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肝硬化的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 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 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丙肝的早期症状表现1、把干扰素作为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

长效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丙肝最好的方法,丙肝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首先使用长效干扰素。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则可以选用普通干扰素和复合干扰素。

2、使用干扰素进行丙肝治疗时还要有足够的疗程。

早期应答的获得,预示着患者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一年以上便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目前主张,用干扰素治疗丙肝一旦奏效,就应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1年以上。

3、病毒治疗丙肝。

该原则对象必须是其治疗方法的适应症患者,有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不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患者,或者说该类患者不适合应用干扰素进行丙肝治疗。

丙肝纤维化F2期和F3期的患者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最佳适应症患者,其次肝硬化早期的患者也可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治疗方法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日常生活亲密接触等进行传播。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生活卫生习惯,早期进行治疗。

丙肝的症状多种多样,其症状在早期时有以下表现:丙肝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早期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异常的症状,疲倦、浑身无力等症状。

患者的.皮肤表现有脸黄、皮肤黄等症状。

患者容易出现发烧、右上腹功能不适、尿液发黄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要注意早期进行治疗。

慢性丙肝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可有肝大和轻度触痛触痛。

部分患者无任何明显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丙肝症状明显,患者常伴肝病面容、肝掌,丙肝合并乙肝感染时往往表现症状突然加重。

丙肝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对于慢性丙肝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且易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情况,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病情复发,不仅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也给以后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2、对于急性丙肝患者来说,部分患者完全是可以自己痊愈的,虽然如此,一旦发现得了丙肝,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持续恶化。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1.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等,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注意DAA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疗效。
3.治疗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4.随访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五、结论
本方案以丙肝治疗的最新进展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了一套合法合规的详细治疗方案。通过严谨的治疗流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全面的病情监测和长期的随访管理,旨在实现丙肝患者病毒学治愈,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原则
1.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毒基因型、肝脏损害程度及合并症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规范化治疗:遵循国内外最新丙肝治疗指南,合理选择和使用DAA药物。
3.安全性优先: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重视药物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4.长期管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学及肝脏功能指标。
4.辅助治疗
(1)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针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3)对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
5.随访与监测
(1)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指标。
(2)定期评估患者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辅助治疗
-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
-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针对患者合并的其他疾病,给予相应治疗和干预。
6.随访与评估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感染。

长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幸运的是,近年来,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1.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是近年来丙型肝炎治疗的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相比,DAAs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少的副作用。

DAAs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不同基因型的差异丙型肝炎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

例如,对于基因型1的患者,苏巴韦和阿巴韦韦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而对于基因型3的患者,达卡他韦和阿索帕韦是更有效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准确确定患者的基因型是非常重要的。

3.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因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体化治疗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相关指标的评估,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4. 新疗法的出现除了传统的DAAs,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疗法。

例如,RNA干扰疗法可以通过靶向病毒基因组的RNA分子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此外,疫苗研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丙型肝炎的感染,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以及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使得治愈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个体化治疗和新疗法的不断发展也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我们仍需持续努力,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肝病】丙肝3

【肝病】丙肝3

(三)重症肝炎原则是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对于难以保守恢复的病例,有条件时可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争取行肝移植。

1、一般支持疗法患者也决定卧床休息,实施重病监护,密切观察病情,防止院内感染。

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氨的来源。

进食不足者,可静脉滴注10%—25%葡萄糖溶液。

每日热量2000kcal左右,液体量1500—2000ml。

补充足量维生素B、C、及K。

输注新鲜血浆、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以加强支持治疗。

注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禁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2、促进肝细胞再生(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疗法:胰高血糖素1mg和胰岛素10U加入10%葡萄糖500ml(胰岛素/葡萄糖为1/5),缓慢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

其疗效尚有争议。

滴注期间应观察有无呕吐、心悸、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临床上应用的HGF主要来自动物(猪、牛等)恩的乳肝或胎肝,为小分子肽类物质。

静脉滴注160—200mg/d,疗程一个月或更长,可能有一定疗效。

3、并发症的防治(1)肝性脑病:低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可口服乳果糖;诺诺氟沙星抑制肠道细菌等措施氨的产生和吸收。

静脉用乙酰谷酰胺、谷氨钠、精氨酸、门冬氨酸钾镁有一定降血月氨等假性神经递质,从而促进苏醒。

静脉滴注0.2—0.6g/d。

维持支链/芳香氨基酸平衡可用氨基酸制剂。

出现脑水肿表现者可用20%甘露醇咐呋塞米(速尿)快速滴注,必要时可两者合用,但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肝性脑病的同时,应积极消除其诱因。

(2)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出血可使用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ranitidne)、法莫替丁、西米替丁,有消化道溃疡者可用奥美唑;补充维生素K、C;输注凝血酶原复物、新鲜血液和血浆、浓缩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降低门静脉压力,如心得安等。

出血时可口服凝血酶或去甲肾上腺或云南白药,应用垂体后叶素,Reptilase,生长抑素,安络血。

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什么

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什么

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什么
肝硬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肝硬化的治疗也很麻烦,其实肝硬化疾病在前期也就是在早期的时候,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不过如果到了肝硬化晚期的时候,真的是非常麻烦,很难进行治疗,所以如果发生了肝硬化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
这样才有很大的机率能痊愈,我们一定要重视肝硬化,那么肝硬
化患者该怎么进行抗病毒治疗呢?
肝硬化的治疗:
1、预防原发病要重视:脂肪肝以及酒精肝,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所以说脂肪肝和酒精肝患者也是要注意治疗。

此外,慢性乙肝、慢性丙肝,也是导致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想要预防肝硬化,那就必须是要治疗慢性乙肝。

2、定期检查也很重要:肝硬化病情是不稳定的,定期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肝硬化患者应该要有针对病情定期检测甲胎蛋白、影像学等检查,对肝癌的早期发现、治疗是很有意义的。

3、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要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营养全面、三餐规律,避免长期高脂高糖饮食。

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经常喝酒熬夜,长此以往,使肝脏就得不到休息,导致不堪重负,会加重肝硬化的症状。

4、要控制好饮食:对于出现腹水的患者来说,钠与水是两大禁区。

咸菜、腌制品、味精等含钠量高,会加重肝脏新陈代谢的负担,必须绝对限制。

此外,如海产品、肉松等食品也含有一定的钠,患者摄入时须严格控制数量。

看到以上的文章,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从饮食
上和日常生活进行病毒预防,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SVR (%)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942研究:疗效小结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6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HCV 基因型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5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800 mg/日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非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78%
65% (n = 253)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8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48 周
开发聚乙二醇干扰素经历了2代技术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吸收过快,峰浓度高
PEG位点多样,产品均一性差
分布过广,剂量要大
PEG与干扰素结合不稳定需要制成干粉剂
消除过速,给药要频
在体内分布仍很广泛
波动过大,耐受性差
不能保证稳定1周的血药浓度
第二代大分子支链 PEG干扰素纯度更高
目前治疗丙肝的临床药物
干扰素类 普通干扰素(IFN)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40KD)

94例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

94例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

94例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目的研究处于代偿期及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诊治的9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21例处于失代偿期,73例处于代偿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运用600~800 mg/d 利巴韦林联合135 ug/周派罗欣皮下注射进行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600~1000 mg/d利巴韦林联合135~180 ug /周派罗欣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逐渐调整剂量。

分别在治疗12、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CV RNA等指标,并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该文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21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及73例处于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TBIL、AST、ALT和HCV RNA水平未见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经过24周的治疗后,TBIL、AST、ALT和HCV RNA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小剂量利巴韦林联合派罗欣个体化治疗方法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改善肝脏功能,进而缓解肝脏纤维化程度。

标签: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每年以新增300多万丙型肝炎患者的速度在增长,而且这一数字在逐年升高[1]。

相比较而言,处于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比失代偿期的发展慢一些。

现今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肝脏移植。

然而,在治疗期间,很多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由于无法耐受干扰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容易出现肝功能衰竭,因而不适合用赛若金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为研究处于代偿期及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选择该院2009年3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9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处于时期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诊治的9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颁布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年版及《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安)[2]。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丙肝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肝脏炎症、肝硬化乃至肝癌。

为规范丙肝的治疗,降低患者病毒载量,减缓肝脏病变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南,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特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目标1. 清除HCV病毒,实现血清学治愈;2. 改善肝脏炎症,阻止肝脏病变进程;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预防HCV传播,降低公共卫生负担。

三、治疗方案1. 诊断及评估(1)病毒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HCV抗体、HCV RNA,确认患者感染状态;(2)肝脏功能评估:包括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肝脏纤维化程度等;(3)全身状况评估:包括心血管、肾脏、代谢等方面;(4)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首选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如索磷布韦、哈瓦辛等;(2)肝脏保护治疗: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3)抗炎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4)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5)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及结束后,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等指标。

3. 治疗方案(1)基因型1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普罗布考或哈瓦辛+利巴韦林;(2)基因型2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3)基因型3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4)基因型4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5)基因型5/6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

四、治疗监测及评估1. 治疗期间:每4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血常规等,评估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2. 治疗结束后:每12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监测病毒复发及肝脏病变进展;3. 定期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巴韦林20015
2005年6 14
联合治疗方案
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历程
罗氏派罗 欣全球上

G1: SVR约40–50% G2/3: SVR约80%
NIH推荐派罗欣+ 利巴韦林作为丙 肝治疗的金标准2
SVR=66%
获得国际多中 心临床试验最 高总体SVR率4
派罗欣是治疗 慢性丙肝的标
准用药
2002
注:不能耐受利巴韦林者:可单用PEG-IFN a
精选ppt
20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患者的个体差异需要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病毒因素
基因型别 病毒载量
治疗因素
认知水平 药物类型 不良反应
精选ppt
宿主因素
应答情况
个体应答化快慢治疗
应答程度 身体状况
肥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肝硬化 合并症
21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台湾
海南
(1992-1995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1982年Roche公司生产出基因工程干扰素
Sidney Pestka
精选ppt
12
1989
在HC的发现同时 开始探索IFN治疗丙型肝炎
IFN-α
衣壳
IFN-γ
IFN-β 2项普通IFN对
慢性丙肝的前瞻 性RCT,均证实
精选ppt
17
Hadziyannis 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 346-55.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首选用药
以循证医学为原则, 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 制订
派罗欣+利巴韦林方案 是《中国丙肝防治指 南》推荐的首选方案
精选ppt
18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4): 194-198
丙肝病毒定性试验(-) 丙肝病毒定性试验(+)
继续治疗至48周
精停选药pp观t 察
<2log HCV RNA
考虑停药
19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
基因非1型或(和)HCV RNA <2 106 拷贝/ml
治疗方案: PEG- IFN a -2a 180μg,每周1次, 联合应用利巴韦林 800 mg/d,治疗24周。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
基因型1型或HCV RNA>2×106拷贝/ml PEG IFN a-2a 180g +利巴韦林1000mg/d 48周
12周早期病毒学反应
>=2log HCV RNA
治疗到24周 HCV RNA检测
HCV RNA定性检测(-) 或定量(-)
继续治疗至 48周
丙肝肝硬化的分级抗病毒
治疗策略
刘光伟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精选ppt
1
引起肝脏炎症的因素多
病毒
合成
解毒
酒精
分解 灭活 代谢
免疫
精选ppt
药物 中毒
2
作 家 路 遥
精选ppt
彪演 员 傅
画家 陈逸飞
3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发病率高—病毒性丙型肝炎发病逐年上升 经济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逾800亿 具有中国特色—输血,手术,吸毒 虚假广告多—“游医”和“虚假广告”欺骗病人 并发症多—肝外表现,糖尿病脂肪肝
3.Hadziyannis
15
SJ,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5): 346-55;4.Zeuzem S, et al. J Hepatol. 2005; 43(2): 250-7; 5.Swain et al, EASL 2007
丙肝治疗方案的演变
优化
48
• 基因型
RNAI基F因N组 -Ω 对患者有效
D病(i 毒核Bis颗心ce粒)g蛋lie白ACMh,oeot
QL, et al. Science. 1989; 244: 359-62. al. N Engl J Med. 1989; 321: 1506-10.
Davis GL, et al. N Engl J Med. 1989; 321: 1501-06.
➢ 以上世纪末输血或血源感染者为多 ➢ 西部和农村地区发病比例较高 ➢ 临床表现隐匿,多数发现时就诊断为肝硬化 ➢ 脾功能亢进表现较早,WBC和PLT下降明显 ➢ 干扰素治疗遇到困难 ➢ 缺乏疫苗和有效并可用于治疗的中和抗体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发展
SVR率(%)
80
70
60
50
41
40
30
25
20
13
10
0
普通干扰素 PEG-IFNα-2b
派罗欣®
1998年1
(12KD)
2004年3
2001年精2 选ppt
单药治疗方案
80
54 44
普通干扰素
PEG-IFNα-2b
派罗欣®
+ 利巴韦林
(12KD)
+利巴韦林
2002年4

• EVR




精选ppt
更优化
• 基因型 • 治疗期间的 病毒学应答 • 病毒载量
16
Hadziyannis研究奠定 慢性丙肝个体化、规范化方案的基础
基因1型——派罗欣®180 g+RBV1000–1200 mg/天,48周疗程 基因2/3型——派罗欣®180 g+RBV800 mg/天, 24周疗程
Davis GL, et al. N Engl J Med. 1989; 321:71501-06.
精选ppt
8
我国省市自治区抗-HCV流行率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甘肃
辽宁
北京 河北 天津
青海
西藏
> 3%(14省) 2~3%(11省) < 2%(6省)
陕西 河南
四川 贵州
湖北
上海
浙江
湖南
江西 福建
云南
广西
精选ppt
4
肝炎病毒 免疫细胞 精选ppt 重型肝炎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炎肝硬5化
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的自


精选ppt
6
1989
衣壳
HCV的发现
Houghton M领导 的研究组首次克 隆、鉴定丙肝病 毒基因序列
RNA基因组
病毒颗粒 (核心)蛋白
精选ppt
Choo QL, et al. Science. 1989; 244: 359-62. Di Bisceglie AM, et al. N Engl J Med. 1989; 321: 1506-10.
2004 2005 2007
至今
III期临床派罗欣 疗效全面优于 普通干扰素1
制定慢性丙肝 标准治疗方案3
证实派罗欣治疗 HCV RNA
获得SVR即为彻 维持阴性
底根治5
>99%
1.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7(13):
975-精82选;2p. hptttp:///2002/2002HepatitisC2002116main.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