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7)

合集下载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4601.张大千双喜立轴设色纸本款识:仿宋人滕昌祐笔写于故都,蜀中张爰。

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大风堂(朱文)录文:双鹊飞来噪午晴,一枝梅影向窗横。

幽人宿醉闲欹枕,不待闻香己解醒。

4602.张大千芭蕉立轴设色纸本题识: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爰。

钤印:大千父一九五零年代初期,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海外的时候,曾考虑过定居日本。

他曾数度亲临日本实地了解情况,其中一次大千计划作稍长时间的逗留,故没有入住旅社,而由他所熟悉的一家专卖画具颜料的店家「喜屋」在二楼为他安排了住处。

「喜屋」老板更为张大千延雇了两位日本小姐来侍候起居,其中一位便是山田小姐。

山田小姐面貌娟好,聪明伶俐,颇得大千欢心。

相处一段日子后两情相悦,她就成了张大千在日本的红粉知己。

那时,大千每到日本她就一定陪侍在则,即使张大千有夫人徐雯波陪同前往,也不例外,她除照顾大千的生活起居外,并帮忙料理他在日本的一些杂务。

他俩的情人关系维持了多年,当张大千不在日本时,也经常给山田小姐汇寄生活贵。

张大千在文艺界的老朋友,当年曾到过日本的,如溥心畬、黄君璧、张目寒、庄严、董作宾等,都曾与山田小姐见过面,只有台静农未有去过日本,故此,张大千在一九五四年夏在东京绘赠台静农的一本册页本的最后一页,就画了山田小姐的倩影(见154页),后来溥心畬更为之题跋,成为一时佳话。

其实,山田小姐的父亲山田菱夏亦雅好书画,并与张大千甚有交往。

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八年,张大千分别在自己珍藏的赵孟俯《八骏图》和《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复制品上亲笔题字赠送山田菱夏。

此七幅张大千作品,皆曾为山田小姐之珍藏。

4603. 张大千芙蓉新妆立轴设色纸本题识:芙蓉出水本来鲜,自喜新妆爱近前。

行近前来无个事,手缠红袖一嫣然。

归菊庐下作画,大千散人。

钤印:生张八、大千无恙说明:张大千最早的仕女画,据他自己所述,学自改琦和顾洛,很快又转向华新罗的飘逸写意仕女,并赢得了“张美人”的称号。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4)3801. 张大千摩登仕女立轴设色纸本款识:乙酉十月戏写似星洲仁兄方家晒正。

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张大千‛、‚摩登戒体‛、‚大千毫发‛。

藏印:‚谛仙馆‛、‚衡山杨氏‛、‚谛仙馆珍藏书画至宝‛、‚曼石心许‛、‚四时皆好‛。

来源:原为‚谛仙馆‛旧藏。

注:一九三九年夏,大千先生与黄君璧游峨嵋山,在旅社候车时,他应君璧要求写《摩登仕女》送赠。

图中仕女侧面而立呈半身,手垂背后,结发髻,弯眉细目,穿旗袍,高领无袖,上臂击玉钏,束勒手帕,属当时流行的打扮装束。

附自书七律一首曰‚每逢佳士亦写真,欲恐豪端着点尘。

眼中恨少奇男子,腕下翻多美妇人。

短短袖衣饶别致,非非想天现全神。

画眉莫笑趋时样,此是摩登七戒身。

‛大千擅写人物,仕女题材亦是优而为之。

在此之前,其笔下美人多为古典造型,取法明人为着,以唐寅风格影响较明显。

但他聪明慧钏,对新鲜事物的触觉尤为敏锐,吸取变通,大胆尝试,引入画中以丰富其笔下的题材及技法,取材于现代装扮的《摩登仕女》即其一。

从传世画迹所见,上述作品或为此题材之滥觞。

大千在题跋又谓《君璧强予为时装》,实际上,他若缺乏日常细意观察及反复揣摩,焉能为人所‚强‛而速成之!一九四四年,他按此题材加以发展,写成另幅《时装仕女》。

只见体态丰胰的女郎,懒洋洋地头枕双臂,躺卧靠于圆形坐垫上。

双腿一屈伸、一斜伸,露出白皙肌肤;其面容娇怯妩媚,配合躺卧之坐姿,意态撩人,令观者不期然心神晃荡。

题诗内容亦局部修改为‚鬓发抛家云乱卷,修眉倾国玉横陈。

从君去作非非想,此是摩登七戒身。

‛从中可见画家创意转动之快,同一题材从端庄演变为妩媚,具相当诱惑性,更趋向于对人间美态的追求,也显示其创作力不会随年龄增长而缓止。

本幅写于一九四五年底,属同一题材中鲜有背景者。

图中仕女曲膝,背倚芭蕉树,席地而坐,双臂交迭,搁于膝上,各系玉钏一双,又戴镯子,穿素色旗袍,翠绿边饰,足登绿色露趾高根鞋,衣履色泽互称,身上服饰打扮与一九四四年本相近。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2)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2)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2)3688.张大千作于1978年泼彩山水镜心钤印∶西川张爰、摩耶精舍、金石同寿、独具唉眼题识∶江静潮平岂偶秋,一山绕道一山连,钓台近处行当缓,何用风牵七濑船。

六十七年元月,摩耶精舍写。

八十叟爰。

3689.张大千戊午(1978年)冬日泼彩山水画《林壑幽居图》镜心作者简介: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改名爰,小名季,故又名季爰,别署青城客,一度为僧,法号大千,还俗后以法号行,署大千居士,或署蜀人张大千,居大陆时斋名“大风堂”,侨巴西时居“八德园”,迁台湾时居“摩耶精舍”。

川内江人。

现代画坛上最具影响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世界画坛上著名的艺术伟人之一。

与溥儒并称“南张北溥”,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与溥儒、黄君璧合称“渡海三杰”,与毕加索并称“东张西毕”。

人或云“五百年来一大千”,无与伦比者也!少时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二兄张善孖的熏陶,并从名师李瑞清、曾熙学习诗文书画。

遍临历代名迹,遍游名山大川。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其诗文真率豪放。

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他是一位天才型画家,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宗教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其画风,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魏晋,逐一研究,从临摹到仿作,伪作可以乱真。

30岁以前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洋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于无穷变化中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尤为可贵;60岁以后达苍浑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得道成仙矣。

专家点评:画中上款“干城”,为张大千在台湾的主要书画经纪人之一蒋干城,也是大千最亲近的人之一。

蒋干城,国民党要员、蒋介石亲信蒋伯诚族孙,先入军旅,抵台后创“干城画廊”。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4377.张大千1935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款识:万里泛沙参书得机,三月凌风见秋云起。

春安仁兄方家正之,乙亥十月,蜀人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4378.张大千 1947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释文:斗酒西凉醉怀霜橘,小轩南浦吟老丹枫。

4379.张大千 1980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题识:细注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

八十二叟爰,摩耶精舍。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4380.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题识:痕仁兄法家正之。

丁亥四月,大千张爰。

释文:斗酒西凉醉怀霜桥,小轩南浦吟老丹枫。

4381.张大千 1948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纸本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款识:戊子夏月张大千爰。

4382.张大千1933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题识:癸酉中秋时阴雨连绵,书此破闷为春生仁兄法家正之,蜀人大千居士张爰大风堂下。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4383.张大千 1931年作行书十言联立轴款识:辛未十二月沽上借居李延年歌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印信(白)、大千(朱)、大千居士(朱)4384.张大千 1978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释文:屈两足坐悟本始,悦众人目非至文。

4385.张大千 1982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题识:壬戌十月既望,八十四爰翁。

钤印:蜀郡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4386.张大千辛酉(1981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题识:辛酉夏四月,八十三叟爰。

鉴藏印:霍氏宝爰阁藏、霍宗杰平生珍赏释文:友如作画须求澹,山似论文不喜平。

说明:下联左下有红色“摩耶精舍籹”五字。

摩耶精舍在台北北郊外双溪,始建于1977年,是大千先生晚年的居所。

“摩耶精舍”意即“大千世界”。

4387.张大千行书八言联(二件)立轴题识:丁亥(1947)之夏,予自江左归于蜀中,与伯诚仁兄相会于成都,兄索予画久,予因写菊图,云,兴来写菊似涂鸦,误作枯藤缠数花,墨落一时收不住,石棱留得一拳斜。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301.张大千 1950年作竹鸟图立轴题识:枯槎已觉秋风劲,霜叶还于花态浓。

更遣新声有黄鸟,那知景色近三冬。

庚寅(1950年)九月写于大吉岭。

蜀人张大千爰。

302.张大千 1976年作垂柳秋蝉立轴题识:水阁喜新晴,熏风吹入户。

一声复一声,蝉鸣在何树。

六十五年七月写于云河借居爰翁年七-十有八。

303.张大千蕉荫仕女立轴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

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

拟新罗山人笔并题,大千居士爰。

304.张大千 1935年作华山立轴百丈苍龙岭,昂头看入云,明是怀玉女,大树老将军,此间宜痛哭,何处绝尘氛,中岁夸腰脚,猿猱得旧群,乙亥二月写华山北峰南坐苍龙岭图,爰并题305.张大千芭蕉仕女镜心长眉画後尚惺忪,红豆江南酒面浓,别有闲情怨周棠,不将春色秘屏风,丙戌八月大千张爰.306.张大千 1934年作花鸟扇面镜心黄山有山樱桃,当秋结实朱,熊熊如火齐耀映山阿,予戏以崔白法图之,甲戌春日作画於吴中网师园寓庐,大千居士.307.张大千 1939年作花卉书法成扇(1)、己卯春日青城山中为章父仁弟写此,越二年辛巳七月莫高石室始得设色,一扇之成乃句三载,兄之疏懒可笑人也,爰(2)、既为章父作图复拈此诗.308.张大千 1943年作高士行吟图立轴虬龙夭娇结天垠,嘘气浮云护出春,早晚天风下山半,不知原是老苍鳞。

癸未二月写黄山松石,寄上涵青老长兄博笑,弟张爰莫高窟下.309. 张大千山水立轴题识:“浣尽缁尘入紫云,万竿沉绿染衣裙。

木莲花落灵根在,时有幽香习习闻。

大千居士爰。

”310. 张大千江波接海崖立轴题识:“林阴黝黑石离奇,浩荡江波接海崖。

可是夜来明月下,绿萝洞口泊舟时。

大千张爰。

”311.张大千 1948年作山水镜心题识:特立两豪峙,由来绝依附。

戊子十月张大千爰。

312.张大千 1931年作山水镜心偶忆青丘旧游,颇有小景堪入画者,因北宋人法写此。

观者又以予为学石涛也。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作的概述
2.画上的诗句及其作者
3.诗句的意境与画作的关系
4.张大千的艺术成就
正文
张大千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其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作,以其精湛的画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所称道。

这幅画上题有一首诗句,进一步增强了画作的意境。

这幅画上的诗句为:“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这首诗句出自当代作家冯唐的手笔。

诗句以春天的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通过与张大千的画作相结合,展现了画中江南水乡的美景。

诗句中的意境与画作相互呼应,共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作,以江南水乡为背景,展现了春天里水乡的美景。

画面中,河水波光粼粼,小船悠悠荡荡,树木葱郁,繁花似锦。

画作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将春天的景色表现得栩栩如生。

冯唐的诗句正是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意境传达给了观者。

张大千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画作上,还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张大千在绘画上汲取了古人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新。

他的画作,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东方毕加索”。

总之,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画技,为人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

画上的诗句,更是为这幅画作增色不
少,使其意境更加丰富。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9)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9)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9)5001.张大千芭蕉仕女图立轴水墨纸本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小展,蕉心比侬命。

少作子夜歌之一写博友老长兄一笑,壬午(1942年)春孟大千张爰时同客湟中。

钤印:爰鉥、大千5002.张大千芭蕉人物立轴款识:丙子春日,蜀人张爰。

钤印:大风堂、曾经丁丑之初5003.张大千芭蕉仕女立轴钤印:张爰印、大千、大砚斋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

蛾眉频不展,蕉心比侬命。

拟新罗山人笔并题,大千居士爰。

5004. 张大千现代芭蕉仕女立轴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少位子夜歌一首张爰。

钤印:三千大千、蜀客、大千无恙、大千居士、大风堂5005. 张大千梅花立轴钤印:张爰、大千大利鉴藏印:汉阳萧登云藏题识:雪艳烟痕,又要春光,来到芳尊。

忆昨年时,月移清影,人立黄昏。

一番幽思谁论。

但永夜、空迷梦魂。

绕遍江南,缭墙深深,水郭山村。

丁亥七月,拈杨补之柳稍青,蜀郡张大千爰。

5006.张大千朱樱山禽立轴款识:离离朱宝幽岩,色比珊瑚惜未甘。

却根荆桃今无赖,春来先自许莺衔。

华山有樱桃,促秋结实,朱熊熊如火齐。

爰。

丙午七月付与娴女。

铃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父。

来源:大先生第四女张心娴收藏。

注:本幅无署年,惟按先生题赠四女的年款,似属同期所作,画风、铃印亦兴一九六六年间作品相符。

5007.张大千牡丹蛱蝶立轴款识:南场老子爰信手拈来一洗前习气。

丙午七月十四日记。

付与心娴。

铃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父。

来源:大千先生第四女张心娴收藏。

5008.张大千敦煌人物镜心款识:二百二十五窟。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注:本幅题「二百二十五窟」,按大千先生<莫高窟记>录「第二百二十五窟,晚唐,洞半没於沙」,「画记」条目又录「经变六铺,南、北壁」,故画中所写或为南,北壁上经变的其中一段。

大千在敦煌研习石窟艺术三年,临摹所得多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四川省博物馆,流于外者寥寥矣。

本幅白描,线条圆转流畅,描绘细致精准,人物众多,兼各样器物品种繁复,写来却井然有序,杂而不乱,其中人物开脸已见画家笔下的典型,极可能属画家在敦煌或稍后期间反复研习的稿本之一,传世所见甚稀!5009.张大千 1975年作蕉下乘凉立轴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 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

张大千山水《溪山兰若图》《春山幽居图》欣赏

张大千山水《溪山兰若图》《春山幽居图》欣赏

张大千山水《溪山兰若图》《春山幽居图》欣赏
溪山兰若图立轴1947年作
款识:溪边春树绿成群,山崦朝来看白云。

客子闲行寻古寺,石窗岩影与僧分。

丁亥九月拟巨然溪山兰若并书元人诗,蜀郡张爰大千父。

钤印:张大千、蜀客。

此图为张大千1947年所作,参仿五代画家巨然笔法而成。

全图采用高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原则,作品既体现了峻岭叠峦的高大雄伟,又通过溪水蜿蜒、楼阁走廊刻画山水的幽远深邃。

全图青绿设色,从
而烘托出一派超离尘世、恍若仙境的非凡气氛。

而作品前景徐行的游人,则又与远景的楼阁形成了某种呼应,是张大千意图实现中国传统山水画可游可居之理想意境的迁想妙得。

《春山幽居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7)4101.张大千高士图镜心释文:江静潮平岂偶然,一山卷过一山连,钓台近处行南缓,何用风牵上濑船,蜀人张爰写并题。

天才画家张大千(1899—1983)是近代中国画坛上一位学贯古今而又有创新精神的大师,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难能可贵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

富于书卷气的高士题材在张大千的画作中是一个为他终生不弃的题材,有时他甚至将自己和挚友的肖像引入这一题材之中,这说明作者不单单是喜欢创作这一题材,而是将它作为个人人格理想的一种追求去加以描绘。

这张《高士图》未署创作年代,但是从远山的没骨画法等细节之处,以及钤有‚摩耶精舍‛印章可以判断这是张大千八十岁左右的作品。

整件构图简约,寥寥数笔,诗情画境跃然纸上。

图中的高士倚坐在山石间,脚下‚江静潮平‛,遥望逶迤连绵的远山,展现了旷达高远的诗意。

与其早期的高士题材作品(比如本图录第220号拍品《竹林高士图》作于1935年、第120号《幽篁高士图》作于1945年)相比较,可见作者此时精炼技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技艺纯熟对胸臆的表达已不构成任何障碍。

风格也由‚清新俊逸‛转尔‚苍深渊穆‛之境,虽然画面呈现的是笔简墨淡,但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4102.张大千深山高士图镜心设色纸本款识:蛰庐老友求正弟爰钤印:阿爰(朱)、大千居士(白)、大风堂(朱)4103.张大千高士图镜心设色纸本钤印:张季、大千题识:斜阳外,寒鸦数点,一湾流水绕孤村。

大千居士。

张海若、高毓浵、陈云诰、邵章边题,张、高二题署年甲申(1944年)。

4104.张大千松下高士图镜心设色纸本钤印:张爰印、大千题识:笔端突兀走千军,墨落能生米壑云,惭愧东坡仰后辈、却无玉带镇山门。

己巳冬日过长椿寿走笔图此,似寿泉大禅师即正,蜀人张大千。

提要:此幅《松下高士》作于张大千早年,为画家师法古人时期的精品佳构。

彼一时期的作品,大千先生临摹了大量的明清卷轴画,山水、花鸟、人物等无所不包,其中尤其以学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弘仁等最为精彩绝纶,往往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

此幅山石为典型的石涛笔法,而松树则由大千己出。

4105.张大千李秋君秦子奇高士图镜心款识:(1).丁亥十一月,子奇画竹,秋君写石。

大千为补成之并题。

(2).□□风流甚,张君好写真,欧湘添画石,三绝信传人。

定山题。

(3).子奇二兄画竹,尽宋元诸家,变态潇洒绝俗,如见其人,予尝谓子奇前身,应是王子。

犹此大千居士补图,乃为子奇写照耳。

戊子中秋,李祖韩拜观因题。

(4).琪树琼枝傍玉台,锦川石上点苍苔。

前生想是蓬山侣,翠竹仙禽入画来。

溶溶月色透窗纱,竹影横枝映水斜。

妙笔从今传艺苑,边鸾竹石赵昌花。

心诋题。

印鉴:秦子奇(白文)秋君(朱文)张爰之印信(白文)秋爽斋主(白文)定山(朱文)溥儒(白文)心畲(朱文)白云红树楼藏(朱文)风窗草屋(白文)4106.张大千 1944年作高士图镱心此件《高仕图》,为大千壮年所作。

线条流畅、笔墨挥洒,画中人物造型生动、形象慈祥。

这是大千先生人物画作、尤其是以描绘古装高仕为主题的作品中一件罕见的精品和重要的代表作。

张大千写画的古代文人高仕极富新意、极具特色、极有情趣。

其高仕描绘中的特征、特点、特色和最佳的表现效果与面貌,皆于此件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全面的展示和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表现。

大千先生有过极有限的大幅人物画作品,但其内容几乎全部是对仕女和宗教壁画题材的描绘。

其它诸多有高仕内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现出另外的两种特征。

其一:画面尺幅不大,虽然人物为主体和重要内容,但受画面的限制,最大也仅在二、三十公分之间;第二种情况:画面很大,高仕是作为点景人物出现,反而很小,并且以这类作品为最多。

如此作般,高仕既为主体、身长又达近六十公分之巨,这是极为罕见的。

以大千先生画高仕的技法,能将人物画得如此之大,已属十分的难能和不易。

画得大、且画得好,是这件作品最大的特征。

大千先生未因其大,而刻画得粗躁与疏松;未因其大,而表现得空洞与乏味;未因其大,而笔墨恣意;未因其大,而在把握中有任何的偏差和瑕疵。

此作更多不凡的价值更展现于画中的方方面面:人物的形神并貌、气韵的生动传神、造型的严谨准确、笔墨的俊秀挥洒、情趣的盎然、意境的幽远、风韵的古朴、新意的蓬勃……。

其精品与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的品质与特征是显而易见且显露无疑的。

4107.张大千 1944年作高士图立轴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款识:刘吁每游山泽,流连忘返,神理间,玉姿而甚华,在山谷之间,意灿弥远。

或遇之者,谓为神人。

甲申嘉平,蜀郡张大千爰。

4108.张大千 1934年作松泉高士图成扇款识:甲戌冬月似若愚吾兄博教,大千弟爰钤印:张爰(白)、大千(朱)4109.张大千 1930年作松岩高士图立轴苍岩削铁嵌青松,坚贞不许暴秦封。

波涛飒飒来天风,只恐破壁成飞龙,骑龙顾盼君何雄。

庚午冬十月过嘉善写此。

大千居士爰。

印文:张季爰、大风堂、苦瓜滋味2005年8月30日经米景扬先生鉴定为真迹。

4110.张大千辛巳(1941)年作高士图立轴芝园仁兄方家正之辛巳春蜀郡张大千文)大千(朱文)4111.张大千 1944年作竹林高士图立轴钤印:大千(朱文)、张爰之印(白文)、蜀阁(白文)、大风堂(白文)款识:(1).子猷迳迭,竹所独往,自胜不必七贤六逸,相呼聚方,为此君重也。

(2).世羽仁兄正之,甲申秋日,大千张爰。

4112.张大千丙戌(1946)年作松下高士图立轴款识:守己先生法教丙戌秋日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风堂4113.张大千汪东等 1975年作高士图立轴款识:乙卯秋半汪东写松冯飞写石郑岳补竹张绲画成并记钤印:郑岳张爰4114.张大千刘海粟经亨颐 1927年作松竹高士图立轴(1).苍龙小亭先生正十六年二月刘海粟(2).小亭先生属大千居士爰写人(3).亨颐写竹石钤印:张爰(朱)经(朱)刘崇杰(白)4115.张大千(1899~1983)梧桐高士图1934年作款识:百尺梧桐半亩阴,枝枝叶叶有秋心。

何年脱骨乘鸾凤,月下飞来听素琴。

甲戌春日,蜀人张爰网师园作画。

钤印:蜀郡张爰(白)网师园客(朱)出版:《名家翰墨》P6-7,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梧桐高士图》作于‚甲戌春日‛,检索张大千行踪,这年(1934)二月下旬张大千在网师园创作了几幅作品之后偕其兄去了北京,这幅作品就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他结识溥心畬,幷为画事忙,三月某日得朝鲜镜面贡笺,张大千甚为欢喜,又起画兴,于是再绘一幅相类题材作品,只是画面上的高士换成了仕女。

‚梧桐高士‛、‚梧桐仕女‛都是张大千熟悉幷且喜欢的题材,他心里有‚谱‛,绘来得心应手。

前面说到张大千在网师园所绘作品都署以‚网师园作‛或者钤‚网师园客‛印,《梧桐高士图》也钤二印,其中一方就是‚网师园客‛印。

此印出自粪翁邓散木之手,出刀利索,以浙派切刀法刻就,甚得赵之谦神韵。

4116.溥儒张大千癸酉(1933年)十一月人物画《秋林高士图》立轴款识:(1). 余违西山十年而不能归,每望云峰,弥伤猿鹤。

偶作《秋林高士图》,录北山移文以自警。

癸酉十一月,溥儒并识。

(2). 蜀人张大千补远山,并为设色。

印鉴:右:一壶之中、园客、蜀客、大千。

?左:旧王孙、风疏性远。

原装裱未损作者简介:溥儒(1896-1963),姓爱新觉罗,字心畬,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岳道人、钓鲸渔父、松巢客。

清道光皇帝曾孙,恭亲王奕訢之孙,贝勒载滢的次子。

因此,成年后书画作品上常常用‚旧王孙‛印章或署名。

中国现代艺术大师,画家、书法家、诗人、收藏家。

居大陆时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与吴湖帆并称为‚南吴北溥‛,居台湾时与张大千、黄君璧并称‚渡海三杰‛,成为岛上画坛中的三座大山,影响巨大。

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于青岛威廉帝国研究院修西洋文学史。

民国以后隐居北京西山戒檀寺,前后10年。

又迁居颐和园,专攻经史小学。

抗战期间鬻书画度日。

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

1949年东渡台湾,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作画课徒。

自幼究心艺事,从师宫廷画家学习书法,临摹家藏各代名家墨迹几尽。

稍长专心研究文学艺术,经史子集、书法绘事,无一不窥。

工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及书法。

山水宗法宋元,以淡雅见长,较少烘染,着重线条钩摹。

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和谐的静谧之气。

喜用熟纸,临摹马夏一派。

他的山水画则被推崇是‚国画北派青绿山水正宗首座‛。

书法以草书为长,行书秀逸挺劲,用笔轻重疾徐,起伏顿挫,极富变化,行气间尤具清逸绝尘、萧散飘逸的气韵。

有《四书经义集证》、《寒玉堂论画》、《金文考略》、《陶文存》、《尔雅释言经证》、《经籍译言》、《诗文集》等行世。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改名爰,小名季,故又名季爰,别署青城客,一度为僧,法号大千,还俗后以法号行,署大千居士,或署蜀人张大千,居大陆时斋名‚大风堂‛,侨巴西时居‚八德园‛,迁台湾时居‚摩耶精舍‛。

川内江人。

现代画坛上最具影响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世界画坛上著名的艺术伟人之一。

与溥儒并称‚南张北溥‛,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与溥儒、黄君璧合称‚渡海三杰‛,与毕加索并称‚东张西毕‛。

人或云‚五百年来一大千‛,无与伦比者也!少时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二兄张善孖的熏陶,并从名师李瑞清、曾熙学习诗文书画。

遍临历代名迹,遍游名山大川。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其诗文真率豪放。

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他是一位天才型画家,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宗教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其画风,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魏晋,逐一研究,从临摹到仿作,伪作可以乱真。

30岁以前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于无穷变化中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尤为可贵;60岁以后达苍浑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得道成仙矣。

作品赏析:30年代初,中国画坛升起了两颗璀璨的明星,这就是被誉为‚南张北溥‛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和溥儒。

当溥儒以山水独步北方画坛时,张大千已在上海成名。

张的山水写意犹如其人,狂放旷达,自成一家。

虽说文人自古相轻,但作为南北两画派的代表人物,溥儒与张大千间绝无此恶习,两人不仅私交甚厚,时相往还,而且还联手作画,一人作画,一人题款,可谓双绝。

在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的府上常能看到两人身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