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气与大气污染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防治十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十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十措施1. 减少燃煤排放燃煤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减少燃煤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具体来说,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提高燃煤清洁利用效率,推广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减少污染物的生成;二是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电力等;三是加强燃煤质量监管,严格限制硫分、灰分等指标,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 工业污染治理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因此工业污染治理是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一是强化工业企业的环保责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确保企业按照环保标准排放;二是推广先进的工业污染治理技术,如脱硫、脱硝、除尘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三是优化工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实现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3. 机动车尾气控制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因此,机动车尾气控制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二是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制定和执行,确保车辆尾气达标排放;三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结构,减少机动车的拥堵和排放。

4. 扬尘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和道路施工中尤为突出。

因此,扬尘污染防治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加强施工扬尘管理,推广使用降尘设备和技术,减少扬尘的产生;二是加强城市道路保洁,定期洒水降尘,减少道路扬尘;三是加强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少裸土扬尘。

5.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化工、涂装、印刷等行业尤为突出。

因此,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和技术,减少VOCs的生成;二是加强VOCs排放标准和监管,确保企业按照标准排放;三是加强VOCs治理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治理效率。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的定义与来源:讲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

2. 大气污染的危害: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4.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挑战: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5. 学生实践活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大气污染案例,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如《环境科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视频资料:收集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保宣传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的最新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第5-8课时: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第9-12课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挑战。

第13-16课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1. 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出现的有害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物、硫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超过了一定浓度或量,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到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态系统。

2. 大气污染的来源2.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业过程涉及到化学物质的使用,排放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2.2 交通尾气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是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蒸发或流失进入大气层,对大气质量造成影响。

3. 大气污染的危害3.1 健康影响大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如细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对人类的健康有直接影响,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下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3.2 生态系统破坏大气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也有着严重的危害,有些有毒气体和颗粒物会导致植物叶片损伤、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

3.3 经济损失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问题和生态系统破坏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医疗费用增加、农作物减产等都会对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4. 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4.1 加强监管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工业企业、车辆排放等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排放达标。

4.2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大气污染的源头排放。

4.3 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减少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提高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

5. 结语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意识地减少排放有害物质,共同呵护我们的蓝天白云。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创新,相信我们能够改善大气质量,建设更加清洁的社会环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2、酸雨:在清洁的空气中被CQ饱和的雨水pH为5.6,故将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的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2、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分散粒子所组成的系统称为气溶胶。

3、霾(或灰霾):霾天气是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易出现在逆温、静风、相对湿度较大等气象条件下。

4、总悬浮颗粒(TSP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 口的颗粒物。

5、可吸入颗粒物(PM io):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g 的颗粒物。

6、气态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五类: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卤素化合物等。

7、对于气态污染物,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8、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Q等硫氧化合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些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9、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

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

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严重得多。

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本节内容为了解的章节(不排除在最后一题中出现,最后一章的机动车污染防治也是一样),防治措施为以下7种,具体内容请看书本。

大气污染复习题答案

大气污染复习题答案

一.概念题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P32,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污染物质。

P53,黑烟:黑烟一般系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P54,烟和雾:烟一般系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P45,总悬浮颗粒: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

P56,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

P747,燃料型NO和热(力)型NO:1)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NO,称为燃料型NO;2)热力型NO由大气中氮生成,主要产生于原子氧和氮之间的化学反应,只在高温下形成。

P3568,大气边界层:对流层的下层,厚度为1~2km,其中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的影响很大,称为大气边界层。

P649,空气过剩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量,并把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a。

P4110,地面最大绝对浓度:风速对地面最大浓度有双重影响。

从式(4-10)可见,增大时减小;从各种烟气抬升公式看,增大时抬升高度减小,反而增大。

这两种相反作用的结果,定会在某一风速下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极大值,称为地面绝对最大浓度,以表示。

P10911,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P7112,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

P6913,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

P6914,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是由城乡温度差引起的局地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各章考试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各章考试重点

第1章概论1、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的概念分不是什么?答: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进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到达了足够的时刻,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进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妨碍的那些物质。

2、全球性大气污染咨询题有哪些?答:全球性大气污染咨询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咨询题3、大气污染物如何分类?答: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在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还可依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进颗粒物〔PM10〕气体状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包括:含硫化合物〔SO2〕、含氮化合物〔NO和NO2〕、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

4、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以哪种类型为主?要紧大气污染物是什么?答:以煤烟型为主,要紧大气污染物是SO2和烟尘。

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如何分类?答: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卫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卫的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以上三类区分不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第2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煤中硫的存在形态有哪些?哪些形态的硫最终以SOX的形式排放?答: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和元素硫。

2、煤收到基、空气枯燥基、枯燥基、枯燥无灰基的概念?答:收到基〔ar〕,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亦即锅炉燃料的实际成分,(ar)C+H+O+N+S+A+W=100%;空气枯燥基〔ad〕,以往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为100%成分,(ad)C+H+O+N+S+A+W=100%;枯燥基〔d〕,以往掉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d)C+H+O+N+S+A=100%;枯燥无灰基〔daf〕,以往掉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daf)C+H+O+N+S=100%。

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

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

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标准,造成对人体、动物和植物健康以及环境的危害。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和能源消耗等人类活动。

本文将介绍大气污染的几种主要类型。

1. 颗粒物污染颗粒物污染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滴,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释放的烟尘、灰尘和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的直径不同,一般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可入肺颗粒物(PM2.5)。

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

2. 二氧化硫污染二氧化硫是由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以及工业过程中的硫化物氧化而成的气体。

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和其他工业排放。

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并对植物造成气候变化和植被损害。

3. 一氧化碳污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不完全燃烧产生,主要源于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和室内用火等。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导致缺氧和中毒。

4. 臭氧污染臭氧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常常被称为“臭氧层”,是由空气污染物和紫外线照射下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

市区地区的臭氧主要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反应生成。

高浓度的臭氧污染会引起刺激性眼病、呼吸道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

5. 氮氧化物污染氮氧化物主要由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煤等过程中产生,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等。

氮氧化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呼吸系统问题,如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物,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甲苯等。

VOCs主要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油漆和涂料、汽车尾气以及农业活动。

高浓度的VOCs会引发呼吸道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和免疫系统疾病。

7. 氨气和硫化氢污染氨气和硫化氢是农业和工业活动中释放的气体。

氨气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如化肥使用和污水处理。

什么是大气污染

什么是大气污染

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和动植物摄取氧气的源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的贮存库,也是环境中能量流转的重要环节。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组成基本上是恒定的。

但由于人口增多,工业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及飘尘越来越多,远远超过大气自净能力,使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有害气体危害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形成了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可以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分为氮氧化物污染、硫氧化物污染、碳氧化物污染及飘尘污染。

1.氮氧化物污染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大约有2/3来自煤炭及石油产品燃烧,以及生产氮肥、有机中间体、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废气。

燃烧1吨煤能产生3.6千克~9千克二氧化氮。

还有约1/3来自汽车的尾气。

少量是由于自然界的火山爆发、雷击闪电等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的。

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还有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等存在,就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

2.硫氧化物污染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还包括硫酸及硫酸盐的微粒等。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超过一亿五千万吨。

其中2/3来自煤炭燃烧,l/5来自石油的燃烧。

大气中硫氧化物含量大时,就可能形成酸雨。

世界八大公害之一的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就是由于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

3.碳氧化物污染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碳氧化物主要来自煤炭和石油的燃烧。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空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碳。

例如,l吨锅炉工业用煤燃烧约产生1.4千克一氧化碳;l吨居民取暖用煤燃烧约产生20千克以上的一氧化碳;一辆行驶中的汽车,每小时约产生l千克~l.5千克一氧化碳。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中的一氧化碳约2.4亿吨,而且一氧化碳不能氧化,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绝不能忽视。

二氧化碳虽然不是有毒物质,但大气中含量过高,就会形成“温室效应”,有可能给全球带来巨大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径越小,越不易 沉积,长时间漂浮在 大气中容易被吸入体 内,且容易深入肺部 粒径越小,粉尘比 表面积越大,物理、 化学活性越高,加剧 了生理效应的发生与 发展。此外,尘粒的 表面可以吸附空气中 的各种有害气体及其 他污染物。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常见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硫化物 : 硫常以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形式进行入大气,也
逆温:在对流层中,由于气象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气温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此时大气处于非常稳定状态,大 气的垂直运动很难发展,污染物质的输送和扩散受到限制,因此可能造 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1、大气污染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 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 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的现象”。
定义指明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自然过 程包括火山活动、森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雷电以及 大气圈空气运动等。但是由自然过程引起的空气污染,通过自然环 境的自净作用(如稀释、沉降、雨水冲洗、地面吸附、植物吸收等 物理、化学及生物机能),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除,能维 持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质,在大气中累积,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而造成的。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平流层
在对流层的上部,上界高度约为50-55km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高,含有丰富的臭氧,上半部分吸收了 大量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 对地球起保温作用 气流运动相当平衡,而且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无垂直对流 民用航空领域的大型客机大多飞行于此层 污染物一旦进入平流层,滞留时间可长达数十年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2、大气污染类型
根据能源性质、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煤炭型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由煤炭燃烧时放出的烟气、粉尘、SO2 等构成的一次污染物,以及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 硫酸盐类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造成这类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企业 烟气排放物,其次是家庭炉灶等取暖设备的烟气排放。 石油型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NO2、烯烃、链状烷烃、醇、羰基化 合物等,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形成的臭氧、大气自由基及生成的一系列中 间产物与最终产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厂的废气 排放。 混合型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来自以煤炭和石油为燃料的污染源排放, 以及从工厂企业排出的各种化学物质等。 特殊型大气污染:指有关工厂企业排放的特殊气体所造成的污染。这 类污染常限于局部范围之内。如生产磷肥企业排放的特殊气体引起的氟 污染、铝碱工业周围形成的氯气污染等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3、两个大气现象
湍流:是大气的无规则的摆动。分为机械湍流(空气流经地表障碍物
引起风向和风速的突然改变)和热力湍流(地表受热不均或大气层不稳 定,使空气发生垂直运动)。污染物排放进入大气后,除随风作整体飘
移外,湍流混合作用会不断将周围的清新空气转入已污染的大气,同时
将污染物带到周围空气中,使污染物质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分散、稀 释。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常见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迁移转化
碳氧化物:碳化物主要有两种物质,即CO和CO2。CO主要
是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而天然源较少。全世界每年
一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2.1 亿吨,为大气污染物之首。二氧化碳 是大气中的正常组分,但由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
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造成全球性气候变化。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2、大气污染类型
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局地性大气污染:即在较小的空间尺度内(如厂区、或者一个城 市)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在该范围内造成影响,并可以通过该范 围内的控制措施加以解决的局部污染。 局域性大气污染:即跨越城市乃至国家的行政边界的大气污染, 需要通过各行政单元间相互协作才能解决的大气环境问题,如北美 洲、欧洲和东亚地区的酸沉降、大气棕色云等。 全球性大气污染:即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大气环境问题,如臭 氧层破坏以及温室效应等。
环境学概论
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研究所 周咏春
第四章 大气与大气污染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主要内容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组成 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1 2
3
4
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因素
大气环境标准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1、大气圈结构
大气圈:是指受地球引力作用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
可分为颗粒污 染物(固体和液 体粒子均属于颗 粒污染物)和气 态污染物。
① 碳氧化物, ② 氮氧化物, ③ 硫氧化物, ④ 碳氢化合物, ⑤ 卤素化合物, ⑥ 氧化剂, ⑦ 颗粒物及气溶胶; ⑧ 放射性物质。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颗粒污染物的分类
按照颗粒物质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3、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
天然源: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固定污染源:火力发电厂、烟囱、炉灶等 移动污染源:汽车、火车、轮船等 点源:烟囱等 线源:汽车、火车等的排放 面源:如成片的民用炉灶、工业炉窑等 高架源:烟囱等 地面源:在地面上排放污染物 连续源:如火力发电厂的排烟 间断源:如某些间歇生产过程的排气 瞬时源:如事故排放 工业污染源:工业用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 农业污染源:农用燃料燃烧、施肥排放的废气 生活污染源:民用炉灶、取暖锅炉、城市垃圾 交通污染源:交通工具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黑烟:一般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 1km 的小水滴悬浮液。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
量直径≤100 m的颗粒物的总称。 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10 m的颗粒。 可入肺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 m的颗粒 。已被定为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大气污染定义、类别及危害
2、大气污染类型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状况,可将大气污染分为: 还原型大气污染:多发生于以煤炭为主要燃料且兼用石油的地区, 故又叫煤烟型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 高湿、弱风的阴天,特别是伴有逆温存在时,这些一次污染物容易 在低空聚集,形成还原性烟雾,引发污染事故。 “伦敦烟雾”就属 于此类情况,所以这种大气污染类型也称做伦敦烟雾型。 氧化型大气污染:多发生在以石油为主要燃料的地区,污染物主 要来自汽车尾气,所以又叫汽车尾气型大气污染。其主要的一次污 染物是CO、NOX等。它们在太阳短波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醛类、O3等二次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眼睛粘 膜组织有强刺激性。洛杉矶烟雾就是典型的氧化型大气污染。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中间层
位于平流层顶上,上界高度约为80~90km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是大气层中最冷的一层 本层几乎没有臭氧,而氮气和氧气等气体所能吸收的波长更 短的太阳辐射,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所吸收
空气稀薄,有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
在高纬度、夏季、黄昏时有夜光云出现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散逸层
电离层以上的大气统称为散逸层,它是大气的最高层。 温度高,可达数千度,随高度升高温度略有升高 空气极为稀薄 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一些高速运动着的空气分子可以 挣脱地球的引力和分子间作用力散逸到宇宙空间中去。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2、大气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蒸气、液体颗粒和悬浮固体杂质组成的混 合物。大气中,除去水蒸气、液体颗粒和悬浮固体杂质的混合气体, 称为干洁空气。
暖层(电离层)
从中间层顶部到高出海平面800km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顶温度可达1500K 空气极为稀薄,本层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0.5% 在高纬度地区因磁场而被加速的电子会顺势流入,与暖层中 的大气分子冲突继而受到激发及电离。当那些分子复回原来状 态的时候,就会产生发光现象。此称为极光。
有一部分以亚硫酸及硫酸(盐)微粒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
硫 2/3 来自天然源,其中以细菌活动产生的硫化氢最为重要。 人为源产生的硫排放的主要形式是 SO2,主要来自含硫煤和石
油的燃烧、石油炼制、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造等。在80年代,
每年约有1.5亿吨SO2被人为排入大气中,其中2/3来自煤的燃 烧,而电厂的排放量约占所有排放量的一半。二氧化硫和颗粒 物质具有协同效应,两者结合起来可被催化氧化成硫酸或硫酸 盐,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大气颗粒物:指那些悬浮在大气中由于粒径较小导致沉降速率很小 的固体、液体颗粒。无论其含量、种类、还是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
一、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2、大气组成
恒定组分:氮、氧、氩、氖、氦等。 可变组分:主要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些组分 随季节、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 不定组分:来源于自然界的火山、火灾、地震等和人类生产 工业化中产生的煤烟、粉尘、硫化物、氮氧化物等。
又称大气环境,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也是一切 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实际上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 所组成的复杂的流体体系。
空气密度分布特点:海平面处空气密度最大,随高度 的增加,空气密度逐渐变小。整个大气质量的90%都集中
在 高 于 海 平 面 16 公 里 以 内 的 空 间 里 , 而 大 气 质 量 的 99.999%都集中在海平面与海平面上80公里的高度,其它 所剩无几的大气却占据了这个界限以上的极大的空间。
大 气 污 染 源
人为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