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升高
肌酐高的原因

肌酐高的原因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肾脏好比一个下水道,人体代谢产生的种种代谢废物、毒素,大部分都通过肾脏这个下水道排出的尿液而排出体外。
肌肝作为一种小分子的代谢产物,可以从肾脏顺畅地通过尿液排出,因此被看做是衡量肾脏排毒能力(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步骤/方法1. 肌酐高的原因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意思就是说只要有25%的肾单位、肾脏功能细胞工作,就可以保证人体的排毒需要,肌肝的水平也可以保持在正常的范围。
如果一旦出现肌肝高,则说明已经有超过75%的肾单位、肾脏功能细胞已经严重受损了,无法完成排毒任务了。
或者说,肾脏这个下水道已经堵得相当相当严重了,而且会越来越严重,直到完全堵死…2. 肌酐高是怎么回事?因为早期的肾脏损伤的治疗不及时,造成随炎症损伤的进一步加剧,使肾脏健康的功能细胞发生了表型转化,释放的一系列致肾毒性细胞和生长趋化因子,从而合成、分泌大量的不易被降解的细胞外基质。
由于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机制失调,以至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与聚集,取代了健康的功能单位,出现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变性、萎缩;间质组织、血管等纤维化。
于是大量的肌酐排不出去,就发生了肌酐高的情况。
3. 肌酐高的原因是什么?肌酐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
2.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3.原有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4.原有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
5.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6.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大于1克甚至1.5克),可以缓慢进展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血肌酐升高。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及分级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及分级
1 定义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指暴露于某些易引起
肾损伤的因素后,急性时期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水平上升或者尿量明显减少,这
种肾脏损伤是非过滤性损伤,与急慢性肾病有其明显的不同点。
2 诊断标准
根据最新中国急性肾损伤认知研究诊断标准,急性肾损伤的诊断
标准有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1)血清肌酐升高:血清肌酐(Scr)在48小时内上升1.5倍以上,或者在24小时内上升2倍以上(根据参考值);
(2)实验室升高:综合参考实验室检验指标(例如血清钾、血清磷、补体C3、补体C4等)可以了解肾损伤的程度;
(3)体征特征:加重蛋白尿、水肿、血压降低、心功能不全等。
3 分级
急性肾损伤依据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按照临床症状分为三个等级:轻度(mild AKI)、中度(Moderate AKI)和重度(Severe AKI)。
(1)轻度急性肾损伤(mild AKI):表现为血清肌酐(Scr)水平
在48小时内升高50-100%,或者在24小时内升高26-50%(根据参考值);
(2)中度急性肾损伤(Moderate AKI):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在48小时内升高100-200%,或者在24小时内升高50-100%(根据参考值);
(3)重度急性肾损伤(Severe AKI):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在48
小时内升高200%以上,或者在24小时内升高100%以上(根据参考值)。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潜在危险的疾病,临床必需着重对诊断标准及
分级进行了解和评估,以提高治疗质量,减少病情发展的风险。
肌酐尿素氮升高怎么办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肌酐尿素氮升高怎么办呢
导语:近几年来随着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朋友们都已经出现了肌酐尿素氮升高的问题,这就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腰酸背疼,四肢乏力,头
近几年来随着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朋友们都已经出现了肌酐尿素氮升高的问题,这就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腰酸背疼,四肢乏力,头晕目眩等等. 其实造成这些疾病的因素也是由于人们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因此肌酐尿素氮升高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接下来的时间就有为大家做出一个详细而具体的解答.
血肌酐(Scr)是肌肉内磷酸肌酸经水解产生的。
正常成人肌酐产生速度比较稳定,男性每24小时每公斤体重约20毫克,女性约15毫克,肌酐以同样的速度双肾脏清除。
血肌酐从肾小球滤过,不以肾脏代谢,肾小管不回吸收,但肾小管可以排泄一部分肌酐,其排泄量与血肌酐浓度成正比,肾近曲小管通过主动转运有机阳离子过程分泌肌酐,一些药物可抑制其分泌,如:甲氰咪呱、三甲氧苄氨嘧啶及丙磺舒。
血肌酐多用碱性苦味酸法或生化仪检测,正常值为小于132.6微摩尔/升,有人认为才年人,妊娠妇女及长期卧床者,因肌容量减少或机体正氮平衡(孕妇)使血肌酐产生减少血浓度降低,正常什值应小于88.4微摩尔/升。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60毫升时,血肌酐才会升高,用血肌酐来推断肾小球滤过率,其特异性100%,敏感性60%,也就是说血肌酐升高者肾小球滤过率肯定低于正常;血肌酐画龙点睛常者其肾小球滤过率可能正常也可能降低。
如用血肌酐的倒数(如:884微摩尔/升为10毫克/百毫升其倒数为10毫升/分钟)来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话,则因小管的排泄而高估之。
血尿素氮(BUN)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
肝脏是生成尿素的。
肌酐高是什么原因 肌酐高怎样治疗

肌酐高是什么原因肌酐高怎样治疗肌酐高是众多肾病患者最头疼的问题了。
肌酐偏高意味着我们肾脏已经受损,肌酐越高,肾脏受损的程度也就越严重。
其实,肌酐高完全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是要远离引发肌酐高主要的原因。
那么肌酐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肌酐高是什么原因1、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等,在治疗不彻底或预后期发生感染,导致病情复发出现血肌酐上升现象。
2、肾病患者尤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发生病变,肾小球严重受损,对血肌酐的滤过作用严重下降,会导致身体大量的血肌酐不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肌酐偏高。
目前这是引发肌酐高的主要原因,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
3、肾病患者服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肌酐将在短时间内升高。
这种情况下,须停止用药,联系主治医生就诊。
4、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5、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6、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大于1克甚至1.5克),可以缓慢进展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血肌酐升高。
肌酐高怎样治疗1.微化中药微化中药是根据中药的原理,将治疗肾脏的有效方剂进行有效的粉碎,将药物的有效成份进行充分释放和混合,然后借助有效的渗透剂和渗透设备,通过外敷的办法,将有效药物渗透至肾脏病灶部位,达到有效的增强肾小球率过滤功能的目的。
微化中药共有三种疗法同时进行,让有效的中药成分全面的、深入的渗入病灶。
这三种疗法包括:微化中药中频透入疗法,微化中药超声透入疗法,微化中药浸浴疗法,三效合一,直通病灶。
2.血透和腹透血透和腹透的治疗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仪器,代替肾脏过滤出身体内需要排除的毒素,避免造成体内的毒素积压。
这两种方式中,血透因为见效快,是严重肾衰竭患者所首选的方式,但因为它的成本高、副作用大等等,都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腹透,因为价位相对血透较低,操作方便,也有很多患者采用这种方式,但腹透需要的环境要相对较高,但有很多医疗机构和医院都不具备环境达标的情况,这些也都为患者的康复和并发症的发生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导致肌酐升高的原因

导致肌酐升高的原因
1、体内的水份情况:若是人体的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等情况,进而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等,就是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的。
2、曾有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就是会合并急性
肾功能不全病症,引发血肌酐升高。
3、曾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
可逆转的。
4、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
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的情况。
肌酐值高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肿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
腹水。
2.高血压是肌酐值高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血尿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6.多尿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肌酐高综合分析

北京东燕郊开发区迎宾北路27号---京东誉美肾病专科医院,国家十一五重点肾病专科医院。
肌酐高有什么症状?1.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
2.钠代谢失调: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3.钾代谢失调: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4.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有呼吸深大而长、食欲缺乏、腹痛和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头痛、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
5.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等。
6.肾性骨病: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重,骨骼畸形可致身材矮小等。
7.呼吸系统病变。
8.循环系统病变。
9.消化系统病变。
10.血液系统病变,如肾性贫血等等。
11.感染。
12.神经肌肉系统病变和皮肤症状。
13.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长迟缓等。
14.代谢失调,如:糖类代谢障碍、脂质代谢障碍、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失调、代谢废物潴留等。
15.怎样将肌酐降下来?肌酐高怎么办?尿毒症治愈案例1:肌酐高吃什么药物和食物?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
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
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那么血肌酐高吃什么药物和食物呢?下面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详细介绍一下:首先肌酐高吃什么药物,降低肌酐的药物主要有爱西特,此药物可以迅速降低肌酐数值,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此疗法只能治本不能治本,只能加大体内毒素从其他途径排出的数量,从而暂时缓解肌酐高的症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肌酐高的问题。
长期使用副作用大,而且一旦患者停药后,肌酐数值将会迅速上升,并且比之前肌酐值还要高。
肌酐高吃什么食物呢?这需要根据肌酐处在肾功能不全的哪个阶段,肌酐高低不同,饮食也有差异,不过无论哪个阶段都得遵循肾病饮食原则:低盐、低脂和少量优质的蛋白,忌辛辣。
血肌酐增高 意味着什么?

血肌酐增高意味着什么?*导读: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
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
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
……血肌酐增高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
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血肌酐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出现损伤;血肌酐增高超过177umol/l时为肾功能不全,此时,血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血肌酐的正常值为88.4—176.8微摩尔/升(1—2毫克%)。
血肌酐增高,检查血肌酐有什么临床意义?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
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
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
由于肌酐清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所以其灵敏性较差。
一旦出现持续血肌酐增高,常提示预后严重。
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
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到损害,因此,血肌酐增高同时参考尿素氮测定。
肌酐高是怎么回事儿

肌酐高是怎么回事儿血肌酐( Scr )包括内生肌酐(由体内肌酸分解而来,生成量恒定,不受食物成分影响)和外源肌酐(来源于摄入的鱼类,肉类食物)。
血肌酐又叫血清肌酐,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肌酐高是什么原因:肌酐偏高意味着我们肾脏已经受损,肌酐越高,肾脏受损的程度也就越严重。
其实,肌酐高完全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是要远离引发肌酐高主要的原因。
一旦检查出肌酐过高,必须要及时进行治疗。
那么,肌酐高的原因到底是哪些?倘若出现肌酐偏高,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为此,长沙普济医院将详细介绍:原因一、生活过度劳累,过度消耗体力,房事过多,消耗能量,也会造成身体肌酐升高。
原因二、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持续出现重度蛋白尿,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患病的过程中会伴有肌酐高的现象。
原因三、身体大量出汗,饮水减少,尿量增加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浓度升高,可能会引发肌酐升高。
所以,为了及早的预防好肌酐生高,正常工作和幸福的生活,应该培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尿液异常的情况,原因四、病人服用对身体危害比较大的药物,尤其是肾病患者服用对肾脏危害比较大的药物,会导致身体的肌酐升高。
原因五、肾病患者尤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发生病变,肾小球严重受损,对血肌酐的滤过作用严重下降,会导致身体大量的血肌酐不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肌酐偏高。
目前这是引发肌酐高的主要原因,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
肌酐高是患有肾病的一个非常显然的化验指标,因为肾衰竭时由于肾脏病理损伤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肾脏单位与功能,导致肾脏无法将体内毒素例如肌酐、尿素氮等排出体外,出现血肌酐、尿血素氮上升到的症状。
所以在寻求正规肾衰竭治疗的同时,要将治疗重点放在阻止肾脏病理继续损伤,保护剩余肾单位,修复受损肾脏功能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检测
ELISA
NGAL 血
CPB后2h
造影剂使用后2 h AKI发生 前2d
未检测
ELISA Triage
预防和治疗
一级预防:是指原有或无慢性肾脏病(CKD)病 人,没有急性肾损伤(AKI)的证据时,降低AKI 发生率的临床措施。ADQI 2004 年在意大利 Vicenza 举行第四次会议,经会议讨论,给予临床 建议和指南如下:
主要内容
31 AKI定义、诊断与分期 2 AKI生物标志物 3 AKI预防与治疗 4 护士在AKI中的角色管理
RIFLE 标准
基于基础SCr/ GFR的标准 基于尿量的标准
Risk
Scr值升高1.5倍 GFR 下降 > 25%
尿量 < 0.5ml/kg/h x 6 hr
敏感性高
Injury
Scr值升高2倍 GFR 下降 > 50%
尿量<0.3ml/kg/h ×12 hr
开始肾脏替代治疗
GFR criteria removed
RRT = Stage 3
AKI diagnosis based on 2 creatinin levels within 48 hr period
RIFLE与AKIN的比较
RIFLE
AKIN
分期
预防和治疗
(1)尽可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早期积极补充液体可减轻肌红蛋白尿的肾毒性,
对照研究未能证实甘露醇与碱化尿液有效;
(3)需要使用造影剂时,高危病人(糖尿病伴肾功能 不全)应使用非离子等渗造影剂;
预防和治疗
(4)危重病人预防AKI时,胶体溶液并不优于晶体溶 液
(5)及时有效的ICU复苏可降低ARF/AKI发生率。
Semin Nephrol 2007;27:637-651 Contrib Nephrol 2008;160:1-16
传统的诊断标记物
血肌酐和尿量是目前可靠的检测指标,这两个指标 也是目前AKI分期的依据。但是,血肌酐并非一个 敏感的指标,而且从血肌酐代谢与分布的生理学来 看,血肌酐不仅反映GFR,还受到其分布及排泌 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尿量更易受到容量状态、药物 等非肾性因素影响。
诊断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目前有很多关于AKI 早期诊断标记物的研究。主 要有Cystatin C、KIM-1、NGAL、IL-18、Cyr61 等,就目前的基础研究及少量临床研究标明,这些 指标可能有更好的敏感性,并可能对AKI的病因进 行区分。但所有这些标记物尚属于研究阶段,距临 床应用仍有一段距离,血肌酐和尿量仍是目前最可 靠的诊断指标。
(2)选择性改变肾血流量的药物,目前未显示能改 变ARF的自然后果,包括多巴胺、ANP、BNP等 。
预防和治疗
肾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 是严重AKI的主要治疗措施,方法主要模仿已成形 的终末期肾病( ESRD) 的RRT。但AKI患者血 流动力学更不稳定,分解代谢更旺盛,更需要加强 营养治疗,需要更多的液体摄入,这些均需要不同 的治疗模式。
尿量 < 0.5ml/kg/h x 12 hr
Failure
Scr值升高3倍或 GFR下降> 75% 或Scr 4mg/dl
(急剧增高0.5 mg/dl)
尿量< 0.3ml/kg/h x 24 hr or
Anuria x 12 hrs 特异性高
Loss
ESRD
持续的ARF= 肾功能丧失> 4 周
终末期肾病
AKI的转归
AKIN标准
(修订的RIFLE)
基于血肌酐值
基于尿量
R (I)
血肌酐值升高1.5倍 尿量<0.5ml/kg/h 或增加0.3mg/dl ×6 hr
I (II) F (I2 hr
血肌酐升高3倍 或4mg/dl (血肌酐急性
升高0.5 mg/dl)
危险(R)、损伤(I)和衰竭(F)1期、2期和3期
转归
诊断指标 AKI界定范 围
加入了丧失(L)和终末期(E) 阶段表示急性期过后病情的转归
无
血肌酐值、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 血肌酐值和尿量
Risk级:血肌酐值升高至基线1.5 1期:血肌酐值升高至基线的
倍,或GFR下降超过25%
1.5倍或绝对值增加0.3mg/dL。
AKI早期生物标记物比较
生物标 志物 NGAL (AUC) IL-18
KIM-1
LFABP
标本 类型
尿
体外循环(CPB)
CPB后2h AKI发生前2d
0.91-0.99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使用后2 h AKI发生前1-2d
0.92
尿 CPB后6-12h
不增加
AKI发生前12d
尿 CPB后6-12h
未检测
肾脏替代治 疗与分级
时间限定
排除标准
分级与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时间无 关
在1周时间内诊断为AKI
无特殊
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即属于3期, 此时与血肌酐值及尿量无关
AKI诊断基于48小时内血肌酐 值的改变 诊断适用于“水化治疗之后, 适当的情况下”
AKI生物标志物对临床指导作用
早期诊断 区分损伤部位和程度 鉴别病因 判断预后 监测治疗反应
预防和治疗
二级预防:是指原有一次肾损伤的情况下预防附加 二次损伤,初次损伤进展时很难区分初次与二次损 伤,预防的目标是防止初次损伤的二次打击,改变 初次损伤的自然结果,也是我们临床常规说的治疗 。 ADQI 临床建议和指南如下:
预防和治疗
(1)必须避免低血压(SAP>80mmHg),支持心 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和血管内容量以保持肾灌注, 有利于肾功能恢复,当需要血管加压药逆转全身性 血管扩张时(如脓毒症休克)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AKI发生前12d
尿
CPB后4h
造影剂使用后24
h
败血症或 ICU
AKI发生 前2d 0.78
AKI发生 前2d
预测透析 和死亡率
未检测
肾移植
移植后12 h DGF前2-3
天 0.90 移植后12 h DGF前2-3
天
预测长期移 植肾失功
商业化检测 方法 ELISA
ARCHITEC T
ELISA
ELISA
护理人员在AKI的角色管理
液体管理
•护士在这一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监测体重和中心静脉压(CVP) •尿量
速尿剂量每天可使用数百毫克,没有证据表明,使用利 尿剂能够降低死亡率、降低费用和缩短住院的时间或增加肾 功能的恢复。
刘国香,护理人员在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角色管理作用,现代护理,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