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随笔:善待孩子幼小的心灵

合集下载

善待孩子幼小的心灵

善待孩子幼小的心灵

善待孩子幼小的心灵我们老师经常在一起谈论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都认为他们是小孩子,听不懂我们谈话的意思,但其实不然。

那天,我上班刚进教室,桂超正在教室里和小朋友玩耍,看到我,桂超高兴的欢蹦乱跳。

当时我正和张老师聊天。

慢慢地,我发现桂超话少了,而且好像不高兴了。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我说:“桂超,我们进教室外面站队吧。

”他说:“不去。

”我说:“怎么了?桂超是个好孩子,跟老师去吧!”他很生气的说:“桂超不是个好孩子!”我很奇怪,“谁说桂超不是个好孩子?桂超最乖了,是乖宝宝。

”他更生气了——“桂超不是乖宝宝。

”我很纳闷,他怎么一会儿就变了情绪?仔细回想搜索,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和张老师说话的场景......张老师说:“桂超很调皮,经常看到他在院子里跑。

”我随口说:“是啊,很不听话,还特别爱哭。

”当时,桂超在玩玩具,我以为他没听见,谁想到他不但听到了,而且对我的话很不满意。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桂超经常会很生气的说:“桂超不听话,不是乖宝宝。

”我有意识的寻找各种机会表扬他,他才逐渐恢复到以往的快乐和活泼。

我一直以为他比别的小朋友小,以为他无法理解我的话,真没想到,我无意间与别人寒暄时的谦虚之语,会给与他如此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我不敢再把桂超当成懵懂的小孩子,而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他交流,在他面前讲话非常小心。

而且,他在身边的时候,我总是对别的老师讲他表现好的地方,比如“桂超很爱整洁,玩具玩好了,自己能放到原来的地方”等等,渐渐我发现,他也在努力的朝我赞美的方向靠拢,不但自己整理玩具,而且还督促班里的其他小朋友。

孩子的心是那样敏感而又透明,我们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像母亲一样温柔地爱孩子的幼儿教师随笔

像母亲一样温柔地爱孩子的幼儿教师随笔

像母亲一样温柔地爱孩子的幼儿教师随笔关于像母亲一样温柔地爱孩子的幼儿教师随笔(精选21篇)像母亲一样温柔地爱孩子的幼儿教师随笔篇1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在工作中往往会把关注点放在提高集体活动的质量,建立一日活动常规等方面,然而有一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那天晚上,我来到孩子们的卧室巡视。

当我来到君君的床前,正准备帮她掖被子时,突然听到她对我说:“抱抱!”在这寂静的卧室里,她轻轻吐出的这两个字震撼了我。

在这昏暗的光线下,君君那期盼的眼神牢牢地拉住了我的脚步。

我静静地在她身边坐下。

她急切地伸出双手,紧紧地勾住我的脖子,我也牢牢地抱住她。

当时,她的心和我的心如此贴近。

我能感受到,她的心就像一只受宠若惊的小兔子,激动而又快乐地跳动着。

当我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肩膀和背部时,她的脸上露出了花朵般的笑容,是那种轻松、自然、忍不住的快乐。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当孩子离开母亲,离开温暖的家,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时,他们最需要的不是糖果、玩具,也不是小红花,而是母亲般温暖的怀抱、亲昵的爱抚!从此以后,每天清晨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念儿歌:Clap—a clap—a handies.Mommy loves baby.Clap—a clap—a handies.Baby,loves mommy.然后我做mommy,孩子们做baby,我们互相拥抱。

我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地抱过来,竟然没有一个孩子因为等待而失去耐心,那一刻他们都充满了期待。

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拥抱很用力、很用心。

那一刻,我在想,今后的每一天,我都要尽可能地给孩子亲切的微笑、母亲般的拥抱以及家的温馨……像母亲一样温柔地爱孩子。

像母亲一样温柔地爱孩子的幼儿教师随笔篇2爱是沙漠中的一杯清水,滋润你的心田;爱是失意时一句鼓励的话语,激起你的斗志;爱更是黑暗中的那一点光明,照亮你前行的路。

同样的爱孩子也并不一定是说你要对他们做出多大的贡献,相反的,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恰恰最能体现出对孩子的"爱",一句"你真棒"就会让他们心花怒放,高兴好久:亲一亲他们的小脸蛋就会让孩子们体会到来自妈妈般的关爱。

《教育随笔》用爱呵护孩子的心灵

《教育随笔》用爱呵护孩子的心灵

不是每个孩子都美丽,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听话,但他们一定是善良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聪明,但他们一定是独特的。

这需要我用爱心去发现,用爱的阳光去照耀。

在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有苦恼,有欢笑。

赵恒泰同学是我们班的的好动分子,经常有学生告诉我他欺负别人,我也发现上课的时候他总是坐不住,喜欢在下面和同学讲话、扣扣这,摸摸那,每当我问他情况,批评他时,他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是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

”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呢?经过仔细琢磨,细心观察,深入了解,我发觉其实孩子并不是什么坏孩子,只是他的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别人碰我了,我就一定要还回来。

别人不理我 ,我就要去找别人。

于是,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经常找他谈话。

告诉他在班上打同学,怎么能够和别人交朋友,别人又怎么会喜欢你呢?如果有同学欺负你,可以跟老师讲 ,打别人是不对的。

多次谈话,赵恒泰开始有点变化了。

我忽然发现他内心其实也是个听话善良的孩子。

渐渐的,在课堂上,我观察到
赵恒泰同学虽然坐不住,喜欢动,但他偶尔也会积极地举手想要回答问题,有的时候我没有点到他,他就有点着急了,站起来想引起我的关注。

有的时候坐的端正了,我也会经常表扬他坐姿端正,上课纪律好,渐渐的,就很少再听到有人报告他欺负别人了。

从他身上,我找到了管理一年级的好方法,那就是赞赏。

赞赏让梦想开出花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多赞扬孩子,赏识孩子,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最新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教育随笔

最新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教育随笔

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教育随笔导语:爱孩子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但有时孩子对教师的爱也会那样地纯洁,让人无限感动。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教育随笔【第一篇】:孩子需要老师的爱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我们做教师的应用爱去包容孩子的一切,理解、宽容、关爱孩子是教师所必须的。

我第一天走进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

一会儿,田志国小朋友哭着进来了,他的奶奶气得直叨叨:”上个学也这么费劲,都大班了还哭!”结果他哭得更凶了!我仔细观察这个孩子,白白净净的,看上去很乖,也很讨人喜欢。

我想这个孩子一定是突然开学适应不了,所以就和奶奶使使眼色,让她出去。

然后对所有小朋友说:我们来写一写字怎么样?”孩子们兴致都很高,只有他没有说话,可也是拿出了本子。

一会儿,小朋友们都把字写好了,拿过来给我看。

他也慢慢地走了过来。

我先拿过他的本子,字虽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漂亮,可也算工整。

我大声说:”小朋友们,看看田志国小朋友的字,多工整啊!而且虽然他刚才在哭,却没有忘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小朋友们都自觉地鼓起掌来。

他也不自觉地笑了。

下课了,他的奶奶还没有走,他大声说:”老师夸我了,说我字写得好,你赶紧回家吧!”他的奶奶欣慰地离开了。

从那天以后,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而且稳稳地坐在座位上,做游戏时也比较主动,尤其是认字画画,非常努力。

我看到他一点点进步,非常高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应该耐心对待他。

只要用爱多鼓励他,让他喜欢上幼儿园,他就会越来越听话。

如果老师也是不耐烦地对待孩子,他就会越来越不喜欢上学。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以强硬的态度,要随从孩子的做法,用温和的语言来教育他,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护、关心幼儿是我们的职责,去爱护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幼儿,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

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教育随笔【第二篇】:爱孩子的学问爱孩子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但有时孩子对教师的爱也会那样地纯洁,让人无限感动。

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没有难么多的情感纠结,高兴了就笑,难过了就哭,生气了就跺脚,他们从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

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能够看懂孩子们的内心话语,要学会用眼神和孩子沟通。

当你的孩子明白你之后,你会发觉原来一切都是那么容易,心领神会的感觉真的很棒!
幼儿园的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没有的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总是要老师不停的絮絮叨叨,然而还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那么,我们为何不换一种方法来尝试一下呢?
心领神会的意思是:对方还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的意思。

就是说你可以给一个眼神来表示你现在的情感。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霸占其他小朋友的,我就投去一个严厉的眼神,孩子看到后立马就把玩具还给对方;当孩子做作业不认真的时候,我投去一个生气的眼神,孩子立刻坐好,专心完成他的作业;当孩子主动帮助他人的时候老师投去肯定的眼神,不用你夸赞,孩子的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当孩子遇到事情胆怯,不敢尝试的时候,你投去一个相信的眼神,孩子瞬时间就觉得勇气十足。

诸多的情况下,不用我们苦口婆心的说很多话,只要一个眼神就解决了许多问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有的孩子根本不用眼神和你沟通。

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因人而异,学会尊重孩子的差异性。

学会用最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来对待孩子,你会发现其实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充满乐趣的事情!。

中班教育随笔《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

中班教育随笔《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

中班教育随笔《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
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班有位叫李欣锐的小朋友,这段时间不愿来上学,我纳闷,平时欣锐小朋友是个很听话的小孩子,我从没批评过她。

在小班的时候,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自从升入中班以来,欣锐小朋友的性格变化很大,变得孤僻,内向了,也不愿和小朋友多接触。

今天,她又不愿来上学了,并且哭得很伤心,她奶奶送她来,并且把她推到我的面前,我把她搂在怀里问她:怎么了,欣锐,为什么不愿来上学她的回答是:家里有事情。

别的就再也问不出什么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问她家长,家长也说问不出什么事情,我通过其他家长了解到,欣锐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她判给了爸爸,欣锐不能像以前一样天天见到妈妈了,她在家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有时也哭,说想她妈妈,我听了以后非常难过,这么小的孩子就失去了母爱,她虽不能用太多的语言表达,但她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她的心里多么难过,我心疼的抱起她,告诉她很多有趣的事情。

从此,我多给了她一份母亲般的温暖和照顾,渐渐地,欣锐小朋友变得比以前快乐了,性格也活泼多了,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创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1。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保护好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保护好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保护好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保护好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幼儿园教师,不仅要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和饮食,更要保护好他们的幼小心灵。

然而,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往往让人摸不清头脑。

因此,教师需要记录和分析孩子的行为和言语,以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心理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则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探讨如何保护好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案例:小明在班级中的表现小明是一位5岁的男孩,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

他的母亲一天要上班8个小时,下班后还需要做饭和照顾家务,因此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小明非常活跃好动,但他很容易受到别的孩子乱打乱闹的影响,而且不愿意与别的孩子分享玩具。

他甚至愿意用暴力去争取自己的玩具。

在班级里,小明常常独自玩耍,不与别的孩子交流。

在教师问他问题时,他总是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想说”。

笔记记录和分析1. 小明常常独自玩耍,不与别的孩子交流。

这表明小明缺乏社交技能和自信心。

他需要更多与别的孩子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2. 小明不愿意与别的孩子分享玩具,甚至愿意用暴力去争取自己的玩具。

这表明小明缺乏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他需要加强合作能力和共享意识的培养。

3. 在教师问他问题时,小明总是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想说”。

这表明小明可能有一些隐藏的问题或担忧。

教师需要更多的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以及与小明沟通,让他敞开心扉。

探讨如何保护好孩子们的幼小心灵1. 监听和记录孩子的言行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往往让人摸不清头脑,因此必须仔细观察他们,并记录下来。

记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观察和成长过程,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和精神状态。

2. 加强家校沟通孩子的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

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

教师需要与家长分享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并获得家长的反馈,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

幼儿园教师小班教育随笔不该冷落孩子的童心

幼儿园教师小班教育随笔不该冷落孩子的童心

幼儿园教师小班教育随笔不该冷落孩子的童心幼儿园是小朋友们在成长路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而幼儿园教师是陪伴他们共同成长的重要人物。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对童心的敏感和尊重。

因为孩子们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需要一个让他们快乐、放松而愉悦的成长环境。

我们常说,幼儿园教师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庭,而班级则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因此,小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尤其是在小班教育中,教师更需要秉持对孩子们童心的尊重和理解。

对孩子们童心的理解和尊重要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孩子们的成长并不是只有在课堂里就能完成的。

作为幼儿园教师,不要让自己沉迷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孩子们需要的尊重和陪伴。

在课堂之外,教师应该尽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并且主动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积极与他们互动,打造出一个互动和谐的班级氛围。

其次,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对孩子进行规范与纠正,而应该从孩子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尽量与他们站在同一高度。

如果一个教师总在愤愤不平地对孩子斥责,或者过分批评孩子的做法,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们感到压抑和失落,进而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对于孩子而言,毫无疑问,他们更渴望的是被尊重和被认可,而不是被过度规范和不断批评。

最后,我们更应该尊重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固执性格。

有的孩子天性彷徨不定,善于转换注意力,而有的孩子则显得比较专注,甚至有些固执。

虽然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孩子可能比较难以应对,但是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一环。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一遍又一遍地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恰恰是这种特性,使得孩子在重复做某件事时,获得了直觉的理解和逻辑的推想,从而让孩子们的观察力更加敏锐和理解能力更加深入。

总之,我们需要尊重孩子们的童心,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并且创造一个安全、放松的成长环境。

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体验生命的美好与奇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随笔:善待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们老师经常在一起谈论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都认为他们是小孩子,听不懂我们谈话的意思,但其实不然。

那天,我刚进教室,丹妮正在教室里和小朋友玩耍,看到我,丹妮高兴的欢蹦乱跳。

当时我正和另一位老师聊天。

慢慢地,我发现丹妮话少了,而且好像不高兴了。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我说:“丹妮,我们进教室外面站队吧。

”她说:“不去。

”我说:“怎么了?丹妮是个好孩子,跟老师去吧!”她很生气的说:“丹妮不是个好孩子!”我很奇怪,“谁说丹妮不是个好孩子?丹妮最乖了,是乖宝宝。

”她更生气了——“丹妮不是乖宝宝。

”我很纳闷,她怎么一会儿就变了情绪?仔细回想搜索,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和另一位老师说话的场景......
王老师说:“丹妮很调皮,经常看到她在院子里跑。

”我随口说:“是啊,很不听话,还特别爱哭。

”当时,丹妮在玩玩具,我以为她没听见,谁想到她不但听到了,而且对我的话很不满意。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丹妮经常会很生气的说:“丹妮不听话,不是乖宝宝。

”我有意识的寻找各种机会表扬她,她才逐渐恢复到以往的快乐和活泼。

我一直以为她比别的小朋友小,以为她无法理解我的话,真没想到,我无意间与别人寒暄时的谦虚之语,会给与她如此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我不敢再把丹妮当成懵懂的小孩子,而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她交流,在她面前讲话非常小心。

而且,她在身边的时候,我
总是对别的老师讲她表现好的地方,比如“丹妮很爱整洁,玩具玩好了,自己能放到原来的地方”等等,渐渐我发现,她也在努力的朝我赞美的方向靠拢,不但自己整理玩具,而且还督促班里的其他小朋友。

孩子的心是那样敏感而又透明,我们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