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基坑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工程险情之一,如何有效地进行监测,发现隐患,及时调整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性?本文将介绍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一、基坑监测的目的基坑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开挖的地面或地下空间,用于建筑施工或其他用途。
基坑开挖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地下水、岩土结构等问题,可能引发其它安全问题。
因此,进行基坑监测可以明确工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建设措施,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常见的基坑监测技术方案1.测量法测量法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利用仪器对基坑的各种数据进行测量。
通过对基坑周边的某些关键点(如墙体上相对位移、水平位移、沉降量等)的观测,得到基坑的变形量,及时掌握基坑的变化情况。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图像等技术,对建筑工程的状况进行监测。
它可以依靠大数据和软件分析技术,使用多层次、多角度监测手段,综合分析监测对象,实现全方位的建筑工程监测。
3.无人机监测技术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现对基坑的实时监测。
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和即时传输,实现对基坑地形及其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掌握基坑的变化,并调整施工措施。
4.传感器监测技术传感器监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方法,需要安装传感器模块在监测对象,例如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可以动态的监测设备的状态变化,通过收集基坑周边各种数据,实现基坑变化的高精度、高效率监测。
三、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实现实现基坑监测技术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规划设计方案,提前设计好基坑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的目标与方法。
2.确定监测方法与工具。
根据基坑的不同情况(地质条件、基坑的大小、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工具。
3.安装好相应的仪器设备。
无论是传感器、测量设备、还是遥感技术,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备安装工作,将其定位到合适的位置。
4.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通过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反馈给项目监理方、工程负责人和建设方等相关人员,以调整工程进展和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其中建筑基坑的开挖是建筑物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基坑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问题,还要考虑到基坑周围环境的保护和维护。
因此,在基坑开挖之前要进行基坑监测,以确保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基坑工程而产生的有害影响。
本文将探讨基坑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
1. 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基坑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土质环境检测针对基坑周围土质环境的检测,可以通过取样检测、直接观测等手段进行。
土质检测是为了确保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基坑周围的土壤性质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周围房屋和建筑物的安全。
1.2 地下水监测地下水是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确保地下水的变化不会给基坑及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在地下水检测过程中,可以采取利用取样、直接观测、安装监测设备等方法对地下水的变化进行监测。
1.3 建筑物周围环境检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的安全也是需要关注的。
在进行基坑监测时,需要对周围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进行监测,确保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 基坑监测的实际应用基坑监测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质量保证基坑监测是保证基坑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开挖前进行基坑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基坑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2.2 进度管理基坑监测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对基坑开挖工作的进度进行有效管理。
监测人员可以通过监测数据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及时分析,帮助管理人员找出进度滞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工程进度。
2.3 安全管理基坑监测也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
在开挖过程中,监测人员会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潜藏的危险,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3. 总结基坑监测是保证基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坑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基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土地开挖、地下水位变动、邻近建筑物的安全等问题,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和控制。
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对于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监测内容1. 土体变形监测土体在开挖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因此需要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
监测内容包括土体的沉降、侧向位移和倾斜度等指标。
2. 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会涉及地下水位的变动,为了控制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监测点布设应覆盖到基坑的各个不同位置。
3. 周边建筑物安全监测开挖基坑可能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包括建筑物的沉降、裂缝情况等指标。
三、监测方法1. 土体变形监测方法(1)GPS监测:通过设置GPS监测站点,实时记录土体沉降、侧向位移和倾斜度等参数。
(2)倾斜仪监测:通过安装倾斜仪监测土体的倾斜变化情况,提供准确的变形数据。
2.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1)水位计监测: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水位计,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2)井眼监测:通过设置监测井,在井眼内安装水位计,对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
3. 周边建筑物安全监测方法(1)应力应变测量:通过安装应力应变测试设备,监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2)形变监测:通过安装形变传感器,监测建筑物的形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1.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基坑的工程特点和土体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每日监测或定期监测。
2.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比对,判断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应对措施1. 对于土体变形问题,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措施,如土钉墙、加固支护结构等。
2. 对于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安全问题,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如抽水排水等。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引言基坑工程是现代建设中常见的一项工程活动,其施工会涉及到土壤力学、结构力学、水文地质等多个学科。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后期使用,需要进行基坑监测。
本文将就基坑监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监测目标基坑监测的目标是为了掌握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位移、应力等信息,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以提供监测数据支持,为工程提供安全、稳定的施工条件。
监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掌握基坑结构的变形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基坑附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了解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相应的水文调节。
3.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进行监测,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周边建筑物监测:对接近基坑的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防止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监测方法与方案基坑监测应综合运用现场监测和远程监测两种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本方案提出以下监测方法与方案:1. 现场监测(1)地表变形监测:通过布设测点,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定期监测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
(2)支护结构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应变计、位移计等传感器,实时检测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变化。
(3)地下水位监测:设置水位监测井,并配备合适的水位传感器,进行地下水位的定期监测。
(4)周边建筑物监测:通过定点振动传感器、应变计等监测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应力等参数。
2. 远程监测(1)数据采集与传输:将现场监测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信号、有线传输等方式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
(2)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远程监测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相关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人员。
四、监测频率与报告基坑监测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的要求,确定监测频率。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方案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方案一、前言基坑工程是指在承载土体的工程基础体系周围凿挖一定的深度和宽度,以满足地下空间利用要求的一种工程。
其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土体塑性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变形等多种风险,因此需要对其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测,及时掌握施工情况,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二、监测目标基坑工程的监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体变形监测: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控制土体的变形,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2、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控制基坑内的地下水位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基坑水灾发生。
3、地下管线监测:监测基坑周边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控制地下管线的变形,防止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
4、建筑物变形监测: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倾斜、裂缝等变形情况,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5、施工工艺参数监测: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应力、变形等参数,保障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三、监测方案1、土体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精度水准仪等仪器对基坑周边土体进行定点观测,记录土体的沉降、水平位移、倾斜等信息,检测变形情况。
对于变形较大的地点,可采用测量点云技术,实时监测土体的三维形变情况。
2、地下水位监测:利用水位计、压力计对基坑周边的不同深度和位置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并且建立水位监测井,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同时,采用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
3、地下管线监测:采用地下管线监测仪器对基坑周边的地下管线进行监测,记录管线的变形、位移等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建筑物变形监测:采用倾斜仪、位移监测仪等仪器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倾斜、位移等变形情况的监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5、施工工艺参数监测:采用应力应变计、变形仪器、位移传感器等仪器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监测,记录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应力等参数,及时掌握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四、监测频次1、土体变形监测: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地质条件,制定不同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日至少监测一次,夜间施工时,应加强监测频次。
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方案一、前言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施工和监测检测工作至关重要。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基坑工程进行监测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结构稳定。
本文将针对基坑工程的监测检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监测检测的目的基坑工程监测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化规律,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同时也是为了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保护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三、监测检测的内容1. 地表沉降监测:通过设置地表沉降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地表变形情况。
可以采用测量仪器,如沉降仪、倾斜仪等进行监测,并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
2. 基坑轴线监测:针对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工具进行轴线监测,实时记录基坑的变形情况。
3. 支护结构受力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应变计、位移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 地下水位监测:对基坑附近地下水位进行监测,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可以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
5.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对基坑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可以采用地质雷达、声波检测等技术进行监测,确保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四、监测检测方法1. 传统监测方法:采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GPS、沉降仪、倾斜仪、应变计等。
这些仪器可以准确监测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且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分析。
2. 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存储。
可以采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等进行布设,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全方位监测。
3.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基坑工程的监测,减少人工操作和提高监测效率。
可以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进行监测,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大范围监测。
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一、前言基坑工程是指为了建设地下结构或地下工程而在地面上开挖出的深坑,如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室等。
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过程稳定安全,必须对基坑周边的地下水位、基坑变形、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进行严密监测。
基坑工程中的监测技术在施工和使用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进行讨论。
二、基坑工程监测内容基坑工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监测:考虑到基坑周围地下水的波动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需对周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范围和趋势。
2. 基坑变形监测:基坑挖掘深度增加时,土体受到变形应力的影响,从而引起土体变形。
因此,需要监测基坑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3. 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监测: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会产生影响,需监测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化情况。
以上监测内容对基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阶段都至关重要。
三、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方案1.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方案地下水位监测一般采用水位计或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
监测点分布需覆盖基坑周边,监测频率一般为每日至每周。
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监测中心,并及时进行分析与处理。
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基坑变形监测可采用全站仪、测斜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设立监测点布设需均匀,以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
监测频率根据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而定,一般监测频率为每日至每周。
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3. 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监测技术方案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监测可采用全站仪、测斜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设立监测点分布需合理,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周至每月。
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基坑工程的关键环节。
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预警和预防基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动的可能性。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详细版)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前言本旨在规划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本方案详细介绍了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以供参考。
二、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的监测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情况,预测和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监测内容1. 地面沉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周围地面的垂直位移情况,以评估基坑开挖对周边建造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各个部位的水平位移情况,以评估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基坑排水系统的效果。
4.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旨在记录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以评估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五、实施步骤1. 建立监测点根据监测内容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并进行标记和记录。
2. 部署监测仪器根据监测内容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并按照要求进行部署和安装。
3. 数据采集和处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监测报告。
4. 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及时将监测报告反馈给相关责任方,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六、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基坑工程监测点位置图2. 基坑工程监测仪器说明书3. 基坑工程监测数据报告样本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领域的专门法律法规。
2.《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工领域的专门法律法规。
二:(简洁版)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前言本为基坑工程监测方案,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详细介绍了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实施步骤。
二、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工程变形和破坏情况,预测风险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测内容1. 地面沉降监测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3. 地下水位监测4.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五、实施步骤1. 建立监测点2. 部署监测仪器3. 数据采集和处理4. 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六、附件1. 基坑工程监测点位置图2. 基坑工程监测仪器说明书3. 基坑工程监测数据报告样本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造法》2.《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投资公司
江宁开发区IC设计园2号楼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测方案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2007-4-13
南京市投资公司
江宁开发区IC设计园2号楼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南京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江宁开发区南京IC设计园2号楼位于江宁区胜利路以北、挹淮街以西、董村路以南。
该工程由南京市投资公司委托其控股的南京国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号楼建筑面积约为22000平方米,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3.55m。
本基坑±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80m,自然地面相对标高-0.2~-0.5m,坑底相对标高-5.3m,基坑实际挖深4.9m左右。
根据本基坑的周边环境要求确定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取1.0。
工程支护结构选型如下:
1、基坑ABCD段采用格栅式重力挡墙进行支护;
2、基坑DEFGHA段采用自然方坡支护形式;
3、坑内地下水采用排水沟加集水坑明排方式。
二、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
一)、监测目的:
1.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
根据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如下:
1.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2.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二)、点位布设:
1.沿圈桩顶每20m左右设位移监测点,共布设19个;
2.周围建筑物共布设25个沉降监测点;
3.布设4个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孔深12m;
具体监测点点位见后附平面位置示意图。
三、监测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监测方法
(一)、监测依据的技术标准: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基坑设计规范》(JGJ120-99)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二)、监测方法:
1.表面变形观测:
包括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使用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
1)水平位移采用测小角法,角度观测一测回,距离按1/2000的
精度测量,测小角法是利用精密经纬仪精确地测出基准线与
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所夹地微小角度αi(如图所示),并
按下式计算偏移值:
l i=αi.S i/ρ
式中S i为端点A到观测点P i的距离,ρ’’=206265’’;
2)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二级变形等级或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执行;
2.深层土体位移观测:
深层土体位移观测采用深埋管测斜,沉降时,测头以其导轮沿着测斜导管的导槽下降或提升。
测头传感器可以敏感导管在每一深度处的倾斜角度,输出一个电压信号在测读仪面板上显示出来。
测
头测出的信号是以测斜导管的导槽为方向基准,在某一深度处,测头上下导轮标准间距L上的倾斜角的函数,该信号可换算成水平位移。
而测斜仪的测斜原理是基于测头传感器(加速度计)测量重力矢量g在测头轴线垂直面上的分量大小,确定测头轴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
采用的仪器为ZW2000型位移计。
观测方法是将测头插入测斜管内并缓慢下到孔底,一般先测可能出现最大位移的方向。
测量由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一定距离测读一次,每次测量时,应将测头稳定在某一个位置上。
测量完毕后,应将头旋转180度插入一对导槽,按以上方法重复测量(两次量测部位要保持一样);此时各测点的正反两读数值接近,符合相反,如果测量数据有疑问,则应及时补测。
用同样的方法测另一对导槽的横向位移。
四、监测测点的埋设
1.水准基点和平面控制点
在远离本施工场地(40m外)的地方设置水准基点BM1~BM4,平面控制点PG1~PG4。
2. 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
测点布置沿基坑周边每20米左右布置一个观测点。
在布设时建立初始读数,在基坑开挖当日起实施监测。
3. 深层土体位移监测点
在埋设点上用钻机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逐段安放测斜管,顶底密封,接头处用自攻螺丝拧紧,并用胶布密封。
安放完毕后用膨润土及黄砂回填,直到钻孔孔隙密实为止并用混凝土封口。
测斜管采用外径60mm,内壁5mmPVC测斜管。
孔深为12m。
4. 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用长度20cm,18mm钢筋将其埋入周围建筑物中,作为沉降观测点标志。
五、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措施
基准点观测及沉降观测点采用DSZ2(编号CS001)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2M因瓦水准尺,水平位移观测点采用Leica Tc402型全站仪(编号CQZ001),深层位移采用ZW2000型(编号CCX001)位移计采集。
1.监测精度
本次监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执行,其精度为:
a.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0=±0.5㎜
b.水准闭合路线,闭合差f w=±1.0n(n为测站数)
c.垂直变形监测精度(最弱点中误差):M弱=±2.0㎜
d.深层土体位移每次测量读数误差<±0.1㎜
2.技术措施
(1)为了确保各项监测项目的精度,投产的仪器必须按规定内容检查标定其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做记录归档。
遇特殊情况(如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标定。
不合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
(2)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或往返闭合观测方法。
(3)观测数据不能随意涂改。
(4)各监测项目变形量或测量值接近报警值时,及时报警,并提醒业主及有关单位注意。
六、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
1.监测频率
基坑安全监测时间为,开挖前一周至地下室建成土体回填后一周止。
监测时间间隔要求:
1.开挖过程
开挖深度至基坑底面时,监测时间间隔为1d~2d;
2.开挖完成以后
监测时间间隔为2~3d;
遇超过警戒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时间间隔直至跟踪监测,以保证及时反馈信息。
2.预警值
a.基坑周边沉降速度不超过1mm /d,累计沉降量<15mm 。
b.周围建筑物沉降速度不超过1mm /d,累计沉降量<15mm 。
房屋
差异沉降不超过1/1000。
c.基坑周边累计水平位移不超过0.5%H(H为开挖深度)。
周围建
筑物沉降速度不超过1mm/d,累计沉降量<15mm。
房屋差异沉降不超过1/1000。
七、监测人员安排及数据传递方式
及时提交观测数据, 如有特殊情况需召开现场办公会,全体人员参加。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2007年4月13日
南京市投资公司
江宁开发区IC设计园2号楼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测监测费用预算
根据《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收费标准》及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版)估算开挖前一周至地下室建成土体回填后一周止,预估观测时间需25次。
(一)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4个孔,孔深10.0米。
1. 材料费4孔×10m/孔×30元/m=1200元
2.钻孔费4孔×10米/孔×30元/米=1200
3. 埋设费1000元/台班×1台班=1000元
4. 进退场费500元/台次×1次=500元
5. 监测费13元(米/次)×10米×4个×25次=13000元
∑=16900元(二)桩顶结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19个点。
1. 布点费70元/点×19点=1330元
2. 水平位移观测费100元(点/次)×19个×25次=47500元
3. 沉降监测费100元(点/次)×19个×25次=47500元
∑=96330元(三)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共25个点。
1. 布点费70元/点×25点=1750元
3. 监测费100元(点/次)×25个×25次=62500元
∑=64250元(四)技术工作费
以上三项观测费合计:13000+95000+62500=170500元
技术工作费170500×22%=37510元
(五)预估总费用
以上四项费用合计:16900+96330+64250+37510=214990元
观测费技术工作费170500+37510=208010元6980
观测费和技术工作费优惠80%,优惠壹拾陆万柒仟圆整。
最终报价为48000(肆万圆整)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2007年4月13日
南京市投资公司
江宁开发区IC设计园2号楼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200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