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诗歌智慧书分解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空”字有何妙处? 【答案】 “空”即空空荡荡,仰望天空,千载以来 只有悠悠飘荡的白云,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茫的 感慨,给人一种孤寂惆怅之感。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3.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 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译文: 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2
野望
诗 歌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走进唐诗,走进唐诗中的写景诗,感触的不仅是 美景,更是诗中耐人寻味的意境,和诗人那颗独特的 心。让我们走进《野望》,感触诗人的心语。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意境。(重点) 2.品析诗的语言,读出诗人的情怀,学习本诗借景抒
【答案】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那里绿树掩映,江水 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上,只见 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上面绿草如茵,这就是鹦鹉洲了。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4.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 【答案】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 主旨。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 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意境相照应,从而以起伏 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文本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写的一首诗歌。
整首诗用拟人手法、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本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景物,最后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
全诗分为三小节,语言清新明快,优美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抒发真挚自然,富有韵律美,是让学生领悟春天的魅力、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好课文。
四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敢于创新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毕竟他们年龄还小,生活经验有限,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所以在教学中,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去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会认“炫、怯、曝”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温柔、炫耀、胆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导语:同学们,在下过雨、天放晴之后你们有没有到郊外、田间去过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还记得在空气中充满的泥土味儿吗?不管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美丽的情怀,去学习一首清新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中国诗坛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
他的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的悒郁情怀和生活遭遇;后期诗作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
其生前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诗第12内容概括

诗第12内容概括引言诗第12是一篇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意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以诗第12为中心,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这首诗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并分享个人的理解和感悟。
诗第12的主题诗第12以人生、时间和死亡为主题,通过对短暂而有限的人生以及时间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生的脆弱性和无常性。
诗人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对人生短暂性的忧虑和对时间的不可逆转的珍惜,体现了对生命中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间的向往。
诗第12的情感表达诗第12情感表达主要以忧伤、无奈和迷茫为主线。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将自己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性的思考融入其中。
情感上的忧伤和无奈表现为对逝去岁月和残破脆弱的形象的思忖,而迷茫则源于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死亡的无法掌握。
诗第12的艺术手法诗第12使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以营造出情感和主题的氛围。
其中,映衬手法的运用使诗中的主题更加凸显和鲜明,押韵和押平仄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在读者思考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出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感慨和思考。
诗第12的结构分析诗第12由若干个诗句组成,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整体结构上,诗第12呈现出明确的开始与结束,并通过中间的描述和描绘来展开思维和情感的表达。
诗第12的结构简洁而紧凑,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赘述,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第一部分:岁月如梭1.表达对时间流逝的忧虑2.对逝去岁月的思忖和反思第二部分:脆弱与无常1.描绘残破、脆弱的形象2.表达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悟和无奈第三部分:担忧与迷茫1.对未来和死亡的担忧2.对生命的无法掌握的迷茫和思考诗第12的内涵解读诗第12通过揭示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无常,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它以深情的笔触表现出对美好瞬间的向往,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反思。
诗第12所表达的无助和悲伤,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都是人们在面对无常与死亡时普遍存在的情感。
第12课 诗歌智慧书

Page 10
c. 赞美神不仅是对神说:“神啊!您真好!”,或说“赞美主!”。指出 诗145:8-16中 诗人用了哪些不同的话来赞美神? d. 诗145:17-20更是告诉我们,神怎样关心我们。 e. 当我们知道神真是那么美好,那么关心我们,我们是否可以在诗145: 21中找到从内心深处对神赞美的回应? f. 归纳诗篇是如何帮助我们赞美神的。 g. 齐声朗读诗145:21。
5. a. 或许你可以用诗篇作一段时间的灵修默想。 b. 再次阅读诗27篇,并使用其中的话语来祷告。
Page 14
Page 12
4. 诗篇能帮助我们对神坦诚 有时我们不但不能赞美神,甚至信靠他也不容易。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坦诚 地把我们的心事在神面前倾诉,好像诗人在诗25:17-18中的一样。诗人虽然 有很多挂虑,但仍能信靠神。诗25:20-21中有哪几节经文是表达了诗人这样 的信靠?
Page 13
Page 9
2. 诗篇能帮助我们赞美神 阅读诗篇145篇。小组中可用启应的方式轮流朗读。
a. 将诗篇145:1与145:2进行比较,这两节有什么相似之处?
b. 诗篇不仅命令我们要赞美神,更解释为什么神是配受人赞美的。我们的 头脑明白为什么神配受赞美,我们的心就能喜乐地回应称颂他。诗145:3-7中 如何解释神是配受赞美的?如何显示我们的心的确能够喜乐地回应称颂他?
Page 11
3. 诗篇能够帮助我们信靠神 阅读诗篇27篇。小组中每人一节轮流朗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诗27:2-3中告诉我们大卫写这篇诗时的处境如何?
b. 诗27:1中提到大卫得到什么帮助来面对忧虑和恐惧? c. 诗27:4-6中有哪些是神在危难中保守我们的应许?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chí shàng 池上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t 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ī,fú píng yī dào kāi。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xiǎo小chí池sòng宋•yáng杨wàn万lǐ里quán泉yǎn眼wú无shēng声xī惜xì细liú流,shù树yīn阴zhào照shuǐ水ài爱qíng晴róu柔。
xiǎo小hé荷cái才lù露jiān尖jiān尖jiǎo角,zǎo早yǒu有qīng蜻tíng蜓lì立shàng上tóu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第十二课 爱家的智慧(二)

•(5)要保持相安
•【箴17:1】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 家相安。
•(6)要彼此相爱
•【箴15:17】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 相恨。
•(7)要说话柔和
•【箴15:4】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
•(8)要表现喜乐
•【箴17:22】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 的灵,使骨枯干。
•(3)建立人格——帮助孩子建立美好的品格,
尤其是爱心、诚实、公平和正直的美德。 •【箴1:3】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 训诲。
•(4)维持关系——与孩子保持良好关系,使良
好的信仰传统代代相传。
•【箴17:6】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父亲是儿女的荣耀
•(5)随时管教——随时随地藉着言语来教导和
第十二课 爱家的智慧(二)
夫妻当彼此相爱,同心协力地营造幸福的家庭。也当用智慧的真理来教导儿女,使他们一生敬畏耶和华。
• 读经:
• 【箴15:17】吃素菜,彼此相爱,
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
• 【箴27:11】我儿,你要作智慧人,
好叫我的心欢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讥
诮我的人。
•十样夫妻不要做的愚昧事
•(1)不要骄傲: •【箴11:2】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 智慧。 •(2)不要易怒 •【箴14:29】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性 情暴躁的,大显愚妄。 •(3)不要挑错 •【箴17:9】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 错的,离间密友。
•根据下列经文,人弃绝管教有什 么后果: •(1)【箴13:18】弃绝管教的, 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 尊荣。 •(2)【箴15:32】弃绝管教的, 轻看自己的生命;听从责备的, 却得智慧。
•根据下列经文,写下管教的作用和效果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用心灵去倾听词句解析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用心灵去倾听词句解析理解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用心灵去倾听》词句解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用心灵去倾听》课文词句解析一、对句子的理解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
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
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
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
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
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
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4、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
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

-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重点讲解“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比喻手法,让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夸张的比喻描绘瀑布的壮观。
-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强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
-通过分析白居易的《池上》,引导学生理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美丽的自然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在理解杜甫《绝句》的意境时,学生可能对“凌绝顶”和“众山小”的哲理含义感到困惑,教师应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领悟。
-对比三首古诗的风格时,学生可能难以区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不同写作特点,教师应提供明确的比较点和例句,以便学生掌握。
-在仿写古诗的环节,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古汉语词汇和句式,教师应提供模板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运用上的难点。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景色描绘手法,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中自然景色描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诗歌。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2
4. 诗篇能帮助我们对神坦诚 有时我们不但不能赞美神,甚至信靠他也不容易。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坦诚
地把我们的心事在神面前倾诉,好像诗人在诗25:17-18中的一样。诗人虽然 有很多挂虑,但仍能信靠神。诗25:20-21中有哪几节经文是表达了诗人这样 的信靠?
Page 9
2. 诗篇能帮助我们赞美神 阅读诗篇145篇。小组中可用启应的方式轮流朗读。 a. 将诗篇145:1与145:2进行比较,这两节有什么相似之处? b. 诗篇不仅命令我们要赞美神,更解释为什么神是配受人赞美的。我们的
头脑明白为什么神配受赞美,我们的心就能喜乐地回应称颂他。诗145:3-7中 如何解释神是配受赞美的?如何显示我们的心的确能够喜乐地回应称颂他?
f. 归纳诗篇是如何帮助我们赞美神的。
Hale Waihona Puke g. 齐声朗读诗145:21。
Page 11
3. 诗篇能够帮助我们信靠神 阅读诗篇27篇。小组中每人一节轮流朗读。 a. 诗27:2-3中告诉我们大卫写这篇诗时的处境如何? b. 诗27:1中提到大卫得到什么帮助来面对忧虑和恐惧? c. 诗27:4-6中有哪些是神在危难中保守我们的应许? d. 如果你向大卫一样面对强敌,或遇到很大的困难(如得了不治之症),
Page 10
c. 赞美神不仅是对神说:“神啊!您真好!”,或说“赞美主!”。指出 诗145:8-16中
诗人用了哪些不同的话来赞美神?
d. 诗145:17-20更是告诉我们,神怎样关心我们。
e. 当我们知道神真是那么美好,那么关心我们,我们是否可以在诗145: 21中找到从内心深处对神赞美的回应?
第12课 诗歌智慧书
玻璃海之梦
Page 2
Page 3
Page 4
Page 5
Page 6
Page 7
Page 8
1. 补充资料 诗篇是3000年前的著作,那时的时代背景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奇妙的是
历代以来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来朗诵诗篇,都发现他们的确能够满足自 己内心深处的需要。在忧伤与欢乐中,无论是个人灵修还是一起敬拜,全世界 的基督徒都能借着诗篇的话而亲近神。
Page 13
5. a. 或许你可以用诗篇作一段时间的灵修默想。 b. 再次阅读诗27篇,并使用其中的话语来祷告。
Page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