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谷歌的发展历史

谷歌的发展历史

Google一、企业简介Google公司(中文译名:谷歌),是一家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致力于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

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谷歌是第一个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的用户。

二、企业发展1997年到1998年间,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学生宿舍里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之后他们募集了100万美元,在美国加门罗帕克的一间车库内筹备公司。

成立数天后,公司注册了域名。

1999年6月7日,谷歌获得了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一共是2500万美元,这成为谷歌发展的最重要的开始。

2000年,谷歌与雅虎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谷歌为雅虎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使得谷歌开始崭露头角。

在此之前,谷歌还未成为搜索行业的主流,当时的行业领头羊仍是雅虎。

2001年,谷歌的网页评级机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国专利。

但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下,仅仅靠出售技术,没有其他盈利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埃克里·施密特被风投家介绍空降到谷歌,成为公司CEO。

谷歌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谷歌创新的推出了Adwords文字广告——在搜索结果右边附加相关广告,使得谷歌在保持主页简明朴素的同时又能增加广告收入,这是谷歌最核心最成功的赚钱方式。

2006年10月,谷歌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影音内容分享网站YouTube,是谷歌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

2007年11月05日,谷歌宣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为android。

2008年9月7日,Google Map卫星升空,将为Google Earth提供50厘米分辨率高清照片。

同年,谷歌与金融集团汇丰银行(HSBC)以及国际有线电视集团Liberty Global组成名为“O3b Networks”的网络计划,通过发射16颗卫星将网络服务带入地球上还未连上网络的地区,取名为O3b就是指地球上另外未有网络建设的30亿人口,希望借这样的网络计划工程,真正建立在地球上任何区域皆有连网能力的环境。

谷歌公司简介

谷歌公司简介

• 投资和研究量子计算技术
• 推出谷歌智能音箱和Google Home等智能家居产品
• 探索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等交通领域创新
04
谷歌公司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谷歌公司的使命与愿景
使命
•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们可以更轻松地访问和使用”
• “激发创新与可能性,提供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
愿景
• 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谷歌公司简介
DOCS
01
谷歌公司的历史与发展
谷歌公司的创立背景与初期发展
创立背景
•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缺失
• 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兴趣与专业知识
初期发展
• 1998年谷歌搜索引擎的诞生
• 1999年谷歌网站的上线
• 塑造创新、开放、用户至上的品牌形象
• 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信任
• 通过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司当前的规模与市场份额
规模
• 谷歌在全球拥有约70个办公室
• 谷歌员工超过10万人
• 2020年谷歌收入达到1820亿美元
市场份额
• 谷歌搜索引擎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0%
• YouTube在全球视频市场份额超过70%
• Android操作系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超过70%
02
谷歌公司的核心产品与服务
• 谷歌地球公益项目的推广和教育
• 关注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
• 支持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公益活动

知名企业发展史

知名企业发展史

知名企业发展史在现今的商业竞争中,拥有成功的企业发展史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知名企业的发展史也常常被引用为商业领袖们所借鉴的案例。

以下将介绍一些知名企业的发展史,供大家参考。

1.苹果公司1976年,苹果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创立。

在创立之初,该公司只有一些家用电脑产品。

之后,苹果公司逐渐拓展了业务范围,推出了iPhone、iPad等消费电子产品。

苹果公司始终秉持的是创新和对产品设计的关注,这也成为了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

2.谷歌公司谷歌公司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成立于1998年。

谷歌公司最开始只是一个搜索引擎。

随着公司的壮大,它开始投资于其他项目,如地图和电子邮件等。

谷歌公司还推出了安卓操作系统和YouTube等服务。

与苹果公司一样,谷歌公司也以核心技术和创新为支柱进行发展,并不断地跨足新的领域。

3.亚马逊公司亚马逊公司创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在线销售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亚马逊公司最开始卖的是图书,后来又逐渐增加了其他种类的产品。

亚马逊公司还推出了云计算服务AWS、电子书阅读器Kindle等产品。

亚马逊公司持续地调整其业务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

4.微软公司微软公司创立于1975年,最初只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

微软公司最著名的是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套件。

克林顿·瑞兹和比尔·盖茨在公司发展初期十分注重市场营销和销售。

微软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能够让人们更加易于学习和使用的软件。

5.星巴克公司星巴克公司成立于1971年,最初是一家仅在西雅图售卖咖啡豆的小商铺。

随着公司的扩张,星巴克公司开始在全美国范围内开设门店。

星巴克公司迅速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品牌之一,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强调提供顾客高品质咖啡体验,以及不断开发新的饮品。

总之,这些知名企业发展史都表明了一些共通之处:强调创新和技术,关注市场需求,建立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以及不断地调整业务模式使其适应市场。

google发展历程

google发展历程

google发展历程Google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和技术公司之一,于1998年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

成立初期,Google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更快、更准确的互联网搜索结果。

1998年9月,Googl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洛帕克成立,并启用了自己的第一个服务器。

当时,Google还是一个面向斯坦福大学学生的研究项目,被称为“BackRub”。

随着其搜索引擎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数量的增加,佩奇和布林决定将其改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并取名为Google。

这个名字源于数学术语“googol”,意为数字1后面有100个零,以体现Google对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无限收集与分类。

1999年,Google推出了首个商业化产品“AdWords”,让企业能够在搜索结果页面上投放广告。

这一举措不仅为Google带来了收入,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Google相继推出了许多创新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图片搜索、新闻搜索、Gmail等。

2000年,Google在全球拥有了超过1000万个索引页面,搜索量也迅速增长。

2004年,Google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募集到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Google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

2004年,Google收购了以色列的无线技术公司Waze,进军地图和导航市场;2006年,Google推出了视频分享平台YouTube,随后将其收购;2008年,Google发布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并与多家手机厂商合作推出了第一款Android手机。

2010年起,Google积极推动云计算业务,并推出了Google Cloud Platform,为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此外,Google还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进军手机制造业,以及推出自家的智能手机Pixel等产品,不断扩大自己在硬件领域的影响力。

谷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谷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part 4
part3 谷歌退出中国之原因分析
part 1 原因二:
政策法规不同,让谷歌无法适从
part 2
part 3
互联网不是卖技术和产品,卖的是本土化和用户 习惯。而本土化是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关键,卓越 亚马逊无法对抗淘宝、facebook在中国没戏,反 而QQ和新浪微博大行其道,这就是本土化的力 量。 作为外来者,谷歌很难认清中国政策,难以把握 中国政策的变化,所以总是在触碰高压线。
part 2
part 3
part 4
原因之一:2000年谷 歌中文搜索刚上线时, 出现一个严重的技术 性问题:“分词”, 中文搜索质量不佳, 例如搜索“电脑” 左侧出现的是关于电 话,右侧出现的是关 于脑白金 例如一篇文章中有 “清华大学”,如搜 素“清华”,文章就 出不来
part2 谷歌中国行之快速发展阶段
part 2
part 3
据艾瑞中国的另一份调查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有 21.2%的用户最常使用谷歌搜索引擎。该数据比去年第四 季度增长了1.5个百分点。反映了谷歌影响力的提升
part 4
part2 谷歌中国行之黯然离去阶段
part 1 2009年6月18日,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 信息举报中心在官方网站上以红色标题 曝光称,谷歌中国网站存在大量淫秽色 情和低俗链接,并“强烈谴责”谷歌传 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2009年9月4日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正式宣布离职。 2010年,谷歌撤出中国市场的谣言四起, 其发展又开始处于艰难的阶段。到了 2011年,其市场占有率已大为下跌,据 统计,截至2011年12月10日,谷歌中国 搜索引擎的市场占有率降低到了10.29%, 如图所示
part 4 小组观点

谷歌的创始人是谁他是如何创办谷歌的

谷歌的创始人是谁他是如何创办谷歌的

谷歌的创始人是谁他是如何创办谷歌的谷歌成立二十多年来,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信息搜索引擎之一,它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也成为了人们熟知的名字。

他们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革新了搜索技术,推动了全球数字科技的发展,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谷歌的创始人是谁,他们是如何创办谷歌的。

一、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人都是美国硅谷地区出生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

在硅谷参与各种创业大潮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成立自己的企业。

二、谷歌创立初期的艰辛谷歌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正在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研修博士学位时意识到了在计算机科学上的优势。

在计算机科学的领域里,谷歌一下子就能够得到大量的数据,因此他们开始致力于开发一个更好的搜索引擎。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现有的搜索引擎并不大好,而且经常出现垃圾邮件的问题。

于是两人开始了他们的项目。

但是,开发新的搜索引擎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许多创业公司都希望投资他们,但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都没有接受任何投资,或者说他们没有获得任何有影响力的投资,只能自己干起来。

在谷歌的早期,他们只能请一些暂时的工人帮助处理搜索数据以及创立一个新的搜寻引擎系统,他们设计了一种以黑色背景和彩虹色的标志符号来代表公司的品牌,并用谷歌这个名称来代表公司的业务。

三、谷歌的商业模式谷歌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商业模式的革新。

以传统的搜索引擎而言,他们并没有自己可以使用的强大资源,只能通过投机来产生收益。

所以,谷歌的创始人在2000年就发起了第一次IPO,并推出了海报广告(AdWords),开始以广告收入为主要收益来源。

他们为广告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广告方式:通过关键词来创建广告,让广告商对关键词进行竞价并决定是否显示了广告。

谷歌的发展历史

谷歌的发展历史

Google一、企业简介Google公司(中文译名:谷歌),是一家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致力于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

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谷歌是第一个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在全球围拥有无数的用户。

二、企业发展1997年到1998年间,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尔盖·布林在学生宿舍里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之后他们募集了100万美元,在美国加门罗帕克的一间车库筹备公司。

成立数天后,公司注册了域名。

1999年6月7日,谷歌获得了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一共是2500万美元,这成为谷歌发展的最重要的开始。

2000年,谷歌与雅虎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谷歌为雅虎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使得谷歌开始崭露头角。

在此之前,谷歌还未成为搜索行业的主流,当时的行业领头羊仍是雅虎。

2001年,谷歌的网页评级机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国专利。

但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下,仅仅靠出售技术,没有其他盈利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埃克里·施密特被风投家介绍空降到谷歌,成为公司CEO。

谷歌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谷歌创新的推出了Adwords文字广告——在搜索结果右边附加相关广告,使得谷歌在保持主页简明朴素的同时又能增加广告收入,这是谷歌最核心最成功的赚钱方式。

2006年10月,谷歌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影音容分享YouTube,是谷歌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

2007年11月05日,谷歌宣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为android。

2008年9月7日,Google Map卫星升空,将为Google Earth提供50厘米分辨率高清照片。

同年,谷歌与金融集团汇丰银行(HSBC)以及国际有线电视集团Liberty Global组成名为“O3b Networks”的网络计划,通过发射16颗卫星将网络服务带入地球上还未连上网络的地区,取名为O3b就是指地球上另外未有网络建设的30亿人口,希望借这样的网络计划工程,真正建立在地球上任何区域皆有连网能力的环境。

谷歌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谷歌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谷歌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谷歌云计算于2008年正式进入市场,开始提供云计算服务。

最初,谷歌云计算主要针对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包括虚拟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不断扩大其云计算业务,并推出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2010年,谷歌推出了App Engine,该服务允
许开发者构建和托管Web应用程序。

2012年,谷歌推出了谷
歌云存储,提供可扩展的对象存储解决方案。

2014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Compute Engine,允许用户在虚
拟机上运行应用程序。

同年,谷歌还推出了Container Engine,提供容器化应用程序的托管服务。

2015年,谷歌推出了Cloud Bigtable,提供高可扩展性的NoSQL数据库服务。

2018年,谷歌通过收购Elasticsearch服务商Elastic让其云计
算业务得到了增强。

谷歌还推出了Anthos,一个跨云平台的
应用程序管理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在不同的云上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

2019年,谷歌推出了Cloud Run,一项完全托管的服务器无关
的计算平台,支持使用任何语言和框架构建和运行容器化的Web应用程序。

随着谷歌云计算持续创新和不断推出新产品,其在云计算市场的地位也在不断增强。

谷歌云计算在提供安全、可靠、高性能
的云计算服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天才的相遇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也许永远不会忘记1979年,那一年他刚好5岁,由于前苏联对犹太人实行歧视政策,他们全家移民到美国,在这片大陆上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也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移民潮的终结。

布林的父亲迈克尔是一名数学家,曾经在前苏联的计划委员会就职。

“用数据证明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国人高得多,这就是我在苏联工作时期的主要内容,可事实又如何呢?”迈克尔说。

到美国后,迈克尔在马里兰大学的数学系谋得了一个教书的职位,而布林的母亲则成为了美国宇航局的一名专家。

在布林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学术探讨一直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话题包括计算机、数学和未来。

布林的数学天赋自幼年时期就开始显露,他同时还对电子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尚在读小学一年级时,布林就做了一件令其老师大为吃惊的事情:向老师提交了一份有关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设计方案。

那时候,计算机就像当初的黑白电视一样,只有少数人拥有并懂得如何使用,这也难怪布林的老师根本就看不懂这个学生的方案。

布林就读的高中是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建立的,有着1米厚的墙,却没有窗户。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毕业后,他进入了马里兰大学攻读数学专业,由于成绩杰出,布林在取得学位后获得了一个奖学金,19岁便进入斯坦福大学。

如果说,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21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斯坦福拥有8000多英亩的校园,是美国面积第二大的大学。

1959年,工程学院院长特曼(Frederick Terman)提出了一个构想,这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他将1000英亩土地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

就这样,斯坦福成为了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

而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并开始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

多年过去,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重重包围,与高科技、与商界,更与实用主义和开拓精神这些典型的美国精神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布林第一次参加斯坦福博士研究生入学kaoshi就以10门都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被录取,而且他善于同教授们合作各种项目。

他非常自信,对环境适应得也很好,同时还很外向,他在斯坦福充分地享受体操、游泳和社交活动的乐趣。

在斯坦福大学,这位数学天才再次得到教授们的重视,校方允许他免读硕士学位而直接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

跟布林的移民身份不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芝加哥长大,他的父亲是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母亲也是犹太人。

直到现在,佩奇还一直认为自己从事这个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的影响。

6岁,佩奇就喜欢上了计算机,并拥有了第一台个人电脑。

上小学时,当他把自己的第一份家庭作业用电脑打印出来后,老师们都感到十分吃惊。

在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前,佩奇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

在此期间,他曾经利用乐高积木设计了一款别致的绘图机与喷墨打印机。

1995年3月,布林奉学校之命带新来的研究生佩奇利用周末时间认识校园。

那时,布林已经是一名社团成员,并开始逐步适应大学的生活。

初次见面,两个傲慢的天才几乎无所不谈,可又针锋相对。

也许是因为犹太民族的精神中本来就存在某种挑战智慧极限的嗜好,他们喜爱深入探讨、喜爱提问、喜爱辩论、喜爱交流各自的观点、喜爱捍卫自己的原则,等等。

这种对辩论的爱好经常是没有结果的,但是当这种思辨上升到某个层次的时候,它往往会激发出石破天惊般的灵感。

幸运的是,他们珍惜并尊重这样的智力比拼,并因此发展出了历久不衰的友谊,这段长久友谊的伟大意义正如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之于惠普,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niak)和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之于苹果电脑,或者保罗•艾伦(Paul Allen)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之于微软。

布林的家在华盛顿郊外,他个性张扬,喜欢说笑话,是个习惯处于聚光灯下的人。

佩奇是家中两兄弟里年龄较小的一个,相对比较安静,更喜爱沉思。

虽然性格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却又是如此的相似。

他们都是第二代计算机的使用者,而且在上小学时就已经离不开它了。

这是受到父母言传身教影响的缘故,他们的父母在工作场所和家里都会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这使得佩奇和布林与同龄人有很大的不同。

同时他们读的都是蒙台梭利式学校(这种教育相信儿童有独立创造的潜力,并有学习的冲动;并主张儿童有被作为独立个体对待的权利),这加速了他们早期的教育,并竖立了相同的价值观。

他们都住在离著名大学很近的地方,而且父亲都是大学里受尊敬的教授,他们母亲的工作也都同计算机和技术有关。

在他们家,知识可不仅仅是受到重视,更是被视若珍宝。

他们到斯坦福来的目的是拿到博士学位,而不是变得富有,可是周围的环境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5年,一家叫做网景、成立仅仅16个月的公司的股票以每股28美元的价格上市。

其第一天的交易就异常火爆,股价最高涨到了每股75美元的高价,从而使网景这家奇迹般的高技术公司,突然之间达到了30亿美元的市值。

网景公司的IPO开启了硅谷的互联网时代,同时也造就了一股互联网淘金热。

在网景公司上市之后,斯坦福计算机系弥漫着美元的气味,加上斯坦福大学历来鼓励和扶持创业的传统,布林和佩奇虔诚的家族传统和学术热忱正开始受到严峻的挑战。

硅谷式创业1996年1月,布林和佩奇同计算机科学系的其他学生以及老师们一起搬进了一个新家。

这是一座由浅棕色的石材建成的气派的4层建筑,楼面上镌刻着“威廉•盖茨计算机科学”的字样,微软的董事长为此花费了600万美元,他的目的是“为计算机工业的未来投资”。

那个时候盖茨正在完成《未来之路》一书的修订版,并认为交互式网络是人类通讯历史上一个主要里程碑,因此决定微软将全力支持和发展互联网。

这些师生们一起创立了一个叫做MIDAS的课题小组;MIDAS是Mining Data at Stanford(在斯坦福挖掘数据)的字母缩写。

(在希腊神话中,迈达斯是一位能够点物成金的古希腊国王)。

在90年代中期,网络就像未开发的西部,没有游戏规则,缺乏管理。

数百万人在网络中登录,用电子邮件相互联系,但是在那样一堆乱糟糟的网站中间,你几乎完全无法搜索出自己满意的结果。

佩奇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模型——通过计算指向某个网站的链接数量,最后来确定这个网站的受欢迎程度。

尽管受欢迎程度并不总是同其知识价值相关,不过,他和布林都生长在学术世家,非常重视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引用了诸多相关文献的学术研究成果。

而对佩奇来讲,在某种意义上,链接就像是文献引用。

科学家会引用那些同自己的研究相关的已出版的文献,而这些引用可以帮助学术研究界确定某项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力。

“文献引用非常重要,”佩奇说,“事实证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引用了上万种不同的文献。

”他还说,“如果你的成果在相关科学文献中被大量引用,就说明,你的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它值得一提。

”这一系统基本上利用了Web本身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连接和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网网民的集体智慧。

因此,当我们利用Google进行搜索时,我们可能“走了一条其他对该信息有兴趣的人走过的路”。

佩奇为他的链接评级体系起名为“PageRank”(网页序列等级)。

而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把网络搜索转化成了普及程度和流行性的一次竞赛。

1997年初,佩奇打造了一个叫“BackRub”(返回触摸法)的简单的搜索引擎。

这个搜索引擎之所以叫“BackRub”是因为它主要处理反向链接。

这年秋天,布林和佩奇决定给BackRub起一个新的名字。

最后阴差阳错,采用了Google这个名字,原词其实是“Googol”,意为10 的100次方——一个表示巨额数字的数学术语,Google想用它来表达网络的浩瀚,并凸显其搜索功能的强大,而正如雅虎和亚马逊,这个名字很有互联网公司的气质。

这个引擎首先为斯坦福大学内部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使用。

在校园里,人们对这个引擎的性能有口皆碑,它很快就流行起来。

大学的技术认证中心开始为这项技术申请专利。

斯坦福的教授和学生都开始用它来在网络中搜索信息。

而它很快就成为了大部分人唯一使用的搜索引擎。

随着数据库规模越来越大,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布林和佩奇的计算机不够用了。

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现金,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省钱,自己购买零部件组装机器,还在仓库里翻找没有人认领的计算机。

他们在盖茨楼360室塞满了计算机之后,又把佩奇的宿舍变成了数据中心。

佩奇更是为了加快搜索速度,把大约1万台服务器连在一起,“拼成”了一部超级计算机。

虽然条件艰苦,可是他们学到了非常有益的一课:通过集成和连接便宜的个人电脑部件可以做出性能优越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而这个做法一直延续至今,目前Google分布在25个网点的45万台服务器均为自行拼装和设计。

1998年3月,佩奇和布林在一间中国餐馆里向保罗•弗莱厄蒂(Paul Flaherty)介绍了自己这种性能更好的搜索引擎的优点。

弗莱厄蒂是他们两人的校友,也是当时最大搜索引擎AltaVista(占据了整个搜索市场份额的54%)的设计者之一。

布林和佩奇希望AltaVista公司能够付100万美元购买即将获得专利的PageRank系统。

当时布林和佩奇的想法是在售出专利之后,追随他们的父母,继续完成在斯坦福的学业。

尽管弗莱厄蒂认为这两个年轻人的创意很酷,并将大有作为,可是几周后,他还是决定放弃Google。

因为这个时候AltaVista的母公司数字设备公司(DEC)不希望在技术上仰仗外人。

更为重要的是,AltaVista认为搜索市场只会是一个死胡同,而它正在努力成为一站式目标网站,包括提供新闻、购物、电邮和其他一些服务,希望吸引用户将它的网站作为使用网络的起点和终点。

之后,斯坦福的教授们和大学的技术认证办公室还帮助布林和佩奇同Excite以及雅虎等其他一些搜索引擎进行接洽,可是,这些公司都没有买下Google。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网站拒绝是因为它们都希望计算机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在它自己的网站上,使人们花更多时间和金钱,而不是更少。

而Google搜索引擎则正相反,它为人们提供快捷的答案,使他们可以迅速到达最相关的网站。

不断遭到拒绝使两人备受打击,不过也使他们的信念更加坚定。

作为天生的技术狂人,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不断完善手头上现有的仅提供斯坦福校内使用的搜索引擎,睡眠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午夜3点狭小的工作室里还是挤满了忙碌的小组成员们。

与其他人对未来的预期不同,他们一直相信使用者越快离开Google的页面,他们就越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