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儿童头皮针静脉输液法(儿科护理学课件)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儿童头皮针静脉输液法(儿科护理学课件)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5.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再次核对,向患儿及家长交代输液注意事项。
6.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8.输液完毕,轻轻取下胶布,关闭调节器,将针头
拔出,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后以胶布固定。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 忌。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4.头部静脉穿刺:①患儿仰卧或侧 卧,头垫小枕,助手站于患儿足端, 固定其肢体、头部,必要时采用全 身约束法。操作者立于或坐于患儿 头端,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选择 静脉,皮肤消毒液消毒皮肤,再次 查对。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骤
注意事项
4.头部静脉穿刺:②操作者以左手拇 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 右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 移 0.3cm处将针头与皮肤呈15°~ 20°角刺入皮肤,然后沿静脉向心 方向穿刺。见回血固定针头,打开 调节器,滴注通畅后用无菌敷贴固 定。
2.穿刺中注意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3.针头刺入后,如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仍无 回血时,试推少量液体,若通畅无阻,皮肤无隆起、无 变色,说明穿刺成功;如皮肤变白表明进入小动脉,应 立即拔出针头重新穿刺。
4.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随时 观察输液情况,如输液速度、有无局部肿胀、针头脱 出、输液反应等。
第5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第10节 头皮针静脉输液法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头皮静脉输液

头皮静脉输液

头皮静脉输液,多适用于小儿
因头皮静脉表浅易见 不易滑动,便于固定
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
常用的有颞浅静脉、额静脉 耳后静脉及枕静脉
头皮静脉输液法
1、选择静脉:颞浅、额、耳后、枕V 2、小儿头皮V与A的区别: V A 外观 微蓝色 正常肤色/浅红色 搏动 无 有 管壁 薄易压瘪 厚不易压瘪 活动度 不易滑动 易滑动 血流方向 向心 离心
3、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选好V并保护血管:粗、直、弹性好、固定,避开关 节和静脉瓣,远→ 近。
安排好输液顺序、注意配伍禁忌

⑤ ⑥
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注药
调节滴速 加强巡视观察、及时处理故障

⑧ ⑨ ⑩
更换输液器:Qd
防空气栓塞:排尽空气、及时换液 保证输液安全:查对、用一次性输液器、密闭输液、 加强监护。 留置针可留3-5天,不超过七天。不输液肢体不下垂。
调节滴速
根据病人的 年龄、病情、药物性质 调节滴速: 成人40~60滴/min 儿童20~40滴/min 年老体弱、婴幼儿 心肺肾疾患病人 输入高渗盐水 含钾药物 升压药 输液速度宜慢
准备
严重脱水 血容量不足 心肺功能好 输液速度可 适当加快
2、静脉留置针头
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年老、衰竭、血管穿刺困 难者。由针头部与肝素帽两部分组成(图12-6)。
目的: 1、用于不同年龄及各种病人,是重要的急救 途径; 2、测中心静脉压CVP及TPN的重要通道 3、 长期静脉化疗、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药 物的病人,保护血管。
常用静脉:贵要V(首选)
肘正中V(次选) 头V(第三选)
操作
1、体位:平卧,手臂外展90°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PPT课件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PPT课件
4.注意患儿的体质,早产儿、体弱儿、重度肺 炎、痢疾等患儿,输液前采取适当措施。
5.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减 少陪人,防止灰尘飞扬。
• 6.严把三关。根据输液反应的原因,安全静 脉输液的三个因素是无菌、无热原、无有害颗 粒液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防止污染,一定把好 药物关,输液器关,操作关。

• ㈡临床表现
• 针头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药物有阻 • 力,或针头斜面一半在管腔外,药液溢出至皮 • 下。局部疼痛及肿胀。 •
㈢预防及处理
1.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 功率,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加强自 身的心理锻炼,经常保持有一种自信、沉稳、进取 的良好心态。进入工作状态前,应当先对自己的情 绪进行自我调节,排除一切干扰工作的心理因素, 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心情平静、操作有序。另一方面, 还应当注重自身的耐心,以利于劝导和安慰患儿家 长,以取得他们的配合。
• 一、误入动脉

• ㈠发生原因

•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
• 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 • 熟练或选择血管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 • 刺。

• ㈡临床表现

•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
• 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 • 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 • 堵塞。
• 7.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注意保暖,配合 针刺合谷、内关等。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 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 疗。
• 8.严重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予对症处理外, 应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
• 9.仍需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液体及输液 器,针头,重新更换注射部位。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一种给予小儿经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常用于小儿因各种原因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输液时的急救治疗。

操作方法如下:
1. 选择适当的输液部位:选择头皮的静脉较粗大、质地坚韧、无明显扩张的部位作为输液点。

常用的输液点位有前C点和正中C点。

2. 洗手并戴好手套:操作者务必保持双手清洁并戴上无菌手套。

3. 准备器材和药物:准备好静脉输液的器材,如输液瓶、输液管、滴管、输液座、贴纸等。

同时准备好需要输注的药物。

4. 保持患儿稳定并注意麻醉:在进行操作前,应保持儿童的身体稳定并使用局部麻醉药物。

5. 寻找输液点位并消毒:用酒精棉球清洁输液点位,并用无菌消毒剂进行消毒。

6. 固定输液座和注射针:将输液座固定在输液点位上,接上输液管和滴管。

然后将已连接到滴管的注射针插入输液点位。

7. 开始输液:打开滴管的夹子,调节滴速。

8. 观察患儿状况:开始输液后,密切观察儿童的状况,包括输液速度和输液反应等。

9. 给药结束并拔针:按照医嘱给药时间结束后,将注射针拔出,注意避免针头剧烈晃动。

10. 观察和记录:输液结束后,密切观察儿童的状况,并及时记录输液时间和输液量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一项专业技术,操作时务必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小儿静脉输液中头皮针固定方法研究进展ppt课件

小儿静脉输液中头皮针固定方法研究进展ppt课件
小儿静脉输液中头皮针固 定方法研究进展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小儿静脉输液相关背景知识、头皮静脉输液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以及头皮针固定的常规方法。
静脉输液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作用、常见静脉通路及其特点,以及小儿静脉输液的 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头皮静脉输液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探讨头皮静脉输液相对于其他静脉通路的优势,以及适用于哪些情况和病例。
新的头皮针固定方法研究进展
介绍最新的头皮针固定方法研究进展,如可调节固定器、生物材料应用等,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总结和展望
总结本课件讨论的内容,强调小儿静脉输液中头皮针固定方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头皮针固定的常规方法介绍
介绍目前常用的头皮针固定方法,包括贴布、胶带、固定器等,以及它们的 优缺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研究 现状
探讨当前关于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包括固定材料 的改进和新的固定器设计。

针对固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挑 战进行分析
分析现有固定方法可能面临的问题,如固定不牢固、皮肤受刺激等,并提出 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9.婴幼儿盆浴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使患儿清洁舒适
B.促进血液循环
C.帮助皮肤排泄和散热,活动肌肉和肢体 D.观察全身情况,尤其是皮肤情况 E.可以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Page 15
10.婴幼儿盆浴时应关上门窗,并将室温调节至 A.20℃ B.22℃ E.26~28℃ C.24℃ D.25℃左右
Page 16
12.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采用 A.额前正中静脉 B.颞浅静脉、耳后静脉
C.外眦上部经脉
E.颈外静脉
D.顶部经脉、枕后静脉
1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错误的操作方法是
A.患儿仰卧或侧卧,头垫小枕
B.左手拇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 C.右手持针于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刺入 D.沿静脉离心方向穿刺 E.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再进针少许即可
患儿准备:核对、评估、解释、更换尿布。
环境准备:光线充足
Page 10
穿刺
选择


准备

固定

排气

调速
记录

Page 11
注意事项
针头刺入血管,却未见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以确定 回血;因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 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且点滴顺 利,再用注射器轻轻抽吸如可见回血,即证实穿刺成功。
操作过程
Page 9
准备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①治疗盘内:皮肤消毒液(安尔碘)、棉签、弯盘、胶布 (输液贴)、无菌巾、一次性输液器、头皮针(4.5到6 号) 、2ml注射器、剃刀、治疗巾、巡视卡、输液药物、。 ②治疗盘外:输液架、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桶、 及快速手消毒液 (必要时备约束带、网带)。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ppt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ppt
结果
输液过程平稳,纠正了患儿的脱水状态,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失败案例及教训
01
患儿情况
02
一名4个月大的男婴,因肺炎需 进行输液治疗。
穿刺过程
护士在穿刺时未能一次成功, 反复多次尝试导致患儿头部局 部肿胀。
03
结果
04
患儿出现哭闹、抗拒,最终导致 穿刺失败,需要重新选择血管进 行穿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家 长的不满。
观察输液情况
在输液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针头是 否移位、固定是否牢固以及输液是 否顺畅,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漏问题 。
观察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 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 率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输液反应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过敏反应、 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如有异
常应及时处理。
定期更换输液装置
为避免细菌滋生,应定期 更换输液管路和针头,确 保使用无菌的医疗用品。
注意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彻底 洗手,并遵守手卫生规范 ,以减少细菌传播。
防止渗漏
选择合适的血管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应选择较粗 、较直、易于固定的血管,以降
低渗漏的风险。
正确固定针头
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避免针头移 位或脱落,确保输液过程中液体能 够顺利流淌。
液体外渗
总结词
液体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药液渗漏出血管外,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液体外渗可能是由于穿刺失败、血管破裂、固定不牢等原因造成的。为避免液体外渗,医护人员应确保穿刺成功 ,妥善固定针头,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对于已经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冷 敷或用药物缓解症状。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2)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2)
患儿准备:核对、评估、解释、更换尿布。
环境准备:光线充足
Page
14
穿刺
选择


准备

固定

排气

调速
记录

15
Page
注意事项
针头刺入血管,却未见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以确定 回血;因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而无回血者,可试推入极少 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及变色现象,且点滴顺 利,再用注射器轻轻抽吸如可见回血,即证实穿刺成功。
·输入药 物,治疗 疾病。
·利尿消 肿,排出 毒物等
Page
4
婴幼儿为何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
Page
5
头皮静脉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
表浅易于固定。
方便小儿肢体活动。
Page
6
Page
7
Page
8
颞浅 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常选用哪些静脉
前额 静脉
耳后 静脉
其他
Page
Page
16
注意事项
.穿刺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发现异常立即 停止操作。 .一旦误入动脉应立即拔针,按压穿刺点,防止发生血肿。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分配药物并注意配伍禁忌。
Page
17
思考题:
输液过程中有回血怎么处理?
Page
18
孩子的健康, 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The end,thank you !
Page
11
注意:
4、若误入动脉,输液调节器打开后由于压 力较大,血液回流,液体不滴,滴入需 要较大压力,同时血管周围皮肤立即变 白或隆起;推药时亦有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穿刺
• 4、毛细血管:如眶上静脉。,表浅、有弯曲。穿 刺时选择一段无弯曲的,5°-10°进针,缓慢进 针,防止刺破血管。
• 5、颅骨骨缝穿刺法:用手摸准患儿颅骨骨缝后, 剃去局部毛发,消毒,绷紧皮肤,15°进针,在 骨缝中间穿刺见回血即可。
PPT学习交流
8
选择静脉的方法与技巧
PPT学习交流
5
小儿头皮静脉的穿刺选择
枕静脉及其他 耳后静脉 颞浅静脉及额浅静脉 额正中静脉
PPT学习交流
6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穿刺
• 1、额正中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 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紧绷皮肤后20°30°进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角度变小,刺入 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于血管平行推进。 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
触诊有搏动,啼哭时无明 显充血扩张,呈弯曲张, 一般较细粗,管壁较厚, 不易压扁,易滑动,液体 注入时,周围组织立即变 白,滴入需较压力,血液 多呈离心方向流动。 大
PPT学习交流
4
小儿头皮静脉的穿刺选择
•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 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顾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 回流。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一般 为首选,其次为额前静脉和颞浅静脉,亦可选择 耳后静脉、眶上静脉、颅骨缝间静脉等。
一摸
二看
三观察
是指静脉的弹性 及走向,适用于 头皮上较粗的血 管。
指针对较细的静 脉,看静脉而言 ,宁可选择细而 直的血管,尽量 不选择虽粗但分 支较多的血管。
主要针对皮肤较 黑得患儿。头皮 静脉在皮肤若隐 若现可用拇指进 行局部推压是皮 肤变苍白的同时 进行观察,这样 易找到隐匿的静 脉,观察其走向
PPT学习交流
14
执针手法 传统执针法
PPT学习交流
15
执针手法
目前手法一
目前手法二
PPT学习交流
16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 1、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太高,对医学缺乏了解。 言语不当等加重护士的思想负担。
• 2、穿刺时患儿不配合,头部摇摆不定,导致难以 固定穿刺部位而失败。
• 3、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血管不充盈,增加 穿刺难度。
2
3
右手打开打开输液器开
关,观察通畅后贴胶布。
第一条胶布贴于针柄--在悬空的针柄下垫棉球--第二条带棉纱的贴在 针眼处---第三条从针柄 下交叉向上粘贴---第四 条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 上弯曲成一个小圆形后 固定---第五条将头皮针 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头 皮上绕头一圈或几圈。
PPT学习交流
12
PPT学习交流
小儿静脉输液
PPT学习交流
1
Contents
1. 小儿头皮静脉的分布 2. 小儿头皮动静脉区别 3.头皮静脉的穿刺特点 4. 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 5. 小儿头皮针穿刺手法
PPT学习交流
2
小儿头皮静脉的分布图
主要静脉分布
PPT学习交流
3
小儿头皮静脉和动脉的区别
区别
静脉
动脉
触诊无搏动,啼哭时充血 明显,呈树枝状,一般较 细小,管壁薄易被压扁, 较固定,不易滑动,外观 呈浅蓝色,液体滴入顺畅 ,血液多呈向心方向流动 。
心端向近心端按 摩,使血管充盈
经之前几种方法 选到合适血管时, 在患儿手及足背 浅静脉丰富的部 位,用手掌由轻 渐重怕打3-5次, 此法对末梢循环 不良者特别适用
PPT学习交流
10
执针手法
A传统手法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柄上下面,进皮肤后 改执针柄的前后面。 缺点:手掌心向上不 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 速度,过快穿破血管 ,过慢不能顺利进入 皮下,且进入皮下需 换手法,易分散视线 及针柄摆动,造成针 尖失准,穿刺失败
• 2、颞静脉:该静脉细长浅直,不易滑动。能看清静 脉者由浅入深进行穿刺,开皮时较浅,回血后向 前略平行推进后固定。看不清静脉者可用食指触 摸,能摸到静脉沟,根据血管走向在手指引导下 进针,刺入血管后可有通畅感,即为成功。
• 3、耳后静脉及枕静脉:血管多表浅,管壁薄而脆。 进针应小角度,浅进针。
PPT学习交流
出针头,嘱家属按压3-5分钟,切忌揉搓。 • 5、做好家属的宣教,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穿刺时患
儿口内不可有食物,以免在穿刺时造成呛咳,窒息。穿刺 时按压患儿,不可按压胸部,不可捂住患儿口鼻。穿刺过 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有无紫绀、窒息和虚脱,防止 在穿刺中发生异常病情的变化。 • 6、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看患儿的面色,神志 有无变化,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正题及时处理。
B目前一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柄的前后面,指尖顶 到针柄的根部。优点 :手背朝上,手比较 灵活,且进入皮下后 不用变换手法,一气 呵成
C目前二
右手拇指和中指执针 柄的前后面,食指按 在针柄上。优点:持 针更稳,不易晃动
PPT学习交流
11
针头的固定
1
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 固定针柄于小儿头皮上, 左手拇指垫于针柄的下 方,保持针头与血管平 行,防止针尖翘起。
• 4、室内光线不佳,太暗或者反光导致难度增加 • 5、拿针时拿针柄的上、下面,影响针尖进入血管
的准确度。
PPT学习交流
17
小儿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 1、操作时严格无菌,避免草率进针,破坏血管,切忌误入 动脉。
• 2、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由远端到近端。 • 3、针头要牢固粘贴,不可漂浮, • 4、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用敷贴按压住针眼,快速拔
PPT学习交流
9
选择静脉的方法与技巧
指压手推法 指压横摸法 静脉按摩法 拍打震动法
四肢静脉可先用 止血带扎血管近 心端进行压迫, 向近心端推行3-5CM,以达到静 脉充盈的目的
额静脉,用食指 用手掌根部从四 在额部轻压横摸, 肢静脉的近心端 可摸到一条凹陷, 沿静脉走向环行 该血管位于凹陷 按压指端,用力 内,上下摸,可 反复按摩3--5次, 触及有弹性、有 再用止血带扎血 空感的一条血管 管近心端,由远
13
针头固定的注意事项
• 1、患儿比较烦躁,或天气热易出汗,胶布不易黏 住的时候,可用胶布绕几圈,以防针头脱出。绕 圈的时候用手按压住胶布的一头防止拉扯胶布时 针头移位。
• 2、固定后,教患儿家属横抱患儿,穿刺面朝外, 一只手夹于家属腋下,抓住另外一只手,防止患 儿拽输液器。
• 3、固定部位及的针头附近皮肤不能有汗液,备皮 要大于粘贴胶布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