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系统消息和参数解释
GSM系统参数日常学习-超人

切换参数1.下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L RXLEV DL H):该参数为越区切换下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MS的接收电平一旦低于此值就会触发紧急性电平切换。
2.上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L RXLEV UL H):该参数为越区切换上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基站的接收电平一旦低于此值就会触发紧急性电平切换。
注:上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邻小区的最小允许接入电平3.信号质量下行切换误码率门限(L RXQUAL DL H):该参数为越区切换信号质量下行切换误码率门限,MS的接收质量一旦低于此值就会触发紧急性质量切换。
4.信号质量上行切换误码率门限(L RXQUAL UL H):该参数为越区切换信号质量上行切换误码率门限,基站的接收质量一旦低于此值就会触发紧急性质量切换。
注:若系统同时启动了跳频功能和DTX,那么建议取消质量切换.5.小区内部切换允许指示(INTRACELL USED):小区内部因信号质量原因而造成话音信道切换的指示。
注:不建议使用小区内部切换功能6.邻小区的最小允许接入电平(RXLEV MIN):只有当移动台测量某小区电平大于此值时,才能将该小区列入候选小区表中并用于越区切换算法。
注:该值应大于小区最小接入电平7.切换容限(HO MARGIN):该参数为BSC在切换中的控制参数,在功率预算切换,电平切换、质量切换以及距离切换中起到切换容限的作用,当邻小区电平高于服务小区HO MARGIN后触发切换;设置该参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和邻小区进行的切换的难度,从而预防乒乓切换,若设置过高,会导致切换滞后,降低切换功率;HO MARGIN是针对邻小区的,可以有效的调整话务负荷。
8.手机最大接入范围(MS RANGE MAX HAND):在通话时,MS和BTS超过了此距离将触发距离切换。
注:该值不能小于2KM基本的系统参数:允许接入最小电平(RXLEV ACCESS MIN):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影响覆盖面积和话务小区重选偏置(CRO):该参数用于C2的计算,取较大的值时可赋予小区较高的优先级。
GSM参数

GSM参数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手机网络。
GSM参数是指在GSM系统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参数,用于描述和配置手机网络的特性。
以下是GSM参数的详细说明。
1.频率GSM网络使用900MHz和1800MHz两个频段进行通信。
这两个频段被划分为多个信道,每个信道由8个时隙组成。
频率是指每个时隙的频率值,用于进行通信。
2.带宽GSM网络的带宽是200kHz,用于传输语音和数据。
3.调制方式GSM网络使用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GMSK)调制方式,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4.跳频GSM网络使用跳频技术,将信号在不同的频道之间进行跳跃传输,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功率控制GSM网络中,手机的发射功率会根据信号质量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在最低功率条件下实现可靠的通信,从而节省电池寿命。
6.编码技术GSM网络使用了多种编码技术,包括卷积编码、置换编码和加法检验码,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7.信号强度GSM网络使用信号强度来表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信号质量。
信号强度的单位是dBm,数值越大代表信号越强。
8.邻区列表GSM网络中的基站通常会与其邻近的多个基站建立连接,以提供全面的无缝覆盖。
邻区列表是手机存储的相邻基站的信息,用于进行无缝切换。
9.话音编码GSM网络使用高级语音编码(AMR)来传输语音信号。
AMR编码可以根据语音质量和网络负载选择不同的编码速率,以实现更高的语音质量或更低的网络带宽消耗。
10.数据传输GSM网络支持数据传输,最初的GSM网络通过Circuit SwitchedData(CSD)方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GSM网络也引入了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和EDGE(Enhanced Data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技术,用于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GSM常用参数的解释

1.时间提前量TAMS与BTS的距离用TA(一个单位的TA约对应于550米)表示2.小区重选滞后CRH.3.小区重选偏移(2dB) CROC2=C1+CRO PT不等于31;C2=C1-CRO PT=31(即不想让该小区重选,CRO的值改大,PT改成31:一般情况下PT都不为31.C2(小区重选参数)C2越大,起呼就占用该小区;C1(小区选择参数)例如开机时,C1越大,就驻留该小区。
C1=手机接收的实际电平-MS最小接收电平。
4.小区重选惩罚时间(秒)(PT)5.小区所在层6.基站色码BCC7.MS最大重发次数8.最小接入信号电平9.小区优先级11.小区间切换磁滞12 PBGT切换门限13层间切换门限14.层间切换磁滞15. CGI(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全球小区识别)➢CGI 是所有GSM PLMN 中小区的唯一标识,是在位置区识别LAI 的基础上再加上小区识别CI 构成的。
CGI=MCC+MNC+LAC+CI=LAI+CI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三个数字,如中国为460。
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号,两个数字,如中国移动的MNC 为00 LAC:位置区码CI:小区识别16 TMSI是为了加强系统的保密性而在VLR 内分配的临时用户识别,它在某一VLR 区域内与IMSI 唯一对应。
17. IMSI是GSM 系统分配给移动用户(MS)的唯一的识别号,此码在所有位置,包括在漫游区都是有效的。
18.BSIC(基站识别色码)=NCC+BCCNCC:网络色码,。
用来唯一地识别相邻国家不同的PLMN。
相邻国家要具体协调NCC 的配置。
取值为0-7BCC:基站色码。
取值为0-7BSIC:用于移动台识别相邻的、采用相同载频的、不同的基站收发信台(BTS)19.GSM区域定义20.信道组合图21.频段GSM900 GSM180上行频段MHZ(手机-基站)890-915 1710-1785下行频段MHZ(基站-手机)935-960 1805-1880双工间隔45MHZ95MHZ 射频带宽200K 200K频点1-124 512-885 移动GSM900M频点(ARFCN)为1-95联通GSM900M频点(ARFCN)为96-124移动GSM1800M频点(ARFCN)为512-561联通GSM1800M频点(ARFCN)为687-736GSM1800M其余频点为预留频点。
GSM原理简介

GSM无线接口理论
图2-1 帧结构图
常用参数描述
网络识别 参数 不连续发 射 载干比 功率控制
信号质量
信号电平
定时提前 量
手机发射 功率
常用参数描述
网络识别参数
包含移动国家号、移动网号、小区名称、位置区编号(LAC)、基 站识别色码(BSIC)和小区识别码(CellID)。 移动国家号(MCC)表明移动用户(或系统)归属的国家。如中 国的移动国家码MCC为460。 移动网号(MNC)用以表示某一国家内的某个特定的GSM PLMN网 ,如中国移动为00、中国联通为01。 小区名称(cellname)是各个运营商根据自己的习惯规定的小区 标示。 位置区编号(LAC)确定移动台的位置,每个GSM PLMN的覆盖区被 划分为许多位置区,位置区码就用来标示不同的位置区,它可以由运 营商自己定。最大16bit。一个位置区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小区。 切忌在网络中(全国范围)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位置区采用相同 的区码。
GSM原理简介
技术拓展部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GSM简介 GSM无线理论接口 常用参数描述 C1、C2算法 无线链路建立过程 话统报表简述
GSM简介
什么是GSM
GSM系统的组成
GSM系统的业务功能
GSM简介
什么是GSM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 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 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 全球。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 的移动通信网络。GSM系统包括 GSM900:900MHz、GSM1800: 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 。
GSM常用参数的解释

1.时间提前量TAMS与BTS的距离用TA(一个单位的TA约对应于550米)表示2.小区重选滞后CRH.3.小区重选偏移(2dB) CROC2=C1+CRO PT不等于31;C2=C1-CRO PT=31(即不想让该小区重选,CRO的值改大,PT改成31:一般情况下PT都不为31.C2(小区重选参数)C2越大,起呼就占用该小区;C1(小区选择参数)例如开机时,C1越大,就驻留该小区。
C1=手机接收的实际电平-MS最小接收电平。
4.小区重选惩罚时间(秒)(PT)5.小区所在层6.基站色码BCC7.MS最大重发次数8.最小接入信号电平9.小区优先级11.小区间切换磁滞12 PBGT切换门限13层间切换门限14.层间切换磁滞15. CGI(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全球小区识别)➢CGI 是所有GSM PLMN 中小区的唯一标识,是在位置区识别LAI 的基础上再加上小区识别CI 构成的。
CGI=MCC+MNC+LAC+CI=LAI+CI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三个数字,如中国为460。
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号,两个数字,如中国移动的MNC 为00 LAC:位置区码CI:小区识别16 TMSI是为了加强系统的保密性而在VLR 内分配的临时用户识别,它在某一VLR 区域内与IMSI 唯一对应。
17. IMSI是GSM 系统分配给移动用户(MS)的唯一的识别号,此码在所有位置,包括在漫游区都是有效的。
18.BSIC(基站识别色码)=NCC+BCCNCC:网络色码,。
用来唯一地识别相邻国家不同的PLMN。
相邻国家要具体协调NCC 的配置。
取值为0-7BCC:基站色码。
取值为0-7BSIC:用于移动台识别相邻的、采用相同载频的、不同的基站收发信台(BTS)19.GSM区域定义20.信道组合图21.频段GSM900 GSM180上行频段MHZ(手机-基站)890-915 1710-1785下行频段MHZ(基站-手机)935-960 1805-1880双工间隔45MHZ95MHZ 射频带宽200K 200K频点1-124 512-885 移动GSM900M频点(ARFCN)为1-95联通GSM900M频点(ARFCN)为96-124移动GSM1800M频点(ARFCN)为512-561联通GSM1800M频点(ARFCN)为687-736GSM1800M其余频点为预留频点。
GSM参数解析

排 队
参数 Queuing priority call Queuing priority handover Queue priority used Ms priority used in queuing Time limit call Time limit handover Max queue length 取值范围 1…14 1…14 Y/N Y/N 0…15s 0…10s 0…100% 缺省值 说明 10 对试呼的优先权 9 对切换的优先权 Y 激活优先权的使用 Y 10 单独的对试呼设置排队时间 5 单独的对切换设置排队时间 50% 联系排队长度最大排队长度
2019/2/17 24
GSM系统控制参数
• 最小接入电平RXLEV_ACCESS_MIN
–取值范围为0~63,即-110dBm~-48dBm –它实际上控制了小区的大小。
• MS发射最大功率 MS_TXPWR_MAX_CCH
2019/2/17
25
小区重选参数
• 空闲模式时,系统消息2包含了切换邻 区表信息,系统消息2、2bis和2ter则通 过 BCCH广播,参数CRO、To和PT在 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服务 于手机的小区重选。 • 小区重选根据C2和C1参数来判断
M 00 01 10 11
2019/2/17
最大重发次数 1 2 4 7
21
发送整数
• 发送整数TX
–取值范围为14,16,20,25,32,50
2019/2/17
22
小区选择/重选参数
• Idle状态下的手机会进行“小区选择和 重选”两种动作,目的是希望通过选择 与重选使手机接入一个理想的小区,从 而能够减少通话过程的小区切换次数;
GSM参数

第一节 GSM系统参数一、网络识别参数1)移动国家号(MCC)(1)定义移动国家号表明移动用户(或系统)归属的国家。
(2)格式移动国家号由三个十进制数级成,编码范围为十进制的000~999。
(3)设置及影响移动国家号是全球唯一的国家识别码,该识别码由国际电联(ITU)统一分配和管理,中国的国家移动号为460。
该值在NOKIA测试程序Net Monitor中第11界面可以直接读取。
2)移动网号(MNC)(1)定义移动网号用以表示某个国家内的某一个特定的GSM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
(2)作用用以识别不同的PLMN网络(或网络运营商)。
该标识是唯一的,一旦设定不允许改动。
(3)设置及影响中国目前有二个PLMN,分别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运营,这二个PLMN的MNC分别为00和01。
MNC值在NOKIA测试程序Net Monitor中第11界面可以直接读取,亦可以从Net Monitor中第6界面中判断。
6界面如下所示:46000 46002xxxxx 46003xxxxx 46001xxxxx xxxxx该界面意义说明如下:每个五位数中后二个表示PLMN的网号第一个46000表示移动用户目前注册使用的网络号,由此可知该用户注册的是中国移动的网络。
第一列下面三个“xxxxx”用以表示该移动用户曾经使用过的移动网。
在该表中显示xxxxx表明该用户未曾使用过同一运营商的其它PLMN,这是因为中国移动只有一个PLMN,因此作为中国移动用户不可能使用过该运营商的其它网络。
第二列表示该移动用户被禁用的PLMN网络号代码。
因为该用户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因此不可能登陆到46001(中国联通)的网络中。
同时,中国目前只有46000(中国移动)、46001(中国联通)和46003(中国联通新时空)三个PLMN网,手机中显示的46002表示什么呢?这说明目前国内移动通信行业有新的试验网在试运行(但信息产业部没有批准其商用)。
GSM一些参数介绍 详细

L RXLEV DL H :下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定义:该参数为越区切换下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MS的接收电平一旦低于此值就会触发紧急行电平切换。
取值范围:[低于-110,-110~109,……,-49~-48,高于-48]dBm。
设置及影响:设置该参数应参考MS的接收电平灵敏度,还应考虑到快衰弱,MS测量的精度、阴影效应再加上冗余量。
L RXLEV UL H :上行链路信号电平切换门限定义:该参数为越区切换上行链路信号切换门限,基站的接收电平一旦低于此值就会触发紧急性电平切换。
取值范围[低于-110,-110~1-109,……,-49~-48,高于-48]dBm。
设置及影响:在设置该参数时应考虑基站的接收电平灵敏度,在以下情况时应提高该值的设置:1)系统允许信号质量切换2)移动台速度过快3)切换算法判断的周期太短4)从话务统计中发现较高的电平切换失败率。
一般该值设为-101~-100dBm(GSM900);-99~-98dBm(GSM1800/1900)。
注意:设置该参数时,应注意使L RXLEV UL H <RXLEV MIN。
L RXQUAL DL H :信号质量下行切换误码门限定义:该参数为越区切换信号质量下行切换误码率门限,MS的接受质量一旦低于此值就会触发紧急性质量切换。
取值范围:[低于0.2%~0.4%,0.4~0.8%,……,6.4%~12.8%,高于12.8%]。
设置及影响:通过实践和研究,若MS的移动速度高于80km/h或属于非跳频网络,L RXQUAL DL H的取值为4(即误码率为1.6%~3.2%):若系统采用跳频或MS得移动速较低(如市区环境)时取值为5(即3.2%~6.4%)。
对于非跳频网络,该值过大将会增加切换失败率,增大掉话率,相反若设置过低,同时测量数据平均周期也较短,那么单次测量结果很差就可能发生切换,大大增加无所谓切换的可能性。
若系统采用的是射频跳频的话,这个门限值应该适当的提高一些,这是为了限制由于质量原因而触发的切换次数的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Q基站或小区把其载波分配成n个部分,分别称C0、C1……Cn。
C0载频的零号时隙TS0用作BCCH、FCCH、SCH、PCH、AGCH及RACH;TS1用作DCCH、SDCCH、SACCH;TS2—TS7;用作业务信道TCH。
C0—Cn载频的时隙全部用作TCH。
因此,当只有C0、C1两个载频时,该基站对应的有14个TCH。
此后,每加一个载频,增加8个TCH。
而且每四个载频,应该增加一个时隙做控制信道。
ARFCN: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广播信道(BCH):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FCCH :frequency correction channel(频率校正信道)SCH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同步信道):BSIC在每个小区的同步信道上发送。
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PCH :paging channel (寻呼信道)AGCH :access grant channel (接入允许信道)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随机接入信道)CBCH:小区广播控制信道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SDCCH :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独立专用控制信道):是一种双向的专用信道,主要用于传送建立连接的信令消息、位置更新消息、短消息、鉴权消息、加密命令及其处理各种附加业务。
SACCH :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是一伴随着TCH和SDCCH的专用信令信道,在上行链路上它主要传递无线测量报告和第一层报头消息(包括TA值和功率控制级别);在下行链路上它主要传递系统消息type5、5bis、5ter、6及第一层报头消息。
这些消息主要包括通信质量、LAI号、CELLID、邻小区的BCCH频点信号强度、NCC的限制、小区选择、TA 值、功率控制等级等。
FACCH: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信道与业务信道TCH相关。
FACCH用于在话音传输过程中给系统提供比慢速随路控制信道又高的多的速度来传送信令消息。
TCH :traffic channel (业务信道)系统消息在两种逻辑信道中传送,BCCH或SACCH信道:1)在空闲模式下,网络通过BCCH信道传送系统消息1~4及7、8;2)在通信模式下,网络通过SACCH信道传送系统消息5和6。
各种消息分别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消息类型1:小区信道描述+RACH控制参数。
2.系统消息类型2: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RACH控制信息+允许的PLMN。
3.系统消息类型2bis:扩展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RACH控制信息。
4.系统消息类型2ter:扩展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2。
5.系统消息类型3:小区识别(CELLID)+位置区识别(LAI)+控制信道描述+小区选择+小区选择参数+RACH控制参数。
6.系统消息类型4:位置区识别(LAI)+小区选择参数+RACH控制参数+CBCH信道描述+CBCH移动配置。
7.系统消息类型5:邻近小区BCCH频点描述。
8.系统消息类型5bis:扩展邻近小区BCCH频点描述。
9.系统消息类型5ter:扩展邻近小区BCCH频点描述。
10.系统消息类型6:小区识别(CELLID)+位置区识别(LAI)+小区选择。
11.系统消息类型7:小区重选参数。
12.系统消息类型8:小区重选参数。
各种信息单元包含的主要内容:1.小区信道描述中含有该小区所使用到的所以频点,包括BCCH频点和跳频频点。
2.RACH控制消息中包含有参数MAX-RETRANS(最大重传数)、TX-INTEGER(传输的时隙数)、CELL-BAR-ACCESS(小区是否被禁止接入)、RE(呼叫重建允许比特)、CE(紧急呼叫允许比特)、AC(被限制接入的用户级别)。
3.邻小区BCCH频点描述包括其邻小区所使用的BCCH频点。
4.允许的PLMN用来提供小区内BCCH栽波上移动台监测所允许的NCC。
5.控制信道描述中包括:ATT(移动台附着分离允许指示)、BS-AG-BLKS-RES(留做接入允许AGCH的块数)、CCCH-CONF(公共控制信道结构)、BA-PA-MFRMS (传输寻呼消息留给同一寻呼组的51TDMA复帧数)、T3212(用做周期性位置更新的时间)。
6.小区选择中包括:PWRC(功率控制指示)、DTX(不连续发射指示)、RADIO-LINK-TIMEOUT(无线链路超时值)7.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重选滞后值、MS-TXPWR-MAX-CCH(移动台接入小区应使用的最大TX功率电平)、RXLEV-ACCESS-MIN(允许接入系统的移动台的最小接入电平)8.CBCH信道描述中包括:信道类别和TDMA偏差(哪种专用信道的组合)、TN(时隙号)、TSC(训练序列码)、H(跳频信道指示)、MAIO(移动配置指数偏移量)、HSN(跳频序列号)、ARFCN(绝对频点号)。
9.CBCH移动配置中包括参与跳频的频道顺序与小区信道描述的关系。
10.小区重选参数包括PI(小区重选指示)、CBQ(小区禁止限制)、CRO(小区重选偏置)、TO(临时偏置)、PT(惩罚时间)。
CA :小区配置用于小区内的无线频道配置,以及BCCH载波识别。
小区配置是指无线频道(RFCH)的一个子集分配给某个特定的小区。
其中一个无线频率用作BCCH,起携带的同步信息称为BCCH载频。
MA :移动配置是指小区配置的子集分配给某个特定的MSTN :时隙号TSC :训练序列码。
对广播和控制信道,TSC须等于基站色码BCC。
BCCH载频发射功率(BSPWRB):BSPWRB设置的是基站BCCH载频的发射功率电平。
此参数对基站的覆盖范围有很大影响。
BSPWRB以十进制数表示单位为dBm,范围为0~63。
BCCH组合类型(BCCHTYPE)用字符串表示,范围为:COMB,COMBC,NCOMB 三种。
其意义为:COMB:表示BCCH与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4)组合。
COMBC:表示BCCH与SDCCH/4组合,带有小区广播信道(CBCH)信道。
NCOMB:表示BCCH不与SDCCH/4组合。
默然值为NCOMB。
GSM中的跳频可以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基带跳频是通过腔体合成器来实现的,而射频跳频是通过混合合成器来实现的。
当使用基带跳频时,若同时激活下行DTX和下行功率控制功能,将会导致通话质量恶化,严重是甚至会造成某些品牌MS的掉话。
;当使用射频跳频时,这种情况将不会发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若激活这两项功能将会起到预期的目的,使干扰现象大大好转。
跳频状态(HOP)此参数采用字符串表示,取值范围为ON、OFF、和TCH,其意义如下:ON:在信道组中,所有的TCH信道和SDCCH信道均采用跳频。
OFF:在信道组中,所有的信道均不采用跳频。
TCH:在信道组中,所有的TCH信道均采用跳频,SDCCH信道不采用跳频。
注意:携带有BCCH的载频不能用于跳频,以为它携带有FCCH、SCH及BCCH 信道,需要不停的向该小区的所有手机广播同步消息及系统消息。
在GSM规范中有两个参数用来定义跳频序列,分别是MAIO(移动分配指针偏移)和HSN(跳频序列号)MAIO:因需描述跳频重复功能的起点,所以该参数的取值与参与跳频的频率数一样多。
HSN:有64个不用的值,通常一个小区应使用相同的HSN、不同的MAIO 值,因为这是要避免同一小区信道之间的干扰。
当同一小区出现相同的MAIO后将导致严重的TCH指配失败。
两个拥有相同HSN不同的MAIO的载波,在同时发送的突发脉冲使用相同的频率。
相反,当使用同一跳频组,MAIO也相同的但HSN不用的载波,它只会对突发脉冲的1/n干扰。
在使用同一跳频组的相邻小区中,应该注意使用不同的HSN,该做法可获得干扰源分集增益。
但注意应尽量避开使用HSN=0的情况(它是循环跳频),因为它会导致底质量的干扰源分集。
空闲模式针对不同用处,GSM分别有三种分配信道的程序:1.立即指配程序:用于MS与网络之间建立信令传输所必须的,如处理更新等。
在建立信令传输过程中,系统也可以首先选择给它分配TCH信道,这被称为过早分配(VEA);若首先选择给它分配SDCCH信道,在需要时才分配TCH 信道,这被称为预分配(EA);若首先选择给它分配SDCCH信道,当在被叫端收回连接信息(CONNECT)时,才分配TCH信道,这称为停止广播建立呼叫(OACSU),在之前阶段我们采用的是EA分配模式。
2.指配程序3.切入指配程序应用层的通信按阶段和功能的不同分为:1.无线资源管理(RR)2.移动性管理(MM)3.呼叫控制(CC)周期性位置更新的时间“T3212”:强制移动台在该定时器逾时后向网络发起位置更新请求。
在“无小区可用”、“有限的业务”、“搜索PLMN”状态下,T3212的值不变。
公共控制信道配置(CCCH-CONF)接入准许保留块数(BS-AG-BLKS-RES):在CCCH-CONF确定以后,参数BS-AG-BLKS-RES实际上是分配AGCH和PCH在CCCH上占用的比例,可以通过调整该参数来平衡AGCH和PCH的承载情况,在调整时可以参考下列原则:1.当CCCH-CONFF确定以后,参数BS-AG-BLKS-RES实际上就相当于确定了AGCH和PCH在CCCH上占用的比例。
在保证AGCH信道不过载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减小该参数,留给PCH信道足够的容量,保证移动台能尽早的收到消息,以次来缩短移动台响应寻呼的时间,提高系统的服务性能。
2.BS-AG-BLKS-RES的一般取值建议为1(CCCH-CONF 为001)、2或3(CCCHH-CONF为其他值)。
3.在运行网络中,应统计AGCH的过载情况以适当调整BS-AG-BLKS-RES。
寻呼信道复帧数(BS-PA-MFRMS):(取值范围2~9)决定了移动台每隔多长时间必须去收听服务小区的寻呼信道。
该参数与移动台对重选小区表中各频点的测量样本平均值是相关的。
准确的公式如下:T=Max(5,(5*N+6)/7*BS-PA-MFRMS/4),式中N——需监测的BCCH数目;T——重选算法采样的周期,单位为秒。
该公式说明了当BS-PA-MFRMS增大时,小区重选过程将会延长。
根据CCCH、BS-AG-BLKS-RES和BS-PA-MFRMS的定义,可以计算出每个小区寻呼信道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