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点睛》回顾·拓展四

回顾·拓展四1.一是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
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好不好?二、互动交流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交流: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这个部分是重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书推介会。
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文学作品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一、引导学生自学1.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说说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自己的感悟。
2.背诵句子。
3.交流自己阅读外国作品时积的值得记忆的句子。
4.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1)飞鸟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
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2)《玉米人》内容概要: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生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苍郁,莽莽苍苍。
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即西班牙人和印地安人的混血种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四导学案

语文园地四学习内容:语文园地四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学习时间:5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板书:学会生存二、自学体验:想:1.先想一想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想到了什么;再想想自己遇到、听到或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事情。
2.想想这些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把自我保护的方法要说清楚。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学会生存”的方法。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学会生存”的方法,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3.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四、归纳提升:1.小组讨论:要把“学会生存”的方法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六、反思总结第二课时(习作指导)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上节课,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四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2)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
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
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板书:学会生存)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
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
“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四教案 (5)

回顾·拓展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导语: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好不好?二、从四个方面交流:1.交流外国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说说读了什么名著,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可以介绍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这个部分是重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书推介。
)2.交流读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不同的感受。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3.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风俗习惯,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一、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说说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背诵句子。
四、交流自己阅读外国作品积累的值得记忆的句子。
五、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飞鸟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 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
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 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 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苍苍。
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回顾拓展 四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外国名著的语言特点,对不同国家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三、日积月累
适时引导
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四、趣味语文
《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
《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作家创作的严肃和认真)《文豪和蚊子》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
难点
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关键
读中品味
教具
小黑板
时间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3
23
35
43
45
一、导入: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好不好?
教案
检印:月日
课题
回顾拓展四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
学
目
标
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重点
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飞鸟集》《玉米人》《老人与海》
教学
后记
读几则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姜志强)
分别就三则小故事交流。
谈收获
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回顾拓展四》公开课教案优秀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回顾拓展四》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所学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通过回顾,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巩固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回顾拓展四”,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回顾单元内容(1)学生自由发言,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
3.巩固生字词(1)教师出示本单元生字词,学生齐读。
(2)学生自由组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现场书写生字词。
4.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1)教师挑选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解释含义。
(2)学生举例说明词语的用法。
5.合作探究(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讨论成果。
6.分享交流(1)教师提出分享话题:“你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收获了哪些?”(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学生自主设计一道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进行课堂检测。
五、课后作业1.巩固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2.选择一篇课文,进行仿写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拓展四,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享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学生合作、探究、分享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回顾拓展四》2.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等。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最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外国名篇名著——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
“外国名篇名著”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
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设计理念:本单元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穿教学始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方法方面,学习本单元,要加强对学生默读、速读的训练,学生能准确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出内容要点,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要抓住细节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尽量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语言。
模块一:整体感知教学目标:1.掌握本组课文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并了解更多的外国作家和作品。
教学重点: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四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
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
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板书:学会生存)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
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
“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3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1)要比较快速地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2)了解作家和作品产生的影响。
(3)读中可以摘录精彩句段,读后写一写心得体会。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
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
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的较多的阅读时间等。
2.讨论阅读方法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
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
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A.阅读长篇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提高速度。
快速阅读要默读,要逐句逐行地阅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
B.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
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
c.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D.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E.阅读中可以在书上作一些批注,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
并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
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一、日积月累
1.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行评比和遴选的一项文学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该年度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
自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迄今已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获得过这一殊荣(其间曾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有七年未授奖)。
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该奖项由于遴选制度的严格,奖金数额的巨
大(约100万美元),涉及地区的广泛,而确立了相当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事件。
2.浏览隽语集萃,看这八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3.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义。
4.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6.说说你课外准备阅读哪部作品。
二、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这些著名的文学家有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于细微处见性情”,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如《巧问巧答》中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与编辑间的通信仅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传情答意,一方面说明他们间的了
解与默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雨果的自信与《悲剧世界》的伟大;《一个逗号》中的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大半天做了一个重大的工作,就是删去一个逗号后又加入了。
充分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反复修改;《文豪与蚊子》中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以蚊子“聪明”预先来看房间号码,以备饱餐,来与服务员趣谈,结果使自己享受了一晚好的睡眠。
则表现了作家一贯的幽默风格。
3.阅读下面几位著名文学家的趣闻轶事,看自己又什么感受。
低产和高产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