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世界文化汇总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第18课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2.作品特点: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
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 深沉的哲理。 3.成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如 英雄交响曲 《_______________》《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等)。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4.贡献: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兴起背景 或条件 处于启蒙 浪漫 与革命时 主义 音 代 乐 印象 印象派的 派 诞生 流派 人 作品 流派特点 物 贝 强调个性和独 九部交 多 创性,偏重色 响曲 芬 彩和感情 德 《牧神 强调声音的响 前 彪 午后· 度和音色 西 奏曲》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2.印象派音乐
音色 (1)特点:强调声音的响度和_______,主张 用它们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2)代表人物及作品:印象派音乐的主要代表 德彪西 人物是法国作曲家___________,代表作是 《牧神午后· 前奏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2.现代派绘画
抽象 (1)特点:采用夸张、变形与_________的表 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毕加索 (2)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__________。 3.现代音乐:流派众多,作曲家们根据各 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 曲。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曲的新形式。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 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 这个使命服务。 古典音乐 5.地位:贝多芬既把____________发展到 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在音 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第34课时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1)人类先后进入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和信 息时代,推动了社会 生产的迅速发展;相 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 了现代物理学的基 础;互联网、现代信 息技术的发展,迅速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人们对生命起源的 探索,经历了由宗教 创世说到生物进化 论,认识逐步地深化 和科学
20世纪50~70年代的两弹一 星和杂交水稻,新时期以来 现代中国 的载人航天技术、计算机技 的科技 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 发展
作品蕴涵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答案:向往民主革命,追求自由平等。
1.绘画艺术的两大流派
2.音乐的发展可归纳为“两个四”
四大流派: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印象派音
乐、现代派音乐。 四大音乐家:贝多芬、海顿、莫扎特、德彪西。
现代主义艺术的特点
现代主义艺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 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 复杂心理,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具有 明显反传统反理性的特征。
1.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异同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情绪 的反映,区别在于浪漫主义回避现实,用美好的憧憬代
替对现实的批判;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直面现实,对现
实社会的弊端展开猛烈的揭露和批判。
2.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 (1)浪漫主义文学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情节深入发掘人类 的感情世界,手法夸张,想象丰富,情节起伏。 (2)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揭露和批判社会 中的罪恶现象,即强调真实,揭露现实。
【山东考纲】 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课标提示】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3.音乐的发展变化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历程:浪漫乐派(19世 纪初在以奥、德为中心的欧洲兴起)―→民族乐 派(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于俄国和东欧地区)―→ 美国音乐(19世纪末美国音乐长足发展)―→20
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盛行:爵士乐(一战后成为主
流)―→摇滚乐(二战后成为主流)―→趋向大众 化多元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
1.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发展演变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代主 义文学(20世纪以来)。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2.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流派的发展演变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浪漫主 义美术(19世纪初)―→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 期)―→印象画派(19世纪60年代)―→后印象画 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美术(20世 纪以来)。
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
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 弱贵族势力,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 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 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 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 完美和谐的形式。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
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
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 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 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19世纪西方文化

19世纪西方文化19世纪西方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新思想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一19世纪西方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明发生重大转折,文化精神有了根本性改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欧洲古代农业社会的终结和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开始,并导致了都市化和现代工商文明的出现;工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对立第二阶段:19世纪下半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西方社会的主要矛盾;文化多元化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矛盾加剧二思想文化:1.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肯定对个人利益的自由追逐;推崇劳动与分工;提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区分三大阶级:工人、资产阶级、地主大卫.李嘉图:价值理论(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和分配学说2.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绝对精神是万物的本源;绝对精神发展经历逻辑、自然、精神(个人意识、社会意识、绝对精神)三个阶段;质变量变规律;矛盾是一切事物自身运动的根本;否定之否定是概念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3. 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以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4. 马克思主义:分三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5.功利主义--英国边沁(法理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著有:《道德与立法原则》认为政治社会不起源于契约。
,而是起源于功利;避苦求乐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衡量苦乐的标准是最大快乐原则。
6.实证主义--法国孔德(哲学家,社会学家)基本观点:一切关于事实的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在事实的领域之外,则是逻辑的和纯数学知识;实证主义哲学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
7.社会达尔文主义--英国斯宾塞赫胥黎这种思想认为在人类社会里,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必须进行生存竞争,使适者得到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5.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 世纪50、 年代 年代, (1)含义:20世纪 、60年代,欧美盛行一种与传统戏剧风格 )含义: 世纪 迥异的戏剧流派 (2)背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背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人们内心深处感到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人们内心深处感到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失望、苦闷和迷惘,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和精神统治危机 (3)特点: )特点: 荒诞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①荒诞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现实 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 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们不断重复的主题 荒诞派戏剧内容结构反传统(反戏剧), ),他没有性格鲜明的人 ②荒诞派戏剧内容结构反传统(反戏剧),他没有性格鲜明的人 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 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人物 语言颠三倒四, 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4)代表:贝克特 )代表:贝克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 等待戈多》 代表作:《等待戈多》——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1969年贝克特因《等待戈多》一剧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 年贝克特因《等待戈多》一剧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年贝克特因 奖的评语是: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 奖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结合这句评语和《等待戈多》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结合这句评语和《等待戈多》的 剧情,谈为什么主题为人生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 剧情,谈为什么主题为人生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使现代人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答案: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 答案:《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 表作,是典型的 反戏剧”作品。作者以荒诞的、 是典型的“ 表作 是典型的“反戏剧”作品。作者以荒诞的、抽象的艺术 方法表现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剧本所要表现的是: 方法表现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剧本所要表现的是:人对自己 生存的世界和对自己的命运是不可知的, 等待” 生存的世界和对自己的命运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类 的生存状态。含有很大的隐喻性,强调象征意义; 的生存状态。含有很大的隐喻性,强调象征意义;不关心是 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突出“荒诞意识” 揭示社会现实。 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突出“荒诞意识”,揭示社会现实。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 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 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 种积极的反抗。 种积极的反抗。
高考历史 19世纪的世界(知识点整理)

英国:
①《王位继承法》
②责任内阁制
美国:
①北美独立战争;
②制宪会议;
③1787年宪法;
④联邦制
⑤孤立主义;
法国:
法国大革命爆发(7月14日)
英国:
①《巴黎和约》
②最大的黑奴贩卖国;
③工业革命开始
④自由主义
美国:
①通用部件
②国家银行
③西进运动
法国:启蒙运动
①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梭
德国:康德(思想自由)
①反法同盟;
②三次王朝战争;
③德志帝国建立及宪法颁布(1871);
④德奥(1879)、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1882);
英国:
①蒸汽机车;
②自由贸易定为国策;
③第一次世界博览会(1851)
④1825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
⑤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英普条约、英法条约等)
法国:
①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德国:
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古典艺术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後来受到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刺激,欧洲又开始朝向写实主义发展,希望透过绘画、文学、音乐与摄影等方式捕捉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境与人物,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为著名。、社会主义思潮逐渐发酵,马克思主义诞生。
俄国:
①雅克比(1838,实用电动机)
②批判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
③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旋律大师)
美国:
①科技成就(爱迪生、福特、莱特兄弟、莫尔斯、贝尔)
拿破仑:
①建立帝国(1804)
②颁布法典(1804)
③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
(完整版)世界近现代文学艺术

引言导读:
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 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2)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金钱主导一 切; (3)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 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2、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 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里,主要 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成 就。
戈多是谁?戈多到底是谁?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 “他要是来了, 咱们就得救了”。 有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 秘人物。 有人认为他是上帝。 还有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 有人曾就此问过贝克特本人。 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 出来了。”
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 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 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 由的,但它们又感到现实偏偏不让他们获 得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宿。他 们的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 种精神危机。
代表:贝克特(法国) 代表作《等待戈多》,是
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 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 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
雪莱没有忧郁的情绪。其作品一扫拜伦 忧伤情绪和矛盾心理,抒发了高昂激愤 的革命热情,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胜 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鲜明地 表达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 光明、乐观的信念。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4、代表人物及作品
(1)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小说集—展现19 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资本主义的“社会 百科全书”—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2)狄更斯—英国—《大卫· 科波菲尔》—通过对下
层生活的描写真实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状况。 (3)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长 篇历史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被誉为“社会人生的镜子” (4)萧伯纳——英国——《苹果车》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浪漫主义文学
②雪莱: *国 别:英国
*作品特点:充满幻想与憧憬,体现乐观主义 精神。 *代表作品:《西风颂》
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支持欧洲民族民主 革命,为欧洲文坛树立旗帜.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浪漫主义文学
(2)浪漫主义小说—表现形式之二 ①雨果: *国别:法国 *著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将浪漫 主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5、影响: ①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欧洲的资产阶 级民族民主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 旗帜。 ②抨击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资本主义的丑恶。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现实主义荒诞派
3、特 点: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反传统的, 没有鲜明的人物刻画,没有完整的情节、 结构和主题。 4、代 表: 贝克特——法国——《等待戈多》——荒 诞派的开山之作。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三、电影与电视
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1、音乐
2、美术 3、电影
4、电视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 2、浪漫主义音乐
3、印象派音乐
4、现代派音乐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古典主义音乐
1、产生时间:18世纪 2、流行时间: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30年代 3、产生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两个阶级大 较量,人们推崇古希腊、罗马的英雄。 (2)启蒙运动,崇尚理性。 4、特 点: 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节制感情,注重形式上 的匀称和协调,遵循自然平衡的原则,强调风格 高雅,体现乐观向上的精神。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三、电影与电视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1、 浪漫主义文学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3、现实主义荒诞文学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浪漫主义文学
1、流行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
2、产生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没有出现自由、民 主、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幻想破灭。 (2)私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失望与不满。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1、 浪漫主义文学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3、现实主义荒诞文学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流行时间: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兴起背景: (1)工业革命开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社 会矛盾尖锐。 (2)浪漫主义文学已经无法反映现实。
3、特
点:
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剖析社会生 活的本质,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4、代表人物及作品
(5)司汤达——法国——《红与黑》 (6)莫伯桑——法国——《项链》 (7)罗曼· 罗兰——法国——《约翰· 克利斯朵夫》 (8)安徒生——丹麦 (9)马克· 吐温——美国 5、历史地位和意义: (1)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 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2)其经典著作不仅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而且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炫丽的瑰宝。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1、 浪漫主义文学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3、现实主义荒诞文学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现实主义荒诞派
1、流行时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出现背景: (1)19世纪末以来科技进步,工业化程度 提高,社会生活巨变。 (2)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冲击,人 们对现代资本主义失望,出现了苦闷、迷 惘等精神危机。
3、特 点:
(1)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2)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 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十九世纪以来文学之浪漫主义文学
4、表现形式及代表 (1)浪漫主义诗歌—表现形式之一 ①拜伦:
*国 别:英国(人称“诗坛上的拿破仑”) *作品特点:具有民主与反叛精神。抨击封建专制 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歌颂自由。 *代表作品: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古典主义音乐
5、代表人物及作品 (1)海顿——奥地利——使奏鸣曲和交响曲体裁确立— —“交响乐之父” (2)莫扎特——奥地利——音乐神童 (3)贝多芬: ①精神追求: 进步、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取民主的精神。 ②作品特点: 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 蕴含哲理。
1、古典主义音乐 2、浪漫主义音乐
3、印象派音乐
4、现代派音乐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印象派音乐
1、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 (1)科技进步,提供更多的器材; (2)印象派画派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3、特点: (1)强调音响和音色,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 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2)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3)创作方法上不以旋律为中心。 (4)配器上力图纤细精致。 4、代表:德彪西—法国——《牧神午后· 前奏曲》
3、印象派音乐
4、现代派音乐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浪漫主义音乐
1、流行时间: 18、19世纪之交 2、特 点:
强调主观,注意个人情感的表达,形式上不拘一格
3、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音乐从封建束缚下解放出来, 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 4、代表人物: 贝多芬、舒伯特、斯特劳斯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音乐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古典主义音乐
③贝多芬的主要贡献: *对交响乐的发展与创新: A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新形式; B拓展了交响乐的内容,赋予它反映社会的使命; *贡献给人们九部交响乐 *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使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程度,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 2、浪漫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