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注塑模具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步骤(经典)

设计者:农文生
步骤2
【1】设计区域(之 后修补零件再分型)
【2】创建曲面补片 【3】编辑分型线段 【4】创建分型面 【5】创建型芯、型 腔 【6】型腔布局
步骤3
设计者:农文生
创建定位圈、 浇口套、流道 等
步骤4
说明:由于本塑造成品存在倒扣 现象故应设计滑块和斜顶机构
【滑块与顶料装置】
1创建滑块 2创建斜顶
设计者:农文生
பைடு நூலகம்
步骤5
【标准件管理】【顶杆】
1创建顶出系统
【冷却】
2创建冷却系统
(水嘴、冷却道、喉塞等)
设计者:农文生
整体效果 及 学习心得
细心+耐心+独 立思考+合作
设计者:农文生
谢
呼~呼、、完成任务、爬上去、嘻嘻!
谢 欣 赏
设计者:农文生
注射模具设计流程介绍
1总体设计思路分享 2基本设计步骤介绍 3整体效果及学习心得
设计者:农文生
总体设计思路分享
首先分析零件结构、分型、创建型芯型 腔,接着调用LKM-SG模架,然后创建定位 圈、浇口套、滑块、斜顶机构、顶出系统、 冷却系统等
设计者:农文生
基本设计步骤1
• 项目初始化、工件 • 在【注射模向导】工具条 中单击【项目初始化】按 钮,打开部件文件设置参 数及选项;调整WCS坐标 系,设计模具坐标 • 在【注射模向导】工具条 中单击【工件】在弹出的 【工件尺寸】对话框中设 置工件的参数及选项
壁面内嵌式开关按钮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壁面内嵌式开关按钮按钮的注射模设计过程。
包括了塑件结构的分析和材料的选择、拟定模具结构形式、注塑机型号的选择、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成型零件的设计、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合模导向机构的确定、脱模推出机构的确定、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排气系统的设计、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典型零件制造工艺等。
在模具的脱模中选择组合式型芯;采用斜顶杆和推杆同时推出;模具设计采用一模两腔生产;由于塑件壁厚较薄,上表面要求精度高,宜采用潜伏式内浇口。
设计过程包括塑件测绘、CAD绘图、任务说明书编写等。
关键词:开关按钮;潜伏式浇口;斜顶杆;组合型芯;一模两腔。
ABSTRACT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wall embedded type switch button button of injection mould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the plastic parts structure analysis and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drew up the mould structure form, the choice of injection mahine, pouring system form and the gate design, the design of its molding part, determination of the formwork and standard parts of selecting, molmerged steering mechanism determination, stripping out the determination of institutions,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design, exhaust system design, mol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typical par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In the mold of patterns of choice combined-type cores; The inclined top stem and putting also provide; Mould design USES a module and two cavity production; Because plastic parts wall thickness is thinner, high precision requirements on surface, appropriate USES latent type ingate.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plastic parts surveying and mapping, CAD drawing, write a mission statement.Keywords: Switch button;Latent type gate;Inclined top stem ;Combination core ;Two cavity。
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塑料注射成型的工具,是实现塑料产品批量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
注塑模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和流程,为后续模具制造和使用提供指导。
二、设计目标:1. 实现塑料产品的准确成型,保证产品尺寸和外观质量的一致性;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 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4. 考虑模具的可拆卸性,方便清洗和更换模具部件。
三、设计要求:1. 产品设计要求:a. 确定产品的尺寸和外观要求,提供详细的产品图纸和规格说明;b. 需要考虑产品的材料特性,如塑料的热胀冷缩性,流动性等;c. 确定产品的成型方式和注塑工艺参数。
2. 模具结构设计要求:a. 考虑产品的成型方式,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如单腔模具、多腔模具等;b. 在满足产品尺寸和外观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模具的尺寸和重量;c. 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耐磨、耐腐蚀的材料,优化工艺和热处理;d. 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保证注塑过程中材料的快速冷却和成型周期的缩短;e. 考虑模具的导向系统和定位系统,确保模具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f. 考虑模具的拆卸性,方便清洗和更换模具部件。
3. 模具零件设计要求:a. 模具芯、模具腔、模具板等零件的尺寸要与产品尺寸要求一致;b. 避免尺寸过小、壁厚过薄等问题,确保零件的强度和刚性;c. 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尽量减少加工难度和成本;d. 避免零件之间的干涉和碰撞,确保模具的正常运作;e. 采用标准化零件,方便制造和更换。
四、设计流程:1. 了解产品需求:与产品设计师沟通,收集产品图纸和规格说明;2. 制定模具设计方案:根据产品需求,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尺寸和重量等;3. 进行模具设计:进行模具零件的设计,包括模具芯、模具腔、模具板等;4. 完善模具设计:考虑模具的冷却系统、导向系统、定位系统等;5. 优化模具设计:通过模拟和分析,优化模具结构和零件设计,提高模具的性能;6. 完成模具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绘制模具图纸,包括三维模型和二维工程图;7. 制造模具:将模具图纸提供给模具制造厂家,开始制造模具;8. 调试模具:完成模具制造后,进行模具调试和试模,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9. 交付使用:完成模具调试后,交付给使用方,并提供模具的维护和保养指南。
游戏机手柄按钮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学院:专业年级: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二O一三年一月六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目的:1. 掌握机械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及基本工序。
重点是巩固和加强机械零件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械制图、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等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掌握并灵活运用CAD/CAM/CAE技术来进行注射模具的设计和生产制造,使学生获得资料和手册查阅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结构设计与工艺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要求:1.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学生要按时、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设计进展情况,并保证设计质量,不允许数据造假、网上下载和拼凑。
2. 根据设计课题,结合指导教师对课题的概况介绍,要求学生学会通过调研、网上检索等方式收集和整理相关手册、论文、著作等技术资料。
3. 结合相关资料的查阅和企业实习,撰写课题的实习报告和实习体会。
根据网上检索和企业调研了解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4. 利用CAD软件对模具进行结构设计,然后用CAE软件对塑件进行模流分析,最后根据设计流程,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本课题要求学生对游戏机手柄按钮进行工艺分析,然后确定模具结构,并完成注塑模设计。
主要技术要求是:1)结构合理2)良好的加工工艺性3)模具标准化1.查阅与课题相关的中外文资料,进行调研,熟悉课题,撰写开题报告和翻译英文文献一份。
2.熟悉游戏机手柄按钮的图样和技术条件,并对游戏机手柄按钮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
3.合理的选择塑压设备,确定注射机的技术参数。
4.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利用UG对游戏机手柄按钮进行三维造型及模具设计。
5.对模具主要零件进行生产工艺规划设计。
6.绘制模具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要求2.5张A0图纸。
7.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及技术条件,并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并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参数,如模具的收缩率、型腔布局、分型面的选择等。
3. 学生能够掌握注塑模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并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设计,包括绘制模具的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CAE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模流分析,预测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注塑模具设计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参与简单的模具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注塑模具设计,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增强工程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设计实践,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注塑模具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程伦理的认识,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工业产品设计方向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机械制图知识,对模具设计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的分类及注塑模具的组成- 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及注塑成型过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注塑模具概述2.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 收缩率的计算与调整- 型腔布局与流道设计- 分型面的选择与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注塑模具设计参数3. 注塑模具材料与加工:- 常用注塑模具材料及性能- 模具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注塑模具材料与加工4. 注塑模具设计实践:- 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CAE软件在模流分析中的应用- 模具设计实例分析与操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注塑模具设计实践5. 注塑模具设计项目:- 项目任务书发放与要求解读- 团队合作完成注塑模具设计- 成果展示与评价- 教材章节:第五章 注塑模具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注塑模具概述及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注塑模具设计参数学习第三周:注塑模具材料与加工学习第四周:注塑模具设计实践操作第五周:注塑模具设计项目实施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水平。
塑料旋钮注塑模具设计概述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塑料旋钮注塑模具设计概述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塑料旋钮注塑模具设计摘要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产品名称风扇按钮,选材料为聚氯乙烯,因为产品的需求,我们选择采用一模四腔的排列方式,根据模具结构,我们应用推杆推出工件方法。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CAD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斜顶机构AbstractThe plastics industry is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industries on the one category, while the injection mold is one of the types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understanding of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is very significant.The name of the skeleton design products, choose materials for the PP, because the demand for the product, we choose a two-cavity mold arrangement, according to mold structure, we applied the lateral type Pulling Mechanism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lifter body .Through this design, injection mold can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of some of the details of the note issue,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mold; by learning CAD, parts can create simple parts library, so as to effectively increase efficiency.Key words: lateral type core-pulling mechanism lifter bodies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7194582" 绪论PAGEREF _Toc327194582 \h 1HYPERLINK \l "_Toc327194583" 第1章塑件的工艺分析PAGEREF _Toc327194583 \h 3HYPERLINK \l "_Toc327194584" 1.1 塑件的材料 PAGEREF _Toc327194584 \h 3HYPERLINK \l "_Toc327194585" 1.2 工艺分析PAGEREF _Toc327194585 \h 5HYPERLINK \l "_Toc327194586" 第2章拟定模具结构形式PAGEREF _Toc327194586 \h 6HYPERLINK \l "_Toc327194587" 2.1 分型面的确定PAGEREF_Toc327194587 \h 6HYPERLINK \l "_Toc327194588" 2.2 确定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 PAGEREF _Toc327194588 \h 6HYPERLINK \l "_Toc327194589" 第3章浇注系统的设计PAGEREF _Toc327194589 \h 9HYPERLINK \l "_Toc327194590" 3.1 主流道设计 PAGEREF _Toc327194590 \h 9HYPERLINK \l "_Toc327194591" 3.2 分流道设计 PAGEREF _Toc327194591 \h 9HYPERLINK \l "_Toc327194592" 3.3 主流道剪切速率的校核PAGEREF _Toc327194592 \h 10HYPERLINK \l "_Toc327194593" 3.4浇口的设计PAGEREF _Toc327194593 \h 10HYPERLINK \l "_Toc327194594" 第4章成型零件的设计PAGEREF _Toc327194594 \h 12HYPERLINK \l "_Toc327194595" 4.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PAGEREF _Toc327194595 \h 12HYPERLINK \l "_Toc327194596" 4.2 成型零件钢材选用 PAGEREF_Toc327194596 \h 12HYPERLINK \l "_Toc327194597" 4.3 动模的大小 PAGEREF _Toc327194597 \h 12HYPERLINK \l "_Toc327194598" 4.4 主要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的计算PAGEREF _Toc327194598 \h 12HYPERLINK \l "_Toc327194599" 4.5 侧抽芯结构的设计 PAGEREF_Toc327194599 \h 14HYPERLINK \l "_Toc327194600" 4.5.1 斜导柱的典型机构尺寸 PAGEREF _Toc327194600 \h 15HYPERLINK \l "_Toc327194601" 4.5.2 抽拔力PAGEREF _Toc327194601 \h 15HYPERLINK \l "_Toc327194602" 4.5.3 抽芯距的计算PAGEREF_Toc327194602 \h 15HYPERLINK \l "_Toc327194603" 4.5.4 斜导柱所受弯曲力的计算PAGEREF _Toc327194603 \h 16HYPERLINK \l "_Toc327194604" 4.5.5 斜导柱直径的确定PAGEREF _Toc327194604 \h 16HYPERLINK \l "_Toc327194605" 4.5.6 斜导柱长度的计算PAGEREF _Toc327194605 \h 16HYPERLINK \l "_Toc327194606" 4.5.7 滑块的设计PAGEREF_Toc327194606 \h 16HYPERLINK \l "_Toc327194607" 4.6 模架的确定 PAGEREF _Toc327194607 \h 17HYPERLINK \l "_Toc327194608" 第5章推出机构的设计PAGEREF _Toc327194608 \h 19HYPERLINK \l "_Toc327194609" 5.1 推出机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PAGEREF _Toc327194609 \h 19HYPERLINK \l "_Toc327194610" 5.2 脱模力PAGEREF _Toc327194610 \h 19HYPERLINK \l "_Toc327194611" 5.3 推杆的结构的设计 PAGEREF_Toc327194611 \h 19HYPERLINK \l "_Toc327194612" 5.4推杆的安装PAGEREF _Toc327194612 \h 20HYPERLINK \l "_Toc327194613" 5.5 推出形式的确定PAGEREF_Toc327194613 \h 20HYPERLINK \l "_Toc327194614" 第6章注塑机的校核PAGEREF_Toc327194614 \h 21HYPERLINK \l "_Toc327194615" 6.1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PAGEREF_Toc327194615 \h 21HYPERLINK \l "_Toc327194616" 6.2 注塑压力的校核PAGEREF_Toc327194616 \h 21HYPERLINK \l "_Toc327194617" 6.3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PAGEREF _Toc327194617 \h 22HYPERLINK \l "_Toc327194618" 6.3.1 模具闭和尺寸与注射机模板尺寸和拉杆间距相适应PAGEREF _Toc327194618 \h 22HYPERLINK \l "_Toc327194619" 6.3.2 模具闭合高度校合PAGEREF _Toc327194619 \h 22HYPERLINK \l "_Toc327194620" 6.4 开模行程的校合PAGEREF_Toc327194620 \h 22HYPERLINK \l "_Toc327194621" 第7章导向机构和调温系统的设计PAGEREF _Toc327194621 \h 24HYPERLINK \l "_Toc327194622" 7.1导向机构的设计PAGEREF_Toc327194622 \h 24HYPERLINK \l "_Toc327194623" 7.1.1导向总体设计PAGEREF_Toc327194623 \h 24HYPERLINK \l "_Toc327194624" 7.1.2导柱设计PAGEREF _Toc327194624 \h 24HYPERLINK \l "_Toc327194625" 7.1.3导套设计PAGEREF _Toc327194625 \h 24HYPERLINK \l "_Toc327194626" 7.2 调温系统的设计PAGEREF_Toc327194626 \h 25HYPERLINK \l "_Toc327194627" 7.2.1设计原则PAGEREF _Toc327194627 \h 25HYPERLINK \l "_Toc327194628" 7.2.2尺寸大小PAGEREF _Toc327194628 \h 25HYPERLINK \l "_Toc327194629" 7.2.3布置PAGEREF _Toc327194629 \h 25HYPERLINK \l "_Toc327194630" 总结PAGEREF _Toc327194630 \h 26 HYPERLINK \l "_Toc327194631" 致谢PAGEREF _Toc327194631 \h 27 HYPERLINK \l "_Toc327194632"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27194632 \h 28 HYPERLINK \l "_Toc327194633" 附件一英文文献翻译 PAGEREF_Toc327194633 \h 29绪论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所以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游戏机按钮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目录1引言------------------------------------------------------------------------------------------------------ 31.1塑料简介 -------------------------------------------------------------------------------------- 31.2注塑成型及注塑模-------------------------------------------------------------------------- 32 塑件材料分析------------------------------------------------------------------------------------------- 62.1 塑件材料的基本特性----------------------------------------------------------------------- 6 2.2 塑件材料成型性能-------------------------------------------------------------------------- 6 2.3 塑件材料成型条件-------------------------------------------------------------------------- 7 3 塑件的工艺分析 -------------------------------------------------------------------------------------- 83.1 塑件的结构设计----------------------------------------------------------------------------- 9 3.2 塑件尺寸及精度---------------------------------------------------------------------------- 10 3.3 塑件表面粗糙度---------------------------------------------------------------------------- 11 3.4 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11 4 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分析和确定------------------------------------------------ 114.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5] ---------------------------------------------------------------- 11 4.2 浇口种类的确定 -------------------------------------------------------------------------- 13 4.3 型腔数目的确定---------------------------------------------------------------------------- 13 4.4 注射机的选择和校核 -------------------------------------------------------------------- 134.4.1 注射量的校核 ----------------------------------------------------------------------- 144.4.2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的校核------------------------------- 144.4.3、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15 5注射模具结构设计 ---------------------------------------------------------------------------------- 16 5.1 分型面的设计 ------------------------------------------------------------------------------- 16 5.2 型腔的布局 ---------------------------------------------------------------------------------- 17 5.3 浇注系统的设计---------------------------------------------------------------------------- 17 5.3.1 浇注系统组成 -------------------------------------------------------------------- 185.3.2 确定浇注系统的原则----------------------------------------------------------- 185.3.3 主流道的设计 -------------------------------------------------------------------- 195.3.4 分流道的设计 -------------------------------------------------------------------- 205.3.5 浇口的设计 ----------------------------------------------------------------------- 215.3.6 冷料穴的设计 -------------------------------------------------------------------- 22 5.4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7] ------------------------------------------------------------- 22 5.4.1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225.4.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23 5.5 排气结构设计 ------------------------------------------------------------------------------- 24 5.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4 5.6.1 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 255.6.2 脱模机构类型的选择----------------------------------------------------------- 255.6.3 推杆机构具体设计-------------------------------------------------------------- 255.6.4 脱模动作原理------------------------------------------------------------------- 27 5.7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28 5.7.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 295.7.2 冷却系统之设计规则 --------------------------------------------------------- 29 5.8 模架及标准件的选用---------------------------------------------------------------------- 30 5.8.1 模架的选用 ----------------------------------------------------------------------- 305.8.2 标准件的选用 -------------------------------------------------------------------- 30 6 模具材料的选用--------------------------------------------------------------------------------------- 316.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31 6.2 注射模用钢种 ------------------------------------------------------------------------------- 31 7 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模拟分析 ----------------------------------------------------------------------- 32 总结 --------------------------------------------------------------------------------------------------- 34 致谢 ----------------------------------------------------------------------------------------------------------- 34 参考文献----------------------------------------------------------------------------------------------------- 351引言模具制造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仪表板按钮装饰盖注塑模具设计

于成 型 , 成 型 收 缩 率 小 ( 论 计 算 收 缩 率 为 其 理 06 , % 溢料值 为 0 0 m) 比热容 较 低 , .4m ; 在模 具 中
凝 固较 快 , 塑周 期 短 ; 料 件 尺寸 稳 定 , 面 质 量 模 塑 表
高 , 滑美观 光
’
。
图2
腔 布 局
式: 首先 , 塑料 件底 部可 以朝上 也可 以朝下 。对前 一
内饰 件 的模 具设 计具 有重 大的实 用价值 。现介 绍 笔 者所设 计 的汽 车仪表 板按钮 装饰 盖 的注塑模 具 。
1 塑料件 结构 分析
图 1为汽 车仪表 板按钮 装饰 盖 。为 了美 观 和操 作方 便 , 装饰 盖 的中间设计 了 1个斜 的弧形 凹槽 , 在 且 凹槽 的 口部 为 曲面 ; 为了便 于安装 , 在按 钮装 饰盖 的两侧各设 计 了 1 卡扣 。该 塑料件 上部 外轮 廓宽 个 为 2 m, 体高度 为 3 m, 5m 整 3m 长为 4 m。塑 料件 0m 内表 面要 求 光 滑 、 顶 出痕 迹 。所 用 材 料 为 ( 烯 无 丙 腈/ 丁二烯/ 乙烯 ) 聚 物 ( B ) B 苯 共 A S 。A S具 有 高 的 强度 、 热稳定 性 和化 学 稳定 性 , 注射 时流 动性 好 , 易
维普资讯
5 6
工程塑料应用
20 0 7年 , 3 第 5卷 , 1 期 第 1
仪表 板 按 钮 装 饰盖 注塑 模 具 设 计 术
赵龙 志 赵 明娟
宋金 良
张 尚兵
(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学 院, 南昌 3 0 1 ) ( 3 0 3 辽阳金兴汽车 内饰集团公司 , 辽阳 1 10 ) 1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设计题目为按钮注塑模设计,通过对该零件模具的设计,进一步加 强了设计者注塑模设计的基础知识,为设计更复杂的注塑模具做好了铺垫 和吸取了更深刻的经验。
本 设 计运 用 塑 料 成 型 工 艺 及 模 具 设 计 的基 础 知 识,首 先 分 析了 塑 件 的 成
分及性能要求,为选取浇口的类型做好了准备;然后估算了塑件的体积,
2001年 3月 6日 ,在 美 国 NDES国 家 设 计 工 程 展 览 以 及 法 国 MiCAD举 行 的 工 程 设 计 和 制 造 工 业 的 重 要 发 布 会 上 , PTC 发 布 了 Pro/ENGINEER2001。 Pro/ENGINEER2001为 用 户 带 来 一 种 简 化 的 新 体 验 ,其 中 包 括 直 接 建 模 技 术 、 以 及 额 外 提 供 的 一 体 化 曲 面 造 型 功 能 、专 门 设 计 的 新 模 块 和 大 量 增 强 功 能 , 使得产品开发过程更简单、快捷。
绪论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先进国 家的模具工业已摆脱从属地位,发展为独立的行业.日本工业界认为: “模 具 工 业 是 其 它 工 业 的 先 行 工 业 ,是 创 造 富 裕 社 会 的 动 力 ” .美 国 工 业 界 认 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在德国模具被冠以 “金属加工业中 的帝王”之称.
Pro/ENGINEER2001在中国提供完 全汉 化 和支持国 标工程 图绘 制标准的 中文版本,降低了工程师的学习和操作困难,可以满足国内用户产品设计 工作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用户充分利用和发挥软件的作用与效率。
Pro/ENGINEER2001基 于 PTCGraniteOne, GraniteOne包 括 一 系 列 新 技 术 ,这 些 技 术 用 来 建 立 和 表 示 基 于 特 征 的 模 型 ,在 不 同 CAD工 具 之 间 相 关 联 地转换原始 文件、提 供方便的 存取数据 方式。GraniteOne取代了 第一代简 单的几何核心组件,为互操作能力定义了一个新内核。
便于选取注塑机及确定型腔数量;最后分析了塑件的特征,确定模具的设
计参数、设计要点及推出装置的选取。
这种机构脱模可靠,设计方便且在模具中占用空间较小,非常适合在 本副模具中使用。 关键词:注塑模 浇口 型腔数量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 , content and direc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deep thin wall plastic parts are embodied on this injection mould design of the plastic parts of long pipe box. The designer’s foundation knowledge of the injection mould design is reinforced and is able to design more complex injection mould through the design.
注塑成型是根据金属压铸成型原理发展而来的,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 塑料的可挤压性与可模塑性,首先将松散的粒状或粉状成型物料从注塑机 的料斗送入高温的机筒内加热、熔融、塑化,使之成为粘流熔体,然后在 柱塞或螺杆的高压推动下,以很大的流速通过机筒前端的喷嘴注塑进入温 度较低的闭合模具中,经过一段保压冷却定型时间后,开启模具,便可从 模腔中脱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
Pro/ENGINEER2001具 有 突 破 性 的 创 新 技 术 ,包 括 直 接 建 模 、处 理 几 何 体、交互地在屏幕上直观创建和修改特征。直接建模概念简单易学,并且 进一步加快 了产品的 开发过 程。利用 直接建模,Pro/ENGINEER用户只需用 点击鼠标、在屏幕上拖拽产品特征、即刻改变或编辑模型,就可以建立特 征 。 这 一 直 观 的 工 作 流 , 把 鼠 标 移 动 和 菜 单 导 航 一 般 操 作 减 少 了 40%之 多 。
模 具 工 业 是 国 民 经 济 的 基 础 工 业 ,受 到 政 府 和 企 业 界 的 高 度 重 视 。模 具 CAD / CAM 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模具先进制造技术, 是一项用高技术改造 模具传统技术的重要关键技术。从六五计划开始, 我国有许多模具企业采 用CAD / CAM 技术, 特别是近年, CAD / CAM 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 深入,大大缩短了模具设计周期, 提高了制模质量和复杂模具的制造能力。 然而, 由于许多企业对模具CAD / CAM 技术认识不足, 投资带有盲目性, 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Pro/ENGINEER是 美 国 PTC公 司 出 品 的 CAD/CAM软 件 , 它 以 参 数 化 设 计 的 观 念 闻 名 于 世 , 为 传 统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便 利 。 Pro/ENGINEER提 供 的 参 数 化 设 计 具 有 3D实 体 造 型 、单 一 资 料 库 以 及 以 特 征 为 设 计 单 位 等 特 点 , 因此通过使用它设计者可以随时计算出产品的体积、面积、质心、重量和 惯 性 矩 等 数 据 , 并 且 不 论 在 3D或 2D图 形 上 作 尺 寸 修 改 , 其 相 关 的 2D或 3D实 体 模 型 及 装 配 、 制 造 等 也 自 动 修 改 。 由 于 Pro/ENGINEER在 设 计 中 导 入 了 制 造 的 概 念 ,设 计 人 员 可 随 时 对 特 征 作 合 理 、不 违 反 几 何 的 顺 序 调 整 、插 入 、 删 除 和 重 新 定 义 等 修 正 操 作 。Pro/ENGINEER是 一 套 可 以 灵 活 配 置 的 软 件 包 , 可供从关键的超大型部件设计人员等"临时"桌面用户到制造工程师使用。 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地把单一的生产效率解决方案升级为一套能够满足 整个开发过程需求的集成系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用户希望在生产效率上 投资并希望加快公司的投资回报即可。 塑料模具CAD / CAM 的展望:近年来, 国外塑料模具技术中发展最快的 要属C A D / CAM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各种塑料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发, 塑料模具C A D /C A M 仍有许多课题。诸如:塑料制件在冷却 固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翘曲变形、残余应力等问题。如何建立起模拟的方 法,如何使C A D /C A M 系统中的抛光机器人等得到普及,并与系 统连接起来,如何解决采用多电极同时加工零件的不同部位问题;在模具 制 造 的 柔 性 制 造 系 统 (FMS)中 如 何 实 现 对 开 始 时 的 装 夹 能 自 动 连 接 等 。对 于 国 内 一 些 大 型 模 具 企 业 , 它 们 的 C A D / C A M 应 用 状 况 多 停 留
塑 料 模 具 作 为 塑 料 工 业 的 基 础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的 飞 速 发 展 受 到 了 极 大 的挑战。汽车的内 饰件、灯具反 光镜等 塑制品复杂 的外形 ,而钟表、DVD 光驱用传动齿轮等塑制件又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很短的制模周期、相当的 寿命是模具制造的又一项重要指标,例如有的仅需几十、几百模次(可用 简易快速制模法),有的如制瓶用吹塑模却需要上千万模次,制模周期要 求越来越短。各种特殊的成型方式的出现等等,都要求塑料模具技术有相 应的提高。塑料模自身的成型技术也在不断得到发展。为了获得满意的外 形,一是要求加工精良的型腔、型芯,二要有合适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 的设计,例如大型平板状塑件模具的进料浇口位置考虑到塑件流纵横收缩 的不一致性,就应采用侧面薄膜式,而冷却亦必须均匀。一些带有筋的塑 制件,由于收缩的不一致,就应采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工艺,这类模具又 有其特殊的设计。本设计适合注塑成型。
Through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firstly, the composion and the perfourmance of thr part is analyzed to choose the type of the gat advantagely. Secondly, the volume of the part is estimated to choose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to detemine the mould quantity conveniencely. Lastly the character of the part is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mould design parameter and design point and choose the ejection assembly. The part’s outside gear has gullets that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open direction of the mould. Inaddition, a helical angle exists between them. So the devece that drives the part and the
经过在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在洛阳中国一拖、中信重型矿山机械厂的 生产实习,我对于冷冲模具、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丰富和加深了对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 造工艺更是有了全新的理解。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 解下,我们对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实 习现场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并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通过这些 实践,我们熟练掌握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通过在图 书馆借阅相关手册和书籍,更系统而全面了细节问题。设计中,我充分利 用 所 学 的 软 件 象 Pro/e,CAD等 制 图 软 件 和 查 阅 各 种 资 料 ,并 与 同 学 进 行 充 分 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