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范文(精选9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范文(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范文(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顽皮的杜鹃》教案篇1教学内容:表演唱《顽皮的小杜鹃》听赏《对鸟》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2、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
3、学生能听出《对鸟》中的演唱形式,学唱几句方言。
教材分析:《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奥地利民歌,它情绪欢快活泼,略带俏皮,四四拍,F大调。
歌曲中加入了“咕咕”的叫声使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
《对鸟》是一首浙江传统民歌,跟《顽皮的小杜鹃》一样,均为表现鸟类的歌曲,结构短小简单,旋律优美流畅,通过这两首歌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感受到鸟儿可爱的音乐形象,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看懂歌曲的反复顺序及休止符的运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和器乐伴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碟片、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律动1、课前循环播放,让学生有个初步认识。
师: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这就是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欣赏过的《杜鹃圆舞曲》,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像小鸟一样翩翩起舞,飞向花丛,飞向蓝天,想不想试试?(播放二年级学过的歌曲《杜鹃圆舞曲》导入)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就像歌曲中的小杜鹃那么可爱、灵巧,它的音乐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又一次把它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在哪呢?你听?(播放《顽皮的小杜鹃》伴奏,老师唱“咕咕”)(二)导入新课师:听见杜鹃鸟的歌声了吗?师:谁来模仿一下A、生模唱“咕咕”的声音、B、师: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杜鹃的歌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1. 教学目标•快乐欣赏《顽皮的杜鹃》这首歌曲,并学会跟随节奏舞蹈。
•发掘幼儿的音乐天赋,促进幼儿的发声、节奏和音乐感觉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 教学内容2.1 歌曲欣赏教师放音乐,播放《顽皮的杜鹃》这首歌曲,并与幼儿一起欣赏,逐句逐句地学唱歌曲。
2.2 舞蹈学习1.教师示范:跳跃、拍手、转身、鼓掌等舞蹈动作,带领幼儿跟随节奏,熟练掌握舞蹈动作。
2.组织幼儿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练习舞蹈。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展示他们所学的舞蹈。
2.3 反思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分享他们学习这首歌曲的感受,回答如下问题:•这首歌曲有哪些好听的部分?•在学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你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在学习这个舞蹈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哪个动作?3. 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踏着节奏做自我展示。
2.教师自我介绍,介绍今天要学的歌曲《顽皮的杜鹃》并与孩子们一起欣赏。
3.让孩子们拍手鼓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
3.2 歌曲欣赏(10分钟)1.教师播放《顽皮的杜鹃》这首歌曲,让孩子们一起欣赏。
2.逐句逐句地学唱歌曲,并练习跟随节奏发声。
3.3 舞蹈学习(25分钟)1.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带领孩子们跟随节奏熟练掌握舞蹈动作。
2.组织孩子们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练习舞蹈,并互相欣赏和帮助。
3.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表演,展示他们所学的舞蹈。
3.4 反思讨论(10分钟)1.教师引导孩子们展开讨论,分享他们学习这首歌曲的感受。
2.回答如下问题:–这首歌曲有哪些好听的部分?–在学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你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在学习这个舞蹈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哪个动作?3.5 收尾环节(5分钟)1.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合唱《顽皮的杜鹃》,感受到学习的成果。
2.教师表扬孩子们的表现,送上小礼物鼓励孩子们的努力学习。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第三册,第六单元《动物狂欢节》中的《顽皮的杜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歌曲《顽皮的杜鹃》,了解其音乐特点及创作背景;通过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旋律和歌词,并能独立演唱。
2.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杜鹃鸟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杜鹃的生活习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歌曲:指导学生观看乐谱,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听辨旋律,指导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跟随旋律弹奏。
(2)学习歌词:逐句教唱歌词,强调歌词中的节奏和音高。
(3)完整演唱: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注意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3. 例题讲解:选取歌曲中的一个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5. 音乐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剧表演,将歌曲《顽皮的杜鹃》融入其中。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顽皮的杜鹃》的乐谱。
2. 黑板右侧: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
3. 黑板中央: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歌曲《顽皮的杜鹃》的乐谱,并独立演唱。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检查,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动物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听、唱、模仿,感受歌曲《顽皮的杜鹃》的韵律美和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顽皮的杜鹃》。
2.通过歌曲,让幼儿了解杜鹃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顽皮的杜鹃》,理解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表现出歌曲中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杜鹃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杜鹃的外貌特征。
教师简要介绍杜鹃的生活习性,引发幼儿的兴趣。
2.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顽皮的杜鹃》,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旋律。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观察幼儿的演唱表现。
3.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杜鹃,模仿杜鹃的叫声和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杜鹃的生活场景。
4.游戏互动教师组织“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朋友。
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歌曲中的动作和语言,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展示,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五、作业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听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2.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顽皮的杜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观察、体验和想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教师通过游戏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运用歌曲中的动作和语言,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音乐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七、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观察杜鹃和其他鸟类的生活环境。
2.请家长协助,让幼儿收集关于杜鹃的图片、故事等资料,进行分享交流。
大班音乐顽皮的杜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顽皮的杜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中的《顽皮的杜鹃》。
该曲以活泼可爱的杜鹃为创作原型,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大自然中动物的生活。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动作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顽皮的杜鹃》,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动作创编。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顽皮的杜鹃》及掌握歌曲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乐播放器、黑板、粉笔、节奏卡片。
幼儿准备:手拍、小动物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杜鹃这一可爱的小动物,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动物生活。
2.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顽皮的杜鹃》;(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3)分组演唱,加强团队合作。
3. 节奏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识别并模仿;(2)幼儿用手拍等物品进行节奏练习;(3)结合歌曲,进行节奏游戏。
4. 动作创编(10分钟)(1)教师示范创编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2)幼儿分组创编动作,鼓励创新;(3)集体展示,互相学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展示;(2)幼儿进行节奏练习和动作创编展示;(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顽皮的杜鹃》2. 歌曲歌词及节奏3. 动作创编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顽皮的杜鹃》并创编动作。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歌曲学唱、节奏练习和动作创编方面,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节奏游戏中,部分幼儿对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三年级音乐教案《顽皮的小杜鹃》(精选4篇)

三年级音乐教案《顽皮的小杜鹃》(精选4篇)三年级音乐教案《顽皮的小杜鹃》篇一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听辨歌曲乐句间的异同。
2、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巩固sol、mi两个音的音高。
3、能随《顽皮的小杜鹃》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听《杜鹃圆舞曲》,律动表演1、师:愉快的音乐课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一起跳个舞吧!2、师:在刚才的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这段乐曲在二年级的时候曾经介绍过给小朋友,它的名字叫《杜鹃圆舞曲》,今天,这只可爱的小杜鹃又飞到我们的教室里来了。
二、唱《顽皮的小杜鹃》1、师:听一听,请你听的时候数一数,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可以用手指表示出来。
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听到杜鹃鸟的歌唱声就原位不动拍手伴奏,听明白了吗?(师范唱)2、师:在每个乐句的什么位置听到了杜鹃鸟的歌声?3、师: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躲在大树伯伯的后面,听到歌唱声,就把我们的小脑袋探出来,好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凳子当做大树。
(师范唱第一段)4、师:杜鹃鸟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叫了几声?它的歌唱声有高低变化吗?你能用动作,用我们的身体语言表示这种高低变化吗?(指名几个学生演示)5、师:这一遍听的时候,我们用动作来表示出杜鹃鸟歌唱的高低变化,其余部分听着音乐随意走动,但一定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OK?(师范唱)6、师:小杜鹃的叫声是由哪两个高低不同的音组成的呢?第一遍看老师的手势,听一听,想一想,第二遍要求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手势唱出来。
(第一段用lu唱,叫声不唱用手势表示。
第二段师唱谱,叫声部分请学生看手势唱出来)把我们的手指五线谱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来指一指,唱一唱。
7、师:soimi两个音在五线谱的什么位置呢?8、师:刚才老师演唱的就是奥地利民歌《顽皮的小杜鹃》(出示谱例)我们试着把它的谱来唱一下,一说唱谱,好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特痛苦的表情,老师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认真仔细地听我的演唱,你们肯定也能唱得很好。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杜鹃鸟的叫声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顽皮的杜鹃》,培养学生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顽皮的杜鹃》的学习与演唱。
2. 杜鹃鸟叫声的模仿与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顽皮的杜鹃》,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 难点:杜鹃鸟叫声的模仿及节奏的准确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杜鹃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3. 乐谱和歌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杜鹃鸟的叫声,让学生们模仿并体验杜鹃鸟的叫声特点,引导学生们进入音乐课堂。
2. 新课教学:介绍歌曲《顽皮的杜鹃》,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和旋律,让学生们学会歌曲。
3. 练习与展示:学生们分组练习歌曲,每组选择一位杜鹃鸟的“代表”进行叫声模仿,其他组员配合演唱。
4.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尝试模仿杜鹃鸟的叫声。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教学:让学生欣赏其他鸟类叫声的歌曲,如《黄鹂》、《布谷鸟》等,感受不同鸟类的叫声特点。
2. 创作活动:邀请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关于其他鸟类的歌曲,并进行表演。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对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等。
3. 杜鹃鸟叫声模仿:评价学生在模仿杜鹃鸟叫声时的表现,如声音模仿的相似度、节奏表达的准确性等。
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通用10篇)《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了解单簧管的音色。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3、认识低音“567”,并掌握“5—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4、通过聆听、演唱歌曲,让学生了解可爱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爱护它们。
教学重难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一、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1、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大森林啊?生:回答小结:森林里有很多片树林组成,是由成千上万棵树木构成的。
2、师:那你们知道森林里有些什么吗?生:回答师:今天啊,老师就带同学们呢一起去大森林里走一走,瞧一瞧。
(播放《森林深处的杜鹃》)3、师:你们在森林里听到或看到了什么?生:鸟的叫声师: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的叫声吗?谁能来模仿一下这种鸟的叫声啊?生:杜鹃的叫声“咕咕”4、反复聆听乐曲师:乐曲中杜鹃的鸣叫声是用什么演奏的?1、鸟叫声2、小提琴3、唢呐4、单簧管5、了解单簧管的音色——明亮、清脆的6、介绍作曲家圣桑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写的作品《动物狂欢节》,这首《森林深处的杜鹃》就是这部作品里的其中一首。
我们所学过他们的作品有《公鸡、母鸡》、《天鹅》、《袋鼠》等。
7、再次聆听乐曲,当你听到杜鹃的叫声时,举手示意,并来模仿一下,注意要用明亮、轻快的声音。
8、随着老师的琴声配上杜鹃的叫声(师)3/4153︱1——︱255︱3——︱(53)(53)(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聆听、想象、讨论、即兴律动、模拟等多种形式来初步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及音乐形象并通过模唱杜鹃的叫声,让他们在趣味中寻找音的高低)二、表演《顽皮的杜鹃》1、刚刚我们模仿了这群杜鹃鸟的叫声,那你们知道这是一群怎样的杜鹃吗?(聆听《顽皮的杜鹃》)生:顽皮、淘气、调皮2、为什么说他们是一群顽皮的杜鹃呢?通过师范唱,从歌词中找找答案3、那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扮演这群顽皮又淘气的小家伙,来模仿他们的叫声吧!分角色学唱歌曲(注意:要唱出杜鹃的顽皮及明亮、清脆的声音)4、师:看到你们这群顽皮又淘气的小家伙,老师也迫不及待喜爱那个来当一回杜鹃鸟,就让我们互换一下吧!5、学唱整首歌曲1、学唱歌谱师生合作师:55︱1353︱1生:53注意:顿音记号的作用是要唱的干脆、轻快以及运用柯尔文手势掌握低音“567”2、带入歌词学唱歌曲并解决难点(师范唱,注意弱起小节)6、完整的演唱歌曲(设计意图:通过多次的聆听及互换角色的演唱歌曲,来熟悉歌曲的旋律并激发他们在兴趣中学习知识与技能)三、拓展1、刚刚看到你们这群顽皮的杜鹃在空中自由飞翔,就让我也来参与一下,同你们一起去空中玩耍吧!师生合作进行轮唱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课题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这首乐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童谣。
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重难点
唱准“5、6、7、1、2、3、4、5”八个音。
教具、学具准备
手风琴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特色设计
音阶的学习
鼓励学生视唱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
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
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
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
7.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10.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
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在老师的指导下唱音阶,并注意“4、7”两个音。
根据教师的板书了解、认识低音点和低音点的作用,看老师的柯尔文手势视唱乐谱。
看着书,学生视唱前4小节。
学生唱熟前4小节后,再视唱后面4小节,学生积极性高。
在视唱后,听辨乐曲重复部分出现最多的是什么音。
想象杜鹃鸟的叫声,然后把“咕咕”唱的短促、有跳跃感。
有口风琴的学生吹奏,其他学生感受音程。
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分角色表演。
板书设计:5 4
3
2
1
7
6
5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