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高考复习题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磁场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2)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磁场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2)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两个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束带电粒子(不计重力)沿着直线通过两板间而不发生偏转,则这些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A.质量m B.初速度v C.电荷量q D.比荷q m2.如图所示,有abcd四个离子,它们带等量的同种电荷,质量不等.有m a=m b<m c=m d,以不等的速度v a<v b=v c<v d进入速度选择器后有两种离子从速度选择器中射出,进入B2磁场,由此可判定( )A.射向P1的是a离子B.射向P2的是b离子C.射到A1的是c离子D.射到A2的是d离子3.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和N,以不同的速率经小孔S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分别如图中的两支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M带正电,N带负电B.M的速率大于N的速率C.洛伦磁力对M、N做正功D.M的运行时间大于N的运行时间4.如图所示,两相邻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平行、大小分别为B和2B。
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磁场分界线MN上某处射入磁场区域Ⅰ,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与分界线MN成60 角,经过t1时间后粒子进入到磁场区域Ⅱ,又经过t2时间后回到区域Ⅰ,设粒子在区域Ⅰ、Ⅱ中的角速度分别为ω1、ω2,则()A.ω1∶ω2=1∶1B.ω1∶ω2=2∶1C.t1∶t2=1∶1D.t1∶t2=2∶15.如图所示,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使它获得很大动能的装置。
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两盒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B.带电粒子加速所获得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的大小有关C.带电粒子加速所获得的最大动能与金属盒的半径有关D.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随半径增大而增大6.下列关于教材中四幅插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
高考复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的多过程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多过程问题问题1.一物体以v A 从A 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以速度v B 到达相距为s 的B 点,则该物体经过0.4t 时刻的瞬时速率和距B 点为0.4s 处的瞬时速率分别为( )A .35vB - 25v A .35v B +25v AC .25v B +35v AD .25v B +35v A 2.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3 sB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3.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 处链接,小球由A 处静止释放,经过B 、C 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 和4m/s ,AB=BC 。
设球经过B 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球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m/s 。
4.某人在相距10 m 的A 、B 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 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 点,到达B 点后立即返回A 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4 m/s 2和8 m/s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从B 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 点.求:(1)从B 点返回A 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2)从A 点运动到B 点与从B 点运动到A 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5.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 与A 的距离。
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附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附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质点在连续的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第二个2s 内位移为1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1s 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B .质点在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6m/s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 D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6m/s 2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又给出了两段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我们能够联想到运动学中的两个重要推论:2X aT =与02v vv +=;从而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与第一个2s 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运用运动学基本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2X aT =可得()216122m a -=⨯,21/a m s =,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16/v m s =,此速度等于该阶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第1s 末的速度大小为6/m s ,A 选项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0v v at =+,带入第1s 末的速度与加速度,可得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8/m s ,B 选项错误.故选C . 【点睛】解决运动学的问题时,除了要能熟练使用基本的运动学公式外,还要加强对运动学中重要推论的理解和使用.有些运动学问题用推论解决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一个汽车(可视为质点)匀加速沿笔直公路行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60m ,BC =100m ,小球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则汽车经过B 点的速度和行驶的加速度分别是 A .20m/s 5m/s 2 B .20m/s 2.5m/s 2C .30m/s 4m/s 2D .30m/s 3m/s 2【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球做匀加速运动,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 由题意可知:AB =60m ,BC =100m ,由△x =at 2可得:BC −AB =at 2,则加速度:a =2.5m/s 2则小球经过B 点的速度为v B =(AB +BC )/2t =20m/s ,故B 正确,ACD 错误。
有机化学计算 高考化学复习

专题训练(Ⅳ)《有机化学计算》【考点说明】]有机定量计算问题与无机化学的计算是基本相同的,同样涉及不纯物的计算,涉及过量物的分析与判断。
可灵活运用守恒、差量、关系式等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来解题,同时,有机化学计算也必须重视类型的划分,因为定量计算方法是数不胜数的,而计算的类型却是屈指可数的,对于每一种类型都有相应的解题途径,但方法不一定是惟一的。
一.有机物燃烧通式及规律的应用:【分析】解该类题目的依据是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燃烧通式(1)C x H y+(x+y/4 )O2 xCO2+y/2 H2O(2)C x H y O z+(x+y/4 -z/2 )O2 xCO2+y/2 H2O1.通过有机物燃烧反应物或产物确定分子式【例1】某有机物8.80g,完全燃烧后得到CO2 22.0g、H2O 10.8g。
该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44倍,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A.C5H6O B.C5H12 C.C5H12O2 D.C5H12O【解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为2×44=88,8.8克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8.8g/88g/mol =0.1mol, n(CO2)=22.0g/44/g/mol =0.5moln(H2O)=10.8g/18g/mol=0.6moll,判断是否含有氧原子:8.80-12×0.5-2×0.6=1.6(g)含氧原子n(O)=1.6g/16g/mol =0.1moln(有机物)∶n(C)∶n(H)∶n(O)=0.1mol∶0.5mol∶1.2mol∶0.1mol=1mol∶5mol∶12mol∶1mol所以,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2O用通式2同样可以得出正确结果为D。
【练习1】燃烧1mol C x H y时,消耗O25mol,则x和y之和是()。
A.5 B.7 C.9 D.112.根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确定分子式【例2】在同温同压下,10ml某种气态烃在50ml O2中完全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经典题汇编10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含解析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所示,AB杆以恒定角速度绕A点转动,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运动,运动开始时,AB杆在竖直位置,则小环M的加速度将()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逐渐减小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杆OA,O端用铰链喧固定,轻杆靠在一个高为h的物块上,某时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块向右运动的速度v,则此时A点速度为()A.B.C.D.3.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A.vsinθB.vcosθC.vtanθD.vcotθ4.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求A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A.v0sinθB.C.v0cosθD.二.多选题(共4小题)5.如图所示,均匀直杆上连着两个小球A、B,不计一切摩擦.当杆滑到如图位置时,B球水平速度为v B,加速度为a B,杆与竖直夹角为α,则()A.V A=V B tanαB.V A=C.a A=a B tanαD.a A=6.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钉子靠着线的左侧,在t=0时刻钉子沿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面向右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直线运动B.橡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橡皮的速度方向始终与水平方向成60°角D.在t=t0时刻,橡皮距离出发点的距离为at027.(多选)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将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B球的速度为B.此时B球的速度为C.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匀速运动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加速运动8.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经过一段时间该船以最短时间成功渡河,下面对该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B.船渡河的时间是150sC.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D.船渡河的位移是×102m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 ▅ ▇ █ 参 *考 *答 *案█ ▇ ▅ ▃ ▁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所示,AB杆以恒定角速度绕A点转动,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运动,运动开始时,AB杆在竖直位置,则小环M的加速度将()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逐渐减小〖解答〗解:经过时间t,角OAB为ωt,则AM的长度为,则AB杆上M点绕A点的线速度v=.将小环M的速度沿AB杆方向和垂直于AB杆方向分解,垂直于AB杆上分速度等于M点绕A点的线速度v,则小环M的速度=;因cosθ随t减小,并且变化越来越快;故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快;故加速度逐渐增大;故选:A。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信息技术 模拟演练 (27)

第 4 节 加密问题
模拟演练
1.在密钥加密方式中,可以通过自己指定的一个密钥将字符串加密,而解密也必 须通过密钥。本题采用的具体实现方法是将字符串的每个字符转换为 ASCII 码, 顺序加上密钥中的对应数字后转换回 ASCII 字符得到密文(当密钥位数不够时重 新从第一位循环)。
以原文:Hello,密钥:123 为例,“H”转换为 ASCII 码后加上密钥的第一个 数字 1,再转换回 ASCII 字符,得到“I”;“e”转换为 ASCII 码,加上密钥的第 二个数字 2,转换回 ASCII 得到“g”;“l”则加上密钥的第三个数字 3 得到 “o”;随后原文又出现“1”,但是密钥中的数字已经用完了,则密钥从头开始, 加上“1”,得到“m”;“o”则得到“q”,最后产生密文“Igomq”。 具体程序如下,但是有两处加框的代码错误,请改正: Dim code As String, key As String Dim i As Integer, res_code As String Dim l_code As Integer, l_key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加密程序 code = Text1.Text key = Text2.Text l_code =Len(code) l_key =Len(key) res_code = “” For i = 1 Tol_key ’(1) c =Asc(Mid(code, i, 1)) k =Val(Mid(key,i Mod l_key,1) )’(2) res_code = res_code +Chr(k + c) Next i Text3.Text = res_code End Sub
最新高考力学复习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解析版)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选择题1.(2021·江苏南通市第二次模拟)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驾驶员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 m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 s ,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 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 A.10 m/s B.15 m/s C.10 3 m/s D.20 m/s【答案】 B【解析】 驾驶员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距离为x 1=vt 1,刹车过程中,有x 2=v 22a ,为安全行驶x 1+x 2≤30 m ,代入数据,解得最大速度为v =15 m/s ,A 、C 、D 错误,B 正确。
2.(2021·山西大同市第一次联考)在韩国光州进行的国际游泳世锦赛跳水男子十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健获得该项目金牌。
将入水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时间为t 。
杨健入水后第一个t 4时间内的位移为x 1,最后一个t 4时间内的位移为x 2,则x 1x 2为( )A.3∶1B.4∶1C.7∶1D.8∶1 【答案】 C【解析】 将运动员入水后的运动逆向思维可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所以有x 1x 2=71,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
3.(2021·河南省九师联盟质检)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83 s 后静止,则该质点在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 A.7∶5B.9∶5C.11∶7D.13∶7【答案】 D【解析】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其逆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83 s 分成相等的8个13 s ,根据x =12at 2知,在这相等的8个13 s 内的位移之比是15∶13∶11∶9∶7∶5∶3∶1,则该质点在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之比为(15+13+11)∶(9+7+5)=39∶21=13∶7,故选项D 正确。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热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温度下,无论是氢气还是氮气,它们分子速率都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分子平均速率相同B .在绝热条件下压缩理想气体,则其内能不一定增加C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D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 回到原状态,其P-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气体在状态c 体积最小B .过程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 .过程ca 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 .b 和c 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3.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的速度v (单位m/s )与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强p (单位N/m 2)、气体密度ρ(单位kg/m 3)及外界大气压强0p (单位N/m 2)有关。
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喷出气体的速度的倒数v1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210p p v +=ρ B .)(210p p v-=ρ C .ρ2)(210p p v -= D .)(210p p v-=ρ 4.(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 、bc 、cd 和da 这四段过程在p T 图上都是直线段,ab 和dc 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 ,bc 垂直于ab ,ad 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5.用打气筒将压强为1atm的空气打进自行车胎内,如果打气筒容积△V=500cm3,轮胎容积V=3L,原来压强p=1.5atm.现要使轮胎内压强变为p′=4atm,问用这个打气筒要打气几次(设打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A.5次B.10次C.15次D.20次6.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当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7.如图所示,U形试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装入一小段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试管壁导热良好,外界大气压恒定.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水银不溢出),则()A.气体的压强不变,内能增加B.气体的压强变大,内能减少C.气体放出热量,内能增加D.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减少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P-V图像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气体在a状态的内能比b状态的内能大B.气体向外释放热量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气体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9.如图所示,a、b、c三点表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三个状态,则气体在a、b、c三个状态的热力学温度之比是()A.1:1:1B.1:2:1C.3:4:3D.1:2:310.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A状态到B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线,从图线上可以判断,气体的变化过程中,其温度()A.一直降低B.一直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1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放置且开口向上,管内由两段长度相同的水银柱封闭了两部分体积相同的空气柱.向管内缓慢加入少许水银后,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变化分别为Δp1和Δp2,体积减少分别为ΔV1和ΔV2.则()A.Δp1<Δp2B.Δp1>Δp2C.ΔV1<ΔV2D.ΔV1>ΔV212.如图,竖直放置的右管上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内用水银封闭了一段气体,右管内水银面高于左管内水银面,若U型管匀减速下降,管内气体()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B.压强增大,体积减小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13.如图所示,长L=34 cm的粗细均匀的长直玻璃管竖直放置,上端开口,用长h=15 cm 的水银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管的下端,稳定后气体长度l=10 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b高考复习题
VB高考复习题
随着高考的临近,很多学生开始为VB(Visual Basic)考试做准备。
VB是一种
常用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领域。
在高考中,VB考试
是考察学生对VB语言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
习VB,下面将提供一些高考复习题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VB语言?它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VB语言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语言,最初由微软公司开发。
它具有易学易用、功能强大、开发效率高等特点。
VB语言可以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包括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等。
它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
范式,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和开发。
2. VB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在VB语言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型(Integer)、长整型(Long)、单精
度浮点型(Single)、双精度浮点型(Double)、字符型(Char)、字符串型(String)、布尔型(Boolean)等。
每种数据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取值范围和存储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3. VB语言中的控件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控件是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
常见的控件包括按钮(Button)、文本框(TextBox)、标签(Label)、列表框(ListBox)、下拉框(ComboBox)、复选框(CheckBox)、单选按钮(RadioButton)等。
这些控件
可以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显示程序的输出、进行用户交互等。
通过对控件的
属性和事件进行设置和处理,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和效果。
4. VB语言中的循环结构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常见的循环结构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 While循环。
这些循环结构可以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根据条件判断是否继续循环。
通过循环结构,可以简化程序的编写,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读性。
循环结构在处理需要重复操作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比如遍历数组、读取文件、处理数据等。
5. VB语言中的条件语句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常见的条件语句包括If语句、Select Case语句和三元运算符。
这些条件语句可以根据条件的真假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通过条件语句,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和选择,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操作。
条件语句在处理需要根据条件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比如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不同的处理、根据数据的状态进行不同的操作等。
6. VB语言中的数组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常见的数组类型包括一维数组(Array)、多维数组(Array)、动态数组(ArrayList)等。
数组是一种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数据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操作数组中的元素。
通过数组,可以方便地管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数组在处理需要存储和操作多个数据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比如存储学生成绩、处理图像像素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VB高考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VB语言。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做题复习外,还要注重理解和应用。
通过实际的编程练习和项目开发,可以更好地掌握VB语言的知识和技巧。
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