估的房地合一原则? 解答: 尽管建筑物和土地是可区别的评估对象,而且土地使用权可以独立于建筑物而存在,但是,由于两者在使用价值上的相互依存和价格形成中的内在联系,在用市场法进行评估时要把两者作为相互联系的综合体进行评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筑物和土地相结合使房地产最终成为商品,对于建筑物来说,它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土地,土地开发成本往往隐含在建筑物价值之中,土地使用价值此时可通过房产来反映。 (2)建筑物环境质量的区别是由土地产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价格,环境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建筑物本身,而是与土地的不可移位性相关。房地产的总收益是土地和建筑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简述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二者之间的关系。 解答: 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在无更新重置成本时可采用复原重置成本。一般来说,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但由此导致的功能性损耗也大。之所以要选择更新重置成本,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工艺、新设计的采用被社会普遍接受;另一方面,新型设计、工艺制造的资产无论从其使用性能还是成本耗用方面,都会优于旧的资产。 4. 简述功能性贬值的估算步骤。 解答: (1)将被评估资产的年运营成本与功能相同但性能更好的新资产的年运营成本进行比较。 (2)计算二者的差异,确定净超额运营成本,由于企业支付的运营成本是在税前扣除的,企业支付的超额运营成本会导致税前利润下降,所得税额降低,使得企业负担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其实际支付额,因此,净超额运营成本是超额运营成本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3)估计被评估资产的剩余寿命。 (4)以适当的折现率将被评估资产剩余寿命内每年的超额运营成本折现,这些折现值之和就是被评估资产的功能性损耗。 5. 简述用综合调整法预测企业收益的步骤。 解答: 使用综合调整法的具体步骤为: (1)设计收益预测表; (2)按收益预测表的主要项目,逐项分析预期年度内可能出现的变化因素; (3)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收益预测表中各个项目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项目的预测值; (4)将各个项目的预测值汇总,得出预测的收益值。

财务管理第五章学习笔记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 一、营运资金的定义和特点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特点:⑴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 ⑵数量具有波动性 ⑶周转具有短期性 ⑷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二、营运资金管理战略: 1.流动资产投资战略: ⑴紧缩的:较低的流动资产—销售收入比率 ⑵宽松的:高水平的流动资产—销售收入比率 影响因素:取决于该公司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特性,公司债权人产生因素及决策者对此都有影响。 2.流动资产融资战略: ⑴期限匹配 ①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融资 ②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资金 ⑵保守融资 ①短期融资=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 ②长期资金=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 ⑶激进融资 ①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 ②长期资金=固定资产+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 三、现金持有的动机: 1.交易性需求:为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销售水平 2.预防性需求:应付突发事件→取决于 ①愿意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 ②对现金收支预测的可靠程度

③临时融资能力 3.投机性需求:抓住投资机会 四、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1.成本模型: ⑴机会成本→正相关 ⑵管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非相关成本 ⑶短缺成本→正相关 2.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 R=(3bδ2/4i)1/3+L b→转换成本δ→变动标准 i→日现金成本 H-R=2(R-L) R→回归线 H→最高控制线 五、现金管理模式: 1.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 ⑴流向两个帐户:收入和支出户 ⑵流量最低限额奖金占用 ⑶流程制定规章制度 3.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统收统支;垫付备用金;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 六、现金周转期=①+②-③ ①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平均每天销货成本 ②应收帐款周转期=平均应收帐款/每天销售收入 ③应付帐款周转期=平均应付帐款/每天销货成本 七、现金管理: 1.收款管理:邮寄浮动期;处理浮动期;结算浮动期 2.付款管理: ①使用现金浮游量(类似于未达帐项中企业帐户与银行帐户余额之差 ②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③汇票代替支票 ④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 ⑤透支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笔记)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 1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 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把地球看做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2.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生态系统必备的成分(缺乏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2)生产者: ①定义:能直接利用光能(或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把光能(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化学能的生物。 ????? 不同 + 同种→种群 ???→群落 ? 无机环境→生态系统 个体 ???

②作用:使无机环境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物群落。 ③同化作用类型:自养型(生产者包括 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等。 ④地位: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基石),是生态系统必备的成分。 (3)消费者: ①定义: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依靠生产者的生物。 ②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③同化作用类型:异养型(消费者主要是捕食和寄生的生物:牛、菟丝子等) ④分类: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二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三级消费者等 ⑤地位:非必需,但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4)分解者: ①定义: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生物。 ②作用:使生物群落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 ③同化作用类型:异养型[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大多数细菌、真菌、部分动物(蚯蚓、蜣螂等)] ④地位:生态系统必备的成分。(使有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否则会导致垃圾成堆,生态系统崩溃。) △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的联系: ①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a.由右图可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 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 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 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资产评估》第五章复习笔记提纲

第五章无形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指没有事物形态的资产,但是为特定的主体所拥有,并能够长期发挥效用的一种资源。 第一节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无形资产及其分类 (一)无形资产的特点 1、无形资产具有非流动性,并且有效期较长。 一般来说,无形资产是与特定企业结合在一起的,它固定地属于某一企业或公司。如果企业因各种原因不复存在,则其无形资产也随之消失,除非企业在不复存在之前已经把这些无形资产出售或转让给其他企业,成为另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但未来收益较大。如果单就没有物质实体而言,无形资产与应收、预付账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们是有区别的。无形资产是凭借各种的知识、技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种经济资源;对于这种经济资源它属于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权利,有些资源,如专有技术、配方和公式等。和流动资产的范畴不一样,流动资产属于没有物质实体,但是能形成超越一般同行业的收益能力资本化价值而有偿取得的资产。 3、无形资产单独不能获得收益,它必须附着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收益。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无形资产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按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渠道,可分为企业自创(或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和外购的无形资产。前者是由企业自己研制创造获得的以及由于客观原因形成的,如自创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商誉等;后者则是企业以一定代价从其他单位购入的,如外购专利权、商标权等。 2、按有无法律保护,可以分为法定无形资产和收益性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等均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称为法定无形资产;无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如专有技术等称为收益性无形资产。 3、按可辨识程度,可以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凡是那些具有专门名称,可单独地取得、转让或出售的无形资产,称为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版权、计算机软件等。 二、影响无形资产评估的价值的因素 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无形资产的成本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也具有成本。只是比较有形资产而言,其成本确定不十分明晰且不易于计量。对企业无形资产来说,外购无形资产较易确定成本,自创成本计量更困难些。因为无形资产产生的一次性特点,使其在创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不具有横向比较性。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确定,因为可以按照购买价格来进行确定。 (二)机会成本是指该项无形资产转让、投资、出售后失去市场和损失收益的大小。 (三)效益因素 成本是从对无形资产补偿角度考虑的,但更重要的是无形资产所能创造的收益。一项无形资产,在社会、环境、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获利能力越强,其评估值越高;获利能力越弱,评估值越低。 (四)使用期限 每一项无形资产,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该无形资产先进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无形损耗的大小。无形资产越先进,其领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长。同样地,无形损耗程度越低,其使用期限越长。

资产评估复习

1.市场途径——类比调整法——市场售价类比法——土地价值评估 作业题:有一待估宗地,现在市场上收集到4个可比较参照交易案例,具体情况 表中的交易情况、区域因素及个别因素值,都是参照物宗地与待估宗地比较,负号表示参照物宗地条件比待估宗地条件差,正号表示参照物宗地条件比待估宗地条件优,数值大小代表对宗地地价的修正幅度。个别因素不包括容积率和剩余使用年限,这两个因素单独考虑和分析。此外,容积率与地价的关系为:容积率在l-1.5之间时,容积率每增加0.1,宗地单位地价比容积率为1时增加3%。该城市地价指数见下表: 假设折现率为10%,并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确定最终的评估结果。试根据以上条件评估待估宗地2010年1月20日的价格

参考答案: 差异修正系数表 ()() ()4515011110%115100106100100800785.4/1110102109101100 1110%P -+=??????=-+元平方米 ()平方米元/8.812101100100100%)101(11%)101(1111210610110011111585050452=??+-+-????=P ()平方米)元/5.84198100100100%)101(11%)101(1110310610010011011576040453=??+-+- ????=P

则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确定待估宗地的价格为: 即待估宗地2010年1月20日的价格为每平方米826.05元。 注:考试时计算结果请大家统一保留2位小数。 2.收益途径——房地产评估——残余估价法在土地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公式: 为土地的价值 ; 为房地产的整体年收益; 为建筑物的年收益; 为土地的年收益; 为土地的折现率或者资本化率; 为建筑物的价值; 为建筑物的资本化率; n 为土地的使用权年限。 注:如果可以先确定房地产整体年收益和土地的年收益,那么可以采用同样的技术思路,使用残余估价法从房地产整体年收益中扣除土地的年收益得到建筑物的年收益,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尚可使用年限以及对应的折现率或者资本化率评估建筑物的价值。 作业题:评估对象为六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土地总面积5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月租金4.5万元,假设建筑物的资本化率为10%,耐用年限为60年,土地资本化率为8%,管理费以年租金的3%计,维修费以房屋现值的1.5%计,房租损失准备费按半月租金计,保险费按房屋现值3‰计,房产税为年租金的12%,土地使用税每年每平方米2元,营业税及附加综合税为年租金的5.5%,建筑物尚可使用年限为50年,土地使用权年限为40年,建筑物价值依成本法求得为120万元。 试用残余估价法评估该房屋基地使用权价值。 参考答案: (1)求取年有效总收入 年有效总收入=45000×12-45000÷2 =517500(元) (2)求取年运营费用 ① 管理费=540000×3% ()平方米元/5.86410110099100%)101(11%)101(1110010610010011011578045454=??+-+-????=P ()平方米元/05.82645.8645.8418.8124.78544321=+++=+++= P P P P P ]) 1(11[)(1121n r r A A p +--=2 22r p A ?=1p A 2A 2A A -1 r 2p 2r

《财产险基础知识》学习笔记第五章财产保险

第五章财产保险 第一节企业财产保险 一、保险标的 1、可保财产:前提条件,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 2、特约可保财产: ●无须加贴保险特约条款与保费:金银、珠宝、古玩、艺术品以及便携式装置与设备(手 提电脑,手机,照相器材) ●必须用特约条款并加收保费:铁路、桥梁、堤坝、码头、以及尚未交付使用与验收的工 程。 3、不可保财产: 1)不属于一般性的生产资料或商品:土地、矿藏 2)风险特殊,应投保专门的现金宝险:货币、票证、有价证券、有现金价值的磁卡 3)可复制:文件、账册、技术资料、计算机软件或数据资料 4)违法的:违章建筑、枪支弹药、非法占用的财产 5)必然发生危险的财产:危险建筑 6)应该投保其他险种的财产 二、企业财产保险的保险责任和附加责任 1、基本险 (1)保险责任 ●火灾(燃烧现象、意外、蔓延), ●爆炸(物理、化学), ●施救、抢救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 ●必要的合理的费用支出 (2)附加责任 +暴风、暴雨、台风、飓风、龙卷风、洪水、冰雹、暴雪、冰凌、雷电、泥石流、崖崩、突发性滑坡、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飞行物体的坠落、水箱及水暖管爆裂=综合险 +沙尘暴、地震、盗窃、罢工(综合险与一切险不予承保) 2、综合险 (1)保险责任 基本险责任+暴风、暴雨、台风、飓风、龙卷风、洪水、冰雹、暴雪、冰凌、雷电、泥石流、崖崩、突发性滑坡、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飞行物体的坠落、水箱及水暖管爆裂 (2)附加责任 ●沙尘暴、地面突然下陷下沉、自燃 ●扩展油水管损坏保险、玻璃破碎保险、恶意破坏保险、自动喷淋系统水损保险、碰 撞保险、起重及运输机械保险 3、一切险 (1)保险责任(列明除外责任的方式) (2)附加责任 扩展类43,规范类20,限制类7,限制类规范2 除外,沙尘暴、碰撞、自燃、50|50摊销 三、除外责任 1、基本险 1)被保险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为或纵容所致的损失 2)由于行政行为或执法行为所致的损失

操作系统第五章复习资料

第五章设备管理 1、试说明设备控制器的组成。P163 答:设备控制器的组成由设置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I/O 逻辑。 2、为了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间的通信,设备控制器应具备哪些功能?P162-P163 答:基本功能:接收和识别命令;数据交换;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地址识别;数据缓冲;差错控制。 3、什么是字节多路通道?什么是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P164-P165 答:1、字节多路通道:这是一种按字节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它通常都含有许多非分配型子通道,其数量可从几十到数百个,每个子通道连接一台I/O 设备,并控制该设备的I/O 操作。这些子通道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主通道。只要字节多路通道扫描每个子通道的速率足够快,而连接到子通道上的设备的速率不是太高时,便不致丢失信息。2、数组选择通道:字节多路通道不适于连接高速设备,这推动了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数组选择通道的形成。3、数组多路通道:数组选择通道虽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却每次只允许一个设备数据。数组多路通道是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能使各子通道(设备)分时并行操作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道。它含有多个非分配型子通道,因而这种通道既具有很多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通道利用率。 4、如何解决因通道不足而产生的瓶颈问题?P166 答:解决“瓶颈”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增加设备到主机间的通路而不增加通道,就是把一个设备连接到多个控制器上,而一个控制器又连接到多个通道上。多通路方式不仅解决了“瓶颈”问题。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为个别通道或控制器的故障不会使设备和存储器之间没有通路。 5、试对VESA及PCI两种总线进行比较。P167 答:1、VESA 该总线的设计思想是以低价位迅速点领市场。VESA 总线的带宽为32 位,最高传输速率为132Mb/s。VESA 总线仍存在较严重的缺点,它所能连接的设备数仅为2—4 台,在控制器中无缓冲,故难于适应处理器速度的不断提高,也不能支持后来出现的Pentium 微机。2、PC 随着Pentium 系列芯片的推出,PCI 在CPU 和外设间插入一复杂的管理层,用于协调数据传输和提供一致的接口。在管理层中配有数据缓冲,通过该缓冲可将线路的驱动能力放大,使PCI 最多能支持10 种外设,并使高时钟频率的CPU 能很好地运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PCI 即可连接ISA、EISA 等传统型总线,又可支持Pentium 的64 位系统,是基于奔腾等新一代微处理器而发展的总线。 6、试说明推动I/O控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P167 答:在I/O 控制方式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宗旨,即尽量减少主机对I/O 控制的干预,把主机从繁杂的I/O 控制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多地去完成数据处理任务。 7、有哪几种I/O控制方式?各适用于何种场合?P167-P170 答:1、程序I/O 方式:2、中断驱动I/O 控制方式: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4、I/O 通道控制方式: 8、试说明DMA的工程流程。P170图要画 答:当CPU 要从磁盘读入一数据块时,便向磁盘控制器发送一条读命令。该命令被送到其中的命令寄存器(CR)中。同时,还须发送本次要将数据读入的内存起

资产评估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资产评估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确指资产的是( B ) A.商标 B.商誉 C.专有技术 D.计算机软件 2.资产评估的独立性原则保障了资产评估的( D ) A.现实性特点 B.咨询性特点 C.预测性特点 D.公正性特点 3.销售收入分成率的计算公式是( C ) A.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B.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利润率 C.销售利润分成额×销售利润率 D.销售利润分成额÷销售利润率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中基本内容的是( D ) A.评估机构和委托方名称 B.资产评估目的 C.资产评估基准日 D.资产评估计划 5.当社会平均收益率为11%,企业的收益率为12%,国库券利率为5%,企业债券利率为8%,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风险系数为0.8,被评估企业的风险报酬率最接近于( A ) A.4.8% B.1.6% C.4% D.5.6% 6.下列资产中,最适宜采用市场法评估的是( B ) A.专有技术 B.商业用房 C.专用设备 D.公益性用地 7.资产评估中,实体性贬值的估算可采用( A ) A.使用年限法 B.重置核算法 C.价格指数法 D.功能价值法 8.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流动资产的评估只适用于按( D )评估 A.账面价值B.市场价值C.重置价值D.可变现价值9.某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房地产开发费共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300万元,借入资金700万元,投资期为2年,均匀投入,月利率为1%。问该项投资利息最有可能是( B ) A.240万元 B.120万元 C.10万元 D.84万元 10.某企业尚能经营3年,经预测未来3年每年的收益分别为3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假定折现率取6%,则该资产的评估值为( A ),已知(P/F,6%,1)=0.943,(P/F,6%,2)=0.890,(P/F,6%,3)=0.840。 A.806.9万元 B.932.3万元 C.798.4万元 D.837.2万元 11.某评估机构对一企业进行整体评估,经预测该企业未来第一年的收益为100万元,第二、第三年连续在第一年的基础上递增10%,从第四年起将稳定在第三年的收益水平上,若折现率为15%,在该企业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B ),已知(P/F,15%,1)=0.870,(P/F,6%,2)=0.756,(P/F,6%,3)=0.658。 A.772.83万元 B.780.56万元 C.789.89万元 D.1056.36万元 12.某待评估土地剩余使用年限10年,其参照物剩余使用年限为15年,由于待评估土地面积大于参照物,故其面积因素对价格影响较参照物高1.5%,如果折现率为8%,则个别因素修正系数为( A ),已知(P/A,8%,10)=6.710,(P/A,8%,15)=8.559。 A.0.7956 B.0.5448 C.0.6951 D.0.7838 13.某资产1985年2月购进,1995年2月评估时,名义已使用年限是10年。根据该资产技术指标,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天应工作8小时,该资产实际每天工作7.5小时。则该资产的实际已使用年限为( D ) A.10年 B.10.2年 C.11.3年 D.9.4年 14.资产评估值与资产交易中实际成交价格的关系是( D ) A.成交价格必须与评估值相等 B.成交价格必须高于评估值 C.成交价格必须低于评估值 D.成交价格可以等于评估值,也可以高于或低于评估值15.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为( B ) A.70年 B.50年 C.40年 D.30年 16.土地价格的区域性特征是由土地的( C )决定的 A.稀缺性 B.效用永续性 C.位置固定性 D.不可再生性 17.不可确指的资产是指( C ) A.那些没有物质实体的某种特殊权利 B.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综合体 C.不能独立于有形资产而单独存在的资产 D.除有形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 18.某被评估资产建于2002年,账面原值为200000元,2005年进行评估,经调查已知同类资产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2003年20%,2004年25%,2005年27%,该资产的重置成本为( D ) A.254000元 B.300000元 C.317500元 D.381000元 19.某被估资产预计未来每年可为企业带来净收益20万元,尚可使用10年,若折现率为10%,则该资产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B ) A.100万元 B.123万元 C.175万元 D.200万元 20.某设备于1990年12月购进,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购进时的定基物价指数为102%,2008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评估时该类设备的定基物价指数为120%,则该设备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 A ) A.235万元 B.240万元 C.295万元 D.350万元 21.被评估设备为一年前购建,评估时该设备由于液压系统损坏而无法使用,已知更换全部液压系统需投入100万元,将其他部分修复到全新状态需投入全部重置成本的5%。如果该设备的重置成本为1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

中国近代史学习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 2、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艰辛实践和理论,“左”倾教条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 3、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意义. 4、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本章提示 注意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理论创新精神.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 1、东北易帜: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 2、《训政纲领》:1928年颁布的规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的文件. 3、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4、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大的中间党派及其领导人: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 6、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总体上附和了蒋介石政权. 7、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8、“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

9、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0、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两个特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秋收起义.特点: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旗帜和名号;首次吸收数量众多的工农参加. 11、大革命失败后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12、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本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13、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方面:土地革命为内容、武装斗争为形式、根据地建设为依托. 1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5、《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1930年5月发表.主要针对党内盛行的吧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6、中央根据的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连接了赣南闽西,形成了中央根据地. 17、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19、三次“左”倾错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盲动主义错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20、赣南会议: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会议对取消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根据地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21、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对坚持贯彻毛泽东的路线的福建省党的领导人罗明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22、长征的开始和结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中央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2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失败与两次崛起: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此后,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期. 重要考点讲解

资产评估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和二、多项选择题全部来源于形成性考核手册 三、判断题复习指导 (错)1、国有企业以某项资产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错)2、现行市价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能在市场上寻找到与被评估资产完全相同的资产。 (对)3、如果评估目的是为了取得银行贷款,则不能依据评估结果调整会计账簿。 (对)4、对负债的评估主要是防止企业低估债务. (错)5、查勘评估对象的目的在于为尽快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做准备。 (对)6、资产评估中确定的收益应以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现金流量为衡量标准。 (错)7、运用成本法评估土地价格时,若土地开发费是均匀投入,则计算期为开发期的一倍。 (错)8、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一样,都会存在实体性贬值。 (对)9、目前,对人力资源的评估尚处于探索阶段。 (对)10、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的终止时间是指完成评估报告书,委托方已支付完评估费用的时间。 (错)11、对流动资产评估必须采用单项评估,不能合并评估。 (对)12、在运用机器设备总使用年限估测机器设备的成新率时,应首选经济寿命作为其总使用年限。 (错)13、路线估价法适用于单个土地的评估,而大片土地的评估则应采用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或重置成本法。 (对)14、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在审计申请上市公司的申报资料,必须同时审核其资产评估报告书。 (对)15、资产评估的对象主要是发生产权变动或经营主体变动的资产存量。 (对)16、一个企业拥有的流动资产越多,企业的风险性就越小。 (对)17、如果对机器设备的评估采用现行市价法,但评估时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只一个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权平均计算最终评估值。 (对)18、企业整体价值与单项资产价值总和的差额就是商誉。 (对)19、只有无形资产具有获得超额能力的期间才是真正的无形资产有限期限。 (错)20、人力资源评估的困难在于劳动者具有流动性。 (对)21、若评估基准日与调整账目不一致,如果资产增加,则增加部分应按取得资产的实际价值,确认其账面价值。 (对)22、对于不带息的已到期应收票据,其评估价值就是其票面额。 (错)23、从理论上讲,设备超额投资成本是指设备的更新重置成本大于设备复原重置成本的差额。 (对)24、对某项土地使用权评估采用预期开发法,若对项目开发收入及项目开发费用都已折算为现值,则不应再考虑投资利息及项目开发费用都已经折算为现值,则不应考虑投资利息。 (错)25、企业整体价值资产评估时,对企业负债,如出售商品售后“三包”费用无需考虑。 (对)26、资产评估报告书的使用权应为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许可不得随意向他人提供。 (错)27、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废品虽然无修复价价值,但是一项有形资产。 (错)28、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资产评估时,收益额就是指评估准日资产的收益。 (对)29、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单独对外交易和转让,因此,只有当企业发生整体产权变动,才能进行评估。 四、案例分析复习指导 1、某企业对其拥有的一台车床进行评估。该车床是1991年5月购进,评估基准日为2001年5月。 该车床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天使用8小时,但过去10年中,实际平均每天工作7小时。经测定,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经调查,在市场重新购置车床价格为8万元,年产量为10000件。被评估车床年产量为8000件。要求: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何兆熊第五章笔记和习题

Chapter 5 Semantics ?Seman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meaning. ?Semant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However, it is not the only linguistic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meaning. ?Semantics answers the question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 In other w ords, it is the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meanings in words and sentences out of context. ?Meaning is central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meanings. Here are G. Leech’s seven types of meaning. ( British linguist) ? 1. Conceptual meaning (also called denotative or cognitive meaning) is the essential and inextricable part of what language is,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means that the meaning of words may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what they denote or refer to. ? 2. Connotative meaning –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an expression has by virtue of what it refers to, embrac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ferent, peripheral ? 3. Social meaning (stylistic meaning) –what is conveyed about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use of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4. Affective meaning (affected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 or attitude of the speaker/writer towards what is referred to ? 5. Reflected meaning – 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sense of the same expression ?Taboos ? 6. Collocative meaning – the associated meaning a word acquires in line with the meaning of words which tend to co-occur with it ?(2, 3, 4, 5, 6 can be together called associative meaning–meaning that hinges on referential meaning, less stable, more culture-specific ) 7. Thematic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essage is organized in terms of order ?What is meaning?---- Scholars under different scientific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language meaning. Some view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 ?Naming theory (Plato) ?The conceptualist view ?Contextualism (Bloomfield) ?Behaviorism Naming theory (Plato): Words are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The linguistic forms or symbols, in other words, the words used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words are just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Limitations: 1) Applicable to nouns only. 2) There are nouns which denote things that do not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e.g. ghost, dragon, unicorn, phenix… 3) There are nouns that do not refer to physical objects but abstract notions, e.g. joy, impulse, hatred…

操作系统第五章复习资料

第五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一般大型计算机系统中,主机对外设的控制可通过通道、控制器和设备三个层次来实现。从下述叙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叙述。()(1)控制器可控制通道,设备在通道控制下工作; (2)通道控制控制器,设备在控制器控制下工作; (3)通道和控制器分别控制设备; (4)控制器控制通道和设备的工作。 2、从下面关于设备属性的叙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1)字符设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可寻址的,即能指定输入时的原地址和输出时的目标地址;(2)共享设备是指在同一时刻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设备; (3)共享设备必须是可寻址的和随机访问的设备; (4)在分配共享设备和独占设备时,都可能引起进程死锁; 3、通道是一种特殊的(A),具有(B)能力。主机的CPU与通道可以并行工作,并通过(C)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A:(1)I/O设备;(2)设备控制器;(3)处理机;(4)I/O控制器 B:(1)执行I/O指令集;(2)执行CPU指令集;(3)传输I/O命令;(4)运行I/O进程C:(1)I/O指令;(2)I/O中断;(3)I/O指令和I/O 中断;(4)操作员 4、在I/O 设备控制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A)。提高I/O速度和设备利用率,在OS中主要依靠(B)功能。使用户所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C)功能实现的。 A:(1)提高资源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减少主机对I/O控制的干预; (4)提高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吃呢高度 B,C:(1)设备分配;(2)缓冲管理;(3)设备管理;(4)设备独立性;(5)虚拟设备5、磁盘属于(A),其信息的存取是以(B)为单位的;磁盘的I/O控制主要采取(C)方式;打印机的I/O控制主要采取(D)方式。 A:(1)字符设备;(2)独占设备;(3)块设备;(4)虚拟设备 B:(1)位(bit)(2)字节(3)帧(4)固定长数据块 C、D:(1)程序I/O方式;(2)程序终端;(3)DMA;(4)Spooling 6、在程序I/O方式中,对于输出设备,准备就绪是指(A)。 A:(1)输出缓冲区已空;(2)输出缓冲区已有数据;(3)输出设备已开始工作; (4)输出设备已收到I/O指令 7、在利用RS-232接口进行通信时,其通道速率为9.6kb/s (b为bit)。如果在通信接口中仅设置了一个8位寄存器作为缓冲寄存器,这意味着大约每隔(A)的时间便要中断一次CPU,且要求CPU必须在(B)时间内予以响应。 A,B:(1)80μs (2)0.1ms ;(3)0.8ms ;(4)1ms ;(5)8ms 8、假定把磁盘上一个数据块中的信息输入到一单缓冲区中的时间T为100μs,将缓冲区中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M为50μs,而CPU对这一块数据进行计算的时间C为50μs。这样,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A);如果将单缓冲区改为双缓冲区,则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B)。 A,B:(1)50μs;(2)100μs;(3)150μs ;(4)200μs; (5)250μs 9、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系统(A)的能力;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B)。 A:(1)串行操作;(2)并行操作;(3)控制操作;(4)中断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