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微课精品课件9第九课 第一课时 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说教材
•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1、确定角色的坐标值; 2、编辑脚本,使角色达 到在舞台中随机排列的效 果; 3、改进随机排列程序, 使角色在舞台围绕一个中 心点有规律的排列。
难 点
1、确定角色的坐标值; 2、改进随机排列程序, 使角色在舞台围绕一个中 心点有规律的排列;
说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
- 任务驱动法
这只猫能做什么?
下一页
04 设计造型
第1 1步 步: : 第 2步 :
角色1
下一页
04 设计造型
第3步:



下一页
04 设计造型
第4步:
下一页
05 程序设计
下一页
05 程序设计
控制 外观
下一个造型
当 角色1 被点击
下一页
05 程序设计
外观
下一个造型
下一页
智多星:当你拖拽指令模块到脚本区中的模块周围时,以白色高亮提示可以堆在一起,放开 鼠 标,模块就相联堆积起来。
说教材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电脑的使用主要在于兴趣的培养,更多 的家长考虑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会限制学生使
用电脑,再加上家庭状况的不同,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能
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到各个层次 的学生,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说教材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教学过程
1
• 激趣导入
设计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探索发现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适时小结,引出课题
说教学过程
• 激趣导入
1
说教学过程
• 激趣导入
设计目的: 1

制作循迹机器人粤高教版B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PPT课件PPT共34页

制作循迹机器人粤高教版B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PPT课件PPT共34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作循迹机器人粤高教版B版九年级信息 技术下册PPT课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微课精品课件第一课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微课精品课件第一课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6.爱惜器材,掉地立捡。上网、打游戏、私自换座位等 7.严禁做机器人课程无关的事情。
感知 能力
思维 能力
行动 能力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Fra bibliotek汽车制造类机器人
物流搬运类机器人
生产线中的机器人
娱乐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
机器人工程师规则
1.禁止携带饮食进入教室。 2.遵守课堂纪律。 3.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机器人工程师规则
同学们: 4. 两人一组,或者按老师要求分组。 再见! 5.组长负责领取、分发、回收设备。
第一课、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广东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 五年级 上册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第一课 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广东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 五年级 上册
机器人的组成
具有一定感机械知部能分力的部分?
感感知知部分部分
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部分?
控制部分
执行动作、做支撑作用的部分?
控制部分 机械部分
智能机器人

小学信息技术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教案【教案名称】小学信息技术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能够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编程思维。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传感器和编程语言,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人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的基本概念;2. 掌握使用传感器和编程语言来控制机器人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一、前期准备1. 教师准备:编程软件、机器人构建材料(电机、轮子、传感器等);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

二、理论知识讲解1. 介绍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2. 介绍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3. 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机器人构建与编程1. 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的构建,包括安装电机、轮子和传感器等;2.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编程软件进行机器人的编程;3. 学生自主设计和编程机器人,使其能够沿指定轨迹行走。

四、实践测试和展示1. 学生进行机器人的实践测试,观察并记录机器人沿轨迹行走的结果;2. 学生进行机器人展示,并向其他同学分享设计和制作的过程。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通过问题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如“你们是否见过机器人?你们知道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吗?”等。

Step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传感器种类和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图表或实物示例进行展示。

Step 3 分组构建机器人: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的构建,导师或教师指导学生安装电机、轮子和传感器等。

Step 4 学习编程:引导学生使用编程软件,并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操作。

可以从简单的指令开始,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编程。

Step 5 设计和编程机器人: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编程,使机器人能够沿指定轨迹行走。

组内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和分享意见,以实现最佳效果。

粤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说课稿

粤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说课稿

粤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旨在让学生掌握简单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使用相关的软件工具,设计机器人的行走轨迹,编写控制程序,组装和调试机器人。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机器人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但在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方面,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如何设计和调整机器人的行走轨迹,使机器人能够顺利沿轨迹行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2.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机器人的制作过程。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有趣的机器人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设计: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设计机器人的行走轨迹。

4.制作:学生动手组装和调试机器人,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6.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苏科初中信息技术选修《行走机器人》PPT课件

苏科初中信息技术选修《行走机器人》PPT课件

.
12
2.2 本体结构
.
13
2.3 越障原理
.
14
3. 步行机器人
.
15
3.1 步行机器人概念及其特点
步行机器人可以认为是:
“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用足机构推进的表面移动机械电 子装置。”
步行机器人相对于传统的轮式、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具有独特 的性能:
1、足运动方式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即具有较好的对不 平地面的适应能力。
m 2 l 1 a 2 c 1 2 o ) m 3 l 1 a 2 c s 1 2 ( o ) 1 ( I 2 s m 2 a 2 2 m ( 3 l 2 2 ) 2
m 3 l 2 a 3 c2 o 3 ) 3 ( s m 2 g 2 ( m 3 g a 3 ) s2 l i M 2 n M 3
18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系统的动能为:
T 1 2 I 1 1 2 1 2 I 2 2 2 1 2 I 3 3 2 1 2 m 1 ( x 1 2 y 1 2 ) 1 2 m 2 ( x 2 2 y 2 2 ) 1 2 m 3 ( x 3 2 y 3 2 )
系统的势能为:
地面移动机器人
.
1
地面移动机器人是最早研究、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机器 人,采遥控、自主或半自主等方式工作,在工作劳动强 度大、人类无法进入或对人类有伤害的场合中,如:核 工业设备的维护与检修、防爆、排雷、军事侦察、隧道 凿岩等。地面移动机器人的移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车轮式(轮式)、履带式、腿足式(步行机器人)。
1、腿只在前进平面内运动;
2、腿有刚性杆件构成,杆件之间用关节连接,关节轴 与运动平面正交,各杆件质量均布;
该模型共有四个自由度,分别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 节和脚尖关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种有趣的教学设计是通过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来进行实践和学习。

这种教学设计结合了机器人技术和编程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首先,为了实施这个教学设计,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沿着预定轨迹行走的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可以是一个小型的车辆,带有编程控制器和轨迹传感器。

通过编程,学生可以控制机器人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使其有效地沿着给定的轨迹行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首先,我们可以介绍机器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是如何通过传感器和编程来实现移动的。

通过学习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沿轨迹行走的机器人的原理和技术。

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学生可以尝试编写简单的程序,让机器人按照直线行走。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编程代码中的参数来控制机器人的速度和距离,使其在规定的距离内沿直线行走。

这将帮助学生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如循环、条件等。

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技能,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将机器人编程为沿着曲线行走。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控制机器人的转向角度,以使其按照指定的轨迹行走。

这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因为他们需要思考和计算机器人的移动路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复杂的任务来进一步挑战学生。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避开障碍物,或者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轨迹。

这将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改进他们的程序,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效率。

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机器人的出现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探索和实验来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最后,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因为他们可以在小组中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挑战和困难。

制作循迹机器人粤高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PPT-完美课件

制作循迹机器人粤高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PPT-完美课件

小组探讨
1.各小组根据任 务,探讨循迹机 器人的流程图。
2.各小组绘制流 程图。
开始
流程图
永久循环
轨迹识别
轨迹变量==1
高速电机
轨迹变量==2
高速电机
轨迹变量==3
高速电机
高速电机
结束
小组展示
1.请完成流程图的小组,展示小 组成果并解说。
2.其他小组观察,并对照自己的流 程图,看一看有没有错误?
2.思考: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流程图?
红外发射: 发出信号
信号: 探测并返

接收器: 接收返回信

检测到路 面颜色
观察
小组讨论
小组探讨:轨迹识别传感器左右探头 探测状态与对应的返回值。
探头 返回值
0
左探头 无信号
右探头 无信号
1
有信号
无信号
2
无信号
有信号
3
有信号
有信号
小组竞答
小组竞答:请完成表格的小 组,解说讨论结果.
2.小组间点评:
程序设计 结构设计 性能特点 小组配合
制作循迹 机器人 粤高教 版九年 级信息 技术下 册课件P PT-精 品课件 (实用 版)
2制.5作制循作迹循机迹器机人器粤人高-教粤 版高九教年版 级(信B版息)技九术年下级册信课息件技P 术PT下-精册品课课件件( (共实32用张P版P)T)
主要器材 轨迹识别传感器
微电脑 LED灯
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
1.阅读课本P64—P65. 2.观察:轨迹传感器的外观特征.
轨迹识别传感器(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轨迹识别传感器有两组红外发 射,接收器探头.每一组探头会根据左、右两 个颜色值的大小,来判断机器人是在轨迹线 的左边、右边、中间,还是没找到轨迹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