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3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3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

专题三十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热点题型】
题型一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成就
例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
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
【提分秘籍】
1.分析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
类型异同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不同点


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艺术特

属于传统文学的范畴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特征
描写风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
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真实具体描写现实生活,
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文学风

具有想象力丰富的构想和跌
宕起伏的戏剧情节
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
相同点


都体现了对社会混乱和危机的不满艺术特

都注重对人的情感的发掘
2.文学形式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之间的联系
(1)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反映在文学上,就是世界各地文学开始走向。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3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3

文学艺术成就3一、选择题1、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因素有(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第三次科技革命③两次世界大战④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⑤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2、美国“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是A、《日瓦戈医生》B、《第二十二条军规》C、《海燕》D、《千年孤独》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某种联系,它们都A.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设计了一个明显的理由B.赞成在作品中表现自我C.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反映D.提倡用意识的延续取代行动的延4、下列属于荒诞剧特点的是( )①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毫无意义②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③人物语言颠三倒四④道具奇特怪异⑤主角往往是贫困的流浪汉⑥体现了对现实的不满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5、二战后,亚非拉美文学的主流是( )A、批判殖民国家得罪恶B、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 D 反映各国渴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6、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代表作《等待戈多》属于现代荒诞戏剧,其主要依据是( )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内容纯属虚构C.内容多与鬼神有关 D.反映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7、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

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

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

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8、1850年,一位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去世,后人在他的墓志铭里写道:“他用笔完成了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50分)19世纪以来到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流派纷呈、文学艺术大师辈出,他们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人与社会的深刻变化。

据此回答1~4题。

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B.绘画艺术的局限性C.古典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D.启蒙学者的文学作品要比其他时代的作品优秀2.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处鲜明的人物思想的西方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B.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3.下列文学大师中,哪一位与其他三位是不同文学流派()A.莫伯桑B.易卜生C.贝克特D.萧伯纳4.“自由和理想是人们的一种向往”。

在19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一位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写了一篇鼓励人们去为这种追求争取抗争的文学著作,指出应是下列哪一篇()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C.司汤达的《红与黑》 C.雪莱的《解放的普罗迷修斯》19世纪以来的文学繁荣,不仅欧美成就突出,社会主义文学和民族文学也有新的发展。

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20世纪苏联文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B.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作品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解冻文学”D.“解冻文学”触及了苏联尖锐的社会问题6.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反映了拉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作品是()A.《戈拉》B.《等待戈多》C.《百年孤独》 C.《苹果车》7.二战后,亚非拉美文学的主流是()A.批判殖民国家的罪恶B.反映人民副美好生活的向往C.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D.反映各国渴望在国际事物中发挥作用的愿望美术同文学一样,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美术成就辉煌,群星灿烂,名作纷呈,深刻体现出时代的脉搏。

高考历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练习(三十三)(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练习(三十三)(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种文学形式被定义为:“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下列言论中符合这一定义的是()A.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B.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主张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C.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D.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2.(2016·惠州一模)小说《无法命名者》是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的:“你必须讲下去。

我不能讲下去。

我愿意讲下去。

”该小说的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3.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4.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下列文学流派符合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A.古典主义文学B.启蒙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D.现实主义文学5.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

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6.(2016·唐山摸底)19世纪初,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现实的感染下,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更多的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的心灵,开始具有()A.古典主义色彩B.现实主义风格C.浪漫主义色彩D.现代主义格调7.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说:“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从答题形式看: ⑴答题错位,超越边框。答案超越边框线,扫描不到,阅卷人就看不到, 也肯定没分了。又如第22题的答案写到了第23题的位置上,且未注明题 号。阅卷人会认为是考生判断失误,不给分,而不能作为异常卷提交, 因阅卷人只能看到自己题目的位置。
⑵答题不规范,没有格式。文科答案一般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 条理化,让人一目了然,可有的考生从头到尾不分一个段落,没有序号, 硬是文字堆砌成一片空间,令阅卷人无从下手找要点。
⑶答案中缺少关键词,虽写的多,在多是无关紧要的话,在阅卷人 看来都是废话,找不到得分点。 ★重点内容要反复记忆★
大型考试一般都围绕重点来命题。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就是围绕中 国历史上的重要内容来表演的。因此平时就要在重点上下工夫,反 复记忆,记关键语句、关键词、专用术语。我们都有同感,没有哪 个人会认错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兄弟姐妹,不会认错同一班级 的人,这是因为接触太多了。由此推及,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知识 就难以忘记。所以重点的、难记的内容要反复强调,要理解记忆, 这样考试中即使语句表达不连贯、不完整,可只要关键词句多,也 能得高分。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1、理解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 ①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②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频繁的革命和战争、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 使人们对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理性王 国”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1.1、了解19世纪以来பைடு நூலகம்漫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①法国:
【例1】19世纪中期欧洲由各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 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与小说的 风格一致。以下最令出版社心仪的画家是 A.德拉克洛瓦 B.米勒 C.塞尚 D.毕加索

考点24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24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24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2019·全国卷Ⅰ·T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解析】选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青年艺术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反映。

现代主义艺术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危机,故D正确。

A、B、C分别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征与材料不符。

19专题十九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9专题十九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专题十九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08•江苏•30)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的是A. B. C. D.答案:D。

2.(2009•江苏•23)“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

下列作品中能反映“这种考虑”的是答案:B。

3.(2010•江苏•26)朱铭在《外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

”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①《自由引导人民》②《向日葵》③《拾穗者》④《日出•印象》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

4.(2011•江苏•30)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下列文学作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安娜·卡列尼娜》 B.《老人与海》C.《大卫·科波菲尔》 D.《巴黎圣母院》答案:D。

5.(2012•江苏•26)19世纪中前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时代。

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危机感到失望与不满。

由此文学艺术领域兴起的流派有①浪漫主义②现实主义③印象主义④现代主义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6.(2014•江苏•26)今年2月,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去世。

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电影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希望、勇气和乐观。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会没事。

”材料主要说明了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答案:D。

第21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解析版)

第21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解析版)

第二十一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空定位框图结构思维导图经典训练1.(2019·江苏高考·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

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答案】A【解析】“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诗人对工业革命的不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答案】C【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 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战争与和平》B.《自由引导人民》C.《童年》D.《百年孤独》B[根据材料“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属于积极浪漫主义,《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童年》属于无产阶级文学,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属于现代主义,故D项错误。

] 2.(2019·北京东城区检测)1836年,参加宪章运动的英国工人们高举着旗帜集会,旗帜上写着:“自由之神再一次召集大军,发抖吧,你们这些暴君!难道你们还讪笑这是虚张声势?到头来,你们会流血而非流泪!”这首名为《自由》的诗属于()A.浪漫主义文学B.古典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A[根据材料时间和诗歌中注重对感情的表达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形式的统一,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兴起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 3.(2019·辽宁五校联考)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

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

这反映出作者()A.反封建反专制的崇高理想B.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C.反传统反理性的表达方式D.批判剖析不公的社会现实D[材料中反映了作者对官僚讽刺,但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反专制的高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未突出个人情感,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故C项错误;根据“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可知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

]4.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个人普遍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揭示了物质文明的残酷和冷漠无情,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

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A.《悲惨世界》B.《战争与和平》C.《母亲》D.《等待戈多》D[《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想象力丰富,通过心理描写揭露内心世界,给人以巨大鼓舞,故A项错误;《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抨击社会现实具有震撼力,故B项错误;《母亲》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荒诞派开山之作,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渲染了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后苦闷迷惘的氛围,与材料“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相符,故D项正确。

] 5.(2019·河北邢台月考)托尔斯泰在作品《复活》中,一方面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猛烈的揭露抨击;另一方面又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等。

这说明托尔斯泰()A.艺术思想的矛盾性B.倾向无产阶级革命C.希望恢复农奴制度D.推崇儒家道德文明A[根据题目中“一方面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猛烈的揭露抨击;另一方面又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得出作者艺术思想的矛盾性,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作者的无产阶级倾向,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猛烈的揭露抨击”不相符,错误;题目中的“道德”并非指儒家思想,D项表述属于偷换概念,错误。

] 6.“它创造的艺术世界基于现实,但又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

因此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意向、人物或环境。

”下列作品表现的风格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A[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与材料中“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相符,故A项正确;B项是现实主义,与材料中“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不符,错误;C项是印象派,与材料中“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不符,错误;D项是现代主义,与材料中“它创造的艺术世界基于现实”不符,错误。

] 7.(2019·重庆模拟)一战后,法国电影创作人路易·德吕克等人致力于创造“真正的电影”。

他们的作品不注重故事情节而以风景为重要角色,充分运用镜头的视觉效果将风景诗化。

对这一艺术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艺作品是()A.莫奈《日出·印象》B.贝克特《等待戈多》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D.毕加索《格尔尼卡》A[由材料“以风景为重要角色”、“充分运用镜头的视觉效果将风景诗化”可知该作品描绘自然景象,追求色彩变化,结合所学是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故A项正确;《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缘自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给人们心灵的巨大创伤,与材料中“一战后”的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其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与材料“不注重故事情节”不符,故C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作,控诉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与材料中“一战后”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8.下列美术作品与该流派艺术特征相符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日出·印象》C.《拾穗者》D.《格尔尼卡》D[“超脱社会、超脱自然,采用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语言影射着社会和人生”表明艺术风格是现代主义,《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日出·印象》是印象派,故B项错误;《拾穗者》是现实主义,故C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故D项正确。

] 9.(2019·贵州贵阳模拟)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反映了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这种艺术表达形式的特征是()A.反对传统束缚和理性的压制B.强调对容观对象的准确描绘C.重在表现色彩发生微妙变化D.重视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A[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美术,其艺术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故A项正确;对客观对象准确描绘是现实主义美术的艺术风格,故B项错误;重视色彩微妙变化是印象画派的风格,故C项错误;重视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故D项错误。

]10.(2019·豫西南示范性高联考)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

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这部作品()A.具有古典主义特征B.受到社会变革影响C.受到社会现实感染D.热情地歌颂了欢乐A[“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体现了人的理性,歌颂了英雄的伟大,“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具有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故A项正确;“《英雄交响曲》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无法体现社会变革的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说明该音乐创作的背景及当时社会发展的情况,无法判断该音乐是否一定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故C项错误;“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不能说明对欢乐的歌颂,故D项错误。

] 11.爵士乐是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

这说明()A.反种族歧视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主题B.美国文化代表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C.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时代性和群众性的特征D.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爵士乐的传播C[反种族歧视是现代主义音乐的主题,但这与材料中爵士音乐从一种被歧视的音乐到全球化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应是多样化的,民族化的,B项说法太过绝对,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爵士乐作为现代主义音乐的一种,从被人歧视到获得全球化发展,说明现代主义音乐符合时代特征,具有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爵士乐的发展是从其本身的音乐价值而言,与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 12.(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近年来,美国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等电脑动画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非凡效果。

以下有关信息技术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都诞生于美国B.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C.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影片擅长以幽默的语言打动观众D.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B[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故A项错误;由材料“电脑动画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非凡效果”可知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的便利,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电脑动画而非卓别林的影片,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业日益变成欺诈。

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

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材料二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和巩固后,社会矛盾充分暴露,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幻想破灭,不得不重新研究现实以图改造社会的产物。

它是早期工业化后一阶段的主要文学思潮,这股思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这一时期)作家以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斗争的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黑暗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判断世界文学领域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流派是什么?其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流派在欧洲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文学思潮”指什么?发源于哪一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3)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文学特点为例,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浪漫主义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