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输注方法
胰岛素笔---注射技术

性
研究结论:4mm针头垂直进针可避免99%的患者注射胰岛素 至肌肉,针头越长,发生肌内注射风险越高,尤其是上臂。
针头及其注射方法-推荐
• 皮下组织内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大吸收峰在1-2h,吸收 曲线上升或下降较为平缓,药物作用稳定、持久。
• 肌肉组织内注射胰岛素吸收:胰岛素水平急骤上升,作 用峰值过早出现,胰岛素作用快、消失快,不能持续应有 的时间,特别是合并运动时胰岛素吸收更有很大差异!最 终导致频繁不明原因的低血糖。
• 肌肉注射常见的表现如发生出血、淤青及疼痛或被“叮咬” 感。
针头及其注射方法-推荐
• 皮内注射:采用4mm针头并倾斜注射,针座边缘与皮肤接 触后妨碍进针,导致针头无法触及皮下脂肪层,穿刺深度 约2.8mm或更浅,表现为皮肤漏液。
• 针头的粗细由字母“G”和一个数字标记,号数越大针头越 细,如29G针的直径为0.34mm,32G针的直径为0.24mm,
糖尿病药物注射工具-推荐
• 1、注射前为保证药液通畅并消除针头死腔,按厂家说明 书推按注射笔按钮,确保至少有一滴药液挂在针头上;
• 2、为了防止传染病星疾病的传播,不能共用胰岛素笔、 笔芯、及药瓶。一人一笔;
• 3、在医疗机构通用冷藏储存柜中,胰岛素注射笔、笔芯、 及药瓶应标明患者姓名/识别号;
• 4、为防止空气或其他污染物进入笔芯和药瓶渗漏,影响 剂量准确性,注射针头在使用后应废弃,不得停留在注射 笔上;
• 3、从注射治疗起始,就应教会患者易于遵循的轮换方案。 随着治疗的进展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医护人员应至少每年 评估患者的部位轮换方案。
注射部位轮换
• 胰岛素属于生长因子,有促进合成作用,反复 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 生硬结,在该部位注射胰岛素注射将导致药物吸 收率下降,吸收时间延长,进而导致血糖波动。 因此在注射中注意部位轮换。必要时向患者皮肤 做注射标记。
胰岛素规范注射PPT课件

胰岛素泵的使用
01 胰 岛 素 泵 的 组 成 : 包 括 泵 体、导管、储药器等 03 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安 装、设置、调整剂量等
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通
02 过持续输注胰岛素,模拟
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
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定
04 期更换导管、储药器,注
意清洁和消毒等
4
胰岛素注射常见问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THANKS:)
促进生长发育:胰岛素 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 泌,促进生长发育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胰 岛素可以维持正常的生 理功能,如维持电解质 平衡、调节血压等
01
02
03
04
胰岛素的分类
短效胰岛素:起效快,持续时间 短,适用于餐前注射
中效胰岛素:起效较慢,持续时 间较长,适用于餐后注射
长效胰岛素:起效慢,持续时间 长,适用于基础胰岛素注射
低血糖处理
01
症状识别:头晕、心慌、手抖、出
冷汗等
02
处理方法: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
糖果、饮料等
03
持续观察:症状缓解后,继续观察
一段时间
04
预防措施:按时进食,避免空腹注
射胰岛素,随身携带糖果等食物
胰岛素过敏反应
症状:皮肤红肿、瘙痒、 呼吸困难等
A
预防:选择低过敏性胰岛 素,注意注射部位轮换
C
致疼痛
6
注射注意事 项:注意个 人卫生,避
免感染
注射注意事项
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 注射部位,如腹部、大
腿、上臂等
注射角度:保持正确的 注射角度,避免注射过
深或过浅
注射速度:控制注射速 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及护理讲课文档

(3)如注射后立即进行运动,应避免在上下肢注射,以免过快吸收引 起低血糖。
(4)注射部位的交替:把每个注射部位划分为面积2x2cm 的小方块, 每次注射选一个小方块,两次注射点应间隔2cm,如此左右交替注 射,一定避免在同一个小方块内连续注射。
29
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注射法
缺点:1.高压气流会给皮肤带来损伤 2.价格昂贵
17
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笔
18
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笔
19
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笔
优点:1、方便,注射过程更加简单、隐蔽 2、为视力不佳甚至失明的病友方便使用 3、胰岛素剂量更加精确 4、基本无痛
缺点:1、胰岛素笔无法一次完成胰岛素混合注射 2、价格较贵 3、需使用专用笔芯,国内产品少
皮下注射:一次性注射器、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胰岛 素笔、胰岛素泵是胰岛素压注射器 胰岛素笔
胰岛素泵
13
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注射装置
14
胰岛素注射方法
胰岛素一次性注射器
优点:价格便宜
缺点:不是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如要求较高 的注射技巧,无法做到准确注射,出门在外携 带不方便,注射时造成疼痛等。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未达标; 合并心、 脑、肾等并发症;伴发病需手术治疗的围 手术期、妊娠、分娩等。
(3)糖尿病合并严重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 非酮症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各种急性 重症感染等
(
胰岛素注射方法
静脉注射:通常是指静脉输入小剂量胰岛素,即以 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的速度输入体内降低血糖。
胰岛素规范注射ppt课件

避免触摸
注射后避免触摸注射部位及其 周围皮肤,以免引起感染或刺
激反应。
储存药品
将胰岛素放回冰箱冷藏室保存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04
胰岛素注射的安全管理
防止低血糖反应的措施
预防性措施
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避免过度节食和运动过度。定 期监测血糖水平,如血糖水平偏
低,及时采取措施。
注射器的使用
在注射前,应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无 损,如有无裂纹、封口是否严密等。 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将胰岛素 与注射器配好,并排尽空气。
注射部位的选择与轮换
注射部位的选择
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主要有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的轮换
为了防止注射部位出现硬结、脂肪萎缩等问题,应按照医生 的要求,定期轮换注射部位。一般建议每次注射时,都选择 不同的部位进行注射。
胰岛素泵的适应症
介绍胰岛素泵的适应症,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特殊类 型糖尿病等。
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
指导患者正确地使用胰岛素泵,包括如何设置剂量、如何调整输注 速度、如何更换输注部位等。
胰岛素泵的护理
讲解如何护理胰岛素泵,包括如何防止感染、如何保持输注管道通 畅、如何处理输注故障等。
胰岛素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及调整方案
胰岛素规范注射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 胰岛素注射基础知识 • 胰岛素注射技术 • 胰岛素规范注射技巧 • 胰岛素注射的安全管理 • 胰岛素规范注射的临床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胰岛素注射基础知识
胰岛素的种类及特点
胰岛素的种类
包括长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等。
2024版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技巧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胰岛素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根据患 者的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胰岛素治疗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
未来胰岛素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营养科、心 理科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管理服务。
保持充足睡眠
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 于降低血糖和减轻压力。
戒烟限酒
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饮酒应适量,女性每天不超过1 杯,男性每天不超过2杯。
定期监测血糖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血糖
01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等指标的检测。
调整治疗方案
02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注射时间,以保持
选择合适的针头规格。针头长度 和粗细应根据个人皮下脂肪厚度 和注射技巧来选择,以确保药物
能够准确、快速地进入体内。
注意针头的一次性使用原则,避 免重复使用导致感染或针头钝化
引起的疼痛。
预先规划好注射部位轮换方案
胰岛素注射部位应选择在皮下脂 肪丰富且没有较多神经分布的区 域,如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
THANKS
感谢观看
不正确的注射方法可能导致药物浪费、 注射部位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影响血 糖控制效果。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教育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 射技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患者进行定期血糖监测, 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和注射时间。
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控制意识,与胰岛素治疗相 辅相成,共同维护血糖稳定。
胰岛素注射注意

在腹部进行注射时应注意要在距肚脐3—5厘米的两侧的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到肌肉层。
同样,在大腿上注射时也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因为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进行注射。
适时注射一般普通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起效,所以一般应在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而且要保证30分钟后可以进食。
最好的办法是准备好饭菜之后再注射胰岛素,这样可以避免意外低血糖的发生。
选择部位可以用来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最理想的注射部位是腹壁(肚脐周围4 cm 内不能注射),因为腹壁吸收快,大约15分钟起效,其他部位一般20~30分钟起效。
其他部位如双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和外侧等处都可以注射,但要有计划地轮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一处多次注射造成硬结。
一旦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红肿等现象,要停止在此部位注射,及时咨询医生,使用一些外用药物促进硬结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出现红、肿、热、痛、硬结等现象时,不要热敷,等24小时反应稍退后再热敷。
如果继续在硬结部位注射胰岛素,有可能会造成胰岛素吸收障碍,从而影响血糖的调节。
正确消毒糖尿病病人抵抗力非常低,如果不正确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很容易造成局部感染,而且难以愈合。
注射胰岛素时,应用碘伏、碘酒或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对于有碘过敏史的病友,可以直接用酒精消毒,消毒范围以注射部位为中心5cm见方。
掌握技巧身体过于消瘦者,注射时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注射角度适当减小。
在腹壁等部位注射时,由于皮下脂肪较厚,同样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但注射角度要大一些(甚至可达90°),以确保将药液注射到皮下。
各注射部位要交替使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2周左右。
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点处重复注射,可将注射部位划一“井”字轮流注射,相邻注射点间隔1cm。
以避免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影响胰岛素吸收。
1.使用专用的胰岛素注射器,不能应用普通的注射器,因为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上标明的刻度是胰岛素的单位,而普通注射器上的刻度是ml,而且最小单位是0.1ml,换算后等同于4单位胰岛素,而大部分患者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并非4的整数倍。
胰岛素的配置方法

胰岛素的配置方法文章目录*一、胰岛素的配置方法*二、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三、胰岛素的副作用胰岛素的配置方法1、胰岛素的配置方法方法:将临床常用的胰岛素注射剂配置方法分为两组:TPN组:胰岛素直接加入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液中,连续输注20~24h;对照组:胰岛素加入等渗盐水(NS)中,用50ml注射器经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并观察两种方法胰岛素浓度的改变,将10U胰岛素分别加入TPN 10ml和NS10ml中,每组10例。
在配置后0、4、8、12、20和24h的六个时相点 ,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TPN和NS中的胰岛素有效浓度。
2、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其分子量为5808道尔顿。
胰岛素应用于临床数十年,从抗原性较强的第一代动物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但餐前需要等待30分钟的第二代人胰岛素,再发展到现在可以很好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胰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
3、胰岛素的结构组成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
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 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
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
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1、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引起糖尿病。
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
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
胰岛素制剂的给药方法

胰岛素制剂和给药方法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分类和命名方式较为复杂,加之一些新的胰岛素品种纷纷上市,而不同厂家生产的胰岛素商品名又各不相同,所以容易混淆,以致使用不当。
一、胰岛素制剂的分类(一)根据来源分类: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
(二)根据制备工艺分类:经动物胰腺提取或纯化的猪、牛胰岛素;半合成人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三)根据给药装置分类:1.普通注射液(西林瓶):每瓶10毫升(400单位),只能用专用的注射器抽取注射;2.胰岛素笔芯(卡式瓶):每支3毫升(300单位),只能和专用的注射笔配合注射;3.特充装置(钢笔形):每支300单位,是胰岛素笔芯和注射笔一体的装置,如诺和锐特充、诺和锐30特充、来得时预充。
(四)根据作用时间分类:1.超短效胰岛素:又叫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皮下注射起效时间10~20min,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h,作用持续3~5h,和正规胰岛素相比,它更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餐前注射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能更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
使用时间灵活,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通常与中长效胰岛素合用,需注意的是用药10min内应进食碳水化合物,否则会发生低血糖;2.短效胰岛素:包括动物来源的普通胰岛素(正规胰岛素、可溶性中性胰岛素)和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是唯一可以静脉注射的胰岛素。
皮下注射30min起效,2~4h达峰,作用持续6~8h。
短效胰岛素一般在餐前30min皮下注射,进餐时间提前易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若延后则易发生低血糖;3.中效胰岛素:又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是将胰岛素混合到锌和鱼精蛋白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的一种胰岛素,包括动物来源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甘舒霖N)。
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缓慢吸收,平均1.5h起效,4~12h达峰,作用持续时间18~24h,致低血糖的风险较短效胰岛素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输注方法
说明:
⑴初始血糖控制应从方案1开始,如应用该方案后未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两次血糖测定结果均高于10mmol/l,并且在1小时内血糖下降<3 mmol/l),应调整至上一级治疗方案。
⑵如2次血糖水平均<5mmol/l,应调整至下一级治疗方案。
⑶血糖监测:对于禁食病人的血糖监测,初测每小时一次,若连续3~4次血糖值在~L之间,改为每4小时一次;对有经胃肠内营养或持续胃肠外营养,血糖监测应以每2小时一次为宜,待血糖连续3~4次维持在~L之间,改为每4小时一次。
⑷低血糖处理:血糖<4mmol/l为低血糖,应立即停止胰岛素输注,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ml(意识清)——40ml(意识不清)静脉推注。
20分钟后复查血糖,如血糖仍<4mmol/l,重复上述治疗直至血糖>4mmol/l。
如两次血糖测定结果均>6mmol/l,则可重复胰岛素输注,剂量为之前的一半。
⑸在下述情况下应通知医生:
血糖>20mmol/l,血糖<5mmol/l,血糖在1小时内变化>5mmol/l。
⑹血糖控制目标:~10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