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去重操作
动平衡双面去重操作方法

动平衡双面去重操作方法
动平衡双面去重操作方法是一种基于平衡二叉树的去重算法,主要用于去除数据中重复的元素。
该算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1. 将重复元素插入到平衡二叉树中,并维护平衡二叉树的性质;
2. 遍历整个数据集合,检查每个元素是否在平衡二叉树中存在,如果存在则将其从数据集合中移除。
这里采用的是动态平衡二叉树,也称为AVL树。
在插入元素时,AVL树会自动调整节点以保持平衡。
AVL树的平衡条件是每个节点左右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因此插入元素时需要对节点进行旋转操作以维护平衡。
当遍历数据集时,只要在AVL树中找到了该元素,就将其从数据集中移除。
由于AVL树是平衡二叉树,所以在查找元素时具有较快的查询速度,从而能够快速去除重复元素。
动平衡机的三种校正方法

动平衡机的三种校正方法
动平衡机校正方法之一:去重法
设已在转子的半径处测算出原始不平衡量和不平衡相位角,则此点即为“重点”,我们通过钻削或者铣削等方法在相位相同,半径为处进行去重操作,去除质量为,如果重径积矢量满足:则转子被平衡。
这就是去重法的平衡算法。
动平衡机校正方法之二附加动平衡盘法
对于需要经常对其进行不平衡量校正的转子,如磨床砂轮转子,平衡前推荐在转子上安装一只平衡盘。
平衡盘上加工出梯形槽,用于放入附加平衡块,盘的外圆端部一周按均匀刻度。
动平衡机校正方法之三:配重分量法
为了配重安装方便,可先在被平衡转子上钻若干个均布的螺孔,校正时可在与轻点点相邻的两个螺孔上加质量分别为和的配重。
若满足以下矢量关系,则同样可以使转子达到动平衡。
这三种校正方法都是比较好用的。
本文参考。
动平衡仪操作规程

动平衡仪操作规程
《动平衡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 确认动平衡仪工作状态正常,没有损坏和松动的部件;
2. 准备好适当的平衡配重和工具,确保能够及时调整和安装;
3. 确保待测对象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4.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了解动平衡仪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二、操作步骤
1. 将待测对象放置在动平衡仪上,并固定好;
2. 启动动平衡仪,进行初始校准和调整;
3. 开始进行动平衡测试,记录下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需要进行的平衡配重和安装位置;
5. 安装平衡配重,调整并测试,直到达到预期的平衡状态;
6. 停止动平衡仪,关闭相关设备,并清理现场。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整和更改参数;
3.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检查处理;
4. 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和维护设备,并做好记录工作。
四、操作后总结
1. 对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记录下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根据操作总结,完善操作规程和相关文件,为以后的操作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动平衡仪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动平衡操作规程和计算

动平衡操作规程1.操作前检查设备、电气是否正常,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并加注润滑油,空转试车。
2.吊装工件要平稳地放在机床架上,夹持牢固,擦净油污。
平衡块要紧固牢靠,不能有松动现象。
要有防止工件跳出的保险装置。
3.支承部位加润滑油。
室温20℃以上加30#润滑油,室温20℃以下加20#润滑油。
4. 开机试验时让速度缓慢升起。
注意观察转子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必须“紧急停机”。
运转时,操作人员要站在侧面不准接触转动部分。
5. 第一次开机后测得的“初始不平衡”数据即“相位”和“不平衡重量”要记录下来,然后停机配重。
6. 根据测得的数据,在相应的“相位”加上相应的“不平衡重”的橡皮泥,并粘贴牢靠。
经过2~3次反复试验,达到“许用不平衡”要求。
7. 将平衡好的转子反转180度进行开机校验。
观察“剩余不平衡重”是否相等,相位前后是否相差180度。
如果“相位”和“重量”不对,需分析原因,重新反复校验以达到要求。
8. 去重和配重处理:在转子粘贴橡皮泥部位,逐步进行打磨“去重”,或者焊接“配重”处理。
一般应开机2~3次进行观察,以免多去、多配,直至达到允许不平衡重要求。
9. 验收:由技术人员或主管领导检查验收。
一般选5~10倍剩余不平衡重进行检验,测试结果应与所加重量相符,且相位正确。
否则,需重新试验。
10. 工作完毕,切断电源,清理工作现场。
填写动平衡试验报告,操作人员、技术人员或主管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交用户。
转子剩余不平衡量的计算1、计算转子的许用不平衡度eper=(G×1000)/(n/10)eper―――许用不平衡度, g·mm/kg ;G―――平衡精度等级, mm/s ;n-------工件工作转速, r/min 。
2.许用不平衡量的计算Uper = eper·mm------工件旋转质量,kg;Uper----许用不平衡量,g·mm 。
例:某工件工作转速1400r/min,平衡精度等级取6.3,工件重量20 Kg则:eper=(6.3×1000)/(1400/10)=6300/140=45μ=45g·mm/kgUper =eper·m = 45×20 =900 g·mm常用各种刚性转子的平衡品质等级。
转子动平衡试验操作指导书

转子动平衡试验操作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所有电机回转轴的动平衡试验。
二、设备设备名称:转子动平衡仪设备型号:NHY-3000三、操作方法1放置好工件并启动平衡机。
2.打开计算机,进入双面动平衡系统。
3.进入型号选择,选择与该工件同类型的已标定好的型号,按回车键。
4.进入不平衡量显示界面,启动平衡机电源,让转子转起来。
5.转速稳定后,按回车键开始测量。
通常测量3-4次,按回车键,停止测量。
停止工件转动,开始去重或加重平衡。
6.所显示的配重量若满足图纸要求时,则该转子的平衡就做好了,可停机,换另外一根转子进行平衡。
7.若换另一种型号的转子,则选择“换型”即可重新开始,而不必关闭仪器。
8.若进行同型号转子平衡,则可直接选择“测量”。
也可选择“返回”,回到原始振动测量,并计算配重量。
若重新打开仪器,则选择调用该型号的影响系数文件,直接进行测量。
若采用原有影响系数进行平衡,要求转子的安装位置及平衡转速与以前相同,否则测量数据可能不准。
9.若转子使用圈带驱动,应将黑色吸光或白色反光带的位置定为零度,相位/转速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要改变。
10.该仪器项位角的定义为以转子上的0°位置为起点,逆转动方向为项位角的正方向。
四、做好测量记录。
五、维护保养1、本机为精密仪器,应由专人使用。
非操作人员请勿乱动以免引起故障,影响生产。
2、使用时,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或接近其它热源,以保持仪器在室温下正常工作。
3、安装调试好后不要经常搬动拆解,以防接插件松动,引起接触不良。
4、本机应防尘、防潮、防震,应采取相应措施。
5、如果屏幕灰尘太多,可用软纸(布)轻轻擦拭。
6、使用时应断开总电源。
长期不用时,应至少每月通电半小时。
7、机内无可以调整的元件,请不要随便调整板上的原件。
动平衡校正方法

动平衡校正方法
动平衡的校正包括两种方法: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是指在不考虑旋转机械在运转时的动态反应力和转动力的情况下,通过重新安排旋转机械上的质量分布来消除机械的不平衡。
静态平衡校正的步骤包括:
1. 首先确定机械的旋转轴和不平衡位置。
2. 检查旋转机械内、外部的重量分布,并计算重心的位置和质量。
3.重新安装或加装所需要的重量,使得质心与旋转轴重合。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机械完全静止。
1. 确定机械的旋转轴及正常运行转速范围。
2. 检测旋转机械的振动幅度。
3. 确定不平衡区域、位置、大小和方向。
4. 加装在特定位置上的校正质量。
在动平衡校正过程中,需要使用动平衡机进行校正。
动平衡机通常包括机台、支持设备和测试设备。
机台是旋转机械安装的地方,支持设备被用来支撑并定位旋转机械,测试设备用来测量振动和不平衡。
总之,动平衡校正是保证旋转机械稳定、安全、寿命长久运行的关键。
无论采用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的方法,都需要使用专门的动平衡机和测试设备进行校正。
只有旋转机械在运行时才能真正地检测和校正机械的不平衡,并使机械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马达轴做动平衡的方法

马达轴做动平衡的方法
马达轴进行动平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水平放置转子:将马达轴(转子)水平放置,利用重力作用找出偏重的一侧,这一步是为了让转子的质心位于回转轴线上。
2. 测定不平衡位置和大小:通过测试确定不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大小。
这通常需要专用的动平衡机或设备来完成。
3. 去重或配重:在确定了不平衡的位置后,可以通过去除材料(去重)或在对面增加相应质量(配重)来平衡转子,从而完成动平衡的过程。
4. 选择校正面:平衡校正是在垂直于转子轴线的平面上进行的,这个平面被称为校正平面。
有时可能需要选择多个校正平面来进行平衡校正。
5. 静平衡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先进行静平衡试验,这是最简单的平衡测试方法,通过在水平导轨上的滚动来找到重的部分,然后在相反方向上配置平衡重量。
6. 使用动平衡机:对于精确度要求较高的马达轴,通常会使用动平衡机来进行平衡。
动平衡机能够在转动状态下测定不平衡重量的位置和大小,并进行相应的平衡调整。
7. 重复测试和调整:在进行初步的平衡调整后,需要重复进行动平衡测试,确保转子在旋转时达到所需的平衡标准。
8. 最终检验:完成所有调整后,进行最终的动平衡检验,确保
马达轴在工作转速下运行平稳,无过大的振动或噪音。
车削法动平衡去重中刀具进给量与去除质量关系数据表的编制

进 行来做 出刀具进给 量和需去 除质量的数据 关 系
表 。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要分割很细的话 ,需要获 得大量的数据 ,非常麻烦。
给定 的制动鼓产品在工人去重操作时需要有刀具进 平衡去重示意如图2 所示。
此处 去重
给量和需去重量的对应关 系数据表 ,这个数据表 中
刀具进给量间隔应尽量小 ,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 中
图1 制动鼓的结构
对于动平衡机测 出的某一不平衡量找出较为准确的
刀具 进 给量 。
图2 点位 置为制 动鼓的中心点 ,4 中3 点位置为 卡盘的 中心点 ,3 点至4 点的距离a 为卡盘 中心偏移 距离 ,6 点为 刀具去重时调整进给量的对应点,6 A 至7 点的距离b 为刀具车削时 的进给量 。阴影部分为
砒
车削法动平衡去重中刀具进给量与 去除质量关系数据表的编制
驻 马店 中集华 骏铸造有 限公 司 ( 南 河 4 3 0 ) 王 贺 田倬于 6 0 0 连 美丽
1 编制背 景 . 动平衡的车 削法去重是机加工后的制动鼓在动 平衡机上测定出不平衡量并确定位置后 ,在工件中 心和卡盘 中心有一定偏移量的车床上进行加工去重 的方法 。这种去重在中心偏移量确定后 ,对于某一
最初 ,车 削去重操作的刀具进给量和需去重量 的关 系数据表是通过三维制图 ,根据进 刀量将需去
除的金属部分从三维图中切去 ,然后进行去除质量
的测定 ,每去除一次得 出一个对应数据 ,这样重复
动平衡车 削去除部分 ,1 点和5 点为去掉的月牙形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平衡意义以及去重操作细节
根据GB9239-88动不平衡的描述,可以简化为如下视图定义:
一、如图示,为完全静平衡理想条件下动不平衡现象:由于质量分布不对称,势必引起各个位置截面的质量分布的力矩变化,最后由于积聚效果,反映在a-b连线方向上。
二、如图示,静不平衡实际条件下的动不平衡现象:静平衡条件下积聚于a-b线上,但由于静不平衡量引起该实际力矩连线偏移理想连线距离为尺寸d的力矩连线A-B。
由于转子中间部分难以去重或无法去重,即定型为转子的内部不可调整内部结构,则重点在左右两端面进行合理去重,以期达到满足动不平衡规定指示范围的要求。
根据转子的动不平衡定义,可以总结出,动不平衡量与转子质量分布有直接的关系,故在动不平衡量超出规定范围后,有必要依据标定的范围进行质量分布的调整,具体可以按指示的方向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去重,以达到理想的质量分布。
如果去重部位选取不到位,或去重区域选取过小,将破坏该区域原有的质量分布,就整个平面的质量分布会引起变化,如果再次进行动平衡试验,势必与原有指示角度和偏重现象有一定偏差,产生所谓的“漂移”。
叶轮转子质心的确定——由于循环泵叶轮的结构,其质心介于叶
轮轴向尺寸中心与后盖板内端面之间。
转子动不平衡量分配——如上提示,循环泵叶轮转子满足转子动不平衡量分配中的至少a、b两项,即a、质心位于两支点间距中间三分之一的分段;b、校正平面间距大于支承间距的三分之一而小于支承间距。
由此可以确认两个端面作为校正平面的取许用动不平衡为整个转子许用动不平衡量的1/2。
动不平衡去重示意图:
前盖板——理论半径Rt=(R1+R2) / 2 。
简述——前盖板端面为近似R1至R2环型面,质量分布较为集中,去重半径按理论半径输入,去重位置对该平面质量分布将不会有大的影响。
去重范围按标定角度均匀分配角度射线两侧范围,偏重质量(即去重质量)通过换算得出。
注:在以30mm平方的面积进行去重,每1mm深可去重7克。
必要时可以按照0.5mm深度换算成面积,然后按照标定位置进行去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