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复习题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精品课程试题——--——--感谢生教班无私提供※<习题一>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物种生物圈环境环境的类型生态因子主导因子密度制约因子限制因子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态幅区域环境小环境内环境驯化休眠内稳态机制适应组合指示生物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兽类生理有效辐射极端温度Bergman规律Allen规律有效积温法则物候变渗动物恒渗动物低渗动物高渗动物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二、简答: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3) 解释和比较生态类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涵义。
4)比较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的异同?5)试举例说明生物如何调节其耐性限度以适应不良生境?6)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7) 生物对光照会长生哪些适应?8)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长生哪些适应?9) 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10)陆地上水分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11)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12)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于高盐度或者低盐度的环境?13) 水生植物对水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4)陆生动物如何适应于干旱环境?15)大气中CO2与O2浓度与生物的关系?※<习题二〉种群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种群相对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构件种群的内分布型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存活曲线同生群综合生命表净生殖率种群增长率内禀增长率数学模型指数增长模型罗辑斯谛模型生态入侵生活史适合度繁殖扩散繁殖成效亲本投资生态对策—3/2自疏法则领域婚配制度社会等级利他行为竞争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捕食作用协同进化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二、简答1)什么是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2) 试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3)设在0.5mL培养液中放5个草履虫,每天计数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其后四天的结果为20、137、319、369,请用逻辑斯蒂曲线拟合,并求出种群增长方程。
景观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四章景观生态过程▪本章考核知识点:▪ 1 生态流与景观生态过程▪ 2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机制▪ 3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4 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物质流▪ 5 流与景观结构▪第一节生态过程与流概念▪生态流▪景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地质干扰过程▪火干扰过程▪二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机制▪ 1 媒介物作用:▪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 2 驱动力作用:扩散、重力、行为▪▪物质流:是物质在重力和扩散力作用影响下沿能量梯度的运动▪运动:是物体消耗本身能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扩散:最少的聚集格局;物质流:居中;运动:最明显的聚集格局▪三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 1.连续运动▪流的主体在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不存在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既为连续运动。
▪间歇运动▪流的主体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其间出现过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即流的主体在某地出现过停歇,既为间歇运动。
间歇运动又可以分为两种:①休息站式:即该物种在某地做短暂停留后再继续运动;②暂住站式:指该物种不仅在某地停留休息,而且在该地成功地生长和繁殖,从而为物种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新的种源。
▪综合运动▪流的主体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
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的差别:景观结构的异质性。
景观结构的异质性作用:▪生态流运动由连续运动变为跳跃运动;▪运动中的停顿点增强,流的物质与流程环境间的关系越密切;▪流的速度降低。
▪第二节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物质流▪一、水流▪ 1.水流在土壤中的传输形式:下渗、侵蚀和地表径流、中间径流▪ 2.水流的方向和速度:水流的方向总是固定的:“水往低处流”▪ 3.水流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水输入量及其时间;②土壤结构,特别是土壤孔隙度;③土壤对水携带物质的过滤作用。
▪水流携带物质一般可分成两类:▪颗粒物质:如细菌、孢子、腐烂的泥沙树叶等▪溶解性物质:如腐殖质、尿素、硝酸盐、可溶性盐等▪二、养分流养分流主要是以溶解质的形式随水流而迁移的,属于土流的一部分。
生态学考研真题复习资料期末考试经典总结

10真题
一.名词解释(5*5)
1.化感作用
2.中度干扰学说
3.营养级
4.次生演替
5.高斯原理
二.分析计算(15*1)
1.下表是一植被野外调查表的一部分,调查面积为2500m2,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马尾松和南岭栲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和重要值,确定马尾松、木荷、栲树各为什么种
三.简答题(10*5)
1.如何进行生物群落的调查?应遵循的原则。
2.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哪些?他们对生物的作用。
3.阐述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的关系,有何生态学意义?
4.关键种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有何意义?
5.全球变暖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判断(9*5)
1.当群落演替到顶级后,群落中的生物多样性就会减少。
2.反馈是生态系统中某一组分在数量或者浓度上的变化引起相应成分的变化。
3.相对而应,常绿阔叶林的水源涵养作用最好,灌草丛次之,针叶林最差。
4.从Walter提出的均衡大陆中,可以看出,大陆东部多为荒漠,西部多为森林。
5.湿地生态系统以其丰富的物种和气候调节作用成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6.理论上,中国亚热带地区山地垂直带普的基带一定是常绿阔叶林。
7.热带雨林林地土壤的养分非常贫瘠。
8.水电建设项目输出的热水对于河流中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
9.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多个小的自然保护处比同等大的大保护处。
五.论述题(15)
1.如何考虑不同空间尺度对生物生态影响?。
0603景观生态学课程考试答案

0603景观生态学课程考试答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园林 2017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景观生态学【0603】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12个小题,选做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人类产生后,尤其是农业出现之后,地球上才逐步留下文化的印迹。
尽管地球上已不存在不为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自然空间,但是严格来说,只有具备具体可视的物质文化形态之景观才是文化景观。
由于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各种文化叠置而成的,因此美国地理学者提出“相继占用”的概念,主张用一个地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特征来说明地区文化景观的演变。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等,评价文化景观必须基于对上述诸因素的分析。
文化景观主要包括城市、乡村等聚落形态、田野道路等土地利用形态及民居、寺庙等建筑形态。
因此,对文化景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成就,有助于了解人类文化的空间差异,甚至可以反映出形成区域文化的自然历史背景。
2. 干扰斑块由局部性干扰(如树木死亡、小范围火灾)事件形成的与周边基质不同的斑块。
在一个本底内发生局部干扰,就可能形成一个干扰斑块,例如在一片森林里,发生森林火灾,形成一个或多个火烧迹地,这种火烧迹地就是干扰斑块。
3. 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系统中景观要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其中,属性可以是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任何变量,或者是类型变量(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或者是数值型变量(如动物分布密度、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温度等);变异性包括不均质性和复杂性。
5. 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即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6.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使廊道、斑块、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且适于人类居住。
生态学复习范围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臵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2. 适应组合:植物的生态适应方式取决于植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在逆境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往往在涉及到一组彼此相关联的适应方式,甚至存在协同和增效作用。
3. 冻举(冻拔):气温下降和升高引起土壤结冰及解冻,导致树木上举,根系裸露或树木倒伏。
冻裂:昼夜温差导至热胀冷缩产生弦长拉力,使树皮纵向开裂而造成伤害。
生理干旱(冻旱):土壤结冰或土温过低,植物根系吸水少或不吸水,而植物蒸腾失水引起植物干枯死亡。
4. 城市风:因城市热源、城市建筑和地形等因素引起的城市辐合气流和不规则乱流,不同城市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5. 酸雨:是空气污染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通常将PH<5.6的大气降水(雪、霜、雾、雨水等)称为酸雨。
6. 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
7.温室效应:大部分热能被大气中的气体吸收,尤其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氮。
由大气层的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
8. 环境阻力:种群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随着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多,由不利因素如竞争、疾病等引起的妨碍生物潜能实现的作用力。
内禀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差值。
9.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10.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社会在其所占有的土地上能养育多少人口才比较适中。
11.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12. 重要值:是用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13.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个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第五章29.如何理解景观的稳定性?景观亚稳定模型有何意义?①对景观稳定性的认识多借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把景观稳定性表达为抗性、持续性、惰性、弹性等多种概念。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③需表现景观稳定性的各个术语,仅能反映景观稳定性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对景观的稳定性做出全面评价。
意义:此模型有助于理解亚稳定性和稳定性的本质,但更适合于描述物理系统,不能充分反映出具有光合作用,植物,异质性结构及反馈机制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30.物种共存对景观稳定性有何意义?物种共存格局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31.试将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与物理系统变化的驱动力作一比较。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非生物的、生物的和人为的因素;其中,非生物的和认为的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通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称为格局的驱动力。
物理系统变化驱动力:。
自然因素比较多吧?书上都没有。
32.为什么需要建立景观变化模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体现:充分利用和推广有限数据;模拟时、空间相同或相似的景观;理解和预测动态现象;综合不同时、空间上的信息。
33.生态学范式为什么要发生变迁?它是如何进行变迁的?为什么:。
这个范式挺重要的,估计要与时俱进所以要变迁。
如何:基于对生态学中已有范式和理论的分析和归纳,生态学中正在经历着又一次范式变迁。
这一新范式是以斑块动态理论和等级理论的高度综合为特征的,这就是等级斑块动态理论。
34.如何理解干扰?它对景观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为什么?①生态学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时间或作用②在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破坏的同时,干扰也可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③生态学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和尺度域。
正面负面看情况,因为干扰对于景观格局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干扰导致的空间异质性,还表现在干扰导致的物理环境的变化、干扰残留物质的不同,这些因素均会对后来的景观演替和新形成景观的类型和格局产生影响。
景观生态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第一章测试1.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景观是特定的一种()类型。
A:生态系统B:空间实体C:尺度D:土地利用综合体答案:CD2.一棵树生长在环境中而占据一定的生态空间,因此,特定区域一定具有()制约。
A:承载力B:容量C:环境D:地带性答案:AB3.景观生态学是把()和()交叉形成的新型应用生态学。
()A:逻辑学B:地理学C:数学D:生态学答案:BD4.生命有机体对环境具有特定的需求,对()具有选择性。
A:食物链B:生境C:栖息地D:生态位答案:BC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现象表达出()信息。
A:地理环境B:土壤环境C:气候带D:水环境答案:AC6.地理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
A:地方性B:区域性C:区位D:人类行为答案:AB7.不同纬度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温度C:水分D:光照答案:AD8.不同经度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气压带B:距离海洋的距离C:温度D:水分答案:BD9.高度的变化可以导致()最本质生态因子的变化。
A:热量B:水分C:气压D:土壤答案:AB10.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间()和()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生态学化。
()A:景观格局B:景观过程C:景观感知D:景观服务答案:AB第二章测试1.景观空间尺度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一种()结构。
A:尺度间嵌套B:平行C:包含D:尺度内拼接答案:AD2.景观的斑块化是由自然干扰、( ) 和()造成的。
()A:农作物耕种B:洪涝灾害C:人工干扰D:环境演变答案:CD3.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生态空间都是以()的整体形式存在的。
A:斑块B:生态安全格局C:残留斑块答案:BD4.景观生态学认为对于焦点物种来说存在一种安全的网络格局称之为()。
A:生态安全格局B:生态网络C:网络陷阱D:生态避难所答案:A5.景观生态网络的斑块体系主要由源斑块、()、()等斑块构成。
()A:战略点B:残存斑块C:环境资源板块D:汇斑块答案:AD6.景观生态网络廊道体系主要由()和()构成。
景观生态学5-7章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29.如何理解景观的稳定性?景观亚稳定模型有何意义?①对景观稳定性的认识多借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把景观稳定性表达为抗性、持续性、惰性、弹性等多种概念。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归原有状态的能力,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③需表现景观稳定性的各个术语,仅能反映景观稳定性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对景观的稳定性做出全面评价。
意义:此模型有助于理解亚稳定性和稳定性的本质,但更适合于描述物理系统,不能充分反映出具有光合作用,植物,异质性结构及反馈机制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30.物种共存对景观稳定性有何意义?物种共存格局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31.试将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与物理系统变化的驱动力作一比较。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非生物的、生物的和人为的因素;其中,非生物的和认为的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通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称为格局的驱动力。
物理系统变化驱动力:。
自然因素比较多吧?书上都没有。
32.为什么需要建立景观变化模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体现:充分利用和推广有限数据;模拟时、空间相同或相似的景观;理解和预测动态现象;综合不同时、空间上的信息。
33.生态学范式为什么要发生变迁?它是如何进行变迁的?为什么:。
这个范式挺重要的,估计要与时俱进所以要变迁。
如何:基于对生态学中已有范式和理论的分析和归纳,生态学中正在经历着又一次范式变迁。
这一新范式是以斑块动态理论和等级理论的高度综合为特征的,这就是等级斑块动态理论。
34.如何理解干扰?它对景观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为什么?①生态学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时间或作用②在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破坏的同时,干扰也可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③生态学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和尺度域。
正面负面看情况,因为干扰对于景观格局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干扰导致的空间异质性,还表现在干扰导致的物理环境的变化、干扰残留物质的不同,这些因素均会对后来的景观演替和新形成景观的类型和格局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复习题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景观?
答: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什么叫景观生态学?
答: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
景观结构指的是斑块间的空间关系,景观功能指的是空间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景观变化则包括了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
比较简明的景观生态学定义是:景观生态学乃是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
3.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包括对景观异质性生物、地理及社会原因的分析。
4.德国科学家C.Troll在景观生态学界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
们会重提他的科学贡献?
答:学 (landscape ecology)是在1939 年由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
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以及与人类之间的与转化,运用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和地理学。
5.IALE的含义是什么?
答:IALE的含义是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6.什么叫景观异质性?
答:景观异质性的一般定义是: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系统。
7.为什么说,尺度是景观异质性的一种限定或者条件?
答:景观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包括空间组成、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三部分内容。
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可运用负熵和信息论方法进行测度。
8.什么叫生态流?
答:生态流反映生态系统中生态关系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交流、价值增减以及生物迁徙等的功能流。
9.生态流有那些类型?每个类型举出3个你熟悉的例子。
答:物流、能流、物种流、人口流和信息流。
(物质流、能量流、与价值流)
10.什么叫源区(源景观),什么叫汇区(汇景观)?
答:“源”、“汇”景观是针对生态过程而言,“源”景观是指那些能促进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汇”景观是那些能阻止、延缓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
11.为什么说景观里的源景观和汇景观可以转换?举出你熟悉的3个例子。
12.什么叫景观生态交错带(景观边界)?
答: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13.什么叫景观边缘效应?举出你熟悉的3个例子。
答:景观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
亦称周边效应。
14.举例说明什么叫景观渗透现象?出现景观渗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你熟悉的3
个例子。
答:景观渗透指的是通过打破建筑与景观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界限,将景观元素渗透到建筑形体与空间中去,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加连续和可的都市景观系统,并带来了场所体验的相关性和视觉经验的连续性。
15.什么叫生物的分布区?
16.生物为什么会灭绝?生物为什么会在景观里流动?
17.什么叫生物种群,生物亚种群?
18.什么叫复合种群(metapopulation)?
19.复合种群有哪些类型?每个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20.要开展景观生态研究,如何界定(确定)要研究的景观?
第二章景观结构和格局
21.什么叫景观结构?为什么景观结构中的所有图斑必须是投影图斑?
22.制作景观结构图需要哪些信息?是从哪些方面收集这些信息?
23.景观结构图有哪些作用?
24.什么叫景观组分?识别景观结构图里的景观组分,为什么要分别从性质、形态、来
源3方面进行?举例说明。
25.根据来源,景观组分可以分为哪4种类型?
26.根据形态,景观组分可以分为哪3种类型?
27.在景观组分里,基底(matrix)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怎样判定某一种景观组分是基
底?
28.在景观组分里,廊道(corridor)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怎样判定某一种景观组分是
廊道?
29.什么叫廊道的内环境?
30.什么叫廊道的网络结构,节点,网眼?
31.什么叫景观指数?
32.在景观里,同一种景观组分有那4种空间分布形式?
33.在景观里,同一种景观组分有那2种空间散布方式?各有什么生态意义?
34.什么叫景观整体的空间格局?美国学者Forman 提出的4种景观空间格局是什么?
35.什么叫分散式景观格局?在分散式景观格局里,值得特别关注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36.什么叫网络景观格局?在网络景观格局里,值得特别关注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37.什么叫现实的景观类型?美国学者Forman 根据什么提出的5种景观类型?这5种
景观类型是什么?
38.什么叫管理景观?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第三章景观结构和格局
39.什么叫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生态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
40.什么叫生态流?生态流包括哪几种类型?
41.在景观里,促使生态流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42.大气运动(风)对生态流的流动有哪些作用?举出你最熟悉的3个例子。
43.水流对生态流的流动有哪些作用?举出你最熟悉的3个例子。
44.人类活动对生态流的流动有哪些作用?举出你最熟悉的3个例子。
45.在广大乡村的农业景观里,耕地中间栽种大量的树木林带,有什么生态作用?用图
示的方法加以说明?
46.在公路、铁路、城市大街道的两侧,栽种大量的树木林带,有什么生态作用?用图
示的方法加以说明?
47.为什么城市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特别重视连排建筑物的走向问题?
48.什么叫沙尘暴?沙尘暴形成的3个要素是什么?人类可以控制的要素是哪些,为什
么?
49.什么叫噪声?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怎样减缓城市噪声?
50.在天然降水过程中,水分是怎样分配的?用图示的方法,解释陆地上的降水的分配。
51.用图示的方法,分析森林、草地、裸地对降水的影响。
如果要留住更多的降水,应
该怎样改变景观结构?
52.中国南方很多地方,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夏季城镇洪涝越来越频繁。
从景观生态
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53.我们丢弃或者不留心掉落在校园里的一片餐巾纸,最终进入滇池。
驱动力是什么?
生态后果是什么?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怎样阻止成千上万片丢弃或掉落的餐巾纸进入滇池?
54.土壤侵蚀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哪些?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改变哪些因素,可以实现对土壤侵蚀的控制?
55.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举出2个实例,说明改变景观结构可以控制土壤侵蚀。
56.什么叫物种流?举出3个实例加以说明。
第四章景观动态变化
57.什么叫景观的波动,景观的演变?景观波动和景观演变的差异是什么?
58.如何使用图形法识别景观的动态变化?
59.如何使用转移矩阵方法分析景观的动态变化?
60.我们的校园,包括了教室(包括餐厅)、宿舍、道路(包括停车场)、草地、树林
等景观组分,在这些景观组分里,都或多或少有一定数量的塑料垃圾。
学校在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要开展校园景观里的塑料垃圾进行整治。
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来评估这一塑料垃圾整治的效果。
第五章景观的人类干预和文化景观
61.改变景观的人类活动有哪些类型?
62.采集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当今人类正在进行的采集活动有哪些?
63.农业化是人类改变景观的一种活动,其基本特点是什么?对景观会产生什么样的主
要影响?
64.污染是人类改变景观的后果之一。
减少污染,除了减少污染排放,从景观生态学的
角度,还有什么办法?
65.什么叫文化景观?举出你最熟悉的3个例子。
66.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梯田,是一种文化景观。
请你用图示的方法,表达哈尼梯田景
观的特征,说明其中最重要的生态流是什么?
第六章景观生态规划
67.什么叫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的3个目标是什么?
68.为什么要把“自然优先”作为景观生态规划的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