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共40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共40张PPT)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工业化→城市化
2)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对转移国: 增加失业人口 2)对转移对象国:缓解就业压力
p93活动
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 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 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扩大汽车市场,增强吸引力。
(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土地租金 环境 原料 科技水平等
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P90活动:
1、产品成本大幅提高,产品竞争力下 降。
2、升值后,产品价格提高,出口主导 型企业销售量下降,导致向海外投资, 进行“现地生产”。
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 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 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 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尽管重化工业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但是却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 的基础,因此成为发达工业的象征。 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 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 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 密集型)的阶段。
东北属老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机械、 石油化工为主导,工业发展方向应是促进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
3、国内发展空间小,加速工业结构的 调整。
4、传统产业受劳动力价格、数量的双 重制约。
5、选择向日本北部、南部及海外扩散。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 业在国内生产不利,企业生产要么向 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需要大量的投 资),要么转向海外。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三地理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高三地理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1.出口加工 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 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 业基础。这样的区位 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 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 用?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就下降; 工业基础良好,投资环境就比较有利,在生产 组织、职工培训等投入的资金就少,企业的内 部交易成本自然就降低了。
2.从出口加 工区的建设来看,发 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 引国际产业转移,除 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 的优势外,还应该做 哪些工作?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在 东 亚 的 转 移
50年代 来自美国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60-70年代
1 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 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 解释其原因。
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 验,但是 劳动力价格较低。
2.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 产业转移规律。 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 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劳动力丰富、 廉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高 内部交易成本低 市场广阔 吸引
获得最高利润
目的
企业生产转移
促使
国际 经济 形势 变化
原生产 用地紧 张、低 价昂贵
国家 政策 调整
环 境 污 染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产业转出地的影响:产业转移可以使国内的生产要 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对于产业接受地的影响: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 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两图结合起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在接 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开 发 期
增 长 期
成 熟 期
衰 退 期 转 移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_以东亚为例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_以东亚为例
2 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 规律。 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 逐次转移的规律。
读图5.8回答问题
3 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 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提高,劳动密 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产业升级的结果
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销售市场
根本目的 追求更高的利润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在国际范围内 流动性很小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 质量、价格不同,成 本差异大
导致 企业在空间不断转移
转移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1.劳动力因素
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2 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 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 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 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概念
产业
转移
目的
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 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 跨国的产业转移
东亚地区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高 消费水平高 发达国家
改善投资环境,建 立出口加工区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图5.9
3.市场因素
国内市场饱 和或不满足 发展需要
开辟国际 市场
产品销售 受限制
避开多 方面限制
产业 转移
市场广阔的 国家或地区 投资建厂
3.市场因素

2024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4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其次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读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该产业可能是( )A.碳酸饮料B.计算机软件开发C.电子装配D.汽车制造2.承接该产业的地区往往( )①科技发达②劳动力丰富③工业基础好④市场广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4湖北武汉高二上期中)2024年6月24日,有着84年相机生产历史的奥林巴斯宣布退出相机市场。

在此前的2017年,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我国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减2 000余名员工。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奥林巴斯宣布退出相机市场的主要缘由是( )A.摄影需求不足B.智能手机的普及C.技术工人缺乏D.新冠疫情导致购买力下降4.尼康公司最可能( )A.向美国转移B.回迁日本C.向欧洲转移D.向印度、东南亚转移下图示意某高科技公司的制造部门和研发中心四个不同时期的分布变更,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Ⅳ时期,与丙国相比,甲国( )A.科技发达B.资金雄厚C.交通便利D.劳动力廉价6.该公司制造部门区位选择不断变更的主要目的是( )A.靠近消费市场B.获得高额利润C.降低运输费用D.加强技术合作(2024山东聊城高二上期中)2024年4月,阿迪达斯宣布关闭其位于德国安斯巴赫市和美国亚特兰大市的两家高科技机器人工厂,这两家工厂的产量占比较小,且均运用机器人和3D 打印技术生产运动鞋。

而后将其鞋类产品生产重新转移到中国及越南,之前开发的机器人工厂的一些技术将会被利用上。

一位阿迪达斯高管表示:假如亚洲新工厂运用3D打印等技术,也可满意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环保需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阿迪达斯关闭机器人工厂的缘由是( )①环境成本高②产量占比小③产能过剩④劳动力成本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阿迪达斯重回中国和越南的最大优势是( )A.政策实惠B.市场广袤C.技术先进D.交通便利题组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上期中)2024年3月27日上午,四川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4.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劳动力价格高,使国内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利 润降低、产品竞争力下降;劳动力数量下降,可 能使国内企业向国外转移。
P90“活动”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其他因素
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平洋沿岸地带。这种状况 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区位出现多极分散化的趋向。一是向原有工业地 带周边及外围的内陆地区延伸;二是向边远地区 移动,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高利润 目的
产业转移
低成本
促使 原生产用 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 推力因素
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轻工业 重化工业 高科技工业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加工环节的利润最低, 但消耗的劳动量最大。
注意:一个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发达国家 将哪个阶段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 别是什么?
a、为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为了我国庞大的市场; c、为了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a厂选择青岛——靠近日本,交通便利; b厂选择北京——具有巨大市场辐射作用; c厂选择深圳——政策优惠,毗邻香港,交通方便;
进口总费用 =50到岸价+12.5关税+10.625增值税+6消费税=79.125万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等
P90“活动”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其他因素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课件: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答案 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出,有利于苏、浙、沪等地 区产业升级,使生产要素集中到高新技术等产业。 地理环境: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
2.产业转入对安徽皖江地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 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一定的环境 污染。大量吸收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皖江地区劳动力就业。
2.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 国或地区?
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 相应提高,生产成本也会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 国家或地区转移。
3.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 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知识归纳
探究重点
探究点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探究导引
如图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上图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答案 根据上图结合东亚经济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 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
预习新知
一、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_原__生__产__地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_区__域___产业转移 2.分类
_国__际___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①劳动力:具有__充__足__、__高__素__质__且__价__格__较__低__廉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 a.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_高___,推动企业家向_国__外__转 移产业。 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_投__资__环__境__,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 业转移。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 都职能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 颖而出。下图为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2)预测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
思路点拨:
解析:(1)图中显示,白色家电工业区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承接区位于安徽、湖北 、湖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说明白色家电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所以选A项。(2)白色家电产业在布局时需要考虑市场和交通因素。中西部地区的优 势在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不断发展使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居民购 买能力上升,市场广阔。中西部地区工业起步晚,科技力量较弱。综上所述,符合题意 的为B项。 答案 (1)A (2)B
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⑦ 国家政策 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⑧
原主导
产业向国外转移,为
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2)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⑨ 经济结构 调整,缩短⑩ 产业升级 的时间,从而加快 工业化
跟踪训练1 (2020河北承德一中月考)湄公河五国已被定位为中国“一轴两翼” 国际产能合作布局中的“主轴”重点合作国家,而中国对外产业转移是国际产能 合作的重要方式。下表示意湄公河五国2009—2016年对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评 价结果(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②今后的发展策略是:第一,加强服装设计,培育著名品 牌; 第二,加强市场营销,努力进入国际市场。
邮电、土管、治污公司)
生产组织、职工培训
投入一定资金
②总原则:
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③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推动企业向国外转移产业
④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
易成本
——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思考:发展中国家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了发挥劳
3.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 波音飞机制造 C. 大众汽车制造
B. 可口可乐饮料 D. 耐克鞋生产
D
4.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
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B
②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
③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④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
A.利用大量劳动力
B.近原材料产地
C.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D.广阔的消费市场
4、其他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如(1)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金融危机)、 (2)国家政策的调整(设立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 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等) (3)地价上涨(珠三角)。 (4)环境污染(美国部分产业向西、南部转移)。
结构调整 景观变化
环境污染 就业机会增多 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业压力
改革开放前后珠三角地理景观变化
读图15,说明目前 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 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 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 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①中国主要从事裁剪缝纫等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 生产的附加值低,大部分利润为发达国家服装公司和跨 国连锁商所获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口加工区: 经济特区在国外亦叫加工出口区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 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 素分别是什么?
廉价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
政策优惠 交通便利
请你为以下的企业出谋划策:
每小时工人工 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14—18美元 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
2美元以下
内部交易成本低
市场广大
最高利润
目的 吸引
企业生产转移
促使
国际 经济 形势 变化
原生产 用地紧 张昂贵
国家 环 政策 境 调整 污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粤北、粤东、粤西山 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双选题( AC)
A 劳动力
B 环境
C 土地成本
D 原料
(2)在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山区 及东西两翼和珠江三角洲各自具有哪些优势?
山区:土地价格低,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水电充足 等, 珠江三角洲: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广阔;政府 信誉;城市品牌;招商引资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高。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对发达国家来说: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对转移国: 增加失业人口 2)对转移对象国:缓解就业压力
国际产业转移四大新趋势
中国社科院宋泓近日撰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四大 新的趋势。第一,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 品向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第二,非股权参 与的外包形式引人注目。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 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 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第三,生产 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 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 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第四,生产能力转 移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就机遇而言,生产能力的转移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人口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 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可能。这种转移还有利于在发展中 国家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分工与合作 不同阶段的产业 产品生产过程
思考:
1、 一、二级发达国家:开发期、增长期。 三、四级欠发达国家:成熟期。
2、这部分转移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料 加工环节,生产附加值有限,大部分利润归 发达国家归所有。
3、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 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促使产业快 速成长。
导致 企业在空间 不断转移
转移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目的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投入产出相关产业
服务行业
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从内部交易成本来看,发达国家为什么 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
因为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 本也很高,为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就 向社会消费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
主要变化:
生产工厂由墨西哥(墨西哥城)转移到 中国(上海);
产品以出口为主转为内销为主或将工厂 设到市场所在国家)。
主要因素:
占领中国市场,利用中国大量廉价 劳动力资源。
4、其他影响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土地租金 环境 原料 科技水平等
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劳动力丰富、 廉价、素质高
3、市场因素
所生产产品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满足不了需要
政治文化差异,政策的不同导致市场受限制
国际市场
开辟
到其 它国 家和 地区 投资 建厂
图5.10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
图5.11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 车普及率(2004年)
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9年相比 的主要变化。 (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投资厂的主要因 素。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2)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1、水俣(yu)病事件 1953 1956年
❖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 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 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 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 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 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 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 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 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2、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 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 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 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 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 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3、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 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 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 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 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 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 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 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
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向_墨__西__哥_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 服装业应先向 捷__克__、__匈__牙__利_ (国家)转移。
一、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 不同,成本差异大
奶粉
奶源 加工 销售
新西兰 中国 中国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 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思思考考问:题探讨: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 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区域产业转移: 国内的产业转移。 ( C ) 国际产业转移: 跨国的产业转移。( A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