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朝鲜人眼中的抗美援朝九

合集下载

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教科书如何看抗美援朝朝鲜战争爆发至今已60余年,其背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在这场战争中的真实角色,也已越来越清晰。

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韩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尤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的呢?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在韩国教科书中,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并挟苏联之命令迫使中国在美国参战时出兵,中国并不积极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

这种说法还是较为客观的,也未引起韩国人对中国的强烈的反感。

但许多韩国民众认为,中国的介入加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一直认为中国阻碍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韩国教科书认为是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韩国并不赞同休战教科书是塑造民众认知的重要媒介,要了解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看法,韩国教科书是一个极佳的窗口。

韩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称作“6·25战争”,称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南侵:“1950年6月25日,北韩发动全面战争。

四天后占领首尔,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底攻入韩国……另一方面,战争刚一爆发,联合国即通过决议,由美国主导成立联合国军介入战争。

韩国军与联合国军在8月初在洛东江一线开始反击。

仁川登陆扭转了战局,9月28日韩国军和联合国军夺取首尔,此后立即突破三八线,并继续向北韩进攻,致使元山、平壤陷入,10月末进攻与中国接壤的鸭绿江边。

”“‘6·25’战争已经为了一场国际战争,世界各国担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方面解除了积极主张战争扩大化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力图结束战争。

1951年6月,苏联在联合国提出休战,美国同意在联合国军和共产军之间展开休战会谈。

对此,韩国政府表示反对,主张北进统一。

协商持续进行……一直到两年以后的1953年7月才签署停战协定。

”中韩建交前后,韩国媒体曾一度要求中国就“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向韩国道歉彭德怀与金日成(图),朝鲜战争前苏联和中国对朝鲜的支持(表,翻译见下图)中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描述成南方首先侵犯北方,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抗美援朝不是无私的奉献,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防止美帝国主义从朝鲜打入中国,所以从内心对此是不领情不感恩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感谢我国的。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1抗美援朝的重大意义一是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人民共和国真正的世界大国地位。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与教训。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但当时的世界并没有正视中国人民。

在敌我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条件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动了世人,不但美国而且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一扫中国近代以来被动挨打的耻辱,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时,大陆新解放区尚有一部分地区的基层政权没有建立,新生政权也亟待巩固。

中国大陆的各种反动势力,气焰十分嚣张,大肆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围攻基层人民政权,扰乱社会秩序。

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同时,即以最大的决心,加速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步伐,把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工作作为与抗美援朝战争相联的中心工作,为支援战争,也为恢复国内建设提供稳固的社会基础。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并称为当时的“三大运动”。

至1953年底,基本肃清了反革命,剿灭了匪患,完成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的土地改革,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西藏也获得了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三是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懦弱、民心涣散。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的军队,强烈地振奋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抗美援朝作文600字

抗美援朝作文600字

抗美援朝作文600字抗美援朝作文600字(5篇)又一年的10月25日,又一年抗美援朝纪念日,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抗美援朝作文6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抗美援朝作文600字篇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如今,当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次响起,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这首经典的歌曲,书写的正是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那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在朝鲜人民处于极端困难、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众多英雄模范和功臣。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寒冬,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难困苦,志愿军脚下路河冰冻,身上衣被单薄,而且粮弹缺乏,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然而,志愿军依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敌军英勇作战,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评价(最新)

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评价(最新)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70年前,朝中代表团代表和“联合国军”代表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上签字,历时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和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至此结束。

这场战后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在当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几十年后,我们应怎样用历史的眼光评价抗美援朝,本刊特邀三位专家解答。

抗美援朝出兵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主持人: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内各方面都面临艰难的情况下,抗美援朝决策确实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

毛泽东说,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一个决策。

对于当时出兵参战的决策,您怎么看?张星星(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抗美援朝出兵参战的决策,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经过慎重思考、深入讨论、反复权衡,独立自主作出的正确抉择。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中国在作出出兵决策之前,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美国发出警告,但是美国完全无视中国的警告,不断扩大对朝鲜的侵略。

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不惧强敌的决心和信心,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得到全国各阶层和各民族人民的热烈拥护。

正如毛泽东当时所说的,抗美援朝出兵参战的决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

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对于当时的出兵决策,有观点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在苏联领导人的鼓动下毛泽东个人作出的决断,是当时的中共主要领导人在信息极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错误判断”。

也有人撰文认为:“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也有反对中国出兵参战的意见,反对者陈述了各种理由,是毛泽东否定了不同意见。

……而从现在解密的联合国和美国档案得知,联合国、美国和其西方盟国并没有准备与中国作战,并且在努力防止这样的战争发生。

我眼中的朝鲜战争

我眼中的朝鲜战争

我眼中的朝鲜战争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朝鲜战争也就是抗美援朝战争。

它是我国近代史上反美帝国主义战争中一次重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军的实力和意志,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出近代史上壮丽的一页。

同时,抗美援朝战争是世界尊重中国的开始。

在我看来,这场战争是艰苦卓绝的,是正义的和正确的。

之所以说它艰苦,是因为我志愿军与美韩为首的“联合国军”各方面实力相差悬殊。

以长津湖之战为例。

志愿军第9兵团在皑皑白雪中向长津湖地区挺进。

1950年11月,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此展开了一场激战。

我军官兵都只穿着单衣。

由于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未能配备御寒冬装,志愿军第9兵团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

据当时在27军任营指导员的迟浩田称,他是全营唯一没冻伤的。

志愿军战士投掷手榴弹,由于温度过低,只能用嘴咬弦。

而美军补给充足,还有先进的装甲部队。

在零下30-40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这也意味着“联合国军”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投掷手榴弹,由于温度过低,只能用嘴咬弦。

《抗美援朝战争史》如此评价:“九兵团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同美军浴血奋战十余个昼夜,共歼敌13916人,予美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歼灭性打击,打开了东线战局,并有利保障了志愿军西线兵团的侧后安全,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艰巨的战略任务。

”最后一句引自毛泽东对此役评价。

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我军伤亡惨重,足见战争的艰苦。

这场战争又是正义的和正确的。

原志愿军总部作战处作战科长、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员、著名军事历史学专家孟照辉同志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保家卫国、反对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

但是,有人说,当时战争对中国并不是迫在眉睫。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在大规模入侵朝鲜的同时,便派遣它的军队入侵台湾海峡,侵入我国领土台湾,用军舰炮击我国商船,用飞机侵犯我国东北领空,轰炸扫射我国边境城镇乡村,杀伤我边民。

悲哀:朝鲜人眼中的抗美援朝(转载)

悲哀:朝鲜人眼中的抗美援朝(转载)

由此可见,许多朝鲜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并没有宣传中国志愿军的流血牺牲,而是归功于“金日成主席”和他领导的朝鲜军民。尽管朝鲜版的《金日成将军和彭德怀司令》一书提到了志愿军,但是里面描述金日成对彭德怀说:“我们的战士都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请看清楚,这里是“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
三八线以北、朝鲜一侧板门店一千多平米的停战签字会场,是志愿军连夜建造的。有人看到,如今陈列室里数以百计的图片中,竟然找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任何身影。当中国旅游者问朝鲜导游志愿军代表在哪里的时候,一脸迷茫的朝鲜导游很奇怪的回答:“他们也参加停战签字了吗?”对于这种回答,相信每个为志愿军深感自豪无限骄傲的中国人无不心酸含悲。当然,中朝两国领导人会晤也说“鲜血凝成的友谊”,但是绝大多数朝鲜群众根本不知所以。
正如有人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朝鲜战争更是如此。那段历史已经走远,数百万人的鲜血在不同政治团体和国度进行不同的解读,这就是历史。只是对于经受过这场战争创伤、付出惨重牺牲的中国人民来说,任何有辱牺牲的说法都未免不
朝鲜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宣传,朝鲜战争是金日成独力率领朝鲜军队赶走美国人。“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军击退敌人的突然进攻,转入反攻,并以连续打击和围歼战置敌人于被动地位,在短时间内解放了南朝鲜的广大地区。全国军民为金日成主席精力充沛的领导所鼓舞,发挥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痛歼敌人,终于取得了祖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3、战后的中朝关系如何。中国以几十万人生命的代价为金日成保住了政权,但随后的他,并未成为紧跟中国的最忠实的盟友。中苏关系破裂后,金日成试图在中苏之间保持平衡,一直奉行“反帝不反修”的外交策略,这让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味同嚼蜡。
4、如今的朝鲜人怎样看待那场战争。现在的朝鲜半岛,韩国已经是世界发达国家,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与其国土人口的基数相比,完全可以称之为世界强国。但朝鲜却依然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不仅在政治、外交上与世隔绝,甚至连人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笔者曾与几个朋友到访朝鲜,那里的很多人不仅生活困苦,而且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当我们问起5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时,一位40岁上下的朝鲜人竟然说,“别提那些好不好,你们和美国人赌气,跑到我们这里来打仗,受害的只是我们这些朝鲜老百姓。”。令人吃惊的是,在朝鲜,也许是囿于生活的窘迫吧,持这样观点的人还不少。难怪那么多朝鲜人叛逃到韩国了。

韩国人眼里的“上甘岭战役”究竟有多可怕?

韩国人眼里的“上甘岭战役”究竟有多可怕?

韩国人眼里的“上甘岭战役”究竟有多可怕?
上甘岭战役是韩国军队和中国军队发生的战斗,从1951年7月到1953年7月,战斗持续了两年多。

有许多韩国人将这场战斗描述为“韩国人眼里的可怕”。

上甘岭战役开始于1951年7月5日,当时北韩军队和联合国军队在两侧的山谷中交战。

在这次战役中,双方伤亡惨重。

韩国军队有6000多人牺牲,上千人受伤;中国军队伤亡更多,据估计有超过20000人死亡。

在上甘岭战役中,南北双方都采用了极其凶险的战术。

北韩军队用机枪、炮火等装备大量攻击韩国军队,而韩国军队则采用了“暗夜游击”战术,利用夜间袭击北韩军队。

因此,两军发生的战斗十分惨烈,许多韩国军人在战场上失去性命,成为牺牲品。

上甘岭战役的可怕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其一是人员伤亡惨重。

在这场战役中,失去生命或受伤的士兵不只有在战场上,还有参加战斗的韩国家庭成员,这些家庭成员失去了守护者,受到无尽痛苦。

其次,上甘岭战役给韩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许多人失去了谋生的机会,结果导致失业率上升,韩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

此外,上甘岭战役更加凸显了国际国内的矛盾。

它不仅催生了南北韩的军事矛盾,更使韩国人民感受到了国家分裂的痛苦,深深感受到了家园分离的苦楚。

上甘岭战役极大地伤害了韩国军队和韩国人民,事实上,这场战
斗使韩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极大挫折。

而让人痛心的是,许多韩国军人或受伤者仍然在等待伤员赔偿。

因此,“上甘岭战役”对于韩国人来说,确实是“可怕”的。

在韩国,上甘岭战役被认为是令人痛苦的历史,表达了韩国人民对国家分裂和失去性命的恐惧和痛苦。

朝鲜战争外国人评价

朝鲜战争外国人评价

朝鲜战争外国人评价朝鲜战争外国人评价一、介绍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在1950年代初爆发的一场局部战争,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朝鲜半岛,而是波及到整个东亚地区。

这场战争凸显了国际政治与地缘战略的复杂性,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和关注。

二、苏联的角色苏联在朝鲜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苏联为朝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战略支持,使得朝鲜得以抵抗来自南韩和美国联军的进攻。

其次,苏联通过提供大量的战略装备和技术指导,提升了朝鲜军队的战斗力。

这使得朝鲜在战争初期能够获得一定的胜利,占领了南韩的大部分地区。

三、美国的介入美国是朝鲜战争中最为关键的外国参与方。

美国派遣了大量的军队和军事装备进入朝鲜,以支持南韩的防御。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目标是打击共产主义势力,阻止苏联及其盟友的进一步扩张。

然而,美国入侵朝鲜半岛后遭遇了来自朝鲜和中国军队的强烈抵抗,使战局变得复杂而艰难。

四、中国的干预中国的干预是朝鲜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派遣大量志愿军援助朝鲜,并有效地阻止了美军在朝鲜的进一步推进。

中国军队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战局,使朝鲜与中国的战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联合抗击美军的力量。

中国的干预,一方面表明其对共产主义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声誉。

五、战略的转变朝鲜战争的战略转变也引起了外国观察家们的关注。

在战争初期,朝鲜凭借苏联的支援,占据了战争的主动地位。

然而,美国和中国的介入使得战局变得复杂化。

随着战争的进行,各方力量的消耗逐渐增加,最终局势陷入了僵持。

双方经过谈判最终于1953年达成停战协议,战争结束。

六、外国人的评价朝鲜战争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许多外国观察家对于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果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其中,有人赞扬朝鲜和中国的勇敢和坚持,称他们为限制美国霸权主义的勇士;也有人批评朝鲜和中国的干预,认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准则。

不同的观点使得外国人对于朝鲜战争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疑战争的影响和意义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不可忽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哀朝鲜人眼中的抗美援朝九
对于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打出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曾一度以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而称道。

在那场战争中刚刚成立的共和国举全国之力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较量。

以超过30万人死亡倾全国三分之一财力的代价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

中国军人的死伤人数远远超过当时的“联合国军”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财物支出占比也远远超出当时美国战争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这一仗使中国成为一个军事大国也奠定了东北亚几十年的战略平衡态势。

但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战争是谁先挑起的。

我们知道投降后以三八线为界划分美苏在朝鲜半岛的受降范围是美苏等盟国达到的共识。

此后三八线也成为美苏势力的分界线。

多年前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表明起于1950年的朝鲜战争是金日成经过精心准备并经斯大林许可后最先发动的。

2、苏联打了怎样的算盘。

斯大林以抗议蒋介石政权在安理会的代表权为由不参与安理会关于韩战问题的投票(相当于投弃权票)实质上起到了故意将中美两国拖入战争进而削弱两国军事力量坐收渔翁之利的作用。

因为如果他行使否决权纵使战争不可避免美国也不可能打出“联合国军”的旗号。

3、战后的中朝关系如何。

中国以几十万人生命的代价为金日成保住了政权但随后的他并未成为紧跟中国的最忠实的盟友。

中苏关系破裂后金日成试图在中苏之间保持平衡一直奉行“反帝不反修”的外交策略这让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味同嚼蜡。

4、如今的朝鲜人怎样看待那场战争。

现在的朝鲜半岛韩国已经是世界发达国家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与其国土人口的基数相比完全可以称之为世界强国。

但朝鲜却依然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不仅在政治、外交上与世隔绝甚至连人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笔者曾与几个朋友到访朝鲜那里的很多人不仅生活困苦而且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当我们问起5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时一位40岁上下的朝鲜人竟然说“别提那些好不好你们和美国人赌气跑到我们这里来打仗受害的只是我们这些朝鲜老百姓。

”。

令人吃惊的是在朝鲜也许是囿于生活的窘迫吧持这样观点的人还不少。

难怪那么多朝鲜人叛逃到韩国了。

中国人都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和巨大牺牲才保住了金日成政权。

中国志愿军长驱直入将以美军为首的十六国联军击溃三百多公里收复被沦
陷达49天的朝鲜首都平壤并进而攻占汉城。

但是历史
的解读却因国因人而异千奇百怪辜负了36。

6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莫大牺牲。

关于战争起因朝鲜认为“1950年6月25日美国及其走狗挑起了战争。

”“美帝国主义长期加紧进行了侵略战争的准备唆使李承晚傀儡集团终于发动了全面的武装进攻。

”而韩国、美国等许多国家认为朝鲜率先进攻越过三八线试图统一朝鲜半岛中国军队于是介入酿成三年血战。

朝鲜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宣传朝鲜战争是金日成独力率领朝鲜军队赶走美国人。

“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军击退敌人的突然进攻转入反攻并以连续打击和围歼战置敌人于被动地位在短时间内解放了南朝鲜的广大地区。

全国军民为金日成主席精力充沛的领导所鼓舞发挥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痛歼敌人终于取得了祖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由此可见许多朝鲜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并没有宣传中国志愿军的流血牺牲而是归功于“金日成主席”和他领导的朝鲜军民。

尽管朝鲜版的《金日成将军和彭德怀司令》一书提到了志愿军但是里面描述金日成对彭德怀说:“我们的战士都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

”请看清楚这里是“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

三八线以北、朝鲜一侧板门店一千多平米的停战签字会场是志愿军连夜建造的。

有人看到如今陈列室里数以百计的中竟然找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任何身影。

当中国旅游者问朝鲜导游志愿军代表在哪里的时候一脸迷茫的朝鲜导游很奇怪的回答:“他们也参加停战签字了吗?”对于这种回答相信每个为志愿军深感自豪无限骄傲的中国人无不心酸含悲。

当然中朝两国领导人会晤也说“鲜血凝成的友谊”但是绝大多数朝鲜群众根本不知所以。

当年美国和韩国为了瓦解中国军队的斗志制作了很多丑化歪曲中国的宣传品试图降低志愿军的士气但由于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大部分宣传实际上并没达到预想的效果。

韩国三八线附近的临津江有座志愿军炸毁的桥梁。

我看到这里的宣传材料极尽渲染中朝军队的无能将俘虏照片醒目示众宣传资料把朝鲜半岛不能统一归罪于“100万中国军队以人海战术向前推进”。

正如有人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朝鲜战争更是如此。

那段历史已经走远数百万人的鲜血在不同政治团体和国度进行不同的解读这就是历史。

只是对于经受过这场战争创伤、付出惨重牺牲的中国人民来说任何有辱牺牲的说法都未免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