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合集下载

天体物理学要选的科目

天体物理学要选的科目

天体物理学要选的科目
要成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通常需要选修以下科目:
1. 数学:数学是天体物理学的基础,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微分方程等。

数学能力对于理解和解决天体物理学中的问题至关重要。

2. 物理学:物理学是天体物理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天体物理学中天体运动、辐射传输等基本过程。

3. 天文学:天文学是天体物理学的基础学科,包括天体测量、天体力学、天体形成和演化等。

天文学知识能够为天体物理学提供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

4.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在天体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编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掌握计算机科学将有助于分析观测数据、模拟天体现象和开发相关软件工具。

5. 统计学:统计学在天体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数据分析和模型拟合等领域。

熟悉统计学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从大量观测数据中提取和解释有用的信息。

此外,选修相关领域的课程,如光学、电子学、天体化学和高能物理等,也会对深入理解天体物理学问题有所帮助。

最重要的是,在完成课程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经验。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版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版

225 ||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天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模块课程分类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修读学期准入/准出理论/实践学生毕业应修总学分构成通识通修通识教育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14个学分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63通修课程英语 通修 00020010A 大学英语(一) 4 4 一 理论 通修 00020010B 大学英语(二) 4 4 二 理论 计算机通修 00030031 C 语言程序设计 4 8 二 理论+实践数学通修00010011A 微积分Ⅰ(第一层次) 5 5 一 理论 通修 00010011B 微积分Ⅱ(第一层次) 5 5 二 理论 通修 00010011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4 4 三 理论 思想政治通修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二 理论+实践通修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一 理论+实践通修0000030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3 3 六 理论 通修 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3 暑期三 实践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三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体育通修00040010A 大学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B 大学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C 大学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通修00040010D 大学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军事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2 2 二 理论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一 实践 学科专业学科平台平台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4 二 准入 理论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53 平台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12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80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40 统计物理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20 电动力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平台 12000110 量子力学 4 4 五 准出 理论 专业核心核心21000010A 普通天文学(上) 4 4 三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10B 普通天文学(下) 3 3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20 普通天文学实习 1 2 三 准出 实践 核心21000080原子物理22四准出理论| 226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27 || 228229 |拔尖计划天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模块课程分类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修读学期准入/准出理论/实践学生毕业应修总学分构成通识通修通识教育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14个学分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64通修课程英语通修41000030A 英语口语 2 2 一 理论 通修 41000030B 英语口语 2 2 二 理论 通修 41000021A 英语视听 2 2 一 理论 通修 41000021B 英语视听 2 2 二 理论 通修41000080高级英语词汇与写作22三理论计算机 通修22000010程序设计基础47一理论+实践数学通修 11100120A 高等数学 5 5 一 理论 通修 11100120B 高等数学 5 5 二 理论 通修 11100120C 高等数学3 3 三 理论 思想政治通修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2/1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1一 理论+实践通修0000030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3 3 六 理论 通修 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 3 暑期三 实践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三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体育通修00040010A 大学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B 大学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C 大学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通修00040010D 大学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军事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2 2 二 理论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一 实践 学科专业学科平台平台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4 二 准入 理论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53 平台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12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80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40 统计物理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20 电动力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平台 12000110 量子力学 4 4 五 准出 理论 专业核心核心21000010A 普通天文学(上) 4 4 三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10B 普通天文学(下) 3 3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20 普通天文学实习 1 2 三 准出 实践 核心 21000080原子物理22四准出理论| 230231 |拔尖计划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模块课程分类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修读学期准入/准出理论/实践学生毕业应修总学分构成通识通修通识教育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14个学分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64通修课程 英语通修 41000030A 英语口语 2 2 一 理论 通修41000030B 英语口语 2 2 二 理论 通修 41000021A 英语视听 2 2 一 理论 通修 41000021B 英语视听 2 2 二 理论 通修41000080 高级英语词汇与写作 2 2 三 理论 计算机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4 7 一 理论+实践数学通修11100120A 高等数学 5 5 一 理论 通修 11100120B 高等数学 5 5 二 理论 通修11100120C 高等数学3 3 三 理论 思想政治通修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一 理论+实践通修0000030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33六理论通修 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3 暑期三 实践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三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体育通修00040010A 大学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B 大学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C 大学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通修00040010D 大学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军事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2 2 二 理论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一 实践 学科专业学科平台平台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4 二 准入 理论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55平台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12000080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50 光学 3 3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8000031 电路分析 4 3/1四 准入 理论+实践平台 18000061 模拟电路 4 3/1五 准入 理论+实践平台 21000010A 普通天文学(上) 4 4 三 准出 理论 平台 21000010B 普通天文学(下) 3 3 四 准出 理论 平台 21000020普通天文学实习12三准出实践| 232。

天文学基础介绍PPT课件

天文学基础介绍PPT课件

孔雀座(Pavo)中距离为75万光年的棒旋 星系NGC6872与它北面邻居星系 IC4970(NGC6872中心上方)相互作用。 欧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甚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VLT)拍摄。
49
肉眼能见的最近的河外星系: 大麦哲伦云
普通天文学
绪论
1
outline
• 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 天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 宇宙概观
2
一、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 什么是天文学? •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
3
1什么是天文学?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 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4
2天文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宇宙空间中的天体和其他宇宙物 质。
天文动 力学
定性理论
天体力学
形状和自 转理论
历书天 文学
数值方法
56
天体物理学
太阳物理 太阳系物理学
恒星物理学 恒星天文学 星系天文学 高能天体物理学 分子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 相对论天体物理学
宇宙学 天体演化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宇宙化学
57
五、研究天文学的意义
科学意义 实际意义 哲学意义
15
天文学的观测工具
• 光学望远镜
16
Hale Waihona Puke 7• 哈勃太空望远镜18
• 射电望远镜
19
20
21
• 空间探测器
Explorer 1-5 , 1958:1-8
Pioneer 3 & 4 1958:12; 1959:3
22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南京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南京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概况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其前身天文学系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

学院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届全国高校天文学科评比中均排名第一。

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太阳塔实验室、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

目前拥有天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今年新增空间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工作。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7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5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科研成果显着,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院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

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2010年,南京大学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建设“南京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办公大楼将坐落在该园区。

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将是一幢集科研、实验、教学、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将能够满足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未来20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容纳多个研究中心,同时也是本学院教师与研究生科研、本科生实习的场所。

利用脉泽研究银河系的旋臂结构与运动学-科学技术处-南京大学

利用脉泽研究银河系的旋臂结构与运动学-科学技术处-南京大学

附件4: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推荐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中文名:利用脉泽研究银河系的旋臂结构与运动学英文名:Study on the Spiral Arm Structure and Kinematics of the Milky Way with Maser Astrometry二、推荐单位意见:银河系结构和运动是当代天体物理中最具有挑战意义的研究课题之一。

项目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工作,在解决银河系大小和旋臂结构等天体物理难题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项目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用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测量甲醇脉泽的三角视差和自行,研究银河系旋臂结构和运动学性质这一开创性的学术观点。

并首次通过技术创新使射电天体测量精度达到10个微角秒,天体距离测量可达到3万光年,比传统的光学天文视差测量精度高了2个量级。

项目组在3个科学发现点:1.首次精确测量银河系英仙臂的距离;2.发现并精确测定银河系本地臂的形态和运动学性质;3.发现甲醇脉泽是银河系旋臂最好的示踪天体上具有原创性,使直接测量银河系旋臂结构成为现实。

项目获得了国内外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项目组的工作“开创了天文学三角视差测量银河系内遥远天体距离的新纪元”和银河系结构研究领域的“里程碑”。

项目引发了国际天文学界利用三角视差测量天体距离的热潮,大大推动了银河系结构的研究和射电天体测量学科的发展。

项目的多项科学发现都具有原创性,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了国内外天文学届的公认。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银河系结构可能是天文学中持续时间最长,但至今仍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有关银河系结构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大哲学家及天文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的卓著《气象学》。

2000多年来,天文学家苦苦追寻,仍未清晰地勾画出银河系的结构。

近20年来,项目组成员潜心研究,利用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直接测量银河系结构,对绘制银河系的真实面貌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大学排名:天文学专业前五名

大学排名:天文学专业前五名

大学排名:天文学专业前五名大学排名:天文学专业前五名天文学在中国是稀有专业,真正比较有研究氛围的高校天文学专业在国内很难找出十个来,学术界一般都只提及中国有四个本科天文学专业——南大,科大,北大,北师大。

其中,南大的天文系是新中国第一个天文系(现在改名叫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也是国内最大最全面、唯一一个拥有天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天文院系;而科大和北大的天文系都隶属物理学院,并且基本都是研究天体物理学(在天体物理方面,两校不弱于南大),当然天体物理本来就是当今天文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最主流的研究方向;这三个天文学院系当是国内最好的天文专业。

另外,北师大天文系也是很有传统的,清华大学也有天体物理中心,在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广西大学等高校也分布着天文学术力量。

下面百年育才为大家介绍一下排名前五的天文学专业院校。

1.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全系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批年富力强、成果卓著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近年来,天文学系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显著,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本系和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

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均有合作,毕业后主要去向为科研、国防、院校及事业单位,如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三江航天集团设计所等。

2.中国技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的前身天体物理中心创建于1972年。

1978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在科大成立的系级研究单位,王绶琯院士担任首届主任。

1998年学校在天体物理中心和基物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天文与应用物理系,2008年改名为天文学系。

天文学PPT

天文学PPT

George F. Smoot 1/2 of the priz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b. 1945
天文学研究的意义
• • • • • 丰富人类知识体系 时间服务 编制年历和星表 航天服务 太阳活动预报
习题:
1. 2. 3. 4. 你为什么选修天文学? 简述天文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关系。 天文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和意义。
附录
我国天文研究单位
1,中科院国家国家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密云射电观测站;怀柔太阳观测站; 兴隆光学观测站) 云南天文台(昆明) 乌鲁木齐天文站 2,紫金山天文台(本部;青海德林哈射电观测站) 3,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 4,陕西天文台(国家时间中心) 5,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天体和宇宙是物理学的巨大实验室 天文观测为物理学的基本理论 提供了地球上实验室无法得到的 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在宇宙中 所发生的种种物理过程比地球上 所能发生的多得多。(例子见后)
极端物理条件实验室
1. 如中子星:超高密、超强磁场、 超强压力和超强辐射的空间实验室 2. 引力实验室 3. 等离子体实验室 4. 超流超导实验室 5. 高能带电粒子加速器等
银河系
宇宙岛——河外星系
活动星系
最遥远的星系
空间尺度:从极小到极大
最遥远星系 银河系 邻近恒星 太阳 地球 人类 细胞 原子 质子 夸克 1026 m 1020 m 1010 m 100 m 10-10 m 10-20 m
时间跨度:从过去到将来
向前:太阳的过去、大爆炸、时间的起点 向后:太阳的演化、宇宙的未来
天文学与物理学的相互促进
20世纪初物理学家预言: 1.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弯曲 2.水星近日点的运动规律 3.光谱在引力场中的红移 4.中子星的存在 5.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 6.黑洞的存在

南京大学天体物理课件chapter05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南京大学天体物理课件chapter05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第9页
3. 大陵 (Algol) 佯谬
(1)大陵五(英仙β)
(2)轨道周期2.867天
(3)主星:B8型主序星
(4)M=3.7 M⊙, R=3 R⊙ (5)伴星:G5型亚巨星,
(6)M=0.8 M⊙, R=3.4 R⊙, 已充满洛希瓣
(7)(2) 大陵佯谬:质量小恒 星反而演化得快?
(8)依据恒星演化理论,质量 越大恒星主序寿命越短,越 早进入巨星阶段。
B ~ 1-10 MG Intermediate Polars (DQ Her stars)
B ~ 10-100 MG Polars (AM Her stars)
第13页
2. 新星
(1) 观察特征 在几天到几星期内亮度增 加7-16星等,然后迟缓下 降,经几个月或几年回复 到原先状态。
• 辐射主要在光学和紫外波段 • 暴发时能量释放率 ~ 1045-1046 ergs-1 • 抛射约10-5-10-3 M⊙ 物质,抛射物质速度~100-5000 kms-1
第23页
3. Ia型超新星 当吸积白矮星质量到达 Chandrasekha极限,白 矮星爆燃而造成超新星 暴发。
第24页
Evolution of CVs
4 M⊙ and 1 M⊙ Mainsequence stars in binary. Nearing the end of its life, the 4 M⊙ star swells, spilling gas onto its companion. Formation of a planetary nebula. as the lower mass star becomes a red, accretion occurs again. The end point of the system is two white dwarfs of roughly equal mass circling each oth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概况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其前身天文学系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

学院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届全国高校天文学科评比中均排名第一。

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太阳塔实验室、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

目前拥有天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今年新增空间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工作。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7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5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科研成果显着,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院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

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2010年,南京大学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建设“南京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办公大楼将坐落在该园区。

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将是一幢集科研、实验、教学、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将能够满足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未来20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容纳多个研究中心,同时也是本学院教师与研究生科研、本科生实习的场所。

二、指导思想培养的指导思想为: 按大理科设置基础课,以拓宽知识结构,加强天文实验课程建设和早期科研训练能力培养,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天文学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大理科人才”。

三、培养目标与思路培养目标:1.??? 系统地掌握大理科通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法,受到较严格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训练,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天文基础,具备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和服务社会的能力;2.??? 掌握天文专业方向或空间科学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实测技术,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天文学或空间科学的最新发展有比较广泛的了解;3. 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4. 较熟练掌握英语,通过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外文书刊, 熟悉文献检索和上网等其它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培养思路:一、二年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15名拔尖生纳入匡亚明学院数理模块,按英才培养计划进行学习。

其余同学在本系学习通识通修类课程。

三、四年级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四、专业介绍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目前设有天文学专业以及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

天文学专业下面主要有两个学科方向: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根据国际天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将适当加强在天文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

数学和物理课程是本专业的重要知识基础,计算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另外,因为当前天文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本专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普通天文学》、《普通天文学实习》、《天体力学基础》、《球面天文学》、《实测天体物理》、《实测天体物理实习》、《理论天体物理》等。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分析》、《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基础》、《航天器轨道力学》、《空间天气学》、《行星科学》、《空间天体测量》等。

五、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课程体系分三大块。

(I)??????????????? 通识通修课程模块:一、二年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拔尖生纳入匡亚明学院的英才培养计划学习。

其余学生在本系学习。

一、二年级主要有通识通修类课程,包括10门必修课程(50学分)以及其它一些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共需修满不少于14个学分。

(II)???????????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天文学专业包括6门学科平台课和7门专业核心课,共51个学分,为必修课程。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包括10门学科平台课和3门专业核心课,共55个学分为必修课。

主要供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III)??????? 开放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专业选修课、一级学科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加之参加早期科研训练外出实习、毕业论文一篇。

毕业前必须完成150个总学分。

在以上学分构成中,天文学专业有101个学分是必修的;空间科学与技术有105个学分是必修的。

其余均为选修课程,这为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和条件,有目的地进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方便。

六、培养规格和途径1.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设有天文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

在一、二年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15名拔尖学生纳入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教学计划以便于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理科人才。

其余学生在本系学习。

从三年级起学习天文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的相应课程,此外可根据需要选修系里指定的数学、力学或计算机应用等不同方向的课程,只要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2. 优秀学生可以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并进行一些科研工作,三年级后大部分同学可以到各天文台进行科研实习。

高年级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早期科研训练项目并向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提出申请,系里审批后给予经费支持。

自三年级起, 优秀学生可以获得院里的奖学金(覆盖面50%以上)。

优秀生可以免试推荐研究生(30人以内比例为65%左右)?3.专业准入天文学专业与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计算机、英语等基础。

允许非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学生转入本专业学习,但一般应该在一、二年级转入。

准入条件主要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应修读过与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相应年级难易程度相当的相关课程,并通过相应的转系考试(含笔试和面试)。

转系事宜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进行,通常在一、二年级下学期结束前完成,笔试内容主要为解答一份综合试卷,其中包括数学、物理、英语等内容,难度与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相应年级同学的知识程度相当。

面试在笔试后进行。

4.专业准出本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基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英语,并应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

天文学专业总学分为51分,具体:(1)完成以下基本学科平台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2)完成以下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普通天文学》、《普通天文学实习》、《天体力学基础》、《球面天文学》、《实测天体物理》、《实测天体物理实习》、《理论天体物理》等。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总学分为55分,具体(1)完成以下基本学科平台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光学》、《电路分析》、《电子电路基础》、《普通天文学》、《普通天文学实习》、《球面天文学》;(2)完成以下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基础》、《天体力学基础》、《航天器轨道力学》等。

5.多元化培养路径及建议。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本科毕业生预计有80%左右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可取得免试推荐研究生的资格(30人以内比例为65%左右),另外20%左右的毕业生则选择直接就业。

希望将来进行天体物理研究的同学,建议尽可能选修如下专业选修课程和一级学科选修课程:《宇宙学导论》、《星系物理》、《近代天文讲座》、《广义相对论基础》、《光学》、《早期科研训练实习》、《FORTRAN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处理》、《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等。

希望将来进行天体力学或天体测量学研究的同学,则应尽可能选修如下专业选修课程和一级学科选修课程:《近代天文讲座》、《广义相对论》、《航天动力学引论》、《光学》、《早期科研训练实习》、《FORTRAN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处理》、《数值计算方法》、《近代应用数学》。

希望将来进行空间科学研究的同,建议尽可能选修如下专业选取修课程和一级学科选修课程:《行星科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空间天气学》、《空间天体测量》《早期科研训练实习》。

取得免试推荐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资格的同学,应根据自己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毕业前尽可能全部取得上述建议的相关方向的课程学分。

选择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同学,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意愿,自由选读相应课程。

我们鼓励所有学生在达到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跨院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个性化发展。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学生总共必须修满150个学分,方能正常毕业。

6.其它院系的学生,如果辅修天文学专业或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原则上只要达到上述专业准出条件中的第(2)条的要求(即:完成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即可授予其天文学专业的辅修学位。

这里天文学专业的基本专业课程指的是:《普通天文学》、《普通天文学实习》、《天体力学基础》、《球面天文学》、《实测天体物理》、《实测天体物理实习》、《理论天体物理》等。

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基本专业课程指:《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基础》、《天体力学基础》、《航天器轨道力学》等。

七、天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天文学专业详细教学计划见下面的表格,其中名称后面标注有*的课程,是专业的辅修学位所必须修读的课程。

八、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详细教学计划见下面的表格,其中名称后面标注有*的课程,是其它院系学生辅修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时,获得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得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辅修学位所必须修读的课程。

文学专业的辅修学位所必须修读的课程。

(2)一般情况下,上述教学计划中的一些重要基础或专业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星系物理》、《近代天文讲座》、《光学》、《早期科技训练实习》、《数据处理》、《Fortran语言与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广义相对论》等,英才班学生必须修读。

(3)标注为“拔尖班指选”的课程,拔尖班学生必须选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