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跨湖桥遗址观后感

跨湖桥遗址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去参观了跨湖桥遗址,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进入遗址之前,我早已听闻它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然而当我亲眼目睹它的时候,我依然被它的壮丽景色和深刻内涵所震撼。
跨湖桥遗址位于一座壮丽的大湖边,它的规模之大已经不可想象。
据解说员介绍,这个遗址曾经是两个远古文明交流的枢纽,连接着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两片土地之间的交流纽带。
所以,当我站在桥上眺望远处湖面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人民用它来搭建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遗址周围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们是那个时代的瑰宝,展现着远古文明的繁荣和智慧。
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雕塑艺术,都展示出了当时人们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标准。
更令我惊叹的是,这些建筑群至今仍然保持着较好的保存状态,这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努力。
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我不禁思考起这座遗址的意义和价值。
跨湖桥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文明交流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见证。
它告诫我们要珍视和保护文明成果,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回想起来,这次参观跨湖桥遗址的经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之旅。
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和不朽,也受到了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仰。
这是一次让我受益良多的经历,让我更加珍视眼前拥有的一切,并且激励着我要为人类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做链接)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
跨湖桥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出土了中国大陆迄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12月“跨湖桥文化”正式命名。
2006年5月跨湖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占地83亩,建筑以船为造型,馆舍面积6800平方米,展区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厅和遗址保护厅组成,2009年9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积极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制订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套餐,包含十项内容:一、参观“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厅;二、参观水下遗址厅;三、参观临时展厅;四、观看跨湖桥文化专题片——穿越八千年的方舟;五、跨湖桥文化知识抢答;六、跨湖桥文化知识寻宝;七、跨湖桥文化“小小讲解员”培训;八、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活动;九、“流动博物馆”巡展进校园;十、跨湖桥文化知识讲座。
凡参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第二课堂的同学,刷市民卡(第二课堂参观卡)后,每人均可获得精美书签一份,其中1-3项博物馆免费提供讲解服务;4-6项可以任选一项参与;7-8项为寒暑假活动项目;9-10项为博物馆进校园项目,各学校可以预约,安排讲解员为学生提供细致的讲解,同时安排学生观看跨湖桥文化宣传片,加深他们对跨湖桥遗址发掘和跨湖桥文化的了解。
另外还开展了“跨湖桥文化知识问答”活动。
学生们对这一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表现突出的小朋友,还能得到博物馆特制的“小小考古家”和“特约小记者”的纪念勋章,喜受学生欢迎。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被评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第二课堂活动基地、杭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萧山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
(讲解预约电话:83869286)。
全国十大考古发布开封州桥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发布开封州桥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3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
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宣布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现场一、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
遗址因为曾发现两具约100万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保护面积50万平方米,分布面积超过190万平方米,发育有五级阶地,主体为第四级基座阶地,阶地上保留的第四纪堆积平均厚度超过8米,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
郧县人3号头骨2023年起,为解决“郧县人”相关学术问题,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活化历史场景创造条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郧阳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等单位,组成多学科交叉的考古团队,对该遗址开展新一轮考古发掘与研究。
2023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远的考古发掘地层壁面上,“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
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完好,形态清晰,具有直立人的体质特征。
3号头骨形态基本正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所能提供的性状信息比以前发现的两具头骨更丰富而真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前两具头骨变形的缺憾。
“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后,考古团队制定了科学周密的工作方案,采用最新的田野考古规程和前沿科技手段,多学科联合攻关,对埋藏头骨化石的部位及时进行了扩方发掘。
湘湖文化行·知识竞赛

湘湖文化行知识竞赛主办单位: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一、单项选择题1、湘湖二期景区于年9月14日开园。
A.2008B.2010C.20112、在湘湖二期的湖山广场上有一座大型浮雕,浮雕上展示的四位春秋末期的历史人物是。
A.句践、夫差、文种、西施B.范蠡、文种、句践、郑旦C.西施、范蠡、文种、句践3、编撰于清代的萧山《湘湖水利志》是一部记载湘湖水利及其设施沿革、变化的专著。
其作者是。
A.周易藻B.王宗炎C.毛奇龄4、在湘湖老虎洞山,山中的老虎洞传说是句践卧薪尝胆之处,明代题联“此处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
A.张懋B.魏骥C.刘宗周5、根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学生郑苗提供的线索,年10月至12月,省考古所与萧山市文管会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跨湖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
A.1990B.1995C.20006、2001年跨湖桥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送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做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对比年代校正,再次证实跨湖桥遗址年代为距今年。
A.7000-6000B.8000-7000C.9000-80007、跨湖桥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A.2000B.2001C.20028、在跨湖桥遗址第次发掘时,出土了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
A.四B.三C.二9、2006年5月,跨湖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A.四B.五C.六10、2004年12月,在“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新闻发布会暨《跨湖桥》考古报告首发式”上,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向新闻媒体宣布了的命名。
A.跨湖桥遗址B.下孙遗址C.跨湖桥文化11、杭州极地海洋公园(萧山少儿公园)于年10月1日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A.2008B.2009C.201012、最早记载越王城山越王“馈鱼退敌”故事的文献是。
A.[东汉]袁康、吴平的《越绝书》B.[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浙江水注》C.[南朝·陈]夏侯曾先的《会稽地志》13、《新湖夜行》诗的作者是。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第801-9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第801-900题)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801-900题)801、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下列哪一机关部门审定,OA.文化部B.省级人民政府C.国家文物局正确答案:C802、被列为文保单位的古建筑和园林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不改变文物原状B.根据要求可适当作局部改变C.经审批可全面改变正确答案:A803、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馆是OoA.国立科学博物馆B.东京国立博物馆C.日本艺术院会馆正确答案:B804、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OoA.二十世纪30年代B.二十世纪40年代C.建国初17年正确答案:A805、古代人常用珊瑚做饰品,在清洗珊瑚的时候要避免O清洗剂。
A.酸性B.碱性C.中性正确答案:A806、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曾是哪个朝代的都城O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正确答案:B807、被人们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是OoA.西递B.宏村C.平遥D.华西村正确答案:B808、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了《威尼斯宪章》,该宪章的主题是,()A.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B.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C.古迹遗址旅游正确答案:A809、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2009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遗址属于()OA.松泽文化B.跨湖桥文化C.薛家岗文化正确答案:A810、以汉长安城为首都所在地的最后一个朝代是OoA.西魏B.北周C.唐代正确答案:C811、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为完整的是OoA.永陵B.长陵C.昭陵正确答案:C812、下列哪项不是早期智人OoA.大荔人B.丁村人C.长阳人D.河套人正确答案:D81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的审批机关是,OA.文化部B.国家文物局C.省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B814、下列国家不属于西欧的是OoA英国B.荷兰C.希腊D.法国正确答案:C815、下列不属于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作用OoA.培养和锻炼业务干部B.利于促进馆际间的互助合作和交流经验C.可以是外地观众了解本地特色正确答案:C816、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是在天津发行的OoA.海关大龙邮票B.海关小龙邮票C.大龙邮票正确答案:C817、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在O年被评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200字观后感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200字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跨湖桥遗址的概况三、观后感及对遗址的解读四、遗址的保护与传承五、结语正文:【引言】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爱好者,我有幸参观了萧山跨湖桥遗址,这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站在遗址前,我不禁感慨万千,为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跨湖桥遗址的概况】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南方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
遗址的核心区域包括水域和陆地两部分,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古代居民的居住遗迹、墓葬、陶器、玉器等遗物。
【观后感及对遗址的解读】站在跨湖桥遗址前,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的生活场景。
那些出土的文物,见证了跨湖桥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遗址的发现,让我们对古代文明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叹先民的智慧与才干。
跨湖桥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知。
【遗址的保护与传承】面对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珍惜,更要加强保护与传承。
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对遗址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
同时,要加强遗址的宣传与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等形式,让跨湖桥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激发人们对历史的热爱与尊重。
【结语】萧山跨湖桥遗址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变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关爱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跨湖桥文化永放光彩。
跨湖桥遗址

• 现在,让我们去跨湖桥遗址看看 8000年前的杭州人的生活吧!
1.他们吃什么?
现代杭州人以米饭为主食。考古学家在跨湖桥遗址 发现了种植水稻的遗迹和种植工具骨耜等,这说明 8000年前的跨湖桥先民已经有米饭吃了。不过,8000 年前的跨湖桥先民的食物主要还是打猎来的野生动物 和采集来的植物。在遗址中发现了多种动物的骨头, 有鹿、猪、牛、狗、鹰、鳄等,这些动物骨头上有被 牙齿磨损的痕迹,这说明野生动物是跨湖桥先民的主 食之一。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驯养野猪。专家认为跨湖 桥是中国南方最早养猪的地区。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许多用泥土烧制成的陶罐、陶钵、 陶釜等这些就是当时人们的餐具。
• 1990年5月,杭州萧山区湘湖村发 现了8000年以前的跨湖桥文化遗 址。作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 古新发现”之一的跨湖桥遗址, 将浙江的文化史向前推进了1000 多年。
遗址概述
• 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遗址堆积 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 -8000年。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机质 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钵、甑、罐为常见的陶器群, 形制别致,彩陶较多,分内彩和外彩两种。发现千余粒栽 培稻谷米,出土7500年前的独木舟,堪称“中华第一舟”。 • 跨湖桥遗址文化内涵不同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 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 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跨 湖桥遗址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突破,对研 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6800多平方米,投资一亿元。博 物馆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造型形态从发掘的世界上最早 的“独木舟”中获得启发,从平面形态到立体面造型都采 用“舟”形形态组织。仿佛沉湎历史的一叶小舟正欲划向 远方,体现了跨湖桥文化的精髓——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外墙面采用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锈蚀质感的材料,充分展现 8000年文化的厚重和沧桑。 跨湖桥博物馆是浙江省省继 河姆渡、良渚之后的又一家史前遗址博物馆。它的建成开 放,是萧山文博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萧山加强 文化建设、发展文博事业、保护利用文化资源的具体举措, 对于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都将产生积极的推 动作用。 •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开馆 ,位于浙江 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路978号(近湘湖)。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

2023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题库及答案(第201-300题)201、孔夫子的庙宇和墓地位于下面哪一个城市OA.青岛B.潍坊C.泰安D.曲阜正确答案:D202、“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于下列哪个单位,O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B.陕西省考古研究院C.北京大学正确答案:B203、在城市对外交通组织规划中要注意哪些问题,OA.铁路线和车站的布局B.主次干道的设置以及对外与过境公路交通组织C.立交及高架路设置D.交通流量控制正确答案:A,B,C,D204、骨相是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下列哪一个文化出土数量最多()。
A.河姆渡文化B.良渚文化C.马家浜文化正确答案:A205、“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描绘的是()。
A.黄山B.泰山C.庐山正确答案:C206、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为()。
A.14、15、16、17和18窟8.15、16、17、18和19窟C.16、17、18、19和20窟正确答案:C207、科隆主教堂是什么宗教的建筑物,OA.天主教B.基督教C.东正教正确答案:A208、O169号窟壁画上有“建弘元年”(420年)的造像题铭,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开窟纪年题记。
A.云冈石窟B.炳灵寺石窟C.麦积山石窟正确答案:B209、世界遗产标志于1978年9月在()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采纳的。
A.华盛顿B.纽约C.洛杉矶正确答案:A210、为赞美移建美国的苏州园林,某著名女作家撰写了《纽约的苏州园亭》,她是()A.陈香梅B.韩素音C.丁玲正确答案:C211、长城的长度为OA.6300公里B.6000公里C.6800公里D.5500公里正确答案:A212、通常所说的我国的四大名石是指:寿山石、青田石、()和巴林鸡血石。
A.昌化鸡血石B.昌化菊花石C.丹增玉石正确答案:A213、中国古典园林奠基于()。
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正确答案:B214、云冈石窟价值最高的部分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
关于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考古发掘
跨湖桥遗址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左右,出土有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水稻等文物,经碳14测定和热释光测定,其年代在8000-7000年之间。
2002年11月又发现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独木舟标本经碳14测定,其年代达8000年左右。
这是目前发现的国内最早的独木舟相关遗迹。
2003年5月,在湘湖区域的下孙自然村又发现了与跨湖桥文化同类型的遗址――下孙遗址。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荣誉奖项
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2年4月12日,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由于跨湖桥遗址
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而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实现了萧山文物考古史上零的突破。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正式命名
2004年12月16日~17日,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的“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上,著名的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先生代表与会的40多名考古专家向新闻媒体宣布了“跨湖桥文化”的命名。
为了保证这次会议能成功举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跨湖桥》考古报告的编写,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跨湖桥》考古报告结合了人文和自然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考古研究报告,2004年度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博图书”。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是萧山文物考古史上一项重大突破,也是萧山文化事业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跨湖桥文化”是萧山先民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她必将为萧山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跨湖桥遗址曾经当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学术意义
跨湖桥文化遗址要早于河姆渡遗址1000年,是当时发现的浙江省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
这一发现,把浙江的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是浙江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证据,她也再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
一。
首先,跨湖桥遗存距离浙江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很近,但其面貌又如此迥异,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跨湖桥文化。
它的发现表明,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情况绝非以前认识的那么简单,而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今后史前考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针对跨湖桥遗存和长江中游文化有较多相似因素,这为探讨两地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研究当时整个长江流域文化格局以及此后的变迁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三,由于跨湖桥遗存和长江中游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又地处浙江中北部,和本地文化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它的发现,第一次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考古学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了,对日后整体上研究长江流域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