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兴趣班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基础知识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

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和。

(1)向性运动: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在光照、水、重力等刺激下发生移动,且移动的与刺激的有关。

主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①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

②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③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2)感性运动:植物体也能感受机械震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但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如感触性(含羞草受触碰叶片闭合)、感夜性等。

总结: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植物的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二、练习过关1.下列植物的行为属于向光性的是A.茎的背地生长B.捕蝇草捕蝇C.窗口植物向窗外长D.含羞草收缩叶子2.含羞草对触碰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A. 顶部B. 细枝C. 复叶D. 花朵3.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

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A.肥料B.地球引力C.震动D.碰触4.菊花一般在日短夜长的秋季开花,现在一年四季都有菊花供应,这是如何造成的( )A.控制环境温度B.控制光照时间长短C.调节水分供应D.调节肥料供应5.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

下列关于其感应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D.向触性6.有许多植物在春暖花开时展现勃勃生机,而在寒冷的秋风来到时,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doc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doc

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有关,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

感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例如触碰含羞草,叶子合拢。

2、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1)植物体内的激索: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索、赤霉索、细胞分裂索等激索,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索是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有生长索且分布不均匀o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4)植物体内生长索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打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当生长索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匸,应用于防治杂甲。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激索的部位:在内分泌腺中产生。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索直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外分泌腺有导管。

2、激索作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激素类别产生器官激素的功能分泌异常时的病症生长激素脑垂体乩促进纽织合成蛋白质b.控制人的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8.促进生长发育b.促进新陈代谢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命性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甲亢胰岛索胰脏8.促进将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b.促进血糖分解分泌不足:糖尿病分泌过多:低血糖症3)3、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并以神经i 至_为主。

4、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索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三、信息的处理:1、神经系统构成:神 经系 统肾上腺索 肾上腺a. 加快心跳的节奏b. 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性 激 索 雄性激 素/雌性 激素睾丸/ 卵巢a.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 殖细胞的生成b. 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 征/、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班级:学号:姓名: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Ⅰ)植物的(向性运动)(Ⅱ)植物的(感性运动)3、植物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向触性。

4、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5、植物体也能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

6、感性运动的例子:含羞草叶子因触碰而运动;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等。

7、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8、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弯向光源生长)。

9、其它植物激素及作用:10、植物激素的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激素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正常光照射下,生长素分布均匀。

向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转向背光侧。

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4、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叫(血糖)人的血糖含量约保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神经调节1、(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3、4、6、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7、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请将第I卷答案填写在第II卷前的表格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计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结扎小白鼠的胰管,小白鼠将出现的症状是()A、影响消化和血糖浓度B、不影响消化和血糖浓度C、影响消化,不影响血糖浓度D、不影响消化,影响血糖浓度2、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不相同的是()A、来源B、作用C、分布D、化学本质3、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④4、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这种抗体的化学组成单位和细胞中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蛋白质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核糖体C、葡萄糖和细胞质基质D、氨基酸和高尔基体5、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A、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B、主动运输,消耗能量C、外排作用,不消耗能量D、外排作用,消耗能量6、下列激素间,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具有协同作用的是()A、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D、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素7、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碍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8、下列各项表现,仅仅属于体液免疫的是()A、发生免疫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B、纤毛摆动把粘附的细菌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C、靶细胞裂解死亡D、吞噬处理病菌9、在神经元间传递光奋时,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10、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体液——神经调节11、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少,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八年级科学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科学生命活动的调节

缺点: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
防治杂草
产生的部位:胚芽的尖端
单色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部分生长 素多,生长快,所以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⒈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 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 鉴定,它是吲哚乙酸。 ⒉由于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 此取名为生长素。 ⒊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 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会分布不 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在自然状态下,五个部分缺少一个反射活动就 不能完成) 缩手反射是自动应答的,不需要经过大脑,这样缩 短了反应的时间。
【实验】膝跳反射 注意:放松自然的搭腿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股四头肌——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 经——效应器(顾四头肌) 【应用】膝跳反射可以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 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 2.人的高级神经活动 3.探究: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
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特点: ⑴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⑵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动 ⑶有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⑷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 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举例】婴儿的吸吮行为;企鹅的求偶行为; 鸟类的索食行为;蜜蜂的舞蹈语言;
整体。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恒定的体温 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神奇的激素
(一)复习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 现的过程。 2.了解激素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3.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4.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多种疾病。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最新八年级上科学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提纲

最新八年级上科学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提纲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八年级(上)科学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提纲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1、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对生物的行为都有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也能作出相应的2性。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4、含羞草对触动能作出反应,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叶子。

第二节 神奇的激素1;如果切去胚芽尖端,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如果将胚芽的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胚芽则直立生长;如果单侧光只照射胚芽的尖端,胚芽仍然向光源弯曲2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3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

4落果。

但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人们常利用它来防治杂草。

5多,细胞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6790毫克/100毫升。

8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9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第三节 神经调节1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2341231对)。

5分。

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表面有沟、回、裂,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67动。

另外还是脑与躯干和内脏之间的重要信息传递通道。

89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10.11.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非条件反射。

另一类是能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123、人的学习行为更为复杂。

人不仅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字介绍时,会分泌唾液。

1237℃左右。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6、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人体的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概括)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概括)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概括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昼夜,季节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动物的节律性行为也叫生物钟根会朝着较湿润的地方生长,也会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这些都是植物的感应性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第二节神奇的激素生长素:(生产部位是胚胎的尖端)人们从一些物质中分离出一种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取名为生长素.生长素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但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人们常利用它来防治杂草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这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它们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物质叫植物激素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人体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0.09﹪~0.1﹪)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当身体发生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就会增加,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身体发生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就会减少,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以使人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内分泌腺:它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这些激素虽然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人体主要几个内分泌腺和激素:1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2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4胰脏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5卵巢,睾丸分泌的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长,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第三节神经调节对刺激的反应:人们在感知环境中刺激后,会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许多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等.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信息的处理: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还需要能迅速处理信息,作出决定,并根据决定快速行动.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并与它们发出的周围神经一起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脑小脑中枢神经经脑干脊髓神经系统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它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又隆起形成回.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还能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万物之灵.)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在大脑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是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脊髓除了能对身体内外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外,还能把有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和内脏之间的重要信息传递通道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我们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像完成缩手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做出解释之前.因此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膝跳反射是检查身体时的常用方法人的许多有意识行为还可以不涉及到感受器,由大脑直接传递给连接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生产一个动作,如一些自主的随意动作.因此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中枢即可完成,只要有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它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还有一类反射,听到有人叫你名字你就不自觉回头,看见一颗青杏或听到青杏这个词,会不自觉地流出口水.这一类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第四节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是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本能: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也称本能(非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行为:有些动物的行为是后天学习后获得的,这样的行为称后天学习行为(条件反射)人的学习行为更为复杂,人不仅能对环境中的声,光,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并能以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反应.第五节体温的控制恒定的体温: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人体内部的温度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是37℃左右;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正常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产热:1.人体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内脏.2.人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自肌肉(骨骼肌)和皮肤. 散热: 90%以上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在产热同时,机体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体外.90%以上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差越大散热越多.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血流量:低温血流量小,血管收缩.高温血流量大,血管舒张)来加以调节.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的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中暑:如果人体出现产热过多而散热困难时,便会出现中暑现象.表现有体温升高,头痛,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体温受脑控制:人体温一般在37℃左右,是因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同时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对体温调节也有一定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修改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修改版]

第一篇: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12一、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3(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4(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5(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6(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7(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8a.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910b.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11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12c.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13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14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1516(5)植物生长素17a.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b.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1819落花落果。

20c.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2122(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2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24(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5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26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27(2)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28(3)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29a.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30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3132b.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33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34二、内分泌腺和激素35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36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3738a.有无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39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b.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4041三、神经调节42(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4344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5(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46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47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48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49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50(1)神经元51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52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5354b.神经元的功能55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56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57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58c.看图3—6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5960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末梢。

61(2)③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④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6263d.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来获取并传64递的。

(2)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6566(3)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6768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69a.脑神经:70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71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72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b.脊神经:7374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31对。

75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4)中枢神经系统7677a.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78b.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79c.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80(5)脑的结构和功能81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82a.大脑83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84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85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8687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88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89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90b.小脑9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92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93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94c.脑干95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6)脊髓的结构和功能9697a.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98成许多神经中枢。

99b.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100c.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101受到大脑的控制。

(7)反射102103a.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

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反射。

104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105106d.产生反射的过程。

107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导进入神经中枢(在脊髓中),再通过传出神经传108109达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手立即缩回。

110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

111e.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112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113实现。

114(8)神经中枢115a.神经中枢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的,成为专门调节人体某116一生理活动的神经细胞群。

117b.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118119c.高级神经中枢一般在脑中。

120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肌腱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121经→效应器产生效果:小腿反弹。

122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123(9)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a.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遗传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124125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

126b.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127128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

需大脑皮层参与。

129四、恒定的体温(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37℃左右。

130131(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132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133(1)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34a.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135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36b.产热137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138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139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140141c.散热142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143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144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145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146147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148d.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149150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151(2)体温受脑控制a.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152153b.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154体温。

生命活动的调节1551561.大雁总是在每年的冬季,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飞。

影响大雁定期南飞的因素,是自然界的哪一157种节律性变化( )158A.昼夜变化节律B.月相变化节律C.季节节律D.以上三个同时作用1592.最先从植物内分离出生长素的科学家是( )160A.达尔文B.温特C.郭葛D.以上三个都是3.下列各组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161162A.卵巢、胃腺、垂体B.甲状腺、胰岛、肾上腺163C.唾液腺、睾丸、甲状腺D.垂体、汗腺、性腺4.菊花一般在短日长夜的秋季开花,现在一年四季都有菊花供应,这是如何造成的( )164165A.调节水分供应来控制开花期B.调节肥料使用量来控制开花166C.控制光照时间的长短D.控制环境温度1675.某中学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168猜猜看,这种情况下根、茎生长的方向会是( )169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170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1716.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中的( )172A.大脑B.脑干C.小脑D.脑神经1737.做膝跳反射试验中,若试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 )174175A.反射弧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1761778.关于唾液腺和甲状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 )178A.都能分泌激素B.都能分泌消化液179C.分泌出的物质都直接进入血液D.唾液腺有导管相连,甲状腺无导管相连1809.丝瓜卷须的末梢接触到支柱后,很快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来,这种感应现象是( )181A.向光性B.向地性C.向化性D.向触性10.与某种激素分泌过旺有关,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