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室每日清洁记录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煎药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药煎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章设施与设备要求第三条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第四条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
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
第五条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它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第六条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第七条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器皿为宜,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
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第三章人员要求第八条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第九条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煎药室工作制度及规范

煎药室工作制度及规范1.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地址、电话、服药时间、剂数及煎法等,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2.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做到一剂一煎,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
3.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锅和装药袋签姓名是否相符,无误者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
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
4.煎药用具、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清洗。
内服、外用药应严格区分。
5.对急重病人的药剂(急煎中药),应即领、即煎、即送,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且要保证质量。
6.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7.七。
煎药人员应穿事情衣、戴事情帽,坚持室内及个人洁净卫生。
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其他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求特殊处置惩罚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不少于30分钟,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cm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
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恰当减罕用水量。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办法处置惩罚。
在煎煮过程当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若发觉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
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
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煎15-2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
煎药室工作制度及规范

煎药室工作制度1.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地址、电话、服药时间、剂数及煎法等,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2.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做到一剂一煎,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
3.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锅和装药袋签姓名是否相符,无误者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
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
4.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清洗容器。
内服、外用药容器应严格区分。
5.对急重病人的药剂(急煎中药),应即领、即煎、即送,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且要保证质量。
6.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7.七、.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保持室内及个人清洁卫生。
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其他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不少于30分钟,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cm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
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
在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
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
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煎15-2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
煎药室消毒记录表范本

煎药室消毒记录表
以下是一个煎药室消毒记录表的范本,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展:
在这个范本中,您可以记录每个日期、消毒时间、消毒方式、消毒剂名称、消毒剂浓度、消毒人员和备注等信息。
根据实
际情况,您可以添加更多的列来记录更多的信息,或者添加行来记录不同时间段或不同条件下的消毒情况。
同时,您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消毒设备的运行情况、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消毒方式和消毒剂名称可能会因不同的煎药室和不同的消毒需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和消毒剂,并确保使用的消毒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中药房煎药室操作记录

日期(月/日)
姓名
科 室
门 诊
病 房
剂
数
用法
浸泡时间
煎煮时间
特殊煎法
灌装
数量
操作人
领药人
内服 外用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分
时
ml
其他 灌肠
至
时
×
二煎: 时 分至
时分
分
包
内服 外用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时
ml
其他 灌肠
分
至
二煎: 时 分至
时
×
时分
分
包
内服 外用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分
其他 灌肠
时分
至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时 分
二煎: 时 分至 时 分
ml
×
包
内服 外用
其他 灌肠
时分 至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时 分
二煎: 时 分至 时 分
ml
×
包
内服 外用
其他 灌肠
时分 至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时 分
二煎: 时 分至 时 分
ml
×
包
×
包
内服 外用
其他 灌肠
时分
至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时 分
二煎: 时 分至 时 分
ml
×
包
内服 外用
其他 灌肠
时分
至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时 分
二煎: 时 分至 时 分
ml
×
包
内服 外用
其他 灌肠
时分 至
时分
头煎: 时 分至 时 分
中医院煎药室清洁消毒制度

中医院煎药室清洁消毒制度克山县中医院煎药室清洁消毒制度1 煎室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产品进货必须检查验收。
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2.污染。
煎药室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应每天开工前消毒煎药室各个区域。
3.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它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4.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粉碎机,搅入机,包装机等机器,开工前或使用前必须要消毒。
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5.煎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
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6. 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
煎药锅,浸药锅等)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煎药室人员工7.煎药室使用的煎药容器(作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煎药时戴的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等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8.煎药室的环境、物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9.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煎药室清洁消毒规程一室内清洁1. 用扫帚扫地用拖把以清洁剂、消毒剂拖地, 用刷子刷去余下污物用水彻底冲净, 用干拖把拖干地面。
2.排水沟,每周一次或有需要时,用铲子、刷子、清洁剂及消毒剂进行清洁。
3.墙壁、天花板(包括照明设施)及门窗,每月一次或有需要时,用抹布、刷子及清洁剂进行清洁。
4.工作台及洗涤盆,每次使用后抹布、清洁剂及消毒剂进行清洁。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编辑本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煎药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药煎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编辑本段第二章设备要求第三条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第四条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
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
第五条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它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第六条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第七条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器皿为宜,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
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第八条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第九条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煎药室管理

煎药室工作制度为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煎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要求,制定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服药时间、剂数与煎煮方法,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二、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使用煎药设备。
煎煮前将药材用冷水浸泡40~6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材表面2厘米。
做到一剂煎两次,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为30~40分钟,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
三、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设备的标签和中药包装标签姓名是否相符,无误者方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
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
四、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彻底清洗。
内服、外用药器具应严格区分。
五、煎药室要注意安全,保持清洁卫生,严防火灾和用电安全。
非工作需要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煎药室。
六、对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取,全程不得超过2小时。
七、煎药室应有详实的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八、做好门诊病人的代煎中药工作,病人凭煎药费收据到煎药室办理代煎手续,工作人员必须热情接待,细致服务,详细告知病人相关用药事项。
九、加强煎药室安全管理,做好水电及电器设备维护,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煎药室。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收药、煎药、发出要仔细认真,详细核对,做到各个环节清楚、准确,保证质量,防止差错。
1. 收药:凡在本煎药室煎药者,每付药要附上煎药卡片,填写病人姓名、科室、床号、日期、煎药剂量。
煎药人员要逐剂核对,无误后在煎药登记表上签字。
门诊煎药以收据作取药凭证。
对特殊药物,应详细注明,按要求进行煎煮。
2. 浸泡:待煎药物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