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路测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LTE干扰排查案例》

《LTE干扰排查案例》

LTE干扰排查案例
分析后台底噪
取凌晨2:00~凌晨2:1515分钟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来选取受干扰比较严重的小区。

可以按照如下的判决条件:1,平均值大于-113dBm/RB(仿真在邻区加载条件下上行吞吐量损失5%的门限值,该判决门限可作为高干扰小区的基本判断门限,适用于判断本系统和异系统干扰);
2,最大值大于-110dBm/RB(武汉现场测试判决条件,适用于判断异系统干扰);
按照以上标准我们筛选出了以下25个小区:
干扰筛选结果.csv
本月共处理1个小区的干扰:
选取高干扰小区的底噪进行做图
按照1和2中条件筛选出来的小区,进行100RB上做图,如下所示:
横轴是100个RB,纵轴是RB上的干扰场强;
分析图形,预判干扰类型
阻塞干扰判决条件如下:
1,100个RB上都有提升,干扰最小的RB也超过-117;
2,后50个RB上干扰不平,有一定的抖动及坡度;
GFA436_A52_鹤萝北萝北7号站-DLH-2怀疑为存在阻塞干扰,通过现场勘测发现该站点与电信FDD基站共站,天线隔离度不足,关闭电信站点后干扰消失,具体如下:
调整前
调整后
通过现场勘测及关闭电信FDD站点前后对比可以判定该小区干扰为电信FDD站点产生的阻塞干扰。

(完整版)TDD_LTE无线网络优化案例

(完整版)TDD_LTE无线网络优化案例

TDD_LTE无线网络优化案例一、浦东大道福山路道路优化案例1. 测试环境【路测设备】:JDSU W1314A—E01 Receiver【路测软件】:JDSU E6474A-X【测试路段】:浦东大道、源深路及福山路周边路段【测试环境】:从前期的测试中发现在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路段存在弱覆盖情况,SINR在道路上分布不满足测试需求,通过RF手段进行优化后进行前后对比。

图1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无线环境图浦东大道福山路周边无线环境图中看出,该区域由密集居民区、高层商务写字楼、厂房及学校组成,浦东大道北侧无线环境良好,南侧道路两旁有较多建筑,对无线信号有较强的阻挡,周边主要由利男居、浦福昌、钱栖站点覆盖周边道路。

2. 优化前覆盖情况图2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前RSRP覆盖图图3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前CINR覆盖图从优化前的测试数据中看出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路段RSRP值主要在-90dbm左右,但是CINR覆盖较差,浦东大道福山路至源深路之间普遍在15dB以下,不能满足道路覆盖要求,该路段主要由利男居站点覆盖,但是从该站RSRP分布情况看出,该站在浦东大道上没有出现强信号,考虑对该站重点优化。

3. 优化思路及方案图4利男居站点平面图利男居各小区照片问题路段主覆盖站点为利男居,该站点位于浦东大道44号林顿酒店7楼,天馈采用抱杆安装,挂高24米,从利男居站点各小区安装位置中看出,该站3个小区天馈周边都有阻挡物,而按照当前设计方位角,利男居_1小区的天线方位角0°,在浦东大道上是旁瓣信号覆盖,而利男居_3小区天线方位角240°覆盖方向也存在自身楼面建筑的阻挡,从而得出浦东大道该站点信号偏弱的原因,通过实际情况看中看出,利男居_1小区50°方向角有自身建筑的阻挡,往该方向调整不但不能改善浦东大道的覆盖,反而会使得信号反射而出现在背面区域,于是考虑将利男居_1调整为280°、根据挂高计算出该小区下倾调整为2°覆盖效果为最佳;利男居_2主覆盖方向由两栋高楼阻挡,导致在源深路段覆盖较差,由于建筑的阴影效果通过调整天馈是无法改善覆盖,建议该小区调整为50°来覆盖浦东大道东侧路段、利男居_3当前信号阻挡明显,调整为180°可以很好的避开阻挡物,达到最佳的覆盖效果,同时为了改善福山路近浦东大道覆盖,调整浦福昌2、钱栖1小区天馈来避免由于利男居下倾角增大后出现的弱覆盖路段,综合路测情况分析,得出具体调整方案如下:SiteNameCN CellNameCN初始值调整后Height azimuth MDownTilt azimuth MDownTilt利男居利男居_1240—22802利男居_224170050—4利男居_3242403180-4浦福昌浦福昌_121030—4浦福昌_2211001110-1浦福昌_3212401240—4钱栖钱栖_1270230—4钱栖_2271207120—4钱栖_3272402240—24. 优化后覆盖情况图5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RSRP覆盖图图6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CINR覆盖图图7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CELL_Identity分布图5. 优化小结从优化后的测试数据中看出,利男居_1、2小区在浦东大道上RSRP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主覆盖方向CINR基本能达到30的极好点,浦福昌2小区在昌邑路福山路良好,钱栖1小区天馈调整后在福山路近浦东大道信号也有所提升,从调整后的整体效果中看出,此次优化达到优化目的,当前浦东大道福山路段信号覆盖良好,各小区信号分布合理,信号满足道路覆盖指标要求。

lte路测分析报告鼎力

lte路测分析报告鼎力

LTE路测分析报告鼎力1. 引言本文是针对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的路测分析报告,通过对实际的路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网络性能指标和问题点,为网络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2. 路测环境和方法2.1 路测环境本次LTE路测是在城市A的主要街道和高楼区域进行的,采用了专业的路测设备,并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操作和数据记录。

2.2 路测方法路测方法采用了车载式测试系统,测试车辆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行驶,测试设备会自动记录网络性能数据。

同时,还结合了步行测试,以覆盖更多地理环境和网络场景。

3. 网络性能指标分析3.1 下行速率在LTE网络中,下行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通过对路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城市A的大部分区域,LTE网络下行速率平均在10 Mbps以上,能够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在高楼区域,由于信号衰减的影响,下行速率有所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3.2 上行速率上行速率是指用户上传数据时的传输速度,同样也是评估LTE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我们的路测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城市A的大部分区域,LTE网络上行速率平均在5 Mbps以上,能够满足用户上传数据的需求。

•在高楼区域,上行速率略有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3.3 延迟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语音通话等),延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我们的路测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城市A的大部分区域,LTE网络的延迟控制在50毫秒以下,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实时应用的需求。

•在高楼区域,由于信号衰减的影响,延迟略有增加,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4. 网络问题分析通过对路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网络问题,对于网络的优化和改进提出以下建议:4.1 覆盖问题•在城市A的一些偏远地区,LTE网络的覆盖存在一定的盲区,需要增加基站密度,提升覆盖范围。

•在高楼区域,由于信号衰减的影响,LTE网络的覆盖存在一定的盲区,可以考虑部署微基站或增加信号中继设备改善覆盖情况。

中国移动LTEVOLTE案例分析汇总

中国移动LTEVOLTE案例分析汇总

中国移动L T E V O L T E案例分析汇总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广东移动4GTD-LTE详细案例分析案例1:580 Precondition Failure导致的未接通。

【问题描述】在集团测试LOG中,存在Precondition Failure导致的失败事件,表现为呼叫过程中,终端主动上发或收到网络侧下发的580 Precondition Failure消息,随后呼叫中止,出现未接通事件。

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0:16:【问题分析】1、呼叫过程中,被叫发送Ringing 180后,收到网络下发的专载去激活命令,QCI 1被释放,被叫随后上报580 Precondition Failure,主叫同样收到网络侧转发的580消息,呼叫接续中止,导致未接通。

2、从信令中可以看到,被叫回复Ringing 180且主叫也已经收到Ringing 180,被叫随后收到网络侧下发的RRC重配,携带有QCI 1被释放的信息,被叫去激活专有承载。

由于专载已被释放,业务资源已不存在,所以被叫上发580 Precondition Failure失败消息。

主叫收到网络侧下发的580,接续被中止,导致了会话未接通。

3、从MME下发到Node B的E-RAB RELEASE COMMAND,原因上看是Nas层nomal_release,导致专载QCI 1被释放。

4、专载QCI 1被释放,去激活后,被叫发送INVITE 580,主叫收到网络侧转发的INVITE 580,会话流程中断,导致未接通【问题定位】在正常的会话流程中,由于MME下发E-RAB RELEASE COMMAND,使得QCI 1被释放,导致未接通。

【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查看MME在什么情况下会下发E-RAB RELEASE COMMAND。

LTE优化案例整理

LTE优化案例整理

青岛LTE网络316公交线路测试优化报告1. 优化案例导频污染及重叠覆盖香港中路裕能宾馆附近问题描述:香港中路裕能宾馆以西路段测试情况如下,该路段存在严重弱覆盖问题,部分位置RSRP在-110dBm左右,由于严重弱覆盖造成信号质量及速率差。

问题分析:问题路段测试情况如下,测试分析发现裕能宾馆LDE3覆盖范围较小,扇区方向200左右RSRP下降至-100dBm以下,造成信号质量及速率较差,二疗附近由于覆盖极差发生数据业务掉线。

通过现场勘查发现裕能宾馆3小区天线位置不合理,存在楼面遮挡造成信号阴影衰落严重,小区覆盖方向信号覆盖差,下图为天线位置情况,天线位置为建筑楼面靠东的位置,小区覆盖裕能宾馆以西路段时由于存在40米左右楼面遮挡,信号覆盖差。

优化方案:对裕能宾馆3小区天线位置进行整改,由原位置迁移至建筑东南角区域,并将裕能宾馆LDE3天线由180度调整至200度,直接覆盖香港中路,避免楼面遮挡造成的信号衰落,改善信号覆盖。

优化效果:天线整改后信号覆盖改善明显,由于弱覆盖问题得到改善,该路段信号质量提升,数据业务速率得到很大改善,平均下行速率由14M左右提升至30M以上,掉线问题解决。

二疗覆盖仍存在小范围弱覆盖通过基站“二疗”开通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调整前RSRP:调整后RSRP:调整前SINR:调整后SINR:调整前Throughput:调整后Throughput:香港中路金丽华附近问题描述:下图为香港中路金丽华附近基站分布情况,平均基站间距150米左右,其中金丽华与疗供基站间距仅90米,且金丽华站高32米、疗供站高24米,基站分布密集且站高较高造成香港中路附近重叠覆盖严重,信号质量及速率差。

问题分析:香港中路附近现场测试情况如下,从信号覆盖情况来看,金丽华附近信号覆盖良好,同一位置可以收到多个强度相近的小区信号,重叠覆盖严重,造成SINR及下行速率差。

前期已针对金丽华、疗供、碧波酒店进行天线调整,控制小区覆盖范围,减小重叠覆盖,由于基站间距过小无法进一步调整改善。

LTE案例库总结

LTE案例库总结

LTE案例库总结1.LTE下载速率低原因及相关案例 (5)1.1无线环境 (5)1.1.1案例1:系统外干扰(DCS1800)导致LTE宏站单小区下载速率低 (6)1.1.2案例2:服务小区与邻小区PCI存在mod3干扰造成下载速率过低 (8)1.1.3案例3:由GPS失锁引起的F频段LTE基站上行干扰 (9)1.2容量 (10)1.3无线参数配置 (10)1.3.1案例4:爱立信小区上下行时隙配比错误导致上行高BLER 速率低 (10)1.3.2案例5:LTE的功率PA、PB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下载速率低的处理 (11)1.3.3案例6:爱立信LTE小区DLTARGETBLER参数配置有误导致下行速率低121.3.4案例7:华为eNodeB升级8.0版本默认开启MR功能后导致速率低 (12)1.3.5案例8:由于PDCCH信道误码率较高导致下载速率波动 (13)1.3.6案例9:TA同步功能未打开导致LTE下载速率抖降问题案例(14)1.4传输问题 (14)1.4.1案例10:LTE传输问题导致小区下载速率低 (14)1.5传输参数问题 (15)1.5.1案例11:PTNQOS参数限制导致LTE下载速度低案例 (15)1.5.2案例12:PTN侧MAC地址学习功能未配置导致LTE基站FTP下载速率低161.5.3案例13:由交换机端口配置不正确导致LTE TDD下载速率波动问题 (17)1.6核心网参数 (17)1.6.1案例14:QCI设置错误导致演示厅LTE下行速率低问题 (17)1.7基站存在故障或告警 (19)1.7.1案例15:室分场景多RRU合并后某一RRU驻波导致速率低(19)1.8其它类别 (19)1.8.1案例16:LTE测试软件配置错误导致下载速率低 (19)1.8.2案例17:由于合路器接法不正确引起的下载速率低的问题(20)1.8.3案例18:LTE室分双路不平衡导致下载速率低 (22)2.LTE基站小区无法建立或建立异常问题及案例 (23)2.1无线参数配置 (23)2.1.1案例1:GPS数据配置错误导致LTE TDD无法正常开通的案例 (23)2.1.2案例2:LTE宏站小区CRS端口配置错误导致小区无法建立(24)2.1.3案例3:LTE小区与RRU关联错误导致覆盖接反 (25)2.1.4案例4:LTE基站eNodeB ID标识不唯一导致基站S1偶联链路频繁规律闪断(26)2.1.5案例5:大唐和华为GTP-U检测功能参数协商不一致导致LTE站点业务频繁中断 (26)2.1.6案例6:由于TDS频点设置问题导致LTE基站无法开启的案例 (27)3.LTE切换问题及案例 (28)3.1覆盖 (28)3.1.1案例1:由于弱覆盖导致成都理工大学LTE小区1与音乐公园LTE小区2切换失败案例 (28)3.2无线参数配置 (29)3.2.1案例2:爱立信LTE小区DCI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 (29)3.2.2案例3:开启防乒乓切换开关导致不切换 (29)3.2.3案例4:由切换门限设置错误导致某LTE站无法进行异频切换 (30)3.2.4案例5:TAU与X2切换冲突导致切换失败并掉线 (31)3.3核心网参数 (32)3.3.1案例6:LTE核心网鉴权关闭导致切换失败 (32)3.4传输参数 (32)3.4.1案例7:LTE基站S1口少配导致切换成功率低处理案例 (32)3.5异厂家参数配置 (33)3.5.1案例8:爱立信与中兴LTE邻小区RLC传输模式配置不一致导致切换失败333.5.2案例9:大唐与诺西Local Cell Resource ID配置不一致导致切换失败的案例343.5.3案例10:由于DRB-ID分配策略华为中兴LTE异厂家切换失败案例 (35)4.LTE终端接入问题 (35)4.1无线参数配置 (35)4.1.1案例1:TD-LTE帧同步参数配置错误导致上行干扰,造成终端有信号无法接入 (35)4.1.2案例2:TDL完整性保护算法设置错误导致部分终端无法上网 (36)4.1.3案例3:爱立信室分小区PrachConfigIndex配置错误导致接入性差 (37)4.2核心网配置 (38)4.2.1案例4:LTE的S1口IP配置错误导致终端无法正常接入 (38)4.2.2案例5:在MME中未绑定IMSI和HSS对应关系导致LTE 新号段无法附着到网络 (39)4.3传输参数配置 (40)4.3.1案例6:未设置用户面路由导致LTE基站无业务速率 (40)5.2/3/4G互操作问题 (40)5.1.1案例1:由于3G/4G的PLMN不同且未配置EHPLMN导致TD-S重选TD-L失败 (40)5.1.2案例2:华为和中兴MME选路策略不同导致CSFB被叫接通率较低 (41)6.掉话问题 (43)6.1.1案例1:TD-LTE SRS带宽重配置导致掉话率高案例 (43)。

LTE典型案例分析

LTE典型案例分析

LTE典型案例分析覆盖类1.1 概述覆盖类问题只要涉及弱覆盖、越区覆盖、过覆盖、无主导小区、上下行不平衡及导频污染等。

在TD-LTE中一般认为RSRP<-110dBm,认为是弱覆盖。

越区覆盖: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下倾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终端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

过覆盖: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容易引起干扰和乒乓切换;无主导小区: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不大,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小区重选门限附近的区域,并且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一般或者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频率复用的原因,导致服务小区的SINR不稳定,可能发生空闲态主导小区频繁重选、连接态频繁切换,无主导覆盖也可认为是若覆盖的一种。

导频污染:指在某一点存在过多(一般认为大于等于3个)的强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1.2弱覆盖1.2.1弱覆盖分析造成弱覆盖的原因有:1、规划的站点由于种种原因如物业等没有开起来;2、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如下倾角过低;3、在站建起来后,由于新建楼宇的遮挡,导致部分区域RSRP很差;4、站点过高,如四十多米或更高,会造成塔下黑5、下倾角、方位角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调整,如:美化邓杆站点不方便调整天线的方位角(3个天线方位要一起转,因为外面有罩子盖住下倾角无法调整,如科技园四、海德三路等;深大校园里站点天线都是放在美化罩子(长方体的箱子)里面,对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调整范围也有影响(如:深大、深大南校等))。

针对以上原因建议的方案有:1、推动客户将规划站点尽快开起来;2、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到合理位置;1.2.2天线方位角不合理导致弱覆盖现象:科技园三的102和104小区由于天线被住宅楼遮挡,导致覆盖区域内部分道路信号较弱,存在弱覆盖,科技园三站点周围的地物如图:图表1科技园三周围地物调整前道路的电平值如下图:图表2优化前科技园三覆盖措施:将104小区的方位角由20度调整为40度;将102的方位角由150度调整到100度;调整后弱覆盖得到改善,如下图:图表3优化后科技园三覆盖1.2.3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现象:东都花园附近有小段路RSRP低于-110dBm,该路段属于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点主覆盖区,需要调整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的天馈方向角和下倾角加强覆盖。

LTE路测案例分析报告

LTE路测案例分析报告

LTE路测案例分析报告LTE (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之一,其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以满足用户对高速移动宽带数据服务的需求。

LTE的引入和部署对移动网络的覆盖和性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进行LTE路测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一次LTE路测案例为基础,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评估LTE网络的覆盖范围、速率和性能。

本次LTE路测案例是在一些城市进行的,目的是评估LTE网络在城市中各个区域的覆盖情况和性能表现。

路测使用了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软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等。

以下是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首先,我们关注LTE网络的覆盖情况。

通过分析信号强度和RSRP数据,我们可以确定网络覆盖的强弱程度。

我们发现,在城市中心区域,信号强度较高,RSRP值在-60dBm到-80dBm之间;而在城市边缘区域,信号强度较低,RSRP值在-85dBm到-100dBm之间。

这表明LTE网络在城市中心区域的覆盖较好,在城市边缘区域的覆盖相对较弱。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LTE网络的速率和性能。

通过分析信号质量和RSRQ数据,我们可以评估网络的速率和性能。

我们发现,在城市中心区域,信号质量较好,RSRQ值在-6dB到-9dB之间;而在城市边缘区域,信号质量较差,RSRQ值在-12dB到-15dB之间。

这表明LTE网络在城市中心区域的速率和性能较好,在城市边缘区域的速率和性能相对较差。

最后,我们可以基于路测数据,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对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覆盖,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功率控制,以提高覆盖范围、速率和性能。

其次,对于城市边缘区域的覆盖,可以考虑增加基站密度,以增强信号强度和质量,提高网络覆盖和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覆盖类1.1 概述覆盖类问题只要涉及弱覆盖、越区覆盖、过覆盖、无主导小区、上下行不平衡及导频污染等。

在TD-LTE中一般认为RSRP<-110dBm,认为是弱覆盖。

越区覆盖: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下倾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终端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

过覆盖:指网络中存在过度的覆盖重叠,容易引起干扰和乒乓切换;无主导小区: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不大,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小区重选门限附近的区域,并且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一般或者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频率复用的原因,导致服务小区的SINR不稳定,可能发生空闲态主导小区频繁重选、连接态频繁切换,无主导覆盖也可认为是若覆盖的一种。

导频污染:指在某一点存在过多(一般认为大于等于3个)的强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1.2弱覆盖1.2.1弱覆盖分析造成弱覆盖的原因有:1、规划的站点由于种种原因如物业等没有开起来;2、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如下倾角过低;3、在站建起来后,由于新建楼宇的遮挡,导致部分区域RSRP很差;4、站点过高,如四十多米或更高,会造成塔下黑5、下倾角、方位角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调整,如:美化邓杆站点不方便调整天线的方位角(3个天线方位要一起转,因为外面有罩子盖住下倾角无法调整,如科技园四、海德三路等;深大校园里站点天线都是放在美化罩子(长方体的箱子)里面,对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调整范围也有影响(如:深大、深大南校等))。

针对以上原因建议的方案有:1、推动客户将规划站点尽快开起来;2、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到合理位置;1.2.2天线方位角不合理导致弱覆盖现象:科技园三的102和104小区由于天线被住宅楼遮挡,导致覆盖区域内部分道路信号较弱,存在弱覆盖,科技园三站点周围的地物如图:图表1科技园三周围地物调整前道路的电平值如下图:图表2优化前科技园三覆盖措施:将104小区的方位角由20度调整为40度;将102的方位角由150度调整到100度;调整后弱覆盖得到改善,如下图:图表3优化后科技园三覆盖1.2.3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现象:东都花园附近有小段路RSRP低于-110dBm,该路段属于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点主覆盖区,需要调整东都花园和龙中站的天馈方向角和下倾角加强覆盖。

调整方案见下表,小区名PCI 方向角(调整前) 方向角(调整后) 下倾角(调整前) 下倾角(调整前) 东都花园E0 64 135 190 -2 未调整东都花园E1 63 230 260 -1 -4东都花园E2 65 355 10 -1 -4龙中E1 109 190 200 -2 -4表格1东都花园天馈调整方案调整后弱覆盖得到解决,调整前后的图见下:图表4东都花园调整前覆盖调整后的图见下:图表5东都花园优化后覆盖1.3越区覆盖1.3.1越区覆盖分析越区覆盖经常因为一些超过周围建筑物的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岛”的现象,因此,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区,当终端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

且即便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

解决建议:1、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可调整扇区的天线方位角,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微形成斜角,利用建筑物的遮挡减少电波因街道两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况。

2、调整扇区天线的下倾角,如果条件允许优先调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3、降低天线高度4、在不影响小区与业务性能前提下,降低发射功率;1.3.2越区覆盖案例214小区的电子下倾6度,机械下倾5度,由于美化罩缘故,下倾角无法再往下压;但小区在1.26km还有信号且电平为-103dBm,在700多米时信号强度达到-93dBm,故在不影响覆盖的前提下需要适当降功率,将功率降低2dB后,信号消失,如下图图表6科技北调整前越区覆盖图图表7科技北调整后覆盖图表8科技北覆盖路段基站分布注:该路段由于高新公寓站没开起来,有小段弱覆盖,当电平为-103时会切向214小区。

2干扰类2.1 PCI模3相等干扰科技园E,58小区上报了114的MR,181和服务小区58模3相等,下发了切换命令,UE没收到,由UE侧可看到此时SINR很差为-6.83;图表9科技园58基站侧LOG图表10科技园58信道状况图表11科技园58终端侧LOG措施:将科技园四1小区的PCI由181调整为182,0小区的PCI由180调整为181,2小区的PCI182调整为180,干扰得到规避。

注:在调整PCI时也要将配置该小区为外部邻区的基站的外部邻区中的PCI修改过来。

2.2 GPS失锁干扰现象:高科E站点小区1覆盖区域近点接入困难,拉网在此小区覆盖区域下必然掉话且长时间无法接入。

在M2000信令跟踪下的干扰检测中跟踪高科E的1小区。

发现每个RB 的功率都比正常-110dBm高了30dB左右。

RSSI同时也高了20dB左右,如下图:在故障小区覆盖区域,实测,信号强度大于-70dBm的时候才偶尔能接入。

Probe和基站侧信令分析看到,eNodeB未发切换命令或者切换重配消息UE没收到,导致每次经过此处必然掉话。

后发现M2000中,中兴通讯站点有GPS告警“GPS线路短路故障”,在MML中将中兴通讯站点去激活,高科站点的干扰马上消失。

由此确定是中兴站点GPS失步,导致周边区域同频干扰严重,更换中兴站点GPS后,故障消失。

3切换类3.1 基站不下发切换命令该问题的前提是UE上报了切换的MR,基站侧也收到了MR,但没有收到切换命令,可能的原因有邻区漏配或邻区配错、下发重配置没收到重配置完成和同频邻区中有PCI相等的邻区。

下面以案例形势一一展开。

3.1.1邻区漏配&邻区配错一、邻区漏配从基站跟踪看到基站收到了大量的MR,没有下发切换命令,导致掉话,如下图。

从probe上看信道质量不差没到解调门限以下,因为没有下发切换命令而掉话,可以查看是否为邻区漏配。

中兴通讯179向科技园四182发起切换,上报了切换的MR,基站侧也收到了MR,没有下发切换命令,之后读系统消息,发起重建,重新接入到MR中小区,即科技园四182,可以确认为邻区漏配。

Probe和基站侧log如下:图表12邻区漏配UE侧无线环境图表13邻区漏配UE侧LOG图表14邻区漏配基站侧log邻区漏配有2种情况:1、同频邻区和外部小区都没有配置;2、配置了外部邻区,但没配置同频邻区;建议:添加邻区注:也可通过对比SIB4中的邻区信息与MR中的邻区PCI发现是否为邻区漏配,如下图;图表15SIB4消息内容二、邻区配错下面为外部小区和同频邻区均已配置,且同频邻区也配置正确,但外部小区的PCI添加有错,导致的掉话。

如下图,102(科技园三1小区)上报181(科技园四的1小区)的MR,但没下发切换命令,查询同频邻区已配置eNBID为28即科技园四的1小区为邻区,但1小区的PCI被配成了182,且配置了同站的两个PCI相等的外部邻区。

图表16邻区错配终端侧LOG图表17科技园三1小区的同频邻区图表18科技园三的外部邻区建议:修正外部小区的PCI,在添加邻区时务必保证外部小区的PCI及同频邻区的eNBID正确,减少优化工作量。

3.1.2PCI相等导致不发切换命令现象:基站标识117,67(本地小区1)、68(本地小区0)为同站邻区,68往67切换正常,67往68切则切不过去,表现为上报了MR,不发切换命令,LOG如下:图表19PCI相等终端侧LOG图表20PCI相等基站侧LOG经查询67(本地小区标识为1)的外部邻区中有PCI为68和同站邻区的PCI相等,如下,在ANR关闭情况下,会不发切换命令;图表2167小区的外部邻区图表2267小区的同频邻区措施:首先核查是外部邻区中的PCI配置错误(即该站不存在,或基站存在但PCI配置有错);核查都无误时需要调整PCI;建议:1、调整完PCI后或新加站后用M2000上的PCI冲突核查工具进行核查邻区中是否存在PCI相等情况。

2、使用excel原型工具进行对比,该工具相对麻烦一点,需要将邻区信息倒出来。

如下,在M2000的配置中选择LTE 自优化,在优化菜单中双击PCI优化任务,如下图:图表23M2000 PCI自优化界面图表24PCI冲突信息在PCI冲突信息中点击任何一条在旁边会显示与其冲突的邻区的具体信息,如下表:图表25PCI冲突详细信息点击下面优化任务中的绿色按钮,会弹出如下对话框,图表26优化任务启动界面点击确认后,会显示如下进度条图表27优化进度条看见完成后会显示已成功,进度条显示100%,建议的优化值会显示如下:图表28优化结果3.1.3基站下发的RRC连接重配置没收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科技园三102切向科技园三104后,基站侧下发了RRC连接重配置,为重配置CQI,UE侧没收到,一直山上报MR,基站侧不处理,掉话;UE侧LOG如下:图表29OMT侧LOG基站侧LOG如下:图表30基站侧LOG在切换到104后,104小区的信道质量很差,导致没有解出RRC连接重配置而不下切换命令继而掉话,如下:图表31Probe侧信道状况措施:测量到邻区中182与服务小区104模3相等,由于此路段为弱覆盖路段,建议调整182的PCI,将182调整为180,180调整为181,181调整为182,但由于高新公寓站开不起来,弱覆盖无法解决。

3.2 乒乓切换在高科E内114和115间乒乓切换,如下图,将时间迟滞由320ms调整480ms,调整后有所缓解,如下:图表32调整前114和115 乒乓情况图表33优化后114和115切换情况注: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调整IntraFreqHoA3Hyst和IntraFreqHoA3Offset,但该参数会影响到所有和该小区进行切换的邻区。

4重建类协议规定的重建原因有3类:切换失败、重配置失败和其他,重建成功的前提是小区必须有ue的上下文。

下面依案例进行分析。

4.1 重配置失败引起的重建现象:服务小区为102,102切换到180后,基站下发了RRC连接重配置,但在发送重配置完成时,无线链路失败,从无线环境来看,此时服务小区的180的信号为-106左右,随后信号消失,且邻区中也测不到180信号,之后开始搜小区,搜完小区就报RRC连接重建了,重建原因为重配置失败,重建不成功导致掉话,该点为弱覆盖点,各小区在该点的信号都在-110左右且持续时间较短。

图表34Histudio侧信令无线环境如下:图表35HiStudio侧无线环境措施:可以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使其有一个主导小区覆盖,但该段由于高新公寓站没有开起来,属于弱覆盖,214为距离1km左右的信号,182为旁瓣覆盖,除了加站,此处无法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